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课文-高中语文《老子五章(高中选修版)》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老子五章(高中选修版)课文-高中语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翻译:道可道,非常道。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
无,是天地的开端。
有,名万物之母。
有,是万物的根源。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长和短互相比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远如此的。
《老子》道经·第五章
关于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五章译文
天地视万物与草扎成的狗一样,没有贵贱分别。
所以天地对待世间万物是一律平等无私的。
圣人的眼中,百姓与草扎成的狗一样,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所以圣人对待所有的百姓是一视同仁的,不会有分别心。
天和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风箱吗?虽然中空但永无穷尽,越鼓动风量便愈多,生生不息。
政令名目繁多反而会加速国家的败亡,不如保持虚静。
《老子》原文注释翻译---第1章至第9章《老子》又名《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2]。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3]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注释】[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为什么要认为“道”是“无名”呢?“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如果感兴趣,可以参看黑格尔的《逻辑学》。
与《老子》相同,黑格尔也是从“无”开始。
进而进入“实有”。
之所以是这样,因为认识本身有一种将整个世界统一起来的“内在冲动”;而在还不能认识物质的内在联系之前,只好借助想象了。
这或许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态度,但却是正确的思维方向。
这里还涉及了一个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相当重要的概念,即“名”。
什么是“名”呢?例如“桌子”、“椅子”,这都是“名”;而在“名”之外,“桌子”、“椅子”的物质实体独立存在。
但是宁可说,“名”或者要比简单的“名称”具有更高级的意义。
特别是结合哲学的一般课题所要考察的。
与“名”相对立的概念是“实”。
什么是“实”?如果联系前面的解释,那么可以说,无论你叫它“Desk”也好,桌子也好,无非都是指同一类或同一个东西。
以上可以说是对“名”、“实”的最简单的理解。
但就是这个看来简单的问题,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例如法、儒。
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引起许多学派的争论呢?大体上说,凡认为“名”比“实”重要的,都可以归为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派别;而认为“实”比“名”重要的,则可以归为以法家学派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流派。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例如老子就主张“实”更加居于首要的地位,但很难说老子是个“唯物主义”哲学家。
更进一步说,“名”、“实”的争论也体现了不同的流派对于政治本身的理解的不同。
例如孔子认为,政权应该将“正名”放在一个首要的地位(“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老子五章》古今正解[原文][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古文正解]道可道也,非常道也,术而已;名可名也,非常名也,谓而已。
故,常道者,恒无为也,复归于无极;常名者,恒无象也,复归于混一。
名于天地之始者,无也;名于万物之母者,有也。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无而或常有之,有而或常无之,是以皆不可以物观之者,玄也;亦无亦有,亦有亦无,是以不可分而合一者,道也。
合常无有而观于道,以知众妙。
是以道者无物之物,天地之始复万物之母。
知之者莫不通矣,从之者莫不治矣,执之者莫不成矣,失之者莫不殆矣。
故字之曰道。
[今文正解]道可以阐述,不是“恒常之道”,术用而已;名可以命名,不是“恒常之名”,指称而已。
所以,称之为“恒常之道”者,总是无所行为,复归于无极莫测;称之为“恒常之名”者,总是无所征象,复归于混沌纯一。
“天地出现之始”,则命名为“无”;“万物发源之母”,则命名为“有”。
所以,以其总是无所欲求啊,来观知作为“天地出现之始”而称为“无”的存在运行之微妙;以其总是有所欲求啊,来观知作为“万物发源之母”而称为“有”的规律制约之要求。
“无”却又总是存在,“有”却又总是虚无,都不可以用具体事物来认识这两者,可称为“玄”;既虚无又存在,既存在又虚无,因此两者不可区分而合一,这就是“道”。
结合永远虚无和永远存在为一体来观知道,能够以此知晓一切奥妙。
因此,道是没有物象的物,既是天地之始又是万物之母。
知道它就没有不通晓的,依从它就没有不治理好的,执守它就没有不成功的,失去它没有不衰亡的。
所以给它取字为“道”。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原文][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五章译文及导读《老子》五章译文及导读【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导读】指出所要讨论的主旨为宇宙的起源,其目的是去寻找万物的“始”和“母”。
为了达到目的,老子划定了不同的范畴:常道,非常道;常名,非常名;无名(﹦无),有名(﹦有);无欲,有欲;玄(玄1),又玄(玄2);妙,徼;等。
老子认为,通过这些范畴的种种关系就能最终了解造成宇宙源起的最微小因素“众妙”。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能够言说的道理,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理;能叫出来的名词,就不是永恒的名词。
以“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以“有”来命名万物之母。
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
常有和常无同出一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都是玄妙的道理。
玄妙啊玄妙,玄之又玄,这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
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的,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
所以有无由相互对立而产生,难易由相互对立而形成,长短由相互对立而体现,高下由相互对立而存在,音声由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后由相互对立而出现。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去开创它。
生养了万物,而不占有,推动了万物,而不以为恩泽在已,功成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所以才永远不会失去。
第十九章【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抛弃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讲仁和义,人民才能够回到孝慈;抛弃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
以上三条光作为原则提出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第七十八章【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
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
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五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五章》翻译: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注释: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
正如元代吴澄据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
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
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
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
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
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
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
守中:守住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
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无为之治”的大体原则。
“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
夏王朝的建立,由于有了统一的君主专制政权,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天”。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翻译与解读《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翻译与解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01;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02。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03?虚而不屈,动而愈出04。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05。
