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同伴交往能力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 格式:docx
- 大小:15.26 KB
- 文档页数:4
试论同伴交往能力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幼儿期是培养同伴交往能力的最佳时期,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对幼儿心理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因素,提出了正确引导幼儿提高同伴交往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同伴交往能力影响对策
一、对同伴交往能力的认识
(一)关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概述
同伴交往是指同龄群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生活、游戏等过程中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在婴儿期,同伴关系只是在最松散的意义上存在着,儿童的社会交往也非常有限。进入幼儿期,他们上了幼儿园,与同伴接触的次数增加,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与自己亲人的交流,他们开始主动寻找同伴,喜欢和同伴共同参与一些活动,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也比以前密切、频繁和持久,交往能力也随之体现,并和同伴存在差异。
(二)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构成的要素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三要素,分别是社会主动性、消极的同伴回避和同伴拒绝。研究者普遍认同控制和移情作用或归属感是最基本的能力,其次还包括人物方面,社交放松性和行为灵活性。我国学者在综合已有的基础上,经调查研究指出我国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主要由社交主动性、社交放松性、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及社会行为四大部分组成。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概括为由交往的主动性,语言和非语言能力,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四部分组成的整体。1.社交主动性:幼儿能够主动与别人交往,礼貌待人,能与别人积极的打招呼,在集体活动中能够与他人合作;2.语言和非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指能够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话语以及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非语言是指用微笑、眼神等非语言的形式表达感情的能力;3.亲社会行为: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和倾向;4.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任何形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活动,如损坏他人东西、推人、咬人等行为,这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在幼儿阶段,越少发生这种攻击行为,代表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强,同伴交往能力越强。
(三)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对其发展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现在许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里的成员对他们过于保护,总是有求必应,久而久之,使他们变得特别蛮横,不讲道理。而同伴交往能力使幼儿在同伴关系中处
于优势,从而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同时在良好的同伴关系中,幼儿开始形成自尊、自信等优良品质,会为人着想,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2.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
具有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产生自信感,从而有一个愉快的心情,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显而易见的喜悦和无拘无束的交谈。如果没有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不能和同伴一起玩游戏,经常不合群,这样会使幼儿情绪低落,变得比较内向,比较胆小,使之情绪消极,这样也是不利于幼儿情感和身心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幼儿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对成人世界的社会角色充满兴趣,如他们经常玩过家家、医生与病人等游戏,能够增强幼儿对性别、社会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同伴交往能力强的幼儿在游戏中更积极、更投入,组织的语言也比较多,在角色模仿中更能够理解该职业的内涵,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四)对幼儿同伴交往起着不同作用的三种类型
1.受欢迎型:受欢迎型幼儿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交往的行为,因而受到大多数同伴的接纳、喜爱,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2.被拒绝型:被拒绝型的幼儿和受欢迎的幼儿一样,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常常采取不友好的方式,如强行加入小伙伴的活动等,因而常常被多数儿童排斥拒绝,在同伴交往中地位低,交往紧张。
3.一般型:这类幼儿同伴中表现行为一般,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沉默、不友好,所以在同伴交往中地位一般。
二、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特征
(一)年龄的增长
3岁以下的幼儿的同伴交往建立在交换游戏物品的基础上,小班、中班的幼儿的同伴交往更多的建立在口头上,但是词汇量不足,缺乏交往的胆量和主动性;大班的幼儿出现更多复杂和同伴互惠的同伴交往游戏,但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严重,不懂的谦让和分享,学前班的幼儿就开始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观念,懂得开始顾虑别人的感受,会安慰别人。
(二)性别的差异
在研究中发现91%的幼儿与性别相同的同龄人建立选择性交往,只有9%的人选择与异性同龄人建交。其次他们在攻击行为上表现的方式也有明显的差异。如;男孩喜欢用打人等暴力方式进行攻击,而女生则喜欢用诽谤或向老师告状等方式进行攻击。
(三)呈阶段性
小班到中班的这一个时期,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开始加速,一直到大班,他们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他人的情绪和需要,理解自身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三、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幼儿自身因素
幼儿的性格和情绪特征是影响其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些活跃开朗,积极主动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受到同伴欢迎;而易冲动、性子急、不听成人指挥的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不受同伴欢迎,另外那些不怎么主动而又参加的幼儿又特别让人忽视。
(二)社会认知水平
由于幼儿认知水平的局限,较难识别到一些隐蔽的信号。如他们看到大人哭才会意识到那个人很伤心,对于皱眉等一概不予关心,此外,幼儿经常出现因误解交往情境而做出不适行为,如游戏中别人无意识的碰了他一下,幼儿会认为是有人有意的攻击自己,于是采取报复行为,引发冲突。
(三)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指夹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幼儿活泼、开朗、大方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相反,父母不和的家庭氛围会使幼儿情绪不稳定,长期处于恐慌、焦虑中,没有安全高清,善于说谎。对同伴交往能力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四、引导幼儿提高同伴交往能力的对策
(一)家庭方面
1.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儿童与同伴的交往跟与家庭人员的交往在内容、性质、作用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不能以亲子的交往代替同伴的交往,家长要主动为自己的孩子打开家门,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为幼儿营造同伴交往环境,增强其与同伴交往的信心,提高社交能力。
2.树立正确的教养方式
家庭对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家长必须形成正确的教育态度,掌握正确的教养方法,严格要求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并为幼儿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教师方面
1.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交往者,而且每天照顾和管理幼儿的生活,传授给他们知识、技能等,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很大,良好的师幼关系能使幼儿精神愉快,交往积极主动,容易产生合作、帮助等良好行为,促进自我意识发展,且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帮助幼儿建立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