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
- 格式:docx
- 大小:16.48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
距至也。
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
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无不悉遍。
土气和,亡札厉。
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
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
过则醉,经旬乃醒。
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
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
②瀵(fèn):泉水。
③醪醴(láo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
⑤札厉:瘟疫。
⑥侪(chái):共同,一起。
⑦孳(zī)阜:繁衍盛多。
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2)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3)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过则醉,经旬乃醒译文:(2)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译文:17.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4分) 答:14.(1)通“涂”,道路。
(2)气味(3)沿着,顺着。
15.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16.(1)(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
(2)(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17.“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
大禹治水阅读理解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主要讲述了大禹在治理洪水方面的伟大成就。
以下是对这个故事的阅读理解:1.大禹治水的背景:大禹治水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黄河流域,当时由于天气异常,导致黄河水位迅速上涨,形成了严重的洪水灾害。
这场洪水灾害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因此治理洪水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重要任务。
2.大禹治水的过程:大禹在接受治理洪水的任务后,首先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包括疏通河道、修筑堤坝等,来缓解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接着,他深入调查洪水的原因,发现是黄河上游的峡谷地区由于山崩等原因导致了河水的暴涨。
于是,大禹决定对上游进行改造,通过开凿新的河道来分流洪水,同时对原有的河道进行疏通,提高了排水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大禹身先士卒,与民同甘共苦,不畏艰险,最终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3.大禹治水的影响:大禹治水的故事在古代中国广为流传,成为了后人赞誉的佳话。
大禹的治水经验和方法也为后世的治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同时,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奉献精神,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
4.大禹治水的寓意:大禹治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神话传说,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首先,它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其次,大禹治水的故事表现出了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不辞辛劳地工作,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和生命,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后,大禹治水的故事还传达了一种智慧和勇气。
在治理洪水中,大禹运用了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采取了创新的措施和方法,最终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总之,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珍贵遗产之一,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还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运用智慧和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的重要性。
大禹治水文言文阅读《大禹治水文言文阅读指南》读大禹治水的文言文,就像是走进了一幅古老而宏伟的画卷。
这可不是一幅普通的画,那里面藏着的是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和勇气呢。
大禹治水的文言文,它的文字就像一把把神秘的小钥匙。
你乍一看,可能觉得这些文字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东一个西一个,有点摸不着头脑。
可是啊,你只要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它们是有规律的。
那些文言文的字词,就好比是一个个拼图块,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和位置。
比如说“治水”这俩字,你一看就知道是关于治理水患的事儿,这就是最明显的拼图块,先把它摆在那里,其他的字词就慢慢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
咱们再说说大禹这个人。
在文言文里,他的形象可鲜活了。
你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小侦探,从文字里去探寻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可不是个胆小怕事的人,面对那滔天的洪水,就像面对一群张牙舞爪的怪兽,他没有害怕,没有退缩。
要是换做一般人,估计早就被洪水吓得腿软了。
大禹就不一样,他就像一座坚固的大山,稳稳地站在那里,心里想的就是怎么把这洪水给制住。
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像个缩头乌龟躲起来,还是像大禹一样勇敢地去面对呢?这答案不言而喻啊。
读大禹治水文言文的时候,那些描写洪水的句子可不能轻易放过。
你看,那洪水就像是一头失控的巨兽,在大地上横冲直撞。
文言文里肯定会有一些字词来形容洪水的凶猛,这些字词就像是巨兽的爪牙,每一个都透露着洪水的可怕。
你得好好琢磨这些字词,感受一下当时洪水的那种破坏力。
这就跟我们看一部灾难片似的,电影里那些灾难的画面,不也是靠各种特效和场景来表现的吗?文言文里的字词就是这种表现洪水的“特效”。
还有啊,大禹治水的方法在文言文里也是重点。
他不是用堵的方法,而是用疏导的方法。
这就像我们在疏通一条堵塞的河道。
如果只是在河道口堵上一块大石头,那水只会越积越多,最后肯定会冲破阻碍,造成更大的破坏。
大禹就聪明在这里,他知道要给洪水找个合适的出路,就像给一群狂奔的马找到一片广阔的草原,让它们可以尽情地奔跑,而不会到处乱闯。
【文言文阅读答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我们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事儿,但是关于你知道吗?他这种克己奉公的精神,一
直受到后人景仰。
我们一起来看和欣赏吧!
