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4
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司法局•【公布日期】2019.07.15•【字号】•【施行日期】2019.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司法行政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落实政府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责任,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积极性;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创新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形式和供给模式,整合优化各类法律服务资源,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三)主要目标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公共法律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平台功能有效发挥,服务网络设施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人民群众享有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日益提升。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清理和规范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民政局•【公布日期】2008.11.21•【字号】渝民管[2008]276号•【施行日期】2008.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重庆市民政局关于清理和规范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渝民管〔2008〕276号)全市性行业协会、业务主管单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等国家九部门《关于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发展改革委和市纠风办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专项治理的对象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全市性行业协会,其具体名单见《市级行业协会名单》(附件1)。
二、专项治理的主要内容(一)违法违规强制入会、摊派会费、强行服务;(二)未按照规定履行批准程序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三)违反有关规定提供展览会、研讨会、培训、出国考察等方面服务的;(四)违规设立“小金库”、乱收乱支的。
三、专项治理采取的方式及时间本次专项治理工作采取行业协会自查和市纠风办、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实地抽查两种方式进行。
行业协会自查中应当对本会2008年开展的业务活动认真进行清理,详实填报《市级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情况自查表》(附件2),于2008年12月5日前报送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
12月底前,市纠风办、市民政局等部门将对行业协会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抽查。
四、专项治理要求市级各行业协会及其业务主管单位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本次专项治理工作。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行业协会各业务主管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所属行业协会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在行业协会自查清理的基础上,认真审查,严格把关,保证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要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强对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行为的指导和管理,并逐步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
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7.10.17•【字号】•【施行日期】1997.12.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律师正文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条例(1997年10月17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7年10月17日公布1997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保障基层法律服务所依法开展法律服务活动,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基层法律服务所,是指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在乡镇、街道设立的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组织。
本条例所称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指依据本条例取得法律服务执业证、从事基层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第四条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通过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宣传法律、法规,维护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促进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第五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事,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照职责管理、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执业时,有关单位及个人应予支持和配合。
第七条设立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二)有三名以上专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三)有一万元以上的资产。
第八条设立基层法律服务所,由申请人向区、县(市)司法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一)申请书;(二)组织章程;(三)住所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四)资信证明;(五)专职人员的姓名、简历、学历和身份证明;(六)司法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九条区、县(市)司法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
予以批准的,发给由市司法行政部门统一制作的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2024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9.26•【字号】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六届〕第54号•【施行日期】2025.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法律援助正文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六届〕第54号《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已于2024年9月26日经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9月26日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2004年7月22日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3月26日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第一次修订2024年9月26日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次修订)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促进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和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以及相关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保障法律援助工作需要。
法律援助经费保障的具体办法,由市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做好法律援助相关工作。
第四条市、区县(自治县)司法行政部门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以及相关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保障当事人依法获得法律援助,为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实习管理规定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规范基层法律效劳虚习证的央求、审核注销以及实习人员的实习活动,保证实习的质量和次第,依据司法部«基层法律效劳任务者管理方法»、«重庆市基层法律效劳条例»以及«重庆市基层法律效劳任务者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则,结合重庆市基层法律效劳任务的实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重庆市基层法律效劳任务者协会〔以下简称市基协〕担任全市基层法律效劳虚习证的审核注销以及实习管理任务,市基协在本市各区县设立的分会〔以下简称区县基协分会〕协助市基协对本区县基层法律效劳的实习管理。
第三条未按规则取得市基协一致颁发的«重庆市基层法律效劳虚习证»〔以下简称«实习证»〕,不得参与基层法律效劳虚习活动。
第四条实习人员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重庆市司法行政机关有关规则和本规则从理想习活动,遵守职业品德和执业纪律。
第五条实习活动包括集中学习培训和实务训练两个方面。
央求人经实习考核合格,并契合其他相关条件的,方可央求操持基层法律效劳任务者执业证。
第六条集中学习培训由市基协一致组织展开和实施考核;实务训练由接纳实习人员的法律效劳所详细实施实训、区县基协分会担任监视、管理和考核。
第七条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对实习活动停止监视和指点。
