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决策模型使用要点

决策模型使用要点

决策模型使用要点
决策模型使用要点

决策模型使用要点

在企模比赛中,我们将会为大家提供一个基本的决策模型辅助大家进行决策。如图所示:

决策模型的基本功能包括运输参数、其它参数、上期公司状况、价格分析、生产安排、

营销财务、决策单、财务预算、成本利润等9个分析计算模块。“运输参数”和“其它参数”只需一次性设定好即可,其它模块的数据每期都会实时变动,每做一期决策都会更改。9个模

块的相互联系如下图所示:

1、模型参数的设置

Bizsim模拟经营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体现为一系列技术参数,我们在系统

中的“模拟规则”可以看到这些参数,如下图所示。在不同的赛区中参数是不同的,

在使用决策

模型时需要首先从比赛规则当中将相应参数输入到决策模型里;一旦参数输入之后,后面就不用再修改

进行每一期的经营分析和决策都要反复调用这些参数,因此在正式进行模拟经营比赛之前需要把这些经常用到的参数输入到模型的“A运输参数”和“B其它参数”2个工作表中。

这部分的操作需要按照系统中的规则说明,一个一个地把规则中数据拷贝或者输入到

模型的“A运输参数”和“B其它参数”2个工作表中对应的绿色区域处(特别注意:在模

所有工作表中都只有绿色区域的数字可以改动,其它非绿色区域不要动),只要小心不输错

位置和数据即可,第一次设置完成后以后便不需要再改动。

另外需要注意,在“B其它参数”工作表中需要输入自己所在公司的编号,公司的

编号可以在“A运输参数”工作表中查到。

2、经营数据的整理

模拟经营所需的数据主要来自于系统每期给出的“公共报表”和“内部报表”,分析上一期以及历史各期的这些数据是我们为下一期制定合理决策的基础。我们每做一期决策时,

都需要首先把上一期的相关数据拷贝到“1公司上期状况”和“价格分析”2个工作表中。

从内部报表中需要拷贝的数据包括前一期的:公司会计项目、期末企业状况、期末产

品状况、期末净资产;从外部报表中我们主要拷贝“市场价格”信息即可。在拷贝时一定

要注意拷贝的数据行列,粘贴到模型中时也要特别注意要粘贴到对应的绿色区域,

不要粘错位置。一旦粘贴错误,后面的计算分析就会出现错误。

3、进行生产安排

在工作表“3生产安排”中进行生产决策,即配置人力资源、安排产品的生产班次和数

量。应该注意本表前面的说明。本表中已经设置好了生产安排的规划求解模型,只需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相应的设置最后求解即可。

(1)配置人力资源

由于机器购买需要周期,因此机器数量在当期是固定不变的资源。原材料可以随时购买,

因此在安排生产时也可不予考虑。影响当期生产安排的主要变量是工人的数量。每一期的工人

数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当调节,可以适当招聘或者解雇工人,但招聘工人和解雇工人的多少

都受到规则的制约。招聘解雇工人都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在职的工人都要支付工资,因

此工人的配置必须合理,既要考虑本期的需要也要考虑下期的需要,要尽量避免大量工人的

闲置,因为工人即使不工作,我们也是要支付其基本工资的。

规则规定每期有 3%的工人自动离职,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至少解雇”工人数解雇一定

数量工人。只有在工人大量闲置的时候才需要按“最多解聘”数进行解雇。招聘工人的数

需要考虑生产的需要,但最多不能超过“最多招聘”所计算出来的人数。

在安排生产之前,对于到底要招聘多少工人我们一般比较盲目,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

,按“最多招聘”人数进行招聘,合理的排班计划出来之后再去比较“本期可用人数”与“需

求总人数”的差异,调节招聘人数,使本期可用人数尽量等于本期需求总人数(不能小于)

从而来确定最优的招聘安排,避免工人的闲置。

(2)设置各产品生产的上下限

4个产品分别生产多少一般取决于各公司的战略安排和他们对下期市场需求的预测,可以以上期需求数量为基准设置各产品产量的上下限。一般AB产品可以适当多生产,CD产品相对少生产。产品上下限的确定需要经验积累,为能快速找到最优生产安排, A产品可以

设置下限为0,CD则必须设置上限。

(3)利用EXCEL“规划求解”功能求出优化的生产安排

安排生产计划是最为复杂的部分,这里需要用到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来建立

线性规划模型。关于规划求解模型的具体设置此处不再介绍。

首次使用本决策模型时要调用excel工具菜单中的“规划求解”,需要进行下面的操作。

选择“工具”菜单,点击“加载宏”,在弹出框中,点选“规划求解”,然后确定即可

调用excel工具菜单中的“规划求解”功能。如果在加载宏弹出框中没有看到“规划求解”

等选项,说明 excel在安装时有部分功能没有安装,需要重新完全安装excel。

加载好“规划求解”之后,由于第(1)、(2)步已经设置好招聘和解雇工人数量以及各产品的生产范围,此时便可运行excel工具菜单中的“规划求解”,那么马上就可得到一种优化的生产安排方案。要注意,如果生产安排超出现有资源约束,模型会提示“不可行”,这时需要重新调整人员安排、生产上下限以得到可行生产计划。

不同的工人配置、不同的产品上下限设置,都会导致得到不同的生产安排方案。在比较这些方案时我们可以遵循“满意原则”:只要得出的结果是符合自己想要的产品结构或者战略安排即可,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求最优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规划求解求出来的数量安排都一般带有小数,需要我们手工将小数点后

