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双语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4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教育管理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一直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标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并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然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资源不足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在教师数量和教材供应方面。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双语教师和双语教材来有效开展双语教育。
然而,缺乏足够的双语教师和适用的双语教材,导致了双语教育的困难和不完整。
针对这个问题,教育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养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双语教育事业。
其次,加强双语教材的研发和供应,确保能够满足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
此外,政府可以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改善教育条件。
二、缺乏合适的评估和考核体系也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
双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和文化认同,但目前缺乏一套完善的评估和考核体系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这给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带来了困扰,也不利于双语教育的发展。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估和考核体系。
可以参考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双语教育的评估标准和考试内容。
同时,培训教师和管理者,提高他们对双语教育评估的专业能力,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文化冲突和教育内容矛盾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冲突,这也会在双语教育中反映出来。
有时,教育内容可能会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传统习俗等相悖。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解决。
首先,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应该尊重和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避免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文化上的歧视或排斥。
其次,教育内容应该尽量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相契合,提供更多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教育内容。
基础教育指标解释汇总基础基112学校(机构)基本情况一、指标解释1.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中,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实施的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活动。
包括一类模式、二类模式、三类模式。
一类模式:是指除汉语文(汉语)学科外,其他学科用民族语授课,使用民族文字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
二类模式:是指除民族语文学科外,其他学科用汉语授课,使用汉语文(汉语)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
三类模式:是指部分学科用民族语授课,部分学科用汉语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
2.双语教学学生:是指接受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
双语教学专任教师:是指面向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在双语教学岗位上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
3.仪器设备配备达标情况:是指学校各项仪器设备是否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仪器配备标准。
包括体育器械配备、音乐器材配备、美术器材配备、数学自然实验仪器、理科实验仪器等是否达标。
4.体育器械配备是否达标:是指达到《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的相关标准。
5.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是否达标:是指达到《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的相关标准。
6.校园网:是指在校园内为教学、管理等实现宽带互联,为学校教学、管理与服务等教育活动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含通过城域网形成的逻辑校园网)。
二、填报说明1.附属学校(园):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独立填报,在基础基112基本情况表中填写所附属高等学校(机构)的名称和代码。
2.通电:是指学校可获得定期或随时可用的电力来源(例如电网/电源连接,风能,水,太阳能和燃料动力发电机等)。
3.接入互联网:已接入互联网的学校,填报“是”,同时填报接入互联网方式(1.拨号、2.ADSL 、3.光纤、4.无线、5.其它)(通过城域网形成逻辑校园网的,填报“光纤”)。
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思考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采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它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和汉语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
双语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学习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发展。
首先,双语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学习需求。
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学习需求往往更强烈,因为他们更需要学习汉语,以便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双语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使学生在接受汉语教学的同时,也能够学习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其次,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学习双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互动,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词汇、句型等,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双语教学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双语的过程中,可以更充分地感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美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后,双语教学还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发展。
双语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汉语,从而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要教学语言,辅以汉语教学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我国自1950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
政策,其中不乏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方针。
1984年,国
务院正式颁布《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纲要》,其中规定:“在少
数民族聚居区应当普及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逐步推广双语教育,培养掌握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合格人才。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急需拥有一批能够胜任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
因此,我国继续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并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例如,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意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别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广双语教学教材、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等方式,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摘要】由于语言的差别,严重地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
这就要必须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学。
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对多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形成了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从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双语教学的目的和双语教学的实施三个方面说明:进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可以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重要性目的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偏低,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表现出来的观点、认知,反映出来的能力和水平,令老师们感到困惑与无奈。
