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1
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提纲)
题目: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指导教师:王本朝老师
准考证号:010*********
考生姓名:***
联系电话:188********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一、意境美——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
(3000字左右)
1、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与画意的结合
2、情景交融
3、写人抒情,真挚的美
二、构思美——精巧独特的艺术结构(2000字左右)
1、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2、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3、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结构的灵巧安排
4、结构严密,行文曲折多变,又浑然一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
三、语言美——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1000字左右)
1、精选口语,使文章呈现出朴素之美
2、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构成文章的音韵之美
3、高超的修辞手法运用,产生了语言的装饰之美
4、真挚的言语,浸润着人性的绮丽之美。
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朱自清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最重要的散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踪迹》、《背影》、《欧洲杂记》、《伦敦杂记》等,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成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朱自清的“美文”数量不多,精品不少,其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正是由这些“美文”所共同表现出的艺术特点奠定的。
在笔者看来,朱自清的散文在以下三个方面独具艺术。
一、极具新颖漂亮的构思首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所谓“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围绕这个“焦点”,或者说是“文眼”,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或者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
《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
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春》好一幅迎春图,作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颂。
一句朴实而似寻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
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也没有粉饰却又有最神奇的功力,有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感。
其次,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
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一般说来,线索有“纵贯式”和“横贯式”两种形式。
这里以《背影》为例谈谈“纵贯式”的线索结构。
《背影》是全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更是全文的线索。
《背影》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这个背影,是在冬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的“背影”,开头的“背影”伏笔,到结尾是“近年来,父亲和我东奔西走,出外谋生,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影”,首尾照应。
论朱自清的散文余光中引言:朱自清和余光中是中国文坛上备受瞩目的两位作家。
他们的散文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通过对朱自清和余光中的散文特点、写作风格和文学价值的探讨,以及两位作家在散文方面的贡献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朱自清的散文特点和写作风格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以清新淡雅、简练精炼著称。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多以民间生活为题材,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农村的原生态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同时,朱自清的散文也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灵动的音韵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感动。
二、余光中的散文特点和写作风格余光中是中国现代散文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以豪放洒脱、深沉含蓄为主要特点。
余光中的散文作品多以人物为主题,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心理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样。
余光中的散文作品多姿多彩,既有社会洞察力强的作品,也有思辨性的作品,对人生、艺术、文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余光中的散文语言雄浑而富有节奏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感。
三、朱自清和余光中在散文方面的贡献朱自清和余光中都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代表,他们在散文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朱自清的散文以清新淡雅、简练精炼著称,通过对民间生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展示了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既充满了对人性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又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严谨追求和执着追求精神的品质。
余光中的散文作品多以人物为主题,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心理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样。
余光中的散文作品不仅深入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艺术的力量,还关注了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
他的散文语言雄浑而富有节奏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感。
结论:朱自清和余光中的散文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写作风格上有独特之处,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人类生活和社会问题。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文学史价值—以《背影》为例摘要:朱自清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