在舜帝时代,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人们深受其害。
舜帝派鲧治水不成,又派禹继父业
治水。
当时禹刚刚结婚,他离家外出,带领大家沟通九河,引济漯水入海,把汝汉淮泗导
入江。
大禹一回去十三,“三过家门而未入”:第一次就是在四后的一个早晨。
大禹走进家门,听到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要进来劝说,又害怕更惹怒了母亲,唠叨出来
没用,耽误了筑堤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睡著了。
治水六七后,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
那天中午,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看见家
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
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
饶过家门,赶紧向工地奔去。
又过了三四,一天傍晚,大禹因筑堤走进家的附近。
忽然天下起至了滂沱大雨,大禹
走进自己家的屋檐下躲雨,只听到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道:“你爹爹永平了洪水就回家。
”大禹局外非常敬佩,更始终如一了筑堤的决意,立刻又起身上路了。
禹在治水过程中公而忘私,三次路过家门,也不进去看一看。
这些记载都是颂扬大禹
一生为公,竭尽全力治理洪水,解除民众受水患所苦的崇高行为,现在大家都清楚了吗?
大禹治水的精神,值得后世永远铭记,永远赞扬和学习!。
大禹治水,乃中华古代治水工程的典范。
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神话人物,相传他在约公元前22世纪,率领人们开展治水工程,解决了大禹治水的问题。
这一历史事件,被后人称之为“大禹治水”。
1. 大禹治水的背景大禹治水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夏朝,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灾,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夏启派遣大禹率领工匠和民工,开始了治水工程。
2. 大禹治水的策略大禹治水采取了一系列的治水策略,包括开凿渠道、修建堤坝和护城河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开凿了太行山以西至山东流域的大都川。
他还引洪水入海、开大渠小渠等治理措施,让洪水得以顺利排出。
3. 大禹治水的成就大禹治水的成就非常显著,他完成了我国古代最大规模的治水工程,解决了当时洪涝灾害频发的问题,使黄河流域的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他的治水工程被后人称之为“大禹治水”,成为了我国古代治水工程的典范。
4. 大禹治水的意义大禹治水不仅在当时对于解决灾害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丰富的治水经验和理论,被后人总结和发扬。
这些经验和理论对后世的治水工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典范。
5. 大禹治水对后世的影响大禹治水对我国古代治水工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为后世的治水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而且,大禹治水对于我国水利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禹治水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一次治水工程,他的成就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可,被奉为典范。
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激励着人们,在面临水患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努力工作,共同克服自然灾害,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在我国古代的治水工程中,大禹治水被誉为典范。
大禹治水的成就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巅峰之作,其治水策略和成就造就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
大禹治水的背后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体系和丰富的水利经验积累。
6. 大禹治水的工程体系大禹治水所涉及的工程体系包括渠道开凿、堤坝修建、护城河等多个方面。
大禹治水二年级阅读理解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经典传说故事,讲述了大禹为解决洪水泛滥的问题,采取疏通、开凿、修筑等各种方法,成功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以下是关于大禹治水二年级阅读理解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遥远的古代,洪水泛滥成灾,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当时,有一个名叫大禹的人,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决心要治理洪水。
大禹并没有被困难吓倒。
他四处奔走,研究洪水的源头和流向,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理计划。
他带领着成千上万的人们,一起疏通河道、开凿山岭、修筑堤坝。
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在这个过程中,大禹不仅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还表现出了仁慈和公正的品质。
他时刻关注着人民的疾苦,尽心尽力地为人民谋福利。
他不仅治理了洪水,还为人们修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如道路、农田、水利等,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人民的疾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们。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大禹的智慧、勇气和仁慈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
距至也。
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
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无不悉遍。
土气和,亡札厉。
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
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
过则醉,经旬乃醒。
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
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盛水的陶器。
②瀵:泉水。
③醪醴:美酒,④埒:山上水道。
⑤札厉:瘟疫。
⑥侪:共同,一起。
⑦孳阜:繁衍盛多。
