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制度+石艳芬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下港中心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总结模版一、工作背景和总体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共同合作越来越被重视。
在____年,下港中心小学积极推进家校共育工作,不仅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还提供了更多的家庭教育支持和资源,取得了良好效果。
下面就本年度的家校共育工作进行总结。
二、家校合作机制建设本年度,下港中心小学优化了家校合作机制,建立了家校共育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家委会代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家校合作的具体事宜。
通过这种合作机制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与家庭的互动,打破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壁垒,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三、家校交流沟通在本年度的家校共育工作中,下港中心小学注重加强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
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活动等,邀请家长踊跃参与,共同探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时,学校还通过微信群、电话和家访等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家庭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家庭教育支持与资源提供下港中心小学在本年度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学校设立了家庭教育专栏,定期发布家庭教育指导和相关资源。
学校还与图书馆合作,举办了家庭阅读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此外,学校还配备了家长培训讲师,定期组织家长培训班,提供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五、家校共同关注学生发展本年度,下港中心小学注重家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学校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孩子的学习、成长和行为表现,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状况。
学校还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分享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发展。
家长也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及时与学校沟通交流。
六、成果和效果评估通过本年度的家校共育工作,下港中心小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效果。
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德育是学校的重要职责之一,而德育的成功不只要依赖于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和家庭、社会紧密结合起来。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是提高学校德育水平的必要条件。
下面就来详细阐述一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如何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一、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境,通过学校和家庭的紧密结合,可以发挥两者优势,共同发挥教育作用,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德育水平。
学校和家庭的结合如下:1、家访制度的建立:家访制度是学校和家庭合作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师生家庭联系的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帮助,同时也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2、家长主题会议: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参加主题会议,与老师一起探讨教育问题,分享育儿经验,增强家长对教育的信心和理解。
家长主题会议也可以作为学校宣传教育理念的途径,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信息和资源。
3、家庭作业:学校的家庭作业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加深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进一步促进家校沟通互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学校在家庭作业设置上,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压缩孩子的休息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
4、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家长可以在家里辅导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学校也可以提供教育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都得到了全面的教育,从而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德育水平。
学校和社会是分不开的,学校需要依靠社会资源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同时,学校也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校和社会的结合如下:1、社会实践教育: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中接触和体验真正的生活。
社会实践教育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学生成长和德育水平。
家校合作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家校合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校和家庭应该围绕学生的成长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局面。
第三条家校合作的目的是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有机结合,共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发展、实践锻炼、团结协作的素质和能力。
第四条家校合作的原则是相互尊重、协商一致、互助互利、共同发展。
第五条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家庭教育工作计划,明确家校合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建立定期沟通的机制,密切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
第二章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与义务第六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
家长应充分认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责任,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第七条家长应关心、支持、协助学校的教育工作,积极参与学生学习生活,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八条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引导孩子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
第九条家长应注重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和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和学校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第十条家长应确保孩子按时上学,疏导情绪、关注心理健康,防范学校暴力、违纪乱纪等问题,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第三章家校合作的机制与活动第十一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家校合作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措施,推动家校合作顺利开展。
第十二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家庭访谈等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共同讨论、解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问题。