第二章请务实习的条件第八条契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央求操持«实习证»,参与基层法律效劳任务实习〔以下简称实习〕:〔一〕支持宪法,恪违法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具有法律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国度法律职业资历、律师资历;〔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才干;〔四〕年龄55周岁以下,身体安康,能胜任基层法律效劳任务;〔五〕品行良好,未受过刑事处分(过失立功除外);〔六〕不具有国度法律法规或相关规则所制止从业的情形;〔七〕无被开除公职或许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法律任务者执业证书的记载。
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在接待咨询、代理案件和处理投诉问题时,我经常碰到混淆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朋友。
混淆的原因是这些朋友对我国法律服务体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所难免,我都花了不少时间找有关基层法律服务的规范性文件…。
特撰此文,帮朋友们梳理下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区别。
一、法律工作者
1、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法律工作者包括了律师、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人民调解员、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长期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法律从业人员。
2、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简称法律工作者。
二、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比表
三、我的主张和声明
1、基层法律服务是我国法律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建议修订《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删除第55条第1款第3项“冒用律师名义执业的”,该文字表述容易带给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产生受到歧视的感受——原则上来说任何人都可能存在冒用律师名义执业的行为,禁止冒用律师名义执业的规定应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调整范围。
2、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作用和意义的法制宣传工作,引导其他法律从业人员及行业外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基层法律服务,让人民群众能够正面接纳和接受基层法律服务。
3、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建构统一的有中国特色的律师服务体系,适时将基层法律服务功能吸收纳入中国律师体系,以增强中国律师服务体系接轨国际的竞争力。
四、维权提醒
无论是律师服务,还是基层法律服务,当事人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应当理性,可以通过查找学习本文中列举的法律法规明确自身的权益,在发现律师或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违法违规行为时及时向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进行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司法局政务公开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司法局•【公布日期】2002.10.11•【字号】渝司发[2002]35号•【施行日期】2002.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司法局政务公开暂行办法》的通知(渝司发[2002]35号)各区县(自治县、市)司法局,市监狱局、市劳教局,市局机关处室: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增强司法行政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率,促进依法行政,现将《重庆市司法局政务公开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二年十月十一日重庆市司法局政务公开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增强司法行政工作透明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根据《重庆市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和市人民政府、司法部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务公开是指本系统对所办理的涉及管理相对人的切身利益的事项,在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情况下,通过一定方式将办事依据、办事条件、程序和结果,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第三条推行政务公开应当遵循便民、及时、服务、规范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执法,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树立严肃、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
第四条政务公开实行党组(党委)统一领导,行政领导主抓,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动接受人大、纪检监察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五条下列事项应向社会公开:(一)监狱管理工作1、向社会公开有关监狱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罪犯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和享有的基本权利,罪犯收监的规定,罪犯减刑、假释、重新犯罪处理的条件、程序和结果,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和程序,罪犯通信、会见的规定,罪犯及其亲属申诉、控告、检举的处理,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和法律要求;2、向罪犯及其亲属公开罪犯记分考核条件、程序和结果,罪犯分级处遇的条件,罪犯同居、同餐、离监探亲的条件、程序,罪犯生活、医疗、教育等经费的收支情况,其他与罪犯权益有关的事项;3、向罪犯公开罪犯日常计分考核情况,罪犯生活卫生管理,罪犯改造行为规范,罪犯教育改造的有关规定,罪犯同居、同餐、离监探亲的结果,罪犯保外就医的结果。
重庆市信访条例(2020修订)【发文字号】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5届〕第92号【发布部门】重庆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06.05【实施日期】2020.08.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五届〕第92号)《重庆市信访条例》已于2020年6月5日经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6月5日重庆市信访条例(2001年9月26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 2009年3月26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第一次修订 2020年6月5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第三章信访工作机构及其职责第四章信访渠道与信访事项的提出第五章信访事项的受理与办理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信访事项的受理与办理第二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信访事项的受理与办理第三节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信访事项的受理与办理第四节其他规定第六章信访秩序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持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信访工作和信访行为,维护信访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各级国家机关的信访工作和信访人的信访活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网络、书信、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国家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国家机关处理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信访人,是指通过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条例所称国家机关,是指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司法局关于表彰重庆市依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司法局•【公布日期】2023.07.13•【字号】渝人社〔2023〕263号•【施行日期】2023.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司法局关于表彰重庆市依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渝人社〔2023〕263号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司法局,两江新区组织人事部、司法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综合执法局,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党工委政法办,市级有关部门干部(人事)处(部),有关单位:近年来,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市人力社保局、市司法局决定,授予黔江区公安局法制支队等48个集体“重庆市依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幸海霞等99名个人“重庆市依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引领和激励全市法治工作者,为依法行政工作再创佳绩,再立新功!全市依法行政工作部门及广大法治工作者要以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唯实争先、担当作为,推动法治重庆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新贡献。
