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案列分析题
- 格式:docx
- 大小:37.69 KB
- 文档页数:10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题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在当今社会,公共政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通过对公共政策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为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公共政策案例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教育政策的案例。
在某国,政府出台了一项教育政策,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该政策包括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等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该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制定针对性强、措施完备的教育政策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关于环境保护政策的案例。
某国政府为了应对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鼓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等。
经过政策的实施,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空气和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也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社会福利政策的案例。
某国政府出台了一项旨在减少贫困人口的社会福利政策,包括提供临时救助、发放低保金、提供就业培训等措施。
经过政策的实施,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社会稳定和和谐程度也有了显著提升。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制定健全的社会福利政策对于减少贫困、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几个公共政策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共性的结论。
首先,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问题的特点来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
其次,政策的实施需要有力的执行力和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cim解决方案
《CIM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利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正日益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智能制造以及数字化生产已经成为了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CIM(计算机集成制造)解决方案,正是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利器。
CIM解决方案是通过将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实
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
它包括了从生产计划、物料采购、生产调度、设备控制到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通过计算机系统的集成和协调,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精准和可控。
首先,CIM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
通过自动
化生产流程和智能化设备控制,CIM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为因
素造成的误差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CIM解决方案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精准的生产计划和
调度。
通过实时监控生产环节和数据分析,CIM系统能够根
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过程的顺畅和高效。
另外,CIM解决方案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
通过
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CIM系统
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生产情况和制定生产决策。
总的来说,CIM解决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CIM解决方案必将成为制造企业的重要利器,助力企业迎接数字化生产的挑战。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首先把“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提出来的学者是(B)A.莱斯特●萨拉蒙B.林德布洛姆C.奥斯汀●兰尼D.威廉●邓恩2.俗话讲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可用于形容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结构的(B)A.线性结构B.职能结构C.线性-参谋结构D.矩阵结构3.政策主体对某一特定形势制定的具体的行动路线,被称为(C)A.战略B.战术C.策略D.方法4.只有同时配备和调动一系列政策工具,公共政策才能从一种行动纲领转化成(A)A.社会现实B.政策系统C.历史知识D.科技知识5.政策系统的核心是(D)A.经济组织B.公共事务C.公共利益D.公共权力6.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指的是(A)C.政策监控系统D.政策评估系统7.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是(A)A.“上下来去”模型B.集团模型C.精英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8.由与某一政策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机构及其代表人士构成的政策网络是(D)A.象征型政策网络B.意见型政策网络C.混合型政策网络D.利益型政策网络9.将公共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是(B)A.边界分析法B.层次分析法C.类别分析法D.多角度分析法10.将政策目标划分为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的依据是(C)A.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域或空间范围B.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C.政策所服务的主体D.政策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11.政策借用国对于该政策的信息了解不充分,不清楚它在原国家是如何运行的,这种现象在政策移植中被称为(A)A.信息不全的政策移植B.不完全的政策移植C.不当的政策移植D.信息过剩的政策移植12.政策主张是以来自于政策行为者的动机、个案比较、相似或类似个案类推的论证为基础的政策论证模式是(D)A.权威模式B.直觉模式C.分析模式D.实用模式13.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只重视表面文章和形象包装,而忽视了深层问题的解决,这在政策执行偏差中属于(C)A.规避式政策执行B.替代式政策执行C.象征式政策执行D.观望式政策执行14.政策执行机关最主要、最核心的特性是(B)A.服务性B.执行性C.权威性D.法制性15.政策监控是一种特殊形式的(D)A.政策接续B.政策执行C.政策调整D.政策评估16.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的提出者是(A)A.梅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B.霍恩和米特尔C.巴达克D.雷恩和拉宾诺维茨17.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是(A)A.政策成本评估B.政策需求评估C.政策效益评估D.政策价值评估18.服务于共同政策目标的两项或多项政策被一项服务于同样目标的新政策所取代,这种现象被称为(B)A.线性接续B.政策合并C.政策分解D.政策部分终结19.对政策问题和目标群体的调整是(C)A.政策措施调整B.政策方案调整C.政策客体调整D.政策关系调整20.要求政策研究者和研究组织在对政策系统做到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实现对其科学的分解和整合,指的是政策分析原则中的(D)A.预测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协调性原则D.分合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公共政策概论第十三章案例分析1986年6月23日,患者夏某因肝硬化晚期腹胀伴严重腹水,被送进陕西汉中市某医院。
看着母亲痛苦不堪的惨状,患者儿子王某和妹妹觉得母亲既然痛苦得生不如死,那么就要求医生对其母亲实施安乐死。
6月28日,在王某等一再的央求下,医生蒲某开了一张100毫升的复方冬眠灵的处方,并注明是“家属要求安乐死”,王某在上面签了字,当天中午至下午,该院实习生蔡某和值班护士分两次给夏素文注射冬眠灵。
同年9月,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将蒲某和王某批准逮捕,并于1988年2月向法院提起公诉。
1990年3月,汉中市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并报至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2月28日批复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请求的蒲某,王某故意杀人一案,经高法讨论认为:安乐死的定性问题有待立法解决,就本案的具体情节,不提安乐死问题,可以依照刑法第10条的规定,对蒲某,王某的行为不做犯罪处理。
”1991年4月6日,汉中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王某在母夏素文病危难愈的情况下,产生并且再三要求主治医生蒲某为其母注射药物,让其无痛苦地死去,其行为显属剥夺其母生命权利的故意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
被告人蒲某在王某再三要求下,同其他医生先后向危重病人夏素文注射促进死亡的药物,对夏的死亡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行为已属剥夺公民生命权利的故意行为。
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条,宣告蒲某王某二人无罪。
”一审后,汉中市人民检察对一审判决两名被告行为不构成犯罪提起抗诉;蒲某和王某则对一审判决认定其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不服提起上诉。
汉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于1992年3月25日二审裁定:驳回汉中市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和蒲某,王的上诉,维持汉中市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
另外,事隔近18年后,2004年5月,当初要求为母亲实施“安乐死”的王某患胃癌并转移,向医院提出安乐死,被医院拒绝。
案例二:污染让乡村不再安全A.材料中反映了什么公共政策问题:1、案例主要讲述了我国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并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该公共政策问题违反了什么行政管理理论?2、环境污染问题是典型的市场失灵问题,是市场行为的消极外部性的体现,因此需要以政府为首公共部门履行相应的职责,运用管制手段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管理。
C.针对该公共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3、但淮河污染治理已经超过十年,问题未见根本性缓解有些方面反而有所加剧,说明其中也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
即可能存在内部性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发展的政绩而漠视环保问题;也有可能存在着政策执行失效或者寻租问题。
因此,解决类似环境污染的问题需要创新机制。
首先应当完善政府问责机制。
其次,可以探索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要营造有利于激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参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政策环境;探索环境容量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利用市场机制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另外,还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真正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
