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2(1)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9
八年级生物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二初二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免疫是指机体对抗血液中以及身体表面的病原体进行防御的一种生理反应。
2.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包括炎症反应、淋巴细胞、抗体等。
3. 理解并能够解释计划免疫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4. 知道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因和表现。
教学重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 计划免疫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教学难点:1. 炎症反应的过程和机理。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媒体2. 教材和作业本3. 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的提问,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今天的新课。
- 根据图片描述炎症反应的过程和现象。
- 什么是免疫?免疫的作用是什么?Step 2:讲解探究(15分钟)1. 炎症反应(5分钟):- 什么是炎症反应?为什么会发生炎症?- 炎症反应的过程和特点是什么?- 炎症反应的作用是什么?2.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10分钟):- 免疫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分别有什么作用?-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抗体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吗?抗体的作用是什么?Step 3:实验探究(15分钟)设计一小组实验,观察免疫反应的现象和过程,加深学生对免疫的理解。
实验步骤:1.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
2. 准备实验器材:准备宽口烧杯、水和食盐。
3. 实验操作:a. 将烧杯中倒入温水,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b. 在每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食盐,搅拌溶解。
c. 同时测量各烧杯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d. 观察烧杯中的水的温度变化,记录下来。
4.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观察结果。
5. 结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即水的温度下降是由于炎症反应引起的。
Step 4:概念解释和讨论(10分钟)解释计划免疫的原理和实施方法,引导学生讨论计划免疫对预防疾病的意义和作用。
Step 5:小结(5分钟)通过简单的小结,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难点: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器官移植吗?当一个人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如果不能这样做,原因是什么呢?人体这种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功能是好还是坏呢?今天我们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利用画、记、背、思等方法自学课本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和。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部时,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将病菌、、。
2、人类防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第二道防线是,上述两道防线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叫做。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和组成,这道防线是人体出生后建立起来的,叫做。
(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进一步理解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教师注意引导点拨)(四)精讲点拨1、人体的三道防线:①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具有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和杀菌作用,此外还有清扫异物作用。
②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它们分别有溶解病菌和吞噬消化病原体的作用。
③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其作用是吞噬病原体。
④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免疫作用,因此叫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2、抗体、抗原: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刺激产生即:抗原----------淋巴细胞-------------抗体∣∣∣∣结合,促进吞噬作用(五)课堂小结1、人体的三道防线:①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具有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和杀菌作用,此外还有清扫异物作用。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新人教版免疫与计划免疫2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涉及到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
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上课时语言生动、风趣、活泼,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在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学情分析:学生对免疫(immunity)和计划免疫的知识比较陌生。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分析讨论---质疑答疑----归纳整理---得出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液。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一、第二道防线诗人生来就有的,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等。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antibody)。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antigen)。
第三道防线称为特异性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看书思考表述交流得出结论创设情景: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大量的病原体,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的病,而有些人不容易的病呢?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看书进行资料分析点拨指导课后纪:本节课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根据课本插图、生活经验、课文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教师重点强调特异性免疫,讲清楚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类比的方式,一儿童积木为例加以说明,这是个难点,需要反复加以练习、举例。
关于计划免疫,要求学生回家询问家长,或找出计划免疫接种证,了解从小到大都接种了哪些疫苗,让父母讲讲当时接种的情景,也从中了解为人父母,以及健康成长的不易。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