的数字都去掉,改成整数。

4、进行营销财务决策

营销和财务决策在工作表“ 4营销财务”中进行。

(1)首先应该制定运输方案

运输数量可以参考模型给出的参考方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进行调整,“运输总量”应该等于“可运出量”,当两者不等时会出现红色提示。运输方案应尽量让“本期可售”与“上期需求”接近,以便更好定价。

(2)研发决策

如果是首次生产某产品,必须要研发达到等级1。例如,如果是第一次生产D产品,

则必须投入研发费用500K元,这样D才能生产。

产品等级每次最高提高1级,因此从一个等级升到另一个等级时,只需要投入需要

的研发费用即可,不应多投。例如产品D要从3级升到4级,必须投入850-700=150K

即可,如果投入少于150k,那么无法升到4级,如果投入多于150k,在本期也只

能升到4级。

研发可以提高产品等级,增加需求,但研发会增加成本,消耗大量现金,因此研发

需要综合考虑战略、成本、现金流等问题。

(3)营销决策

制定价格时主要参考:上期价格、“本期可售”与“上期需求”的差异、上期的平

均价格和最高价格。供大于需时,应降低价格或者加大促销广告力度;供小于需时,可以适当提高价格。

广告和促销的力度可以参考上期的水平,随着投放量增加,广告和促销水平应该逐

步提高。营销总投入可控制在销售收入一定比例(例如5%)的水平上。

(4)原材料采购决策

原材料购买的原则一般是需要多少就购买多少,在接近折扣点时考虑按折扣点购买以

获得价格优惠。采购数量必须大于等于“至少订购”量;(5)确定工资系数

工资系数可以在 0~1的范围内提高产品等级和产品合格率,增加需求减少废品损失。提高工资系数要考虑成本的增加,当工人小时工资比较低的时候可以考虑提高工资系数。果工人小时工资比较高,一般不宜提高工资系数。

(6)机器、贷款、发行债券、分红决策

这几项决策对现金流的影响比较大,需要在一起综合考虑。机器的数量对生产安排影响

最大,最大化地购买机器扩大产能是模拟经营比赛的关键。机器的购买主要考虑资金问题,每期合理购买数量的判断标准:在进行必要的融资(发债)的条件下,购买机器之后预计的但如

期末现金能够维持下期的经营需要。贷款的原则是需要多少贷多少(在额度范围内):合理贷款的数量要能保证在销售收入之前的现金不能为负。贷款有额度,不应一次用完,而应分期使用。分红一般在比赛最后几期进行,进行最大化分红以提升综合分数;在初期由于资金紧张,一般不进行分红,如要分红,也只可少量分红。前期债券的发行主要是为购买机器提

供资金,后期债券主要是调节销售前的现金需求,除了前2期,一般每期可把债券全部发完。

贷款、发债、分红都要注意相应的额度。期末现金必须留够,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5、汇总决策数据

在工作表“5决策单”中将把前面的决策汇集到此处,便于最终快速输入bizsim系统中去。

6、财务预算分析

决策制定完之后通过此处的财务计算可以检查决策是否合理,资金流是否正常,预计的利润大概是多少。要注意销售前的现金和期末现金两个关键处。

6、成本利润分析

在本工作表中可以大致分析一下如果产品全部按计划销售个产品的预计利润和成本,从而帮助公司在下期经营中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

数据模型与决策课程总结

学习总结 (期中论文) 我们所用的教材叫做《数据、模型与决策》,我记得老师第一天给我们上课就提到过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及思想,例如“什么是管理”;“什么是模型”;“如何对实际问题简化”等等。在这其中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有以下几点:首先,管理的最初根源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制、优化从而达到最大的效益是我们应该要去注意的问题。其次,数学问题是有最优解的,当我们给定了一个确定的数学问题我们能够得到一个确定的解,但当我们在研究一个给定的现实管理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很难去找到一个最优解的,甚至可以说,管理问题是没有最优解的。(这不同于我们平时所做的运筹学等问题,因为我们平时所做的问题都已经经过了很多的化简,已经把现实管理问题进行了抽象,与其说那些问题是一个管理问题不如说它们是数学问题)这是因为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比较复杂,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是抓住主要矛盾,暂且不考虑次要矛盾。(当然了,当我们已经解决了主要矛盾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考虑次要矛盾,因为这个时候次要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了。)所以我们去寻找的是管理问题的满意解而不是最优解。这两点在后面的学习建模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我们之前的学习大多是倾向于解决一个数学问题而不是一个管理问题。这一门课之所以在大三才开设我认为有其道理,在没有掌握基本的数学基本知识之前,我们是不可能很好地解决管理问题的,因为我们解决一个管理问题是先将其转化为一个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但是并不是说我们掌握了高数、运筹学等知识就能顾很好的解决管理问题,因为如何把现实存在复杂的管理问题转化成为我们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正是这门课的核心内容之一。 以企业的生产计划安排作为例子,总结一下应用现行规划建模的步骤: ●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安排生产) 如何组合不同产品的生产、生产的种类。 ●我们能做什么?(不同产品的生产数量) 明确决策变量,也就是管理中可以人为设定的要素。

