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白生平事迹
- 格式:ppt
- 大小:331.00 KB
- 文档页数:19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公元701年,逝世于公元762年,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但出生地有争议,一种说法是他出生在唐朝设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西南),另一种说法是他出生在唐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李白五岁时随父迁居至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自此开始了他的成长和求学之路。
李白少年时期便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他善于作诗,且诗作风格独特,充满想象力。
他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不仅学习经典,也热爱诗词歌赋,这都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年后,李白开始游历四方,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甚至远至边疆。
他游历的目的不仅在于欣赏自然风光,更在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寻求政治上的出路。
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但仕途并不顺利,他在政治上并未获得大的成就。
天宝初年,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召见,并供奉翰林,但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他被排挤出京。
此后,李白的生活陷入困境,他的心情也极度烦闷,但他并未放弃诗歌创作,反而将更多的情感投入到诗中,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晚年的李白在穷困和疾病中度过,但他对诗歌的热情并未减退。
他的诗作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公元762年,李白在安徽当涂病逝,享年61岁。
李白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的诗歌却永远熠熠生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
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碎叶(今中亚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他的父亲在4岁时迁居到剑南道绵州(今四川江油)。
李白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漫游中度过,他曾经在黄鹤楼搁笔,也曾在永王李璘的幕府中参与过政治,但最终因不能见容于权贵而在京三年后弃官而去,继续他的流浪生活。
在安史之乱后,他曾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但途中遇赦。
晚年的李白漂泊在东南一带,并依附于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后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他的诗文流传至今,并被整理成《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的一生概括李白的一生概括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的一生概括,欢迎阅读!一、早年天才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
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约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之青莲乡。
祖籍为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
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
李白五岁。
发奋读书始于是年。
《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
”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
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好剑术,喜任侠。
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
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内)读书。
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二、辞亲远游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
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岁。
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
秋,病卧扬州。
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
结识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
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
李白二十七岁。
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遂家于安陆。
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
开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屡次入侵。
李白二十八岁。
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唐玄宗为自己四十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并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
李白的生平事迹第一篇:李白的早年经历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
其出生年份有多种说法,但大致在唐高宗神龙年间(705年-710年)左右。
他的故乡在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陇县西北。
据传,其祖父李瑁是唐高祖李渊的孙子,为了避开宰相李靖的迫害,流亡到陇县定居,成为一名士族。
李白自幼聪颖好学,喜欢阅读诗书。
家境富裕的他不需要担心生计问题,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
在家乡陇县,李白开始学习《诗经》和《楚辞》,并广泛涉猎其他经典著作。
他也经常听取家人对历史、诗歌和音乐的讲解,并与几个好友一起探讨各种话题。
据传,李白十五岁时,父亲去世,这使他的童年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开始了他独立自主的人生旅程。
李白的母亲因为他常常追逐书中的英雄豪杰,便送他去学武,希望他能够“雄俊”。
李白确实学得很好,事后也熟悉了各种武器的用法。
但他的心却一直向往文学,尤其是古诗词。
十七岁时,李白离开家乡,前往省城长安,拜入当时著名的学者和诗人崔颢门下,成为他的弟子。
在崔颢的指导下,李白开始学习《文选》、《微子》等经典,也开始写一些自己的诗歌。
不过,他认为自己的声音有些模仿崔颢的口吻,缺少独特性,于是便开始试着发掘自己的原创性。
崔颢认为李白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他的外出旅行经历,于是便慷慨地提供给他一些支持和资源。
李白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旅行生活,行至神州大地的南北,广泛涉猎山川湖海、桥梁草木、人文风物等内容,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诗歌作品,奠定了他的诗人地位。
李白多次获得李隆基(唐玄宗)和李亨(唐肃宗)的赏识,并受到许多文化名流的赞誉,成为唐代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
在他的故乡,留下了丰富的文学和文化遗产。
李白的诗歌风格含蓄潇洒、富于音乐性,推动了唐诗的发展,也为后世文学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历史人物传记李白——才子佳人,诗仙之神话李白,唐朝时期杰出的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歌以豪放奔放、豪放狂傲著称,影响深远。
他的诗作融汇了自然景观、人生哲理和政治抒怀等多种主题,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本文将为您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以及对他的影响,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传奇。
