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1]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1]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现状探究及分析自从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加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近年来国际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也已延伸到教学领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教师的职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高校改革的深化对教师发展带来的压力,加之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教师全面能力的要求,高校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2004年12月,中国第一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中,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
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全国72所高校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94.6%的教师感到有精神压力,其中35.6%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
另有人对黑龙江省三所中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有半数以上(52.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压力很大或极大(注:转引自徐长江《中学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原因的调查研究》,《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6期,第120—123页。
)。
教师的职业倦怠造成了对自身、学生及教育发展的危害,所以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职业倦怠问题分析势在必行。
1、“职业倦怠”的界定职业倦怠(burnout)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
“burnout” 一词在一般的字典中指失败、耗尽、精疲力竭。
自从弗登伯格提出这个概念后,它被专门用以说明助人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
马斯拉池(Maslach)是首批系统研究助人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的学者之一。
她认为,职业倦怠是那些任职于需要连续的、紧张的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
那些人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而产生了情绪上的疲惫感,对顾客的消极心态,以及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再也不能取得成就的挫败感。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倦怠已被视作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普遍发生在各种助人职业的群体中,教师这一职业是高发群体之一。
职业倦怠现象之所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消极性,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工作表现,并由此影响到个体所在组织的绩效。
倦怠不仅与许多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有关,包括抑郁、易激动、无助和焦虑、失眠、头痛、食欲不佳、胸痛和胃肠问题,而且倦怠还会影响个体的工作。
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会对教师自己及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无论从关注教师身心健康还是从教育事业的角度,都应该对教师的职业倦怠给予充分的关注。
本文以近年来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为依据,综述了国内外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法、内容及研究结果等,对职业倦怠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标签:教师职业倦怠综述一、教师职业倦怠概述职业倦怠(jobburnout国内也称为工作倦怠、工作枯竭等)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柏格(Her-bert·Freudenberger)在研究职业压力时(1974)提出的一个概念。
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召开,职业倦怠从此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的危机和现代生活的疾病。
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之一。
近三十年来,许多国家的研究对职业倦怠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1981年Swogger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于工作或组织的压迫感所引反应,是工作者和组织中生产力的关系。
1996年Lee&Ashforth提出:职业倦怠会造成个人工作满意程度降低,减少人对工作的参与,降低个人对组织的成诺,形成个人离职意向提高。
1997年Gonzalez提出:职业倦怠为一种身体上、情感与生理上的耗力状态,身体上长期性的疲倦,感觉无助与无望对于工作、生活或其他人产生负面的观念及态度。
2001年Stanley提出:当组织成员未满足的希望与高度的抱负未能实现时,会形成职业倦怠。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倦怠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幼儿教师也不例外。
根据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倦怠现象的确存在,且有较高的发生率。
自2014年以来,来自国内和国外的一些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有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他们研究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社会人际因素和机构相关因素。
通过介入研究和相关的文献,学者们发现了改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有效措施,如加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升咨询和支持服务,建立职业发展机制等。
同时,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做法,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并提出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科毕业设计--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报告一、前言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小学教师作为社会的特定群体,正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流行病,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
小学教师是教师队伍中重要的师资力量,作为学生的启蒙教师,面对的是刚从父母羽翼下蹒跚走出的独生子女,他们在承受着多重角色压力的状态下兼顾一位新世纪教师的职责,往往力不从心。
根据曲铁华进行的调查,在珠江三角洲,“26.3%的教师表示,如果能获得其它行业的职业,即使工资比现职低,他们也愿意放弃教师职业;如果能获得相等的工资,有35.5%的教师愿意转行;如果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则有51.9%的教师会离开讲台。
”就富阳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而言,富阳市教研网2008年公布其调研结果,在接受调查的小学教师中,60.38%表现出了倦怠状态,其中44.11%和14.13%处于轻度和中度倦怠状态,2.14%的教师处于高度倦怠状态。
这些数字表明,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令人担忧。
