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 格式:doc
- 大小:49.01 KB
- 文档页数:2
12种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是指语言运用中用以达到细腻、生动、美感效果的一种技巧。
修辞手法通常以修饰和增强叙述效果为目的,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文学创作和修辞演讲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下面将介绍12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用以加强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比喻可以使听者或读者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增强修辞的效果。
例句:他是我的太阳,给我温暖和希望。
2.拟人:将非生物或抽象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例句:风儿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好像一个细心的母亲。
3.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和现象,以增加表达效果和激起读者的感受力。
例句:那个西瓜大得像一颗天文引力超强的行星。
4.对比:通过对两个相对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或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例句:他的笑容像夏日阳光,她的笑容像冰山上的花朵。
5.并列:将同等重要的事物并列在一起,以加强表达的力度和明确性。
例句:他的毅力、智慧和勇气使他成为我们的榜样。
6.排比:通过并列结构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短语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表达的节奏感和力度。
例句:不仅仅是勇敢,不仅仅是智慧,不仅仅是慷慨,他们拥有的是一种不言退缩的精神。
7.借代:用一些事物来代替另外一个事物,以传达一种深刻的意象或隐喻。
例句:中国的五星红旗代表着我们的爱国精神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8.修辞问句:是一种以表达感情或强调其中一观点的修辞手法,不需要回答,只是提出一个反问的问题。
例句: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和平而努力吗?9.反问:是修辞手法的一种,用一个与事实相反的事实提问,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例句:难道这不是一个对人类的耻辱吗?10.比较: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正面或负面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并引发读者的思考。
例句:与其无谓地争吵,不如彼此理解与包容。
11.借代:用一些事物来代替另外一个事物,以传达一种深刻的意象或隐喻。
修辞手法的运用大全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利用各种技巧和手段丰富表达,增强表现力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
1. 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某一概念或事物。
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明亮。
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性格,以增加表现力。
例如:花儿喜开了笑。
3. 象征象征是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来代表一个抽象的概念或感情。
例如:白鸽代表和平与希望。
4. 倒装倒装是改变语序,使句子结构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Into the room came a young boy.5. 反问反问是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观点。
例如:难道我们不能改变现状吗?6. 排比排比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或结构,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有梦想就会奋斗。
7. 夸张夸张是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的特点或表达特定的情感而进行的夸大和放大。
例如:他高兴得像个孩子。
8. 对比对比是通过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以凸显特点和表达观点。
例如:黑夜里的星星犹如钻石一般闪耀。
9. 排比排比是通过列举相似的事物或观点,加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例如:她聪明、勇敢、善良,是我们的楷模。
10. 反复反复是通过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或短语,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和印象。
例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友谊依旧不变。
11. 对偶对偶是通过两个相对或平衡的词语或短语的并列使用,以产生一种和谐的效果。
例如:青山绿水,映衬出美丽的风景。
12. 并列并列是将同等重要的事物并列在一起,以显示它们的平等或并存关系。
例如:她喜欢唱歌、跳舞和画画。
13. 反复反复是通过多次重复某个词语或短语,以加强语言的表达和印象。
例如:我们要坚持,不断地努力,不屈不挠。
14.衬托衬托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其周围环境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和形象。
例如:小草绿得如同翡翠。
15.寓言寓言是通过故事的方式,以小动物或其他形象来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或教育意义。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修辞手法是修辞学中常用的一种修辞艺术手段,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增强言语的艺术效果。
下面是十大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并举例说明。
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来进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形象化。
比喻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例子:他的眼睛如同一池清泉。
二、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类的行为、感觉和特征,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特点。
拟人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打动读者的情感。
例子:秋天的落叶轻轻飘落,宛如一位优雅的舞蹈者。
三、排比排比是通过重复使用句式结构或词语来强调并列的事物,加强语气表达力,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直接、有力。
排比能够使文章的修辞效果更加突出。
例子:求其友,如求其水;求其爱,如求其光;求其心,如求其真。
四、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人物或情感的描述进行夸大处理,烘托出一种戏剧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夸张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例子:他的声音大得可以震碎玻璃。
五、借代借代是通过用一个相关的词语或事物来代替自己讲述的词语或事物,起到替代和提醒的作用。
借代能够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避免重复。
例子:我闻到了梨花的香气,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六、反问反问是通过陈述时向对方提问并以此提醒或强调自己的观点。
反问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表达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子:难道生活中只有胜利和失败吗?七、比较比较是通过对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对照,从而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比较能够使文章的描述更具有说服力,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例子:她像一只雀儿般灵动的跳舞,飞舞在舞台上。
八、倒装倒装是将句子中的主谓语调换位置,使语序上与正常的语序相反。
倒装能够突出句子中的一些成分,使语气更加强烈,语言更富有节奏感。
例子:Into the room walked a man,his tall figure casting a shadow on the floor.九、设问设问是在文章中故意设置一个或多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和回答,从而达到引发共鸣和提醒的作用。
15种修辞方法及例句
以下15种修辞手法及例句:
1.比喻:这个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2.拟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4.排比: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设问: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6.反问:我难道不是祖国的花朵吗?
