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69.50 KB
- 文档页数:36
小学数学教案带反思
主题:加减法练习
教学目标:
1. 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重点:
1.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正确完成一系列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足够的加减法练习题。
2. 打印好练习题的复印件。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口算题,帮助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引入新知识:介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明白怎样正确进行计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练习,监督他们的答题过程,纠正他们的错误。
4. 巩固:让学生做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把加减法应用到生活中。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通过练习提高了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有趣的加减法练习,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明白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案例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分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分数;(2)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体验分数的意义;(2)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2)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1)分数的加减运算;(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饼图,引导学生观察饼图,提出问题:“饼图可以表示分数吗?如果可以,如何表示?”(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饼图可以表示分数,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数表示。
2. 分数的意义(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个苹果的一半?”(2)学生动手操作,用纸条将苹果剪成两半,得出分数表示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数,总结分数的组成: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3. 分数的读写(1)教师示范读写分数,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分数的加减运算(1)教师出示两个分数,引导学生进行加减运算。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
5. 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找出地图上的景点,并用分数表示景点之间的距离。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读写和加减运算。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七篇【篇一】小学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教学“活”起来。
【案例】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时,引导学生复习“9的乘法口诀”,教师让学生用“9的乘法口诀”编除法算式。
学生热情极高地编起算式来:生1: 9÷1生2: 18÷2生3: 45÷9生4: 3÷9生4刚说完,其他学生都喊起来:“老师,他编错了。
”这个同学难过地低下了头,害羞得快要哭了。
这时,教师走到那位同学身边,轻轻抚摸他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这道题他没编错,只是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过一会,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个同学也慢慢抬起了头)教师利用学生错误算式进行改编: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生1:把3换成27生2:把3换成72(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师: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生1: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 = 7生2: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 = 4【案例分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多关注教师教的行为,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
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让创新与实践充满课堂。
只有营造和谐、自主、有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出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才会使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凸显。
小学数学课堂优秀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小学数学课堂优秀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小学数学课堂优秀的教学反思1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5分钟全神贯注地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
但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集中精力听课。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成功之中。
我经常在课余时间出题留给他们做。
由于不细心,很少全做对。
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们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
假如他失败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
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
有时你把他叫起来。
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
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讲。
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的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
这样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只要他们获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
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余时间多帮助他们。
本身他们根底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
除了这些之外,作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他喜欢你才会愿意亲其师,信其道。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
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进步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时机,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到达进步的目的。
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敏一些。
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脸儿”、“爱面子”,假如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时机,便自动退出了竞赛,这就达不到鼓励其志的目的了。
小学数学教案含反思
教学内容:加减法运算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教学步骤:
1.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
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向学生介绍加减法的定义及运算规则。
3.通过板书示范,给学生展示一些具体的加减法运算例题,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加减法的基本运算。
5.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对错题进行解析和讲解。
6.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加减法的作业题目。
反思范本: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加减法运算,通过简单的例题和练习,学生对加减法有了基本
的认识和掌握。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加减法的概念还不够清晰,容易
混淆运算规则,下节课需要更多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另外,在检查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还存在理解和运算能
力的问题,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额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让他们真正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1、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生:交通标志师:它们有什么不同?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师:还有吗?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师:什么不同?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生2:我不同意…..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
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
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北师大版学校数学《确定位置(一)》教学案例教案及反思【课例背景】导学课堂以“导、学、练”为核心要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和“以老师为主导、以同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课堂形式是以嬉戏、生活情境导出问题、导入新课,达到激趣煽情、明确主题的目的;以问题或活动组织自学,并用自学提示赐予方法、方向引导,给足同学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一多层次、多形式的沟通和老师的引导点拨方式绽开探究,解开怀疑;以紧扣教学目标的练习检测学习效果、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学问、以具有拓展性、延长性的问题或练习将探究学习引向延长。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将导学课堂用于数学课堂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和“以老师为主导、以同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数学课堂成为活动的课堂、思维的课堂,现以《确定位置》为例呈现我们的争论与思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班级上册第80页。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位置(一)》是北师大版学校数学四班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此之前,同学已经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学问,也熟悉了简洁的路线,具备了初步的观看、操作等活动阅历,建立了肯定的空间观念。