最后,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依法处置各类环保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确保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案例三:政府职能部门强制发售安全套、电话卡、电力设备A.反映了什么公共问题1.本案例反映出政府职责角色不清,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于一身,混淆了监管者和经营者的角色地位,以监管之名谋单位、部门之利,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B.该问题反映了我国政府职能的问题的理论2.政府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有着明确的分工和清晰的界限。
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间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政府干预或市场调节的程度和范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方式。
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对于市场本身能够解决的问题和领域,交给市场自身去解决。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题篇一: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一、教学目标与用途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政策的直观化和具体化的客观描述,是解释和说明公共政策的可操作的实际形态。
通过本章案例学习,学生重点掌握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公共政策系统、公共政策过程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多元分析工具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诊断,作出客观评价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涉及知识点(一)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二)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三)公共政策过程(四)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三、案例教学重点1.事实分析: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地点?程度如何?事实的产生可能会改变问题所要达到的价值。
2.价值分析:原因是什么?为了谁?应优先考虑什么?价值问题是能否解决的主要检验标准。
3.规范分析: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政策执行的结果是要达到所谋求的价值与利益。
4.可行性分析:能否行得通?公众是否允许这样做?需要确定客观现实中得能力与可能。
5.利益分析: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配给谁?这是政策分析的归宿。
案例1 我国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及其反思引言随着中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破冰启程,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8天的高速公路免费大餐史无前例。
众多私家车车主高涨的出行兴致令内地交通直面“秋运”大考。
从“新政”实施情况看,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买路成本”大为降低;忧的是,“时间成本”急剧增加。
全国各地相当多的高速公路成为“停车场”,做操、遛狗、踢毽子??网友戏称之为被迫上演全民健身运动。
高速变“龟速”,已开始引发公众对高速公路免费大餐的新一轮讨论。
案例为促进国土资源开发,优化地区经济产业布局,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我国近年来加快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同时,为了拓宽投融资渠道支持公路建设,在新建高速公路及部分普通公路上实施了收费公路政策,这种政策对于加快公路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然而,收费公路也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2.州领导三次批示难阻项目开工水泥业作为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的行业,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
而记者近日在采访时发现,一个按国家规定不得开工建设,且被Y州州委州政府数次批示叫停的水泥项目,却正在大张旗鼓地抢建。
有关专家称这是一个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调控失灵范本”。
2010年2月24日,Y州工信局《关于Y州水泥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称:该水泥项目,州委州政府明确要求缓建,但项目所在地、该州所属的T市一直在推进,建议按州委州政府意见办事。
2月25日,州领导在这份材料上批示:“赞成工信局意见,关于T市的水泥项目,应采取措施予以缓建,T市应从大局出发配合工作。
”但是作为Y州管辖的T市并未听从州领导的意见。
不久,T市水利部门批准了该项目的用水审批文件。
此后不到两个月,该项目土建工程强行开工。
5月28日,在Y州工信局《关于T公司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上,州领导再次批示“州委州政府是一直不赞成此项目的,要想尽办法缓建。
”与此同时,该项目开始挖地基,进行更大规模的施工建设。
2010年8月19日,T市市委书记、市长带领市四大班子成员及各委、办、局负责人共100余人赴承建该项目的公司视察工作。
该公司负责人向市领导表示:克难攻坚,抓紧施工,争取早投产、早见效。
10月28日,州领导第三次在一份材料上批示“这个项目以缓建为好。
”在这次批示后,T市和承建该项目的公司反而加快了建设步伐。
11月中旬,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战胜困难抢工期”的红色条幅在猎猎寒风中飘舞。
请回答:(1)公共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7-350答:(1)执行机制与执行者素质的缺陷,这是导致政策失灵的重要原因。
(2)利益群体或压力集团的影响。
(3)政策执行原则把握不好。
(4)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
(5)目标群体的不配合或抵触。
(2)从政策失灵的角度分析本案例中州领导三次批示难阻项目开工的原因。
7-350答:本案例中州领导三次批示难阻项目开工的原因,从政策失灵的角度看,是由于目标群体的不配合或抵触导致的。
案例分析题:1、葛洲坝工程决策及其实施的曲折历程1970年12月30日,中国第一大江上的第一大坝——葛洲坝工程,举世罕见的仅仅依据一个规划性的文件,采取“边施工、边勘测、边设计”的“三边”方针,就轰轰烈烈、匆匆忙忙上马了。时隔20多年后,原水电部长、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这段历史仍心有余悸:“1970年10月我到阿尔巴尼亚出访两个月。走前葛洲坝工程不要说完整的设计,连正式报告还没写呢,回来却已一炮开工了。记得我刚回到部里,连水电部军管会主任张文碧都对我说:‘钱正英,你什么事都别管了,赶快到葛洲坝去!简直是胡闹,他们已放炮动工了!’”当时惟一敢于挺身而出,后来又力挽狂澜、鼎力挽救了工程的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主任林一山对记者说:“我不是那种说中央错了,以证明自己正确的人。但葛洲坝工程一上马,我就知道它注定要失败!”修建葛洲坝工程的构想,最初是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提出的。1959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科研人员完成了选择葛洲坝上游40公里处的三斗坪作为坝址,修建三峡水利枢纽的全部设计。考虑到三斗坪建坝后,三峡电站在枯水调峰运行时泄量的时多时少,会使下游河段内的水位忽高忽低、给航运带来不利,所以要修建葛洲坝反调节航运梯级,同时接住长江这40公里的水头发电。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大将林一山认为,先建三峡工程,或者至多两者同时建,三峡水库拦蓄了长江洪水和全部泥沙,葛洲坝工程不仅成本小,技术问题也简单多了。不上三峡工程而先建葛洲坝就违反了长江水利基建的程序。先于三峡建设的葛洲坝工程,将要独立地承担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和泥沙,不仅不必要地增加资金成本,而且造成技术困难,这是万万行不通的。大坝施工近乎是闹剧式地进行的。中央文件原想由武汉军区、湖北革委会主持,并由国务院各个部委组成坚强的施工指挥部。但真正执行起来与中央指示不符合,工程指挥部全由武汉军区司令员、副司令员等没有搞过水利的外行人员担任指挥部的各个主要领导职务。指挥部一律按团队建制,且团、连长都由军队干部担任(当时认为穿便衣的不能领导穿军装的)。施工队以新兵为主,原来的8000名技术老工人被解散,有的被分配去喂猪。施工不按基建规程办事。当时,“长办”的大多数高级工程师还被关押在“牛棚”,即使在施工现场,也大都有职无权。指挥部命令破除大体积混凝土搅拌夹冰(水泥的生化热需要发散)的制度,即“不准吃冰棒”,质量控制又不严(为了“一打三反”的方便,领导变来变去,且干部官僚主义严重,极少去现场),造成已浇铸的数万立方米的坝体到处是裂缝、蜂窝、狗洞;工地还发起“千人设计,万人审查”的运动,设计人员“奉命设计”,只绘图,不签名(有的说签了字是名利思想,有的因图纸是按领导干部意图画的,不愿签名),还要到一个个席棚去征求民工的意见,结果施工近一年,设计还没有定案。葛洲坝工程除了施工混乱外,更主要的是几个关键性的重大技术问题没有解决。第一,长江从南津关出峡后,突然90度向南急转,原河宽由300米骤然展至2100米,河床由海平面以下40米陡然上升为海拔30米,呈现出泡水、漩涡、剪刀水等各种及其复杂的流态,同时长江每年要下泄5亿多吨泥沙,工程如何顺应河势,开出两条人工航道保证通航,又不被泥沙淤积?种种模型试验都失败了。第二,葛洲坝基础是建在粘土岩和砂岩夹层上的,含有粘土岩软弱夹层54层,其中部分已经泥化,建坝后泥化夹层会不会恶化,造成坝体滑移?没有可靠的依据。第三,由于没有先建三峡工程拦截洪水,使原来设计只要抗1万到2万水头的葛洲坝,一下升至要独立抗11万立方米砂的水头,大坝建筑物如何合理安置,以对洪水消能防冲,也没有成形的设计。大坝工程采取“三边”方针带来了三大恶果:质量差(两年共浇铸混疑土10.52万立方米,不合格的炸掉了1.62万立方米),进度慢,浪费大(设计还没搞出来,已花费人民币2亿6千万元)。葛洲坝工地的种种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国务院。1972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机场送走锡兰总理班夫人,对钱正英说:“葛洲坝是我的一块心病。”同年10月,又发生了长江干道碍航,交通部向中央写了报告。11月,国务院决定紧急召开葛洲坝工程汇报会,一连开了三次,都由周恩来亲自主持。关键时刻,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及时觉察,抓住工程建设的要害问题重新决策,并成立了以林一山为首的葛洲坝工程技术姜员会,该委员会经过五天讨论,写出《关于修改葛洲坝工程设计问题的报告》,决定停工两年,重新设计。1973一1982年,几乎双目失明的林一山主持了10次技术委员会会议,协调了一个像小“联合国”的9人8方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才使工程一步步走出低谷。在此期间,林一山和“长办”的得力千将和助手魏廷铮、张魁元、文伏波等完成了近乎天才的设计。挖掉葛洲坝以理顺河势;选定“两翼一体”的枢纽建筑物布置;筑两道超长防淤堤实现“静水通航,动水冲沙”;利用尾岩抗力固定坝体;采用大单宽流量泄水闸消能防冲;特别是据理力争取消了原设计大坝的5孔泄水闸,添置4台12.5万千瓦发电机组,使葛洲坝装机容量由221.5万千瓦一跃为271.5万千瓦,增加发电能力50万千瓦。1974年10月,葛洲坝工地复工(此时已花费4亿元)。至1981年1月大江胜利截流,同年7月第一号机组终于并网发电。此后,到1988年底安装完全部机组,工程一直顺利进行。1989年岁尾国家作最后竣工验收,核定工程总投资为48.48亿元。总之,在走过一段曲折、艰难的历程之后,葛洲坝工程终于有了一个较圆满的结局。结合案例,谈谈学习与研究政策科学的现实意义。答:(1)提高政策质量:为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2)公共政策的普遍性: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3)公众政策分析能力:公共政策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相关;(4)理解公共政策中的决策程序、科学和民主集中的关系;(5)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公共政策(6)公共政策学科发展: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2、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省倒数几位。199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育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两千元,第三胎罚款五千元,第四胎以上罚款一万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考虑到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分别可提成30%。