附件:重庆市依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名单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司法局2023年7月13日附件重庆市依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名单一、先进集体(48个)黔江区公安局法制支队涪陵区清溪镇政府渝中区司法局规范性文件审查科大渡口区司法局执法监督科江北区司法局沙坪坝区司法局九龙坡区司法局北碚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公安局巴南区分局法制支队江津区鼎山街道办长寿区司法局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南川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綦江区人力社保局大足区政府办公室铜梁区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潼南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荣昌区公安局开州区司法局梁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武隆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城口县司法局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科丰都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垫江县法制建设中心忠县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云阳县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巫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巫溪县审计局石柱县公安局禁毒大队秀山县公安局石耶派出所酉阳县公安局桃花源派出所彭水县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两江新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综合执法局万盛经开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市政府研究室政法处市发展改革委法规处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法制支队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市司法局行政复议立案监督处市农业农村委法规处市卫生健康委法规处市林业局政策法规处重庆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重庆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重庆市统计执法检查总队二、先进个人(99名)幸海霞(女)万州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委副书记、政委肖何万州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六大队大队长石华山黔江区信访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琼(女)黔江区税务局法制科副科长张宗勇涪陵区马鞍街道办副主任向健(女)涪陵区人力社保局工伤管理科科长龙行炎渝中区上清寺街道办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周洪渝中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大溪沟大队大队长张春娣(女)大渡口区房屋征收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凌大渡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法制科科长罗成江北区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政务值班中心副主任颜福斌江北区环境卫生管理所七级职员李姜鹏(女)沙坪坝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郑嘉陵沙坪坝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七级职员杜振华九龙坡区人力社保局社保科科长王建基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法制支队一级警长钟世伟南岸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谭韵雪(女)南岸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政工科副科长蒋军北碚区复兴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王南琼(女)北碚区住房城乡建委法制科(信访办)科长姚莉平(女)渝北区政府行政复议中心副主任丛杰渝北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法制科科长曾佑铃(女)巴南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四大队队长杨权渝巴南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矿商贸行政执法大队队长胡鸿长寿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大队长姚望长寿区公安局法制支队二级警长罗平萍(女)江津区司法局法治建设科科长张涛江津区白沙镇政法和社会管理办公室法制建设科科长郑英华(女)合川区司法局行政复议应诉科科长李毅合川区人力社保局法制信访科科长廖晓莉(女)永川区委依法治区办综合秘书科科长骆勇永川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大队负责人王瑞(女)南川区司法局行政复议应诉科科长严林华南川区林业行政执法支队三级主任科员秦臻(女)綦江区司法局规范性文件管理科科长吴应贤綦江区公安局文龙派出所所长朱必正大足区人力社保局社会保险科科长卢鸣大足区公安局法制支队四级高级警长尚红圃(女)璧山区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钟少丽(女)璧山区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曾茂(女)铜梁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欧利娜(女)铜梁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彭晓科潼南区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科科长李文杰潼南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总支副书记、副支队长周胜波荣昌区司法局规范性文件审查科科长乐泽宇荣昌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田治洪开州区应急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滕厚斌梁平区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谭永茂梁平区公安局法制支队三级警长王光兰(女)武隆区法律事务中心副主任冯亿国武隆区林政执法监察支队队长蒋青松丰都县司法局党组成员、法制服务中心主任冉林江丰都县三合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关坤杰垫江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皮志林垫江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三级警长饶宗惠(女)忠县人力社保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唐于明忠县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大队长赵鹏(满族)云阳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李美勇云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张勇巫山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一级警长高杨巫溪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民警杨立红(女)巫溪县司法局法制科科长陈鲲石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法制科科长谭世安石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级主办滕明飞秀山县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法制科科长杨伟(土家族)秀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席琳(女,土家族)酉阳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罗显峰酉阳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谭勇(蒙古族)彭水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何磊(土家族)彭水县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四大队大队长谢家佳(女)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法制处处长戴亚(女)两江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法规科科长杨磊磊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平安办主任黄星科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级调研员陈淑娟(女)万盛经开区党工委政法办法治科科长莫晓波万盛经开区公安分局法制支队二级警长周洋市委依法治市办综合处一级主任科员张靖明市政府办公厅秘书七处二级主任科员白乙涵(女)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一级主任科员李珣(女)市经济信息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龙李亚男(女)市公安局法制总队行政执法指导支队副支队长张志敏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副处长陈斐龙市司法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处三级主任科员许登市司法局行政复议与应诉二处副处长王思丁(女)市司法局立法一处副处长朱江平市财政局法规处四级主任科员黄彦博市人力社保局法规处一级主任科员官建华市交通局法规处处长刘恒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和军休服务管理处副处长陈鑫市市场监管局法规处一级主任科员屈特立市大数据发展局法规标准处一级主任科员张杰市药监局检查三局检查八科科长李江重庆市救助管理站一级主任科员陈进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法制处处长汪鹏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执法一支队副支队长杨西明重庆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一级主办杨飞重庆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综合支队支队长冷雪峰重庆市医药价格和医保基金监测中心七级职员王燕(女)重庆市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七级职员。
