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发改委于2008年颁布并实施了行业标准JC/T1083《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使水泥行业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检验、评价有了标准依据。
我国水泥厂重视和控制水泥流变性能的历史较短,对水泥流变性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
修订与颁布《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标准时,国内减水剂市场还是蔡系减水剂的天下,现在减水剂市场呈多元化状态,聚竣酸系减水剂成为市场主角。
减水剂市场的变化使得《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在某些方面存在滞后的情况。
1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现象特征关于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现象特征,《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定义包含了初始流动性、流动性经时损失和减水剂用量三个要素。
实际上,在饱和掺量(或接近饱和掺量,下同)下的保水性也是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全面表征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至少应包括以下指标:减水剂的饱和掺量、减水剂推荐掺量下的净浆初始流动度、减水剂推荐掺量下的净浆60min(30min)经时流动度、一定减水剂掺量下净浆的保水性。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中定义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未包含保水性,也未包含保水性检验方法。
某些减水剂和水泥虽然可以得到很大的净浆流动度,但如果已经产生明显泌水,则净浆流动度再大也是没有应用意义的。
上述表征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指标,对应着混凝土性能的不同方面,全部被水泥的使用者所关注。
水泥厂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控制,应该至少包括上述4项指标。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良好,应包括以下现象特征:饱和掺量点明确;饱和掺量不高,初始流动度较大;经时流动度损失较小;一定减水剂掺量时净浆没有明显泌水。
上述任何一个方面存在问题,均视为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不好。
某种与减水剂相容性不好的水泥,可能存在其中一个问题,也可能同时存在多个问题。
问题不同,给混凝土带来的影响不同,在水泥厂的质量控制方法、纠正措施也不同。
减水剂的饱和掺量是随减水剂掺量增加、净浆初始流动度不再明显增加的掺量,也可以是经时流动度损失不再明显减小的掺量。
DB53/T XXXXX—202030附录A(资料性附录)混凝土减水剂密度、与水泥相容性快速测定方法A.1试验材料、仪器A.1.1试验材料本方法所使用的材料为实际工程所用的水泥、减水剂、细集料和水,对各种材料的要求如下:a)测试前水泥、减水剂、细集料和水应提前放置在A.2要求的环境中直至恒温;b)细集料性能应满足本标准规定的连续级配以及有害物质含量要求;c)减水剂密度测试时应保证其温度为(20±1)℃,如有沉淀应滤去。
A.1.2仪器仪器要求如下:a)波美比重计,量程1.000 g/cm3~2.000 g/cm3,1支,精度为0.001 g/cm3;b)精密密度计,量程分别为1.000 g/cm3~1.100 g/cm3、1.100 g/cm3~1.200 g/cm3、1.200 g/cm3~1.300 g/cm3、1.300 g/cm3~1.400 g/cm3、1.400 g/cm3~1.500 g/cm3各1支,精度为0.001 g/cm3;c)超级恒温器或同等条件的恒温设备;d)水泥净浆搅拌机,其性能参数应符合《水泥净浆搅拌机》JC/T729的要求;e)净浆流动度试模,为深60 mm、顶内径Ф36 mm、底内径Ф60 mm的截顶圆锥体。
试模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内壁光滑无暗缝的金属制成;f)玻璃板,边长为400 mm、厚度5 mm的平板玻璃,稠度试验每个试模应配备一个边长或直径约100 mm、厚度4 mm~5 mm的平板玻璃底板;g)刮刀;h)直尺,量程300 mm,分度值1 mm;i)天平,量程100 g,分度值0.01 g;量程1000 g,分度值1 g;j)烧杯,容量400 mL;k)量筒,容量250 mL,分度值1 mL;l)抹刀。
A.2环境条件A.2.1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
A.2.2水泥试样、拌合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浅谈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作者:唐佳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3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以水泥为材料进行多种实验,证实水泥与减水剂之间的相容性关系。
关键词:水泥;高效减水剂;相容性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的试验方法在我国已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所有的减水剂与水泥都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在实际工程使用减水剂时了解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是很必要的。
1、相容性试验方法及原材料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检测,最终都是要通过检验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能来进行的。
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微型塌落度筒法及Marsh筒法。
1.1 实验材料减水剂采用某外加剂厂生产的萘系高效减水剂,少数为羧酸系减水剂,水泥净浆水灰比固定为0.35,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固定为1.0%。
1.2 实验方法按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方法进行。
用水泥净浆流动度作为评价相容性的宏观指标。
本试验综合微型塌落度仪法以及Marsh筒法来检测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