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归档和更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保障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第十四条学校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四章家校合作的具体要求第十五条家长应确保孩子按时上学,提前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和规定,配合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2024年小学留守儿童家校联动制度泗阳经济开发区幼儿园李晓红幼教君心我心—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家校沟通工作【内容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这强调幼儿园在开展园内正常教育活动的同时更要注意与幼儿家庭的相互配合,在重视幼儿智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本文试从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角度出发,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家校沟通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留守儿童家校沟通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制度变革,城镇化进程突飞猛进。
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许多农村居民选择外出务工以提高收入,由于经济压力、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农民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落—乡村留守儿童。
在这些留守儿童中,还有一些更为特殊的孩子,他们是幼儿园留守儿童。
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年龄分布在____岁,正是身体和心理全方位高速发展的时期,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和良好的家庭氛围,这一时期父母角色的缺失,给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一、君心我心—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脱离父母的关爱,家庭教养相对缺失,幼儿园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健康问题____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常常被称为人生的第一个____期。
中国古语说“三岁看老,七岁看小。
”意思是说,小孩子三岁时候的脾气禀性,可以预测他老年时的心理、行为表现;而他在七岁左右的行为特点,可以预测他在童年期(从7—____岁到11—____岁)时的行为特点。
在这一时期,与父母的沟通、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
家校协同育人,携手托起未来发布时间:2022-08-02T07:15:03.754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5月总第416期作者:付良生汪会玲[导读]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两者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
家校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中不容忽视的课题。
湖北省松滋市昌荣小学434299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两者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
家校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中不容忽视的课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很好地完成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和主动性衔接已成为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松滋市昌荣小学高举“红色昌荣”大旗,以打造“五色德育”品牌为目标、以“新家庭教育实验”为抓手,全力建设“新时代、新父母学校”,全面寻找家校融合新常态,以“家校新关系”为立足点,创造“学校新生活”,成就“未来新学校”。
一、聚心力,建设家校共育生态场“家校共育是如今教育生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但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已然成为最大的问题。
认识共育价值。
正确认知家校共育价值、问题及关系,是实现家校共育功能的前提。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家校之间信任度越高、共同目标越明晰,家校共育效果就越好。
良好的家校共育意味着家庭与学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共同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双向互动、优势互补的教育共同体。
健全共育机制。
量身定制“家校共育活动流程图”,定期组织家长委员会例会,实施家委会述职制度,构建生态和谐的家校关系场。
提升家校信任。
学校坚持通过主题培训、梯度培养等,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让家长放心;在课堂教学上提质,聚焦“生本问学”课堂架构,探索课堂教学策略,保持家校紧密沟通,与家长齐心,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严控作业总量,布置多样化的趣味作业。
家校协作育人制度
简介
家校协作育人制度是一种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密切合作的教育模式。
该制度旨在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发展环境。
目标
家校协作育人制度的目标如下:
1. 增进家校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2. 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
3. 支持学生的综合发展
4. 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
主要措施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以下主要措施来实施家校协作育人制度:
1. 家校定期会议:定期举行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会议,讨论学生的研究情况、行为表现和发展需求等,并制定共同的教育计划。
2. 家访活动:学校老师定期到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
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需求,与家长交流并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
3. 家校沟通平台:建立一个方便家校之间沟通的平台,例如在
线聊天工具或电子邮件,以便教师与家长进行及时交流。
4. 家庭作业监督: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家庭作业,监督学
生的研究进度和质量,并与学校老师及时沟通,共同解决研究问题。
5. 家庭教育培训:学校提供一些家庭教育培训课程,帮助家长
提升育儿技能,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与研究。
成效评估
为了评估家校协作育人制度的成效,我们将进行以下评估措施:
1.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情况
2. 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
3. 家长对该制度的满意度和参与度调查
我们相信,通过家校协作育人制度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并建立起积极的学校家庭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
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小学留守儿童家校联动制度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导致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留守儿童长时间处于没有家长照顾的环境中,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我们提出了2024年小学留守儿童家校联动制度。
一、制度的目的小学留守儿童家校联动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家校合作,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业成绩,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能真正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
二、留守儿童家庭辅导员制度1. 选派家庭辅导员每个留守儿童家庭将配备一名家庭辅导员,家庭辅导员可以由学校老师、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担任。
家庭辅导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学习如何与家长和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2. 家访和交流家庭辅导员每个月定期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家长解决他们在照顾孩子方面遇到的问题。
同时,家庭辅导员还要定期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心理状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活动。