重庆市法律援助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0.04.29•【字号】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施行日期】2000.05.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法律援助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重庆市法律援助办法》已经2000年4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0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包叙定2000年4月29日重庆市法律援助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获得必须的法律帮助,促进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法律援助,是指法律援助工作机构组织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及其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服务,并免收或减收服务费用的社会救济制度。
第三条市和区县(自治县、市)司法行政机关主管本辖区内的法律援助工作,日常业务管理可委托所属的法律援助工作机构实施。
第四条市和区县(自治县、市)可设立法律援助法律事务所,承担法律援助案件。
其他法律服务机构及其法律服务人员,应按照法律和本办法的规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
第五条社会团体、大专院校及其有关单位开展的法律援助活动,由法律援助工作机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法律服务机构及其法律服务人员实施法律援助,承办法律援助事务,应当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第七条有关单位和个人向法律援助工作机构提供法律援助事项的有关资料,应当酌情免收或减收有关费用。
第二章对象、范围和形式第八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一)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本市辖区内;(二)申请法律援助的事由发生在本市辖区内;(三)有证据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四)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或不能全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经济困难的标准为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
重庆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3.28•【字号】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6届〕第31号•【施行日期】2024.05.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调解正文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六届〕第31号《重庆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已于2024年3月28日经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3月28日重庆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2024年3月28日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职能职责第三章纠纷预防第四章纠纷化解第五章保障措施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和规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和有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是指通过建立健全和解、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矛盾纠纷化解途径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及时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第三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应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当事人意愿,鼓励先行和解、调解;(二)公平、公正、便民、高效;(三)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四)预防与化解相结合,注重实质性解决争议。
第四条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应当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普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律知识,引导公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和维护合法权益。
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渝价〔2013〕47号)各区县(自治县)发改委、司法局:为规范基层法律服务收费行为,维护委托人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合法权益,促进基层法律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市物价局、市司法局制定了《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已报经市政府法制办审查登记(渝文审【2013】11号),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司法局2013年2月19日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基层法律服务收费行为,维护委托人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合法权益,促进基层法律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基层法律服务收费行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基层法律服务收费是指依法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基层法律服务所,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委托人)的委托,提供执业范围内的法律服务,向委托人收取费用的行为。
第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司法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基层法律服务收费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基层法律服务收费应遵循公开公平、诚实信用、自愿有偿、费用与服务相适应的原则。
第六条基层法律服务收费根据法律服务的性质、特点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第七条基层法律服务所提供下列法律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一)解答法律咨询;(二)代写法律事务文书;(三)接受委托,代理民事诉讼案件;(四)接受委托,代理行政诉讼案件;(五)接受委托,代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六)接受委托,代理仲裁案件;(七)接受委托,代理行政复议案件。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代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司法局•【公布日期】2016.10.10•【字号】渝人社发〔2016〕214号•【施行日期】2016.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人事争议正文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代理规定的通知渝人社发〔2016〕214号各区县(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万盛经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将《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代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情况请及时报告。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司法局2016年10月10日重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代理规定第一条为规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代理行为,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人事争议,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重庆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遵法守法,诚信谨慎,勤勉尽责,遵守社会公德,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人事关系和谐稳定。
第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
法定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提交与当事人具有监护关系的生效法律文书或者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第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申请仲裁,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仲裁委员会应告知在有监护资格的人中协商确定法定代理人。
当事人无《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监护人的,仲裁委员会可以指定该法第十六条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有关组织担任法定代理人。
案件审理过程中,劳动者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中止审理。
