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儿童

随着微创概念的普及,一些传统经典手术走向微创化,腹腔镜技术也被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1,2]。我科总结了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125例156侧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5例156侧,其中男106例,女19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

2.58±0.86)岁。全部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前诊断31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术中发现为双侧疝,谓之对侧隐匿性疝,并予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术。

1.2 方法

1.2.1 麻醉:所有病例采用插管全麻加骶麻。术中施行监护仪监护,了解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情况。

1.2.2 手术:应用针式腹腔镜器械,5 mm 30 °镜,3 mm钳。脐下缘内侧切口3 mm,造气腹,进5 mm Trocar及30 °镜,脐(左

或右)旁开约5 cm作一约3 mm切口,进5 cm Trocar及操作钳。气腹压力维持10 mmHg,以能充分显露术野为目的。术中能发现疝囊被气体充盈隆起,内环口开放,明确诊断。隐匿性疝能同时被显露(内环口开放)得以诊断,同时手术。在疝内环口体表投影处穿刺,进穿刺针(头端适当加弯)作为引导,用4号双股丝线分别在内环口的两侧各做一半荷包,一线再引导另一线,最终形成全荷包,收拢荷包,关闭内环口,腹壁内腹膜外打结,埋于皮下。切口盖以敷帖。

1.3 结果术后住院3~5 d,痊愈出院。到目前为止,术后随访无术侧复发;无阴囊肿胀(女孩无外阴肿胀)。1例切口感染(皮下打结)。

2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斜疝为常见。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生主要是腹膜鞘突未闭或闭锁不全,再加上腹压增高而形成而并非因肌肉薄弱。腹股沟疝具有可复性,极易发生嵌顿、绞窄,一旦发生嵌顿,不仅累及肠管或卵巢、输卵管,尚可造成睾丸萎缩,影响成人后的生育,一般6个月后很少能自愈,需要手术。

传统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方法是仅做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一般不做修补术。但手术需经腹股沟管游离疝囊,

小儿组织纤细、薄弱,筋膜层次、解剖界限与成人不同,如非专科医师操作极易造成对包绕着疝囊的精索内容物的损伤,如蔓状静脉丛、动脉、神经和输精管,甚至于发生膀胱损伤的可能,手术后可能发生切口血肿并感染、阴囊水肿或血肿、睾丸上抬等并发症,易对家长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用腹腔镜施行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高位结扎术仅在腹腔内行疝内环高位结扎,不处理腹股沟,对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无破坏,精索内的各种结构不会造成损伤。本术式是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视野是放大的,在抓钳的协助下透过透明的腹膜进行操作,可以避免上述医源性损伤。以单侧斜疝住院的小儿部分斜疝可能是双侧的,只是一侧以潜在隐匿形式存在,暂时不会在两侧腹股沟区同时出现可复性肿块,当增加腹腔压力等因素存在的时候,则可出现症状。据Schier等[3]报道,933例小儿对侧腹股沟隐匿性疝299例(占32.04%)。国内姚干等[4]报道的250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发现586例(占23%)对侧内环口未闭。本组病例为25%。对于一侧显性疝、另一侧隐匿性疝患儿,传统手术方法是必须在隐性疝出现症状后,才可以再次手术解决问题。而腹腔镜手术由于气腹压力的存在,则可以很明确地发现隐匿性疝,而且该侧内环口也是开放的,可以一次手术发现对侧隐性疝并同时处理双侧疝,避免了隐匿性疝的再次手术。

腹腔镜手术时内环口直观,疝囊高位结扎确切,能够达到传统手术不能达到的高位,避免常规手术寻找疝囊困难以及可能的非高位的

疝囊结扎,因而术后复发率更低。本组病例经随访至今,均未见复发病例。据Schier等[3]报道,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933 例复发率为4.3%,与传统法相似,术后并发症5例(占0.5%),Spurbeck等[5]报道的90例120 侧疝经腹腔镜治疗术后复发率为0.83%,国内姚干等[5]报道的2500例小儿斜疝腹腔镜手术后复发18 例(占0.72%),术后并发症13 例(占0.5%),可见该术式术后复发与并发症均较少。

综上所述,腹腔镜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较传统手术治疗相比,该术式具有安全简便易掌握、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特点,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匿性疝,是治疗小儿斜疝一种可选择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金哲.迅速提高我国小儿腹腔镜水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3): l.

[2]李宇洲 .我国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5):368-369.

[3]Schier F,Montupet P,Esposito C. Laparopic ingunal herniorrphy in children : a three center experience with 933 repairs[J]. J Pediatr Surg, 2002,71(3):395-397.

[4]姚干,李宇洲,梁健升,等经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沟斜疝2500例报告[J].江西医药,2004,39( 2 ):83-85.

