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第一讲: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9.02 MB
- 文档页数:40
中国数学发展史概述一、中国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
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
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而这种计算方法称为筹算。
用算筹记数,有纵、横两种方式:表示一个多位数字时,采用十进位值制,各位值的数目从左到右排列,纵横相间﹝法则是: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并以空位表示零。
算筹为加、减、乘、除等运算建立起良好的条件。
筹算直到十五世纪元朝末年才逐渐为珠算所取代,中国古代数学就是在筹算的基础上取得其辉煌成就的。
在几何学方面《史记·夏本记》中说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并早已发现「勾三股四弦五」这个勾股定理﹝西方称勾股定理﹞的特例。
战国时期,齐国人着的《考工记》汇总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规范,包含了一些测量的内容,并涉及到一些几何知识,例如角的概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一些学派还总结和概括出与数学有关的许多抽象概念。
著名的有《墨经》中关于某些几何名词的定义和命题。
墨家还给出有穷和无穷的定义。
《庄子》记载了惠施等人的名家学说和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提出的论题,强调抽象的数学思想。
这些许多几何概念的定义、极限思想和其它数学命题是相当可贵的数学思想,但这种重视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的新思想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此外,讲述阴阳八卦,预言吉凶的《易经》已有了组合数学的萌芽,并反映出二进制的思想。
二、中国数学体系的形成与奠基这一时期包括从秦汉、魏晋、南北朝,共400年间的数学发展历史。
秦汉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时期,为使不断丰富的数学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数学方面的专书陆续出现。
现传中国历史最早的数学专著是1984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成书于西汉初的汉简《算数书》,与其同时出土的一本汉简历谱所记乃吕后二年,所以该书的成书年代至晚是公元前186年。
为什么选《数学史》?有几种原因:(1)听故事(2)找思想(3)解疑问(4)补遗憾(5)猎奇(6)无奈(为学分)本课程或多或少能满足以上需求.对多数人而言,数学恐怕是花力气最多而收效甚少的一门学科。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僵化呆板的教科书和多年来因急功近利而形成的应试教育无疑是罪魁祸首。
将定义、定理、推论一古脑地堆砌在一起是国内数学教科书一成不变的模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数学的严谨。
数学家的智慧之光不见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些既不知出自谁手,又不知有何用途的空洞理论。
同学们对数学的那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不见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些在那无边的题海中苦苦挣扎的身影。
不少同学视数学为畏途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如何使同学们对数学有兴趣呢?捷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要让同学们了解数学的历史。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你可能因抽象的符号或概念而一时感到困惑,但这不能成为你拒绝这门课的理由,因为这对我们来说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历代数学家的工作和生活能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你或许为数学家们为克服困难而表现出的睿智而惊讶,或许为他们身处逆境但仍对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而感动,或许为他们因触犯传统势力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愤怒,或许为他们正值事业顶峰时英年早逝而唏嘘。
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来到了这个课堂,相信在听完这门课之后都会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到那时,你可能会对没有选这门课的同学说:你该去听听《数学史》,那课听起来还有点儿意思。
第一章数学起源与早期发展1.1数与形概念的形成数的概念和计数远在有文字记载以前就发展起来了,因而对其发展方式大都只能揣测,想象它大概会是怎么发生的并不困难。
我们有相当的理由说,人类在最原始的时代就有了数的意识,至少在为数不多的一些东西中增加或取出几个时,能够辨认其多寡。
因为研究表明,有些动物也具有这种意识。
随着社会的逐步进化,简单的计算成为必不可少的了。
一个部落必须知道它有多少成员、有多少敌人;一个人也感到需要知道他羊群里的羊是否少了。
第一讲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主要内容:数与形概念的产生、河谷文明与早期数学、西汉以前的中国数学。
1、数与形概念的产生从原始的“数”到抽象的“数”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对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因而在进行物物交换时显得很不方便,“数”概念的形成就显得非常迫切。
也就是说,人从社会生产活动中认识到了具体的数,导致了记数法。
“屈指可数”表明人类记数最原始、最方便的工具是手指。
如,手指计数(伊朗,1966),结绳计数(秘鲁,1972)(美国自然史博物馆藏有古代南美印加部落用来记事的绳结,当时人称之为基普),文字5000年(伊拉克,2001)(楔形数字),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
早期几种记数系统,如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甲骨文、古希腊、古印度、玛雅(玛雅文明诞生于热带丛林之中,玛雅是一个地区、一支民族和一种文明,分布在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等。
世界上不同年代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进位制和眼花缭乱的记数符号体系,足以证明数学起源的多元性和数学符号的多样性。
2、河谷文明与早期数学2.1 古代埃及的数学背景:古代埃及简况埃及文明上溯到距今6000年左右,从公元前3500年左右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出现初步统一的国家。
古代埃及可以分为5个大的历史时期:早期王国时期(公元前3100-前2688年)、古王国时期(前2686-前2181年)、中王国时期(前2040-前1768年)、新王国时期(前1567-前1086年)、后期王国时期(前1085-前332年)。
(1)古王国时期:前2686-前2181年。
埃及进入统一时代,开始建造金字塔,是第一个繁荣而伟大的时代。
(2)新王国时期:前1567-前1086年。
埃及进入极盛时期,建立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直到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