重庆市司法局关于2020年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司法局•【公布日期】2020.07.23•【字号】•【施行日期】2020.07.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司法考试正文2020年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公告根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138号)和《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发展方案》《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现就2020年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考试报名(一)报名条件1.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2020年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5)品行良好;(6)身体健康。
报名时户籍地或居住地在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等12个县(自治县)的人员,学历专业条件放宽为高等学校法律专业专科毕业,或者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1年全日制应届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包括专升本,下同),可以报名参加2020年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
已经完成学业但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0年应届毕业生和继续教育(包括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开放大学等)的2020年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2020年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是指:依法设立并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全日制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包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人员,在2020年9月30日前取得单科成绩全部合格且本年度内取得毕业证书的,可以报名参加2020年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
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投诉查处办法》的通知正文:----------------------------------------------------------------------------------------------------------------------------------------------------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投诉查处办法》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司法局,两江新区司法局,万盛经开区司法局、法制办,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投诉查处办法》已经重庆市司法局2020年第17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司法局2020年7月7日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投诉查处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司法行政机关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投诉查处工作,加强对我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行政处罚法》《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条例》《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投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面和口头等形式,向司法行政机关反映我市基层法律服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执业过程中的违法违规情况及相关投诉请求。
对于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其他单位移送的违法违规线索,参照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展投诉查处工作。
第二章受理第四条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投诉,属于司法行政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事项,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受理。
第五条除以下事项外的投诉,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受理:(一)不属于司法行政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二)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结案的;(三)投诉事项已经司法行政机关处理,且没有新的事实和证据的;(四)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受理情形的。
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司法局•【公布日期】2019.09.20•【字号】渝司发〔2019〕141号•【施行日期】2019.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司法考试正文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司法局,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现将《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司法局2019年9月20日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工作,严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准入,提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水平,根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138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申请在重庆市行政区域内的基层法律服务所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的人员,应当参加重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并考试成绩合格。
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者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证的人员,或者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且客观试题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的人员两年内,申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且符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其他条件的,可直接参加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实习。
第四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应当科学、规范、严格、公平、公正。
第五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组织实施工作应当接受监察机关、保密机关和社会监督。
第二章报名条件第六条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二)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四)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五)品行良好;(六)身体健康。
重庆市委法建办、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司法局,中共重庆市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10.12•【字号】渝委法建办[2007]34号•【施行日期】2007.10.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划地名正文重庆市委法建办、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的通知(渝委法建办〔2007〕34号)各区县(自治县)委法建办,民政局、司法局: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大对我市“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力度,按照重庆市“五五”普法规划精神,结合近年来我市“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的实际,市委法建办、市民政局、市司法局联合制定了《重庆市“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是建设“法治重庆”,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希望各地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把“民主法治社区”建设活动引向深入。
附件:重庆市“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重庆市委法建办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司法局二OO七年十月十二日附件:重庆市“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一、组织健全关系协调(一)社区党组织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在社区民主选举、社区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日常事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组织保障作用,支持和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自治、履行职责,保障居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二)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居民小组等组织健全,并依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充分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