[5]Spurbeck WW , Prasad R , Lobe TE.Two-yeare experience with mininaly invasive herniorrhaphy in children[J]. Surg Endosc,2005,19(4):551-553.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一、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护理常规 1、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开始前发生呼吸、心跳 骤停时,应立即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应用抢救药物。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必要时准备开胸器械,行胸内心脏按压,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2、术中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未行气管插管的患 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3、参加抢救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 查对,及时做好记录,并保留各种药物安瓶及药品,做到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4、护理值班人员严格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 位,术中密切观察病人反应,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5、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完好率100%,保证 应急使用。 6、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各种急救仪器的使 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程序: 判断------立即抢救-----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快速输液------遵医嘱用药------密切配合------对症处理------及时记录 二危重急症手术抢救护理常规 1、接手术通知后、立即组织由麻醉医生、护士、护工组 成的抢救小组,做好麻醉、洗手、巡回、抢救助手的分工。 2、接病人后迅速将病人送入手术间,洗手护士做好手术 台上的准备,随时准备手术,巡回护士做好抢救及手术用物的准备,抢救助手快速建立多路静脉通道,吸氧、保暖、遵医嘱用药。 3、做好配血、输血的取送工作及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工 作。 4、认真查对,准确用药,及时记录。 5、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6、手术结束待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送病人入重症室或回病 房,并与接待科室做好病人的各项交接工作。 三、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1、立即停用或消除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或物质,让病人平卧、吸氧,并注意保暖,就地抢救,不宜搬动。

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谭 力 (重庆市大足县人民医院,重庆大足 402360) 提要:目的:总结小儿腹腔镜疝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腹腔镜疝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发生,病人满意率达99%。结论:做好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对保障手术成 功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术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743(2011)02-0080-02 Operative cooperation and nursing of pediatric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 TA N Li (Dazu County People .s Hos pital,Chongqing 402360,China) Abs 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operative c ooperati on and nursi ng measures in pedi atric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52cases of pediatric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 were analyzed retros pecti vely:Results:All 152cases in this group were success ful,and all children patients were full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 tal,and had no any adverse reac tions in follow-up period,and the s atis faction rate by patients was 99%.Conclusion:Doing well the operative c ooperati on and nursing is very i mportant to the successful comple tion of pediatric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 K ey words :c hildren;laparoscopic herni orrhaphy;intraoperative nursi ng 收稿日期:2011-02-26 作者简介:谭 力(1957-),女,重庆人,副主任护师,大学本科。 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是新发展起来的微创外科技术,由于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轻、肠蠕动恢复快、进食早、下床活动早、切口并发症少、术后切口美观、瘢痕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很快被小儿外科医生、家长及患儿所接受。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期间,我院共开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52例,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我院共行小儿腹腔镜疝手术152例,男99例,女53例,年龄2岁至11岁,平均6岁;体重8kg 至40kg,平均16kg;手术时间10min 至30min,平均20mi n;住院时间3d 至5d,平均3.5d;麻醉方式为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加气管插管。1.2 结果 本组15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平均出血量1.0mL,无手术并发症及意外发生,无切口感染发生,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发生,病人满意率达99%。 2 手术配合及护理 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抚慰 术前患儿大多紧张,父母也较担心。术前一日,由巡回护士到病房探视患儿,与患儿建立感情,做到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并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和鼓励;对年幼者要亲切,使之得到安全感;年龄稍大的要做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感,减少患儿及家长的焦虑情绪。进入手术室时,让患儿自己选择进入手术室的方式,护士可以与患儿携手进入手术室,患儿进入手术室躺在手术床休息时,护士要不断赞扬和鼓励他们,并可抚触患儿的手和头,给予支持和安慰。 2.1.2 术前评估及宣教 认真评估患儿的发育情况、营养状况和重要脏器功能, 注意呼吸系统有无炎症,了解有无手术及麻醉禁忌证;向患儿家长解释术前禁食和禁饮的重要性,一般[3岁的小儿应禁食6h,禁饮3h;>3岁的小儿禁食8h,禁饮3h,避免麻醉及术中反流和误吸。2.1.3 术前物品、器械的准备 准备好术中所需用品,备齐抢救用物,检查抢救药品是否备齐,吸引器性能是否完好。小儿手术要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呼吸道阻塞引起的窒息,因此不论手术大小均需开通吸引器,备至手术床头,选择好合适的吸痰器,备好生理盐水;手术器械物品(小儿腹腔镜器械包、剖腹敷料包、基础敷料包、手术衣3件、持物钳1把、3mm 30b 镜头、3mm T rocar 2个、引导针1个、小儿分离钳1把、4号慕丝线、小敷贴、无菌保护套、显示器、冷光源、摄像系统,CO 2气腹机)。小儿约束带,垫肩、臀用的布单和垫衬。并熟练掌握腹腔镜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认真检查仪器设备及器械的性能,注意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防止因性能不佳或零部件丢失影响手术进程。 2.1.4 调节室温 小儿体温易受环境影响,因此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应调节好温湿度,室温在24e 至26e 之间,湿度在50%至60%左右,以防止术中散热过多而体温下降,影响呼吸功能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2.2 术中配合及护理2.2.1 严格查对 患儿进入手术室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床号、姓名、年龄、性别、公斤体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禁食时间以及术前用药,皮试结果及手术区域皮肤准备情况,严防差错事故。2.2.2 静脉通路补液 禁食可导致血容量不足引起代偿性心率增快,低血糖、脱水热等,加上气腹后腹内压增高和高碳酸血症可刺激交感神经,使大量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加压素释放入 血,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兴奋作用112 ,故手术前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减轻机体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前先建立静脉通道,由于小儿静脉细小,不合作易脱出,尽量选用22G 和24G 的留置针,留置针有针蕊、不易脱出;静脉多选用大隐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等。根据手术的部位选择不同的静脉进 80 谭 力: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5激光杂志62011年第32卷第2期 LASER J OURNAL(Vol.32.No.2.2011)