此课的学习支配在第二学段,既是熟悉图形学问的连续,又是今后学习坐标、一次函数等学问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是一节探究活动课。
2.同学状况分析由于同学在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确定位置的问题,四班级同学对这一类问题有肯定的生活阅历和学问基础,但是,在表示方式都是依据自己习惯的方式来表达,探寻统一、准确的方法表示位置是同学的心理需求。
如:做操要按挨次排队;看电影时找座位;开家长会时,将自己的座位信息告知家长,便利家长找到座位等都要有准确的表示位置的方法。
因此,教学确定位置这节内容要充分利用同学的学问阅历,引导同学自主探究,为后期学习奠定学问基础和方法储备。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案例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趣味数学课堂,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案例描述1. 课堂情境设计(1)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有趣的数学图片,如“动物排队”、“数字猜谜”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数学课堂。
(2)新授课环节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引入新知识,如“数字接龙”、“找规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
(3)巩固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一系列趣味性强的练习题,如“数学接龙”、“数字迷宫”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效果(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通过趣味数学课堂,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在趣味数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提高了自己的数学素养,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3)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趣味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
三、案例分析1. 案例成功之处(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兴趣本案例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趣味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案例分析与反思一、导课的背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设计一个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艺术开头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数学课程本身的局限性,使它不可能像语文课、社会课导入那样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因而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
也正是因为这,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才值得去探索、去研究。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地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纵观目前课堂教学,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导入一般是通过一些教学情境来实现的,“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
”但是,教学情境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正确利用,锦上添花;利用不当,适得其反。
导课应该是简捷、现实、亲切、有趣。
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整堂课教学质量,而我们有些课的导入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1.繁琐。
如一教师在上《人民币的认识》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导入情境,“小熊超市”。
好多小动物购物,画面非常漂亮。
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买什么呀?”“想不想当售货员?”……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忙得不亦乐乎。
十几分钟的课堂黄金时间过去了,却还没有切入正题。
看得出来,上课老师是精心设计的,课件也是精心制作的,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这么煞费苦心的设计、制作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呢?反思:情境导入的创设,要根据需要,切不可为了情境而情境,流于形式上的闹猛和新鲜,而冲淡教学主题,弱化教学重点,更不能让情境干扰研究。
情境要有数学味,实实在在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2.烦闷。
课伊始,是孩子们精神最饱满、精力最充沛的时光,也是最能接受知识的时机。
而有些老师却不善于把握这样的大好时机。
一上课,“同学们,我们先来做几道题,看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几道三四步的四则混合运算。
唉,又是这样。
孩子们象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提不起精神进入下一阶段的研究活动了。
反思:课的开始如果没有利用有效的情境活动,明显是苍白无味,“有课无导”怎能激起孩子们的研究欲望?三、精实巧的导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该进行怎样的课堂导入呢?愚以为须因课而异,做到“直白、有趣、快乐、悬疑”。
反思小学教案数学二年级(精选7篇)反思小学教案数学二年级篇1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刻度尺。
2、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的认识。
3、学生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教学设想:本节课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厘米。
由于厘米这个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因此,课中安排的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厘米的风丰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从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长。
一、学前导学1、前置作业: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时有许多不方便,也不准确。
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尺子,来测量。
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一、认识直尺1、小组交流: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汇报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之间是1厘米长?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
(3)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利用物质模型教授分数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学会分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理解分数的含义。
2. 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
3. 学会利用物质模型进行分数的可视化表示。
二、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小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分数的概念,并从其中发现分数的规律。
2. 知识讲解介绍分子、分母、真分数和假分数等概念,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们理解概念的含义与分数的属性。
3. 模型演示利用纸片和色块等工具,给学生们展示分数的可视化表示方式,通过让他们观察、比较、操作这些模型,使其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4. 实操练习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模型,练习分数的加减运算,并检查习题答案。
5. 归纳总结通过回顾课程内容,归纳总结学到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们将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通过物质模型的演示,让学生们理解分数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在模型演示和实操环节中,如何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发现分数的规律,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教学方法通过引导课前思考、知识讲解、模型演示、实操练习等方法,加深学生们对分数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根据学生们的练习答案、讨论质量等综合评估学生们对分数的理解水平。
七、教学反思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反应,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游戏方式教授小数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知道小数点及其位置的含义。
2. 掌握小数与整数的比较方法。
3. 了解小数的转化与运算方法。
二、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小数知识的积极性。
2. 游戏环节设计一些小数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们体验小数的概念、小数与整数的比较和小数的运算方法,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探究小数的规律。
3. 知识讲解在游戏环节完成后,介绍小数点的位置、小数整数的表示方法、小数的转化和运算等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数。
小学数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分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案例描述】单位“1”的理解,复习分数的意义。
说学具,充分利用学具表示。
