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沪科版七年级上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3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教案【篇一:0沪科版7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编】第1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过程与方法】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是从实际需要产生的.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并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明白学习负数的必要性,能结合生活情境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中国地形图上的温度阅读.(可让学生模拟预报)请大家来当小小气象员,记录温度计所示的气温:25℃,10℃,零下10℃,零下30℃.为书写方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0℃,-10℃,-30℃.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和测量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二、讲授新课1.相反意义的量: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例1: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例2: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例3: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例4: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例5:买进100辆自行车和卖出20辆自行车.(1)试着让学生考虑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具有相反意义,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都具有相反意义.)(2)你能举出几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2.正数和负数:(1)能用我们已学过的数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例如,零上5℃用5来表示,零下5℃呢?也用5来表示,行吗?说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过去学过的数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一个“-”(读作“负”)号来表示.以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零下为负;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则用-5℃来表示.(2)怎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你们能否从天气预报出现的标记中得到一些启发呢?在例1中,我们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则为负.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记作3千米,向西2千米应记作-2千米.后面的例子让学生来说(注意词的表达).在以上的讨论中,出现了哪些新数?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上面我们引进了-5,-2,-237,-0.7等数.像这样的一些新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10,3,500,1.2等,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正数前面有时也可放一个“+”(读作“正”),如5可以写成+5.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三、例题讲解【例1】 (1)与去年相比,某乡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了10hm(公顷),小麦的种植面积减少了5hm,油菜的种植面积不变,写出这三种农作物今年种植面积的增加量;(2)某市12315中心2011年国庆期间受理消费申诉件数:日用百货类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家用电子电器类比上年下降了20%,写出这两类消费商品申诉件数的增长率.22【答案】 (1)与去年相比,该乡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10hm,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5hm,油菜种植2面积增加了0hm.(2)与上年同期相比,消费商品申诉件数:日用百货类增长了10%,家用电子电器类增长了-20%.【例2】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答案】 (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增加-1kg,小强体重增加0kg.(2)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是:美国 -6.4%, 德国 1.3%,法国 -2.4%, 英国 -3.5%,意大利 0.2%, 中国 7.5%.四、巩固练习1.-10表示支出10元,那么+50表示 ;如果零上5度记作5℃,那么零下2度记作 ;如果上升10m记作10m,那么-3m表示 ;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平面达11 034米,可记作海拔米(即低于海平面11 034米).比海平面高50m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拔 ;比海平面低30m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拔 .【答案】 1.收入50元,-2℃,下降3m,-11034,+50m,-30m;2.0.05mm,-0.05mm.五、课堂小结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哪种意义的量为正是可以任意规定的.如果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则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常将“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22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1课时数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数轴上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数轴画法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类比、猜想,初步理解数与形的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提几个问题,看大家学得怎样.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类似于这种用带有刻度的物体表示数的东西还有哪些(直尺、弹簧秤等)? 教学中,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演示从温度计抽象成数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同时把类比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概念的形成过程.二、讲授新课1.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页,思考并讨论:(1)25℃用正数表示;0℃用数表示;零下10℃用负数表示.(2)数轴要具备哪三个要素?(3)原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4)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3的点在什么位置?(5)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1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2.数轴的画法.