政策实施两年后,县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纳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措。有的群众甚至认为,交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生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金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超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请从政策质量、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答:导致该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1)政策质量:主要是政策设计不合理,特别是村,乡从罚款收入提成,实际是对村,乡干部鼓励计划外生育起到诱导作用。)(2)政策执行主体:执行者的思想觉悟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与原政策的根本目标资背道而驰。(3)政策对象,群众的思想观念与政策目标差距较大。(4)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3、某县卫生局于2000年3月下发文件,规定各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向县卫生局交纳1000元的卫生保证金。文件下发后,引起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强烈不满,他们持着省卫生厅1998年2月下发的《关于禁止对医疗卫生机构乱摊牌、乱收费的通知》,要求县政府根据该通知中有关禁止收取医疗卫生保证金的规定,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县政府负责人找县卫生局调查了解,卫生局长答复说,县卫生局之所以收取一定数额的医疗卫生保证金,是要严把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审批关,不是乱收费。请运用政策执行偏差理论分析县政府应不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并详述理由。答:(1)政府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2)这是一种典型的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要求解释政策执行偏差)(3)主要表现为替代式政策执行。(要求分析)(4)县卫生局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4、黑龙江某县土地肥沃,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县,由于农产品的价格一直低迷不前,虽然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该县依旧摘不下“贫困县”的帽子,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状况,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该县政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下列四种方案。(1)全县继续种植粮食作物,但可以通过科学种田来提高产量。(2)全部种草代替种粮,全力发展养殖业。(3)全部土地用来种蔬菜,尤其重视大棚蔬菜的种植。(4)一部分种粮,一部分种草,一部分种蔬菜。你认为哪一方案是最优方案,为什么?答:方案(4)最优政策方案选择的基本标准: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能最大限度实现政策目标;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少;风险尽可能小;副作用尽可能小。根据内容展开。5、某年7月29-31日,岭县连降大雨,山洪爆发,河水水位迅速上涨,3月22日岭县水库蓄水水量已经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而水位还在继续上涨,县抗洪抢险指挥部马上召开紧急会议,经过讨论大部分人认为:炸坝泻洪是比较稳定的办法。当即电告在水库抢险的冯兴同志,但冯兴同志表示炸坝将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并说自己在现场,对坝上的情况了解最清楚,因而提出不仅不要炸坝,而且还要增调民工坚持保坝,他的理由如下:一是认为水库的负荷虽已达到设计承受能力的极限,而且天还要降雨,据预测,水位的最大限度还要升高37厘米,但水库大坝的负荷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将大坝迅速加固加高,大坝一定能够保住,现在也具有在大洪峰到来之前迅速加高加固大坝的条件:充足的人力和抗洪材料,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抢险人员誓与大坝共存亡的精神。二是权衡利弊,还是保坝比炸坝损失小,无论在哪个地段炸坝,都要至少冲毁3个自然村和3000亩庄稼,若保坝,可能使上游淹没2000亩庄稼。三是即使退一步说,大坝经过抢险没有保住,水库上游虽然造成一定事实上的损失,但可以缓冲洪水冲击下游的时间,使下游的群众及其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减少人员伤亡。冯兴同志没有完全执行县指挥部的命令,带领民工经过紧张的抢险,大坝保住了。你认为冯兴同志在执行政策中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1、是政策执行的合理变通。2、合理变通的三原则: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摸清实际情况、上情与下情有机结合。3、冯符合政策执行合理变通的原则(根据三原则适当展开)6、据报道,人大代表,山东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维介绍了本企业由于实行了股份制改造,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介绍说,1993年企业搞了股份制改造,工募集定向股合4500万元。以前习惯于对上级、政府负责,有事就找主管领导。1993年根据上年赢利650万元的情况,定下当年赢利850万元的计划。可再一算细帐,4500万元募集股,如无1000万元的利润,第二届股东大会根本没办法向股东们交代。当时他们真是紧张,这时才真正理解股份制带来的不仅是资本金的扩大,更意味着责任。企业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大刀阔斧走向市场,先是从内部改革做起。把企业的部门,由37个减少到12个。各部门负责人的任免要经历重新考核,普通电工也要竞争上岗。1993和1994连续两年,企业利润以78%的速度递增,目前,企业的正式职工虽只有900多人,却进入了全国500强。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变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为以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属于政策终结的哪种方式,结合材料说明这种终结的作用?答:政策替代,促进政策的优化:一是人员的优化;二是政策组织的优化(要求结合材料)节省政策资源、提高绩效、避免政策僵化(要求结合材料)7、党中央、国务院推动的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有的地方在执行该政策时却自行变通,变着法子向农民乱收费。安徽寉邱县高塘镇某村村民虽然拿到了农民负担卡和农民税费纳费通知单,但村干部在催收2002年度税费时,却将这些卡、单置之一旁,而把各种税费捆绑捆绑起来,按每人110元的标准征收,从每个农民那里多拿了30多元。该村村委会干部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他们支配的资金减少了很多,村级三项支出(村组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和办公经费)根本没办法保证。“村子要转,债务要还,不找农民我找谁?”请回答:1.上述是什么形式的政策执行偏差2.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是什么?答:(1)替代式政策执行;(2)客观原因:正常的村级三项支出经费无法保证;主观原因:政策执行人员无视政策的原则性。8:某部门领导每遇决策问题总是迟迟不能决断,他总是希望自己所选定的方案能够尽善尽美,但实际上又总能发现每种可方案中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都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所以经常导致决策的贻误,影响了工作效率。这位领导的下属送给他一个外号“完美先生”。他知道后不以为然,强词夺理说:“追求完美有什么错?能够做得最好,为什么非得去做次好或不好?”请问,这位领导的说法有道理吗?实际上,他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吗?他的完美主义为什么成为决策的绊脚石?答:(1)但从理论角度而言,有道理但不可行。政策实践不同于理论假设,追求最优方案会遇到很多不能克服的障碍。(2)决策目标不是单一的、明确和绝对的。(3)人类理性的限制(对信息的感知能力和记忆力)(4)决策所面临的问题往往是价值冲突。(5)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结论:决策既要讲究合理性,又要讲究时效性和经济性。9、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是在战争年代供给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保障广大干部职工生活,稳定社会秩序,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根据经济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它的局限性。因而必须进行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的变动体现在:(1)扩大社会保障的对象,原来社会保障的对象仅为城镇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干部和固定工,覆盖面窄,要建立一种所有劳动者都能合理、平等享受社会保障制度。(2)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经费,原来一般由企业直接支付,是企业的沉重负担。现在要逐步还社会保障的本来面目。(3)原有的社会保障项目不够完备,如没有失业保险这个项目。(4)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筹资渠道过窄,需要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的社会社会保障筹资体系。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公共政策学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调整的原因。答:(1)政策环境的变化。(2)政策资源方面的原因。10、1999年6月初,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市的日报、晚报、电视台、电台就此事件做了大量报道,反映了学生、家长、教师、中小学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尽管对此事件见仁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之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1999年8月末,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数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对此问题,公众已议论了多年,有关专家也呼吁了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政策措施,直到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有:(1)事件或问题必须严重,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2)必须被有关政府部门察觉,引起其重视。(3)要有民主、开放的察觉机制,如新闻媒体。应吸取的教训:完善察觉机制,以便及时察觉问题,迅速作出回应。11、为了改革和加强车辆管理工作,同时充分体现机动车所有人选择号牌的个性愿望,依据《公安部关于开展启用“二OO二”式机动车号牌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天津、杭州、深圳作为首批四个试点城市,于2002年8月12日率先启用这种新式机动车牌。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编排号码。个性化车牌一经推出,立即受到有车族的热烈欢迎。当天北京就有2300多人申请了新车牌。然而,由于《通知》基本上没有对车牌的编码作出限制,一些如“CHN-001”等相继出炉,引起社会的一片争议。8月21日后,四城市因技术原因暂停发放新车牌。个性化车牌在试行十天后匆匆收场。请回答:1、政策的目标是什么?2、该政策终结的对象和方式是什么?3、该政策终结的原因是什么?4、我们该政策中吸取哪些教训?答:(1)改革和加强车辆管理工作,同时充分体现机动车所有人选择号牌的个性愿望。(2)对象:计划,方式:政策废止。(3)政策质量低,副作用加强、不能实现政策目标。(4)重视政策的预测与可行性分析等。12、我国城镇住房实物分配政策的终结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从1979年试行全价销售住房开始,到如今的住房分配货币化,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试点售房(1979-1985年)198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中提出:“准许私人建房、私人买房,准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房”,正式实行允许住房商品化政策。