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手术是近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其代替剖腹手术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该手术在妇科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展,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很容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避免了开腹手术时医生的手和纱布等对腹膜和脏器的摩擦,减少创伤及术后粘连,患者腹部无明显疤痕,腹腔镜治疗风险相对较小。但是,腹腔镜手术毕竟是一种手术,虽然有许多优点,行该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后还是应当注意一些问题,腹腔镜手术与普通开腹手术手术方式不同,其护理也有不同之处疗模式,麻醉方法均为气管插管全身复合麻醉。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在术前应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手术方案、此次施行腹腔镜的目的。另外,虽然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但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血管损伤或空气栓塞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造成“巨创”。因此,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2.皮肤护理 术前1日备皮,其范围包括范围会阴部、耻骨联合上至剑突下毛发,彻底清洁脐孔部,脐孔部用肥皂棉球或络合碘棉球擦拭3~5min,去除污垢。告知患者术前1日沐浴,做好个人卫生。 3.肠道准备 除宫外孕手术前忌灌肠,以防破裂出血外,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应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术前1晚应进流质饮食,当晚8pm至术晨禁食、禁饮,以免手术

中因恶心、呕吐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还可防止术后腹胀。术前晚8pm及术晨5am 各清洁灌肠1次,以免胃肠道胀气影响手术视野,妨碍手术操作。 4.阴道准备 手术避开月经期,最好在月经干净后2~3天。术前常规行阴道检查,有阴道炎性疾病者,治愈后再行手术,需放置举宫器及涉及子宫腔、阴道操作的手术,术前3天均用0.25%碘伏液进行常规阴道冲洗,2次/d。 5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 6尿管放置的时间全子宫切除术按开腹手术标准置尿管,手术时间短的附件手术术前可不置尿管,改在术后放置尿管。 7常规准备 术前戒烟、戒酒,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咳痰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术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术前晚口服适量安定,保证充分的睡眠,使病人处于安静状态。 二.术后护理 1术后体位 患者术后安全返回病房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碍呼吸道,持续低流量给氧气,氧流量为2~3L/min,6h后改半卧位,并指导患者适当在床上翻身活动,持续导尿不超过24h,停尿管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防止肠黏连。 2.生命体征观察 术后24h内应密切监测,每30min测血压、脉搏1次,平稳后可1~2h监测1次。如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应加快输液速度,纠正血容量不足。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有无渗血,考虑有无内出血的可能,并及时通知医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外科-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术

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小儿腹股沟疝(ICD-10:K40); 2、拟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码:53.0-53.9 54.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2008年7月出版) 1、病史:腹股沟或阴囊可复性肿物; 2、体格检查:阴囊或腹股沟一肿物突出,可回纳; 3、B超检查结果:考虑腹股沟疝。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2008年7月出版) 1、阴囊或腹股沟一肿物,可回纳; 2、有反复嵌顿病史;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小儿腹股沟疝(ICD-10:K40)疾病编码; 2、阴囊或腹股沟一肿物,可回纳;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 天,入院后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住院生化、免疫4项、血型鉴定; 2、胸部正侧位片; 3、必要时B超检查 七、抗菌素选择用药: 1、原则上头孢一代,首选头孢唑啉半衰期1.5~2h,其次头孢选半衰期0.8~1h; 2、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一个剂量,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使用头孢唑啉 的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才追加),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3、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使用人工植入物,可再用1次或数次到24h,总的预防用药时间 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要有分析记录; 4、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针对G+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针对G-杆菌可用 氨曲南。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第1-2 天麻醉方式:全麻。 九、术后住院恢复2 天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伤口无红肿渗液,阴囊无红肿; 2、无其他并发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此种疾病术后常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延长治疗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

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及护理常规

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及护理常规 第一章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 第一节巡回护士工作流程 (一)术前准备: 1、准备手术用物。 2、准备手术体位用品及各种手术仪器、设备。 3、准备手术间内一切用物,准备迎接手术病人。 (二)迎接病人: 1、晨交班后,在手术室等候区迎接病人,查对病人,接病 人入手术室。 2、进手术间后再次详细查对病人,安慰鼓励病人。 手术前查对内容: ①核对:查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科 别、手术间号、手术台次、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禁食、禁饮情况、过敏史、血型。做到病人及识 别带、病历、手术安排表、手术通知单一致。 ②病人:查首饰、假牙、衣物、备皮、是否更换病 员服、皮肤完整性、特殊病史等。 ③病历:查输血、手术及麻醉同意书、摄片,术前、 术中用药,过敏试验及室验室检查等。