由于语言的差别,严重地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
这就要必须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学。
1.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民族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本民族语言和汉语言教育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母语和第二语言的结合下,更快的进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言从属于民族,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必然影响其语言的分布,办学摸式是与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
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是强势语言,由于语言的障碍,在接触到的单一的汉语言形式的教学时,不能用汉语进行交际和思维,对于教师用汉语传授的知识也很难理解和接受。
因此,要使不懂汉语的学生由母语思维转向汉语思维,从而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汉语言文字,就必须通过双语教学这一有效的途径。
开展双语教学,有益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对提高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双语教学的目的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依赖于本民族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使用好第二语言,促使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育,不仅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民、汉两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而且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对字、词、句理解得更快,掌握得更好,从而提高教学成绩;同时,使民族学生融入于其他学生当中,促进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浅谈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学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即少数民族中小学数、理、化等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母语授课的教学形式。
我区双语教学虽然实施的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快,普及面广。
下面根据自己近几年双语教学的实践,就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一些体会。
一、抓住学生闪光点,树立学生学习信心语言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从多年来双语教学的教学经验总结,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汉语的情绪总是从:非常积极→灰心丧气→厌学→放弃。
因此,抓住学生闪光点,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是让学生主动克服困难、攻克难点的的重要因素。
做为教师,我们必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多鼓励,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及时给予肯定。
特别少数民族学生胆小,害羞、害怕听不懂或是自己说错了或说得不好,难以开口。
那么我们必须从心与心的沟通开始,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使我们的学生对于双语活动产生情感,积极、自信地学习。
用欣赏的态度告诉孩子:“你能行”、“读错了没关系”。
只有在孩子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从家长、老师督促转化为自觉、自愿时,老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有了它实质的含义。
二、营造语言学习环境一个人语言的习得不只是靠识记,更多的是受到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因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时时为孩子搭起一个学了就用的口语交流平台,营造语言学习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因为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都不完全来自课堂,还来自于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要着重于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双语学校更要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学习语言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汉语是双语环境下师生对话、人际沟通的中介和桥梁。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要教学语言,以汉语为辅助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首先,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现状受到了政府的重视。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
其次,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现状也受到了学校的重视。
学校在教学设计上,结合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采用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主要教学语言,以汉语作为辅助教学语言,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将更加注重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以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
其次,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也将更加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重视,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伊犁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研究引言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迅速,其中伊犁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区域。
伊犁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是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因此,伊犁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成为发展的热点之一。
其中,双语教育是伊犁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双语教育指的是直接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教学的方式,通常是让学生在母语和汉语之间进行学习,以达到双语、双文化的目的。
在伊犁地区,双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和方法。
本文对伊犁地区的中小学双语教学进行研究,希望探讨此类教育形式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伊犁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的特点1.多语言环境:伊犁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汉语和维吾尔语是两种主要的语言,此外还有哈萨克语、蒙古语、塔吉克语等语言。
因此,在伊犁地区的中小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语言是母语和汉语。
2.双语教育:在伊犁地区的中小学中,双语教育比较普遍。
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也学习汉语和母语,以达到双语、双文化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使用母语和汉语进行教学,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传统文化教育:伊犁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也会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
伊犁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意义与作用1.增强民族自信心:在伊犁地区的中小学中开展双语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和传统。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促进民族和谐。
2.提高教育质量:双语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善于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这些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也能提升教育质量。
3.接轨国家政策:双语教育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这一政策也逐步推行到少数民族地区。
开展双语教育可以使伊犁地区的教育更好地接轨国家政策,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体系。
伊犁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过度注重语言教学导致知识学习不够:由于双语教学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去教授语言知识,学生在其他学科的知识掌握方面可能会有所不足。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中心小学邓国玉摘要:九江小学是玉洪瑶族乡中心小学管辖下的一个教学点,只办到二年级,离乡政府所在地较远,是个纯瑶族的学校,学生从小就没有接触到普通话。
一二年级的基础是否牢靠,关系到以后高年级学习的能力,影响到学生的终生。