在此前后,部分城市开始进行以出售公房为主要内容的单项改革探索。这一阶段的房改政策以试售住房为重点,分为全价售房与补贴售房两种。全价售房的成绩不很理想,到1981年底,全国试点城镇售出的住房仅3000余套,因此很快被补贴售房所取代。1982年国务院批准在郑州、沙市、常州、四平四城市试行新建住房补贴出售,规定个人购房只需支付1/3的房价款,其余2乃由地方政府及职工所在单位分担补贴,简称为“三三制”。但这却受到一些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强烈反对,因为购房职工越多,企业的负担就越重。1985年,补贴住房被视为低价售房而取消。(二)提租补贴(1986-1990年)调整住房租金思路的提出与试点售房的进行实际上几乎是同时的,但由于其牵涉面更广,对社会的震动更大,需要克服的FE力更多,所以直到补贴售房被否定后,才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出台1988年初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宣布将住房制度改革正式纳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计划,分期分批推行。第一步改革旨在通过全面提高租金,做到以租养房,促进购房,从而实现住房资金的良性循环,并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第二步改革则是理顺分配关系,提高职工的经济负担能力,进一步实行住房的商品化、社会化和专业化。这一阶段的改革在很多地区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遗憾的是,由于随后爆发的严重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提租方案触动了某些当权者的利益,因而遭到一些执行者的抵制和反时,原计划用3-5年完成的提租补贴方案,未及全面推开就夭折了。(三)以售代租(1991-1993年)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在继续提出合理的调整现有公房租金、出售公有住房的同时,强调实行新房新政策。同年10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第二次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随后批转了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起草的《关于全面推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从改革公房低租金着手,将现行公房的实物福利分配制度逐步转变为货币工资分配制度与此同时,各地的房改方案也陆续公布实施-但在实施中一些大城市的运作比较规范,部分中小城市则相对较差,致使优惠比例越来越大,低价售房之风再次蔓延。1992年6月,国务院房改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制止低价售房。(四)全面推进(1994-1998年6月)1994年7月发布的成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对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基本内容以及近期的改革重点等作了原则规定。这次改革,一是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二是积极推进租金改革.实行新房新租;三是稳步出售公有住房,对不同收入家庭按不同价格售房;四是加快建立经济适用住房。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题在公共政策领域,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揭示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中的关键问题,为政策决策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公共政策案例,探讨其背后的政策逻辑、实施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公共政策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案例背景,某市政府出台了一项新的环保政策,要求所有工业企业必须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并且实施严格的排污标准。
这项政策旨在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居民健康。
政策逻辑分析,这项政策的制定背后,体现了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的高度重视。
通过强制要求工业企业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并且执行严格的排污标准,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降低居民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
实施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这项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大部分工业企业都按要求安装了污染治理设施,并且进行了排污标准的调整。
环境监测数据显示,空气和水质的污染程度有所下降,居民的健康状况也有所改善。
这表明政策的初衷是正确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按时完成污染治理设施的安装,导致政策执行不够到位。
另外,一些企业存在着违规排污的行为,监管不力导致一些企业逃避监管。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为小型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结论,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
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以改进,才能更好地实现政策的目标,为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需要保持谦卑的心态,倾听各方意见,不断完善政策,确保其能够最大程度地符合公众利益,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通用11篇)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禁止塑料袋概述:禁止塑料袋是一项公共政策,旨在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这项政策通常包括禁止商家提供塑料袋,鼓励消费者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
案例分析:1.旧金山:旧金山市于2012年制定了禁止塑料袋的政策。
根据该政策,商家不得提供塑料袋给顾客。
该政策的目标是减少漂流在街道和水域中的塑料袋数量,保护海洋动植物的生态环境。
然而,该政策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商家和消费者不满于这一变化,因为他们认为用塑料袋方便且成本低廉。
此外,一些研究指出,替代塑料袋所使用的纸袋和可重复使用袋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孟买:孟买市于2018年实施了禁止塑料袋的政策。
政府提供了过渡期给商家和消费者适应新政策。
然而,新政策的实施并不顺利,因为一些商家仍然提供塑料袋,并存在非法制造和销售塑料袋的问题。
政府采取了严厉的行动,处罚非法使用塑料袋的商家,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查和执法行动。
尽管如此,全面禁止塑料袋还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和执法力度。
3.德国:德国是全球重要的塑料垃圾回收国家之一。
政府推行了广泛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以减少城市垃圾填埋的压力。
此外,一些城市还出台了限制塑料袋使用的政策,鼓励人们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
这些政策的实施遭遇了一些挑战,包括缺乏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改变,以及一些商家的抵制。
然而,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德国的塑料垃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结论:禁止塑料袋的公共政策在各国实施的成果有所不同。
这些案例表明,社会共识、政府执法以及替代产品的可行性是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
尽管禁止塑料袋的政策可能引发一些争议和挑战,但通过合理的过渡期和有效的宣传教育,可以推动公众接受新的购物习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禁止塑料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共政策,旨在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塑料袋被广泛使用,但却对生态系统和物种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它们很难降解,进入土壤和水域会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破坏性影响。
问题:1 .运用政策执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案例,指出“耕地保护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2.分析“耕地保护政策”形同虚设的深层次的原因,简述政策执行方面的障碍因素。
3.如何推行该政策的执行,请给出合理建议。
1.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用地和城市化用地激增,给耕地保护带来了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a我国的耕地保护政策多以一些条例和部门规章之地为主,而且多为一些应急性措施.一些法律和条例多针对特殊问题,缺乏统一的土地规划和利用的长期计划,与其它政策的协调度不够,就如案例中县政府和安徽省水利厅的政策执行的冲突.b耕地的产权不活,农民集体是耕地的拥有者序有耕地的产权,但这种产权过于虚化.因为农民集体不能改变耕地的用途,而国家掌握了耕地的处分权,当地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违规操作,采取少批多占、未批先用等手段造成耕地保护的困难 .2.主要原因:我国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简不健全,政策执行的环境不很有利,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耕地保护责任不明确,虽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但不认真执行是各个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执行方面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为:a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法制环境不够完善.《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是我国现行的保护耕地法规和条例.但在现实中,政府作为政策的执行主体,却存在大量违法行为.b监督环境不够,我国的社会监督薄弱,不能很好监督政府的耕地保护.c耕地保护责任意识不强,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提高政绩,盲目追求GDP,不惜各种手段破坏现有土地保护政策.3.农村土地必须得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更是如此,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白年大计,地方政府这方面不能马虎,一定要落实政策,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几点建议:a完备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同时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b增强耕地保护政策系统性和相关政策的协调性,把耕地保护政策放到更高层面考虑.c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出发,建立活晰的耕地保护的产权机制.d加强对耕地保护的监督环境的建设,杜绝地方政府知法犯法.e普及耕地保护耕地保护的理念,提高农民参与耕地保护的力度,树立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f完善激励体制,鼓励地方政府落实耕地保护政策而不是违法操作,并强化政府的依法执行.g完善政府的保护公共责任机制,保护耕地,重点在政府,所以在中央在考察地方政府建设时,对于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不达标的或违法占用耕地的,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严肃处理.。
