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年, Bdauvoir 出版了《第二性》, 被誉为西方女权主义 的“圣经”。她认为 西方社会是由男性控 制的家族式社会,女 性是社会中的第二性, 处于附属地位。同时, 她还系统清算了男作 家作品中所虚构的 “女人神话”,批评 他们对女性形象的歪 曲和误解。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在文学和批评活动中,妇女作家和读者被认为一直 是受压抑的。 Aristotle说,女人之为女人是因为她缺少某种特质。 Thomas Aquinas称女人是“不完善的男人”。 英国17世纪诗人Donne则将Aquinas的说法解释为: 男人以天神般的理智赋予杂乱无章的女性内容以明 晰的形式。 女性主义批评源于妇女解放运动,重视对运动有所 助益的文学。这使女性主义批评成为一种社会学色 彩甚浓的文化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基本上是一种“怀疑的”研究方法, 她认为女性主义批评家的首要任务是检验既往的美 学判断的有效性。
1.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重大 变化和转折,给女权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 思路和方法上的多方面启示。 2.女权主义批评还继承了一些重要先驱者 的理论创造。 英国的意识流作家Virginia Woolf和法国的 Simone de Bdauvoir
1919年,Woolf发表了女权 主义批评的奠基之作 A Room of One's Own 在书中,她一方面指责男性 将女性视为次等公民,并牢 牢掌握着政治、经济、社会 和文学大权,另一方面,强 调女作家应有“一间自己的 屋子”,应争取独立的经济 和社会地位。
理论主张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73-85年,批判男权文化。这一时期致 力于描述男性如何构建了父权社会并用单一的男性 视角诠释世界。著作包括《错乱的语言》《他者女 性的内视镜》和《非“一”之性》等;
第二阶段,85-90年,定义女性主体。这一时期着 重讨论女性主体存在的可能性,这一主体将有别于 男性主体并独立于男性主体而存在。著作包括《性 别与谱系》《语言学意义上的性别》《思考差异: 为了一场和平的革命》等;
3. 20世纪80年代“身份批评” (identity criticism) 对“女性中心批评”的反思。非白种女性批评, 新增社会性别、阶级、宗教、政治、经济,以 及个人心理生理因素等批评视角,产生了黑人 女性主义、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 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等多元化视角,鼓励每一 个女性个体发掘自身的独特性,边缘女性人群 受到关注
她重视母性的意义,认为女人生育子女并不 意味着她不能从事专业工作,相反,生育始 终与文化活动相一致,以为在孕育生命过程 中女人能更深刻理解生命的内涵。她从解构 主义消解二元对立的立场出发,“将母性看 作是对男性中心主义的一种挑战;怀孕和生 育打破了自我与他人、主体与客体、内部与 外部的对立”。
Elasne Showalter
1977年出版的《她们自己的文学——从 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 作者写此书的目的就是要描述从勃朗特时 代起到当今的英国小说中的女性传统,以 填平Austin、Bronte、Woolf等大作家之 间的断裂和鸿沟。
该书的贡献: 1.发掘了过去许多长期被湮没的英国女性创作 资料,有力地展示了女性文学的持续不断的 传统,被称为女权主义“划时代的著作”。 2.把女性文学传统看成一种“文学的亚文化 群”,并根据亚文化的共性,将女性作家的 创作分为女人气(1840-1880,模仿主流传 统)、女权主义(1880-1920,反抗主流传统 的价值、标准,争取自己独立价值与权利) 和女性(1920年以来,摆脱依赖对立面而转 向内心、自我发现)三个阶段。
法国派女权主义批评
更关注女性写作的语言和文本,更 多地体现出解构主义的特色。 她们的批评吸收了Derrida的解构主 义和Lacan解构化的精神分析理论 的某些思想,面向未来,重点放在 “女性写作”上,希望建立一种标 举差异的文学乌托邦式的符号学。 主要代表人物有Christeva、Cixous 和Irigaray等。
1.Male domination:in all walks of society(such as politics,economy,laws,religion,education,military and family),all powerful position is handed to male. 2.Male self-identity:the core cultural values are always connected with male and masculity. 3.Treating female as object: limit and hinder the creativity of female, not let female come into contact with many fields in social knowledge and cultural achievement. 4. Thinking pattern of male supremacy: including binary thinking.