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九江小学应该采用本民族和普通话同时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因而这个学校采用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堂语言少数民族渗透一、基本情况玉洪瑶族乡,地处云贵高原余脉的岑王老山脚下,凌云县城西北部,位于凌云、田林、乐业三县交界处,全乡总面积334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82个村民小组,240个自然屯,6个异地安置场。
辖区内居住着壮、汉、瑶三种民族,其中瑶族占全乡总人口的25.6%。
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杂聚区,民族成分多,语言杂。
很多学生除了本民族语言外都能使用一至两种其他民族方言来交流,但是缺少普通话的普遍运用。
而九江小学又是玉洪瑶族乡中心小学管辖下的一个教学点,只办到二年级,离乡政府所在地较远,是个纯瑶族的学校,学生从小就没有接触到普通话。
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学生在一二年级基础一定要牢靠,不然以后到高年级学习跟不上,影响到学生的终生。
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九江小学应该采用本民族和普通话同时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因而这个学校采用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二、双语教学实施的渗透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学生语言学习环境。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因为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都不完全来自课堂,而是来自媒体电视、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要做到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双语学校更要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学习语言的环境和氛围。
新疆双语教学实施方案一、背景。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综合素质,新疆自治区教育厅提出了新疆双语教学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新疆双语教学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推进双语教学,促进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向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具体措施。
1. 推进双语教学课程设置。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少数民族语言特点,制定并实施双语教学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科学等主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培训双语教师队伍。
加强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双语教学质量。
3. 建设双语教学资源。
加大对双语教学教材、教辅、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的编写和采购力度,丰富双语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 加强双语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双语教学工作机制,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监督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双语教学工作。
五、保障措施。
1. 加大对双语教学的资金投入,确保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
2. 加强对双语教学的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为双语教学提供政策保障。
3. 健全双语教学考核激励机制,对双语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和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
六、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新疆双语教学实施方案,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将得到提高,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民族团结得到加强,社会稳定得到维护。
七、结语。
新疆双语教学实施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对于促进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双语教学工作取得实效。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工具,是信息的符号,文化的载体,知识的传播。
著名的社会学家菲什曼说过:“总的来说,不管哪一门学科领域内,可以肯定的说,最好是以学生最熟悉的语言作为教学语言。
一直到学生较差的那门语言熟悉起来,完全能够作为另一门学科的工具的时候”。
这一段话精辟地论述了母语对于启发儿童智慧,开发儿童智力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不同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独特的语言,他们的祖祖辈辈用自己的语言沟通思想,交流经验。
因此,每个人在特有的环境里长大,那就是 --- 母语。
国家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后,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进行交流活动。
在 56 个民族的国家里,如果没有一种通用的语言,人们是不可能顺利地进行交流,所以作为国语的普通话要推广,要使用。
但是少数民族语言要不要传承,少数民族地区有没有必要进行双语教学?一、进行“双语”教学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宪法”总纲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双语教育,把开展好双语教育作为在教育领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有关民族地区从各自实际出发,积极推行双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
截至 2014 年,在基础教育的阶段,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建立各类双语学校,在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学校建立双语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双语教育,受到各民族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二、“双语”教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双语”教育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教育手段。
对于发展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民族文化的弘扬语发展,同时,可以提高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并且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
因此、推进民族文字与“双语”教学,不但有利于促进母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相互贯通、增强学生的理解力、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学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增强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从而实现国家文化的统一,以致繁荣昌盛。
·研究探讨·276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几项新疆巴楚县第五小学 阿尔祖古丽·斯迪克我国是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汉语是国语,还有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前新疆已经开始双语教学,但是南疆地区的教育教学条件,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偏远和人口素质等方面的差别,用汉语进行教学遇到不同的困难。
少数民族地区用汉语来教学实际上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母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已经习惯先用母语来思考问题的能力,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
既然属于第二语言教学,那么,无论大纲在制订、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师的教学,都应该更多地考虑第二语言的特点。
第二语言教学与母语教学有种种不同之处,这里只说几个主要方面。
一、举凡语言能力的培养、文化方面的教育、思维能力的养成、审美情趣的开发等,母语教学都承担着相当重的任务。
相比之下,教学第二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获得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语言能力的养成是它的主要任务。
由于语言这种学科的性质,其他各方面能力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虽然也占有一定的位置,但终究不像母语教学表现得那么明显和充分。
二、目前双语教学的教学对象大部分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母语的语言环境当中,从小耳濡目染,到了正规的学习阶段,他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听,说,思维的基本能力。
也就是说,他在接受正规的语言训练之前,已经靠自然习得学会了相当多的东西。
第二语言的教学对象则不同,他们大多数身处所学语言以外的其他语言环境中,不能靠自然习得,而必须通过相应的语言学习来获得。
也就是说,在接受正式的这种语言教育之前,他们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或不了解这种语言。
换一句话说,汉语对他们来说是零起点,即便不是真正意义的零起点,比如他们可能听别人使用过这种语言,他们可能会说一些字母或词语等,但都不能算是他们已经能够使用这种语言。
三、双语教学的对象已有的语背景和文化背景与他所学习的语言的背景和相应的文化背景是相同的。
民族双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民族双语教学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同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民族双语教学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对民族双语教学的质量进行分析。