3. 学习辅导家庭辅导员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辅导方案。
他们可以在课后辅导留守儿童完成作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与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和老师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三、学校支援措施1. 学校资源共享学校可以向留守儿童提供一系列的资源共享措施,包括图书馆借阅、课外活动参与、奖励机制等。
学校可以与社区和企业合作,提供免费的图书和学习资料,开设兴趣班和才艺培训班,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2. 心理辅导学校可以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心理辅导师可以与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扰和压力,建立良好的情绪和心理调节能力。
坚守“爱与欣赏”理念,实现家校携手育人发布时间:2021-05-12T07:46:34.933Z 来源:《素质教育》2021年4月总第377期作者:孙辉袁磊马晓峰[导读] 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宗旨在“育”。
山东省淄博柳泉中学25502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所谓“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充分开发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形成教育的合力,避免形成教育真空,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宗旨在“育”。
淄博柳泉中学是淄博市唯一一所公办市属初中学校,作为承载着实验性、示范性、引领性教育改革任务的创新型学校,学校自2016年建校以来,确定了“建成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优质品牌中学”的办学目标,并把“爱与欣赏”作为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积极探索。
“爱与欣赏”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接纳每一个孩子、服务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把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求知精神、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个性特长的优秀学子”作为育人目标,学校把家校共育作为落实“爱与欣赏”理念的重要措施,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家校共育路径,构建携手育人工作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畅通渠道、搭建平台,积极构建家校携手育人新机制1.成立三级家委会,畅通家校联系积极构建三级家校沟通机制,三级指的是班级、级部、学校三个层级。
每学年一开学,及时公布各班任课老师、级部主任、各行政部门及校长、副校长联系方式,以便家长能够更明确有效地与学校沟通。
建立逐级上报机制,确保家长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反馈。
聚能德久,构建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发布时间:2023-03-08T00:46:27.830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0月20期作者:张耀[导读] 早期在教学的时候,很多家长觉得教育工作是教师的事儿,自己只需要为学生们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即可,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不管不问。
张耀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 537100摘要:早期在教学的时候,很多家长觉得教育工作是教师的事儿,自己只需要为学生们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即可,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不管不问。
显然,这一理念存在问题。
为此,教师就需要积极和家长展开沟通,引导其一同参与到育人活动之中,打造育人共同体,进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
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家校协同育人的概念,探讨了开展家校协同育人的意义,并对于构建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方法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新时代;家校合作;协同育人引言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教育工作对其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在教育活动中,家长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观念和道德品质。
因此,学校教师就可以和家长们一同努力,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状况,有效开展教育工作,进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家校协同育人的概念现如今教育行业包含三类系统,分别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
其中,家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也说明家长们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家校协同意味着家长和学校一同合作,促使两个教育角色能够联系在一起,彼此支持,一同合作。
学校在日常教育时能够得到家长们的支持,而家长在育人时也能得到学校的支持。
长此以往,学生们就能在良好的环境中不断成长,进而做到全面提高。
二、开展家校协同育人的意义现如今教育部针对初中学生教育提出了新标准,要求各个初中院校专门建立学生和家长联系的机制,通过相互配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基于各个家庭的条件的差异,使得学生们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和特点。
如果教师仍然按照传统教育的模式,为学生们提供完全一样的教育内容,自然很难覆盖到所有学生,导致教育效果不能达到预期。
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制度介绍如下:
1.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学校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
导作用,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
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
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3.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
目录清单,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
4.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强化家庭是第一个课堂、
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注重家庭建设,为子女健康成
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
5.社会要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城乡社区
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积极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构建“发现”共同体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作者:陈金香王静吴秀玉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4年第05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发现教育”内核,统整优质教育资源,以结构性思维与共同体理念反思并重构家校社共育工作,探究建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与育人策略,立体化实现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成长。
1.协同与合作,奠定家校社共同体之基一方面,学校围绕育人核心,抓住协同关键,做好机制保障,优化顶层设计,建立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成立家长教师协会,建立家校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家长教师协会运行机制,即以“核心队伍”为引领的运行保障机制、以“建章立制”为指导的制度保障机制、以“专家顾问”为依托的专业支撑机制、以“多种活动”为载体的对话互动机制。
创新管理,完善功能,在家庭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中统整优势资源,实现互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维教育网络,增强协同育人能力。
另一方面,发挥合力,将家庭教育指导、协同育人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以良好校风促进良好家风和良好民风建设,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
2.课程与活动,形成家校社共同体之核家校课程,凸显共育。