④环境:查无影灯、室温、吸引装臵、地面、空调、 净化开关等。 ⑤查器械及仪器:备齐所需器械与物品、检测各种 仪器。 ⑥检查体位物品。 以上查对应在短时间内完成。 3、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根据具体情况及手术部位正确选择 输液穿刺部位。 4、连接吸引装臵,确认吸引通畅有效后,将吸引端放于病 人头侧,方便麻醉医生随时使用,必要是使用两个吸引瓶,一个吸引瓶将满时及时更换,防止发生外流。术毕待病人清醒、拔管、安全送出手术间后,才能关闭吸引器。 5、协助麻醉医生摆好麻醉体位,并及时供应所需药品、物品等。 6、为所需留臵导尿管的病人导尿。 7、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共同安臵手术体位,安臵过程中 动作轻柔,用力协调一致,防止发生组织损伤及体位性低血压等。 8、调节无影灯至最佳位臵。 9、与洗手护士、手术第二助手共同清点,记录各种手术用物。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护理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护理 摘要回顾总结336例小儿患者的腹腔镜手术配合过程,认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默契的配合是成功完成手术的重要因素。重视健康教育,给家长和患儿有效的心理支持,是患儿有效配合手术的关键。关键词:小儿;腹腔镜;护理 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迅猛发展,日臻成熟的腹腔镜技术迅速普及到外科的各个领域。腹腔镜手术具有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由于患儿父母对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小儿腹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我院于2009年8月~2010年11月成功完成小儿腹腔镜手术336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36例。年龄最小的8月,最大的14岁,平均年龄4.7岁。疝囊高位结扎术181例(其中右侧腹股沟斜疝76例,左侧腹股沟斜疝64例,双侧腹股沟斜疝41例),鞘膜积液96例,阑尾切除术59例,336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效果好。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于患儿认知、语言沟通和理解能力有限,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有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的影响[1]。因此,术前一天应到病房看望患儿及家长,详细向他们介绍腹腔镜的有关知识及其优点,消除顾虑,使家属及患

儿主动配合手术治疗。 2.1.2 器械的准备三晶片电视成像系统,气腹装置,以及超声刀、高频电刀、高压冲洗器。腹腔镜特殊器械术前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常规器械高压灭菌。其他准备充足的碘伏棉球除供消毒皮肤外,还可用来擦拭腹腔镜镜头减少雾化。准备足量的CO2。 2.1.3息儿人手术室后,再次进行三方核查,巡回护士取22~24号导管针于左上肢建立一条静脉通道并保持畅通,麻醉后协助摆好体位,一般取平卧位,臀部垫高30。以利于操作。术中负压吸引始终保持在功能状态至患儿离开手术室。 2.1.4 麻醉护理协助麻醉医生行行麻醉诱导,插入喉罩,机控呼吸,然后及时观察气道压力变化,注意观察喉罩是否移位,随时注意患儿黏膜及皮肤色泽,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术中护理 2.2.1巡回护士配合首先,根据手术要求摆相应的手术体位,其次,根据主刀医生所站位置摆放摄像系统(一般在主刀医生对面)。然后与术者及洗手护士配合将摄像系统、冷光源、高频电刀、超声刀、中心负压吸引连接好,接通电源将各部分机器的参数调节至与患儿年龄相匹配的参数,调试摄像系统的平衡,以最清晰的图像供术者进行操作。2.2.2洗手护士配合术前将腹腔镜特殊器械安装好。递11号刀给主刀医生,在患儿脐下缘皮肤做切口,长度约等于穿刺套管的直径,主刀和助手在脐两侧捏住皮肤抬高腹壁,插入脐部套管,开始接气腹注入CO2,根据不同手术要求在不同位置穿刺套管。密切观察主刀医生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最全版)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最全版) 为了推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理念、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推动学科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对2013年制定的《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指南》予以修订。本次修订在原版本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进展和相关指南,结合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和具体国情,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广泛听取意见,不断修订和完善,于2017-03-18在杭州举行的工作会议上完成全面修订和定稿。现公布如下。 证据级别: 1A: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各个研究具有同质性)。 1B: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2A:2B级别研究的系统评价(各个研究具有同质性)。 2B:前瞻性对照研究(或质量略低的随机对照试验)。 2C:结果性研究(大样本分析,群体数据等)。 3:回顾性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4:病例研究(即无对照组的研究)。 5:专家意见,动物或实验室研究。

推荐级别: A:基于1级证据= 强烈推荐(“标准”,“必须执行”)。 B:基于2级或3级证据,或基于1级证据推论= 推荐(“推荐”;“应该执行”)。 C:基于4级证据,或2级或3级证据推论= 建议(“选择”;“可以执行”)。 D:基于5级证据,或缺乏一致性、或不确定级别的证据= 不做推荐,仅叙述。 本文的证据和推荐级别来源于文献[1-5]。 2.1 麻醉和体位行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建议全身麻醉。病人头低脚高10~15?仰卧位,双臂紧贴身体两侧。主刀医师位于疝的对侧,助手位于患侧或头侧。监视器置于手术台尾侧。 2.2 手术步骤 2.2.1 置入套管脐孔穿刺,建立CO2气腹至12~15 mmHg(1 mmHg=0.133 kPa)。置入3个套管:脐部10~12 mm套管放置30?腹腔镜作为观察孔,患侧腹直肌外侧平脐水平和对侧腹直肌外侧脐下水平分别置入5 mm套管作为操作孔。直径>10 mm的套管可能会增加戳孔疝的发生率(2B级证据)。双侧疝时两侧的套管可置于对称位置。

