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27
2013年财政政策改革“加减法”记者了解到,2013年的财政预算编制工作已从10月开始在各级财政部门启动。
“稳增长的话题虽然一直没有退去热度,但以前谈这个话题和现在谈这个话题已经不一样了。
”东部某省地方财政厅负责人亦对记者表示,现在地方已经基本不谈投资拉动了,并建议市场人士今后最好也降低对投资的关注。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为2013年财政政策定调,积极财政政策仍将贯穿明年的宏观调控。
其中,除继续加大民生投入、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城镇化发展将是明年积极财政的一大亮点。
对此,地方财政部门对记者表示,明年的财政工作基本思路已经确定,肯定要加大城镇化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并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划,多管齐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投资拉动出现降温从此前公布的前10月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各项投资中基建投资增长加速较为明显,平均累计增速14%,较前9月12.5%的水平继续上升,其中中央投资项目增速提高近3个百分点,令市场一度把关注视角转向政府支出,认为财政政策正在体现明显的扩张效应。
但从财政支出的走势来看,上述期待未必切合实际。
根据财政数据,10月财政支出增速较9月回落10个百分点。
此外,从最新财政支出构成来看,各主要投资领域的相关投入增速也在进一步回落,如住房保障支出前10月增速仅为23.1%,较前9月下降3.7个百分点,而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支出增长回落幅度也都大于同期各项支出平均水平。
对于未来财政支出走势,国海证券认为,按照全年12.43 万亿元预算支出来计算,由于今年前9 月的财政支出投放节奏比以往加快,因此10 月财政支出增速有所控制,预计11月-12 月财政投放量或将有明显放大,不过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下,财政支出增速仍将继续回落。
事实上,四季度财政支出状况已被认为是影响2013年年初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广发证券分析师即表示,四季度财政支出激进或将是幻觉,最近五年来,四季度财政支出占全年比重一直在下降。
2013年最新财政政策解读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修订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的内容的是(C)。
A .扩大了《规则》的适用范围至各级各类行政单位的所有财务活动B.增加了行政单位决算管理内容C.增加了预算外资金收入管理的内容 D .将行政单位支出范围修改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A B C D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单位的净资产科目的是(D)。
A .财政拨款结转结余B.其他资金结转结余C.资产基金D .财政应返还额度A B C D3、与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比较,新《制度》主要的变化不包括(C)。
A•新增了行政单位直接负责管理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资产的核算规定,增设“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科目B.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C.明确了基建会计信息应独立于行政单位“大账” D .进一步完善净资产核算,增设“资产基金”和“待偿债净资产”科目A B C D4、新颁布的《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在“资产管理”中增加了(A)的相关内容。
A.“文物藏品” B .“财政补助收入” C. “事业单位收入” D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A B C D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财政改革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事业领域重大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财政部对1997年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了修订。
新修订的财务规则以财政部令的形式颁布,并于(B)开始实施。
A. 2012年1月1日B. 2012年4月1日C. 2013年1 月1日D . 2013年4月1日A B C D6、财政部会同人口计生委部门,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单位的特点,在原有的《计划生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基础上,对行业制度各项内容重新进行了梳理,修订后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自(D)起全面施行。
A. 2011年1月1日B. 2012年1月1日C. 2012 年4月1日D. 2013年1月1日A B C D7、下列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2号)重新界定会计核算基础与会计要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审计署公告2013年第32号——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正文:---------------------------------------------------------------------------------------------------------------------------------------------------- 审计署公告(2013年第32号)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3年12月30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3〕20号)要求,在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审计署于2013年8月至9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5.44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中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391个市(地、州、盟、区)、2778个县(市、区、旗)、33091个乡(镇、苏木)(以下分别简称中央、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
审计内容包括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以及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需履行担保责任的债务(以下简称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以下简称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1。
此次共审计62215个政府部门和机构、7170个融资平台公司、68621个经费补助事业单位、2235个公用事业单位和14219个其他单位,涉及730065个项目、2454635笔债务。
对每笔债务,审计人员都依法进行了核实和取证,审计结果分别征求了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意见。
审计结果表明,政府性债务是经过多年形成的,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和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关系看,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对十八届三中全会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考姓名:学号:班级: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中国的发展绘制蓝图,全面深化改革,其中的改革重点之一就是对财税体制的改革。