通过家校共育课程统整课程资源,让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学校教育获得有效补充,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得到改进。
为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学校通过家长课堂与工作坊,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
同时,以学期为单位,广泛征集家长的育儿经验、家教问题等,围绕不同的问题或专题开展活动,使家长从旁观者、倾听者、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
班本课程,诠释共育。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努力探索构建班本课程。
我们的班本课程建设以班级为单位,以创建班级特色为核心,以班训班规课程化、班级文化课程化、班级活动课程化、班级管理课程化四项建设为基本途径,在各年级家长教师协会中广泛开展研讨,由家长与教师共同分析不同年段学生特点,挖掘学生的教育需求,制订出适合各年级学生的教育纲要。
“聚能德久,构建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发布时间:2022-03-23T06:02:23.175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2期作者:蒙英[导读] 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让小学教育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蒙英广西西林县特殊教育学校 533599摘要: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让小学教育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德育被引入实际教学工作中,获得了很大的关注与重视,体现出一定的可塑性。
因为小学生身心均未成熟,在此阶段进行德育工作十分必要。
面对全新的发展形势,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如何加强德育可谓一项巨大的挑战。
鉴于大部分小学生均为独生子女,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再加上网络时代的来临,让学生接触到很多不良的信息,所以,积极开展小学生德育工作十分关键,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较高的道德素质。
基于此,本文章对“聚能德久,构建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数学;家校协同育人;德育引言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全面培养初等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小学数学教师应更加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的创新和优化。
德育在教育协同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良好环境的影响下,教师要通过优化德育为学生发展与未来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将小学数学与德育相融合,一方面是当前教育环境的要求,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出教育的本质,在为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通过语言进行教育是教师最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而数学则具有说理性,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因此,将数学教学与德育相结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也能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意识,在学习中逐渐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家校共育工程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家校共育工作,推动家校共育工程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实施家校共育工程的相关机构、组织和人员。
第三条家校共育工程的宗旨是:弘扬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条家校共育工程的工作原则:(一)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二)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三)平等、尊重、合作、共享;(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家校共育工程设立全国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家校共育工程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家校共育工作指导机构,负责本地区家校共育工程的推进实施。
第七条学校设立家校共育工作小组,负责家校共育活动在学校的具体实施,家长学校的工作,家长委员会的组建与运作,以及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
第八条家长委员会负责协助学校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反映家长意见和建议,推动家校共育工程的实施。
第三章工作内容与要求第九条家校共育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家庭教育指导与培训;(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三)学校开展家庭教育主题活动;(四)家校共育信息化建设;(五)家校共育研究与评价。
第十条家庭教育指导与培训要求:(一)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素养;(二)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研讨会,邀请专家为家长提供指导;(三)鼓励家长参加家庭教育培训,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第十一条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要求:(一)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二)家长可根据自身特长和意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辅助工作;(三)家长应关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提供合理化建议。
第十二条学校开展家庭教育主题活动要求:(一)学校应定期组织家庭教育主题活动,如亲子活动、家庭教育主题班会等;(二)学校可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家校共育实践活动;(三)学校应积极创建文明校园,推动家校共育工程。
2024年附中“家校通”工作考核方案____年附中“家校通”工作考核方案一、背景与目的家校合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和效益,我校于2023年成立了“家校通”工作小组,并组织相关培训与工作推进。
为了评估“家校通”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制定了以下考核方案。
二、考核内容1. 家校沟通工作家校沟通是家庭和学校之间交流和合作的关键环节。
学校将综合考核以下方面:(1)学校与家长间的沟通频率和方式:包括家长会、家庭访问、线上沟通等形式,要求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频率和方式合理,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学校信息和家庭反馈。
(2)家校沟通的内容:学校与家长间沟通的内容应涵盖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表现、成长发展等方面,要求完整准确,能够使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
(3)家校沟通的效果:学校将组织家长对家校沟通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家长对学校沟通工作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2. 家庭作业监督指导家庭作业是学生巩固和拓展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将综合考核以下方面:(1)作业布置情况:学校将考核教师在作业布置时是否清晰明确,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作业。
(2)作业批改情况:学校将考核教师在作业批改时是否及时、认真且明确反馈批改结果,是否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解析和指导。
(3)作业效果:学校将综合考核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率、规范性和学生通过作业的巩固和满足感。
3. 家庭辅导指导家庭辅导是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将综合考核以下方面:(1)家庭辅导的有效性:学校将考核家长在学习时间组织、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资源提供等方面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以及学生在家庭辅导下的学习效果。
