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69.33 KB
- 文档页数:31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
2.本单元重点:(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
5.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内容,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3.从字里行间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准备:《长征》朗诵录音。
电视剧《长征》片段。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识记“崖、渡、索”3个生字,理解本诗中的词语。
2.正确朗读这首诗歌。
3.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一、了解历史,深情导入新课【课件2】1.同学们,在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5篇老师可以通过教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接受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期望对您有所挂念。
欢送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1闲逛一、教学目标(1)精确、流利、有轻重缓急地朗读课文,读进角色,读出感情;(2)通过自身品尝及合作探究,揣摩词句含义,品尝文中所具有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情美;(3)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同学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育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同学人文素养。
难点:(1)揣摩精致词句,品尝语言美、意境美;(2)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终一句话。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多媒体激趣,导入情境:(课前播放温情media show,带动同学心情,感受布满温馨的气氛,为下面情感的宣泄及活动的参与做铺垫。
)2、出示目标及学法指导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声老师配乐范读,同学认真听读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同学自由朗读,相互争辩三读课文,美点寻踪,感悟语言的魅力同学自由活动,或读,或背3、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并答复几个问题:(多媒体呈现字词)① 参与闲逛的人物闲逛的地点闲逛的季节闲逛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课文原词答复)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田野;② 这是一次_________的闲逛用一句话概括。
举例:这是一次春天里的闲逛;这是一次一家四口的闲逛;这是一次感受亲情、珍惜亲情的闲逛。
4、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出示争辩题目,同学自主学习,合作争辩)落脚点一:劝母闲逛,让生命连续(1)我们知道母亲本不情愿出来的,我为什么还邀请她出来(2)母亲为什么不情愿出来闲逛真的是由于身体不好吗落脚点二:爱的选择,把爱延长(1)母亲和儿子发生了什么分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2)在大路与小路中间,“我〞最终打算遵从母亲,委屈儿子,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商定(3)母亲后来为什么打算转变办法走小路由此可以看出什么落脚点三:背起“世界〞,让爱传承“但我和妻子都是渐渐地,稳稳地,走得很认真,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第2单元5 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律、崖、渡、索”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诗句,分析诗句,给诗分层,归纳各层意思。
3.情感与价值感受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一些有关长征的资料、毛泽东的诗词,了解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教师:准备《长征》歌曲,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板书设计】七律·长征 总结 不怕远征难分述 五岭(腾)乌蒙(走)金沙江(暖) 万水千山大渡河(寒)岷山(喜)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总结 尽开颜【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我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的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我将教学环节分为四个板块,先扫除生字词,初步感知长征,再进一步走近长征,以读带讲,深入长征,体会长征路的“难”和红军的“只等闲”的乐观精神,最后背诵全诗,升华情感。
讲解完课文,我让学生高声朗读诗句,让学生欣赏了歌曲《长征》,再现红军长征中的一些重要战役。
通过想象加以充实,使长征的一些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诗歌的基本特征,初步培养了阅读诗歌的能力,体会到了诗歌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不足之处] 由于受能力限制,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还尚有偏颇,在教学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如教师的指导还是过多,放手的力度还不够等等,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改变,有所提高。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第2单元教材分析教案设计每课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自然”,所选课文都围绕着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展开,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分析课文主题。
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表达自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教案设计1.《山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学会写作方法。
(3)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自学: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字词。
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写作练习。
2.《小池》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池的美丽与神奇。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池的美丽。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小池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自学: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讲解生字词。
观察练习: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小池,进行写作练习。
3.《秋天的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雨的美。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雨的美。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教学过程导入:展示秋天的雨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单元生字,能读写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情感。
(3)学会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摘录、批注、概括等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课文包括《山行》、《枫桥夜泊》、《浪淘沙》等古诗,以及《观潮》、《草原》等现代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
(3)摘录、批注、概括等阅读方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1)古诗的鉴赏。
(2)现代文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学步骤1.第一课时:《山行》(1)导入:介绍作者杜牧,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课堂讨论:分析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2.第二课时:《枫桥夜泊》(1)导入:介绍作者张继,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课堂讨论:分析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3.第三课时:《浪淘沙》(1)导入:介绍作者刘禹锡,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课堂讨论:分析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4.第四课时:《观潮》(1)导入:介绍作者鲁迅,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5.第五课时:《草原》(1)导入:介绍作者老舍,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
(2)进行单元检测,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习作:多彩的活动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一次活动,要做到详略得当。
