碳排放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39.65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排放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大气中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逐渐增多,这种现象导

致了全世界共同注重一个重大问题———温室效应,在此宏观环境背

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并降低碳排放量是有效阻止世界气温持续上升的

一项重要举措。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中国CO2排放

量与能源消费量迅速上升。依据国际能源署统计资料,中国CO2排放

量在2007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2009年12月,中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CO2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50%,并将此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规划中。

中国地域广阔,不同省份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能源资源禀赋差异

很大,所以碳排放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这就要求在制定减排措施

方面有必要将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特征和影响因素考虑其中。所以,本

文首先对中国CO2排放的地区差异实行考察,然后深入探讨经济增长

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减排政策提

供参考和依据。

当前,研究CO2排放区域的差异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注重的热点。谭

丹等(2008)在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研究中发现,碳排放增长速度和排

放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碳排放增长速度最慢,西部碳排

放量最少。此外,徐大丰(2010)[2]的研究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碳

排放量低于东部,且碳排放区域差异比较显著的行业为建筑业、工业

和运输业。不过,这些研究多是简单的概括和描述,并没有采用相关

的衡量指标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给予量化研究。岳超等(2010)利用

Theil系数研究了中国各省市碳排放强度差异的变化和来源,但因其测算公式不太准确而导致研究结果可信度不高。杜克锐(2011)在测算碳

排放效率时发现,中国各地区碳排放效率差异明显且差异水准呈继续

扩大的趋势,制定减排措施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地区差异因素。国外相

关CO2排放区域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国层面(Heil和Wodon,1997;Padilla和Serrano,2006;Duro和Padilla,2006;Groot,

2010;Cantore和Padilla,2010),但关于中国碳排放地区间差异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当前国外仅有Clarke-Sather等(2011)使用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等方法将中国地域单元按东中西实行划分,并研究了中国1997~2007年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此外,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也是现阶段学术界的研究热点。Grossman和Krueger(1995)提出了反映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倒“U”型曲线,即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国外学者(Schmalesee等,1998)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碳排放与人均收入表现比较强的相关性,即二者存有EKC曲线特征。不过,也有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如Friedl在研究奥地利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时得出二者呈“N”型关系的结论。国内学者也验证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倒“U”型特征(吴振信,2012;王飞成等2014)。当然,也有很多文献驳斥了EKC理论的存有,如刘国平、诸大建(2011)和范允奇、王文举(2011)都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发现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有倒“U”型关系。而于卫国(2011)在研究污染物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关系时,甚至得出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并不显著的结论。由此可知,EKC假设在我国能否成立还存有着很大争议。

当前相关碳排放区域差异的研究存有一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区域划分方面,绝大多数文献是依据某一具体指标实行划分的,或是直接借鉴地理位置划分。另外,现有文献也较少涉及碳排放地区差异,为给政府制定减排政策提供依据,研究各地区碳排放差异具有重要价值。而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异极大,这也导致了各地区碳排放状况存有较大差异。所以,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将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三个指标作为依据,将我国30个省市的碳排放分为高、中、低三个区域,并研究各区域间的差异。基于此,本文从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两个视角展开分析,为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中国各省市碳排放量的测算

1.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本文所涉及碳排放量的面板数据来源于

1999~2011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因为《中

国统计年鉴》中缺少西藏和港、澳、台的能源数据,因而本研究没有

把这几个地区纳入考察范围。因为各省市CO2排放量在统计年鉴中没

有直接给出,所以CO2排放量都是通过估算得出的。因为CO2产生于

主要能源的消耗,故由主要能源消费量就可测算出碳排放量,估算过

程中,主要能源消费量直接来源于统计数据,而各能源碳排放系数则

能够由IPCC获得。此外,IPCC也给出了各种类型燃料的碳含量、有效CO2排放系数以及CO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2.测算结果与分析本文首先根据各类能源消耗量、碳排放系数以及

公式(1)计算出1999~2011年各省市CO2排放量,然后根据CO2排放

量计算出各地区碳排放强度(Ci)和人均碳排放量(Cp),其中,Ci由碳

排放量(CE)除以各地区GDP得出,Cp则由碳排放量除以各地区人口数

得出(表2)。从表2能够看出,2011年各省市无论在CE、Ci还是Cp

上都存有较大差异。鲁、内蒙古、晋、豫、苏、冀、粤、辽、浙几省

CE较高;琼、青、京、津、渝、赣、甘和沪CE较低;内蒙古、宁、晋、贵、新、甘和陕几省Ci较高,京、沪、粤、浙、闽、琼以及川Ci较低;而内蒙古、宁、晋、新、辽、津、鲁和冀等Cp较多,川、京、赣、桂、琼、湘等Cp较少。从总体趋势来看,1999~2011年间CE以7.3%的年均增长率逐年增长。根据增长速度将这个时期划分为不同的时段:1999~2002年年均增长率为2.1%,碳排放量增长趋势平稳,称为平

稳增长期;2003~2010年年均增长率为10.6%,碳排放量增长趋势迅速,称为快速增长期。而在这个期间,碳排放强度以6.3%的年均下降率逐年降低。

三、中国各省市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分析

1.多指标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思想是根据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找

出能够度量样本或指标之间相似水准的统计量,据此将相似水准较大

的样本聚合为一类,形成一个由大到小的分类系统(邓维斌等,2012)[19]。为了克服单一分类指标包含信息较少的缺陷,本文选择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