(2)家长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学校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家长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程度,以及他们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家校社多元融合,共提升课后服务发布时间:2022-05-25T02:13:38.7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59期作者:鹿淼[导读]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基于学校比较完善的德育一体化运行机制,在双减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学校如何让课后服务真正为学生成长服务?如何以学校家校社协同机制为依托,促进课内提质、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学校开始了以下探索。
鹿淼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100026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基于学校比较完善的德育一体化运行机制,在双减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学校如何让课后服务真正为学生成长服务?如何以学校家校社协同机制为依托,促进课内提质、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学校开始了以下探索。
一、紧抓服务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完整真实的人”是我校的育人目标,基于PDC(项目-驱动-生成)育人理念,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自育成长”课程体系,依托学校以“学生自育”为主体,“家校共育”、“社会协同”为辅助的“一体两翼”德育一体化运行机制,建立多元教育共同体,打造有温度的教育,让教育回归真实完整的世界。
基于培育完整真实人的育人目标,结合课程图谱,基于校区特点,学校构建了如下课程:1.自主发展。
学会学习课程;健康生活课程。
2.文化基础。
(1)了解自然:《绿色农庄》《一米菜园》《兔宝宝生存记》;(2)探秘科学:《火星调查局》《两弹一星奋斗史》《小小营养师》;(3)解读人文:《新声线语言艺术》。
3.社会参与。
(1)体验社会:《小技能大财富》、《应急预防与救援》;(2)回归生活:《我的地盘我做主》;(3)发现自我:《学会对隐私说不》《反磨叽大法》。
我的课程我做主,自主选课,各取所需。
结合课程体系,四个校区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需求,每周共开设125个课后服务特色课程,低年级学生由教师引导,排出班级特色课表;中高年级进行自主选课。
临洮县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制度家校合作是学校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了解、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合关系,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为了进一步密切家校合作联系,共同创建家校和谐氛围,共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制度:1.牢固树立正确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专门向家长“告御状”的不良倾向,确实努力提高学校与家庭联系质量。
2.积极主动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并利用正确渠道、采用正确的方式,实事求是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做到公正、公平,不虚报、不隐瞒。
3.组织外出活动,停课、放假、收费及遇到其它重要情况,教师必须配合学校做好相应工作,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提醒家长监管好学生在家安全等。
4.学生在校突然不适或发病,应当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由家长领回进行治疗,如在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在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的同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5.对于特殊学生应建立家校联系簿,及时反馈孩子在校,在家的各种表现,以便共同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教育手段。
6.家长会形式可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而定,一切从效果出发。
会前应精心组织准备,学校个教师积极配合、讨论有关事宜,保证会议安排得合理紧凑,井然有序,气氛融洽。
7.家长会上班主任及有关任课教师均应准时参加,向家长汇报本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各科教学情况,并适时解答家长提出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良策,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8.学生在校期间一经教师发现任何异常情况,联系家长时,家长应做到随叫随到,不拖延,不敷衍,家校合作共同陪伴孩子成长。
9.学校通知参加的任何活动,家长必须积极准时的配合参与。
10.对于家校联系活动的一切情况均应及时记录,并作资料存档。
11.学校不定期检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家校联系情况。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家校携手优化教育效果
段宝娥
【期刊名称】《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年(卷),期】2016(000)011
【摘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两个关键因素,不同的是,家庭教育是自发性的、非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是强制性的、制度化的。
宜昌高新区提出了'家校共建'的改革目标,即整合家庭和学校两种教育资源,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让学校引导未经专业训练的家长更好地关爱、培养孩子,进而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健全家校共建机制。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段宝娥
【作者单位】宜昌高新区教育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巧设计妙实践优化教育效果——以“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课为例
2.巧妙纠错,优化品德教育效果
3.家校携手优化小班化教育
4.高校主题班会的优化设计及其教育效果
5.科学开展竞争教育,促进教育效果最优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洮县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制度
家校合作是学校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了解、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合关系,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为了进一步密切家校合作联系,共同创建家校和谐氛围,共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制度:
1.牢固树立正确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专门向家长“告御状”的不良倾向,确实努力提高学校与家庭联系质量。
2.积极主动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并利用正确渠道、采用正确的方式,实事求是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做到公正、公平,不虚报、不隐瞒。
3.组织外出活动,停课、放假、收费及遇到其它重要情况,教师必须配合学校做好相应工作,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提醒家长监管好学生在家安全等。
4.学生在校突然不适或发病,应当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由家长领回进行治疗,如在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在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的同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5.对于特殊学生应建立家校联系簿,及时反馈孩子在校,在家的各种表现,以便共同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教育手段。
6.家长会形式可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而定,一切从效果出发。
会前
应精心组织准备,学校个教师积极配合、讨论有关事宜,保证会议安排得合理紧凑,井然有序,气氛融洽。
7.家长会上班主任及有关任课教师均应准时参加,向家长汇报本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各科教学情况,并适时解答家长提出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良策,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8.学生在校期间一经教师发现任何异常情况,联系家长时,家长应做到随叫随到,不拖延,不敷衍,家校合作共同陪伴孩子成长。
9.学校通知参加的任何活动,家长必须积极准时的配合参与。
10.对于家校联系活动的一切情况均应及时记录,并作资料存档。
11.学校不定期检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家校联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