2.赏析短文片段,认知场面描写,学习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抓住细节,既要写好场面中的“点”,又要写好场面中的“面”,使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
3.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多思考,使作文有深度。
重点:通过经典场面描写,让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难点:把握场面描写的要求,并通过写作进一步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课题亲爱的同学们,小学生活快乐而美好,期间经历了许多精彩的活动。
我们来回忆顾一下,生这是~~这是~~,你印象深刻的活动还有哪些?(播放图片让学生回忆)多彩的活动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多彩的活动》,留下这快乐、美好的记忆(板书课题)二、交流讨论,归纳写法记忆是美好的,但是要落到笔尖上,可要花一番功夫。
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二单元的习作要求,回顾我们在二单元课文中学得的习作方法,四人组内交流如何把活动得具体、生动。
讨论时,请把结果记录在纸上。
(板书:具体、生动)孩子们讨论得特别认真,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谁先来?还有哪一组要补充吗?老师根据你们的讨论结果,总结了一下,要把活动得具体、生动,就要做到以下几点(出示PPT),同学们一起读一读:1、按顺序描写,详略得当。
2、关注精彩场面,运用点面结合,抓人物的神态、心理等细节。
3、多用修饰语或者修辞手法,能让语言更生动。
4、可写自己的体会,让文章更有感情。
三、短文赏析,学习场面描写要把多彩的活动得具体、生动,一定要抓精彩场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场面描写。
下面我们欣赏一个活动片段,说一说,你觉得它们哪里描写好,有没有用上刚才我们总结出来的方法呢?阳光消失了,天空忽然阴沉了起来。
整个教室荡漾着紧张的气氛,以前脸上的笑容也已烟消云散,个个的眉头好像被哪家遗失的锁紧紧锁了起来,似乎都在埋头在苦读。
当老师念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我心里突然一惊,啊!该我上场了!我站了起来,向台上走去。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部编版)教案一:《千里之外》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课文《千里之外》的基本内容;2.学会认读生词,并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义;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课文:《千里之外》;2.生词:千里之外、寻找、大都市、石头、人生、渴望;3.阅读理解:课文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联想到旅行的经历或梦想;2.课文分析:教师阅读课文,学生主动倾听与阅读,合作讨论并整理出课文的主题和要点;3.生词讲解: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难点,对生词进行解释,并给出例句进行语境理解;4.课文再读:让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的问题;5.阅读理解: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6.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课文相关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对课文更深层次的理解;7.展示分享:邀请学生代表小组展示他们的答案,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思考过程;8.反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同时指出他们在阅读理解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扩展】1.延伸阅读: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其他以旅行为主题的文章,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对世界的认知;2.写作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他们对旅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案二:《语文知识运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语文知识;2.学会正确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词语拼写;2.词语选择;3.词语组成。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常见的错别字和词语误用,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2.知识讲解:以课本中常见的语文知识点为例进行讲解,解释其用法和运用技巧;3.词语拼写:向学生出示一段文字,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拼写正确的词语;4.词语选择:给学生提供几个近义或音形相近的词语,让他们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5.词语组成:给学生提供一个词语的词根和词尾,让他们根据给定的意思组成一个完整的词语;6.巩固练习:通过小组竞赛或个人练习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通用6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篇1《萤火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体会说明文的写作语言。
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
2.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教学难点: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用音频伊能静的《萤火虫》导入课文。
一、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贾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
从1931年《鸟与文学》问世,到临终前出版的《花与文学》为止,60年间创作及译作近300万了的作品。
自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起,贾祖璋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就为这个栏目撰写科学小品:同时为开时书店编写了多种动植物学课本。
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
2.粗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意。
3.整理文章思路。
提示:文章的开头,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读者带人了夏夜乡间优美的环境中,极富感情地记叙了幼时的游戏:捉了萤火虫,然后用鸭蛋壳装起来做成小灯笼……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下文对萤火虫的说明。
接下来,作者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萤火虫的种类、它的繁衍情况、生活习性以及它能够发光的特性。
然后,作者详细的介绍了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最后,作者把对萤火虫的探索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
二、精读课文1.作者为什么要澄清萤火虫“出身”的问题?提示:在介绍萤火虫这种可爱的小昆虫时,作者先谈到了古书及杂志上关于腐草为萤的说法。
他认为这种说法还缺乏实证,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究。
而事实上,始终没有确凿的材料能够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作者由此澄清了萤火虫的“出身”问题。
这一段文字,作者从萤火虫的起源说起,显然是有所考虑的,它不仅可以满足读者溯本求源的认知愿望,而且告诉读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期,要经过去伪存真、逐步深入的过程。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詹天佑》学习目标:①学会11个生字。
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
③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④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第一课时导语引入,揭示课题①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
今天我们将走近深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②学习本组课文有哪些任务?(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③揭示课题:詹天佑简介詹天佑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整体感知课文。
a.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b. 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需提醒大家。
c. 交流哪些句子不容易读好,需提醒大家注意。
②再读课文。
a.用“读了课文____________,我知道詹天佑_________。
”交流读课文后了解的内容。
b.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
)③图文结合,简介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
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他们千方百计阻挠中国人自己建造京张铁路。
)了解背景,研读体会①帝国主义国家是怎么阻挠和要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交流时可参考以下句式:“当我读到__________时,我感到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
”②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5篇):“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