师:如果老师叫同学们用不同的事物表示,我想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表示方法,这样吧,老师请大家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给你的圆片、毛线、4个小女孩的图片、12根小棒表示出。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每份用分数表示。
师:你为什么要对折再对折?生:平均分。
师: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生:将绳子剪成4段,每段是。
生连忙补充:将绳子剪成一样长的4段,每段是。
师:你们觉得他补充的对吗?他为什么要补充?生:他前面没有平均分。
生:我把4个女同学中的其中的一个圈起来,它也表示。
生:我用4根火柴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生:我用8根火柴棒,也平均分成4份,每份2根也是。
生:我用12根火柴棒,每份3根也是。
师:请大家想想,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生:都是平均分。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生:分的对象不同。
生:有的分的是一个图片、一个的物体,有的是好多个物体组成的。
师:一个图片、一个物体,平均分后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写成分数,那么像4个女同学中的一个,8根火柴棒中的2根等这些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为什么也要用来表示?(1)师:要不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样?(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生:把好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生:一个女同学,2根火柴棒都表示是整体的。
师:我们把这些都看成一个整体,那请你观察一下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整体吗?生:我们的班的全班同学。
生:教室里的所有老师。
生:教室里的6盏日光灯。
师:像这些整体或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作单位“1”(教师板书:单位1)。
师:你觉得这个“1”与自然数的1有什么不同?生:它可以表示好多的物体。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反思
教案名称:加减法练习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能够独立进行加减法运算;
3.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的掌握与运用;
难点: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讲解加减法运算的技巧;
3.完成加减法练习题;
4.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实际应用练习;
5.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内容简单明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规则,提高了他们的运算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理解不深刻、运算速度慢等问题,说明需要增加学生的练习量。
下一节课应该增加更多的实际应用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运算能力,确保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达到熟练水平。
同时,要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纠正,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案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我在一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反思案例。
在这堂课中,我选择的是一道有关分数的问题。
问题是这样的:小明买了12块巧克力,他吃了其中的1/6,小红吃了其中的1/4,小刚吃了其中的1/3,剩余的有多少块巧克力?首先,我进行了一个问题导入,先与学生们讨论一下这道题目的背景,即巧克力的购买和吃掉的情况。
然后我问学生们,如果我们知道总共有12块巧克力,那么要计算吃掉的巧克力数量,以及剩余的巧克力数量,应该如何计算呢?学生们思考了一会儿,有几个学生尝试回答了我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用减法来计算,即12减去1/6再减去1/4再减去1/3。
然而,他们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
一些学生不会找到正确的最小公倍数,一些学生在计算分数的减法时混淆了分子和分母。
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重新向学生们解释一下分数的减法规则,以及如何找到最小公倍数。
我用简单的例子向他们解释了如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并且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示例来解释如何进行分数的减法计算。
然后,我让学生们再次尝试解决原始问题。
这次,学生们的回答明显有所改善。
他们能够正确地识别出最小公倍数,并且能够运用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然而,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计算中仍然会出错。
一些学生会把分子和分母混淆,或者在计算过程中遗漏步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引入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即转换成通分后再进行减法计算。
首先,我对学生们解释了什么是通分,以及如何通过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来转换成通分。
之后,我给学生们一个例子来演示如何进行通分,并进行分数的减法计算。
然后,我要求学生们自己计算原始问题,并检查他们的答案。
这一次,学生们的计算准确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能够正确地将分数转换成通分,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的减法计算。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
然而,我仍然注意到一些学生在计算中犯了一些基本的错误,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基本的计算技能掌握不牢固导致的。
小学数学教案说课稿反思
一、教案内容: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的一节认识数字8和9的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数字8和9,掌握数字8和9的书写和读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字8和9。
二、说课要点:
1. 从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数字8和9,并进行相关练习。
2. 通过活动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发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简单明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 在教学引导上,应该更多地使用举例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 在互动环节,我应该更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
3.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更有自信心。
通过反思,我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明白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意的方面。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努力,做到更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案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案例【篇1】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过时了,小学课堂教学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
我们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在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老师要先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的切实需求,针对学生实际运用相关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改革的过程中,老师有时会遇到一些困惑。
针对这些困惑我们要想进行课程改革训练,就要不断反思,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也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1、合作学习方式形式化我们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相关的学习能力,因为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
现代社会不是独立存在的社会,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和其他同学协作解决问题。
但是现在很多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合作学习都是流于形式,不能形成固定的学习体系,这样的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大。
2、教学情境设置牵强现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都习惯于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很多老师都是根据学生熟悉的事物或者环境来创设情境。
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刺激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如今,很多老师了解到数学情境实施的重要性,但是很多老师认为情境的创设比较麻烦,教学中老师总是喜欢化繁为简,没有根据实际情感来对情境内容进行选择,导致创设出来的情境比较牵强,学生对于这样的情境理解比较困难,很难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二、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实施措施1、主动学习方式的建立老师要想引导学生实施合作性的教学模式,就要处理好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中,学生要自己独立思考,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最好要预留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合作学习。