而经济建设是根本,是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前提,因此财税体制的改革备受关注。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财税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改革、中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一致以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的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高建荣摘要:三十多年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历经艰难的过程,逐步实现了制度的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主要任务,制定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意义重大。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回顾;思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这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现代国家治理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财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动与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为建立和完善整个经济体制的突破口,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一、财税体制改革的艰难历程(一)财税体制改革的初步准备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打破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积极尝试新的财税体制改革。
“1978年至1982年为我国税制建设的恢复时期和税制改革的准备时期。
”1980年,我国推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在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上实行“分灶吃饭”的办法,逐步调动地方政府当家理财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这时期的改革措施起步于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财税体制和运行格局,围绕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而展开,是在整体改革目标尚不明确的背景之下制定出来的,存在较多问题,需要继续探索。
(二)财税体制改革的继续发展时期1983年至1994年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继续发展时期,探索财税体制改革的脚步继续向前迈进。
1983年,我国实行第一步“利改税”改革,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将建国之后实行了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缴纳利润的制度转变为国营企业向国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制度,成为改变国家与企业利益分配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2013:六大税制改革“一个都不应少”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三年。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对新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作了明确部署。
我国财税战线只有抓住难得机遇,拿出新举措、迈出新步伐,取得新突破,才能将财税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法治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市场经济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作为财税改革的重要一环,税制改革一直倍受社会关注,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众多,改革任务十分艰巨。
在新的一年里,以下这六大税制改革“一个都不应少”,期望我国税制改革能披荆斩棘、攻艰克难,收获新喜悦,展现新亮点。
巩固结构性减税成果,适时向税制全面改革转型自2008年下半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来,我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结构性减税措施,总体上降低了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对稳定经济、拉动内需、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从结构性减税的实施范围来看,涉及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和土地增值税等多个主要税种。
从结构性减税采取的方法来看,涉及扩大进项税抵扣、调高起征点、降低或提高征收率、调整税目税率表、降低负担率、提高免征额等多个方面。
从结构性减税的政策性质来看,既有减税、免税,又有增税,总体以减税为主;既有普适性的,又有局部性的;既有长远改革性的,又有临时缓冲性的;既有得到认真落实的,又有执行不到位的。
可见,我国的结构性减税不是一个简单的税收优惠问题,它与税制改革、税制结构优化和税收负担合理化是紧密关联的。
结构性减税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应时性税收对策,不是一种税制改革战略,过多运用会对税法的公平性、权威性、稳定性、导向性和征管效率带来不利影响。
在目前金融危机出现缓和、我国经济启稳回升、民间投资和内需拉动动力不断增强、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宏观调控的积极效果初步显现的背景下,适时完成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转型势在必然。
目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展及主要问题分析刘晓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比,特别是与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相比,目前财税体制仍然存在着宏观税负偏高、财力事权不对称、税制结构不健全、支出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等重大问题。
财税体制改革滞后,既不利于促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不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甚至会进一步固化经济社会发展中原有的结构性矛盾,产生逆向调节作用。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协调推进。
一、宏观税负偏高,挤压居民收入增长,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税收负担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它不仅反映一国政府取得收入的多少,也反映一国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水平。
税负的轻重一般以税收负担率来表示,即纳税人实纳税额占其计税依据的比例。
衡量世界各国税负轻重的指标,通常用宏观税收负担来加以比较。
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一般通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政府取得的收入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来反映。
基本上有三种统计口径:一是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二是中口径的宏观税负,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包括税收在内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收入;三是大口径的宏观税负,即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包括税收收入、预算内收费、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等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各种形式取得的收入的总和。
采用不同的指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中国宏观税负高低判断的结论相去甚远。
鉴于中国预算制度的不完善性,存在着各式各样庞大的政府预算外收入,且这些数据难以获得,以及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状况的不透明性,要精确测算中国的宏观税负,并以统一口径与世界各国的宏观税负进行比较,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
但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其他可获得的相关资料,还是可以做出大致的测算和比较科学的判断:1、中国大口径宏观税负高达30%以上,比中小口径的宏观税负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