网络规划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70分,每题2分) ●网络和122.21·143·O/24 经过路由汇聚,得到的网络地址是(1)B。 (1)A.122.21.136.0/22 B.122·21·136.0/21 C.122.21.143.0/22 D.122.21.128·0/24 ●虚拟局域网中继协议(VTP)有三种工作模式,即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模式和透明模式,以下关于这3种工作模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2)_D__。 (2) A.在服务器模式可以设置VLAN信息 B.在服务器模式下可以广播VLAN配置信息 C.在客户机模式下不可以设置VLAN信思 D.在透明模式下不可以设置VLAN信息 ●按照网络分级设计模型,通常把网络设计分为3层,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以下关于分级网络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3)_A__。 (3) A.核心层承担访问控制列表检查功能 B.汇聚层实现网络的访问策略控制 C.工作组服务器放置在接入层 D.在接入层可以使用集线器代替交换机 ●在802.11定义的各种业务中,优先级最低的是___(4)_A__ 。 (4)A.分布式竞争访问 B.带应答的分布式协调功能 C.服务访问节点轮询 D.请求/应答式通信 ● IPSec VPN 安全技术没有用到___(5)C__。 5)A.隧道技术 B.加密技术 C.入侵检测技术 D.身份认证技术 ●ADSL采用的两种接入方式是 (6) A。 (6) A.虚拟拨号接入和专线接入 B.虚拟拨号接入和虚电路接入 C.虚电路接入和专线接入 D. 拨号虚电路接入和专线接入 ●在下面关于以太网与令牌环网性能的比较中,正确的是__(7)_C__。 (7)A在重负载时,以太网比令牌环网的响应速度快 B在轻负载时,令牌环网比以太网的利用率高 C 在重负载时,令牌环网比以太网的利用率高 D·在轻负载时,以太网比令牌环网的响应速度慢 ●IEEE 采用了CSMA/CA协议,下面关于这个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8)C。 (8) A·各个发送站在两次帧间隔(IFS)之间进行竞争发送 B·每一个发送站维持一个后退计数器并监听网络上的通信 C·各个发送站按业务的优先级获得不同的发送机会

八种政策模型理论

一、政策制定的理论模型 什么是模型 模型是现实世界某些方面的简单化呈现。它可以是: --一个实体的呈现(如飞机模型) --一种图示(如流程图) --一种公式(如S=v〃t) --一段文字表述的概念(如“桌子是由一个面板及其下面的四条木棍支撑而成的一种家具”) 什么是政策分析模型 政策分析模型是公共政策的一种的简单化呈现。通常以概念的方式出现(概念模型) 政策分析模型有何作用 1.简化我们对公共政策的思维 2.指出政策议题的重要方面 3.通过将注意力在政治生活的重要特征,有助于我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4.提出公共政策中不重要的因素,加深我们的了解 5.解释公共政策的要素,预测其影响 人们很少能选定那些一劳永逸、自成一体、所有人都能领会的政策。政策分析的目的不是产生某种一锤定音的政策建议,而是要帮助人们对现实可能性和期望之间有逐渐一致的认识,产生一种新型的社会相互关系与“社会心理”模式。

——米切尔〃怀特主要的政策制定理论模型 1.精英模型 2.团体模型 3.多元模型 4.完全理性模型 5.有限理性模型 6.渐进模型 7.混合扫描模型 8. 系统模型 从完全理性的假设(最优) →有限理性(满意) →非理性的假设(合理) (一)精英模型 代表人物及著作:1970年托马斯.戴伊(Thomas Dye)和哈蒙.齐格勒(Harmon Zeigler)在《民主的嘲讽》中总结了前辈的精英理论 基本内容:精英决策模型是将公共政策看成是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精英(elite)们的价值和偏好的一种决策理论。 从政治精英到社会精英 从圣西门到拉斯韦尔 基本要点:社会可以划分为拥有权力的少数人,以及不拥有权

数据模型和决策案例分析

数据模型与决策分析案例授课教师:熊伟 案例题目:操作员及临时工招聘/安排 考生姓名:朱凯亮

学号: 案例背景: 某外资公司在中国的惠州和廊坊有两家制造厂。每月的产品需求变化很大使某外资公司很难排定劳动力计划表。最近某外资公司开始雇用由人力资源中介公司提供的临时工。该公司专长于为亚特兰大地区的公司提供临时工。人力资源中介公司提供签署3种不同合同的临时工合同规定的雇用时间长短及费用各不相同。三种选择如下: 合同期越长费用越高。这是因为找到愿意长时间工作的临时工对人力资源中介公司更为困难。在下6个月中某外资公司计划需要的额外员工数如下

每个月某外资公司可根据需要雇用能签署每种合同的员工。例如若某外资公司1月份雇用了5名符合第二项选择的员工人力资源中介公司将为某外资公司提供5名员工均在1、2月份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某外资公司将支付5×4 80024 000RMB。由于进行中的某些合并谈判某外资公司不希望任何临时工的合同签到6月份以后。某外资公司有一个质量控制项目并需要每名临时工在受雇的同时接受培训。即使以前在某外资公司工作过该临时工也要接受培训。某外资公司估计每雇用一名临时工培训费用为875RMB。因此若一名临时工被雇用一个月某外资公司将支付875RMB的培训费但若该员工签了2个月或3个月,则不需要支付更多的培训费用。 需解决问题: 构造一个模型确定某外资公司每月应雇用的签署各种合同的员工数使达到计划目标的总花费最少。确定你的报告中包括并且分析了以下几项内容 1、一份计划表其中描述了某外资公司每月应雇签各种合同的临时工总数。 2、一份总结表其中描述了某外资公司应雇签各种合同的临时工数、与每种选择相关的合同费用以及相关培训费。给出合计数包括所雇用临时工总数、合同费用以及培训总费用。 3、若每个临时工的每月培训费降至700RMB雇用计划将受何影响请加以解释。讨论减少培训费用的方法。与基于875RMB培训费的雇用计划相比培训费将减少多少 4、假设某外资公司1月份雇用了10名全职员工以满足接下来6个月的部分劳工需求。如果该公司可支付全职员工每人每小时16.5RMB其中包括附加福利与雇用临时工相比这对总工资和培训费用有何影响估计全职员工和临时员工大约每月工作160小时。你对雇用额外的全职员工有何建议?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模型_沈绪榜