如果不积极了解这一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那么必然对我国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问题,本人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总结。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从以下四大方面展开:(一)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三)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四)基于文献的认识。
二、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一)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1.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职业倦怠的有关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1974年,弗登伯格Freudenberger 首次提出并界定了“职业倦怠” burnout 这一概念,并首次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用来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的情感付出和高强度的压力下而导致的身心耗竭状态。
近年我国高等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自20世纪七十年代起,受到西方职业倦怠概念影响,我国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以高等院校教师为代表的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尤为严重,针对这一现状,许多专家就出现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就对我国近年来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文献做个综述。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感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佛登伯格就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概念,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体力、精力、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衰竭的状态。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严重,这一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因而,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也就毫无争议的被提上了当代教育的研究日程,现就对近年来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文献作如下综述。
1.对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1.1文献检索的范围和方法使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94年~2012年期刊论文进行检索。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文献类为“教育与社会科学类”,使用“主题”为检索项,先以关键词“职业倦怠”进行检索,然后在结果中分别以“教师职业倦怠”和“高等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为关键词再检索。
1.2检索结果及文献分布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共检索到126篇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论文,该126篇均论述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1.2.1时间分布:见下表自2003年起,有关于高等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论文就已经出现,其中2007-2012年5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占论文总数的84%,可见关于高扥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并在近年形成热点。
1.2.2 作者地域分布:北京6,天津7,上海4,重庆7,黑龙江8,吉林4,辽宁6,内蒙古0,河北8,山西5,陕西4,河南7,安徽0,江苏2,浙江6,湖北8,湖南5,江西4,福建3,山东6,甘肃1,宁夏4,新疆1,青海0,西藏0,四川7,贵州1,云南8,海南0,广东4,广西01.2.3 国内外分布:126篇均是研究我国高等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论文,未见一篇介绍国外情况的文章。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综述提要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后,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对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为降低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综述一、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早期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基本上为定性研究。
直到Maslach在1986年对职业倦怠概念维度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量表(职业倦怠问卷教育版),从此研究者们开始了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更深入的实证研究。
首先,从实证研究的范围来看,包括了很多方面,如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表现及危害、测量等。
通过这些研究,国外研究者对教师职业倦怠有了许多了解,并发现工作情境中的许多因素将会影响到职业倦怠的产生,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探讨,不仅有助于人们对职业倦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如何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指明了方向。
其次,从实证研究成果来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师职业倦怠理论。
主要有:(1)习得性无助理论。
Meicher认为当个体一再受挫时,个体会变得无所适从,转而陷入一种观望的状态,形成无助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2)资源保存理论。
从需求和平衡角度来解释职业倦怠的机制,当个体特定的资源或工作要求无法满足、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个人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国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职业倦怠的理论构建,而且对于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也有了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国内首次引入职业倦怠测量工具的学者是西南师范大学的赵玉芳与毕重增,他们运用职业倦怠量表调查分析了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是我国首次对教师职业倦怠的量化研究,为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奠定了基础。
(一)从职业倦怠测量工具修订来看。
我国学者为了研究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师职业倦怠,对西方测量工具做了修订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国香、刘长江和伍新春开展了对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订工作,为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做出了贡献。
2009年9月第11卷第3期云南电大学报Journal of Y unnan RT V UniversitySept.2009V ol.11,N o.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Ξ孙 萍(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23)摘 要:通过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分别从职业倦怠的定义、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取向等方面介绍了国外研究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对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成因、干预措施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814(2009)03-0031-03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对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使高校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比如职称晋升的压力、教学与科研的冲突,以及因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量化带来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使很多高校教师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