1. 早年生活——少年之志李白于公元701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小聪慧过人。
他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诗经》、《楚辞》等古典诗歌有着深入的研究。
在进入少年时期,他远离尘嚣,游历名山大川,领悟自然之美,培养了他豪放的个性。
2. 登上诗坛——文坛之王李白的诗才在年轻时便显露出色。
他以出众的才华闻名于世,时常与其他文人辩论,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独到见解。
他用豪放的笔墨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追忆。
3. 流浪岁月——壮游四方李白的一生充满了冒险和奇遇。
他心向往之于自由和独立的生活,因此他放弃了传统的官员职位,选择了四处流浪。
这段流浪岁月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源泉,他游历大江南北,登上名山大川,寻找灵感和人生的真谛。
4. 寓言诗歌——独特风格的创造李白的诗歌以寓言为主题,他常用动物形象和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诗作其中一篇最有名的代表作品就是《静夜思》,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的懷念。
此外,他还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歌颂英雄气概等方式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诗意。
5. 影响力——菩萨眼中的尘埃李白的诗歌风格对后世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且在后世被视为诗歌的经典之作。
他的豪放个性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追求,启发了后来许多诗人的创作灵感。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立足于文坛,成为了唐朝文学的代表之一。
6. 走向辉煌——永垂不朽李白的杰出成就使他成为了历史人物传记中的传奇。
他的诗歌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尽管他的一生并不如意,但他的豪情壮志以及他的才华让世人铭记,更使他的诗歌永远流传下去。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李白生平事迹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李白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叶堡乡),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十六)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
李白的生平事迹成就与代表作有哪些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白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李白简介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见了,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逸,清新飘逸,气势磅礴,大气十足。
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他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他虽然只有很少几首著作权受怀疑的词作,但如果评选天下第一词人,李白无疑将以全票当选“词王”。
李白的主要成就1、诗歌代表作品: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侠客行、春思、秋歌2、词赋:李白是否有词的创作至今仍然未有一致的定论,但是今传为李白词的作品,若不论其真伪及是否可归入词体,约有20余首,如《秋风词》《结袜子》《菩萨蛮》《忆秦娥》等。
3、书法:《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
草书5行,共25字。
款署“太白,李白《上阳台帖》”二字。
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
背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
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4、剑术: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
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
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的生平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李白的生平简介篇1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
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朝诗人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大李杜”。
李白在乐府、歌行和绝句上的成就最高,他的风格豪迈奔放,又不失清新飘逸,且想象力非常丰富,语言轻快,意境奇妙。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朝诗人李白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白生平简介李白古代的浪漫诗人,出生于公元701年,家世和出身不详,据说是在西域碎叶城出生的,后来跟着父亲到了绵州昌明。
关于他的高祖有说法是兴圣皇帝,也有人推测是唐太宗的兄弟。
李白五岁的时候开始识字读书,这其中还发生了铁杵磨针的故事。
李白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作赋了,并接触到了道教,在游历过相邻周郡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因而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开始远游。
在路上,李白认识了孟浩然、李邕,并在安陆成亲。
从十五岁拜访高官和高人以来,心怀抱负的李白就一直希望自己的才华被人赏识,拜见一些王公大臣,但是都被拒绝了。
失意的他曾经一度与当时的无赖为伍,后来定居在安陆的桃花岩,过起了种地的生活,空闲的时候也读读书。
前半生的李白一直都不得志,几次向高官显贵献上自己的诚意之作都没有成功。
受到打击的他也自暴自弃过,终究还是选择过回平静的生活。
李白的故事传奇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小故事。
最有名的一个小故事应该就是“铁杵磨成针”了,这个故事想必连正在上幼稚园的小朋友都知道。
那么,今天我们不提“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而来讲讲关于李白姓名是怎么来的小故事。
关于李白姓名的由来民间一直有很多版本,可信度较高的有这么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就是李白的名字是他自己起的。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从小便十分的聪慧,五岁就能够背诵六甲,可见李白的文学天赋极其的高,是一名小神童。
等到七岁时,李白还没有正式取名,他的父亲一直没有想好要给李白取什么名。
李白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母两人都博览群书,对李白的要求也很严格。
有一日,父亲看到院中的繁花似锦,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于是心生一计,准备让李白自己给自己取名。
李白生平事迹表
一蜀中求学,崭露头角(701—725)
701年出生在四川江油县青莲乡(青莲居士)。
约706—716在匡山读书十年,其间,学剑术、纵横术和诗文,尤以诗文见长。
二出蜀远游,求道访友(725—735)
725年别匡山,辞亲远游。
他乘船经三峡东下,过荆门、江夏、到浔阳登庐山;访金陵,游扬州,浪迹吴、会之间;再回舟上,由江夏溯汉水,过襄樊,走临汝,又从临汝到安陆,开始“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
三移家东鲁,供奉翰林(736—744年)
736年李白从安陆移居山东。
天宝元年(742年)在南陵奉召入长安。
唐玄宗亲自召见,任为翰林供奉(李翰林)。
他以经世王佐之才自命,玄宗则以文学侍从看待。
对此遭遇,他并不满意,加之纵酒狂放,目中无人,终蒙谗出京。
四离开长安,漫游南北(745—757)
745年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漫游南北。
他从梁宋(开封)、齐鲁到幽燕,又多次来往会稽、金陵、宜城之间。
在此初期,他和杜甫结下了不朽的友谊。
756年参加永王璘幕府。
次年永王兵败丹阳,他受到牵累,流放夜郎。
五巫山遇赦,病逝当涂(758-762年)
757年李白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东还。
在江夏、巴陵、衡阳一带稍事盘桓,就回到浔阳。
以后又重游金陵,来往宣城,历
阳等地。
临卒前一年,李光弼东镇临准,抗拒史朝义,他闻讯请缨,不幸中途因病折回,於宝应元年(762年)在当涂令李阳冰任所逝世,年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