腹腔镜开放手术治疗女孩腹股沟斜疝比较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女孩腹股沟斜疝比较(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江苏淮安 223000) 【摘要】目的:介绍腹腔镜治疗女孩复发性斜疝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应用腹腔镜、自制的带线缝针和体外缝合体外打结技术为42例女孩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总结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无复发,治愈率100 % 。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复发 性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简单、快捷、损伤小、疤痕细微,比传 统的高位结扎术优越。 【关键词】复发;疝;腹股沟;腹腔镜术;女孩 【abstract】objective:to introduce laparoscopic herniotomy for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n little girls. methods forty-two little girls with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s were treated using laparoscopic instruments , a special needle and a technique of extraabdominal suture and high ligation of the hernia sac. the clinical data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hernias was no recurred. the cure rate of this group was 100 %; no hematoma , no bleeding and no other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is group.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indirect recurrent inguinal hernias in children using the laparoscopic technique is simple , safe , effective , and quick ,with least injury and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体会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儿童 随着微创概念的普及,一些传统经典手术走向微创化,腹腔镜技术也被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1,2]。我科总结了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125例156侧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5例156侧,其中男106例,女19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 2.58±0.86)岁。全部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前诊断31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术中发现为双侧疝,谓之对侧隐匿性疝,并予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术。 1.2 方法 1.2.1 麻醉:所有病例采用插管全麻加骶麻。术中施行监护仪监护,了解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情况。 1.2.2 手术:应用针式腹腔镜器械,5 mm 30 °镜,3 mm钳。脐下缘内侧切口3 mm,造气腹,进5 mm Trocar及30 °镜,脐(左

或右)旁开约5 cm作一约3 mm切口,进5 cm Trocar及操作钳。气腹压力维持10 mmHg,以能充分显露术野为目的。术中能发现疝囊被气体充盈隆起,内环口开放,明确诊断。隐匿性疝能同时被显露(内环口开放)得以诊断,同时手术。在疝内环口体表投影处穿刺,进穿刺针(头端适当加弯)作为引导,用4号双股丝线分别在内环口的两侧各做一半荷包,一线再引导另一线,最终形成全荷包,收拢荷包,关闭内环口,腹壁内腹膜外打结,埋于皮下。切口盖以敷帖。 1.3 结果术后住院3~5 d,痊愈出院。到目前为止,术后随访无术侧复发;无阴囊肿胀(女孩无外阴肿胀)。1例切口感染(皮下打结)。 2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斜疝为常见。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生主要是腹膜鞘突未闭或闭锁不全,再加上腹压增高而形成而并非因肌肉薄弱。腹股沟疝具有可复性,极易发生嵌顿、绞窄,一旦发生嵌顿,不仅累及肠管或卵巢、输卵管,尚可造成睾丸萎缩,影响成人后的生育,一般6个月后很少能自愈,需要手术。 传统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方法是仅做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一般不做修补术。但手术需经腹股沟管游离疝囊,

手术室护理常规

手术室护理常规 第一节择期手术患者接入、送出手术室常规 一、患者接入手术室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是否要求进行了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饮、备皮、术前用药、抗生素皮试、备血、胃肠减压、导尿、灌肠等。 2、评估各种术前检查结果及其他情况~如有无过敏史。 3、评估患者全身皮肤情况。 【护理措施】 1、检查手术推车确保安全~提前由专人携带手术通知单将 推车至病区迎接患者。 2、问候患者~核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 名称、手术部位。 3、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术前准备~检查患者皮肤情 况~询问是否需要大小便。 4、协助患者更换病服~贵重物品和金属用物等交陪人保管 ,如陪人不在时交病区护士保管,。 5、协助患者平躺在推车上~使用保护架防止坠床~注意遮 盖保暖,病历、x照片、抗生素等用物放置在推车架下存 放篮内。 6、接患者途中~工作人员站在患者的足侧或推车的中部~ 随时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表情等情况。 7、巡回护士将患者推至手术间后~先将手术床放到最低位