第28卷 第11期2005年11月 计 算 机 学 报 CH INESE JOURNA L OF COM PU TERS V ol.28N o.11 No v.2005 收稿日期:2004-09-01;修改稿收到日期:2005-05-08.沈绪榜,男,1933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嵌入式计算机及其国产芯片实现的研究工作.张发存,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结构.冯国臣,男,1975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结构.车德亮,男,1975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结构.王 光,男,1973年生,博士研究生,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模型 沈绪榜1) 张发存 1),2) 冯国臣1) 车得亮1) 王 光 1) 1)(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西安 710054) 2) (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西安 710048) 摘 要 根据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以指令流(instruction st ream)计算、数据流(data stream )计算与构令流(config ur atio n str eam)计算的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模型.关键词 指令流;数据流;构令流;软件;构件;流件;体系结构中图法分类号T P 302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of Computer Architectures SHEN Xu -Bang 1) ZH AN G Fa -Cun 1),2) FENG Guo -Chen 1) CH E De -Liang 1) WANG Guang 1) 1) (X i c an M icroelectronic T echnique Institute ,X i c an 710054)2)(S chool of Compu ter ,X i c an Univ ersity of T ech nology ,X i c an 710048) Abstract A ccording to the dev elo pment o f computer architectures,on the basis o f the concept of Instruction Str eam co mputation,Data Stream computation and Co nfiguration Str eam co mputa -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classification m odel of co mputer architectures. Keywords instruction stream;data stream;co nfiguratio n stream;so ftw are;configw are;flow -w are;ar chitecture 1 引 言 从制造技术上讲,芯片的集成度是按摩尔定律成指数增长的,摩尔定律不是一个物理定律,而是一个经营管理的规律,目前已成为IC 业制定规划的标准,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才能实现计算能力不变时,微处理器的价格和体积每18个月能减小1倍的目标.从设计技术上讲,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可重用的芯片实现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如何改变和重新定义计算硬件的性质,这不但会影响软件和硬件的计算平台,而且也会影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在多媒体、无线通信、数据通信与许多其它的嵌入式应用领域中,为了满足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多标 准操作所带来的高吞吐量和超低功耗要求,可重构 计算技术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重构计算已经为硬件设计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可能导致计算/逻辑0的一次革命.硬件重构不仅能加快程序执行,而且也能调整计算平台.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可重构性的开销,设计者必须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考虑计算任务的优化划分,寻找可重构性与性能之间的平衡.人们估计到2010年,90%以上的程序设计者都将是从事嵌入式系统的程序设计的,那时,可重构计算也将是程序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可重构计算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不仅有传统的基于指令流计算的体系结构和基于数据流计算的体系结构,而且有基于构令流的体系结构.所以,为

理性决策模式

理性决策模式 一.决策理论(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Decision Theory) 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的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决策理论已形成了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simon)为代表人物的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是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 二.决策理论的观点 决策理论是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行为科学、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人西蒙,其代表作为《管理决策新科学》。西蒙因其在决策理论、决策应用等方面作出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决策理论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突出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决策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定了整个管理活动的成败。如果决策失误,组织的资源再丰富、技术再先进,也是无济于事的。 (二)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西蒙对于决策的程序、准则、类型及其决策技术等作了科学的分析,并提出用“满意标准”来代替传统决策理论的“最优化标准”,研究了决策过程中冲突的解决方法。 (三)强调了决策者的作用。认为组织是决策者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因此,强调不仅要注意在决策中应用定量方法、计算技术等新的科学方法,而且要重视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 三.代表理论 行政决策理论是用以指导和阐释行政决策的理论依据。行政决策理论的种类较多,不同学者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以下几种类。 1.完全理性决策论。 2.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 3.理性组织决策论。 4.现实渐进决策论。 5.非理性决策论。 四.理性决策模式 理性决策模式,通常也被称之为科学决策模式。就其思想渊源而言,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因为这种理论已经提出了有关人类行为决策的一个绝对标准,即人们在决策时所遵循的是最大化原则,这就是谋求最大效益,在经济领域则是求得最大利润;在抉择方案时进行最优化选择,即从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在这一理论原则的指导下,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决策分析手段的现代化,人们迫切地希望使决策成为完全理性的和十分科学的事情,因而逐渐地在西方世界形成了一整套理性决策模式的理论和学说。 理性决策模式主要由以下六个要点构成,或者说,它把决策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决策程序理论 (1)发现问题。决策者之所以要进行决策,首先是因为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面对一个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这个问题加以解决。 (2)提出目标。理性决策模式理论假设作为决策主体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他根据自己的目的或价值观,针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进行排列或组合。 (3)设计方案。决策者将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全部一一列举出来,以供备用。

《数据模型与决策》学习心得

《数据模型与决策》学习心得 ——运用运筹学的理念定会取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运筹学问题和运筹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各种决策并存。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界定运筹学作为在科学界的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应当说是在1951年,即P. M. Morse和G. E. Kimball 的专着“运筹学方法”出版的那一年。运筹学的思想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始终,运筹学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评估,为管理决策服务,使得企业管理者更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是企业的生存法则。只有那些能够成功地应付环境挑战的企业,才是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企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把握并运用好运筹学的理念定会取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功效。 一、企业发展原则与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企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运筹帷幄,长远谋划,根据自身的资源来制定最优的经营战略,以战略统揽全局。企业战略过程包括,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作出和执行战略决策,并最后对战略作出评价。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形态的一种创新,应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