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
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构思布局情感文学史价值朱自清是新文学初期继冰心之后的一位突出的散文作家。
当时的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而朱自清则完全打破了这种迷信。
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因此,说到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的成就要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
”所以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1.艺术语言清新、自然、悠美、典雅。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赋于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有朴质无华、蕴藉腴厚的美。
作者追求的是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
这正是他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的生动展现。
他说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
《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
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
如,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
”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
2.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
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
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背影》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分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艺术,重点表现在开创了新时期口语化散文的先河,为后期白话文及现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细腻委婉的景致观察和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锤炼,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构思,融情于景,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希望之美,为新文学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白话散文的发展,使其后的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但构思却很见匠心。
1.刻画描写,出奇制胜朱自清的《背影》出乎常理,不去描写人物的眼睛或面部表情,而刻意从“父亲”的背影上下手,抓住人物的一瞬间形象去刻画描写,出奇制胜,写出了一篇感人的文章。
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
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
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散文最可以自由创作,文无定法,固守别人的成功经验没有出息。
在绘画艺术中,早有人画过背影,如俄国画家保•别林斯基的《在校门旁》画了藏族妇女的背影,以为写背影是个创新,而没有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写出新意,也会成为老一套,不新鲜了。
《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又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来增强结构的完整性,从“离家”开始,至“归家”而终,其间,从小路、荷塘、荷叶、荷花到树林、远山,各层情景步步深化,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结构布局严谨精美。
关于伦敦和欧洲诸地的游记,行文力避“我”的出现,而“我”的情思,“我”对西方世界的东方式观照,并未消泯净尽。
2.设置文眼,凸显焦点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
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内容提要]: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真,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情感,真实的自我;美,意境美,语言美,真和美结合构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格调和风采。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真:二、真切的情感。
治学严谨的态度。
观察的细致入微,感受的细微用心,使朱自清的散文有着极其动人的真切的情感。
三、真实的自我。
直抒胸臆,平淡描述,把自己的观点,内心的变化,直接告诉读者,使读者看其散文,就像朱自清在和自己静静谈心,真率,温馨,纯美。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美:一、意境美。
意境是散文的艺术表现形态。
优美的意境能深深地激动人心,使读者如临其境,心驰神往。
1抒情和叙事相融合,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物与我浑的妙境,2、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显示一种将人生的彻悟,历史的开掘,理性的思考,都融会于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语言美。
1、朴素自然,平中见奇2、精彩动人的修辞3、富于变化的句式,善于运用迭字、迭词[即得叠字、重叠词]。
4、朱自清先生还有意避免“是”字句,“有”字句和“在”字句,打破了常规句式的沉闷。
[关键词]:真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用真和美去概括,最合适不过了。
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真实的自我,真切的情感,真率的话语,真实的思想,构成了朱先生散文的艺术格调和风采;美,朱先生的散文,意境美,语言美,如诗如画,给人美的享受。
一、朱自清先生散文艺术的真。
如《背影》、《儿女》、《择偶记》、《给亡妇》等,都记录了先生和家人的真实生活。
这些散文,虽然写法不同,表现格调也不一样,有的欢快,有的低沉,有的朴实,有的幽默。
但是里面写的内容,都是真实感人的。
你看,不能忘怀的父亲的背影,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小事,那么平凡,那么有乐趣。
甚至心中的烦恼、“丑事”,也不遮不掩的展示在读者面前。
特别在《儿女》一文,“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
那时我正像一匹野马,那能容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
朱自清是20世纪我国著名作家、散文家,他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朱自清的亲情散文作品更是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其作品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朱自清亲情散文的艺术风格方面进行论述。
一、内容真挚感人朱自清的亲情散文作品以其真挚感人的内容而著称。
在他的作品中,对于家庭、父母以及儿女之间的情感表达十分真挚,感情丰富而细腻。
比如他的代表作之一《背影》中,描写了他远行的父亲和留下的儿子之间的深情难舍,表达出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敬重和眷恋之情。
这种真挚的情感在朱自清的亲情散文作品中贯穿始终,为读者带来了深深的感动。
