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动性过剩问题
- 格式:pptx
- 大小:184.34 KB
- 文档页数:17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分析论文报告: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分析一、引言二、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1.货币政策宽松2.金融领域过度竞争3.国有企业存款增加4.外汇占款增长5.资产负债约束缺失三、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影响及对策1.商业银行利润下降2.金融体系稳健性受到影响3.资金价格下降4.对策探讨四、案例分析1.万科收益率大幅提高2.工商银行房地产业务规模扩大3.招商银行存款增加4.上市公司不断增加自有流动资金5.特斯拉入华融资顺利五、结论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也随之而来的是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商业银行无法有效利用这些过剩资金实现高效的投资收益。
本论文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从原因、影响及对策等方面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1.货币政策宽松近年来,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刺激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监管,我国实行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方针,如实施降息、降准等,导致各类金融机构普遍流动性充裕,特别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十分突出。
2.金融领域过度竞争商业银行在利益的驱动下,投资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家银行倾向于过度依赖存款、短期借款等短期资金,将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过剩。
同时,由于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同质化、竞争激烈,使资金利率及资金成本长期处于下降趋势,导致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长期失衡,形成了大量的过剩资金。
3.国有企业存款增加中国的国有企业拥有大量财务收入,却缺少有利于财务管理的金融市场工具,这就促使这些企业自己储备大量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并将其存入银行,形成了大量的过剩资金池。
4.外汇占款增长中国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中国的企业扩大海外业务,进而促进国际贸易,无疑需要大量的人民币资金,因此会增加外汇占款规模。
这些外汇占款长期处于高位,很多银行的人民币资产已经远远超过了贷款需求,形成了大量的流动性过剩。
5.资产负债约束缺失近年来,由于金融体系不断地发行各种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备受网络销售和代销渠道的推崇,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政策风险和操作风险越来越大。
流动性过剩的定义引言流动性是经济系统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市场上可用于交换的现金或其他可快速转化为现金的资产。
流动性对于经济活动的顺畅进行至关重要,它能够促进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提供支付手段,支持企业的融资活动等。
然而,当流动性过剩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本文将探讨流动性过剩的定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影响。
流动性过剩的定义流动性过剩指的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或其他可转换为现金的资产供应超过市场需求的情况。
这种过剩通常是由于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大量投放货币导致的。
流动性过剩的主要特征包括: 1. 流动性供应超过市场需求; 2. 导致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快速; 3. 低利率环境; 4. 资产价格上涨。
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流动性过剩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1.货币政策宽松: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如降低利率、购买债券等,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如果过度宽松,就可能导致流动性过剩。
2.资本流动:自由的资本流动可以导致国际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
当国内利率较低时,资本流动可能会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加,进而导致流动性过剩。
3.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可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但也可能导致过度的流动性供应。
例如,金融工具的创新可能增加市场上可交易的资产数量,从而导致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的经济影响流动性过剩可能对经济产生多项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货膨胀风险:流动性过剩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当市场上的货币供应超过市场需求时,价格可能会上涨,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2.资产泡沫:大量的流动性供应可能导致资产价格的上涨,进而造成资产泡沫。
当资产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时,就可能会出现泡沫崩塌的风险,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流动性过剩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不平衡。
资金流向可能被限制在某些行业或资产类别中,而其他行业或资产类别则可能受到忽视。
这可能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增加经济系统的脆弱性。
流动性过剩形成原因及战略对策1.货币政策宽松:央行通过降低利率、放宽信贷政策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如果过度宽松可能导致流动性过剩。
2.资本流入:当国际资本涌入经济体时,会带来大量外汇储备的流入,导致本币供应量增加,造成流动性过剩。
3.储蓄率下降:如果居民储蓄率下降,消费增加,会导致货币供应量过高,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
针对流动性过剩的形成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战略对策:1.调整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执行中,央行应加强对流动性过剩的预警和监控,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
当经济处于过热状态,通胀压力增加时,应适度收紧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速。
2.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系统的监管,特别是对信贷活动的监管,防止信贷过度扩张引发流动性过剩。
同时,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规范,避免资产价格因流动性过剩而出现过度波动。
3.提高居民储蓄率:鼓励居民增加储蓄,通过减少消费支出来减少货币流通量,从而缓解流动性过剩。
可以通过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升居民金融意识和理财能力,鼓励居民进行长期投资和储蓄。
4.推进结构性:通过推进结构性,提高经济的生产率和效率,增加投资的回报率,从而减少流动性过剩。
可以包括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增加私人投资等。
5.国际合作:在流动性过剩问题上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加强监管和信息共享等形式,减少国际资本流动引起的流动性过剩。
国际间的合作还可以促进资本的有序流动,减少国际资金流动的不稳定性。
综上所述,流动性过剩是一种经济现象,但它也是可以通过合理的经济政策和监管来控制和避免的。