首先,民族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言是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使用学生所熟悉的母语进行教学,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研究表明,使用学生母语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因此,民族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民族双语教学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通过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民族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通过学习母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再次,民族双语教学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
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实施民族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通过民族双语教学,可以减少民族语言面临的衰退和消失的风险,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然而,民族双语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问题。
民族双语教学需要专业的双语教师,但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其次,教学资源的不足也是一个挑战。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缺乏教学设备和教材等资源。
再次,教学质量评估和监管体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对民族双语教学的评估和监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介绍在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各个地区,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
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我国实行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
该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和融入。
国家政策支持1.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我国少数民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是独特而宝贵的。
针对这一点,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传统。
2.推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为了让少数民族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自己的母语,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以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同时注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保障学生的双语能力。
双语教育的意义1.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和文化。
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是他们独有的宝贵财富,通过双语教育,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2.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认同。
通过双语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
3.提高教育公平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通过实施双语教育政策,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机会和平等性。
双语教育的实施与措施1.学校设置双语班。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双语班,为学生提供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教学语言的环境。
2.编写和推广少数民族教材。
国家出台政策,编写和推广少数民族教材,为双语教育提供更好的教材资源。
3.培训双语教师。
为了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国家组织培训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双语教师。
4.加强学校管理和评估。
为了确保双语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加强了对双语班的管理和评估,保证教学质量。
双语教育的成效1.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
通过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升学业成绩。
2.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弘扬。
双语教育使得少数民族的语言得以传承和弘扬,并在学生之间传播,使得这些语言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和认可。
为什么要推行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宣讲提纲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以下简称双语教育)是指在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双语教育是新疆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标是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来学习中华民族文化、国家主流文化、现代科技文化,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获得更大发展;通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来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是法律的规定在宪法和有关法律中,专门列出条款,要求公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汉语是国家的通用语言,是包括各民族在内的中国公民都必须学习使用的语言。
作为中国的公民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是天经地义的。
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体现了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同时也是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交往和发展,当然也是国家的语言文字法律和民族政策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少数民族更好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
二、关于双语教育政策规定(一)双语教育是民汉兼通教育。
双语教育坚持民汉教学并重、民汉兼通培养,一直把母语教学作为双语教育工作的重点。
中小学双语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模式1是理科用汉语授课,文科用母语授课。
模式2是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可以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
这两种模式都是双语教育,采取哪种模式,按照群众的意愿、教师和学生的情况由各地自行确定。
在中小学双语教育两种模式中,民族语文课程是从小学一年级起直到高中都开设,此外双语教育中还有一些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仍是用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进行教学的,这些课程以及相应的教学课时都是要求开齐开足的。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旨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该政策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该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时,可以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之间进行转换。
同时,学校将为学生提供适合本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这项政策不仅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更具有信心和动力,也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政府在实施双语教育政策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培养双语教师。
学校聘请的教师必须掌握本民族语言和汉语,并能够用这两种语言进行教学。
此外,政府还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提供培训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此外,政府还投资建设了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学校,以提供适合少数民族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保护和发展了各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同时,该政策也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更好地接受教育的机会。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充分接受双语教育。
此外,由于汉语在中国的主导地位,少数民族学生通常需要掌握汉语,这也给学生造成了一些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的投入,并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确保所有少数民族学生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