师生共同总结数轴的画法步骤:第一步:画一条直线(通常是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叫做原点,用这点表示数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第二步:规定这条直线的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一般取从左到右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出来).相反的方向就是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第三步:适当地选取一条线段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也就是在0的右面取一点表示1,0与1之间的长就是单位长度(相当于温度计上1℃占1小格的单位长度).在数轴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这些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它们依次表示-1,-2,-3,??.3.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位置的选定、正方向的选择、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人为规定的,此外,直线也不一定是水平的.动态演示各种类型的数轴,认识并掌握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的依据.三、例题讲解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例题.【例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分析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这三要素缺一不可.【答案】都不正确,(1)缺少单位长度;(2)缺少正方向;(3)缺少原点;(4)单位长度不一致.【例2】说出下图所示的数轴上a、b、c、d各点表示的数.【答案】点c在原点表示0,点a在原点左边与原点距离2个单位长度,故表示-2.同理,点b表示-3.5.点d在原点右边与原点距离2个单位长度,故表示2.【例3】把下面各小题的数分别表示在三条数轴上: (1)2,-1,0,-3,+3.5;(2)-5,0,+5,15,20;(3)-1 500,-500,0,500,1 000.【答案】略.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1.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它揭示了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并不是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2.画数轴时,原点的位置以及单位长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注意不要漏画正方向、不要漏画原点,单位长度一定要统一,数轴上数的排列顺序(尤其是负数)要正确.第2课时相反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2.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会对含有多重符号的数进行化简.【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由具体实例抽象概括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熟练地求出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难点】多重符号的数的化简问题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出几个题目考考大家.1.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6与-6,-3与3,-1.5与1.5.想一想:在数轴上,表示每对数的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观察数6与-6,-3与3,-1.5与1.5有何特点.观察每组数所对应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 学生归纳:每组中的每个数只有符号不同,它们所对应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二、讲授新课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1.发现并总结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理解: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两旁,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说明:“互为相反数”的含义是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因而不能说“-6是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这是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0是唯一的相反数仍等于它本身的数.三、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5是5的相反数.( )(2)5是-5的相反数.( )(3)5与-5互为相反数.( )(4)-5是相反数.( )【答案】(1)√ (2)√ (3)√ (4)3【例2】 (1)分别写出5、-7、-3、+11.2的相反数;(2)指出-2.4是什么数的相反数.【答案】 (1)5的相反数是-5.-7的相反数是7.-3的相反数是3.+11.2的相反数是-11.2.我们通常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例如-(-4)=4,-(+5.5)=-5.5;同样,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本身.例如+(-4)=-4,+(+12)=12.(2)-2.4是2.4的相反数.【例3】化简下列各数:(1)-(+10);(2)+(-0.15);(3)+(+3); (4)-(-20).【答案】 (1)-(+10)=-10;(2)+(-0.15)=-0.15;(3)+(+3)=+3=3;(4)-(-20)=20.四、巩固练习课本p10练习的第1~3题.【篇二: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计划(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制定日期:20##-教学进度表(20## 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教材内容:本册内容是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于这些,本学期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时整式、分式、图形的运动等。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有理数的除法)教学案导学案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有理数的除法)教学案导学案
1.5 有理数的乘除
2.有理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 1.熟悉探究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
2.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培养自己观察、归纳、猜想、概括等能力.
学习重点: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预设难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理解.
☆预习导航☆
一、链接:
1.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有理数乘法法则和倒数的概念.
2.说一说小学学过的乘除互逆关系.
二、导读:
阅读课本,并完成以下问题:
1.小学里做分数运算时,怎样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2.有理数的除法也可以转化为乘法吗?
三、盘点: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两数相除,同号得,异号得,并把相除. 〔2〕零除以一个的数仍得0,不能做除数. 〔3〕和小学里做分数运算一样,有理数的除法也可以转化为乘法:除以一个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
☆合作探究☆
1如果a÷b的结果是正数,那么
( )
A.a或b是正数 B.a和b都是正数 C.a和b都是负数 D.a 和b同号
2.以下运算中,错误的选项是
( )
A. B.
C.8-(-2)=8+2 D.0÷3=0
3.计算:
☆达标检测☆
1.计算.