浅析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摘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五部分重点论述了“深化财税改革”,同时《决定》突破了将财政视作单纯经济问题的旧思维,创造性地将其提升到“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高度,体现了我国当前对于财税改革的重视以及治国理念上的重大转型。
本文针对当前财税体制中存在的不利于科学发展、国家长治久安、明晰政府与市场界限、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十八界三中全会提出的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方面给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这就是我国当前税制改革的目标,我国税制改革还存在着众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绷紧改革的这根弦,尽早完善我国的财税体制。
一、我国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1、预算的透明度不够,机动财力规模过大,预算支出制度约束依然软化近些年预算支出中的其他支出项目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0%~12%,规模达到2 000多亿元,并呈现逐年扩大之势。
其他支出在建国初期和改革之初只占预算总支出的1%~3%左右。
其他支出的资金究竟如何使用了、其使用方向和效益如何,透明度差,随意性很强。
其实质是预算的机动财力过大,反映了国家预算支出制度约束力和民主监督的弱化。
政府的这种机动财力的扩张之势违背了预算的统一性、透明性和民主原则,不利于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财政资金效益的提高以及强化预算对政府行为的约束。
2、宏观税负不合理我们这里提到的“宏观”是指一个国家,而宏观税负就可以通过国家一定时期政府获得收入总量占同期的GDP的比重来衡量。
政府获得收入总量的表示方法有多种,譬如说税收收入、财政收入、政府总收入等。
浅论中国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从今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
这五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关键时期。
财政税收作为国民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圆满实现。
因此本文对中国财政和税收体制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中国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现状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部署,1994年实施了中国财政改革和税收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分税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间中国财政和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的新税制。
分税制中国财政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进行的一次涉及范围最广、调整力度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重大体制创新,也是朝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的中国财政运行机制迈出的重要一步。
税收体制改革,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税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税制的转变,使税制更加趋于统一、简明、公平、公正。
(一)理顺了中央与地方财力分配关系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中国财政,解决了原财政包干体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中国财政分配“一省一制”等问题,理顺了中央与地方中国财政分配关系,既增强了中央中国财政统筹配置资源、加强宏观调控的能力,也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增加中国财政收入的积极性。
1994年至2010年,中央中国财政收入从2907亿元增加到35916亿元,增长11.3倍,年均增长18.2%;地方中国财政收入从2312亿元增加到32602亿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9.3%.(二)税收筹集收入的功能明显增强1994年至2010年,全国中国财政收入从5219亿元增加到68518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8.7%;其中,全国税收收入从5127亿元增加到59522亿元,增长10.6倍,年均增长17.8%.全国中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提高到20.1%,中央中国财政收入占全国中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改革前1993年的22%提高到2010年的52.4%.国家财力显著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为政府履行职能、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
浅析财税体制改革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中建立和发展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科学合理财税体制重要性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财税体制改革将作为宏观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建立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现行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的弊端,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改革方向。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税收制度;财权事权;预算管理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财税体制改革将作为宏观经济改革的最主要方面。
财税体制是指政府以税收作为主要财政来源以实现政府职能的相关举措和制度,包括宏观税负、税制结构、财政与社会保障、国有经济、国有资源与国有土地、财政体制、预算管理制度、财政管理制度和财政政策等。
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是1994年开始奠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基本适应的。
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财税体制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财税体制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1 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的重要性1.1 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中建立和发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奠定了市场经济由“基础作用”上升到“决定作用”的地位,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能够实现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各要素市场的统一,但是,由于存在市场缺陷和失灵的情况,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而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1.2有利于稳定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差距、增强财政稳定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浅析国家治理转型中的财税体制改革一、财税体制改革是发展改革的突破口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财政工作与财税改革,在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财税制度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财税体制总体上经历了从统收统支到分灶吃饭的包干制、再到分税制的改革历程。
① 计划体制时期(1949-1978 年),以统收统支为主要特征的财政体制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政经济困难,财政赤字严重。