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过则醉,经旬乃醒译文: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译文:17.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14.通“涂”,道路。
气味沿着,顺着。
15.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16.喝多了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
回到国内以后,思慕那个国家,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17.“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材料一《大禹治水》以中国上古传说为蓝本,讲述了大禹临危受命,带领百姓与洪水抗争,并逐渐成长为民族英雄的故事。
在中国动画学会会长余培侠看来,“用意,用情、用景”是这部动画成功的关键.“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民间传说,都是国产动画天然的宝库,也是打造国产动画最优质的基因。
”余培侠说。
专家认为,在这部动画片中,呈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家庭的关系--这“三个关系”构成了故事的基本框架,并进一步展现出英雄情怀、家国情怀、史诗情怀,这种情怀表达具有世界性。
“要让中国动画受到世界观众的喜爱,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余培侠说,“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式、手段,才能增加文化的感染力,情感的穿透力。
”(摘编自2019年6月3日“人民网”,有改动)材料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人们的观影需求逐渐呈现出分众化、多样化的态势,促使电影创作向多样化的方向探索.“受这一潮流影响,部分动画电影创作者从低幼化的窄巷中走了出来,开始投身全年龄段乃至专门针对成人群体的创作之中.”张斌宁则从厘清概念入手,论证了这一观点:“动画是一种表现形式,因其超越了每秒24帧的运动速率、摒弃了真人表演而在电影家族中独树一帜它或许形式有些‘低幼’,但它和真人电影一样,可以承载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反映深刻的思想主题。
”张斌宁接着说,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00后”与“90后”成为影院观众的主力。
作为“网生代”,他们涉猎广泛,对动画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不仅熟谙各种动画形式风格,还在长期观赏过程中培养了丰富的审美经验,形成了敏锐的鉴别能力.“《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十万个冷笑话》等片取得市场佳绩,便是他们观影需求集中爆发的体现,这证明了内涵深刻的内容、情感复杂的角色之于动画作品的重要意义,也让我们看到了以成年人为目标观众的动画电影的市场潜力。
”(摘编自2019年9月21日“人民网”)材料三专家指出,“网络小说+动画”的跨媒介开发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但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也缺乏成功的作品,近期一批改编动画作品的亮眼表现,正为业界证明了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化学反应”足以产生巨大能量和潜力。
课内阅读练习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 )年。
这( )年里,他()奔走,曾经( )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 )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的生活。
1.回想课文内容填空。
鲧治水用的()的方法,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用了()的方法治理好的洪水。
2.根据课文内容将选文中的()补充完整。
3.连一连。
疏通恢复驱赶生产河道猛兽4.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清理水道,使水流畅通。
()(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5.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1)鲧和禹都是为了造福百姓才去治水的。
2)人们常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指的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3)大禹治水的过程比较顺利。
6.按照课文内容排序。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禹用疏通河道的方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7.找出选文中表示“慢”的词语,并仿写两个。
()()()8.用“___”画出洪水消退后百姓们生活的句子。
9. 回答问题:1).选文第1段,禹为什么在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画出来。
从中可以看出禹治水的________ 很大。
因为他认为治水要紧,这体现了禹治水的决心很大。
2).选文第2段中,哪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大禹治水的艰辛?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千万万,很多。
3)大禹治水采用的“疏导的办法”的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专项练习一、读下面10个句子,分析前5个句子和后5个句子是否一样?里面有没有我们学过的比喻句?是的在括号里面打√。
课外阅读-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虞(yú)舜(shùn)听说大禹贤明能干,便命令大禹负责治水。
大禹接受治水任务后,毫不犹豫地告别了新婚的妻子涂山氏,启程赴任。
大禹到任后,就积极着手制定治水措施。
他认为,应该用疏导的方法,劈开大山,开挖大河,让洪水顺着河道流入大湖和大海,这样才能根治洪水。
于是,大禹便带着成千上万的民工去开山挖河,治理洪水。
他沿途测量地形地貌,查清何处需要开山,何处需要挖河。
他不辞辛苦,日夜苦干,带着治水的人疏导了9条河道,劈开了9座大山,修治了9 个大湖,筑起了无数堤坝。
洪水终于被驯服了,顺着河道流入大湖、大海。
艰苦卓绝的治水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在治水期间,大禹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可是他一次也没有进家里看一下。
传说,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十分想念丈夫,常常到高山上眺望,盼望丈夫回来,最后竟化为一块石头。
这石头的形状酷似涂山氏,仿佛在翘首远望,人们称之为“望夫石”。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疏导——( ) 认为——( )
修治——( ) 方法——( )
2.大禹的治水措施是什么?
3.用“”画出大禹治水的成果。
4.你想对大禹说点什么吗?。
二年级大禹治水阅读理解回答一、大禹治水的背景在远古时代,洪水泛滥成灾,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作为舜的臣子,大禹肩负起了治理洪水的重任。