(1)0÷(-4);
2.从地面通往地下室的台阶共有12级,已知地下室距离地面2.4米,请你求出地面向下第—级台阶的高度(规定地面的高度为0,且向上为正).。
七年级数学教案沪科版【篇一: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一章有理数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13,?2,3.14,+3065,0,-239; 54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 正数和负数1.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过程以及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2.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重点)3.能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一、情境导入今年年初,一股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南方有的地区的温度达到-1℃,北方有的地区甚至达-25℃,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里出现了一种新数——负数,负数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吗?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2.5,+43,0,-3.14,120,-1.732,-27中,正数是______________;负数是______________.解析:区分正数和负数要严格按照正、负数的概念,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有-1,-3.14,-1.732,-27;正数有2.5,+43,12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答案为2.5,+43,120;-1,-3.14,-1.732,-27.方法总结:对于正数和负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要看其本质是正数还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探究点二: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类型一】 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温泉河的水位升高0.8m 时水位变化记作+0.8m ,那么水位下降0.5m 时水位变化记作( )A .0mB .0.5mC .-0.8mD .-0.5m解析:由水位升高0.8m 时水位变化记作+0.8m ,根据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则水位下降0.5m 时水位变化就记作-0.5m ,故选D.方法总结: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要抓住基准,比基准量多多少记为“+”的多少,少多少记为“-”的多少.【类型二】 用正、负数表示误差范围某饮料公司的一种瓶装饮料外包装上有“500±30(mL)”字样,请问“500±30(mL)”是什么含义?质检局对该产品抽查5瓶,容量分别为503mL ,511mL ,489mL ,473mL ,527mL ,问抽查产品的容量是否合格?解析:+30mL 表示比标准容量多30mL ,-30mL 表示比标准容量少30mL ,则合格范围是指容量在470~530(mL)之间.解:“500±30(mL)”是指500mL 为标准容量,470~530(mL)为合格范围,因此503mL ,511mL ,489mL ,473mL ,527mL 在合格范围内,抽查产品的容量是合格的.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500±30(mL)”的含义,即500是标准,“+”表示比标准多,“-”表示比标准少.三、板书设计正数和负数⎩⎪⎨⎪⎧正、负数的定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本节课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确实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让学生经历讨论、探索、交流、合作等过程获得新知,并能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第1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 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体会和认识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2.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在负数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正、负数的意义和对基准的理解. 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 师:我们的班级是14班,有54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9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29…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二.设置情境引入新知 1. 引入负数问题1:请同学们看书第2页(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图(1)中上海的气温6℃~9℃,北京的气温是-3℃~7℃各表示什么意思?图2中,珠穆朗玛峰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高-155米又是什么意思? 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问题2: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2.正数和负数的含义(1)像7,31,0.5,17﹪等这样的数叫正数(为了强调正数,前面也可加上“+”号) (2)像-7,-31,-0.5,-17﹪等这样的数叫负数,负数前面的“-”不能省略.(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负数的的界限,是表示“基准”的数. 例1: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5,+76,0,-1.75,150,-32,1.5解析:根据正数、负数的概念进行判断,特别注意0的分类. 3.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果马鞍山的某一天的最高气温5℃,最低气温5℃,如何表示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得分与失分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还能举一些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吗?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例2:(1)规定向东为正,向东走20m记为 ,向西走15米记为 ,原地不动记为 ;-16m表示向 走16m,+13m表示向走13m;(2)如果-20元表示亏本20元,那么+35元表示.例3: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温度上升8℃和下降5℃;(2)运出800箱和运进500箱;(3)增加20﹪和减少16﹪.解:(1)规定温度上升8℃,记作+8℃,则温度下降5℃,记作-5℃;例4:(1)与去年相比,某乡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了10公顷,小麦的种植面积减少了5公顷,油菜的种植面积不变,写出这三种农作物今年种植面积的增加量;(2)某市"12345"中心2005年国庆期间受理消费投诉件事的增长率:日用百货类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家用电器类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0﹪.写出这两类消费商品投诉件事的增长率.三.举一反三思维拓展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问题3: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四.课堂反馈:课本第5页练习.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2.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3.要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建立正负数概念后,当考虑一个数时,一定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很大的区别.六.作业:课本第5、6页第1、2、3、4、5题补充:一、填空:1.