公共政策分析题库(最全)一,单项选择题: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A,市场和政府B,法律和市场C,宪法和法律D,政府和政策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A,马克思,恩格.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C,柏拉图,亚里士多.D,尼采,弗洛伊德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A,德国B,中国C,英.D,美国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A,农村问.B,政府问.C,大型城市问.D,小城市问题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D,经济危机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B).A,加大政府干.B,减少政府干预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C).A,失.B,降到最.C,不可或.D,逐步减少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A,一个分析过.B,一个行为过.C,一个收益过.D,一个黑箱过程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A,矛盾关.B,等价关.C,平行关.D,交叉关系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转化12,下列关于政策,制度,法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制度与政策是截然不同的B,制度,政策与法律不一致的情形并非罕见C,法律有时不是"统治者",而是统治者的工具D,制度与政策有时很难截然分开13,现代政策科学兴起的背景是(C).A,文艺复.B,民权运.C,产业革.D,二次大战14,20世纪早期美国的专业政策研究部门有(B).A,遗产基金.B,布鲁金斯学.C,商业圆桌委员.D,三边关系委员会15,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D).A,道格拉斯·诺.B,戴维·韦.C,艾丹·维.D,拉斯维尔16,一个负责任,高效率的政府应该追求政策的(A).A,合理性,科学.B,计划性,操作.C,经济性,全面.D,综合性,权威性17,P=f(G,E)表达的关系是(B).A,政策取决于法律和制度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B,政策取决于政府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C,政策取决于政府和法律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D,政策取决于制度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18,公共政策的主体(B)A,就是国家行政机.B,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C,包括利益集团和政.D,全体公民19,对公共政策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制度是(A).A,决策制.B,议会制.C,选举制.D,政党制度20,传统的政策决策往往较多地依赖(D).A,政治系统自身.B,智囊.C,理性原.D,领导人的个人直觉和预见能力21,作为一个系统的不同部分,政治文化与法定制度是(C). A,等价.B,对立.C,自洽.D,矛盾的22,决策制度涉及的内容有(A).A,最高决策者是.B,决策者的个人能.C,决策集体的执政能.D,决策的内容23,决策质量的主要标准应该是(B).A,能否使决策者受.B,能否使绝大部分人受益C,能否使少部分人受.D,能否使特定人群受益24,在传统社会中对世袭地位的认同属于(A).A,系统文.B,过程文.C,政策文.D,生态文化25,下列政策手段中不是用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是(C). A,关税壁.B,"绿色壁垒.C,举证壁.D,非关税壁垒26,影响公共政策的内部环境因素中的制度与政治系统自身因素中的政治制度之间(A).A,没有清晰的界.B,有清晰的界.C,完全一.D,完全不同27,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公共政策往往(D).A,对个人思想的放松控制倾.B,对个人行为的放松控制倾向C,出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倾.D,出现对私有财产的剥夺倾向28,新制度主义经常把文化称为(A).A,"软制度.B,"外在制度.C,"价值尺度.D,"道德约束"29,利益集团一般代表了(B).A,"大众"的利.B,集团成员的利.C,"弱势群体"的利.D,政策决策者的利益30,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将地理条件因素看作是影响国家历史进程的(B).A,决定因.B,"长变量.C,"短变量.D,"恒定量"31,外部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A). A,继续增.B,进一步减.C,保持不.D,以上答案均是错误的32,"马太效应"指的是(C)A,越是利益受到损害,其利益就应当受到更多的补偿B,社会经济越发达,政府职能越广泛C,越是利益受到损害,越是缺少利益诉求的渠道,越是容易受到进一步的利益损害D,社会经济越发达,社会分化越严重33,公众对于政治过程的倾向属于(B).A,系统文.B,过程文.C,政策文.D,生态文化34,系统文化和过程文化对于政策的作用是(D).A,无效的B,决定性的C,直接的D,间接的35,抗拒全球化风险的最好方式是(A).A,参与全球.B,回避全球.C,闭关锁.D,通过贸易壁垒保护民族产业36,政策科学家在进行政策研究时的起点一般是(A).A,界定政策问.B,发现因果关.C,确定政策目.D,明确利害相关者37,各色各样的政策分析具有(A).A,类似的大致环.B,完全不同的环.C,完全一样的环.D,以上选项均错38,设计政策方案时应该(C)A,不遗漏任何可能的方.B,只要找到少量的方案就行了C,达到"满意"的程.D,以上选项均错39,进行政治(伦理)可行性评估时要综合考虑(A)A,政策将为谁增加福利B,理性因素C,技术上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能性D,弱势群体的因素40,界定政策问题时,要做的工作包括(B)A,找到解决方案B,找到问题的成因C,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估D,设计评估标准41,政府通过税收比率,价格补贴,罚金等手段建立实际的价格机制来调节人们的行为,这种政策方案属于(B).A,直接货币方.B,间接货币方.C,备选方.D,常规方案42,政策评估过程也是一个(D).A,辩护过.B,展示过.C,整合过.D,反馈过程43,理性方法可以帮助政策分析者(A).A,简化对象,理清关.B,增加不确定.C,消除各种局.D,确定唯一的结果44,政策评估中采用多元评估标准可以(A).A,避免狭隘的评.B,简化评估过.C,保证政策的科学.D,以上选项均错45,"拥有的唯一工具是一把锤子,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像钉子",这句话的含义是(D).A,理性方法会过于简化政策问题.B,专业的政策分析者往往受雇主的价值观左右.C,设计政策方案是一个追求满意的过程.D,不顾实际情况,用一种政策解决所有政策问题.46,界定问题事实上是政策分析的(B).A,全部工.B,"预研究.C,最后环.D,"再研究"47,在政策分析中只有一种备选方案将造成(D).A,奎德选.B,斯托基选.C,帕顿选.D,霍布森选择48,政策分析需要(A).A,多元的评估标.B,简单的评估标.C,唯一的评估标.D,以上选项均错49,设计政策方案需要(A).A,让更多类型的方案进入视.B,简化方案C,统一方案的类.D,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50,政策分析的步骤是(A).A,灵活.B,不变.C,必须严格遵循.D,可以完全忽略的51,政策评估工作应该具有(D).A,简捷.B,时间.C,保密.D,批判性52,现代公共决策的主要方法是(C).A,感性分析方.B,领导者的个人直.C,理性分析方.D,超理性分析方法53,理性方法(B).A,是完美.B,有无法避免的缺.C,有缺陷但可以避.D,容易产生"拍脑袋"方案54,集团争取利益的能力(B)A,与集团规模无.B,与集团性质有关C,与集团规模,集团类型都无.D,与集团规模和类型都有关55,集团利益(C)A,具有供给的连带性和对内排他.B,没有供给的连带性也没有对内排他性C,具有供给连带性和对内的非排他.D,没有供给的连带性但具有对内排他性56,奥尔森关于集体行动逻辑的理论假设前提包括(A)A,经济人假.B,人的有限理.C,人的学习能.D,道德人假定5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集团越大,个人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就越大B,提供集体物品的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或团体的部分成员C,区分一个集团是何种集团的依据是集团的规模D,一般说来,公益性集团的行动能力较弱58,奥尔森把集团分为两种类型,即(D)A,大规模集团和小规模集.B,生产者集团和消费者集团C,私利性集团和公益性集.D,相容集团和排外集团59,企业在追求税收政策变化时是(A)A,一个相容集.B,一个排外集.C,一个公益性集.D,是一个竞争性集团60,企业数量很少以至于一家企业的行为对其他某一企业或整个集团有明显影响的情形被称为(C)A,垄.B,买方寡头垄.C,卖方寡头垄.D,垄断竞争61,相容集团可以分为(B)A,大集团,小集团和中等规模集.B,特权集团,中间集团和潜在集团C,特权集团,显集团和潜在集.D,特权集团,压力集团和潜在集团62,利益集团提供给成员的利益之一是对参与实现目标的工作过程给予奖励相关的利益,如归属感,这种利益被称作(D) A,物质利.B,目的性利.C,精神利.D,社会连带利益63,目的性利益(C)A,只能通过个人化的亲身参与才能获.B,可以通过搭便车获得C,可以通过捐款获.D,不可以通过捐款获得64,阿罗悖论表明(C)A,人们没有稳定的偏.B,集体像个体一样拥有理性C,集体往往没有理.D,个体和集体都没有理性65,投票规则的主要功能在于(B)A,加总个人偏好找到共同利.B,保持形式公正C,降低决策成.D,帮助人们确定偏好顺序66,人们之所以对过半数规则比较偏爱是因为(C)A,半数规则的决策成本.B,半数规则的外部性成本低C,半数规则的预期成本.D,半数规则能保持形式公正67,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意识形态(B)A,基本上毫无用.B,使公民的偏好趋同,易于决策C,帮助摆脱信息不完备带来的困扰,使决策变得容易D,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确定政策标准68,公共政策中的基本价值观包括(D)A,民.B,效.C,有.D,自由69,公共政策中的基本价值观内容(B)A,是互不相干的B,构成一个系统C,不同国家,不同条件下的人们的理解都是完全无差异的D,是没有冲突并相互增进的70,环保政策的出现从价值观来看主要是(B)A,经济繁荣和保障的需.B,代际公正价值观的体现C,自由价值观的体.D,效率价值观的体现71,亚当·斯密认为重商主义的关税政策(D)A,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B,促进了国家财富的增长C,促进了商业的发.D,是对效率的惩罚和对工业的破坏72,市场与政府最大的区别在于(B)A,市场缺乏独立决策的能.B,市场相对缺乏强制C,市场没有约束和限.D,市场总是带来效率73,市场失灵具有必然性,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A)A,外部.B,内在.C,缺乏必要的强.D,寻租现象74,政府干预往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包括(A)A,政府规模的不断扩.B,政府的效率日益低下C,政府的合法性降.D,宏观经济总量失衡75,纯共享品是(B)A,由自然界提供.B,无需分配.C,必须由公共财政资金购买.D,有竞争性的76,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体制条件是(C)A,完善的市.B,民主政.C,法.D,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77,所谓的免费品是指(D)A,由自然界提供的物.B,不需付费即可享用的物品C,政府向公民免费提供的物.D,由自然界提供的非稀缺物品78,下列属于纯共享品的是(A)A,互联网的主干.B,公共卫.C,基础教.D,湖泊79,一般说来纯共享品(B)A,无需分配也不存在供给问.B,无需分配但存在供给问题C,都是动用公共财政资金供给.D,在归属权上不清晰80,俱乐部物品(B)A,既对内排他也对外排.B,对内不排他,但不供外部成员享用C,不存在分配问.D,没有竞争性81,公域物品(C)A,使用时没有竞争.B,原则上只能由政府提供C,原则上政府不必生.D,具有排他性82,下列属于社会化物品的是(D)A,国.B,教.C,高速公.D,草地下水资源83,公地悲剧问题的核心是(D)A,外部.B,竞争.C,规模不经.D,搭便车84,解决公地悲剧的思路包括(A)A,"化公为私.B,引入竞争机.C,改变参与者的偏.D,变一次博弈为多次博弈85,导致自主治理失败的外部因素有(C)A,当事人缺乏相互交流的能.B,外部社会经济条件恶劣C,当事人不享有改变制度结构的自治.D,外部政府当局效率低下86,现代福利国家中大规模的福利政策在福利接受者当中带来了(B)A,逆向选.B,败德危.C,道德风.D,个人利益最大化87,法治通过其两个经济作用为市场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即(C)A,界定产权,公平裁.B,产权的界定和保护C,约束政府,约束经济人的行.D,界定产权,维护市场竞争88,布坎南对解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提出了一种市场失灵的自发解,即(A)A,俱乐部提供某些非私人物.B,通过完善市场机制解决市场失灵C,政府与企业结成伙伴关系提供公共物.D,把公共物品转变为私人物品89,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有联络的子系统,即(B)A,强制性制度和诱致性制.B,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C,政治制度和经济制.D,正式化内在规则和非正式化内在规则90,一般说来,违反内化规则的代价是(B)A,名声受.B,产生内.C,利益受.D,受到惩罚91,一般说来,违法习俗和礼貌的代价是(A)A,名声受.B,产生内.C,利益受.D,受到惩罚92,下列关于内在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内在制度就是习惯.B,内在制度对产权和契约的保障作用远远超过了外在制度C,内在制度是从人类经验演化出来的规则体系D,内在制度是理性的个体协商谈判的结果93,正式化内在规则(A)A,是以正规的方式