二、大禹的治水方法大禹采取了疏通河道的办法,将洪水引入江河湖海,使水得以归入大海。
同时,他也注重水土保持,修筑堤防,防止洪水再次泛滥。
三、大禹治水的故事内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大禹不畏艰险,身先士卒。
他多次经过家门而不入,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治水事业上。
在他的带领下,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战胜了洪水灾害。
四、大禹治水的意义和影响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传说之一,它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精神。
大禹的治水成就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也被后人尊称为“大禹”。
五、大禹的精神品质大禹治水的故事展现了大禹勇敢、坚定、公而忘私的精神品质。
他不畏艰险,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这种精神品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六、阅读后的感受和思考阅读大禹治水的故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禹勇敢、坚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他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这种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团结奋斗、不屈不挠对于战胜困难的重要性。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品质,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七、文章中的好词好句1. 惊涛骇浪:形容波浪翻滚,气势惊人。
2. 千钧一发:比喻危急时刻。
3. 身先士卒:比喻领导带头,走在最前面。
4. 齐心协力:形容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5. 英勇无畏:形容非常勇敢,无所畏惧。
6. 激流勇进:形容不畏艰险,勇敢前进。
《治水必躬亲》和《大禹治水》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治水必躬亲》和《大禹治水》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治水必躬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大禹治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榉。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令益予庶稻,可种卑湿。
命后稷予庶难得之食。
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1)亲劳胼胝(2)势有曲直(3)潴有浅深(4)不得其情2.用现代汉语写出“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的意思。
3.用原文回答大禹是怎样做到“相度”而“得其情”的?4.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大禹治水“躬历山川,亲劳胼胝”?5.我国历史上治水的名人有许多,你能再列举几个吗?6.海瑞墓室后扩建了“扬廉轩”,亭柱上刻有海瑞的两副对联,其一是“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海瑞,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1)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2)这里指河流的形势。
(3)水停聚的地方。
(4)情况。
2.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则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办不好。
3.“左准绳,右规矩。
”4.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榉。
5.孙叔敖西门豹李冰范仲淹6.清正廉洁,刚直不阿,忠君爱国,效法圣贤。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讲述了大禹为了解
决洪水泛滥的问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智慧,最终成功治
理了洪水。
这个故事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可以给人
们带来很多启示和感悟。
在阅读理解方面,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大禹
治水的故事和其深层含义的提示:
1. 了解故事背景:在阅读之前,了解一些关于中国古代
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
和当地环境。
2. 注意细节描写: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有很多细节描写,
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大禹的智慧和勇气,还可以帮助你更好
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和治水的方法。
3. 关注人物形象:大禹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他具有很
多优秀的品质,如智慧、勇气、勤奋、奉献等。
通过关注人
物形象,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大禹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从
而更好地理解故事。
4. 探讨故事主题:大禹治水的故事主题包括智慧、勇气、奉献、坚持等。
通过探讨这些主题,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
的深层含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5.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有很多情节
和情境可以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
经验,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从而更好
地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总之,阅读理解大禹治水需要你具备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和知识,同时还需要你积极思考和探讨故事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希望以上提示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文言文阅读答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我们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事儿,但是关于你知道吗?他这种克己奉公的精神,一
直受到后人景仰。
我们一起来看和欣赏吧!