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为-155米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进了3米记作+3米,那么后退5米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球上升10米,记作+10米,那么-3米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升不降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班男生平均身高165cm ,若高于平均身高记为正,低于平均身高记为负,甲、乙的身高分别记为-3cm ,+4cm ,则甲比乙矮___________cm 。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有理数的乘方)教学案导学案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有理数的乘方)教学案导学案1.6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学习目标:1.了解乘方运算和乘法运算的关系,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2.通过比拟、思考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方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3.掌握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阅读教材1.计算:,, .2.说一说上面的式子有什么特点?知识点一:乘方的意义及其运算学一学:继续阅读,并解决以下问题:1.在中各局部的名称是什么?2.怎样理解乘方?3.乘方和乘法有什么关系?(归纳总结)求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的结果叫做,读作,也读作,特别的,通常读作,通常读作,一个数可以看做这个数本身的次方.选一选:关于的正确说法是〔〕A. -3是底数,4是幂B. -3是底数,4是指数C. 3是底数,4是指数D. 4是底数,-3是指数知识点二: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学一学:阅读教材,并解决以下问题:1. 的含义相同吗?它们的结果相同吗?结果是多少2. 含义相同吗?它们的结果相同吗?结果是多少议一议:1.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是正数还是负数?2.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是什么数?(归纳总结)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是;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的偶次幂是;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学一学:阅读教材的内容.议一议:1. -1的奇次幂是多少,偶次幂又是多少?2.有理数乘方运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探究一:1. 的底数是,指数是,结果是 .2. 的底数是,指数是,结果是 .探究二:计算:〔1〕〔2〕〔3〕〔4〕〔5〕〔6〕附加题:1. .2.假设是正整数,则 .。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绝对值)教学案导学案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绝对值)教学案导学案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3课时绝对值学习目标:1、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概念;2、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3、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掌握绝对值的概念.预设难点: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预习导航☆一、链接:1.假设你和你的同学背靠背站在一个数轴上做个游戏:从原点分别向左、向右各行6米请把你们的位置表示出来?想一想你和你的同学离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2.列出一对相反数,并把它们在数轴上标出来,然后找出它们离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少?二、导读:阅读课本第11页,并完成以下问题:1、结合知识链接中的问题说一说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4的数有几个?2、│3│= ,│-3│= ,│0│= .三、盘点: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绝对值的代数定义:〔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0的绝对值是0 .☆合作探究☆1. _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_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2.1 的相反数的绝对值为_________,1 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为_________.3.绝对值等于5的数有______个,它们是____________.4.绝对值小于5的整数有__________.5.计算:①│-9│+│6│②│-0.6│-│-3.6│③│-18│÷│-6│④│-5│×│-2│1.填空:〔1〕绝对值等于3的数有个,它们是.〔2〕①假设│a│=6,则a= .②假设│-a│=6,则a= .2.计算:〔1〕|- |-|- | 〔2〕|-0.75|÷|+5 |〔3〕│-3│×│-2│×│-8│×│-3 │.3.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化简:.。
2023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2023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是学生在初入初中阶段遇到的第一章数学课程,对学生来说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的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运算及其性质,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有理数,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但对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实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理解有理数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2.有理数的性质3.有理数的运算方法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探究有理数的知识。
2.运用实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让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内容,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基本知识。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运算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基础题,然后进行提高题和拓展题的练习。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解答,确保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化学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一、课程概述本教案是根据最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化学全册编写的优质公开课教案。
旨在帮助学生系统研究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术语;2. 研究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3. 掌握有关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化学与我们的生活- 认识化学及其应用领域;-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术语;- 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 第二单元: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认识和使用;- 常见化学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安全实验室规范和常用实验室用品。
3. 第三单元: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平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实验法:开展简单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3. 演示法:通过演示化学实验和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笔试评价:通过书面测试,检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能力。