二、语言优美精炼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以其优美精炼的语言而著称。
他的作品中常常使用古典汉语的表达方式,古朴、典雅而不失清新自然。
这种语言风格不仅体现了朱自清对于语言的精益求精,也为其作品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春》中,朱自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用简练、精妙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之中。
这种语言优美精炼的特点成为了朱自清亲情散文作品的重要艺术特色。
三、手法巧妙巧妙朱自清的亲情散文作品中,他巧妙地运用了许多文学手法,使得作品更加鲜活生动。
比如在《匆匆》中,朱自清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展现出了生活的真实与丰富,使得作品既有情感共鸣又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朱自清的作品中还常常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如典故、谚语等,使得作品更具传统与文化底蕴。
这种巧妙的手法为朱自清的亲情散文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四、情感真挚朱自清的亲情散文作品中,他对于亲情的表达十分真挚。
无论是对父母的孝敬、对子女的期许,还是对亲情的眷恋与追忆,朱自清都能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触动读者的心灵。
通过其作品,朱自清展现了对于亲情的尊重和珍视,体现了他对于家庭、亲情的崇高理想与情感追求。
朱自清的亲情散文作品以其真挚感人的内容、优美精炼的语言和巧妙生动的艺术手法而著称,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个成熟的作家,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
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诸方面,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上都烙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那就是构思的精巧,结构的缜密,情感的真挚,语言的朴素清晰。
一、现实主义创作与真实情感的完美结合。
(1)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的早期散文创作活动,全部是在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并且结合他个人的写作修养,审美观点,联系当时文艺界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不少关于散文创作的见解,同时,在创作实践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2)现实主义创作主张。
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
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以文载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这个基础上,他竭力提倡‘写实文学’”。
(3)现实主义艺术特征。
他在创作态度上的不自我掩饰,使他的散文作品独具一种艺术真实与风趣相统一的特色。
他在提倡写实,深入观察、革新的同时,又一再强调真挚和亲切:“虽只一言一动之微,却包蕴着个人的性格,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
”“在它们里,我见着活活泼泼的真实的人。
”所以在他各篇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1的朱自清”。
(4)在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借写景抒发真实情感的篇章。
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用真挚的情感做骨,以细致准确的观察、精工传神的描写、五彩缤纷的想象为肉,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在写景抒情散文上,朱自清最擅长浓墨重彩、精工细描水光山色,淋漓尽致地再现自然景观的风彩神韵。
这类散文文笔优美、雍容典雅,是他笔下的“美文”精品。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等,在朱自清的笔下,自然已是人格化的自然,情感也是自然化的情感,是真实的情感。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摘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真挚朴素、意境优美的风格在近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先生的散文善用寓情于景、以物载情的方式通过景物、事物的描写展现出深刻、触动内心的情感。
利用最简单的白描手法透过景物形象与人物形象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感情力量。
散文风格虽朴实无华,但先生的散文常用词缜密,描述景物细致入微、恰到好处,为文如作画,精工细琢、浓墨重彩,让人每每阅读都能穿越字里行间进入当景遇见当人接触当事体会当情。
形象生动而有韵味的创作特点使每个字都赋有力量,多一分少一分都不是朱自清先生的风格。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记录了时代的变化、残酷的现实、文化的衰败与进步,让后人能够从他的散文中感受的那一世人的情怀。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写作背景;特点;情怀一、朱自清散文的写作背景对于作家而言,散文作品的思想往往是自身内心的情感据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而引发的,所以想深刻的体会到文字中蕴含的内容,定要了解贯穿作者当时处在的创作境况。
(一)社会背景世人皆知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的拓荒者之一,大部分的`创作都处于旧中国时期军阀割据,帝国势力日益猖獗的时期,当世祖国在风雨中像一粒渺小的砂砾与帝国主义做斗争,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知识分子朝不保夕。
作为近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
因此,在众多先生的散文也都渗透着时代的声音。
(二)家庭背景朱自清生于官宦家庭,父亲是个读书人,做过一些小官。
官职虽然不大,却对于家中的长子朱自清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光宗耀祖。
从小接受过极严封建教育的朱自清,在青年时期萌发出了新思想。
有一腔青年报复的他毅然决定离家闯荡,父亲的封建家长专制思想与朱自清的个性自由解放思想发生了强烈的冲突。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指导教师评语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的开山之作,他的散文是以散文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它以清新而有美感的语言、优美的篇章和富有感染力的抒情言志等独特的表现手法。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描写自然景物和感受人们生活等方面。
其中,抒情散文尤为突出,作品充满感情,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对生活乐观态度等深刻内涵。
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强烈感受和体验及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思考。
朱自清散文通过对自然景物表现出了浓郁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当时对祖国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他所处历史时期人们所面临的政治危机等大时代大背景。
同时他还通过对时代发展进程的深切关注与思考,以及对民族精神状态与价值观念等深刻内涵的思考,来抒发对时代变革和人类发展所面临问题应有的思考。
一、风格独特,格调高雅朱自清具有很强的散文写作能力,其散文风格独特,格调高雅。