埃及人创造了连续3000多年的辉煌历史,建立了国家,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发明了铜器、创造了文字、掌握了较高的天文学和几何学知识,建造了巍峨宏伟的神庙和金字塔。
高中数学史选讲知识提纲第一章数学发展概述§1 从数学的起源早期发展到初等数学形成一、数学的起源,早期发展(p1-p3)主要标志:数的概念、记数系统、算术、几何等初步形成。
1.数的概念和计数系统 2.经验几何的发展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勾股定理。
古埃及在19世纪中期和末期发现两卷纸草书,一卷是“莱茵德草卷”,一卷是“莫斯科草卷”。
3.算术二、初等数学(常量数学的形成)(p3-p7)到公元16世纪,经过系统整理和理论概括形成初等数学,也就是常说的常量数学。
1.希腊(坚持数学中的演绎法和抽象方法)(1)欧几里得,著作《原本》(中文翻译:《几何原本》)是数学史上的第一座理论丰碑,其最大的攻绩在于确定了数学中的演绎模式。
(2)阿基米德对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接近于积分计算。
(3)丢番图的《算术》是古希腊人在代数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书中不仅解决了许多不定方程,而且开始用一套缩写符号表示代数问题,这为以后符号数学的发展开了先河。
2.中国(p4-p6)《九章算术》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它是中国最重要的数学著作,包含了丰富的数学成果,例如,算术方面的此例算术,盈不足术,代数方面的方程术、正负术、开方术等。
(P4)刘徽撰《九章算术注》,其中割圆术是极限思想的萌芽。
刘徽和南北朝时期的祖暅计算球体积的方法是积分学的萌芽。
公元5世纪的《张邱建算经》提出了世界著名的百鸡问题。
他发了三组答案,他是数学史上发出一题多解的第一人。
祖冲之,给出了 的上下界。
南朝《孙子算经》中有“物不知数”问题,通常称作“孙子问题”即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
杨辉的著作《详解九章算经》中有一张珍贵的图——“开方作法本源图”,也即“贾宪三角,这张图给出了指数为正整数的二次式展开的系数表。
西方人把此三角称作“帕斯卡三角形”。
(p6)宋元一个最深刻的动向是向代数符号化的进展,这就是天元术与四元术的出现。
元朝李治所著《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是最先阐述天元术的著作(天元术:设未知数列方程的一般方法)。
数学史的起源与早期发展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自然科学史研究下属的一个重要分支。
和所有的自然科学史一样,数学史也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不了解数学史就不可能全面了解数学科学;不了解数学史,就不可能全面了解整个人类文明史”,可见数学史的重要性,因此学习数学史已成了我们数学师范生必不可少的部分。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数学史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一)数与形概念的产生人类在蒙昧时代就已具有识别事物多寡的能力,从这种原始的“数觉”抽象的“数”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
原始人在采集、狩猎等生产活动中慢慢地发现原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共通的东西,即它们的单位性。
同样,人们会注意到其他特定的物群,例如成双的事物,相互间也可以构成一一对应。
这样就产生了数的初步概念-----一定物群所共有的抽象性质。
当人们对数的认识越来越明确的时候,他们感到有必要以某种方式来表达事物的这一属性,于是导致了记数。
最早可能是手指计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手指计数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产活动的需要,进而出现了石子计数,但是记数的石子堆很难长久保存信息,于是又有了结绳记数和刻痕记数。
所谓结绳记数是指在一根较粗的绳子上栓系涂有颜色的细绳,再在细绳上打各种各样的结,不同的颜色和结的形状表示不同的事物和数目。
结绳方法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都曾使用过,而日本琉球岛的居民至今还保持着结绳记事的传统。
而当到了黄帝、尧舜时代(约公前2491年一前2042年),创制了从一到十的数码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感到“结绳记事”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于是便开始向“书契记数”的时代迈进。
又经历了数万年的发展,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终于出现了书写记数以及相应的记数系统。
下面是按时代顺序列举的世界上几种古老文明的早期记数系统:古埃及象形数字(公元前3400年左右)------巴比伦的锲形数字(公元前2400年左右)------中国甲骨文数字(公元前1600年左右)------希腊阿提卡数字(公元前500年左右)------中国筹码数码(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婆罗门数字(公元前300年左右)------玛雅数字(?)。
高中数学校本教材《数学史选讲》主讲人:沈玉川目录导言:为什么学习数学史第一讲: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第二讲:古代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的数学;第四讲:印度与阿拉伯数学;第五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第六讲:解析几何与微积分的创立;第七讲:18世纪的数学;第八讲:19世纪的代数;第九讲:19世纪的几何;第十讲:19世纪的中国数学;第十一讲:20世纪数学概观(一);第十二讲:20世纪数学概观(二);第十三讲:20世纪数学概观(三);授课形式:讲解与自学相结合。
导言:为什么学习数学史1.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数学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历史,文学有文学史,哲学有哲学史,天文学有天文学史等等。
数学有它自己的发展过程,有它的历史。
它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
无论是概念还是体系,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只有在与其发展过程相联系时,才容易被理解。
数学史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
学习数学史,对于深刻认识作为科学的数学本身,及全面了解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不懂得数学史,就不能真心地理解数学。
数学课本上的数学,经过多次加工,已经不是原来的面貌;刀斧的痕迹,清晰可见。
数学教师要把课本上的内容放到历史的背景上考察,才能求得自己的理解;然后,才有可能帮助学生理解。
2.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发展规律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历史、“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的名言“历史使人明智”(Histories make men wise)也是尽人皆知的成语。
数学有悠久的历史,它的成长道路是相当曲折的。
有时兴旺发达,有时衰败凋残。
探索它的发展规律,可以指导当前的工作,使我们少走或不走弯路,更好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合理的政策。
3.为了教育的目的(1)激发兴趣,开阔眼界,启发思维,经验证明,在数学课中加入数学史的讲授会使学生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