如果我们在开始就给学生分好组,学生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来开展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会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去。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反思二、教案内容:1.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2.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3.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4. 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5.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提升?五、改进措施:1. 调整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 设计更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 细化教学过程,讲解清晰简明,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4.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5. 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六、教学反思总结:综合以上反思和改进措施,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有所提升,但仍需不断完善和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总结(模板14篇)教学反思是教师反思自我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如果你正在写一篇教学反思文章,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质数与合数的教学一般都是通过找一些数的因数,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分类,建立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无论是老教材,还是现行的人教版新教材,教材上都将分类作为认识质数、合数概念的入门槛,教学前,由于受教材及自身定势思维的影响,也想到了分类的方法,但学生会不会出现教师预期的想法,我心中没有一点底。
不过,过去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分类方法始终不能和教师保持一致,最后往往会导致学生分类与教师讲解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为了帮学生理解概念,最后只好教师又重新布置分类标准,学生再次分类,这样一来二去,宝贵的教学时间也浪费了不少。
虽然课前我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但至于分类如何处理,还在犹豫不决,期待课堂上能随机应变。
师生合作整理出1——20每个数的因数,并标出每个数因数的个数。
师:看到这些数的因数,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奇数只有2个因数。
生:9呢?不是有三个因数吗?生:每个数因数的个数都不相同。
生:应该是有些数的因数个数不相同的。
生:偶数都有好几个因数。
生:2是偶数,可它只有两个因数。
生:奇数的因数个数少于偶数的因数个数。
生:有些奇数的因数个数少于偶数个数。
4有3个因数,15还有4个因数呢!师:如果根据因数的个数将这些数分类,你会怎么分?生:有一个因数分一类,有两个因数分一类,三个因数分一类,四个因数分一类……。
生:有几个因数就分几类。
师:如果是许多自然数,你准备分成多少类?生:不知道。
……。
生:2、3、5、7、11、13、17、19都是只有两个因数。
师:这些数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生:一个最大的,另一个是最小的。
生:一个是1,另一个是它本身。
师:数学上把这种只有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叫着质数。
师:质数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呢?生:除了1就是它本身。
小学数学教案与反思
课题:认识小数
教学目标:
1. 知道小数是数轴上的一种数表示形式。
2. 能够用小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能够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1.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小数的比较和运算。
教学准备:
1. 教材:小学数学教材。
2. 教学工具:数轴、小数卡片、小数运算练习题。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知识:通过展示数轴,让学生认识小数是数轴上的一种表示形式。
2. 认识小数:让学生观察小数的结构,明白小数点的作用和位置。
3. 比较大小: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数的练习,掌握小数的大小关系。
4. 小数运算:教授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问题中练习运算。
实施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小数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在比较大小和运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设计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小数的概念。
另外,我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1、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生:交通标志师:它们有什么不同?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师:还有吗?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师:什么不同?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生2:我不同意…..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
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
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2、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案例背景】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
“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
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
该怎样转化推导。
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
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么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
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师:这个办法怎么样?生:也很合理。
(表扬,祝贺)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底的 2 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想出的办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办法最好?最有创意?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就是。
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4、共同把这个结论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师:谁愿意到黑板面前写一下?生:书写。
集体订正。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你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师巡视指导反馈,自由到板前书写。
集体订正。
5、公式的运用:要想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生: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那么,我们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题好吗?生:独立完成课本中试一试题目6、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出,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师:(课件展示题目)生:独立或与同伴合作研究完成。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评析】“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常规性的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课我也听了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觉得以往老师们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都很不错,而这节课让我感触很深: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颖。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
以前的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
在教学中。
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
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
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探究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探究式学习要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要有一定的开放度。
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展现了自我,方法多样且独特,是以往教学所没有的,实在是妙不可言。
既渗透了集合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也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
也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几个图形图片为切入口,让学生观察、猜想。
动手操作,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补一补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
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3、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
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
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
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
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
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
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
由于学生喜欢的水果很多,可是只能买2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种水果。
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买哪2种水果。
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活选取素材。
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统计活动。
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如:先要知道哪2种水果是最多人喜欢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用“贴星星”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只有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
课学教学要有师生平等、开放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案例中,教师本着同学生商量的语气“买什么好呢?”、“怎么办?”,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