7.引用:心里正想着呢,不觉愉快地笑了,心想:“这一来不会再失败了。
”
8.借代: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
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9.对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0.反复: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11.对比: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2.回环: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13.顶真: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
14.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5.借喻: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像蝴蝶一样纷纷飘落。
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大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多种多样的,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或描述某一种事物。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明喻:通过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进行明确地比较,例如“他像一只熊一样笨拙”。
暗喻:通过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进行模糊地比较,例如“她的脸像一朵花一样绽放”。
借喻:通过比喻词将本体直接转化为喻体,例如“他的手就像一把铁锤一样坚硬”。
比喻的作用: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增强读者的感知和记忆。
2.拟人:将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例如“月亮温柔地照耀着大地”。
拟人的作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知和记忆;同时也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3.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描述事物,例如“他的歌声震得玻璃都快碎了”。
夸张的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强调某种情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4.对偶:将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对偶的作用:使语言更加工整、优美,易于记忆;同时也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强调某种情感。
5.反复: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例如“一遍一遍又一遍,我的思念飘向远方”。
反复的作用:强调某种情感或事物的特征,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6.设问:提出问题并给出答案,例如“你是否感到孤独?是的,我感到孤独”。
设问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同时也可以强调某种观点或情感。
7.反问:通过反问句来表达一个十分明确的观点或情感,例如“难道你不觉得这个电影很无聊吗?”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使语言更具说服力。
8.排比:使用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或意义相近的词语或句子,例如“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
排比的作用:加强语气,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9.借代:用某些特征或标志来代替某个人或事物,例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借代的作用: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增强读者的感知和记忆。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例句一、比喻1. 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2. 结构- 比喻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三部分组成。
3. 例句- 月亮像一艘弯弯的小船。
(本体“月亮”,喻体“小船”,比喻词“像”) - 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本体“百合花”,喻体“笑容”,省略比喻词,是暗喻)二、拟人1. 定义-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2. 例句- 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果子露出笑脸”“点头微笑”,把果子当作人来写)- 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星星窃窃私语”,赋予星星人的行为)三、夸张1. 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2. 例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千尺”是对瀑布长度的夸张描写)- 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比针鼻儿还小”是对心眼小的夸张说法)四、排比1. 定义-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2. 例句-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三个句子结构相似,都是“心灵是……”的句式)五、对偶1. 定义-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2. 例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宿”对“僧敲”,“池边树”对“月下门”)六、反复1. 定义-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2. 例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盼望着”重复,强调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深圳市布吉中学王泽中C、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 3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 )有:比喻、拟人、夸张、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三种: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A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C、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D、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夸张)明喻、暗喻和借喻。