他散文有着较高的文学造诣,而且对中国散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他在早年就受到中国传统的影响,且通过阅读优秀散文作品得到了很多启发和启迪。
可以说朱自清笔下散文诗对我国现代散文形成了很大启示作用。
朱自清在散文创作方面,以其高超手法及高超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想法,达到了一种美与善的统一。
他通过艺术夸张与对比来使读者受到感染,引起读者对生活以及社会问题更加关注。
他更多地利用语言艺术来表达作者对社会现实问题以及个人命运深深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借助散文抒发他个人情感以及他所处时代所面临问题以及自身思想等影响来使读者得到心灵感悟。
由此可见朱自清散文不但文笔优美,而且抒发情感十分真挚,是值得欣赏和学习的佳作。
他作品读来清新而富有诗意(见朱自清散文)。
二、语言清新散文的语言是在作者的感情基础上形成的。
朱自清对散文语言的驾驭能力较强,这与他家独特的家庭背景以及自幼养成的语言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朱自清先生之诗,其清雅之趣,犹在汪精卫先生以前之诗人;而朱自清之散文,其清雅之趣,又同汪精卫以前之诗人无异。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内容提要]: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真,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情感,真实的自我;美,意境美,语言美,真和美结合构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格调和风采。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真:一、真实的思想。
朱自清先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主张散文创作要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
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
二、真切的情感。
治学严谨的态度。
观察的细致入微,感受的细微用心,使朱自清的散文有着极其动人的真切的情感。
三、真实的自我。
直抒胸臆,平淡描述,把自己的观点,内心的变化,直接告诉读者,使读者看其散文,就像朱自清在和自己静静谈心,真率,温馨,纯美。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美:一、意境美。
意境是散文的艺术表现形态。
优美的意境能深深地激动人心,使读者如临其境,心驰神往。
1抒情和叙事相融合,创造一种情景交融,物与我浑的妙境,2、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显示一种将人生的彻悟,历史的开掘,理性的思考,都融会于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语言美。
1、朴素自然,平中见奇2、精彩动人的修辞3、富于变化的句式,善于运用迭字、迭词[即得叠字、重叠词]。
4、朱自清先生还有意避免“是”字句,“有”字句和“在”字句,打破了常规句式的沉闷。
[关键词]:真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用真和美去概括,最合适不过了。
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真实的自我,真切的情感,真率的话语,真实的思想,构成了朱先生散文的艺术格调和风采;美,朱先生的散文,意境美,语言美,如诗如画,给人美的享受。
一、朱自清先生散文艺术的真。
朱自清先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主张散文创作要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
所以,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里面叙述的人、事、还有景致,给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好像朱先生就我们在身边,给我们讲着他自己的故事,他的父亲,他的爱人,他的儿女,他的朋友,他的见闻、美景等等。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欢迎参考借鉴。
艺术上,朱自清的散文以漂亮、缜密著称。
漂亮,指笔触的细腻、描写的生动、画面的优美;缜密,指构思的精巧、结构的严谨,讲究谋篇布局。
朱自清与冰心同以文字优美闻名,冰心善抒情,朱自清善描写,在描写中抒发感情,在诗与画的交融上达到高度的成就。
在朱自清之前的白话散文中已有游记和写景文。
但那些写景文只是感叹“景色绝美”,“景色真是好看”,还不能以语言为工具画出山水景致的状与色。
朱自清散文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美。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朱自清有一双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
而这种发现常常又是有他自己独到之处的。
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出发,朱自清十分强调对客观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从不苟同别人而强调亲自体味。
他常能突破一般思索的框框,另辟新径,独出心裁,使作品产生一种超尘拔俗、不同凡响的力量。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新文学的开拓者,是现代散文大家,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散文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①真挚深厚的感情。
他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取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
他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人伦之情,尤为动人。
如《背影》中对父亲的追忆,《悼亡妻》中对妻子的怀念等这些身边的凡人琐事,因为时时追求真切的内容、感情的质朴诚挚而最能感动读者。
②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的散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对景物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感觉独到,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巧妙地比喻、联想,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构成细密深远的意境。
《荷塘月色》中,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他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具,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
153刘亚琴朱自清是中国近代一位十分有名的文学家、散文家,其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精美的散文作品,这些散文作品内容多样、主题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新时期,尽管中国的散文艺术也在不断发展之中,但对朱自清散文特点的研究却依然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朱自清散文作品的创作背景朱自清(1898—1948),中国著名散文家、文学家,本名自华,号秋实,后自己改名为自清。
朱自清的散文具有淳朴细腻、语言简练而又富有灵气的艺术特点,其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的一种全新的审美特征,为中国特色散文风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朱自清一生中创作了多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其中《背影》《春》等作品被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之中,同时《踪迹》《欧游杂记》等作品也十分有名。
要想真正理解朱自清的散文特点,就必须对朱自清散文风格形成的背景有所了解。
