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 格式:docx
- 大小:19.18 KB
- 文档页数:8
XX市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X我市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实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XX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意见》(渝教基〔2009〕62号)、《XX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及实施的试行意见》(渝教基〔2010〕4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计量单位。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第三条学分认定是对学生可否获得学分的判定。认定意见分“同意认定”、“不予认定”两种。
第四条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应遵循规X性、公正性和真实性原则。规X 性要求学校必须按照全市统一标准、条件、程序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公正性要
求学校对学生的学分认定必须公正、公平、公开;真实性要求学校必须依据原始实证,客观、真实地认定学生学分。
第五条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体是学生所在的普通高中学校。
第六条学校成立学生学分认定委员会。委员会由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校长是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委员会成立若干学分认定小组,具体负责学生学分的认定工作。
第七条学校依据国家、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规定,制定本校学生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八条学生修习时间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模块(专题)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学习过程(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实际操作、实验报告、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综合评价合格方可申请学分认定。
第九条学科类课程学分的认定。学科类课程学分认定主要依据学生修习课时记录、修习过程反映、模块(专题)考试成绩。
(一)学校必须按照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学生按规定参加课程修习,实际修习时间不低于该模块规定学时数的5/6。学生参加课程修习的时间由任课教师记录。
(二)任课教师如实记录学生在修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完成作业、参与实践活动以及平时成绩等情况。
(三)模块(专题)学习结束,由区县或学校根据课程标准统一命题并组织考试(考查)。
第十条研究性学习学分的认定。研究性学习学分以课题评价形式认定,学生在三年中的研究性课题原则上不少于3个。也可根据课题大小和难易程度,以及所需学习时间来确定学分。原则上研究型学习每1个学分不少于18学时。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主要依据以下材料:
(一)开题报告和研究实施方案;
(二)研究过程记录;
(三)课题研究中收集的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
(四)具体反映每一成员参与研究的感受、体会小结;
(五)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包括论文、研究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活动设计、实物设计等)。
第十一条社区服务学分的认定。学生三年内应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个学分。不足10个工作日的,不给学分。社区服务学分认定,主要依据以下材料:
(一)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计划、总结;
(二)学生社区服务的记录(服务的对象、时间、项目、评价、单位证明等)。
第十二条社会实践活动学分的认定。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2个学分。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主要依据以下材料条件:
(一)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过程记录和总结;
(二)学校和相关单位的证明;
(三)实际参与的活动时间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军训是社会实践的独立内容,时间不少于一周。参加军训成绩合格的学生获得2个学分。
第十三条选修II课程学分的认定。学校应根据本地和学校实际开设供学生自主选修的校本课程(模块),并在学生修习结束后参照学科类课程进行学分认定。
第十四条专题教育学分认定由区县或学校决定。
第三章基本程序
第十五条学生修完一个模块并考试(考查)合格、或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参加完一次实践活动后,由学生本人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第十六条任课(指导)教师综合学生学习时间、过程表现和考试(考查)成绩等情况进行评定,提出学生学分认定初步意见。
第十七条学分认定小组对任课(指导)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学生的相关材料进行复审后,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认定意见。
第十八条学分认定委员会召开会议,确定学分认定结果,并由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意见。
第十九条“同意认定”学生学分的,应在学校X围内公示。对未获得学分的学生,要及时通知本人,并根据原因指导学生补足学时、重考、重修或改修其他课程。
第二十条学生对学校学分认定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7日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自接到复议申请15日内进行复议,作出书面决议并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一条必修模块(专题)考试(考查)成绩不合格未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可以申请重考,重考仍不合格者,必须重修。选修模块(专题)未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可参照必修模块方法执行,也可以申请改修其他模块。
第二十二条学分认定工作一般在每个学段结束时进行,学校应及时将学分认定情况记入学生学分档案。
第四章学分管理
第二十三条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学分认定管理工作和社会监督制度,建立任课教师、学分认定委员会成员诚信档案。
第二十四条学校应建立学生的学分认定档案,真实记录学生修习课程(模块)的学时、过程、成绩及学分认定的结果。学生学分认定结果应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第二十五条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奖励学生学分。
第二十六条学生在某一学习领域(学科)特别突出、或获得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三等奖及以上的,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其相应学习领域(学科)的必修课程可免修部分或全部学时,但不可免考。
第二十七条学生跨年级选修课程(模块),经考试(考查)合格后,可申请学分,并记入学生学分档案。
第二十八条在市内学校之间转学的,或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转入我市的,须提供必要的学分证明材料,接收学校应当认可学生在原学校所获得的学分;从未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转入的,接收学校应当根据原学校提供的学习成绩证明,并按照其所学内容与新课程模块内容之间的关系,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相应的学分。由于休学等原因造成学习过程中断的,其学分及有关材料可连续计算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