E、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 、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2)缩小夸张: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A 、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例句: 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A2 、幸福像花儿一样。
4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A3 、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八大修辞手法及例句一、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二、拟人1、定义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3)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5)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三、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典型例句(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各种修辞手法的用法1. 比喻:通过将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
例如:“生活就像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章会发生什么。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性,使其具有人的行为、情感或思想。
例如:“春天在花园里跳舞,她用色彩斑斓的裙摆抚摸着每一朵花。
”3. 夸张: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等进行夸大或缩小,以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如:“他的笑声震动了整个山谷。
”4. 反问:提出问题不是为了得到答案,而是为了强调或证明某个观点。
例如:“我难道不是你的朋友吗?”5.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什么是爱?爱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
”6. 排比:通过重复相似的语句结构,表达强烈的语气和情感。
例如:“我要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不是名誉,我只是要你的爱。
”7. 对比:将两个相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突出它们的差异。
例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8. 讽刺:通过嘲笑、挖苦、讥讽等手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批评和揭露。
例如:“他真是个天才,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
”9. 借代:用某一事物代替与之相关的事物,以达到隐喻、象征的效果。
例如:“白宫发表声明,表示对此事的关注。
”(白宫代指美国政府)10.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代表抽象的概念,以表达某种意义。
例如:“鸽子象征着和平。
”11. 暗喻:通过隐含的方式表达某种意义,让读者自己去领会。
例如:“他是我们班的大树,总是为我们遮风挡雨。
”(大树暗喻有担当、有能力的人)12. 引用:引用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成语典故等,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例如:“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在实际运用中,要根据语境和表达目的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
12种修辞手法的用法修辞手法是一种提高语言表达的技巧,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用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说明其特征或性质。
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增加描述的细节和感情。
例如:“花儿低头向我们微笑。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或性质,以引起注意或制造一种特殊效果。
例如:“我等了一个世纪般漫长的时间。
”4. 对比:将两个或更多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例如:“他是黑夜中的明灯。
”5. 排比:用相同结构或形式的句子来呈现一系列相似的事物或观点,以强调其重要性或效果。
例如:“他们努力,他们拼搏,他们永不放弃。
”6. 象征:用一个事物来代表另一个事物,以便传达特定的含义或寓意。
例如:“白鸽象征和平与自由。
”7. 借代:用一个代词或代名词来替代名词,使句子更加简洁清晰。
例如:“他走了,我却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8. 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以便引起读者的思考或强调。
例如:“他们难道不知道真相吗?”9. 排比对仗:使用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结构来搭配对比的内容,增强语言的魅力与节奏感。
例如:“你是我的阳光,你是我的激情。
”10. 省略:省略一个句子中某些明显的部分,使句子更加简明扼要,或者给读者留下余味、引起思考。
例如:“时间在不停地流逝。
”11. 重复:重复使用某个词语、短语或句子结构,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如:“我要坚持,坚持到底。
”12. 借物抒怀:用一个特定的事物描绘出自己的感受或心情,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或理解。
例如:“月亮如同一只纯洁的百灵鸟,默默地在夜空中飞翔。
”。
常见修辞方法及举例
1.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的方式,用浅显的,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
如: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美极了!
2. 拟人: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
如: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3.夸张:夸张就是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排比:排比就是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如:亲情像一盏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像一把雨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像一座石桥,链接我们的心灵。
5.设问:设问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提问自己再回答。
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反问:反问就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
如:言行逼供算本事吗?