是有关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是寻求内资源与外资源相协调的管理、是寻找企业的长期发展为目的。也就是将企业看作一个系统,来寻求系统内外的资源合理分配与优化,这正体现了运筹学的思想。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对应的战略。主要侧重规定企业使命、分析战略环境、制定战略目标。中国现在绝大部分商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在加深,我国企业不仅直接参与国内市场,还将更直接面临与世界跨国公司之间的角逐,企业间竞争的档次和水平日益提高,因而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只有确定了宏伟的奋斗目标,才能使企业凝集全部的力量,众志成城,向一个共同方向努力,争取实现有限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显然,运筹学理念的作用举足轻重。 二、企业生产计划与市场营销 1、生产计划。使用运筹学方法从总体上确定适应需求的生产、贮存和劳动力安排等计划,以谋求最大的利润或最小的成本,运筹学主要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以及模拟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是指求一组满足一个线性方程组(或线性不等式组,或线性方程与线性不等式混合组)的非负变量,使这组变量的一个线性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数学表达式.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1)确定决策变量(有非负约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般是直生产某产品的计划数量。 (2)写出目标函数(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确定一个目标函数;

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

有限理性模型 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Simmon's Bounded Rationality Model) 什么是有限理性模型 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们认识到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之上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不可能指导实际中的决策。赫伯特?西蒙( Herbe nt Simon)提出了满意标准和有限理性标准,用“社会人”取代“经济人”,大大拓展了决策理论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新的理论一一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有限理性模型又称西蒙模型或西蒙最满意模型。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模型, 它认为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模型的主要观点 有限理性模型的主要观点如下:

(1)手段-目标链的内涵有一定矛盾,简单的手段-目标链分析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 西蒙认为,手段-目标链的次序系统很少是一个系统的、全面联系的链,组 织活动和基本目的之间的联系常常是模糊不清的,这些基本目的也是个不完全系统,这些基本目的内部和达到这些目的所选择的各种手段内部,也存在着冲突和矛盾。 (2)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他只要求有限理性。 这是因为人的知识有限,决策者既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也无法认识决策的详尽规律。比如说,人的计算能力有限,即使藉助计算机,也没有办法处理数 量巨大的变量方程组;人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备择方案全部列出;人的价值取向并非一成不变,目的时常改变;人的目的往往是多元的,而且互相抵触,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作为决策者的个体,其有限理性限制他作出完全理性的决策,他只能尽力追求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有限理性。 (3)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 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定下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然后考察现有的备择方案。如果有一个备择方案能较好地满足定下的最基本的要求,决策者就实现了满意标准,他就不愿意再去研究或寻找更好的备择方案了。

数据模型与决策案例都市研究公司

《数据、模型与决策》案例1 案例题目:都市研究公司(Metropolitan Research, Inc.) 2013级班第小组 指导老师:教授 提交日期:

小组成员名单: (以下各组员姓名排序按开头字母先后排序)姓名学号 小组讨论情况: 时间: 地点: 成员:全体组员 讨论主题: 时间: 地点: 成员:全体组员 讨论主题:

目录 1、案例背景信息 (4) 2、案例分析记录 (5) 3、案例分析延伸 (8)

一、案例背景信息(原文) 都市研究公司 都市研究公司(Metropolitan Research, Inc.)是一家消费者研 究机构,他通过设计调查方案对消费者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 务进行评估。在一项特定的研究中,都市研究公司调查消费者对底特 律的一家主要制造商所生产的汽车的性能满意度。问卷发到制造商所 生产的一款大型轿车的用户手中,调查表明,许多人投诉该车早期传 动系统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传动系统的故障,都市研究公司 采用由底特律地区一家传动系统维修企业所提供的实际传动系统的 维修记录为样本。下面是50辆汽车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时所行驶的实 际英里数的资料。 85092 37831 66998 94219 77437 85288 79294 77098 121352 85861 39323 77539 67202 67998 116803 32534 138114 64544 69922 69568 64342 32609 89341 40001 59817 92857 64090 53402 86813 35662 74276 89641 88798 118444 72069 101769 63436 32464 85586 116269 74425 61978 59465 73341 53500 25066 95774 65605 59902 82256 问题: 1.利用适当的描述统计量汇总传动系统出现故障的数据; 2.对于有传动系统故障的汽车总体,建立一个汽车传动系统出现故 障时所行驶的平均里程的95%的置信区间。对于该区间估计做出 管理上的解释; 3.对于发生过早期传动系统故障的一些汽车用户的想法,讨论你的 统计结果的意义; 4.如果都市研究公司想在5000英里的边际误差下,估计汽车传动系 统穿线故障是所行驶里程的总体平均值,在置信水平为95%时, 应该选取多少维修记录? 5.为了更全面的对传动系统故障问题作出评价,你希望还要收集一 些什么信息? 二、案例分析记录

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标准1-4级

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标准 V1.0.2 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 中国电子学会科普培训与应用推广中心 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联盟 科普服务平台:https://www.doczj.com/doc/4115027966.html, https://www.doczj.com/doc/4115027966.html, 官方考试平台:https://www.doczj.com/doc/4115027966.html, 2018年6月

总体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学会科普培训与应用推广中心制定。V1版本由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联盟标准工作组开发,由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审核通过,适用于由中国电子学会举办的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由经授权的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中心承担招生和考试服务工作。 本标准旨在激发和培养青少年学习三维设计和3D打印的热情和兴趣,充分适应我国青少年的认知心理和水平,从三维创意设计软件的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出发,普及创客教育理念,提升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引导青少年建立工程化、系统化的逻辑思维,使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等级考试更具科普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本标准不以评价教学为目的,考核内容不是按照学校要求设定,而是从实现三维设计项目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国内3D打印教育的普及情况而确定,主要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 本标准由低到高分为一级至四级,分别对应着青少年在借鉴模仿、二次创新、独立创新设计、实用设计四个层面的水平能力。 本标准版权属中国电子学会所有。本标准使用者仅限于经中国电子学会直接授权的相关合作单位,包括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服务中心/服务网点、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教育基地。未经中国电子学会允许,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复制、摘编、变造本标准所含文字、图片、链接等信息,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授权单位查询网址为https://www.doczj.com/doc/4115027966.html,和https://www.doczj.com/doc/4115027966.html,。 所有相关本标准的解释权属于中国电子学会。