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提高居民储蓄率、推进结构性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手段,可以有效缓解和防止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及中央银行应对措施作者:祝婕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07期摘要: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本文旨在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可能产生的影响及中央银行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讨论了流动性的主要来源,流动性水平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央行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流动性需求;中央银行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一、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一)经常账户顺差和汇率近年来,外汇流入是许多国家出现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外汇流入的原因不尽相同。
从广义上讲,外汇流入与贸易流动和汇率、跨境投资和投机、国际援助和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的支付相关。
国际收支中,持续增长的经常账户顺差和固定汇率制度导致外汇储备增加。
一些国家如大宗商品出口国会长时间出现经常账户顺差。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经常账户顺差长期存在,中央银行将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消除汇率升值压力。
这种干预体现为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对外净资产的增加。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将快速积聚。
(二)资本账户流入资本账户净流入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资本流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海外居民的“股权”投资或外商直接投资以在当地购买或设立公司;主权及公司信用评级的提高;向私营部门出售国有资产的大型私有化计划等。
同样的还有海外借款和利差投机交易,因此,长期来看,一些伴有资本流出的资本流入将不是产生流动性的根源。
(三)IMF贷款和援助海外援助往往对贫穷国的国内流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援助资金不同于外商直接投资资本流入,它们在未来没有任何资本流出来抵销最初增加的国内流动性。
类似的情况也会出现在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
(四)政府贷款央行与政府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理想情况下,政府财政赤字应通过向私营部门借款,或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
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7-053-01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高度发展,gdp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是我国的流动性充裕。
尤其是最近两年,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我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流动性就有点过剩。
流动性过剩容易是我国的经济陷入通胀之中,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国际化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所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
所谓“流动性过剩”,通常指经济层面资金充裕,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较强。
流动性过剩,会刺激国内投资、信贷等经济指标持续上升,容易引发经济过热,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8年,我国的m2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到2009年,我国的m2上涨了十个百分点。
我国的gdp在经历了数年的两位数的增长之后有所减缓。
2005年至2008年,我国的m2/gdp比率有所下降,但仍超过1,说明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存在的,国家已着手调控。
而在2009年,m2/gdp的比率又大幅提高达到180.8%。
说明为避免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我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一、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成因分析从全球背景来说,进入二十一世纪,美联储和日本央行持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全球资金出现了大规模跨境流动,大量资金涌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这是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外因;从中国经济运行的内部环境看,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又有着特殊的形成因素,与独特的金融制度、市场环境和宏观调控密切相关。
(一)外汇占款的增加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出现“双顺差”。
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摘要: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把流动性管理纳入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中;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加快推进贷款证券化进程;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优化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合理调整商业银行的资金投放结构;监管部门要构建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危机;策略一、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凸现,主要表现为:(一)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
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余额为40.3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狭义货币供应量(M.)余额为15.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01%,比上年末高3.5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余额为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3 303亿元,同比多投放262亿元。
(二)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银行间市场利率下降、货币市场收益率曲线呈现回落态势,2007年12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8.59万亿元,日均成交4 088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41.1%,同比多成交 2 393亿元。
当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2.09%,比11月份低0.1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16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79%,比11月份低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78个百分点。
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
(三)银行准备金增长较快。
2007年一季度,仅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余额达8.6万亿元。
商业银行存贷差进一步增加,达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存贷比为68.7%。
流动性过剩问题在现实中的主要表现是:第一,热点行业流动性过剩,而有些行业资金却比较紧张。
高利润行业吸引了大量资金,也造成了这些行业资金的绝对过剩。
如,房地产行业目前的利润率高达30%左右,某地区去年三季度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94%投放到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总贷款的20%。