有研究表明,过高的应激水平容易产生疲倦,压力导致倦怠,所以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值得我们研究,并应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笔者对收集到的文献通过整理和分析后进行了分类。
一、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一)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取向。
1.临床观点研究者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由于工作强度过高并且忽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侧重对职业倦怠症状、起因等的描述和解释。
2.社会心理学观点研究者认为倦怠有三个主要特征: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注重探究职业倦怠的具体特征,强调研究方法的实证性和科学性。
3.组织观点研究者认为,许多人对工作持有很多不现实的期望,因此就容易体验到幻想破灭和倦怠,导致倦怠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者的付出与所得失衡,侧重探讨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
4.社会历史观点研究者认为职业倦怠不仅受到个人因素、情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当社会条件不能提供一个有助于与人联系的情境时,要保持服务工作的投入是很困难的,社会历史观点的研究者注重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近二十年来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反思一、引言职业倦怠一词最早是在1974年由一位来自美国的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提出来的。
随之以后,针对各行各业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兴起,迅速发展。
目前,有关职业倦怠的定义各种各样,层出不穷。
Maslach和Jackson对职业倦怠给予这样的界定:“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1]这段定义阐释了职业倦怠就是个体在工作中,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精力的耗尽和对自我评价过低,感受不到自身价值导致对服务对象表现出厌倦和冷漠的现象。
教师职业是有别于其他职业的一种特殊行业,随着职业倦怠这个名词的提出,教师职业倦怠被研究者广泛关注。
本文涉及的文献是1995年~2015年二十年间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资料,并在整理和分析这些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述与反思。
二、文献资料概况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维普网各大文献资源库搜集了自1995年至今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文献资料,总计有2498篇,其中博硕士论文是自2003年才陆续出现共计296篇,具体见下表1和表2.注:1.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等。
2.括号里是博硕士论文数量。
3.由于时间原因,2015年统计结果为不完全统计。
从上面两个表格中可以发现1995年至2000年五年间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文献资料寥寥无几,第一篇文献是1996年出现的,也是这个话题的萌芽,直至2003年才出现量的明显增多,博硕士论文随之出现,这体现了研究层面不再浮于表面,而是深入的、透彻的。
2006年又是一个转折,文献总数达到了三位数并且相关博硕士论文达到了两位数,我们可以发现不仅量增多了,而且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
随后这几年数量一直趋于平稳的状态。
我国众多学者对此课题感兴趣,国外也不例外,见表3和表4。
注:1.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等。
关于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职业倦怠的概念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在1974年由,Freuden-berger提出。
他认为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这种症状最容易在工作情境中出现;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尽时,职业倦怠现象就产生了[1]。
Freuden-berger的观点继而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工作倦怠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产生了许多理论与模型。
在已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理论模型分别由Maslach、Pines以及Shirom提出[2]。
随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延伸到教学领域。
虽然教师职业倦怠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的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
其中情绪衰竭是教师职业倦怠最核心、最典型的表现。
2、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在心理学的幸福感研究领域中,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某个阶段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
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对生活整体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
作为一种心理反应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存在一定的个人偏好和差异,但是幸福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愉快和满足的客观心理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发现,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主观性。
(2)整体性。
(3)相对稳定性[3]。
幸福感有多项衡量指标,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度;(2)积极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3)消极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但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4]。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摘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自己工作感到厌烦、枯燥,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心理倾向。
它不仅会伤害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严重影响教育和教学质量,进而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
因此,本文全面梳理了我国学者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希望能给后续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综述一、引言1974 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德概念,在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职业倦怠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工作者身心耗竭状态”。