据统计,1949 年财政收入只相当于303亿斤小米,而赤字却达264 亿斤小米;1949 年底,全国十三大城市批发物价指数比1948 年底上涨50 余倍。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迫切需要统一财政管理,与此相适应,在财政体制上,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国家建设型财政管理体制。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央集中财力物力对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投入,在较短的时期内就在旧中国留下的贫穷落后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经济转型时期(1979-1993 年),以分灶吃饭为主要特征的财政体制夯实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微观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场改革一个主要的突破口就是财税改革,当时叫做放权让利。
无论是以土地承包经营为内容的农村经济改革,还是以放开个私经济为标志的城市经济改革,前提和指导思想无不以放权让利为本质特征。
所谓放权主要是指下放国家对企业、中央对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财权;让利主要是指让出国家对企业、中央对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利润。
财税体制改革以放权让利为突破,以分灶吃饭为特征的财政承包制,激发各方改革的积极性。
在1981 年至1990 年,国家通过减税让利增加国营工交企业财力4200 亿元,夯实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微观基础。
二、财税体制改革要引领经济新常态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启动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比,特别是与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耍求相比,目前财税体制仍然存在着宏观税负偏高、财力事权不对称、税制结构不健全、支出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等重大问题。
财税体制改革滞后,既不利于促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不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甚至会进一步固化经济社会发展中原有的结构性矛盾,产生逆向调节作用。
推进科学发展,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协调推进。
一、宏观税负偏高,挤压居民收入增长,制约消费需求扩大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一般通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政府取得的收入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来反映。
基本上有三种统计口径:一是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二是中口径的宏观税负,即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包括税收在内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收入;三是大口径的宏观税负,即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包括税收收入、预算内收费、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等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各种形式取得的收入的总和。
采用不同的指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中国宏观税负高低判断的结论相去甚远。
从相关资料可以判断:(一)中国大口径宏观税负高达30%以上,比中小口径的宏观税负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2008年全国税收收入54219. 6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小口径宏观税负,即全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8. 03%。
2008年包括税收在内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全国财政收入61316. 90亿元,中口径宏观税负,即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0. 4%,比小口径宏观税负高出 2. 36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9600亿元(比2007年13000亿元有较大缩水),占当年GDP的 3. 19%; 全国社保基金总收入13808亿元,占当年GDP的 4. 59%;中央和地方预算外资金收入7000亿元(该项收入2007年为6820. 32亿元,2008年数据尚未公布,暂按与2007年大致相当的数计),占当年GDP的 2. 33%,包括此三项在内的大口径宏观税负,即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高达30. 51%,比中口径宏观税负高10. 11 个百分点,比小口径宏观税负高12. 47个百分点。
《中国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剖析》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全面实施财政税收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平稳增长。
财政税收体制对具体工作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完善财政税收的各项政策,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从财政税收的作用来看,财政税收的实施可以优化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收入分配平衡协调、社会公平正义,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我国在财政税收体制的引导下可以更好的实施宏观调控政策。
因此财政税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财政税收的政策体制关系到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完善,只有拥有完善的财政税收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我国未来才会拥有更加繁荣的景象。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可以更好的维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一、财政支出、预算体制、税制转型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促进了一系列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其中主要体现是国库支付方式发生改变,采取了集中模式,集中支付方式对国库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思路和途径。
政府采购一直是各级部门关心的大事,通过财政体制改革,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采购过程更加透明,采购模式更加先进。
[1]因此对财政体制改革对深化政策采购制度改革起到积极重要作用。
财政绩效管理一直是政府财政改革的焦点问题,通过财政改革促进政府财政绩效考核的完善,对政府财政绩效考核的力度更大,实施方案更加明确,因此财政制度的优化发展对我国政府各项事业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必须积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达到优化政府各项事业的最终目的。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得到很好的优化,其改变传统的采购模式采取集中采购的管理模式,为政府采购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政府绩效考核的力度加大,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合理的体制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很难实现事业上的突破,根本原因是体制出了问题,没有良好体制的支撑,各项事业很难得到发展。
2013年中国宏观税负与改革分析报告中国宏观税负有多高? (2)中外税负的国际比较 (6)中国的最优宏观税负 (8)未来5年,税负结构如何调整? (10)未来5年,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将源于改革所释放的红利,而则税改革正是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
