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格式:docx
- 大小:27.62 KB
- 文档页数:2
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体育课是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课程,可保证学生连续接受教育。学生的各种思想
和个性可以在体育课的实际活动中直接表现出来,平时较难掌握的学生心理特点在体育课中
易于暴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言行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其
他学科所不可比的。体育学科本身就有很强的思想性,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往往会起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热爱每位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追求人人有发展,
个个有进步,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的需要赋予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
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多采用“一律化”“齐步走”的模式,出现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身
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厌恶并远离体育。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体育教师就要认真了解和研究每位学生,使每个学生能够在空间
和时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进行适度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不仅要关心优
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
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进行适当的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
上进行简化,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树立他们的信心,多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激发他们的
自尊和上进心。
2.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
任务,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
的集体,才会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
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要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树立克服困
难的意志和毅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意识
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的
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
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强的特点,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如体操、球类等);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学生通过充分展
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如韵律操、体育舞蹈等);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
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4.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张扬个性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有些项目如短跑、投掷、跳跃等在各个年级重复出现,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新教一遍动作,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解决,或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去完成,在一些技术细节上学生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示范,而后放手让学生去练。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为重要的一点在练习过程中练习一个动作应允许学生自己有创意,在进行准备活动时,也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学生在组织时往往有很多新的方式,教师从中也可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样,结束时的放松内容也可让学生自己组织,甚至课堂中一些内容也可让学生自行组织练习,并且给每个学生机会,教师作适当引导。从而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课外体育活动课可以让学生自由锻炼,更好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结合实际,把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文章编号】1236-3619(2010)06-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