发挥作用并被强制.B,是外部加于社会并要求共同体成员遵守的规则C,包括习惯和内化规.D,包括习俗和礼貌94,人们通过习惯,教育和经验习得的,并达到了在正常情况下不加思考,自我服从程度的规则是(B)A,习.B,内化规.C,正式化内在规.D,礼貌95,人们"约定"的对某类事务或交易的惯常处理方式是(A)A,习.B,习.C,内化规.D,正式化内在规则96,下列关于内在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内在制度以非正式为.B,内在制度允许试验和重新解释C,内在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偏离文化系统D,内在制度缺乏非人格化的精神,具有排外性97,由外在于共同体的政治权力机构代言人自上而下地设计和确立的规则是(A)A,外在制.B,公.C,强制性规.D,普遍适用的禁令98,外在制度的优势包括(D)A,允许试验和重新解.B,执行成本较低C,强化垂直结.D,歧义较少,统一公正99,大部分公民面对于己不利的外在制度选择了"忠诚",这反映了(C)A,信息不完.B,人的有限理.C,理性的无.D,行为的非理性100,政治企业家指的是那些(C)A,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治家B,把企业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管理中的政治家C,为了获得政治声望或物质利益组织利益集团的人D,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企业家101,诱致性制度变迁(B)A,是由政府法令引发的进一步的制度变迁B,是人们在制度不均衡引致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C,往往可以带来制度安排的最优供给D,一般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102,强制性制度变迁(A)A,是由政府法令引致的变迁B,一般会遇到搭便车问题C,一般会遇到外部性问题D,一般会带来制度绩效的改善103,当外部制度导致低效率和不公平时,公众会按照自己的偏好,外部成本和(D)来决定自己的行为.A,时间成.B,机会成.C,内部成.D,行动成本104,如果集体行动和市场活动产生的结果与某一个人的偏好相悖,人们可以考虑的行动类型包括(D)A,退出,创新和忠.B,声音,反抗和容忍C,谈判,交易和妥.D,退出,声音和忠诚1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外在制度对内在制度的歧视和排外现象有校正作用B,外在制度会强化垂直结构C,外在制度具有排外性D,外在制度往往带来低效和不公平106,预测工作的任务是,对政策所依赖的(D)作出判断,同时预见政策对未来社会状况的作用后果.A,综合环.B,当前环.C,不可知环.D,未来环境107,外推预测的基本假设前提是(C)A,未来是可预测.B,人是有推导能力的C,过去的趋势会向未来延.D,政策的既有信息是可延续的108,外推预测的具体方法不包含(B)A,时间序列分.B,直觉分.C,线性回.D,马尔柯夫模型109,下列关于线性回归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该方法以时间序列里的观察到的变量值为基础,判断这些数值是否存在线性趋势B,该方法以空间序列里的观察到的变量值为基础,判断这些数值是否存在线性趋势C,该方法以空间序列里的观察到的变量值为基础,判断这些数值是否存在非线性趋势D,该方法以时间变量的不可确定性为基础,判断这些数值是否存在线性趋势110,理论模型预测是一种(C)A,数字化理论预.B,唯象描.C,分析预.D,推导性预测111,建立理论模型的关键在于要分析对象的运行机理,最大限度地摸清(A)A,因果关.B,前后关.C,渐进关.D,互动关系112,魏墨和维宁认为政策方案有四个基本来源,即现有的政策提案,通用的解决方案,非现成的解决方案及(D)A,守的解决方.B,激进的解决方案C,过去使用过的解决方.D,调整过的解决方案113,不作为分析(B)A,绝对排除任何行.B,是以现有政策为基础进行有限调整的设计方法C,意味着对现有政策不作改.D,是最好的选择114,建立理论模型所使用的数理逻辑形式(D)A,是科学而全面.B,是难以进行精确推理的C,一般将所有"因素"考虑在.D,一般会忽略一些"次要要素" 115,下列说法中体现了林德布罗姆的"渐进主义精神"的是(B)A,新政策应力求尽善尽.B,优先考虑"保守疗法"C,政策分析应当依赖于理性分.D,政策过程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116,通过理论来构建政策方案(C)A,是一种守旧的办.B,是一种过时的办法C,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D,会产生很多负面效果,需谨慎使用117,获取政策创意的途径之一是激发并利用他人的思维,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D)A,工作日志.B,渐进决策.C,管理者继承计.D,头脑风暴法118,常见的"治污"政策方案中不包括(D)A,对排污行为收.B,直接控.C,建立污染权市.D,间接收费119,建立污染权市场(B)A,意味着任何人均可购买污染.B,意味着污染权允许转让C,是一种不可行的办.D,会造成污染加剧120,边际收益递减意味着(C)A,消费水平越高,边际效用越.B,消费水平越高,边际效用越低C,成本越高,边际收益越.D,成本越高,边际收益越大121,前景预测工作(D)A,是可有可无.B,实际用途不.C,容易产生误.D,不可或缺122,许多变量的变化趋势呈现出非线性特征,这些变化趋势常常表现为(C)A,直.B,垂直.C,增长曲.D,平行线123,政策评估和展示属于分析工作的(C)A,前期内.B,中后期内.C,贯穿全过程的内.D,后续内容124,净现值评估针对的是由于(D)的存在对于政策行动收益的影响以及与此相关的政策选择问题.A,利.B,股.C,债.D,贴现率125,政府资金来源一般为税收和(D)A,捐.B,国.C,罚没收.D,筹措的资金126,内在利润率是(B)A,净现值达到100时的贴现.B,净现值达到零时的贴现率C,银行内部规定的商业利润.D,政府同银行之间的贷款利率127,最常用的经济可行性评估方法是(A)A,成本-收益分.B,敏感性分.C,净现值评.D,剩余价值计算128,净现值评估中一般(D)A,选择净现值最高的方.B,选择内在利润率最高的方案C,选择收益与成本之比最高的方.D,要综合考虑净现值和内在利润率因素129,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C)A,寻找对政策最关心的人.B,寻找政策最需关心的弱势群体C,发现什么变量对政策结果的作用是关键.D,寻找最易变动的变量130,进行敏感性分析时,通常需要进行分析的变量(A)A,包括多.B,只有一.C,包括全.D,只有少数几个1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政治可行性评估没有公认的方法,但基本有量化标准B,政治可行性评估既没有公认的方法,也基本没有量化标准C,政治可行性评估虽然有公认的方法,但基本没有量化标准D,政治可行性评估的方法同经济可行性评估的方法大致相同132,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政策展示和建议的方法是(D)A,两两比较.B,确定满意程度.C,无绝对优势选项.D,投票表决法133,无绝对优势选项法的缺点是(B)A,参与者难以就重要性程度达成一.B,可能保留一个以上的答案C,不能排除中庸的方.D,许多细节,不可见的方面被忽略134,最为有效的展示政策方案的方法是(D)A,词典排序.B,两两比较.C,满意程度.D,三者都不是135,下列关于社会系统核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指标可能带有人为偏见,难以反映社会真实情况的变化B,它比社会试验方法优越C,随着范畴的不同,实验对象会随时改变态度D,只有监测客观状况的指标才是客观的136,社会实验方法的缺点是(D)A,指标带有人为偏.B,政策与社会指标变化不一定有因果关系C,过于强调对指标的追.D,是一种局限于小范围的试验,不能大范围推广137,判断政策效果的常用技巧和方法包括(B)A,两两比较法B,指数法C,排除法D,词典排序法138,污染物浓度指数不能体现污染物对人和环境的不同危害程度的原因是(D)A,不同污染物对人和环境的危害程度不一.B,不同污染物的浓度不应该相加C,所有的测量数据不准.D,综合指数不能反映具体的细节问题139,散点图可以用来(B)A,反映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B,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C,测量贫富差.D,分析经济发展速度140,恩格尔系数是(A)A,一种指数.B,是一种图示.C,一种间断时间序列分.D,一种表格法二,多项选择题:1,爱莉诺·奥斯特罗姆把制度分为以下几个层次(ABD)A,宪法选.B,集体选.C,法律选.D,操作选择2,当代公共政策的特征有(BC)A,统治政治进一步强.B,政策问题日益复杂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重.D,政策预期和政策结果趋于一致3,20世纪早期美国的专业政策研究部门有(ABCD).A,国家经济研究.B,对外关系委员.C,全国计划学.D,布鲁金斯学会4,亚当·斯密等人主张(AC)A,干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B,干预最多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C,政府尽量少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D,政府尽量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5,公共政策的内涵可以回答(ABCD)A,为什么干.B,谁来干.C,用什么干.D,干预什么人6,影响公共政策的因素大致分为(BCD)A,决策者的直觉因.B,政治系统自身因.C,内部环境因.D,外部环境因素7,阿尔蒙德等人将政治文化分为(ACD)A,政策文.B,生态文.C,过程文.D,系统文化8,政治制度包括(ABCD)A,政体制度B,决策制度C,政治文化D,舆论控制制度9,决策制度涉及(ABCD)A,决策的合法程.B,决策原.C,最高决策者是.D,最高决策权是什么10,下列政策手段中用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是(ABD)A,关税壁.B,"绿色壁垒.C,举证壁.D,非关税壁垒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案例分析题2.1.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涵盖了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成百上千项政策(包括党章、党的各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和决议,党中央各次全会的决议和公报、各届、次全国人大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制度等),邓小平理论为所有这些政策提供了共同的理念,这些政策共同的导向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试问所有这些政策属于哪个层次的公共政策?2.1.答: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所有的改革开放政策,都属于“改革开放政策群”。
因为:(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段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产出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集合体。
(2)根据政策群这一概念特征,我国自1978年以来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虽内容各异,但其产生理念同源,即邓小平理论为所有政策提出了共同的理念;所有政策具有共同的导向,即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1.1982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国家机构精简问题,邓小平做了《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讲话,提出了机构改革的政策要点。
国务院据此拟制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初步方案、国务院部委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方案,并先后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1982年3月)、第23次会议(同年5月)、第24次会议(同年8月)审议、通过。
此外,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都要通过一些政策性文件,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978年12月2日通过),以及党的主要领导人发表一些重要讲话,如邓小平南巡讲话给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重大影响。
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中党的政策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3.1.答:(1)在当代中国,共产党组织事实上成为一种社会公共权力,而且是各种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的领导核心。
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过程,是指以中国共产党组织为首的所有履行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的决策与执行的过程。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A市着名的风景区燕湖原本风景秀美,近年来由于游客太多,管理混乱,湖水已严重污染,加之附近有一棉纺厂,该棉纺厂没有污水排放管道,途经燕湖向远郊的河里排放污水,经过燕湖的管道闸门因年久失修已有泄漏,造成了泄漏排放染色废水事故,使湖水污染更加严重,经市环保局现场勘察,采集有关水样检验、监测,证实燕湖的水质已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附近的居民和游客对此很有意见,纷纷呼吁政策机构着手治理燕湖。