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研究探讨摘要:在跨国资本流动日趋活跃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经济趋向过热的特征明显,流动性过剩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指出了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在充分剖析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006-01流动性主要针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所谓“流动性”,实际上是指一种商品对其他商品实現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現交易的速度。
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易速度加快,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現交易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現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出現速度减缓,也就是实現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現不足。
一般来说认识流动性应该看金融机构的基础货币,即流动当中的現金,还有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存款准备金。
如果这两个数额过大,就意味着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
简单地说,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太多”了。
一、流动性过剩的影响1.抬升资产价格和消费品价格。
流动性过剩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大量的资金涌向各种金融资产、房地产和基础资源,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这些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上升。
如果部分流动性再追逐消费品,那么物价就会较快上涨。
这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在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原则下进行的,过分注重资金的流动性虽然会使银行有大量的自由资金,增强其经营的安全性,但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过多的流动性如果没有较高的投资收益渠道,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如上分析,大量资金聚集于货币市场,会使市场利率水平低于同期限的银行存款利率,而银行又作为证券投资的主体,这将大幅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收益;同时,由于银行风险管理的不完善,货币存款机构在信用好的大客户贷款减少的情况下,银行不可能向无法估计风险水平的中小企业扩大贷款,所以通过扩大贷款来缩小存贷差以此增加收益对于银行来说是不可能的。
解读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一、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其影响目前全球市场普遍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对此人们应该进行直面问题的解决。
本文将在几个方面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和对市场的影响。
首先,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宽松。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许多国家采取了财政政策的宽松,鼓励消费和投资,这导致了大量的货币投入市场。
而另一方面,央行则在过去的几年里推出了大规模的货币政策宽松措施,例如印钞和负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这进一步导致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其次,流动性过剩对市场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市场的股票和债券价格被推高,由此带来的投资回报率下降可能会导致资本市场对实际经济的支持作用减弱。
其次,市场利率偏低,这会推动借贷和投资行为,这可能会增加更多的金融泡沫,并在未来产生风险。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解决市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后果。
二、央行应对市场流动性过剩的措施在央行决策的层面上,为整个市场的稳定性考虑,必须要采取措施调整过剩的流动性。
以下是央行可以考虑的几种措施:第一,库存操作是央行应对流动性过剩的一种手段。
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支付资产来吸收多余的流动性,使得机构和个人的流动性储备减少,从而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
第二,央行可以提高准备金率,以减少银行的储备金存量,使得银行的资本供应变得更紧凑,从而强制降低银行的财务杠杆比率。
这通常在金融膨胀期间使用。
第三,央行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以增加银行的储备金存量,加强短期流动性供应,从而大幅降低市场利率。
总之,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准备金率和其他政策工具来控制市场流动性,从而解决市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三、市场流动性过剩的风险市场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风险是多层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会导致资产价格被推高,这会增加市场经济泡沫的风险。
其次,它可能会鼓励投机行为,并导致金融趁势炒作股票和债券等资产,这有可能导致收入不平等问题的加剧。
对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分析(一)当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总体经济运行较好,但也存在着经济运行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
这其中与流动性过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很有必要对此进行认真分析,着力加以解决,以确保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其影响流动性过剩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经济现象。
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货币供应量过多。
货币供应量过度既表现为近几年货币供应量增速较快,又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相对实体经济较多。
首先,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
2000-2006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5.3%、16.5%。
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长进一步加快,3月末M0、M1、M2同比增长分别为16.7%、19.8%、17.3%。
其次,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快于实体经济增长。
除2004年外,2000-2006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率,M2增长率平均比GDP名义增长率高3.6个百分点。
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与GDP的比值不断上升,由2000年的1.36上升为2006年的1.65。
二是银行体系资金过多。
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趋扩大。
2000-2006年,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比贷款增长平均高4个百分点。
银行存贷款增速的差异导致存贷款差额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3月末,银行存贷款差额已经高达11.46万亿元。
这表明银行可运用的资金规模相当大,大量资金滞留于银行间市场。
三是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水平较低。
近年来,尽管央行多次调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行的流动性,但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表明银行的资金面是相当宽松的。
2006年,央行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幅度达到1.5个百分点,而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仅上升了0.01个百分点。
2007年3月,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为1.74%。
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发展,必然表现为货币的泛滥,一旦出现过于流向某一领域,就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冲击,把握不好,还可能由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问题。