教师作为服务行业大军中的一部分,其职业心理状态等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
我国开展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以借鉴国外研究理论成果为起点,正在逐步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的方向迈进。
本文在梳理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对国内研究的特点进行归纳,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
有的学者从职业倦怠的表现将其划分为情绪枯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代表人物是马勒诗。
Maslach和Leiter认为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个人压力问题,而是个人与工作环境间的互动关系;Pines 和Aronson 将其定义为“个人对情感要求的情景的长期卷入而导致的一种身体、情感和心理的耗竭状态”。
Etzion 认为职业倦怠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开始时没有任何警告,一旦达到一个特殊的临界点,个体就会突然感觉大耗竭,并且能把这种破坏性的体验与任何特殊的应激事件联系起来”。
国内研究者董淑花、黄依林指出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在情绪衰竭维度上还比较严重。
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持续的疲劳感,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引起的挫败感加剧,最终出现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综述第一篇:教师职业倦怠综述教师职业倦怠综述摘要:自从费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以来,它的研究日渐受到关注。
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至今已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
”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教师作为 21世纪教育的执行人,新世纪人才的缔造者,同样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然而教育界的现状及种种迹象表明,现有教师队伍并不乐观,教师职业倦怠之病症正严重地冲击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建设和培养一大批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及创造精神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职业倦怠(burnout)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
随着1980 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职业倦怠也成为一个专业名词流行起来。
人们开始发现职业倦怠并不只是一个研究领域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甚至是整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激情境的不断加剧,助人者不能通过积极的问题解决来化解痛苦以至在工作中表现为身心疲劳、耗竭状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教师队伍中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一、教师工作倦怠的概念在国外有关工作倦怠的研究中,工作倦怠存在着动态定义和静态定义。
Chemiss(1980)认为,作为对工作疲劳的反应,工作倦怠是指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
并且,其动态定义都认为,工作倦怠最初以应激的形式出现,逐渐地,个体感觉到情感上的劳累,并开始改变自己对待他人和工作的态度,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个体的工作倦怠。
学年期末论文题目: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摘要职业倦怠是指工作人员因自身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或工作强度过大,导致工作人员自身产生疲惫感等,导致自身出现思想、机能、情绪等方面的枯竭状态。
自职业倦怠一词出现后,引起了社会性的强烈争议,成为当前工作领域中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其主要服务对象是正在成长阶段的学生,一旦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工作状态,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1]。
基于已有的教师职业倦怠相关研究文献与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可清楚看出,影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大部分与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心理素质承受能力、社会支持状况以及教师应对问题的方法等多方面相关,对此,本文便以综述形式,将已有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自身观点加以分析。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综述引言自从职业倦怠被提出之后,引起学术界关于职业领域研究的广泛重视,对此,也有心理学家表示,一切具有明显成效的工作首先都需要由某种兴趣为主要先决条件[2]。
兴趣是促进工作有效完成的主要条件,但当前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也成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师作为当前职业中最重要、关键且特殊的职业之一,职业倦怠的现象极为严重。
对此,本文将从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入手,以综述的形式展开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与分析,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指出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一、相关概念界定(一)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又可称为“工作倦怠”、“工作衰竭”等,最初职业倦怠的提出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在杂志上提出的[3]。
关于职业倦怠的定义,当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不同学者对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也都有所不同,但职业倦怠的主要概念界定是由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的。
一种是静态角度,主要分析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和影响因素。
另一种是动态角度,主要分析职业倦怠的主要形成过程。
大部分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界定,当工作人员在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时,自身的成就感会降低,带指情绪出现大量的消耗,从而出现过度疲劳的现象,同时对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信心降低,从而导致工作者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4]。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哎呀,咱来聊聊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这个事儿哈。
幼儿教师那可是超级重要的角色,就像小天使们在幼儿园里的守护星。
不过呢,他们也会有职业倦怠的情况,这可值得好好研究研究。
我看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献呢。
二、职业倦怠的概念1. 在这些文献里呀,职业倦怠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词。
它指的是幼儿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
就像一个一直充满电的小机器人,工作久了电也会慢慢耗尽一样。
2. 这种状态包括情感衰竭,就是对工作中的情感投入变得很少,对那些可爱的小朋友可能都没那么多热情了。
还有去人格化,对待孩子可能会变得比较机械,不像刚开始那么有爱心和耐心。
另外就是个人成就感降低,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好像没什么意义,没什么成果。
三、职业倦怠的表现1. 身体上的表现呢,好多幼儿教师会经常觉得累,容易生病。
毕竟每天要照顾那么多小朋友,跑来跑去的,身体吃不消呀。
2. 心理上就更明显啦。
