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 格式:pdf
- 大小:51.57 KB
- 文档页数:10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主要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具体来说:生产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
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
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
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
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 科学技术与与生产力(结合第九章)
4.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与自然规律相比,其特点为: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
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
(4)与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改变相适应,经济规律分为三种:一是为数很少的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如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三是某一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如资本主义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
(5)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
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
失败。
第一章
一、主要概念:
1.商品: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2.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
4.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5.具体劳动:是指有用劳动,即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6.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8.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9.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0.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1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12.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1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
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14.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
1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二、主要问题:
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就经济形式而言,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存在过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类型的经济。
(2)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具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生产者。
(4)商品经济在历史上经历了从简单商品经济到发达商品经济的过程。简单商品经济在各种社会中都存在,但从
未成为社会经济的支配形式。
2.商品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
(1)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