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原因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经济出现了结构性失调,经济增长过热,流动性过剩与投资过热只见相互影响。
反映到民生问题上,就是强烈的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使得物价飞涨。
人民群众于是乎戏称现在的物价是“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药你命”。
而这一现象又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外汇储备过剩,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导致了货币流动性过剩,从而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关键词:货币流动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一、引言1.1什么是货币流动性,货币流动性和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的关系。
货币流动性(MoneyLiquidicv)当利率低到一定值时,所有的人都玉器利率将上升,那么所有人都希望持有的是货币而持有债券的吸引力下降。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趋于无限大,若中央银行继续扩大货币供给,将全部被人们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悉数吸收,导致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是“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是什么关系呢?事实上,预期货币存量均衡水平实际对应着合意的物价水平。
当流动性过剩发生,货币供应量过剩,预期均衡的货币存量没有发生响应的变化,此时物价没有出现普遍的持续的上扬。
可是,由于实际货币存量已经超出合意水平,物价水平即有可能出现普遍上涨,而引发通货膨胀。
在这段期间可能会有一定的时滞。
如果央行能够晋级控制住货币发行并使实际货币存量回归到预期的均衡水平之上,即有可能物价水平过快上涨等不利因素得到抑制。
反之,则物价水平有可能出现普遍持续性上涨。
1.2文献综述2010年10月,我国通货膨胀率已攀升到4.4%的高位,症结就在于流动l 生过剩。
因此研究流动l!生过剩现象和危害,分析流动I!生过剩造成的原因使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的研究流动l生过剩的文献基本上都是有关于其内涵,现状,成因,影响的。
唐双宁(2007)在《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思考》中着重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内容,背景,流动性的结构特点,并提出“市场为主,各方联动,花多为少,标本兼治,综合解决”的思路;魏杰(2007)在《关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全方位思考》一文中解释了流动性过剩的各种效应,包括价格效应,资本市场效应等。
浅析流动性过剩问题摘要: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
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一是我国“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大;二是国内金融机构存贷比逐年下降,存款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需要在调整涉外经济政策、扩大内需、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多管齐下,逐步缓解。
关键词:国际收支失衡;货币流动性过剩;紧缩的货币政策;外汇管理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在宏观经济层面表现为货币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长增速,具体说就是货币发行过多,供应量过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充沛。
由于货币流动性过剩,使得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增强,而在国内却处于贬值的处境;货币供应量过大助推CPI的上涨,2007年11月份的CPI涨幅已高达6.7%;房地产市场与股市出现泡沫,结构性通胀的现象开始显现。
我将从产生流动性来源入手,分析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流动性过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我国“双顺差”(贸易顺差和资本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另一个就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货币流动性过剩。
贸易与资本长期双顺差造成我国外汇储备骤增,尤其近几年更以飞快的速度增长。
2000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为1655.74亿美元,截至到2007年底已高达15282.4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7.4%。
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资产迫使央行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金融机构存贷比逐年下降,已经跌破75%的标准,存款不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造成货币流动性过剩。
一、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一)重外轻内的经济政策。
一方面,出于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目的,我国长期采取鼓励外资的政策,外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我国,给国际收支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对外贸易方面国家制定出口退税政策鼓励出口,地方政府也运用各种手段鼓励当地的出口,忽视对内需的培育,助推外贸经济蓬勃发展。
浅谈我国现阶段流动性过剩成因及治理一、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的背景和问题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三、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四、治理流动性过剩的方法和建议五、对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流动性过剩现象日益严重,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治理。
本文从流动性过剩的背景和问题、成因分析、负面影响、治理方法和建议,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阶段流动性过剩的背景和问题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中,存款较多,贷款收回也多,形成了过剩的流动性。
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过剩的流动性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背景与当前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各类投资机会不断增加,引发了较大规模的资本流入;另一方面,外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全球流通的流动性不断增加,更多的资金涌入我国经济系统,其中一部分流入了金融系统,给银行体系带来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过剩的流动性不仅给金融市场造成了重负,同时也给实体经济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扼杀了企业的创新动力。
同时,流动性过剩还会对房地产等领域造成压力,加重国民负担,引发对经济繁荣的担忧。
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流动性过剩的成因非常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目前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政府长期保持一种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入市场,形成了过剩的流动性。
政府应该适当调整货币政策,控制市场资金的流入,限制造成金融市场资产价格过快上涨。
2.资本流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市场,其中一部分流入了金融市场,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情况。
政府应该建立更加有效的资本管控机制,遏制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
3.供需失衡流动性过剩还与供需失衡有关。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缺乏多样化的投资渠道,很多资本都被固定在金融市场,如果没有足够的存款需求,难以消化过剩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