“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含义深刻。
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五、总结《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
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六、作业过渡:同学们,家是温馨美丽的港湾,家是心灵愉悦的空间。
家庭成员应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使家其乐融融、幸福美满!不是有那么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吗,它唱出了父母的辛劳,也唱出了我们做儿女应尽的一份孝心。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演讲教案口语交际演讲教学目标1.明确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学会围绕主题写演讲稿。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文本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明确汇报形式完成口语交际。
在演讲时要注意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还要学会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重点难点1.学会写演讲稿练习演讲。
2.通过此次口语交际活动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搜集演讲活动的视频搜集几篇优秀的演讲稿。
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搜集相关资料看看与此话题相关的一些演讲稿、演讲视频。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看一看感受“演讲”1.播放青少年或名人的优秀演讲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演讲的魅力。
导语:同学们看了这几段演讲视频你们是不是觉得演讲的人都特别有魅力?他们的语言很有感染力他们的动作也充满着自信但很多同学肯定会想:在这么多人面前演讲好可怕呀我可不要做什么演讲!其实一次优秀的演讲背后都需要非常细致的准备。
准备好了自然就有自信在大家面前演讲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写演讲稿、做一次演讲。
2.学生交流演讲感受(做过演讲的/未做过演讲的)。
二、学一学认识演讲稿1.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发表意见讨论问题。
(1)什么是演讲稿?(2)演讲稿有什么特点?2.师生共同归纳。
(1)演讲稿:一般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或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
(2)结合视频中的演讲及优秀演讲文稿归纳演讲稿的特点。
①具有针对性。
主要表现在演讲是为了以思想情感、具体事例和理论依据来打动听众因此它必须要有针对性。
②具有可讲性。
由于演讲稿是为了“讲”所以要以易说能讲为前提。
③具有鼓动性。
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和语言表达的形象生动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并以此引起听者的共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6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体选择。
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
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敢于。
乐于。
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积累:定向观察,搜集素材,熟悉习作内容。
2:尝试:合作交流、拓展思路;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3:评改:回扣要求、交流习作;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学重点1、培养围绕主体选择。
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
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2、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敢于。
乐于。
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教学难点1、让学生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资料。
通过活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学生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士,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定向观察搜集素材1、老师把一段演讲稿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演讲的魅力。
2、听了这段演讲稿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3、刚才大家谈的很好,这的确是一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章。
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接下来,大家在读一篇演讲稿,比一比,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
(向学生发印好的演讲稿)4、读完后谈谈和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
在讨论的基础上,了解演讲和演讲稿的特点。
5、提出学习任务:演讲可以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有准备地演讲一般需要预先写演讲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演讲稿。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教材分析:《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生分析:这篇课文有不少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
有关修筑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和“人”字线路的两段课文最难,并非是“书读百遍”,就能“其义自见”的。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阅历浅,即使看挂图,也因是平面图而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之前或之后,要注意抓住课文的拓展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注意语文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通过读、议、画、实践操作,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琢磨文章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习方式: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内讨论、动手实践的方式。
使学生易于理解文章难点,并学得生动、有趣。
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上网查阅资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
课前准备:课前可要求学生上图书馆(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
教师准备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挂图或投影片,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出示:詹天佑是一位。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对“詹天佑”的了解情况)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一起来深入认识这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小组学习詹天佑克服的哪一项困难最能使你们感到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朗读课文后,讨论商议,再以你们喜欢的方式汇报。
(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三、汇报交流1、勇于承担任务,长中国人志气,灭帝国主义威风。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分享阅读心得。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会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课文:《秋天的雨》、《观潮》、《草虫的村落》、《索溪的鬼谷》。
2.读写结合:《秋天的雨》课后小练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深入分析课文,把握文章的情感和内涵。
四、教学过程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秋天。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主题。
2.精讲课文,分析难点句子和词语。
3.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小练笔:仿写课文中的句子。
2.《观潮》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钱塘江大潮。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主题。
2.精讲课文,分析难点句子和词语。
3.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小练笔:写一篇关于家乡景色的短文。
3.《草虫的村落》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草虫的世界。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节日“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中秋节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2.阅读材料,理解文章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子。