2. 实验评价:评估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3. 口头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答辩,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课本:最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化学教材。
2. 教具:化学实验器材、化学实验样品、多媒体设备等。
以上是最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化学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的概述。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祝教师和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2023-2024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1代数式教案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代数式教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基本运算,但对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代数式的含义,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表示方法。
2.能够进行代数式的基本运算。
3.能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代数式的基本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案、练习题等相关教学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示这些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2个苹果和3个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用数学语言如何表示?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介绍代数式的概念,讲解代数式的表示方法。
例如,a表示一个未知数,b表示另一个未知数,代数式可以表示为a+b。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代数式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基本运算。
例如,计算2a+3b的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代数式的基本运算。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求它的面积。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基本运算。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代数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4.3线段的长短比较(第一课时)
执教人:王士春
班级:七年级(5)班
时间:2013年12月12日(星期四)上午第二节地点:枞阳二中多功能教室一楼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实际条件,会用叠合与度量等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能说出线段长
短比较的结果,从“数”和“形”两个方面理解线段存在的长短;借助
具体情境了解线段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释一些实际现象;了解线段中
点的概念和几何语言表示。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猜想、实验等过程,有条理的叙述自己的观点。
3、情感与态度: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内容分析:本节教科书首先介绍了线段的长短的比较方法——叠合法,给出两条线段长度三种不同关系的几何符号表示,并在此基础上再介绍线段和差关系、
中点的概念及它们的几何语言表示。
教学重点: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和线段的和差关系、线段中点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几何语言的表述。
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练习法,合作交流
教具:多媒体课件,绳子,筷子,画有线段的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找两位同学上黑板前来比个子,看谁的个子高。
很自然的得到今天这节课的内容:线段的长短比较。
板书:4.3线段的长短比较
二、讲授新课
(一)比较线段的长短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线段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操作很容易知道他们的长短,比如黑板的长与宽等等,但是还有一些线段,往往不容易直接比较它们的长短。
如黑板上画出的两条线段,我们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呢?
学生思考、讨论
1、度量法: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再比较两者数据的大小。
让学生就黑板上画出的两条线段长短的比较展开讨论,学生应该很容易发现和说出,用刻度尺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可以比较它们的长短。
提出问题:除度量外,有没有其他方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引导学生探究,能不能用操作叠合的方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2、叠合法:画一条直线l,在l上作出线段AB,再作出线段CD,并使点C与点A重合,
点D与点B位于点A得同侧
让学生合作交流,利用叠合的方法,移动其中一条线段,使其与另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观察两条线段另外一个端点的情况,并就几种情况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口述。
师生共同将上述分析过程板书在黑板上:
A
B
(C)(D)
(1)如果点D 与点B 重合,就说线段AB 与线段CD 相等,记作AB=CD ;
(2)如果点D 在线段AB 的内部,就说线段AB 大于线段CD ,记作AB>CD ;
(3)如果点D 在线段AB 的外部,就说线段AB 小于线段CD ,记作AB<CD
(二)、线段的和差表示
(1)、如图,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如果线段AB=a ,线段BC=b,那么线段AC 就是a 与b 的和,记作AC=a+b.
(2)如图,点D 在线段AB 上,如果线段AB=a ,线段DB=b,那么线段AD 就是a 与b 的差,记作AD=a-b.
投影显示练习,每一题,教师均找一同学回答。
(三)、线段的中点 线段中点:若点C 把线段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C 与CB ,则点C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记作AC=CB=1/2AB 或AB=2AC=2CB
1、拿出一根无弹性的细绳子,让学生找到绳子的中点
2、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条线段,请学生用折纸的方法找出线段的中点,
让学生实际操作,探索如何通过折叠的方法得到:一根细绳的中点,一条线段的中点。
3、若AC=BC ,则C 是AB 中点吗?
显示随堂练习,每一题找一位同学回答。
(四)、性质应用
例1、已知:线段AB=4cm ,延长AB 至点C ,使AC=11cm 。
点D 是AB 中点,点E 是AC 中点,求DE 的长。
分析:对于这类题,我们可以借助图形直观的看出答案
解:略
例2 、(略)
(五)、拓展提高: (略)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找各小组代表回答。
三、随堂练习
课本141页练习1、2、3.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习题4.3 2、3
六、板书设计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
一、线段的长短比较方法 三、线段的中点
———————————— ————————————
———————————— 例1、———————————
二、线段的和(差) 解——————————
———————————— 例2、———————————— ———————————— 解:———————————— D B A (C) (C) B A D A C A A
A D
B A B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