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心排专家共识解读
- 格式:pptx
- 大小:14.32 MB
- 文档页数:34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简称低心排)是一组以心排血量下降外周脏器灌注不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心脏外科术后多见,且在各种疾病导致心功能障碍时均可出现。
低心排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和医疗资源带来沉重负担,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
据统计,低心排在心脏外科术后的发病率约3.9-8.2%,使手术后死亡率升高22-24倍。
目前国内外没有针对低心排诊治的指南,据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专家编写了《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基于大部分心脏外科相关研究及经验,但其应用不仅限于心脏外科人群,心脏重症范畴内患者均可适用。
该指南从低心排的定义、诊断,低心排患者的监测与评估及治疗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低心排定义维持满意的心排血量以确保外周脏器灌注是心血管系统处理的首要目的。
低心排是指心排血量下降及外周脏器灌注不足的一组综合症。
心脏指数<2.0L/min/m2定义为低心排,常伴以下表现:1.低血压(平均动脉压<60mmHg)2.心动过速(心率>90次/分)3.少尿(尿量<1mL/kg/h)4.代谢性酸中毒(pH <7.4,乳酸>3.0moL/L,碱剩余<2)5.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65%6.皮肤苍白,潮湿,肢体末梢湿冷7.肺淤血,低氧血症(二)低心排的诊断1. 当考虑存在低心排时应积极明确导致低心排的原因。
心脏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后负荷异常均可引起低心排。
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低心排的常见原因有:1.1术前·术前或近期心梗导致局部室壁或心脏整体低动力·术前左室或右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1.2术中·心肌保护差·再血管化不完全·冠状动脉气栓·瓣膜手术阻塞冠状动脉·瓣膜病或先心病矫形不满意1.3 术后1.3.1泵衰竭(1)收缩力减低:·心肌顿抑,心肌保护差,缺血再灌注损伤·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高钾血症·丙泊酚,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2)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使心脏充盈时间减少·心动过缓·房颤、房扑,交界性心律等室上性心律失常及VVI起搏使心房失去收缩功能·室速、室颤等室性心律失常1.3.2 左室前负荷减少·低血容量(出血,多尿,补液不足)·血管扩张(复温,使用血管扩张药、镇静药)·右心室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感染,药物或血制品过敏,鱼精蛋白反应,肾上腺功能不全1.3.3 后负荷增加·血管过度收缩(低体温,使用血管收缩药)·液体过多,心室膨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充气时机错误·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后左室流出道梗阻(瓣架或瓣叶组织梗阻)2. 当怀疑患者出现低心排表现时进行超声心动检查寻找原因。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治疗指南(全文)低心排血量(CO)综合征(简称低心排)是一个广义概念,临床上有很多相似术语,如术后心功能障碍、术后心功能不全、术后急性心力衰竭、术后心源性休克、心脏切开后休克等。
低心排的病因、病理生理学改变、临床表现等与内科急性心力衰竭有所不同,与心源性休克有相似的病因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但又有所区别。
目前欧美、我国均有针对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指南,但这些指南对于低心排患者并不完全适用。
有鉴于此,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特别制定了一份共识文件。
通过文献复习结合临床经验,统一了低心排的临床概念,针对低心排的病因、监测、治疗等方面做出了相应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该共识基于大部分心脏外科相关研究及经验,但其应用不仅限于心脏外科人群,心脏重症范畴内患者均可适用。
在上一篇中,我们总结了低心排的诊断、监测与评估要点(【指南】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诊断评估,我国共识这么说),本篇针对低心排的治疗,让我们先睹为快。
1 积极纠正导致低心排的可逆因素(IC)低心排患者血流动力学支持至关重要,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导致低心排的原因(图1),如心肌缺血患者,要积极再血管化治疗;心包填塞,要积极行心包穿刺或心包开窗,减轻梗阻;心律失常,要积极复律治疗等。
2 选择以维护氧供需平衡为目标导向的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IC)无论是针对心脏本身的处理,还是心脏和外周器官之间的处理,都应当尽量以维持氧供需平衡为准则,以增加氧供及降低氧耗为目的,在设定血流动力学目标、药物选择、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的应用、机械通气、镇静、营养支持等方面充分体现氧供需平衡理念,既要避免氧耗大于氧供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也要避免以增加心脏做功为代价造成不必要的氧供大于氧耗(图2)。
3 优化容量状态,维持前负荷处于最佳水平(IC)全面复习心脏外科患者术前和术中血流动力学资料,分析患者心脏的病理生理状态,心脏结构改变,如左心室扩大、左心室肥厚患者充盈压力与容量状态的相关性,取决于心脏顺应性的改变,综合结构改变,判断出理想的左心充盈压力,并在达到目标充盈压的过程中加强监测,综合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时调整。
低心排的名词解释低心排是一个常用于描述心理状态的词汇,它指的是一种情绪低落、忧郁的心态。
在当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压力和困扰的存在,低心排已成为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之一。
本文旨在解释低心排的含义、原因以及应对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这一心理状态。
一、低心排的含义低心排是由汉语词语“心情低落”和“情绪排遣”组成的合成词。
它综合了人们平时心情低落以及排解情绪的需求。
心情低落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挫折、困境、失望等情况时,内心产生的一种痛苦和消极情绪;情绪排遣则是指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采取措施来缓解和宣泄心中的负面情绪。
低心排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当一个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心情低落和沮丧之后,迫切需要寻求某种方式或方法来舒缓或排解这种情绪,以恢复正常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状态。
二、低心排的原因低心排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个人生活压力、职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丧失重要的人或事物、内心感到空虚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原因:1. 生活压力: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激烈竞争导致了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工作、家庭、经济等方面,使人们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心理承受能力逐渐降低,从而导致低心排的出现。
2. 失去重要的人或事物:当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人或事物,比如亲人的去世、感情的破裂、工作的失去等,会引起强烈的负面情绪,陷入低心排的状态。