今译天地无偏爱,以万物为祭祀的刍狗;圣人无偏爱,以百姓为祭祀的刍狗。
天地之间,宽广空虚,就像风箱冶铸,空虚的气流而用之不尽,愈使用而气流愈多。
言多自穷,不如缄默无言。
评议《老子》之书,作为哲理散文诗,常用巧比曲喻手法,段与段之间,往往似断非断、似续非续,有断续之妙,但却令人费解。
正如林希逸所言:“大抵老庄之学喜为惊世骇俗之言,故其语多有病。
”所谓“语多有病”,是指蕴含奇曲,令人不解。
但他又赞美《老子》书曰:“其文简妙高古,亦岂易到哉!”林希逸对本章所使用巧比曲喻、喻中设喻手法,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对读者解读此章,颇有帮助。
林氏对此章的评论,可归纳为这样三点。
其一,林氏曰:“生物,仁也,天地虽生物而不以为功,与物相忘也。
养民,仁也,圣人虽养民而不以为恩,与民相忘也。
不仁,不有其仁也。
刍狗,已用而弃之,相忘之喻也。
三十八章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不仁,犹不德也。
《庄子· 齐物》曰:‘大仁不仁。
’《天地》曰:‘至德之世,相爱而不知以为爱’。
亦此意也。
”其二,林氏曰:“此章大旨不过曰天地无容心于生物,圣人无容心于养民。
却如此下语,涉于奇怪,而读者不精,遂有深弊……橐籥之于风,亦何尝容心?天地之与生物,亦何尝容心?故以此喻之。
况用之则有风,不用则无,亦有过化之意。
数,犹曰每每也。
守中,默默闭其喙也。
意谓天地之道不容以言尽,多言则每每至于自穷,不如默然而忘言。
子曰:‘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亦此意也。
”其三,林氏曰:“但圣人(指孔子)之语粹而易明,此书(指《老子》)则鼓舞出入,使人难晓。
或者以为戒之多言,则与上意不贯矣。
如此看破,非为一章之中首末贯串,语意明白,而其文简妙高古,亦岂易到哉?”林氏此说,颇有见地。
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老子五章是《道德经》中的五个核心章节,被公认为老子思想的集中展示。
本文将为您呈现《老子五章》的原文和翻译,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老子思想的精髓。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可以说出来的,不是永恒的道。
名,可以命名的,不是永恒的名。
无名的是天地的起源,有名的是万物的母亲。
因此,常常没有欲望,以观察其奥妙;常常有欲望,以观察其局限。
这两者,虽然从同一来源,但却有不同的名称,统称为玄。
玄中又有更深奥的存在,这是一切奇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就会有丑;人人都知道善是善,就会有恶。
因此,有和无相生,难和易相成,长和短相比,高和低相对,音声和谐相合,前和后相随。
所以,圣人对于无为的事,不使用言语教导,万物自然而然地成就而不加斥责;生而不占有,为而不依赖,功成而不居功。
只有不居功,才不会离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谛〕视其〔精〕,复〔小〕极。
〔苦〕于不〔劲〕,则无所不〔亡〕。
翻译:不推崇贤人,使人民不争;不追求稀有的珍品,使人民不去偷窃;不显露可欲之物,使人民的心不烦乱。
因此,圣人的治理之道就是内心虚空,胃口满足;意志温和,骨骼坚强。
常常使人民无知,无欲。
使人们回归纯粹,再度精神集中。
在不勉强之下,就无所失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老子》第五章原文及翻译《老子》第五章原文及翻译《老子》第五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老子》第五章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
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注释]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
正如元代吴澄据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
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
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
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
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
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
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
守中:守住虚静。
[引语]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
二是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这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
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
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
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五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五章》翻译: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注释: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
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
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
正如元代吴澄据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
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
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
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
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
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
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
守中:守住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
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无为之治”的大体原则。
“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
夏王朝的建立,由于有了统一的君主专制政权,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天”。
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能够言说的道理,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理;能叫出来的名词,就不是永恒的名词。
以“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以“有”来命名万物之母。
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
常有和常无同出一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都是玄妙的道理。
玄妙啊玄妙,玄之又玄,这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
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的,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
所以有无由相互对立而产生,难易由相互对立而形成,长短由相互对立而体现,高下由相互对立而存在,音声由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后由相互对立而出现。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去开创它。
生养了万物,而不占有,推动了万物,而不以为恩泽在已,功成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所以才永远不会失去。
第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抛弃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讲仁和义,人民才能够回到孝慈;抛弃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
以上三条光作为原则提出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第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够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够改变它柔弱的本性。
弱之所以能够胜强,柔之所以能够胜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
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殃,才算是天下的君王。
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话。
第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国家小,人民少,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珍惜生命,不向远方迁移。
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地方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陈列它。
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
(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