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教育的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9
绘画艺术教育的问题
艺术的真实性、永恒性一直是艺术家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艺术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表现内容上都有如当今社会的一样复杂、多变。社会在变、思想在变、艺术在发展。生活中到处可以感受到艺术的存在。在艺术中同样可以寻找到生活的气息。此时的绘画艺术同样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变化。欣赏者的欣赏角度增多了,欣赏的层次明确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新工具、新技术的出现都导致绘画艺术的门类与功能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多元与繁杂的背景,绘画艺术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艺术问题。
一面上的问题
绘画的外在形态作为最初、最直接的视觉效果及视觉感受,它必然会成为绘画艺术的初期问题(形式主义的问题)。
作为绘画作品最外在的状态(如画面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直观的视觉效果),都是在第一时间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而这时的形态也是最容易被模仿及解读的。因为它特征强烈并留于表面。在设计学的平面构成及色彩构成中就可以找到相关理论来解读画面的各种构图规律、色彩关系以及造型原理。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外在的规律和特征吸引了大量希望用最简便、最快捷、最省事的方法就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人。艺术的可能性为投机者打开了一扇门。他们打着艺术的幌子从事着“最肤浅”、“最庸俗”的艺术活动。高校的学生甚至将抄袭变为吸取、将临摹变为借鉴、将简单变为单纯、将无知变为天真。昼夜之间出现了多少个毕加索、卢梭、达利、梵高……
大师的创业历程完全没有被人注意,他们只看到成功的一刹那。大师的培养似乎变成了最简单的事。
1.形式的模仿是形式主义泛滥的特征之一
在短期效果与利益的驱使下学生采用“拿来主义”的办法,不假思索地进行一番抄袭,最后编个名字就成为自己的成果。这种粗暴的“艺术活动”正蹂躏和践踏着传统与现代的经典。
2.形式的盲目强化也是形式主义泛滥的特征
在创作中将形式作为艺术追求的根本目标,只强化形式感和画面效果,博取观者的视觉感受,但往往在强化画面形式和效果的同时绘画艺术的灵魂已消失殆尽。形式感相比深刻的内涵来说要容易得多,毕竟他还留于形,但内涵却留于心。
3.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符号而符号这同样是形式主义泛滥的特征
利用某种特别的形式或符合来象征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情趣,用最快的方法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而这样的道路远比心灵深处的道路容易寻找得多。很难想象一个艺术家一生就画一种风格或是一种内容,最终成为新时代的“花王”、“鸟王”、“鱼王”、“石王”、“瓜王”……总之,坚持到底一定会成为某个领域的“王”。二面下的问题
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精神与情感的体现是作画的根本动力与核心。而作为相对抽象的精神和情感往往是通过体验和逻辑逐步深入的。欣赏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时间进行体会及沟通才能与作品产
生共鸣。然而,这个隐藏为抽象的领域又总是对艺术起着深刻的影响。
过度的倾向形式会导致精神的丧失,相反,过度的强调精神必然导致形式的消逝。其实这就是抽象与具象的相互关系。面上的问题倾向具象,而面下的问题更倾向抽象。当我们进入艺术的抽象世界时,我们会发现艺术的范畴变得更宽、更广、更深了。而在这样一个近似宇宙的世界里,要寻找参照物也变得异常困难。同样,在抽象的艺术领域要划分艺术的标准也很困难。因为此时的批判标准已变成抽象,人们更多的要依赖感觉去判断。感觉的准确性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却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一批投机者。他们不用再付出时间与精力去学习钻研绘画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以及表现技法。他们可以随意创造任何事与物而不用担心画面的造型、色彩、构图,只要在这个作品上打上一个奇异的名字,人的观念似乎就注入其中了。在学生中就存在着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故意夸大观念和情感的作用,将画面上的色彩、造型看做肤浅。这时的他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无政府的国度,标准、规范、法则都抛于脑后。
在进入这个抽象的世界后,寻找深度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在人类的文明之中哲学一直以揭示真理为目标,此时的真理似乎与艺术的真谛画上了等号。艺术家将艺术品的深度寄托于哲学的深度,将艺术的表现用于阐述哲学的概念。刹那间艺术家变成了哲学家。而艺术由对创作者灵魂与体验的交流转变为对世界客观真理的寻
求过程。然而艺术一旦与哲学画上等号,艺术将丧失他的人文关怀。其实对于艺术深度的理解并不需要借助太多的条件,它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它只需要作者完全地投入心灵的挖掘,彻底地再现心灵的体验,无论这样的感受是否符合客观的真理它都能成为一件优秀的作品。但人们往往没有将重心放在对自我的挖掘中,而是想借助深刻的哲学或神秘的宗教来加以掩饰,让艺术依附其中。一件平庸的作品借助哲学或宗教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下去。然而在艺术的精品之中,我们很难找到只追求某种真理或某种思想的传达而不注重艺术载体和艺术精神。
三新课题、新画种、新技术带来的问题
新课题、新画种、新技术的到来,在带来大量新鲜血液的同时更带来了大量的伪课题、伪艺术、伪技术。各种各样的画派、思想在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及研究就直接进入学术领域,并迅速戴上“前沿艺术”、“边缘学科”的帽子。作为高等艺术教学单位艺术的培育体系是相对完善的。在这个系统中具有相对完善的评价标准,这也为艺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标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图像艺术、观念艺术正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高校的艺术教学体系,但众多的艺术形式是否都具备完整的艺术教学体系和批判标准。作为教育单位,艺术的教学显得更加严谨,因为教学中的任何一点问题都可能成为学生一生的错误。相比之下,艺术单位
就可以将众多新知识作为对艺术探索的实验,而不用为其他人负责。高校中的艺术教师在一定条件下是具备多种身份的,他可以作
为教师也可以作为艺术家,但他不能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试验与他的艺术教学混淆,因为他必须对其学生负责。
装置艺术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它与传统的雕塑艺术更为接近,它们都以三维的形态体现它的内容和情感。装置艺术与雕塑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几乎运用的全是现成品,而作为作品的塑造它更偏重于运用现成品进行排列、组合,更强化作者运用这些因素的观念与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它缩小了艺术制作与普通人群的距离,让普通人可以回避技术上的难题而进入艺术的殿堂。然而经过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普通人的区别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技术的差别,而艺术的内涵则难以明确。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往往专业水平较差的同学越愿意进行尝试(在这里不包括那些对艺术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同学)。因为一个缺乏明确标准的学科可以为他们提供更自由的空间去回避各种问题,同时带来一个“敢于探索”的帽子。
行为艺术从其表现形式与传达的概念来看,它更接近传统的表演艺术和舞蹈艺术,在传播途径上它更多地运用影视手段。但在现今的行为艺术中,行为的表演者更多地集中在非表演或舞蹈专业的群体中,它更偏重于创作人的观念与思想的再现。这样的偏重与装置艺术有极为相似的地方。那么,行为与装置艺术到底有没有在艺术的本质上与雕塑和表演形成根本的差别?这一点还需要仔细、深入的研究。但我们必须承认雕塑与表演艺术在现今还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巨大的表现空间。当我们被各种雕塑艺术和表演艺术所折服的时候,我们不能否认艺术中的技术的重要性。从艺术的模仿或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