总的来说,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它旨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双语教育政策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双语教学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推进新疆教育发展的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推进双语教育工作作为实现新疆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支持新疆做好双语教师招聘工作;协调落实内地新疆高中班扩招任务;协调扩大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协作计划招生规模。
2010年7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推进新疆教育实现跨越发展工作会议上强调,支持新疆加快实施双语教育步伐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自治区少数民族教育双语教学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以双语教学为抓手,促进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成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自治区实施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已经进行了多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把双语教学作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以乌鲁木齐为例:全市中小学已于2004年7月完成了民汉合校工作。
2005年民语系小学一年级新生汉语课使用汉语通用教材;2006年民语系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使用汉语授课。
同时鼓励少数民族学生自愿进入汉语授课班级学习,最终实现由现阶段以数、理、化等理科课程使用汉语授课的模式,最终过渡到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同时加授少数民族母语文的“双语”教学模式。
在少数民族地区,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双语教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我们都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从“双语”教学现状看,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
如师资队伍的汉语授课能力不能胜任双语教学的需要;学生汉语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汉语知识储备严重不足,给“双语”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双语”教学的过程指导与评价不够。
为了进一步理清双语教学的思路,结合数学学科的实际情况,对于数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阶段定位及教学策略试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1.数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有明确目的才不会迷失方向,开设双语课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弥补民语教学的不足。
浅谈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内容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偏低,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令老师们感到困惑与无奈。
由于语言的差别,严重的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
这就要必须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育。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母语语言和汉语言教育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母语和第二语言的结合下,更快的进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育提高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偏低,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表现出来的观点、认知,反映出来的能力和水平,令老师们感到困惑与无奈。
由于语言的差别,严重的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
这就要必须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育。
一、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母语语言和汉语言教育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母语和第二语言的结合下,更快的进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言从属于民族,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必然影响其语言的分布,办学模式是与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
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是强势语言,由于语言的障碍,在接触到的单一的汉语言形势的教学时,不能用汉语进行交际和思维,对于教师用汉语传授的只是也很难理解和接收。
因此,要使不懂汉语的学生由母语思维转向汉语思维,从而更好的掌握和使用汉语言文字,就必须通过双语教学这一有效途径。
开展双语教学,有益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对提高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双语教学的目的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依赖于本民族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使用好第二语言,促使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
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育,不仅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民、汉两种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而且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对字、词、句理解的更快,掌握的更好,从而提高教学成绩;同时,使民族学生融入于其他学生当中,促进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80种以上的语言,分属五大语系: 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
24个少数民族使用33种文字,来源有:古印度字母、叙利亚字母、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以及独创字母等。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的特点和类型
(一)两个主要特点:普遍性、不平衡性
普遍性:指不管是哪个民族,人口多的或人口少的,内地的或边疆的,都存在双语问题。
不平衡性:指不同民族的双语状况存在差异。
◇全民双语:如基诺族◇大部双语:如彝族、哈尼族◇少部双语: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二)我国少数民族的语文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从初等教育始到高等教育全部使用汉语文教学。
另一种是开展本族母语和汉语文的双语教学。
属于前一类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无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回、瑶、土家、黎、畲、高山、东乡、土、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阿昌、普米、怒、德昂、保安、裕固、独龙、基诺等
◎有的已全部转用汉语:如回族◎有的已大部转用汉语:如土家族、仡佬族◎有的是部分转用汉语:如阿昌族、普米族、羌族
2、虽有文字,但文字不通用的民族,全部或部分从初等教育起就使用汉语文教学。
纳西族:虽有过东巴文、哥巴文,但未能广泛推行使用。
水族:在历史上有过水书,也只有少数人能使用。
建国后新创或改革过的文字,也因各种原因(如方言差异、杂居等),有些也未能在这个民族中广泛使用过。
如壮、侗、哈尼、苗等民族的新文字。
3、杂居地区的民族
◎在有条件的地区,如民族学生相对集中、有懂本族语文的教师,小学初级阶段使用母语辅助汉语文教学等,汉语文教学大多与同类汉族学校保持相同、相近的水平。
◎但也有一些地区由于语言障碍或其他原因,教学水平一般不及同类的汉族学校,升学率和巩固率都偏低。
属于后一种类型的双语教育,是有通用民族文字的民族
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傣、傈僳、景颇等民族。
即使是同一民族内部,也由于不同地区的差异存在不同的类型。
如蒙古族中小学的三种类型:☆以蒙语文为主,加授汉语文☆以汉语文为主,加授蒙语文☆全部使用汉语文授课
这一类型的双语教育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民族语文为主,兼学汉语文
指从初等教育到部分高等教育都以学习民族语文为主,大部分课程都使用民族语文授课,汉语文仅作为一门课讲授,等到民族语文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学习汉语文。
我国北方几个有历史悠久的文字的民族大多属于这一类型。
(二)以汉语文为主,但也学民族语文
指从初等教学到高等教育都以学习汉语文为主,但在初等教育则以学习汉语文为主。
我国南方一些有本族文字的民族均属这一类型。
如: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景颇族、傈僳族
三、中国少数民族双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怎样切合实际地、科学地认识少数民族双语的重要性?◇出现了所谓的“三语”新概念、新问题。
◇教学法问题◇要大力加强语言对比研究
(一)怎样切合实际地、科学地认识少数民族双语的重要性?
对双语的重要性,一直存在两种认识:
一是忽视母语的应有作用:
二是对少数民族掌握汉语文的重要性估计不足。
双语理论建设,是当前双语教育研究必须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关系,应坚持语言和谐的理论,既看到母语与通用语的相互竞争的一面,又要看到二者互补的一面,做到母语与通用语的和谐是有可能的。
语言和谐有利于民族和谐,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出现了所谓的“三语”新概念、新问题。
“三语”,就是少数民族除了学习母语和汉语外,还要学习外语。
(三)教学法问题
中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长期以来普遍使用传统语言教学法:翻译法、直接法、对比法。
但不同民族在使用中又根据本族具体情况又有不同的创造。
如何根据不同民族的实际,创造适合其语言特点和文化特点的教学法,是我国实施双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今后的路子将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