2.表达对中秋节的看法和想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材、图片、PPT。
2.学生准备:书包、笔、本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简要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并谈谈自己在中秋节时的一些习俗和活动。
2. 学习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互相讨论中秋节的习俗和活动,以及他们最喜欢的中秋节活动。
3. 讨论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中秋节的重要意义,以及中秋节与其他节日的区别。
4. 拓展学生可以自己绘制一幅中秋节的图画,展示在教室的布告栏上。
5.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在阅读材料和讨论中秋节习俗时,积极性较高。
但在表达个人看法和想法时,部分学生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下节课应该加强语言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七、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准备下节课中秋节的小组讨论话题。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老师同学们认真备课,让学生在中秋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多元表达课(三)——口语交际《演讲》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说明】本教案基于单元统整下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设计,是项目化学习打造“红色纪念馆”中的第三阶段即宣传阶段“流动的红色纪念馆”子任务,是学生在前期“课文里的红色纪念馆”和“课堂上的红色纪念馆”任务情境中习得“点面结合”写法的语文要素和把握“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中”人文主题的运用型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
为了在40分钟内落实“理解什么是演讲,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这一教学要点,设计了课时总任务和进阶子任务,还为学生搭建“宣讲小手卡”等学习支架,旨在引导学生在任务情境中认识演讲,理解演讲,体悟演讲,在真实、明确、有效的交际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核心任务驱动下认识演讲,理解演讲。
2.引导学生在“流动的红色纪念馆”情境学习中,根据主题择用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表达观点,体悟展现演讲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中”的主题演讲学习过程中,铭记历史,珍惜现在,铸就坚韧向上、追求理想的品质;在商量、讨论、互评等口语交际中,感受自信表达和互相沟通交流的愉悦情绪。
【教学准备】拍摄视频,制作PPT,制作宣讲小手卡。
【情境入课,任务导学】1.明确总任务亲爱的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倾情打造的红色纪念馆开馆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展示:红色纪念馆大厅—纪念馆前言—时间轴—红色雕塑厅—红色文物厅—红色体验厅——红色有声厅)同学们,为了让这座红色纪念馆所展出的内容更加丰富,展出的形式更加多样,馆长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新任务:演讲比赛你参加过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分解子任务这是课本第31页给我们提供的温馨提示,你能快速浏览,简单梳理一下,一共要我们完成哪几个小任务吗?打开书本画一画,标一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如何写演讲稿一、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了解演讲稿的写法。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组织材料的能力。
3.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4.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难点:如何在演讲中表达爱国情感,如何写演讲稿能做到观点明确,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连接回顾课文内容及主题(二)明确习作要求1.读习作要求,说说今天的作文写什么?(演讲稿或读后感。
)2.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写演讲稿要符合格式,要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要点明主题,有号召力。
写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不管写什么,都要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
(三)写作指导1.明确演讲稿的格式(开头: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
正文: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
结尾: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2.引导学生认识演讲稿的写法(1)如何写称呼(2)如何亮明观点,引导学生围绕“祖国”说一句话。
(四)选择材料怎样写好“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美文欣赏,比较异同)(1)出示范文《祖国啊,母亲》,师演讲。
(2)听了老师的演讲,你有何感受?(心潮澎湃,激动……)(1)这说明演讲稿有什么特点呢?(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我们再默读这篇演讲稿,说说它还有哪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观点明确,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没有确定的人物,没有确定的景,重表达情感,象在谈话。
)(2)生再分析,这篇演讲稿的观点是什么?他运用了哪些材料说明观点?(观点:歌颂祖国发展快。
材料:修油田、高楼、柏油马路,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3.小组交流(作前准备)(1)你们课前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演讲稿,你们能不能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一下分析,分析出它的特点。
然后推荐给大家。
(2)在组内交流搜集的演讲稿赏析了这么多范文,你现在确定自己演讲稿的观点了吗?(祖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祖国地大物博、祖国景色秀丽……)(3)观点明确了,你打算用哪些材料去充实它呢?学生自由谈。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单元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回顾·拓展。
四篇课文分别为《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和《中华少年》。
教学目标1.学会本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揣摩重点词句,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抄喜欢的语句,积累语言。
5.结合单元主题,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综合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深化“祖国在我心中”的认识。
积累爱国格言。
教学重点1.抓住关键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回顾·拓展”1课时。
教学课题5《詹天佑》授课类型新授总课时数二课时备课教师王新月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4个生字及14个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了解课文内容,会用简笔画出“人”铁路线图。
4、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产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在读、思、议、画中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种种困难,从而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这一中心。
2、开凿隧道的方法,并画出简图。
教学准备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时代背景。
预习课文。
设计思路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真正理解课文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学课题5《詹天佑》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4个生字及14个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
《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
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1、熟悉本单元生字生词,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打意方面的作用。
2.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4、通过交流平台,相互谈一谈,评一评,以便达到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1、熟悉生字词,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课时安排】
课题课时完成时间
5、詹天佑2课时
6、怀念母亲2课时
7*、彩色的翅膀1课时
8*、中华少年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4课时
回顾拓展二1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2课时
约计(13课时)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