你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能否政策议程呢?为什么?答:一项政策问题政策议程,应具备下列一些条件:(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
(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
(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
燕湖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引起了居民和游客的强烈不满;市环保局也对此问题进行检测,证实水质确实不符合要求,该市政府应对此严重明朗化的问题有适当的反映,而且燕湖是风景区,保护区内的水污染问题更易引起政府的重视。
因此,我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应该能政策议程。
2.A市是一个古老的工业城市,有化肥厂、选矿厂、棉纺厂、钢铁厂等许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没有采取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清泉河,近年来,由于大部分企业扩大了生产能力,使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清泉河水质严重污染,河中的部分鱼虾和植物已经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由于问题的日益严重,2001年元月A市政府决策采取措施治理清泉河。
请你帮A市政府拟定清泉河污染治理的政策目标。
答: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清泉河污染治理目标可被具体界定为:(1)到2002年底,确保清泉河流域各工业企业及沿河的宾馆、饭店等单位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到2005年底,使清泉河的水质达到地面水三类水质标准,实现清泉河水体变清。
(3)到2010年基本解决清泉河富营养化问题,河区生态系统转向良性循环。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题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政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或者促进社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
在实践中,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往往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公共政策案例,探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案例分析对象为某国家的教育政策。
在过去的几年中,该国政府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
其中包括对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经费的增加等措施。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到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首先,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需要考虑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该国家,城市和农村地区存在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通过调整教育资源的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提高了农村学生的教育水平,促进了教育公平。
其次,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是该国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政府通过取消一些教育行政审批和管理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推动学校办学机制的多样化发展。
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此外,教育经费的增加也是该国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府通过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师的待遇,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该国教育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教育公平。
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政策的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教育资源的配置仍然存在不均衡等。
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政策,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案例分析习题仅供参考分析用案例1 初到泉州,外地司机会发现一桩怪事:要想从厦门方向经高速公路进入泉州,走刺桐大桥最近,但他们却必须舍近求远,多花上15分钟,绕行十多公里,才能经泉州大桥进入市区。
原因很简单:刺桐大桥并未和高速公路相连,尽管两者只有百米之隔,尽管大桥公司一直努力争取,但在近6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连接;而相隔好几公里的泉州大桥,却硬由一条政府直接投资1.3亿元才建起的公路,与高速公路连接起来。
同样横跨晋江,同样是当地重要交通枢纽,两座大桥的遭遇却如此不同。
“它们的‘姓’不一样。
泉州大桥‘姓’国有,刺桐大桥‘姓’民营。
”一位当地人士这么说。
很明显,与泉州大桥的国有“身份”相比,刺桐大桥的民营背景,让其备受困扰。
思考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姓“国有”和姓“民营”的矛盾? 2.如何协调两者的矛盾? 【答案】 1.利益归属不同。
官方和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的政策目标和实施过程不同。
2.政府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积极迎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公民参与制定或选择政策方案,领导干部与政策制定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科学知识和民主意识。
案例2 美国兰德公司9月10日发表一份新闻公报,题:兰德公司分析家们敦促美国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做出重大改变。
兰德公司的一些分析家对华盛顿长期以来实行的对华接触政策提出批评,同时也对许多对此政策持批评态度的人所赞成的遏制政策予以摒弃,他们今天敦促实行一项新的对华政策,并且称之为“遏制接触政策”,目的在于既能维持合作关系,又能抵御将来中国对美国的利益和目标形成的挑战。
这项提议出现在《美国与崛起的中国:战略和军事影响》的报告之中,这是一份内容广泛的报告,既探讨了影响中国国家安全行为的种种决定因素,又提供了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努力的最新估计,还研究了美国的政策选择。
这份分析报告建立在历时两年,专门为美国空军而进行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主其事者是兰德公司的高级战略家,前负责政策计划的国防部副部长帮办蔡迈·哈利勒扎德。
案例: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保障对策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1、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
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2、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
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
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1、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
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
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
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
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
如政府对农民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2、现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
当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案例分析习题仅供参考分析用案例1 初到泉州,外地司机会发现一桩怪事:要想从厦门方向经高速公路进入泉州,走刺桐大桥最近,但他们却必须舍近求远,多花上15分钟,绕行十多公里,才能经泉州大桥进入市区。
原因很简单:刺桐大桥并未和高速公路相连,尽管两者只有百米之隔,尽管大桥公司一直努力争取,但在近6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连接;而相隔好几公里的泉州大桥,却硬由一条政府直接投资1.3亿元才建起的公路,与高速公路连接起来。
同样横跨晋江,同样是当地重要交通枢纽,两座大桥的遭遇却如此不同。
“它们的‘姓’不一样。
泉州大桥‘姓’国有,刺桐大桥‘姓’民营。
”一位当地人士这么说。
很明显,与泉州大桥的国有“身份”相比,刺桐大桥的民营背景,让其备受困扰。
思考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姓“国有”和姓“民营”的矛盾? 2.如何协调两者的矛盾? 【答案】 1.利益归属不同。
官方和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的政策目标和实施过程不同。
2.政府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积极迎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公民参与制定或选择政策方案,领导干部与政策制定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科学知识和民主意识。
案例2 美国兰德公司9月10日发表一份新闻公报,题:兰德公司分析家们敦促美国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做出重大改变。
兰德公司的一些分析家对华盛顿长期以来实行的对华接触政策提出批评,同时也对许多对此政策持批评态度的人所赞成的遏制政策予以摒弃,他们今天敦促实行一项新的对华政策,并且称之为“遏制接触政策”,目的在于既能维持合作关系,又能抵御将来中国对美国的利益和目标形成的挑战。
这项提议出现在《美国与崛起的中国:战略和军事影响》的报告之中,这是一份内容广泛的报告,既探讨了影响中国国家安全行为的种种决定因素,又提供了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努力的最新估计,还研究了美国的政策选择。
这份分析报告建立在历时两年,专门为美国空军而进行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主其事者是兰德公司的高级战略家,前负责政策计划的国防部副部长帮办蔡迈·哈利勒扎德。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2.201204州领导三次批示难阻项目开工水泥业作为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的行业,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
而记者近日在采访时发现,一个按国家规定不得开工建设,且被Y州州委州政府数次批示叫停的水泥项目,却正在大张旗鼓地抢建。
有关专家称这是一个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调控失灵范本”。
2010年2月24日,Y州工信局《关于Y州水泥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称:该水泥项目,州委州政府明确要求缓建,但项目所在地、该州所属的T市一直在推进,建议按州委州政府意见办事。
2月25日,州领导在这份材料上批示:“赞成工信局意见,关于T市的水泥项目,应采取措施予以缓建,T市应从大局出发配合工作。
”但是作为Y州管辖的T市并未听从州领导的意见。
不久,T市水利部门批准了该项目的用水审批文件。
此后不到两个月,该项目土建工程强行开工。
5月28日,在Y州工信局《关于T公司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上,州领导再次批示“州委州政府是一直不赞成此项目的,要想尽办法缓建。
”与此同时,该项目开始挖地基,进行更大规模的施工建设。
2010年8月19日,T市市委书记、市长带领市四大班子成员及各委、办、局负责人共100余人赴承建该项目的公司视察工作。
该公司负责人向市领导表示:克难攻坚,抓紧施工,争取早投产、早见效。
10月28日,州领导第三次在一份材料上批示“这个项目以缓建为好。
”在这次批示后,T市和承建该项目的公司反而加快了建设步伐。
11月中旬,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战胜困难抢工期”的红色条幅在猎猎寒风中飘舞。
请回答:(1)公共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从政策失灵的角度分析本案例中州领导三次批示难阻项目开工的原因。