置~与患者交流沟通~协助患者平卧~注意遮盖保暖, 告知患者安全防范措施、手术等待时间。 二、术后患者送出手术室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脉搏,。 2、评估患者的面色、神志、表情。 3、评估患者的输液、输血情况以及各引流管道是否通畅。 【护理措施】 1、术后将患者平移至手术推车上~头偏向一侧~使用保护 架防止坠床~注意遮盖保暖~将病历、标本、X照片等随 时用物放置在推车架下存放篮内。 2、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护送患者至术后复苏室或 病区,途中遇上下坡时应保持患者头部朝上。 3、途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神志、表情、脉搏变 化和输液、输血、引流管道等情况。 4、与监护室或病区的护士进行床旁交接班~交待患者一般 情况、输液、输血、和病历、标本、随身用物等并在手 术记录单上双方签名。 5、患者安全送到后将手术推车推回手术室~按要求整理好 并检查各部位安全性能~放置在指定处备用。 第二节急症手术术前准备常规【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 2、评估是否有手术通知单~急症紧急手术是否有电话通知,有医师、护士和工人护送,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是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优质护理服务必须帮助病人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它体现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护理工作者应在为病人提供全程、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中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只要有护士的场所就应该实施优质护理。为了积极参与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手术室秉承我院“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配合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到了手术室。 一、术前访视延伸至家属 手术室护理实践基准的第一阶段是进行术前访视, 掌握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按照护理程序,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术前访视主要是评估、诊断、计划阶段。手术前一天下午,手术室器械或巡回护士在不引起病人的紧张感和疲劳感的基础上,花费约15~20分钟做好术前访视。护士到病区访视病人时,先做好自我介绍,再发放我们自己设计的“致手术病人的一封信”,说明了访视目的,根据评估内容, 了解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及顾虑, 掌握病人的心理反应, 针对病人的不同职业、文化背景、心理素质以及对健康和疾病的不同认识对症下药, 以提高术前访视的效果, 并可使病人有充分思想准备, 积极主动应对手术。访视态度要严谨认真,获得病人真实情况,准确客观

填写,确保记录真实性。术前访视不仅要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更要和家属多做沟通,家属对手术了解愈多,就愈能协助病人减轻术前焦虑,一些不便向病人讲明的问题,可向家属交待清楚,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指导家属手术当日在手术室外等候区等候,以便术中出现特殊情况及术后看标本时能与家属直接沟通,为保证病人的生命和手术顺利进行赢得宝贵时间。做到了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术前访视由病人延伸至家属。 二、细微之处显现温馨的优质服务 我们在加强术中规范化护理配合的同时,积极开展细微之处现温馨的护理服务。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环境、设备对于病人来说非常陌生,使其处于恐惧状态下,此时护士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以使其消除恐惧的心理,缓解其忧伤和孤独的情绪。因此手术室护士要主动给病人以热情的关怀,态度真诚,亲切,语言温柔,委婉,安慰体贴关心照顾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环境,告知他对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不要紧张以及需要病人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产生的效果,使病人做到心中有数。 1、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三方一起严格核对病人身份信息,确保安全。 2、手术开始,根据手术需求,护士将病人摆好手术需要体位,此时,除了要使病人处于功能位,防止神经肌肉的损伤,还要在各个容易产生压疮的部位垫上软枕或者棉垫,防止术后压疮的形成,对特殊病人使用压疮评估单。

手术室护理操作常规

无菌技术操作常规 (一)无菌持物钳及无菌容器的使用、取无菌溶液 项目步骤标准分扣分依据 (一)个人准备服装鞋帽整洁,洗手,戴口罩,仪表大方,举 止端庄 5 一项不符合扣2分 (二) 环境准备 操作台宽阔,清洁,干燥,手术间光线明亮 5 一项不符合扣1分 (三)物品准备有盖的无菌干燥罐内放置无菌持物钳,无菌容 器内放无菌碗,无菌溶液,棉签,碘伏溶液, 弯盘,纸,毛,开瓶器,纱布 10 少1件扣1分 (四) 操 作 流 程1.检查无菌物品灭菌效果及有效期 3 2.检查无菌容器密封性及内装物品名称 3 3.检查无菌溶液,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 3 4.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溶液有 无沉淀、浑浊、变质、变色 3 5.打开无菌罐的上半盖 2 使用过期无菌物品及 时纠正扣5分,未及 时纠正扣15分 6.钳端闭合,垂直取出 4 7.打开无菌容器盖,无菌面向上 2 8.取出无菌物品 5 9.盖好容器盖 2 无蓖物品污染,及时 处理扣5分,处理不 当继续使用扣20分 10.钳端闭合,垂直放入无菌罐内 4 11.盖好罐盖 2 12.取出无菌容器 5 小跨越扣5分,大跨 越扣10分 13.撬开铝盖,打开瓶塞 2 14.手持溶液瓶,瓶签向手心 3 15.旋转冲洗瓶口 4 16.由冲洗处倒出溶液 4 17.塞进瓶塞,自瓶口分别是向上、向下消毒瓶 塞上翻部分和瓶口 4 18.盖好瓶塞 2 19.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 3 (二)打开无菌包、铺无菌盘、戴无菌手套 项目步骤标准分扣分依据 (一)个人准备服装鞋帽整洁,洗手,戴口罩,仪表大方,举 止端庄 5 一项不符扣2分 (二)环境准备操作台宽阔、清洁、干燥,手术间光线明亮 5 一项不符扣1分 (三)物品准备无菌持物钳、无菌包(内放治疗巾)、无菌物 品、治疗盘、无菌手套、弯盘、纸、笔 10 少一件扣1分 (四) 操 作 流 程1.检查无菌包名称、有效期、包布是否完好, 有无潮湿或破损 3 2.检查无菌手套有效期及手套尺码 3 3.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于包下 3 4.逐层打开无菌巾包 3 5.取出无菌巾,放于治疗盘中 3 6.按原折痕关闭无菌巾包,系带横形缠绕 3 使用过期无菌物品 及时纠正扣5分, 未及时纠正扣15分 7.注明不成功包时间,签名 8.双手持无菌巾上层两角外面抖开(横折法双 手持无菌巾横中线外面) 9.对折铺于治疗盘上 3 无菌物品污染,及

