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港南一中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汇报材料

港南一中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汇报材料

以?孝?文化为核心,以?月主题,周活动?为依托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第一初级中学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

汇报材料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和港南区关于开展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有关文件精神,自2016年3月起,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

贵港市港南区第一初级中学是港南区人民政府2009年8月接管原贵港市教研实验中学后更名的一所城区寄宿制公办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53635平方米,现有45个教学班,在校生2534人,教职工175人。其中高级教师13人,中学一级教师64人,专任教师全部大专以上学历,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教。

二、成立组织领导,健全青少年普法教育机制

我校始终把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吕雪娟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黄义兵及学校退休老师董子县和法制副校长(港南区江南派出所长韦森耀)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创建?零犯罪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形成了由组长总体把控,副组长分工负责、组织具体实施,其他成员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研究制定了学校创建?零犯罪学校?实施方案,建立建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强化落实,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普法教育工作。同时,学校在公用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加大普法资金投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三、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丰富普法教育形式

(一)发挥?五老?余热,积极开展普法宣讲活动。

我校聘请了董子县等五位退休教师为?五老?法制宣讲团成员,邀请他们到校指导工作,每学期至少为学生上2节法制教育课,通过他们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典型的案例,依照学生身心发育和年龄特征,深入浅出地讲解《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二)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定期召开法制报告会

学校聘请贵港市港南区江南派出所副所长韦森耀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邀请他每学期到学校给全校师生做2次法制专题讲座。法制副校长用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分别从拒毒、拒网、反邪教和交通安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案例,既警示了学生,也让他们从中受益。报告会后,各班主任及时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交流感想,检查自己是否有类似的不良行为,讨论如何增强法制观念、如何抵制不良风气的诱惑、做一个品行端正、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好学生。

(三)发挥校内外法制辅导员作用,提升青少年法制意识

学校聘请了港南区法院陈杨辉法官为校外法制辅导员,学校政教处领导和45位班主任为校内法制辅导员,通过辅导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我校师生树立新尊法、学法、用法、守法意识,使法制教育深入人心。

四、以阵地建设为平台,以?月主题、周活动?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教育活动

学校是普法教育的主阵地,青少年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对象,自2015年9月我校开展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以来,以创建?零犯罪学校?为契机,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孝行天下,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以?孝?文化为核心、以?月主题、周活动?为依托,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室、黑板报、宣传橱窗、活动宣传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宣传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教育活动。

(一)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作用,开展系列法制教育活动,我们有《道德与法治》专任教师45人。每班每周至少开展1节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同时,举办禁毒、防艾滋病、防邪教、法制辅导及以?孝?为主题的?感谢师恩?、?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累计1800班次。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师生们意识到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要知法、懂法,学会利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依法履行义务,自觉杜绝各种不良行为;要心怀感恩,拒绝诱惑,远离犯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发挥校园文化长廊和法制宣传橱窗、教室黑板、校园广

播、国旗下讲话、校讯通等普法宣传阵地作用

为了从多方面、多角度宣传法律,学校在公用经费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校园内普法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保障普法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投资70多万元建设校园文化长廊,用于宣传普法宣传,文化长廊共15大块,每学期均对内容进行更新,成为学生课余学习法律知识的园地;投资5万多元建设全天候法制宣传橱窗一个,每天不间断滚动宣传普法知识,营造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在学校大环境的熏陶下,全校师生学法、守法热情高涨。

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校讯通等普法宣传阵地,多渠道开展普法教育。每学期开展班级黑板报、手抄报比赛2次,普法征文比赛1次,加大普法宣传;每周的国旗下讲话也结合普法教育内容,每月突出一个主题,每周各班都按照学校政教处的安排,精心排练一个小节目,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法体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每天2次播报身边的法制故事和学生的学法心得体会;学校通过家校通平台——?校讯通?等网络媒体,及时向学生家长报道我校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更好促进了学校、家庭和社会普法教育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把法制教育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心理干预和疏导工作,充分利用学校心理辅导室,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及时进行帮扶教育。根据未成年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受外界影响较大,但可塑性强的特点,以及预防

犯罪,引导教育为主的原则,学校通过班主任和各班信息员,及时了解和收集、汇总学生思想变化和学习、生活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学生?,心理辅导员第一时间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并制定方案,跟踪帮扶,直至问题解决,从源头上防止问题的深入发展,并与学生家长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制定帮扶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为祖国有用之才。

(五)发挥校外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庄严和执法的程序,充分发挥校外法制教育基本的警示作用,学校积极联合港南区法院、港南区江南派出所等部门,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工作。每学期均组织学生到法院、派出所等基地参观。两年来,分别组织学生到港南区人民法院3次、江南派出所3次,共组织师生1000多人次参与警示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深深震撼了学生们幼小的心灵,让学生既学法、知法,更能让学生以违法犯罪的人员为戒,时刻提醒自己尊法、守法。

一年多来,我们学校紧紧围绕?孝行天下,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以?月主题、周活动?为依托,以创建?零犯罪学校?为契机,先后开展了?师恩情深,感谢有你?主题教育活动、?孝行天下〃厚德博学?之读古诵今传承孝读书活动、?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主题教育活动、?一中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签名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覆盖师生9000多人次。全体师生在?孝?文化的熏陶中,养成了?爱岗敬业、知恩感恩、爱家爱校?的理念,使学校的法制教育从精神和思想的层面,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学校未发生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和歧视学生现象、乱收费现象,未发生过一起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实现了青少年零犯罪目标,保持了学校安全工

作?零事故?记录。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教师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教的能力得到提高。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增强了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适应性和实效性,实现了法制教育的全覆盖。学生违纪行为逐年减少,2016年春季期,学生的违纪人数145人,2016年秋季期,学生的违纪人数减少到了102人,2017年春季期,学生的违纪人数仅为50多人。由于普法教育工作扎实有效,成绩显著,2017年3月7日得到了港南区关工委的通报表扬。

学校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保证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提高,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港南区中考特等奖?,并先后获得?港南区文明单位?、?港南区学校常规管理达标示范学校?、?港南区安全管理先进学校?、?贵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贵港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和谐学校’?等38项奖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