在舜帝时代,黄河流域被洪水淹没,人民深受苦难。
舜帝派虞跟随他父亲的工作来控
制洪水。
当时,于刚结婚。
他离开家,带领大家与九河沟通,带领吉洛水入海,带领阮汉
怀斯入河。
大禹一去十三,“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在四后的一个早晨。
大禹走近家门,
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叨起来没完,耽
搁了治水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走开了。
经过六七天的防洪,大禹第二次穿过他的房子。
那天中午,大禹刚从家门口登上小山。
他看到了家里烟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听到了母亲和儿子的笑声。
大禹松了一口气。
为了
控制洪水,他放过了家人,赶往工地。
又过了三四,一天傍晚,大禹因治水来到家的附近。
突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大禹来
到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
”大
禹听得非常感动,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在防洪的过程中,于是无私的。
他三次路过他的房子,没有进去看一眼。
这些记录都
赞扬了大禹一生为人民服务的高尚行为,尽一切努力控制洪水,使人民免受洪水之苦。
现
在大家都明白了吗?大禹的防洪精神值得永远铭记、赞美和学习!。
阅读短⽂,完成练习。
⼤禹治⽔
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淹没了农⽥,冲倒了房屋,害得⽼百姓⽆家可归。
禹下决⼼要治理洪⽔。
他吃尽了千⾟万苦,⾛遍了千⼭万⽔,仔细地察看⽔流和
地形。
他带领⽼百姓挖通了九条⼤河,劈开了九座⼤⼭,引导洪⽔流⼊了⼤海。
禹在外治⽔13年,曾经三次路过⾃⼰的家门,但他⼀次也没进去看⼀看。
禹的⼉
⼦⼗多岁了,还不知道⽗亲是什么样⼦。
洪⽔被制服了,⽼百姓过上了安定的⽇⼦,⼤家⾮常感谢这位治⽔的伟⼤英雄。
从此,⼤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1.根据课⽂内容理解词意。
⽆家可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章内容填空。
禹在外治⽔( )年,曾( )次路过⾃⼰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进
去看⼀看,禹的⼉⼦( )多岁了,还不知道⽗亲是个什么样⼦。
3.读了这章短⽂,你觉得⼤禹是个怎样的⼈?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解析:
1.⽆家可归:指洪⽔淹没了农⽥,冲垮了房屋,⽼百姓失去了⾃⼰的家园,⽆处居住。
千⼭万⽔:指⼤禹爬过了很多⼭,渡过了很多⽔。
2.13,三,⼀,⼗。
文言文阅读《鲧禹治水》并回答问题一、文言文原文鲧①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②,不待帝命③。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④。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⑤。
注释:①鲧(g n):人名,禹的父亲。
②这句说:鲧盗取了天帝的神土采堵塞洪水。
帝,上帝,天帝。
息壤,据说是天帝的神土,能不断生长,因而能堵塞洪水。
堙(y n),堵塞,填塞。
③这句说: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
④祝融:火神的名字。
羽郊:羽山的近郊。
⑤这两句说:鲧腹中生下禹,天帝就命令禹平定了九州。
复,同“腹”。
据郭璞注曰:“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
”卒,最后,终于。
布,同“敷”,铺填的意思。
传说禹吸取鲧治水不得法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终于治服了洪水。
二、回答课后习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鲧(g n人名)窃帝之息壤 B.以堙(y n堵塞,填塞)洪水C.鲧复(f 又)生禹2、翻译句子。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译文:3、有人说,在如何治理洪水这个问题上,鲧失败了,禹胜利了,但他们父子都不失为古代人良与洪水进行搏斗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治水英雄。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谈谈你对鲧禹其人其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习题参考答案1、C2、B3、大神鲧偷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来填塞洪水,不等待天帝的允许。
4、鲧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危胁之际,挺身而出与洪水进行斗争,并冒着生命危险,窃取了天帝的“息壤”,最终于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他的所做所为赢得了后世人民的景仰和歌颂。