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手术是在密闭的盆、腹腔内进行检查或治疗的内镜手术操作。将接有冷光源照明的腹腔镜经腹壁插入腹腔,连接摄像机系统,将盆、腹腔内脏显示器于监视屏幕上。通过视屏检查诊断疾病称为诊断腹腔镜(diagnostic laparoscopy);在体外操纵进入盆、腹腔的手术器械,直视屏幕对疾病进行手术治疗称为腹腔镜(operative laparoscopy)。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腹腔镜设备、器械不断更新,腹腔镜手术范围逐渐扩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提出在21世纪应有60%以上妇科手术在内镜下完成。 【适应性】 1.诊断腹腔镜①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是该病最准确的诊断方法);②明确腹盆腔肿性质;③确定不明原因急、慢性腹痛和盆腔痛的原因;④明确或排除引起不孕的盆腔疾病;⑤计划生育并发症的诊断,如寻找和取出异位宫内节育器、确诊吸宫术导致的子宫穿孔等。 2.手术腹腔镜①有适应证实施经腹手术的各种妇科良性疾病;②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和早期子宫颈癌化疗前后腹膜淋巴结取样;④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如异位宫内节育器取出、绝育术等。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②凝血功能障碍;③绞

窄性肠梗阻;④大的腹壁疝或隔疝;⑤腹腔内广泛粘连;⑥弥漫性腹膜炎;⑦腹腔内大出血。 2.相对禁忌证①盆腔肿块过大,超过脐水平;②妊娠>16周; ③晚期卵巢癌。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在术前应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手术方案、此次施行腹腔镜的目的。另外,虽然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但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血管损伤或空气栓塞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造成“巨创”。因此,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2 .皮肤护理术前1日备皮,其范围包括会阴部和腹部较重汗毛。脐窝部用络合碘棉球擦拭3~5min,去除污垢。告知患者术前1日沐浴,做好个人卫生。 脐部清洁尤为重要:用棉棒蘸双氧水或软皂液将脐窝内的脏物擦净,再蘸干。同时备皮范围是上至剑突下,下至耻骨联合,旁至腋中线,剃去皮肤汗毛,注意勿损伤皮肤,用肥皂水擦洗腹部皮肤,然后用热水擦洗干净。避免术后的伤口感染。