理性决策和渐进决策

渐进决策模型与理性决策模型的异同点 1、不同点:(见表格) (1)模型的理论假设不同,理性模型是假设人是一个经济人、有限理性人,而渐进模型则是假设人是一个有限理性人 (2)手段与目的不同,理性模型是从目标到手段,而渐进模型是从手段到目标 (3)认识论基础不同,理性模型是奠定在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上的,而渐进模型则是奠定在后实证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 (4)政策制定的依据不同,理性模型具有科学性、技术性,而渐进模型具有政治性、价值型 (5)行为与结构不同,理性模型是个体及组织行为,而渐进模型则是结构、制度 (6)民主与精英的取向不同,理性模型趋向精英化,而渐进模型趋向民主化 2、相同点 (1)两者都遵循事物的前进法则。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虽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因此决策活动采取渐进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前进,就可以避免出现重大失误。渐进决策模型正是对这一规律深陈家刚-被误导的关系:渐进决策模型与理性决策模型9刻认识的体现。理性决策模型也并不主张违背这一法则,而是充分尊重这一法则。为此,它主张,决策必须对前途充满信心,对现实有引导作用,同时也要正视客观现实,充分重视前进中的阻碍因素。遵循事物的前进法则,是理性决策现实性的根本保障之一。 (2)两者都能体现知行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渐进决策的过程与之完全一致:决策——实施——再决策——再实施,逐渐地迈向预定目标。这就是渐进决策过程的一种描述。理性决策也同样遵循这一决策过程的引导。它是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的。它既强调认识的实践来源,也强调认识的实践运用和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脱离实践的决策不会具有现实性,脱离认识的决策不可能体现理性。违背实践与认识辩证法的决策,不可能是理性的或实践的。实现知行观的统一,是理性决策的理性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又一根本保障因素。

职业决策理论模型

职业决策理论模型 职业决策就是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因此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不同的理论研究者对此也有不一样的瞧法,刚好瞧到一个文献,截取出来为老师们提供一些瞧待决策问题的不同视角—— 早在1909年Parsons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问题,提出了职业决策的第一个正式模型。这个模型逐渐成为有关职业决策与生涯不确定的理论、评价、研究与干预的框架。Parsons 的模型主要内容包括三点:1、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抱负、资源与缺点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2、对工作要求、成功标准、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发展前景有一个清晰的理解;3、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正确推理。Parsons的三维模型对现代的职业发展与咨询而言仍然就是最本质的核心,这一匹配模型直到今天还遍及职业选择与发展理论以及职业咨询实践活动中,该模型构成了特质与因素职业咨询方法与人与环境匹配职业理论的核心。Phillips认为“正确推理”包含了职业决策模型的两种基本类型:理性选择模型与非理性选择模型。理性模型精确地描述了职业决策,具有价值推理、逻辑、客观性与独立性的特点。这种模型把明智的决策者瞧作一个“客观的科学家”,就是系统的、独立的与理智的,确保个体获得最终目标的最大化,强调个体决策。而非理性模型则具有直觉的、情感的、主观的与依存性的特点,认为决策过程充满了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强调决策过程的环境因素的作用,把对个体有意义的环境因素考虑在内。Savickas认为非理性模型与后现代主义一样强调“解释”、意义建构、关系、中介与共同体。 因此我们也把职业决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职业决策的理性模型与职业决策的非理性模型。 1、职业决策的理性模型 理性的职业决策模型又可以分为广义的过程理论、任务理论(阶段理论)与期望效价理论。其中广义的过程理论又包括CPI理论与逐步消除模型,任务理论包括PIC模型、Krumboltz模式、Tiedeman模式与Gelatt模式。 (1)Tiedeman模式 虽然Parsons的正确推理模型得到了大部分职业心理学家的认同与肯定,但就是Super认为Parsons的正确推理模型对职业决策过程的描述过少,对个体如何详细地、精确地出处理与收集信息的过程描述过少。也就就是说对个体如何评价与权重她所获得的信息的建议很少。我们认为Super对正确推理模型强调决策过程不够的批评就是中肯的。为了弥补了这个不 足,Tiedeman,O’Hara与Harren提出了一个职业决策模型(Tiedeman模式):把个体瞧作就是从一系列决策过程中获得了发展。这个过程包括意识与探究阶段、职业替换认同与选择认同、澄清决策如何实施等。Tiedeman模式注重描述职业决策历程,并特别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与主动性。Tiedeman将职业决策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与个人心理发展同时进行,认为只有通过系统的问题解决,以个体的整体认知能力为基础,把个体的独特性与职业世界的独特性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出合理的职业决策。该理论强调决策问题的终身性、决策过程的反复性、决策结果的主观性,对职业决策理论模式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应瞧到,Tiedeman模式仅仅就是职业决策过程的理论描述,不够具体与深入。 (2)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理论(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 theory,简称CIP理论)