在高效减水剂的推广应用中,发现减水剂的减水功能与水泥的品种有关,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品种的水泥,减水剂的减水效果也会出现差异。
2、试验结果与讨论在评价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时候,有必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做出较全面的评价。
但是,水泥与高效减水剂之间存在相容性问题,相容性不好,不仅会影响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混凝土严重的坍落度损失,使混凝土拌和物不能正常地运输与浇筑施工,降低混凝土强度。
2.1 两种方法试验结果存在的差异①基于的原理是不同的。
Marsh筒法是由加拿大Sherbrooke大学提出。
Marsh筒法是基于筒内水泥净浆在重力的剪切作用下往下流动,其流动的快慢与水泥净浆的表观粘度有关,表观粘度越大,流动越慢,Marsh时间就越长;微型塌落度仪法是基于水泥净浆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摊平而流动开来的情况,反映的是重力在流动方向上的分力(相当于剪切应力)与水泥净浆的屈服应力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0901班学号:0904250130姓名:姜峰减水剂及减水剂与水泥的相溶性一.减水剂1.概念: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和易性及水泥用量不变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和易性及强度不变条件下,节约水泥用量的外加剂。
2.形貌组成:外观形态分为水剂和粉剂。
水剂含固量一般有20%,40%(又称母液),60%,粉剂含固量一般为98%。
3.减水剂的分类:根据减水剂减水及增强能力分为:普通减水剂(又称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8%)、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14%)和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25%),并又分别分为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
按组成材料分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多环芳香族盐类;水溶性树脂磺酸盐类。
4.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几种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钠盐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氨基高高效减水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等。
二.减水剂的作用机理1.分散作用:水泥加水拌合后,由于水泥颗粒分子引力的作用,使水泥浆形成絮凝结构,使10%~30%的拌合水被包裹在水泥颗粒之中,不能参与自由流动和润滑作用,从而影响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当加入减水剂后,由于减水剂分子能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同一种电荷(通常为负电荷),形成静电排斥作用,促使水泥颗粒相互分散,絮凝结构破坏,释放出被包裹部分水,参与流动,从而有效地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2.润滑作用:减水剂中的亲水基极性很强,因此水泥颗粒表面的减水剂吸附膜能与水分子形成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这层水膜具有很好的润滑作用,能有效降低水泥颗粒间的滑动阻力,从而使混凝土流动性进一步提高。
3.空间位阻作用:减水剂结构中具有亲水性的聚醚侧链,伸展于水溶液中,从而在所吸附的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有一定厚度的亲水性立体吸附层。
当水泥颗粒靠近时,吸附层开始重叠,即在水泥颗粒间产生空间位阻作用,重叠越多,空间位阻斥力越大,对水泥颗粒间凝聚作用的阻碍也越大,使得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良好。
浅谈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摘要本文以水泥为材料进行多种实验,证实水泥与减水剂之间的相容性关系。
关键词水泥高效减水剂相容性
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的试验方法在我国已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所有的减水剂与水泥都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在实际工程使用减水剂时了解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是很必要的。
1相容性试验方法及原材料
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检测,最终都是要通过检验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能来进行的。
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微型塌落度筒法及marsh筒法。
1.1实验材料
减水剂采用某外加剂厂生产的萘系高效减水剂,少数为羧酸
系减水剂,水泥净浆水灰比固定为 0.35,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固定为 1.0%。
1.2实验方法
按 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方法进行。
用水泥净浆流动度作为评价相容性的宏观指标。
本试验综合微型塌落度仪法以及marsh筒法来检测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
在高效减水剂的推广应用中,发现减水剂的减水功能与水泥的品种有关,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品种的水
泥,减水剂的减水效果也会出现差异。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在评价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时候,有必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做出较全面的评价。
但是,水泥与高效减水剂之间存在相容性问题,相容性不好,不仅会影响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混凝土严重的坍落度损失,使混凝土拌和物不能正常地运输与浇筑施工,降低混凝土强度。
2.1 两种方法试验结果存在的差异