手术室病人护理常规

手术室病人的护理常规 第一节胃肠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禁食、禁饮、备皮、胃肠减压、灌肠、体液丢失程度的情况。 2、出血情况、周围循环状况等。 (二)护理措施 1、容量治疗: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和肠道准备时间长,体内液体丢失多,患者入手术室后体质很虚弱,麻醉前输注晶体液体500—1000ml,以维持患者循环稳定。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出血量的变化。 3、建立有效静脉通道,配合手术医生、麻醉师准备实施输血、补液等治疗。 4、合理安置手术体位,术中严密观察体位变化,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三)操作要点 1、洗手护士术中严格执行沾染技术,手术中污染器械与无菌器械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2、提供无菌蒸馏水冲洗腹腔,灭活肿瘤细胞。 3、微创手术,根据手术需求,调整合适的二氧化碳气腹压力。 (四)注意事项 1、注意保温,患者术前禁饮禁食,缺乏能量,术中体腔暴露,丢失热量,容易造成低体温的发生。 2、正确实施无菌操作技术,防止癌细胞沿血道、淋巴道扩散;防止癌细胞种植。手术过程中尽量做到“不接触”肿瘤。 3、体位截石位手术患者,注意防止腘窝受压,避免损伤腓总神经。 第二节肝胆胰脾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一、肝胆手术 (一)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手术患者的病情、全身皮肤情况等。 2、评估患者的肝脏功能、凝血功能(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 3、评估B超结果,确定病变部位及大小,采取何种手术方式 (二)护理措施 1、肝脏部分切除时,巡回护士注意记录肝门阻断时间,常温阻断不超过30min,右肝 硬化阻断时间不超过15min,并及时提醒手术者。开放前确保静脉通道线状流速。 2、准备热盐水,压迫手术切面止血。 3、胆道手术中严密贯彻,避免出现“胆心反射”并发症。 (三)操作要点 1、T管引流手术患者,做好管道标示,妥善固定,保持管道通畅。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护理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护理 吴海英,梁炯燕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小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8.017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0A-2613-02 腹腔镜手术是近10年来运用到临床的一项新技术,正逐步得到临床的重视和普及[1]。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可发现对侧隐疝等优点。2010年10月—2012年5月我科在腹腔镜下为1 587例疝气患儿行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缝扎术,同时加强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2年5月我科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缝扎术1 587例,男1 360例,女227例;年龄6个月至14岁;单侧疝1 320例,双侧疝267例;术中发现对侧隐疝89例。 1.2 结果 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手术时间10min~20min,平均15min。术后麻醉清醒后如无呕吐即可进食水,观察30min~60min后无不适,给予进食半流质饮食。全程不使用抗生素,次日出院。术后电话回访,无切口感染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低。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当今世界外科发展的一个方向,是一种微创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虽然正逐步普及及广泛应用,但大多数患儿家属仍对手术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及恐惧心理。因此,护士应配合医生向患儿家属详细讲解此手术的安全性、先进性和优越性等特点,同时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使患儿家属解除疑虑及恐惧心理,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患儿对手术的心理反应及影响因素与成人不同,自己对手术的焦虑程度轻,但易受周围环境、家长、病友的影响,医护人员热情亲近患儿,通过与患儿玩耍做游戏,消除陌生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患儿剧烈哭闹,以良好情绪接受手术治疗。2.1.2 术前皮肤准备 术前1d进行手术区皮肤准备,由于患儿皮肤细嫩、汗毛较少且不合作,易造成损伤,一般只需洗澡或擦洗即可。因脐部为腹腔镜手术必经之处,其感染率较其他部位高。因此,应彻底清洁,先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擦洗,再用碘伏棉签消毒2次。勿用力过大,以防皮肤破损。 2.1.3 胃肠道准备 术前禁食8h,禁水4h~6h,避免术中呕吐引起误吸,导致窒息。 2.1.4 其他准备 ①术前注意叮嘱家属,视天气变化适时为患儿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诱发上呼吸道感染。②准确测量体重,以便准确计算用药剂量。③术前晚用开塞露1支纳肛,刺激排便,以减少胃肠内容物及胃肠胀气。④术前30min使用阿托品,以减少呼吸道及胃肠道分泌。⑤术前10min排尿,避免术中误伤膀胱或影响术中操作。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严密监测患儿意识、瞳孔、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频率的变化,给予心电监测8h,必要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L/min~2L/min,可提高氧分压,加速腹腔内二氧化碳(CO2)排出,减轻CO2所致酸中毒。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节率变化,注意倾听呼吸音,若听到叹气声或哮鸣音时,应警惕喉痉挛或喉头水肿的出现,必须立即处理,以免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造成严重的后果。 2.2.2 体位护理 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误吸导致窒息,引起吸入性肺炎。 2.2.3 穿刺口护理 腹腔镜手术腹壁仅有2个或3个0.5cm大小穿刺口,皮肤表层无缝合,采用无菌粘胶粘合穿刺口,一般3d~5d可自愈。但仍需观察穿刺口有无红、肿以及出血、渗血等,如发现穿刺口渗血明显,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由于手术是在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一、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护理常规 1、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开始前发生呼吸、心跳 骤停时,应立即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应用抢救药物。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必要时准备开胸器械,行胸内心脏按压,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2、术中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未行气管插管的患 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3、参加抢救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 查对,及时做好记录,并保留各种药物安瓶及药品,做到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4、护理值班人员严格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 位,术中密切观察病人反应,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5、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完好率100%,保证 应急使用。 6、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各种急救仪器的使 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程序: 判断------立即抢救-----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快速输液------遵医嘱用药------密切配合------对症处理------及时记录 二危重急症手术抢救护理常规 1、接手术通知后、立即组织由麻醉医生、护士、护工组 成的抢救小组,做好麻醉、洗手、巡回、抢救助手的分工。 2、接病人后迅速将病人送入手术间,洗手护士做好手术 台上的准备,随时准备手术,巡回护士做好抢救及手术用物的准备,抢救助手快速建立多路静脉通道,吸氧、保暖、遵医嘱用药。 3、做好配血、输血的取送工作及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工 作。 4、认真查对,准确用药,及时记录。 5、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6、手术结束待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送病人入重症室或回病 房,并与接待科室做好病人的各项交接工作。 三、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1、立即停用或消除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或物质,让病人平卧、吸氧,并注意保暖,就地抢救,不宜搬动。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一、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护理常规 1、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开始前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行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应用抢救药物。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必要时准备开胸器械,行胸内心脏按压,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2、术中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未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辅助呼 吸,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3、参加抢救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记录,并保留 各种药物安瓶及药品,做到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4、护理值班人员严格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术中密切观察病人反应,以 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5、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完好率100%,保证应急使用。 6、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程序: 判断------立即抢救-----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快速输液------遵医嘱用药------密切配合------对症处理------及时记录 二危重急症手术抢救护理常规 1、接手术通知后、立即组织由麻醉医生、护士、护工组成的抢救小组,做好麻醉、洗 手、巡回、抢救助手的分工。

2、接病人后迅速将病人送入手术间,洗手护士做好手术台上的准备,随时准备手术, 巡回护士做好抢救及手术用物的准备,抢救助手快速建立多路静脉通道,吸氧、保暖、遵医嘱用药。 3、做好配血、输血的取送工作及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工作。 4、认真查对,准确用药,及时记录。 5、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6、手术结束待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送病人入重症室或回病房,并与接待科室做好病人的 各项交接工作。 三、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1、立即停用或消除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或物质,让病人平卧、吸氧,并注意保暖,就地抢救,不宜搬动。 2、即刻皮下注射0.1%的盐酸肾上腺素0.5----1ml,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再次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 3、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50%葡萄糖中静脉注射或氢化考的松100----200mg加入5-10葡萄糖500ml静脉注射,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 4、纠正酸中毒,按医嘱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 5、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6、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做好各项记录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