民国时期,当时的社会制度给当时的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了保障,国家也面临灭亡。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一批志高气扬、意志坚定的爱国主义人士,这些人从军事、文学、医学等多个领域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朱自清就是民国时代的一位在文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家。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所签订的各种耻辱条约让当时的一些社会青年感到十分悲愤,朱自清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着手散文文学创作,并在写作过程中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很好地表述在文章之中。
后来,在经历了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影响的阶段后,朱自清的散文艺术风格逐渐形成。
二、朱自清散文的创作思想朱自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生活方式展开创作,从而创作出相关的文学作品。
与此同时, 朱自清在展开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将不同的元素融入自己的文章之中,从而为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学作品。
(一)文学创作应更多考虑人生问题艺术创作的目的一直都是文学家所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而且很多文学家偏向于两个不同的答案,即“消遣说”与“人生说”。
所谓“消遣说”,是指文学创作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消遣,将自己闲暇时间的一些生活经历记录下来,从而更好地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思想,从思想上解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朱自清散文特点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1、感情真挚淳朴;2、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3、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4、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朱自清对优雅和谐、含蓄节制的美的追求,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中国现实社会景象的逃逸和否定。
[4]分类介绍1、关于主要散文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
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后者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清秀隽永到质朴腴厚再到激进深邃,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应该说,这是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的一个很精到的评价。
《雪朝》(1922年;文学研究会的成员的合集)《毁灭》(1923年;长诗)《踪迹》(1924年;朱自清首本诗与散文集)《背影》(1928年)(被选入上海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语文教科书第五课、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教科书)《春》(1930年)(被选入人教版初一上语文教科书第11课、浙教版六年级下语文教科书、上海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语文教科书、鄂教版七年级下教科书第六课、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科书第十四课、京教版七年级下教科书第一课)《欧游杂记》(1934年)《你我》(1936年)《伦敦杂记》(1943年)《匆匆》(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人教版‟六年级教科书第2课、鄂教版六年级教科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长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语文论述《新诗杂话》《经典常谈》《诗言辨志研究》《标准和尺度》《语文零拾》《论雅俗共赏》《书评与议文》《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出版、开明《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出版、古籍《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出版。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共25篇。
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
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等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篇【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
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
“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
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
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
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②、抒情与描写相结合,追求一种“绘画美”。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
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
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
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于一九二七年七月。
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
在现实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间道路,以求暂时逃避现实。
这篇作品借谈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超脱。
3、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之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天才。
其散文作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刻画了丰富而细腻的人性风景,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围绕着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展开论述。
一、语言艺术方面朱自清的散文表达方面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上的别致和优美。
他的语言简洁明快,文笔清新自然,表达方式自然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同时,他还善于借鉴白话文的表达方式,使得他的文章在理解上更加易懂。
在表达的过程中,他往往使用一些富有感染力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以此表现他对自然、对人生的感受。
例如,他所写的雨是“缓缓的,小巧的”,这种生动形象的描写方式,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二、思想深度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大多涉及生活琐事,但却深刻而充满哲理,往往在诸如生活、自然、情感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思想深度。