①基于的原理是不同的。
marsh筒法是由加拿大sherbrooke大学提出。
marsh筒法是基于筒内水泥净浆在重力的剪切作用下往下流动,其流动的快慢与水泥净浆的表观粘度有关,表观粘度越大,流动越慢,marsh时间就越长;微型塌落度仪法是基于水泥净浆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摊平而流动开来的情况,反映的是重力在流动方向上的分力(相当于剪切应力)与水泥净浆的屈服应力之间的关系。
②两者所反映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反映净浆的屈服应力及其与流动度的关系,后者主要反映净浆的表观黏度及其变化。
饱和点处水泥粒子的溶剂化膜厚度达到最大值,宜采用marsh时间的变化来表示较合适;然而流动性经时损失采用净浆流动度表示较合适:净浆流动度本身就直接反映了净浆的流动性的大小,但是marsh 时间反映的是水泥净浆的表观粘度。
marsh时间只有在水泥净浆表观粘度小的情况下才能测得到,而在表观粘度大的情况下,则无法测得,特别在表示水泥净浆
2h后的流动性能时,marsh时间无法做到。
③适用的情况不同。
marsh筒法适用于高效减水剂使用下的大流动度混凝土,而微型塌落度仪法则适用于普通减水剂使用下的中等及以下塌落度的混凝土。
例如当用marsh筒检验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的时候,如果减水剂掺量很低,则水泥净浆无法从marsh筒中流出,marsh时间无法测得,而此时却可用微型塌落度仪法测得其净浆流动度。
2.2陈放时间对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
随着陈放时间的增加,浆体的流动度会有所提高,短时间的陈放并不能起作用,必须达到一定的陈放时间才能显著改善水泥的相容性,但陈放时间超过一定数值后,浆体的流动性改善将非常有限。
2.3高效减水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
减水剂的掺加方法,搅拌时间等条件均相同,将同种高效减水剂掺加到不同种的水泥中其所起的塑化作用是不同的,其流动经时损失也是不一样的;相容性好的水泥对每一种高效减水剂均表现相对较好的相容性,相容性差的水泥对每一种高效减水剂均表现相对较差的相容性。
减水剂的减水效果随水泥的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即在减水剂掺量相同时熟料比表面积越大,其净浆流动度越小,这主要是由于比表面积越大导致需水量增加,只有增加减水剂掺量才能达到小比表面积时的效果。
对于同种水泥,不同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经时流动度差别很大。
以初始流动度和经时流动度评价,对于同一种水泥,不同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初始流动度差别很大。
相容性好的高效减水剂对每一种
水泥均表现相对较好的相容性,相容性差的高效减水剂对每一种水泥均表现相对较差的相容性。
高效减水剂之间质量差别明显,部分质量较差的高效减水剂具有很大的提高质量的空间。
还与减水剂的吸附形态有关。
在水泥浆体系中,随着水化的进行,粒子进一步活化与分散,这些超细粒子的水化物进一步吸附更多的高效减水剂分子,电性被中和,静电排斥作用及立体的排斥作用也随之降低,平衡受到破坏,范德华引力的作用变成主导,水泥浆开始凝聚,浆体经时损失增大。
2.4减水剂自身特性的影响
高效减水剂对相容性的影响因其种类、结构、分子量的大小、分布、聚合程度等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通常,混凝土的减水效果取决于水泥粒子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水泥粒子的分散稳定性又取决于吸附表面活性剂的电斥力和立体效应。
同时,聚梭酸系化学结构中的醚键与水分子可以形成氢键,并形成亲水性立体保护膜,该保护膜既具有分散性又提供了水泥粒子的分散稳定性。
2.5水泥特性对减水剂的影响
水泥品种不同,则减水剂的塑化效果也不同。
水泥的细度、水泥中混合材的种类和掺量、水泥的新鲜程度、水泥的含水率和温度等也会对减水剂的塑化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高效减水剂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随水泥的矿物组成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①在水泥熟料矿物中,对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影响最大的矿物是c3a,c3a 含量越高,则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就越差,反之,则相容性
就越好。
c3a的影响之所以最大,是因为其水化活性最高,其对减水剂的吸附最大,当其活性增大时,就会导致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变差。
②石膏种类及其掺量的影响。
在加人高效减水剂的以低水灰比为特征的混土中,体系的凝结和流变性等与不加减水剂的水泥砂浆有很大不同,高效减水剂的加人干扰了水泥水化动力性,降低了石膏的溶解度,使液相中石膏的浓度更低。
综上所述,用混凝土掺合料部分取代水泥,可以很好地改善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其中掺磨细矿粉的效果相对于掺粉煤灰的效果要略好一些。
③ca2+的影响。
即使掺人了高效减水剂;并且即使硫酸碱大量存在但如果浆体并不含有钙离子,水化就很难形成钙矾石,从而浆体会迅速凝结;因此,在考察相容性的时候,对ca2+离子的作用不能忽略。
④混合材。
减水剂对掺加矿渣的水泥的塑化效果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粉具有较多的玻璃体材质网,其表面能较高,zeta电位较高,由于粒子之间的斥力与zeta电位值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其构成的胶体的静电斥力更大,粒子间的分散作用更高,粉体的填充作用更能充分发挥,浆体的流动性当然大增。
⑤水泥的新鲜程度和温度。
水泥越新鲜,减水剂对其的塑化作用也越差一些;水泥的温度越高,减水剂对其的塑化效果也越差,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也越快。
结语
为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工程,水泥与减水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手段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黄亚梅.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
19(4):22-23.
[2]罗云峰,卢迪芬,樊粤明. 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检测方法的评论[j]. 水泥, 2002,(11).
[3]冉千平,游有鳗,周伟玲.聚梭酸类高效减水剂现状及研究方向.新型建筑材料,2001(1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