33.201204《社会救助法草案》被高层否决近期以来,中国部分地区物价上涨,影响了一些低收入家庭。
然而,中国当前的社会救助基本原则不明确,有些地方的社会救助资金保障不足,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和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缺乏法律及法规的依据,申请人骗取社会救助待遇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20l0年3月举行的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96名代表提出三件议案,要求制定《社会救助法》。
会后有关部门拟制了《社会救助法草案》,并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该项立法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和2010年立法工作计划。
近日,《法制晚报》记者获悉:《社会救助法草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否决,可能和刚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关。
社会救助法草案在内容方面处理得不是很好,与《社会保险法》的一些条款打架。
被否决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这部法律牵扯问题比较大,要考虑国家财力是否能承受。
另据接近政府的人士透露,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社会救助法草案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
请回答:(1)政策审议阶段的可行性评估主要考虑哪些因素?(2)从政策审议阶段的可行性评估角度,分析《社会救助法草案》被否决的理由。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38. 201004《宪法修正案》的诞生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宪法作适当的修改。
“两会”一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修宪工作。
会议决定成立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组长的中央宪法修改小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宪法修改工作正式启动。
随后,中共中央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广泛征求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先后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
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
2003年12月22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开始举行。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共同意见,依照《宪法》第64条规定的修改宪法的特别程序,以中共中央《建议》为基础,委员长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情况,拟订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代拟稿和《宪法修正案》(草案)代拟稿,决定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
2004年3月,《宪法修正案》(草案)摆上了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9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的案头。
出席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认真的审议。
在充分肯定修正案草案的同时,有些代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大会为此举行了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听取审议情况汇报,并将《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团审议。
2004年3月13日,大会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决定将《宪法修正案》(草案)表决稿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
3月14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又一次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出席会议的2903名全国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郑重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
结果显示:收回有效票2890张,赞成2863张,赞成票占有效票的99%,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
随后,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修改后的新宪法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公布。
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本案例,谈谈政策合法化的含义。
(2)结合本案例,谈谈我国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38. 眼看2003年的年终将至,某省滨河县石头乡柳村和谢村农民仍然没有领到去年退耕还林补助款和粮食,农民对此十分不满。
退耕还林补助款和粮食拖欠了整整一年。
如果说滨河县林业局没有拨下这笔款,责任应该全在林业局。
问题是,滨河县林业局局长周某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林业局早已经如数将去年两村的退耕还林补助款和粮食划拨到石头乡政府。
那么,在当年退耕还林补助款和粮食即将兑现的时候,这两个村的农民为何还苦苦等候去年的补助钱粮?原来,退耕还林的农民们拿不到应该得到的钱粮补助,是石头乡政府“越位”所致。
2002年初,滨河县给石头乡下达了2500亩的退耕还林任务。
石头乡主要领导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违反县政府有关规定,擅自包租了推土机平田整地,并组织外村农民帮助退耕还林村的农民挖树坑。
这笔支出在上级拨付的退耕还林补助钱粮中扣除。
石头乡政府“包办”退耕还林事项,占用补助给失地农民的钱粮,导致2002年两个退耕还林村217户农民的2049亩退耕还林地补助钱粮无法兑现。
农民王某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是个好政策,是为农民办好事;但乡上没有原原本本地执行国家政策,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结合案例,运用相关理论回答:200704(1)石头乡政府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时出现了何种形式的政策执行偏差。
(2)分析原因并说明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偏差。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38.因地制宜,确定农业发展方针浙江省××市地处钱塘江和太湖源头,山区面积占到86%。
改革开放前,国家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农业政策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
该市执行的也是以粮食为纲的方针。
由于单纯抓粮食生产,山区农民人均收入一直在低水平上缓慢增长。
1983年,该市森林覆盖率只有64%,水土流失严重。
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文件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拟定自己的农业发展规划;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
该市在执行中央政策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该市的地理环境更适合林业的发展。
于是,果断地调整自身的农业生产方针,变为:以林为主,林农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尤其是重视生态经济效益。
培育和发展生态效益林业成为当地政府的主要农业政策。
经过当地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引导,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最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目前,该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5%,是我国唯一加入世界示范林网络组织成员的城市,被誉为沪杭的“生态后花园”。
阅读以上材料,试分析以下问题:200804(1)本案例中哪些情况体现了政策执行再决策?(2)分析本案例中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主要依据。
200807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38. 20世纪90年代后,地方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借助“外脑”进行决策。
1992年10月,南方某地级市率先在省内成立了第一个“市委、市政府决策智囊团”,以聘请经济能人为标准,吸收了一大批当地的民营企业家、“文化名流”为智囊团成员。
智囊团成立几年来,不但没有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好的政策建议,反而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1996年,新的市委书记上任后,将“市委、市政府决策智囊团”改组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小组”,聘请当地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为该小组的成员。
小组成立不到3个月,所提出的“建设大学科技园”、“城市形象设计”、“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等政策建议,均被市委、市政府采纳,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200404试运用公共政策咨询的有关知识,分析总结该市借助“外脑”进行决策的经验教训。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38.案例:某县卫生局于2000年3月下发文件,规定各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向县卫生局交纳1000元的医疗卫生保证金。
文件下发后,引起了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强烈不满,他们持着省卫生厅1998年2月下发的《关于禁止对医疗卫生机构乱摊派、乱收费的通知》,要求县政府根据该通知中有关禁止收取医疗卫生保证金的规定,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
县政府负责人找县卫生局局长调查了解,卫生局局长答复说,县卫生局之所以收取一定数额的医疗卫生保证金,是要严把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审批关,不是乱收费。
200304请运用政策执行偏差的理论分析县政府应不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并详述理由。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38.城市里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他们的子女入学难成为近年来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果这些孩子成为新文盲,将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仅在××市,这些孩子的数量就将近20万人。
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早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关注。
1998年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提出“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具体承担流出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
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的人头经费按户籍划拨,外来工所在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并没有包含外来务工者子女的教育经费,所以××市这些流动学龄儿童就学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
绝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子女只能到打工者自己创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这一问题也得到媒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