他经常用生活中丰富而细腻的体验,去阐述他对社会发展、人生哲学和人情世态的理解。
例如,在他所写的《荷塘月色》一文中,思想深刻,通过荷塘就地取材的细腻描写,告诉读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三、意境独特方面朱自清的散文意境通常是优美而独特的,往往概括出一种简单而丰富的美感。
他的意境往往清新、宜人,表现珍爱自然、留恋静谧、向往和平的情感。
他的作品,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了具体的事物,同时又引导读者从事物的具体逐渐抽象到精神高度的领域,如《背影》、《春》等作品,使人读后深受感动,意境独特。
四、审美趣味方面朱自清的散文描写和表现的内容十分生动有趣,同时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审美趣味。
他可以从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入手,以个人的视角,让读者感到他的独特视角。
例如,他所写的《背影》一文,描述了一个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而冲出重重危险,在情感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涵盖了语言艺术、思想深度、意境独特和审美趣味四个方面。
他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和坚持,创造出了一系列极为精彩而且独具特色的散文作品,独树一帜,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作。
论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朱自清散文的特点(一)、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在朱自清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感伤、或温厚、或幽默的人伦之情,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经典镜头,感人至深。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曾认真研究过现代诗,且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
“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
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清雾、蓊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素淡朦胧,简直就象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
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美不胜收: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这些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缜密精巧的构思。
虽然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多不长,但其构思却颇具匠心。
《背影》的出奇制胜;《春》的多侧面描写,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写和叙述之中,毫无刀刻斧凿之痕;《荷塘月色》虽说为了写心中的不宁静,但一路下来,却处处见“静”。
(四)、独特的语言艺术。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
如《背影》语言的质朴、《荷塘月色》语言的清丽、《温州的踪迹。
绿》语言的纤秾,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更是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
爱用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据统计《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其散文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独具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总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中,朱自清以其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也可以写出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
这是朱自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
散文创作特点主题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指摘时弊。
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作文朱自清的散文,就像一坛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那咱就唠唠研究他散文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呗。
再说说他散文的结构。
他的文章结构就像是精心搭建的积木城堡,有松有紧,错落有致。
有时候他会先铺陈一些景色或者事物,然后慢慢地引出自己的情感或者思考。
咱写文章的时候,往往结构乱得像一团麻。
要是能借鉴他的结构,那文章的条理肯定会清晰很多。
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作文朱自清的散文啊,在文学的星空中那可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研究他散文的艺术特点,这价值可大了去了,就像发现了一个装满宝藏的山洞。
他散文的节奏感也很独特。
读他的文章,就像听一首优美的曲子,有舒缓的时候,也有激昂的部分。
有时候他会用短句来营造一种紧凑的氛围,有时候又用长句来慢慢诉说。
咱平时说话有时候也是没个节奏,写文章更是。
如果能借鉴他散文的节奏感,那文章读起来就会顺口很多。
我有一次参加作文比赛,写的文章自己读起来都觉得别扭,就像一个瘸腿的马在走路。
后来我就想啊,要是我能像朱自清那样把握好节奏,说不定就不会这么糟糕了。
朱自清散文里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他不会直白地把道理讲出来,而是像把珍珠藏在贝壳里一样,让你自己去发现。
这种含蓄的表达,很有韵味。
在咱们现代社会,大家都习惯直来直去的表达,可有时候含蓄一点反而更有魅力。
比如说在和人辩论的时候,咱要是能像朱自清表达哲理那样,把自己的观点巧妙地隐藏在一些故事或者描写之中,那肯定能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说服。
不过呢,有人可能会质疑,现在都信息爆炸的时代了,大家都喜欢快餐式的阅读,朱自清那种细腻的散文艺术会不会被淘汰呢?我觉得也许在某些方面会受到冲击,但是绝对不会被淘汰。
就像古典音乐一样,虽然流行音乐满大街都是,但是古典音乐依然有着它不可替代的魅力。
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就像是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也能让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上有更多的武器。
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的应用价值作文朱自清的散文那可是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啊,研究他散文的艺术特点,就像是在挖掘一座隐藏着无数宝贝的矿山,价值高得超乎想象。