数据模型与决策课程案例分析

数据模型与决策课程案例一生产战略 一、问题提出 好身体公司(BFI)在长岛自由港工厂生产健身练习器械。最近他们设计了两种针对家庭锻炼所广泛使用的举重机。两种机器都是用了BFI专利技术,这种技术提供给使用者除了机器本身运动功能之外的一些其他额外的运动功能。直到现在,这种功能也只有在很昂贵的、应用于理疗的举重机上才可以获得。 在最近的交易展销会上,举重机的现场演示引起了交易者浓厚的兴趣,实际上,BFI现在收到的订单数量已经超过了这个时期BFI的生产能力。管理部门决定开始这两种器械的生产。这两种器械分别被BFI 公司命名为BodyPlus100和BodyPlus200,由不同的原材料生产而成。 BodyPlus100由一个框架、一个压力装置、一个提升一下拉装置组成。生产一个框架需要4小时机器制造和焊接时间,2小时喷涂和完工时间;每个压力装置需要2小时机器制造和焊接时间,1小时喷涂和完工时间,每个提升一下拉装置需要2小时机器制造和焊接时间,2小时喷涂和完工时间。另外,每个BodyPlus100还需要2小时用来组装、测试和包装。每个框架的原材料成本是450美元,每个压力装置的成本是300美元,每个提升一下拉装置是250美元。包装成本大约是每单位50美元。 BodyPlus200包括一个框架、一个压力装置、一个提升一下拉装置和一个腿部拉伸装置。生产一个框架需要5小时机器制造和焊接时间,4小时喷涂和完工时间;生产一个压力装置需要3小时机器制造和焊接时间,2小时喷涂和完工时间;生产每个提升一下拉装置需要2小时机器制造和焊接时间,2小时喷涂和完工时间,另外,每个BodyPlus200还需要2小时用来组装、测试和包装。每个框架的原材料成本是650美元,每个压力装置的成本是400美元,每个提升一下拉装置是250美元,每个腿部拉伸装置的成本是200美元。包装成本大约是每单位75美元。 在下一个生产周期,管理部门估计有600小时机器和焊接时间,450小时喷涂和完工时间,140小时组装、测试和包装时间是可用的。现在的每小时劳动力成本是机器制造和焊接时间20美元,喷涂和完工时间15美元,组装、测试和包装12美元。虽然对于BFI来说由于新机器的独特功能可能还会获得一些价格的灵活性,但BodyPlus100的市场建议价格是2400美元,BodyPlus200是3500美元。授权的BFI销售商可以以市场价格的70%来购买产品。 BFI的总裁相信BodyPlus200 的独特功能可以帮助BFI 成为高端锻炼器械的领导者。所以,他认为BodyPlus200的数量至少会占到整个生产数量的25%。 管理报告 分析BFI的生产问题,为公司的总裁准备一份报告,告诉他们你的发现和建议。报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仅于此): (1)BodyPlus100和BodyPlus200的建议生产数量是多少? (2)BodyPlus200的数量占生产数量至少25%的要求会怎样影响利润? (3)为了增加利润应扩展哪方面的努力? 把你的线性规划模型和图形解作为你报告的附录部分。 二、问题分析与模型建立 根据案例对好身体公司(BFI)两种器械产品BodyPlus100和BodyPlus200的描述,用

网络规划期末考试题(电子版)

一、.单项选择题(70分,每题2分) ●网络122、21、136、0/24与122.21·143·O/24 经过路由汇聚,得到的网络地址就是 (1)B。 (1)A.122.21.136.0/22 B.122·21·136.0/21 C.122.21.143.0/22 D.122.21.128·0/24 ●虚拟局域网中继协议(VTP)有三种工作模式,即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模式与透明模式,以下关于这3种工作模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就是__(2)_D__。 (2) A.在服务器模式可以设置VLAN信息 B.在服务器模式下可以广播VLAN配置信息 C.在客户机模式下不可以设置VLAN信思 D.在透明模式下不可以设置VLAN信息 ●按照网络分级设计模型,通常把网络设计分为3层,即核心层、汇聚层与接入层,以下关于分级网络的描述中,不正确的就是___(3)_A__。 (3) A.核心层承担访问控制列表检查功能 B.汇聚层实现网络的访问策略控制 C.工作组服务器放置在接入层 D.在接入层可以使用集线器代替交换机 ●在802.11定义的各种业务中,优先级最低的就是___(4)_A__ 。 (4)A.分布式竞争访问 B.带应答的分布式协调功能 C.服务访问节点轮询 D.请求/应答式通信 ● IPSec VPN 安全技术没有用到___(5)C__。 5)A.隧道技术 B.加密技术 C.入侵检测技术 D.身份认证技术 ●ADSL采用的两种接入方式就是 (6) A。 (6) A.虚拟拨号接入与专线接入 B.虚拟拨号接入与虚电路接入 C.虚电路接入与专线接入 D、拨号虚电路接入与专线接入 ●在下面关于以太网与令牌环网性能的比较中,正确的就是__(7)_C__。 (7)A在重负载时,以太网比令牌环网的响应速度快 B在轻负载时,令牌环网比以太网的利用率高 C 在重负载时,令牌环网比以太网的利用率高 D·在轻负载时,以太网比令牌环网的响应速度慢 ●IEEE 802、11采用了CSMA/CA协议,下面关于这个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就是 (8)C。 (8) A·各个发送站在两次帧间隔(IFS)之间进行竞争发送 B·每一个发送站维持一个后退计数器并监听网络上的通信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的优劣势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的优劣势 摘要 东财国经赵飞 本文通过比较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的优势和劣势,阐释了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各自的特点。并且解释了决策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因素,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理性决策,非理性决策,优势,劣势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decisions, explains the rational decision and non-rational deci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ains the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factors in the decision making of,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decision making. Key words: rational decisions, irrational decision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决策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 决策是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活动; 决策是决定的意思, 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根据客观的可能性, 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 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 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 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决策中有理性的思维,也有非理性的情绪,从而引发了很多人对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孰优孰劣的讨论。 一、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论又称完全理性决策论。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J.边沁、美国科学管理学家F.W.泰勒等。他们认为人是坚持寻求最大价值的经济人。经济人具有最大限度的理性,能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而作出最优的选择。 (一)理性决策的优势 1.理性决策的程序 理性决策前通盘考虑所有事实上可能的行动。由于事实上可能的行动数量很大,必定有一些末被决策者所知晚和顾及到,因此这一条实际上难以全部做到,而且对数日众多的可能行动作通盘考虑,也不是容易的事。但作为—种理想的情况,可以提出这样的步骤。 理性决策者应考虑每一种可能的行动在实施后,在无限时间、无限空间以及在各种价值系统上所产生的大大小小的影响,即掌握每一可能行动的每一个方面对整个世界所能产生的直接的、间接的,实施开始直到无限将来的任何影响。 理性决策者按自己的价值系统对各种行动的各种后果之价值进行估计,决策者的价值系统必须是客观的、理性的,其估计才会是客观理性的。在估计后再选定能够达到最高价值的行动。