禹善于总结鲧失败的教训,利用疏导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治水斗争的胜利,从这一意义上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参考译文:洪水泛滥起来,波浪滔天。
(这时),大神鲧便去偷窃天帝的宝物息壤——一种能生长不息的土壤——来填塞洪水,不等待天帝的允许。
天帝(恼怒)便叫火神祝融去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野,可是却从被杀死的鲧的肚子里,生出他的儿子禹来。
大禹治水文言文禹疏九河1. 大禹治水原文加翻译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於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榖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於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滕文公上》这段古文的意思是:在唐尧做部落首领的时候,天下还没有治理好。
大水不顺河道而乱流,在天下泛乱。
野草树木茂盛,飞禽走兽繁殖,五谷不能成熟,禽兽威胁百姓。
四方之内纵横交错着兽蹄鸟迹所形成的道路。
唐尧为此而独自忧虑,于是选拔举用虞舜对此进行分治。
虞舜委任他一个叫益的臣子做掌火之官,益就在山泽之中燃起大火,飞禽走兽被烧得逃匿躲藏起来。
大禹疏通黄河的九条河道,疏导济水、漯水,使九河、济水和漯水流到海里去;把汝水、汉水打开缺口,引导水流,排除淮水、泗水的水道淤塞之处,使它们注入长江;除去灾害之后,中原地带才可以耕种并供给食粮。
在这时,大禹在外治水八年,因为忙于疏导河流,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却没有进去看望家人。
这段古文描写了尧舜禹时代遭遇自然灾害的情景,叙述了他们征服灾害的过程和方法,反映了古人战胜自然灾害的智慧和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
古人善于用分治和疏导来处理人和自然的矛盾非常值得今人借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非常值得今人学习。
注释:(1)“尧”,传说中我国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史称唐尧。
(2)“犹”,还。
“平”,安定,治理好。
(3)“洪”,大。
“横流”,不顺水道乱流。
(4)“畅茂”,茂盛。
(5)“登”,成熟。
(6)“逼”,同“逼”,这里是威胁的意思。
(7)“道”,道路。
“交”,纵横交错。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是对四方来说的,指黄河流域一带中原地区。
(8)“举”,选拔,举用。
“舜”传说中我国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史称虞舜。
“敷治”,分治。
(9)“益”,舜的臣子。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
距至也。
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
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无不悉遍。
土气和,亡札厉。
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
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
过则醉,经旬乃醒。
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
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
②瀵(fèn):泉水。
③醪醴(láo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
⑤札厉:瘟疫。
⑥侪(chái):共同,一起。
⑦孳(zī)阜:繁衍盛多。
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2)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
(3)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过则醉,经旬乃醒
译文:
(2)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译文:
17.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4分) 答:
14.(1)通“涂”,道路。
(2)气味(3)沿着,顺着。
15.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16.(1)(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
(2)(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17.“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