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625.44 KB
- 文档页数:20
人工湿地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江苏省内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1.0.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对象为生活污水、生活废水,或具有类似性质的污废水。包括城市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学校生活污水、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宾馆污水、机关事业单位污水、疗养院污水、景区污水、污水处理厂尾水等。
1.0.4本规程适用的处理规模:生活污水处理规模≤2000m3/日处理水量,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时规模≤10000m3/日处理水量。
1.0.5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1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s
人工湿地是人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系统,用以对受污染水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当水进入人工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作用。
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2.1.2表面流人工湿地freewatersurface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在人工湿地介质层表面流动,依靠表层介质、植物根茎的拦截及其上的生物膜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2.1.3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subsurfacehorizont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从人工湿地池体一端进入,水平流经人工湿地介质,通过介质的拦截、植物根部及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水净化的人工湿地。
2.1.4垂直流人工湿地vertic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
指水从人工湿地表面垂直流过人工湿地介质床而从底部排出,或从人工湿地底部进入垂直流向介质表层并排出,使水得以净化的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分单向垂直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两种。
2.1.5孔隙率porosity
指人工湿地充填介质中,存在于介质间的孔隙体积占全部体积的百分比。
2.1.6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retentiontime
指水在人工湿地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2.1.7表面污染物负荷organicsurfaceloading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积中,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污染物数量。
2.1.8表面水力负荷hydraulicsurfaceloading
指一定人工湿地表面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水体积。
2.1.9水力坡度hydraulicslope
指水在人工湿地内,沿水流方向单位渗流路程长度上的水位下降值。
2.1.10渗透系数permeabilitycoefficient指水在人工湿地介质或防渗层中,单位时间内流动通过的距离。
3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设计
3.1处理设施选址与总体布置
3.1.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位置的选择,应符合居住区、村镇或厂区总体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并应结合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1宜靠近自然水体、市政排污管道的排放点或便于处理后回用的地点;
2在城市、居住区处理站内宜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应与建筑保持一定距离,并用绿化带与建筑物隔开;
3居住区内处理站宜设置在绿地、停车坪及室外空地;农村地区宜设置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荒地处;
4处理设施与生活供水泵站及其清水池水平距离应不得小于10m;
5处理设施地点应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
3.1.2人工湿地地点的选择,应考虑当地地质、气象、水文特征等因素,并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勘察,避免人工湿地池裂损、淹没、河水倒灌、排水不畅等情况发生。
3.1.3人工湿地处理构筑物的间距应紧凑、合理,满足各构筑物的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填料装填、湿地池疏通及日常管理的要求。
3.1.4人工湿地处理设施应设置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必要通道,通道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
1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3.5~4.0m,双车道为6.0~7.0m,并应有回车道;
2车行道的转弯半径宜为6.0~10.0m;
3人行道的宽度宜为1.5~2.0m。
3.1.5对并行运行的处理构筑物间应设均匀配水装置,各处理构筑物系统间宜设可切换的连通管渠、超越管渠。
3.1.6生产管理建筑物和生活设计宜集中布置,其位置和朝向应力求合理,并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一定距离。
3.1.7农村地区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加强生活污水削减和尾水的回收利用。
3.1.8设计工艺
1.预处理pretreatment
指为满足工程总体要求、人工湿地进水水质要求及减轻湿地污染负荷,在人工湿地前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格栅、沉砂、初沉、均质、水解酸化、稳定塘、厌氧、好氧等。
2.后处理aftertreatment
指为满足出水达标排放或回用要求,在人工湿地后设置的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稳定塘等。
3.基质bedfiller
指提供人工湿地植物与微生物生长并对污染物起过滤、吸收作用的填充材料,包括土壤、砂、砾石、沸石、石灰石、页岩、塑料、陶瓷等。
4.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retentiontime
指污水在人工湿地内的平均驻留时间。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按公式(1)计算:
t=(V×ε)/Q
(1)式中:
t——水力停留时间,d;
V——人工湿地基质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括基质实体及其开口、闭口孔隙,m3;
ε——孔隙率,%;
Q——人工湿地设计水量,m3/d。
3.9表面有机负荷organicsurfaceloading
指每平方米人工湿地在单位时间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按公式(2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