在描述改革路径的时候,李克强总理指出“推动经济转型要注意发挥则政、金融、价格改革的杠杆性作用,要推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则政预算制度改革,这可以使人民更有效地监督则政收支、优化支出状况,更多向民生倾斜”。
在推动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改革派专家楼继伟重回则政部。
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要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
预计则税改革将在未来5年进一步提速。
目前推动结构性减税已经是市场关于未来则税改革的共识。
正本清源,中国目前的宏观税负究竟有多高?国际比较而言,究竟有多大的减税空间?结构上哪些税负明显不合理?中国宏观税负有多高?大口径下的中国宏观税负已经达到28%。
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收入相对规范,几乎每项收入都会纳入预算,非税收入的占比也比较小,但中国政府收入的途径较多,除了税收之外,还包括大量的非税费用、预算外收入等。
采用不同口径的统计,差异较大,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宏观税负的度量大体有以下二个口径:一是预算内税收占GDP比重(税收/GDP )。
这也是目前政府和市场广泛采用的度量标准,一般界定为“小口径宏观税负”。
2012年中国预算内税收收入超过10万亿,占GDP比重约19.3%。
二是则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预算内税收+预算内非税收入+预算外收入)/GDP)。
与小口径宏观税负相比,这一标准涵盖了各项收费以及则政预算外的收入,一般界定为“中口径宏观税负”。
2012年则政收入接近12万亿,占GDP比重约为23.1 二是政府总收入占GDP 的比重。
除了则政收入之外,政府总收入还包括社保收入、政府性基金以及政府的隐性“灰色收入”等。
浅谈2013年和2014年国家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它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之一,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财政政策运用的是否得当,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
财政政策运用得当,就可以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运用失当,也会引起经济的失衡和波动。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并形成自己的体系,是经历了一个历史地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理财家早已提出“量入为出”、“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等颇有见地的、朴素的财政政策思想,但这种政策思想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策的目标单一,手段简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
我国建国后,实行宏观经济政策后,奉行“双松”政策,1998年针对当时结构性需求不足的现实,政府主动地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再到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奉行了“双稳健”政策,再到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财政政策再次转变为积极地财政政策。
我国政府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经济动态的转变,审时度势,成功地完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
这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政府对财政政策的运用日趋成熟。
今年,在全面评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这样,我国已经连续实施两年的“积极加稳健”宏观经济政策搭配格局延续至第三个年头。
不过,根据以往宏观经济政策运行的轨迹可以发现,今年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往年相比也有很多不同的侧重点。
2013年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分析报告
2013年5月
目录
一、背景脉络 (3)
1、包容性增长 (3)
2、从包干制到分税制 (5)
(1)1980-1993 (5)
(2)1994-2001 (5)
(3)2002 -至今 (7)
3、面对的问题 (8)
(1)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对等 (8)
(2)土地财政 (9)
(3)基层财政 (9)
(4)转移支付 (10)
二、完善分税制 (10)
1、事权与财权 (10)
2、税种切换 (11)
3、税制改革的理念 (13)
三、国际比较 (14)
1、美国案例 (14)
2、香港案例 (16)
3、德国案例 (16)
四、对行业的分析 (18)
1、流转税与所得税 (18)
2、营业税改增值税 (20)
3、消费税 (23)
3、资源税 (24)
5、房产税 (25)
6、预期与超预期 (26)
五、现时中国各主要税项说明 (27)
一、背景脉络
1、包容性增长
不久前,新任财政部长楼继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演讲中谈及了“包容性增长”,引起广泛的关注。
在他看来,“包容性增长”从广义上说,是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统筹发展;狭义上来讲,就是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的地区,惠及所有的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对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途径,有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其一:强调政府职能,国家通过大比例地提取财政收入进行再分配,以此实现结果的公平。
其二:国家适当地提取财政收入,适当地进行再分配政策,注重公民发展机会的公平,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其三:国家较少地提取财政收入,通过长期赤字维持大规模的再分配。
楼继伟部长强调第二条路径才是走向“包容性增长”的正确之路。
政府适当介入,该管则管,但也要留给市场足够的空间。
注重机会均等,平等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结果平等。
这应该是接下来的财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财税体制牵一发而动全身,被认为是中国市场经济新一轮改革的先行者。
在长远发展的路径选择之外,财税改革一个更为迫切的原因在于: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以流转税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增速也随之放缓。
然而财政支出受制于各种刚性费用,其增速下
降较慢。
自12 年起支出的增速反超收入的增速,可能形成财政赤字的进一步扩大。
我们的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财税体制的改革演进过程,94 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是其中的大手笔。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分税制现时面临着一些挑战。
新一届政府如何完善分税制。
国外的财税制度又能
给中国什么借鉴。
以及接下来的改革措施会对相关行业造成何种影响。
这些都是我们报告所探讨的内容。
2、从包干制到分税制
纵观改革开放35 年,中国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财税体制变动:(1)1980-1993
1980 年分灶吃饭后,财政实行包干体制。
其要点是“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全国的财政体制分为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等体制。
“一省一率”给予了地方政府更大的财权,地方增收节支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但其问题也显而易见,在各种形式的财政大包干中,关于收支基数、上缴或补贴数额都是通过中央与地方“讨价还价”的谈判达成的,每年的财政工作会议成为中央要钱、地方哭穷的斡旋博弈。
到90 年代初,包干制的弊端日益显现,中央财政收入捉襟见肘,陷入财政困难的窘境,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下降。
(2)1994-2001
94 年启动了分税制改革。
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
税种由原来的40 多种减并到20 多种,不再按行政隶属关系组织财政收入,按照税种实现分权、分税和分管。
具体而言:
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根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