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朱自清先生是现代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语言自然清晰,风格委婉细腻,不论叙事状物抒情无不传神动人。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探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摘要:朱自清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抒情、意境、构思、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散文;艺术特色;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情感色彩浓郁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把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是其散文创作的突出特色。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
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
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把真情与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
“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这些都是轻淡的,情态交融,静美淡雅,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显示出多姿的美,丰富的情感,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二、意境情景交融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力求“绘画美”,意境清雅。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摘要: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
作为散文大家,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散文是优美的艺术品,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笔墨挥洒自如,把自然景色、物体状貌描绘得栩栩如生,真实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露出来,坦诚的真、浓郁的情、朴素的美深深打动读者;朱自清的散文贮满诗意,文中有画,画中有情,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本文着重从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三大方面论述他的散文艺术特色,突出其较高的艺术成就、审美价值和历久不衰的魅力。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前言: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是散文。
他的散文“贮满诗意”、“真挚清幽”、“纯正朴实”,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郁达夫说:“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
”他的散文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
一、艺术特色之一——意境美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的,还是描写个人家庭的,或是叙事议论的,都能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里,让读者感动不已。
(一)叙事中意境美——体现人性美在散文的创作中,朱自清常用的是叙述的方法,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真情实感娓娓道来,以真挚的感情打动读者。
《背影》一文,叙写的是一件普普通通的生活琐事,既无宏伟的结构,也无华丽的词藻,却能打动广大读者,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的名篇,让人久久传诵不忘。
作品叙述了父亲为远行的儿子送行的情景,作者从父亲再三叮属茶房,终于决定还是自己去,以及他忙着照看行李,与脚夫讲价、给我拣靠门的位子等细小的事情的描写,来显示父亲对我真挚的关爱。
最为动人的是父亲为儿子去买橘子的过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上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陈建伟【内容摘要】朱自清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
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
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独特结构上,抒情艺术上、诗情画意、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绘画美情感美语言美结构美[ Abstract ] Zhu Ziqing is our country modern first new literary societies" Literature " in the most important prose writers. As an essayist, Zhu Ziqing with his unique prose style, to the Chinese modern prose added a magnificent color,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modern prose new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created with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of prose system. He 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especially in prose creation achieved high artistic achievement, becomes the modern history of literature several prose masters. He polished prose works, has become so valuable a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ssays of Zhu Ziqing in the unique structure, lyric art, a quality suggestive of poetry or painting, language style.[ Key words ] painting beauty beauty beauty beauty emotional language structure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
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艺术特色。
那就是构思的漂亮精美,结构的严整缜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的朴素清新。
一、逼真如画:朱自清散文中的绘画美朱自清在探讨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提出了“逼真如画”的问题。
他说:“‘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真的,并且活象是真的。
”①这是他的追求,在创作实践中他也身体力行。
因此,他写人、状物、描景都力求“逼真”的艺术境界,采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如同以文字作画,达到“如闻其声”,“如在眼前”的艺术效果。
朱自清评孙福熙的散文说:“他的文字几乎全是画,他的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
”②实则朱自清的许多散文也是以此为目标去写作的。
读朱自清的散文就如同欣赏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例如《春》就可以把文章分成三部分,盼春、绘春、赞春。
而中间部分“绘春”则完全就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几幅关于春天的美丽图画。
这里有花有草,有静有动。