7.疑问:疑问就是对对方提出问题
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修辞手法有哪些及作用和例句修辞手法是一种在文学创作和修辞表达中常用的艺术技巧,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增强表达的力度,使其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引人入胜,同时也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应用相当广泛,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手法和技巧,例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等。
下面将会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解释其作用和提供相应的例句。
一、比喻:通过将两个不相干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说明所要表达的概念或情感。
例句:他的笑容如燃烧的阳光,温暖而炽烈。
作用:比喻可以借用常见的形象,使得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二、拟人: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质和行为,使其更具生命力和情感。
例句:夜幕低垂,大地昏黄,微风轻轻地拂过窗帘,窗帘像是害羞的少女,轻轻地摇晃。
作用:通过拟人,可以使非人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和情感共鸣。
三、夸张:对某个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以达到强化表达效果的目的。
例句:天空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全场观众无不沸腾,热烈程度超过了一切想象。
作用:夸张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激发读者的情绪和共鸣。
四、排比:将一系列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进行齐整的排列,以达到强调和增强语气的作用。
例句:我走过乡村,走过城市,走过河边,走过山间,走遍了大江南北。
作用:排比可以使修辞效果突出,文字富有韵律感,增加文章的律动感。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还有许多其他的手法,如比拟、喻体、反语、夸张等等。
这些手法的运用需要根据具体的表达目的和文学风格来进行选择和运用。
总的来说,修辞手法是一种丰富多样的表达技巧,通过合适的运用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鲜活、生动和有趣。
不同的修辞手法有不同的表达效果,需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和要表达的意义来进行选择和运用。
在文学创作和修辞表达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有深度、有张力,给读者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深圳市布吉中学王泽中(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A、明喻,特点:甲像乙, 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
例句: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
例句: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常用的修辞手法及例句1.比喻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例句:(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2.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例句:(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句:(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4.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
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例句:(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可爱的草塘》(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趵突泉》(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古井》5.对偶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以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法。
9种修辞手法加例句1.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朱自清《春》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2)拟物: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朱自清)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主要方式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7.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常见修辞手法及例句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可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今天店铺为大家准备了常见修辞手法及例句,欢迎阅读!常见修辞手法及例句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各种修辞手法例句大全(精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反复)一、比喻:明喻、暗喻、借喻(一)明喻句:1.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2.那对叶像一片玻璃片一产透明、清亮。
3.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4.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检察院缩小了一半。
5.他牵着一头毛色像黑缎子似的黑牤牛往回走了。
6.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7.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8.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
9.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10.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11.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12.时间好象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
13.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
14.时间就像一把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
15.时间犹如一面战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
16.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
17.问号,就像人躬身自问一辈子,因为人生最大的困惑来自我们自身。
18.感叹号像一支催人奋进的鼓槌,等待我们去擂响时代最强音。
19.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20.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二)借喻句:1.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幼苗= 儿童)2.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
(蓬草= 凌乱的头发)3.别小看这种树的“胡子”,它使榕树成为地球上“树木家族”中的巨无霸。
(胡子= 榕树的根)4.星空中银盘高挂。
(银盘= 月亮)5.飞跃的羚羊,勇夺奥运铜牌。
(飞跃的羚羊= 田径好手)6.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以「厚障壁」来比喻感情距离.)7.明月是圆盘,月光是圆盘里倒出来的银水。
8.一柄弯刀搁在夜空上。
9.荷叶上的明珠晶莹通透,在上面翻滚着。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深圳市布吉中学王泽中
(请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后不再重复印发,初三也同样有用)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
A、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
例句:
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
例句:
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
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本体是巨浪喻体是翡翠,这句话还用了拟人)
C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C5、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C、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三种: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
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
E、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缩小夸张: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例句:
A、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B、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C、春天用母亲般温暖的怀抱把世间万物叫醒;春天用父亲般的大手扶持着万物生长;春天用少女般的笑脸让世人感受美丽;春天用儿童般的天真让我们感受心灵的呼唤。
D、为了我的爸爸,为了我的妈妈,为了我的亲人,我一等要好好学习。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只对偶,不对仗。
)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既对偶,又对仗。
)
对偶的种类:
第一,正对:从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
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
例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第二,反对:上下文的意义相反或者相对。
例如:
满招损,谦受益。
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第三,串对:上下文意思上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这叫做串对。
例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对偶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
第一,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
例如:
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
A、(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其实并不标致)
B、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
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这是讽刺的说法,他们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
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爱国青年: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狂妄自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称他们为“爱国青年”有讽刺意味)
特别强调:
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
同学们请注意: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
如:
A、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句中奶奶的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C、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2)表示推测、揣度的。
如:
A、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这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C、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3)表示例举。
如:
A、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B、“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句中用“像”字表示把(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4)表示想象。
如:
A、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B、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C、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5)表示说明。
A、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B、狼狗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句中用“像”来指
出某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