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3)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5
职业生涯规划文献综述
摘要: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及就业方式的变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逐渐凸现,成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和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最早使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的是被誉为“职业生涯规划之父”的帕森斯。他指出了选择职业的三个步骤:“第一,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慧、局限和其他特性;第二,了解成功的条件及所学的知识,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所占的优势、机会和前途;第三,实现上述两条件的平衡。”其含义是说要将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与对自己有一定可能的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从而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1]国外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可以分为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20世纪70一80年代、20世纪末四个阶段。
(一)理论研究四阶段
其研究的侧重点可以归纳如下:
(1)20世纪初,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非常注重关注个人职业选择。这一阶段,研究个人职业选择的代表理论有:霍兰德(Holland)的人职互择理论、帕森斯(Parsons)的“职业—人”匹配理论、施恩(schein)的职业锚理论,这些理论从个人角度讨论个人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以保证职业生涯的成功,注重对职业生涯内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2](2)20世纪中叶,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聚焦在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上。这一阶段的代表理论有:萨帕(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施恩(Schein)的职业发展理论、金斯伯格(Ginsberg)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格林豪斯(Greenhouse)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些理论都将职业生涯与人的生命周期联系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着重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决策和职业实现策略。
(3)20世纪70一80年代,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以组织视角考察个体职业发展。米尔克维奇(MiIkovieh)、布鲁克(Buraek)和伊凡瑟维奇(Ivaneevieh)都从组织角度研究个体职业发展,提出了组织与员工共同成为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共荣共生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战略观等,实现了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转向。
(4)20世纪末期,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强调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双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教授亚瑟·谢尔曼(ArthurSherman)等人对不同时代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重点的考察表明,90年代的研究重心已经转移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二者的平衡上。[3]
(二)克鲁姆伯尔茨的社会学习理论
克鲁姆伯尔茨的社会学习理论就是典型的职业生涯规划由员工向大学生过度的理论知识框架,他是以社会学习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生涯选择的行为,特别强调社会因素和学习经验对生涯选择的影响。理论认为遗传天赋、环境条件和事件、学习经验以及任务进行技巧四类因素将影响人的生涯决定。其中,环境条件和事件包括了社会因素、教育条件和职业条件;任务进行技巧是通过遗传天赋、环境;不伺的学习经验的交互影响而形成的技巧,包括目标设定、价值澄清、确认选择方案以及职业信息的获得等。按照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这四类因素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形成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的推论。基于对环境影响作用的重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生涯的选择是一种相互的历程,这种选择不仅反映个人自主的选择结果,也反映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与要求。同时,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生涯决定是人生长期的历程,不只是发生在一生中的某一阶段,而是由从出生到退休连续不断的各种事件与任务进行技巧所决定的。因而,必须在教育与生涯辅导中重视生涯决定技巧的教导。克鲁姆伯尔茨于1977年发展的生涯决策的系统性七步骤法正是以提高个人决策能力为目的的。[4](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两种模式:即斯威恩的三角模式和“五W”模式。
①斯威恩的三角模式_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斯威恩(R.Swain)教授为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涯做出良好的规划,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三角模式,他认为职业生涯目标的决策来自三个方面的依据:、“自我”、“环境”和“教育与职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就是通过价值观、个人兴趣、个人风格的自我评估,结合来自家庭和环境等社会背景的助力或阻力的分析,再根据在教育和职业的实践、考察中树立起来的榜样,逐渐发展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认同,最终建立起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②“五W”模式
许多职业咨询机构和心理学专家在为别人进行职业咨询和职业规划时,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五w”的思考模式,即问五个问题:
(l)who are you?
(2)What do you want?
(3)What can you do?
(4)What can suppor tyou?
(5)What can you be in the end?
回答了这五个问题,找到创门的最高共同点,咨询者就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第一个问题“who are you?”,咨询者应该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刻地反思,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优点和缺点,都应该一一列出来。第二个问题“what do you want?”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个心理趋向的检查。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兴趣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但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则会逐渐固定下来,并最终锁定自己的终生理想。第三个问题
“what can you do?”则是对自己职业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总结。而在国外通过同事、熟人的引荐找到工作是最正常,也是最容易的。明晰了前面四个问题,就会从各个问题的答案中找到对实现有关职业目标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列出不利条件最少的、自己想做而且又能够做的职业目标,那么第五个问题有关“What ean you be in the end?”自然就有了一个清楚明了的框架。[5]
二、国内研究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对我国来说是舶来品,我国的职业指导在20世纪初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在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和一些留学生回国的推动下,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国的最初实践是帕森斯(Parsons)模式。
(一)国内实践三阶段
主要有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在1922—1926年,《教育与职业》杂志编辑部主任的邹韬奋先生研究和编译了《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智能测验法》《职业指导》、《职业指导实验》第二辑、《职业心理学》等著作,还发表了《初级中学应注重职业指导》《中国职业指导现况》等文章。他认为职业指导绝不只是“导入如何获得职业”,职业指导是涉及到教育哲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工作。邹韬奋先生的职业指导是指以种种方法帮助人怎样选择职业,怎样预备职业,怎样加入职亚,并在职业上求进步。[6]
(2)20世纪80年代再次兴起职业指导。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创办《毕业生就业指导》报,随后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传入我国较晚,加之我国就业体制的特殊性(1993年以前实行统招统分),职业生涯规划一直未在高校开展。
(3)1993之后,国家开始实施“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才逐步为高校所关注和重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领域中,较为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有人事部人事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双平,他对职业生涯这一课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发表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其形态》、《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职业生涯阶段划分》等一系列论文;中南财经大学的赵曼和陈全明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内涵,历史沿革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详实的阐述,并专门分析了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指导的原理及职业发展的道路选择。[7]
(二)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大学生群体
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出现,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论著更加丰富。如方伟主编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曲振国主编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张恩生,刘相明,李辉主编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崔杰主编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方法》、瞿立新主编了《职业生涯规划》。段鑫星主编了《许我一个明天:大学生心理咨询实录之职业生涯规划》,这些论著表现了我国学者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从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