3. 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的纷繁复杂是低心排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当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遭遇到欺骗、背叛、误解等问题时,往往会受到伤害和打击,从而陷入低心排的情绪中。
4. 内心感到空虚: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追求过度,却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内心产生空虚的感觉。
这种空虚感会影响到个人对生活的积极性和快乐感,导致低心排的产生。
三、低心排的应对方式面对低心排,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以摆脱这种消极心态,重建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以下是几种应对方式:1. 接受自己的情绪:首先,我们要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要抗拒或压抑它们。
低心排综合征及其处理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排血量(CO)为4—6L/min,如果用心指数(CI)表示则为2.5—4L/(min·m2)。
人们通常把CO<3L/min或CI<2L/(min·m2)称为低心排血量或低心排出量。
低心排血量不等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反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不一定全部都是低心排血量,少部分具有正常心排量。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否发生,取决于心排血量与末梢循环必须量之间的关系。
末梢循环需要量正常,心排血量减低,当然可以引起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如果心排血量“正常”,而末梢循环必须量增加,同样可以引起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若既有低心排血量,又有末梢循环需要量增加,则可造成严重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综上所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指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末梢循环必需量,而造成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之综合病症。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定义应该包括:①低心排血量;②由于低心排血量引起的周围血管收缩反应;③组织灌注不足。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原因及病理生理1.1 左心前负荷降低1.1.1 低血容量病人术前摄入不足及利尿过度,即可造成原始的血容量不足;术中对血液丢失估计不足,补充不够,体外循环引起血液向第三件间隙的转移,造成体液暂时不能在循环中利用;复温、血管扩张药物、麻醉等造成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术后引流不畅,丢失量补充不足;术后利尿不当;少数病人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消化液丢失引起低血容量。
1.1.2心脏压塞既可引起舒张末期容量即前负荷不足;也可严重影响心肌收缩力,使每搏容量明显下降。
造成心脏压塞的因素有:术中术野止血不彻底;病人凝血机制不佳,尤其是紫绀型右心衰竭病人更易发生。
术后引流不畅造成心脏压塞,或者心包内积血不多但凝血块对心室流出道造成压迫,同样可以出现心脏压塞类似的低心排表现。
1.1.3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过高,肺阻力过高,右心负荷增大,可以造成右心衰竭,进而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什么是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S)是指术后心脏指数(CI)低于 2.0 L/min/m2而出现的外周脏器有效灌注不足,它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并达到一定标准的低心排出量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并不完全同于心力衰竭。
低血容量、心肌功能损害、心脏压塞、血管舒缩功能失常、电解质酸碱紊乱等都可以成为LCOS的原因;对于二尖瓣成形术后患者来说,虽然是否使用成形瓣环、使用硬质成形环还是弹性成形环都有可能影响二尖瓣瓣环在心动周期中的舒缩变形而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临床意义有限。
LCOS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末稍灌注不良、肢端冷和冷汗、肺淤血和低氧合状态、肾灌注不良和少尿、代谢性酸中毒。
在处理上仍是以去除诱因为主,同时辅以相应的药物或机械辅助。
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镇静、适当的降温、准确的机械通气辅助可以保证肌体足够氧供的前提下降低氧耗。
在改善心脏功能治疗中,优化心率是首要前提。
无论心脏有效排血量降低的原因如何,心脏本身首先的代偿机制就是加快心率。
术后心率一般应维持在70~120次/分(儿童应更高),而冠心病患者应维持在70~90次/分左右,以维持必要的每分钟心排量。
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个体化的“优化心率”,所有药物治疗、起搏器治疗的目的是获得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不是为了调整心率而去治疗。
若联合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肾上腺素等药物仍不能缓解LCOS,则可考虑进行IABP甚至心室辅助治疗。
低心排综合征低心排是术后棘手的并发症,低心排定义:“机体容量、阻力都正常或作了较大代偿情况下,心脏泵血功能依然不能满足机体循环的需要,这时的心脏功能就属于低心排”。
一、原因:低心排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①术前心功能就很差,术后改观不大;②手术本身、体外循环影响和缺血再灌注等因素使它功能变得更差;③术中心肌保护不满意,尤其体外循环时间较长;④搭桥血管重建后,发生新的心肌缺血;⑤先天性心脏病畸性矫治不满意;⑥先心病,肺血管发育差,术后右心功能低下;⑦手术适应症太勉强或手术适应症选择不当;⑧术中冠状动脉有微栓或气栓;⑨术中损伤心脏传导束或窦房结,造成术后各种心律异常;⑩容量过多或过少。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杜雨; 张海涛
【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
【年(卷),期】2018(033)0z1
【摘要】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心排)是一组以心排血量下降外周脏器灌注不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心脏外科术后多见,且在各种疾病导致心功能障碍时均可出现。
低心排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和医疗资源带来沉重负担,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1,2]。
低心排是一广义概念,临床上有很多相似术语,如术后心功能障碍、术后心功能不全、术后急性心力衰竭、术后心原性休克、心脏切开后休克等。
低心排的病因、病理生理学改变、临床表现等与内科急性心力衰竭有所不同.
【总页数】5页(P84-88)
【作者】杜雨; 张海涛
【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
2.改善认知,践行共识《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J],
母义明
3.《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J], 王伊龙
4.《远隔缺血适应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J], 赵文博;李思颉;吉训明
5.《成人丘脑胶质瘤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J], 毛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