SaaS概述、起源、成熟度模型分级

目录 一、介绍 (1) 二、起源 (3) 三、特征 (5) 四、SaaS成熟度模型分级: (6) 五、发展趋势 (6) SaaS 软件即服务英文是Software-as-a-service的意译。国外称为SaaS,国内通常叫做软件运营服务模式,简称为软营模式。 一、介绍 1、基本内容 软件即服务(Saas)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而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它与“on-demand software”(按需软件),the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应用服务提供商),hosted software (托管软件)所具有相似的含义。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且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服务提供商会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有些软件厂商在向客户提供互联网应用的同时,也提供软件的离线操作和本地数据存储,让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其定购的软件和服务。对于许多小型企业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技术的最好途径,它消除了企业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需要。 在这种模式下,客户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花费大量投资用于硬件、软件、人员,而只需要支出一定的租赁服务费用,通过互联网便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享有软件使用权和不断升级;公司上项目不用再像传统模式一样需要大量的时间用于布置系统,多数经过简单的配置就可以使用。这是网络应用最具效益的营运模式。

决策中的有限理性

决策中的有限理性 ——《西方管理学原著选读》 姓名:马文文 学号:10613026 班级:10医美本 科目:西方管理学原著选读

决策中的有限理性 【摘要】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前提是“有限理性”。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管理人”【1】。在实际决策中,“管理人”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也不企望达到绝对的最优解,而只以找到满意解为满足。决策者只能在考虑风险和收益等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自己较为满意的抉择。所以西蒙认为,人类行为是理性的,但不是完全理性的,一句话:理性是有限的。 【关键词】赫伯特?西蒙决策理论有限理性 被誉为“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的赫伯特?西蒙,事戏法办法管理决策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决策理论既符合经济学家选择理论的合理方面,又适应于心理学家和实际决策者所注意的人类决策的性质和局限性,是管理大师中唯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他的理论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的不同分支,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石之一。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研究大部分基于西蒙的思想。“有限理论”原理是赫伯特?西蒙的现代决策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也是对经济学的一项重大贡献【2】。 一、有限理论 在西蒙以前,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命题是完全理性与最优化原则。认为决策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利益。“经济人”掌握完全的信息并具备全面的知识,包括能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各备选方案并能考虑每个决策所导致的全部结果,能够做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然而,时间证明这种假设是不现实的。因此,西蒙提出了“有限理论学说”,指出实际生活中人们不可能完全知道决策结果,即使知道也是零碎和模糊的【3】。西蒙在他的《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中讲到,根据米勒等人的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7+2项(西蒙认为可能是4项);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存入一项需要5~10秒钟(西蒙认为可能是8秒钟);记忆的组织是一种表列等级结构(类似于计算机的内存有限,从内存到外存的存取需要时间,以及计算机的储存组织形式)。这些是大脑加工所有任务的基本生理约束。正是这种约束,使思维过程表现为一种串行处理或搜索状态(同一时间内考虑的问题是有限的),从而也限制了人们的注意广度(选择性注意)以及知识和信息获得的速度和存量。与此相适应,注意广度和知识范围的限制又引起价值偏见和目标认同(类似于无知和某种目的意识所产生的宗教或信仰),而价值偏见和目标认同反过来又限制人们的注意广度和知识信息的获得(类似于宗教或信仰对科学和经验事实的抵制和排斥)。因此,西蒙认为,有关决策的合理性理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的限制。从而所探讨的应当是有限的理性,而不是全知全能的理性;应当是过程合理性,而不是本质合理性;所考虑的人类选择机制应当是有限理性的适应机制,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最优机制【4】。决策者在决策之前没有全部备选方案和全部信息,而必须进行方案搜索和信息收集;决策者没有一个能度量的效用函数,从而也不是对效用函数求极大化,而只有一个可调节的欲望水平,这个欲望水平受决策者的理论和经验知识、搜索方案的难易、决策者的个性特征(如固执性)等因素调节,以此来决定方案的选定和搜索过程的结束,从而获得问题的满意解决。 二、决策中的有限理性 赫伯特?西蒙的研究中有一个著名的“蚂蚁”比喻:一只蚂蚁在海边布满大大小小石块的沙滩上爬行,蚂蚁爬行所留下的曲曲折折的轨迹,绝不表示蚂蚁认知能力的复杂性,而只表示着海岸的复杂性。当我们把人当作一个行为系统来看的时候,人和蚂蚁一样,其认知能力是极其单纯的。蚂蚁在海边爬行,它虽然能感知蚁巢的大致方向,但它既不能预知途中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