情绪波动很大,可能前一秒还在和小朋友开开心心地玩,下一秒就因为一点小事就很烦躁。
对工作也会有抵触情绪,早上起床想到要去幼儿园就头疼。
四、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1. 工作压力方面幼儿教师的工作量超大的。
一个班好多个小朋友,要照顾他们的吃喝拉撒睡,还要教他们知识、带他们做游戏。
就像一个超级忙碌的小管家。
工作时间也不短,有时候还得加班备课、布置教室之类的。
2. 社会支持方面如果幼儿园的领导不理解、不支持,只知道给老师派任务,那老师肯定很压抑。
家长要是也不配合,老是挑刺儿,教师的压力就更大了。
3. 个人因素方面有些教师可能自身的心理素质不是很强,面对压力就容易垮掉。
还有教师的职业期望,如果期望过高,一旦现实和期望差距太大,也容易产生倦怠。
五、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1. 从幼儿园管理角度幼儿园应该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不能把老师当超人使。
多给教师一些培训和提升的机会,让他们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同事之间相互支持,领导也多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一、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等,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较为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行业中。
19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倦怠的案例》,书中描写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事业到达巅峰之时,却感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慢慢耗尽,对工作的热忱和成功的渴望消失殆尽,在经历了一段内心的痛苦挣扎后,他辞掉了在人们眼中充满光环的工作,远离故土,只身前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自己新的生命旅程。
这部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读者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体会和冲动。
从此“倦怠(burnout)”一词便进入美国大众的语汇,并逐渐为世人所熟知,用来描述一种歪曲的人职关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看了这本小说后,发现自己和书中所描写的,事业如日中天却对工作毫无热情的建筑师一样,有一种对工作挥之不去的消极心境,便根据自己以及相类似人群的生活写照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新名词,并于1974年将其第一次应用在心理健康的领域,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
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职业倦怠就产生了。
此后二三十年的时间,许多研究者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总体而言,比较有影响力的定义主要有费登伯格的临床学观点、奎内思(Cherniss)的组织行为学观点、萨姆森(Samson)的社会学及历史学观点、法伯(Farber)的批判性综合观点以及马勒诗(Maslach)等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有不现实的高期望和无法缓解的巨大压力而导致的情绪、社会性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不良状态。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前言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颁布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的时代。
课程的改革也就意味着教学的改革,而教学的改革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教师,因为它意味着教材、教案、教法等的改变,甚至整个教学理念的彻底更新。
如此以来,传统那些被习以为常的一整套教学式就有待在新课程理念下重新加以考量和检视。
那些对实施新课程负有重大责任的教师队伍也就面临着深刻的教学式改变。
如此重大的教育改革几乎席卷到了教育的各个领域,并波及到社会的许多层面。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承担和认同程度都较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无论对新课程的认知,对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承诺,还是对自己价值的诉求,无不与教师的心理期待密切相关。
可以说,新课程对教师的影响就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其跃上新的台阶。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的教学和生活造成莫大的精神困扰。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包含多层面的教师心理现象,其中教师职业倦怠是目前受关注较多且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紧密的教师心理状态。
它对教学的负面影响已逐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所认识,并被提上议事日程。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与此相关的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揭示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力图为教师健康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本文就是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
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自从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加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近年来国际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也已延伸到教学领域,即是教师职业倦怠。
一般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有三种消极的心理反映:第一,情绪衰竭;第二,去个性化;第三,个人成就感降低。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摘要】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本文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过程模式、表现形式,综述了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等,并探讨了职业倦怠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文献综述展望【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20-02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自从职业倦怠被提出来以后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职业倦怠最早是1974年由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提出来的,用以描述工作中的相关个体所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如身心疲惫、情感衰竭、工作满意度下降、对服务对象缺乏热情、工作成就感降低等。
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教育、护理、医疗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教师职业倦怠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合理承担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
职业倦怠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的玛勒诗在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领域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的基础之上,她于1986年专为教师编写了一份专门研究教师职业倦怠感的问卷(mbi),为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可信的测量工具。
这份问卷主要包括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三个方面。