Julia Christeva
1.首先着重分析语言上、文化上妇女被压抑、 被排斥的地位。她并不一般地主张男女平等, 而显得更为激进,她甚至认为不应也不可能界 定“女人”。她认为要界定女人实际上是把女 人当物来看待,就是贬低了女性的价值与地位。 而且,她还认为,女性的这种不可界定的边际 地位,模糊了男女的明确界限,也就具有了消 解父权制男女二元对立的特殊意义。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 很快盛行于欧美并蔓延于全球的一种批评思潮。 具有实用性、开放性、自反性。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人文社科杂志上,仅有 12篇关于社会性别的文章。 80年代达到210篇;90年代,剧增至2607篇。 2012年5月在GOOGLE上搜索“feminism”, 有六百万项相关链接,键入中文“女性主义”,也 有五百万多项链接信息。
女权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现实背景:
女权主义批评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分不开。 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浪潮出现在19世纪后半 叶到20世纪初期,以1920年至1928年英美妇女 获得完全的选举权为达到高潮的标志。 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涨,直 接引发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思想来源:
什么是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前期称为女权 主义批评),是一种用女性意 识关照文学作品,具有女性价 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1. 20世纪60年代以前,“女性形象批评” (women’s image criticism) 考察女性作家的创作,女性角色在历史进 程里产生微妙变化,女性生活经验的转 化呈现,女性的审美特质运作等等。剖 析传统男性作家作品对女性形象的失真 刻画(天使或恶魔),以及男评论家对 女性作品的批评方式。
Showalter提出了建立新的、独立的女权主义批评 的基本思路:“妇女批评的宗旨是为妇女的文学建 构一个女性的框架,发展基于女性体验研究的新模 式,而不是改写男性的模式和理论”,要“摆脱男 性文学”的束缚,不再“使妇女适应男性传统方 法”,而要创建“女性文化的新的、蓬勃发展的世 界”。
她还提出在方法论上把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与历史、人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领 域的女权主义研究”结合起来,通过跨学 科、多学科的研究,来“发展”“女亚文 化”的研究,把女权主义批评上升到文化 研究的新高度,而这反过来又“为我们提 供了一些新的方法去阐释”女性文化“及 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的文学”。
另一方面又分析了从Jane Austin到Amily Dickson等19世纪女作家的创作,探讨了她们采 取的在父权制文学标准的方式下向父权制发起 挑战的复杂而微妙的写作策略。 该书不但批判了男权文化下被歪曲和压抑的 女性形象,而且以一种新的女权视角重新阅读 并阐释了19世纪一些著名女性作家的作品,对 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起了重要作用。
Sandra Gilbert & Susan Gubar
《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和19世纪的 文学想象》
该书一方面研究了西方19世纪前的男性文学中的 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揭露这 些形象背后隐藏的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 和压抑。在Gilbert和Gubar看来,历来男性作家笔 下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天使还是恶魔,实际上都 是以不同方式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这反映出父 权制下男性中心主义的根深蒂固和对女性的歧视、 贬抑。
2.她提出了一种对男权中心具有颠覆性的符号学。 她吸收、改造了拉康的精神分析的象征理论,认 为象征秩序与父权制的社会文化秩序相联系,而 符号学则产生与前俄狄浦斯阶段,与母亲、女性 密切相关;符号学不是取代象征秩序,而是隐匿 于象征语言内部,组成了语言的内质、分裂的层 面,颠覆并超越象征秩序,这也正如同女性既处 在男性社会内部又遭到其排斥,被逐至它的边缘, 从而模糊了父权制男女二元对立的界限而产生颠 覆父权制社会的作用。
第三阶段,90-00年,构建两性和谐。这一时 期转向尊重性别差异基础之上的主体交互性, 以寻求男女之间理想的异性关系模式。著作 有《民主始于二者间》《我对你的爱》《女 性的呼吸》等; 第四阶段,00年至今,尊重文化差异。近几 年把尊重性别差异的主张扩大到尊重文化差 异、传统差异、语言差异等更广泛的领域, 提倡在全球范围和跨文化视野更普遍意义的 尊重。
英美派女权主义批评
发展三阶段: 1.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Kate Millett 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Kaplan、 Morse、Gilbert等 3.80年代中期以后
Kate Millett
《性政治》——标志着女权主义批评正式诞生 该书从男女生理差异出发,重点揭露男性中心 文学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抨击传统的“阳物批 评”,进而批评男性的父权制社会。 全书分三部分:性政治、历史背景、文学上的 反映 Millett主要是从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在性别 权力关系中所处的受支配、受奴役的地位入手, 来揭露父权制社会男性控制、支配女性的政治 策略,其重要性在于首次引入了一种女性阅读 的视角,“我们第一次被要求作为女人去阅读 文学作品,而从前,我们,男人们,女人们和 博士们,都总是作为男性去阅读文学作品。”
male—dominated thought politics
a transhistorical and cross— cultural social structure
economy
ethics concept congnition
culture
thoughts
Male Supremacy includes
女性主义概况
Feminism 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 泛指女性有关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 会权利的主张;后传到英美,逐渐 流行起来。经日本中介传到中国, 定名为女权主义,其研究着眼于男 女社会权利的平等。 20世纪80年代,人们用“女性主义” 代替女权主义,含有侧重争取男女 之间文化与精神平等的意思。
2. 20世纪70年代,“妇女中心批评”, 又叫“女作家批评” (women-centered criticism),关于文学经典和文学史的研究, 挑战父权制传统下的经典文学书目标准 和文学史写作,父权文化权威对经典文 学书目和文学史价值尺度的垄断。重新 挖掘了大批被传统文学批评标准遗弃的 女作家及其作品。旨在创建“她们自己 的文学”,夺回重建经典文学书目和文 学史的权力并付诸实践。
Feminism 女权主义批评
曾林玉 SX1212008
主要内容:
1.男权制简介
2.女性主义概况及女性主义文学 3.女权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4.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发展三阶段 5.理论主张的几个阶段 6.英美女权主义批评 7.法国女权主义批评 8.总结
The inequaliHale Waihona Puke Baiduy between male and fem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