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摘要:针对德州学院理学类统计学专业的现状,从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该专业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构建了科学的课程体系,优化了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统计学专业

一、引言

统计学在国际上被誉为对当今人类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的四大学科之一。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统计学在各行各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科学研究、经济、生物、医药、环境、工程、管理、社会、工农业生产是统计学应用的主要领域。统计学与统计报表不一样,核心是对数据进行预测、处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需要大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并且统计本身是各行各业的通用工具,它的应用面非常广。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统计学专业就业范围比其他专业广,国家对统计方面人才需求量增多,因而就业前景将持续看好。

二、目前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专业设置保守

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对统计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不对称。这样就会使我们的毕业生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去向,从而也就影响了我们统计专业的招生。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市场对有关人才需求量的大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设置专业。要根据

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并结合本地区的情况来科学、合理的设置。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盲目跟从,这是关键。加强数理方面的培养,偏重于应用型教学,并进行大量的实践锻炼,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高层次统计学人才。

2.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随着统计学专业后继专业课的开设,部分教师面临着自己由以前所学的专业向统计学专业转型,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比较紧迫的任务。应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一方面要引入一批优秀的教师,要引入既懂统计,又通电脑,以适应统计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在岗的教师要派出去培训、交流。统计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而教师对计算机、统计软件的使用还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此外,对于统计专业一定要有大量的正版统计软件,要有一定规模的统计实验室,能满足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3.教学方法滞后

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利用多媒体、利用网络教学、实验教学等方面还不够规范。应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理论与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4.实践教学有待加强

通过收集部分高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信息,一些办学

历史较长,办学质量相对较高的高校更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偏少,实践教学学时和学分一般占总学分的5%-10%。而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则相对更重视实践教学,其实践教学学时和学分一般占总学分的15%-20%。目前很多本科院校统计学专业学生只有一两次的实践机会,专业实习往往仅安排一两周时间。在有限的实习中,要达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难的。这样培养出的统计学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案例的能力差,从而致使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基础知识不牢,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统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原则

1.遵守“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

要适应社会对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就要拓宽统计学应用的领域,使得我们的毕业生能满足各主要应用领域对统计人才的需求。主要强调统计学专业的数学基础决不可以削弱,这也是数学系统计学专业学生区别于经管系统计学专业学生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本专业学生受市场欢迎的主要原由。宽口径则是适应当前本科通才教育特征的办学理念,主要拓宽统计学应用的领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我们的毕业生能满足各主要应用领域对统计人才的需求。

2.重视培养统计思想及统计应用和操作能力

如果统计学专业只重视数学基础和各种统计方法的数学推导,把统计学课程作为数学课程来教授,缺乏统计思想的培养和实际操

作能力的训练,将使得学生不知道如何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恰当的统计问题,也就不会利用统计理论和统计软件去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探索

1.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理学类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四个模块: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基础课:按教育部统一规定。学科基础必修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泛函分析等课程可选择性修读。专业必修课:统计学导论、概率论、数理统计、应用回归分析、应用多元分析、抽样调查等。专业选修课:统计模型、统计计算与软件、时间序列分析、应用随机过程、运筹学、试验设计、计量经济学、统计预测与决策、生物统计、非参数统计、测度论、质量控制、概率极限理论、应用统计专题等。

“统计学导论”是以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没有开设的一门课程,它相当于国外的统计学入门课程,起点较低,主要介绍统计学基本思想,并能把这种思想用于正确解释统计软件分析的结果,为学生建立统计学的整体印象。其他的必修课程都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传统的课程,但是课程的内容需要随着“统计学导论”课程的内容稍加调整。

2.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

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按照“四个突出”的原则构建本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突出以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基础、统计学基础、较强的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基本培养目标;突出培养规格的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突出“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培养”的教改方针;突出本科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用终身教育的观念来设计本科教育。以“加强基础,注重应用,提升能力”为目标推进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要贯彻落实“培养具有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金融、证劵、管理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等行业发展需要的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类应用型人才。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课堂教学与训练,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和统计学理论基础。在统计学基础与专业课中,结合课程内容,利用统计软件辅助教学,将计算机训练贯穿于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与指导,给予学生充足的上机操作训练,使其能熟练编程和使用工具软件、统计软件及管理软件等。通过专题教学、社会调查、统计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作为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突破口,吸纳更多的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校内建模竞赛。这一切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