情感衰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被过度消耗,精神疲惫不堪;非人性化是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消极的、负面的态度;低个人成就感是指个体对工作成就的满意度下降。
因此,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与表现类型职业倦怠不是对于某种情感的即时反应,而是一段时期内强度不断递进反应的过程,三个方面并非同时出现。
美国心理学家法伯认为,虽然教师职业倦怠可以从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几个角度进行描述,但在不同的个体身上职业倦怠的行为表现是有差异的。
他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最先表现的是个人的低成就感,然后才是非人性化和情绪衰竭。
开题报告书选题依据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使命。
“教师职业倦怠”这个现象近年来被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讨论。
毋庸置疑,造成在职老师出现工作倦怠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分析,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借鉴。
众所周知,教师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还要随时随地处理多种教学以外的行政性事物。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转变,教师也随之进行转变,这不仅是有思想理念上的改变也有行为方式上的变革。
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当今的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教师作为奋战在第一线的工作者,也要面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但是,现在许多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度忠诚度不高,仅仅是揩其作为生存的方式,这就十分容易陷入职业倦怠。
他们消极的情绪、态度以及在这种情绪、态度的支配下产生的行为方式,基于以上原因不难看出教师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跟老师的教学状态对于学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容拖延。
而中学(高中)体育老师由于中国教学现状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不受领导关心,也缺乏同事支持,所以本文以体育老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为切入口,对中学体育老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来辐射教师职业倦怠这类问题,希望对化解教师职业倦怠提供有益的借鉴。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中学体营教师一旦形成职业倦怠,对工作揩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且对体育教师的生理、心理、行为等带来不利影响。
表现为其身体的衰竭、情绪的萎靡,甚至是素质的劣化,体育教育质量的降低,并直接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而认知的扭曲、行为的异常会使体育教师的角色意识逐渐模糊,扭曲自己对体育教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失去责任感,并表现出对工作无动于衷、对教育对象冷漠无情,甚至出现对他人大打出手的无道德、无情感的异常行为,职业倦怠阻碍了体育教师的成长,导致了教学的失败。
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极大地影响了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并严重影响着其身心健康,学生作为体育教师工作的直接对象也自然成为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受害者。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文件汇编目录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面面观大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综述二、理性情绪疗法介入中学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以J中学为例三、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四、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研究兼谈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比较五、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20年回顾和反思六、民办中学高中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面面观大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综述在当今社会,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校教师这一群体中。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引领者,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
因此,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大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通常表现为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症状。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包括工作压力、工作负荷、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不仅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产生不良影响。
具体而言,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师失去教学热情、教学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同时,职业倦怠也会影响教师的学术研究,使其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下降。
为了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可以从个体、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采取应对策略。
个体层面,教师可以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调整心态、寻求社会支持等措施;组织层面,学校可以优化管理机制、减轻教师负担、提供心理辅导等;社会层面,政府和社会应该提高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度,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和实践。
通过对大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方法单实证研究不足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实证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深入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影响和应对策略。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现状探究及分析
自从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以来,该领域的研究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加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近年来国际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也已延伸到教学领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教师的职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高校改革的深化对教师发展带来的压力,加之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教师全面能力的要求,高校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2004年12月,中国第一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中,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