草地上快乐的孩子,果园里竞相开放的鲜花,花朵上嗡嗡的蜜蜂翩翩飞舞的蝴蝶,草地上零星点缀的野花,树林里百鸟呼朋引伴的歌唱,细雨中的劳动的农民,撑着伞的行人,放风筝的场面,处处呈现出盎然的春意,而哪一种情景细细想去,不都是一幅很美的画吗?他的写景散文佳作《荷塘月色》简直无美不备:那“田田的叶子”,“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不使我们想到那“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荷叶中“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如浴的美人”;写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花叶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写“杨柳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写树色“象一团烟雾”,树缝里漏出的一两点灯光,“是渴睡人的眼”。
各种景色在这里是那么和谐协调,活画出了一幅清幽静谧的荷塘夜景。
如《绿》这篇文章写梅雨潭的景象,使人读后仿佛身历其境,随着作者的指点游览了梅雨潭,并且领略了其中的神韵和风味。
他笔下的景色都在跃跃飞动,千姿百态,引人入胜。
梅雨亭高踞岩石之上,“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梅雨瀑从岩石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梅雨潭之所以得名,本来是因为“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但作者却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和感受,觉得那水花象杨花,“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而且那水花似乎分外多情而逗人,“有几点送入我们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她不着。
”似瀑非瀑,似花非花,这是多么富有意趣的生动形象。
作者在梅雨潭的美丽景色中,捕捉了一个鲜明的特征,集中描写一个“绿”字,把那奇异的绿色写得可以追寻,可以拥抱,可以醉人,甚至可以馈赠。
“梅雨潭的绿色招引着我们”,作者要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
潭水是“汪汪一碧”,“仿佛是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那“厚积着的绿”,“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托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她“仿佛蔚兰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
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梅雨潭的“奇异的绿”“醉人的绿”。
那巧夺天工的画笔,把梅雨潭写活了,给人以清新的美感。
再如《春》中,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的“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
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真是“一切景物皆请语”。
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
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第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如《歌声》中暮春早晨,一位穿着长衫的清瘦的男人,迎着霏霏细雨在白矾石甬道上散步,甬道两旁是被雨水滋润的五颜六色的鲜花,怎么想怎么就是一幅意境优美的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大中桥外的美景,岂不就是一幅中国味十足的山水画么?“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
而对月儿的描写“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
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
天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更出落得精神了。
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扬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它们那柔软的枝条沿着月光,就像一只只美人的臂膊,交互地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
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
”读了这些句子,在你的脑海里无疑会呈现一幅“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清丽幽谧的风景画。
“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
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这是不是又很像“月夜云天图”呢?……朱自清散文中这类描写,简直不胜枚举。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每读了他的散文,就会被他营造的那种优美的诗情画意所陶醉的缘故。
二、情真意切:朱自清散文的情感美朱自清的散文,追求一个“真”字,他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可以说“真”是朱自清的艺术核心。
讲真话,写真情,叙真事,绘实景,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往往会被他那种流淌在文章中的深挚感情所感动。
他对父亲,对亡妻,对儿女的爱,对弱小者的同情全都寄寓在他朴实的语言里。
《背影》中他对父亲的爱、感激与怀念,就非常动人。
而那些感情脉脉流淌在并不华美的文句里。
文章既没有生动曲折的事件,也无华丽眩目的辞藻。
通篇采用白描手法,语言也非常朴实,文中他没有从正面刻画父亲的音容笑貌,而另辟蹊径以父亲“背影”为全文谋篇布局的中心和叙事行文的线索,比如文章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中间部分反复描绘父亲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离去的背影,结尾再次提到父亲背影“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语言也很生活化,父亲在把儿子送上车之后有一段这样的对话,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多么朴实的语言啊,可是拳拳父爱,就包含在这简单的叮嘱之中,让人怦然心动。
整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就是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也是通过几个典型的动词“蹒跚、探,爬,攀”来展现父爱的深沉,可以说惜墨如金。
然而,正是这淡淡的笔触之中营造了醇浓的情意,我们却被这场景深深打动,难以忘怀极具艺术魅力。
在《给亡妇》一开头作者就这样写道:“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
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但你未必注意这些个,我知道。
你第一惦记的是你几个孩子,第二便轮着我。
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你在日如此,你死后若还有知,想来还如此的”还有“这十二年里你为我吃的苦真不少,可是没有过几天好日子。
我们在一起住,算来也还不到五个年头。
无论日子怎么坏,无论是离是合,你从来没对我发过脾气,连一句怨言也没有。
——别说怨我,就是怨命也没有过。
老实说,我的脾气可不大好,迁怒的事有的是。
那些时候你往往抽咽着流眼泪,从不回嘴,也不嚎啕。
不过我也只信得过你一个人,有些话只和你一个人说,因为世界上只你一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
你不但为我吃苦,更为我分苦……”这里作者以第二人称来叙述,就如同和亡妻叙家常,十分亲切感人,不仅让我们看出妻子的善良、宽容、贤惠,更是寄托着作者对亡妻的深深地感激和怀念,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再如《儿女》中自己的自责,对孩子们的愧疚,都是真实而感人的,作者娓娓地向我们叙述着他的爱和烦恼,他那涌动的感情激流却无时不在叩击着我们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