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全国72所高校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94.6%的教师感到有精神压力,其中35.6%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
另有人对黑龙江省三所中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有半数以上(52.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压力很大或极大(注:转引自徐长江《中学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原因的调查研究》,《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6期,第120—123页。
)。
教师的职业倦怠造成了对自身、学生及教育发展的危害,所以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职业倦怠问题分析势在必行。
1、“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burnout)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
“burnout” 一词在一般的字典中指失败、耗尽、精疲力竭。
自从弗登伯格提出这个概念后,它被专门用以说明助人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
马斯拉池(Maslach)是首批系统研究助人行业的职业倦怠现象的学者之一。
她认为,职业倦怠是那些任职于需要连续的、紧张的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连续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
那些人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而产生了情绪上的疲惫感,对顾客的消极心态,以及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再也不能取得成就的挫败感。
皮特斯(Peters)在1981年将职业倦怠定义为“燃尽或耗竭个人的心智、生理、情绪资源,其主要特征为:疲乏、冷漠、理想幻灭、沮丧,显示个人已耗尽其能源或适应的能量。
”
尽管上述有关职业倦怠的定义彼此不一,但我们仍可发现其共同之处,即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
2、“教师职业倦怠”
2.1“教师职业倦怠”内涵
教师职业倦怠内涵是指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教师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俱疲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
也有说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顺应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对工作任务的退缩、畏难、情感的衰竭,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如易激怒、焦虑、悲伤和自尊心降低等。
它会使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育工作,在内心对教育产生厌烦并感到心力交瘁,从而导致教学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
2.2“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近年来,国际上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已延伸到教学领域。
大多数学者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已达成以下一些共识,即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解决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
并且认为,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有以下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
1)、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
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常常表现出疲劳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
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且对诸如早晨必须起床上班等事情表现出恐惧或沮丧。
有时还会感到无聊,空虚,觉得自己无法给他人以任何东西,并对生活冷漠,悲观。
情绪上处于疲惫状态的教师对学生也会发展一种消极、乖戾甚至讥讽的态度。
2)、人格的解体。
教师人格的解体的表现之一就是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事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他们;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个体学生。
不仅如此,对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态度。
3)、较低的成就感。
教师们开始感觉到在他们的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
教师进入教师职业原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当教师们感觉他们无法给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大变化,而他们的职业所带来的诸如金钱、社会认可等回报也少之又少时,很多教师就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
他们与同期毕业进机关的同学相比,觉得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相差甚远;与下海成“大款”的昔日同学相比,更觉得寒酸。
当较低的成就感与前两种职业倦怠的感觉混合在一起时,它们就会大大减少教师工作的驱动力,这时失败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学家将之称为“学者型的无力感”。
2.3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不仅仅涉及教育教学工作,这种倦怠感还会蔓延到教师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1)、个体方面
美国研究人员格林娜尔格(Greenaerg)在1980年的报告中指出;所有病人的70%是导因于与压力有关的疾病。
而美国学者麦克林1991年的研究则表明,在美国已有两千五百万人有过度紧张的现象。
过度紧张与工作压力有密切关系,而因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所导致的职业倦怠,已在相当程度上为个体带来了生理上的疾患,不仅如此,它也对个体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职业倦怠不仅易使教师个体陷入身心耗竭的深渊,而且也会影响其与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从而导致家庭冲突的现象随之增加。
有研究显示:职业倦怠教师的家庭冲突比较高(Sakharov & Farber, 1983)。
2)、教学方面
学校是一个组织系统,教师的倦怠会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与人事变动的增加。
教师的职业倦怠会使教师减少对教学工作的信心与热情,进而师资流失现象将会日益严重。
据英国《卫报》最近一项民意测验显示,因工作压力过大而厌倦了教学职业,英格兰有一半的教师在未来的10年里将辞职,这给布莱尔首相决心提高教育质量的计划蒙上了阴影。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倦怠会导致教学品质的低劣。
教师工作士气低落,无心也无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势必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纪律问题也因而增多。
而近年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暴力事件增多,也与此有关。
可见,教师的倦怠已对教育环境产生了消极影响。
因此,美国学者德沃肯(Dworkin,1987年)慨叹:“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
”
3)、社会方面
职业倦怠使人力资源遭受损失,制造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增加社会对医药和支持性服务系统,如心理咨询、精神科医疗等的依赖。
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无法胜任工作,人力资源的流失也将对政治、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
对于造成社会的上述不良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同样不可能例外,同时,这种影响还将更加深远。
因为教育是千秋大业,所以教师倦怠的影响不在一时、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