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7
青岛校本课程教案古诗词鉴赏第一章:古诗词鉴赏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掌握古诗词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品理解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1.2 教学内容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古诗词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品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3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古诗词的定义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古诗词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实践:教授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初步尝试鉴赏古诗词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古诗词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布置鉴赏一篇古诗词,评估学生的鉴赏能力第二章:唐代诗歌鉴赏2.1 教学目标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及其代表诗人掌握唐代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欣赏并评价唐代诗歌的艺术价值2.2 教学内容唐代诗歌的特点及其代表诗人唐代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唐代诗歌的艺术价值2.3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及其代表诗人,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唐代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欣赏唐代诗歌实践:让学生鉴赏一篇唐代诗歌,评价其艺术价值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唐代诗歌特点及其代表诗人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布置鉴赏一篇唐代诗歌,评估学生的鉴赏能力第三章:宋代词鉴赏3.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词的特点及其代表词人掌握宋代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欣赏并评价宋代词的艺术价值3.2 教学内容宋代词的特点及其代表词人宋代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宋代词的艺术价值3.3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宋代词的特点及其代表词人,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宋代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欣赏宋代词实践:让学生鉴赏一篇宋代词,评价其艺术价值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宋代词特点及其代表词人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布置鉴赏一篇宋代词,评估学生的鉴赏能力第四章:明代散文鉴赏4.1 教学目标了解明代散文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掌握明代散文鉴赏的方法与技巧欣赏并评价明代散文的艺术价值4.2 教学内容明代散文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明代散文鉴赏的方法与技巧明代散文的艺术价值4.3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明代散文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明代散文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欣赏明代散文实践:让学生鉴赏一篇明代散文,评价其艺术价值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明代散文特点及其代表作家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布置鉴赏一篇明代散文,评估学生的鉴赏能力第五章:清代小说鉴赏5.1 教学目标了解清代小说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掌握清代小说鉴赏的方法与技巧欣赏并评价清代小说的艺术价值5.2 教学内容清代小说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清代小说鉴赏的方法与技巧清代小说的艺术价值5.3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清代小说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清代小说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欣赏清代小说实践:让学生鉴赏一篇清代小说,评价其艺术价值5.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清代小说特点及其代表作品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布置鉴赏一篇清代小说,评估学生的鉴赏能力第六章:诗词格律与韵律鉴赏6.1 教学目标理解古诗词的格律与韵律的基本知识掌握诗词格律与韵律的鉴赏方法分析并欣赏古诗词中的格律与韵律美6.2 教学内容诗词格律的基本概念与构成韵律的种类与特点格律与韵律鉴赏的方法与技巧6.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实例引入诗词格律与韵律的概念讲解:讲解诗词格律的基本概念与构成,韵律的种类与特点实践:分析具体古诗词的格律与韵律,让学生尝试鉴赏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诗词格律与韵律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分析并鉴赏一首古诗词的格律与韵律第七章:诗词意象与修辞鉴赏7.1 教学目标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掌握意象与修辞的鉴赏方法分析并欣赏古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美7.2 教学内容意象的种类与作用修辞手法的识别与效果意象与修辞鉴赏的方法与技巧7.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意象与修辞的概念讲解:讲解意象的种类与作用,修辞手法的识别与效果实践:分析具体古诗词的意象与修辞,让学生尝试鉴赏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意象与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分析并鉴赏一首古诗词的意象与修辞第八章:诗词背景与作者鉴赏8.1 教学目标了解古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与作者生平掌握背景与作者对诗词鉴赏的影响分析并欣赏古诗词中的时代特色与作者风格8.2 教学内容诗词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作者的生平经历与创作风格背景与作者鉴赏的方法与技巧8.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实例引入诗词背景与作者的概念讲解:讲解诗词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作者的生平经历与创作风格实践:分析具体古诗词的背景与作者,让学生尝试鉴赏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诗词背景与作者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分析并鉴赏一首古诗词的背景与作者第九章:诗词主题与情感鉴赏9.1 教学目标理解古诗词中的主题与情感表达掌握主题与情感的鉴赏方法分析并欣赏古诗词中的主题深度与情感韵味9.2 教学内容诗词的主题种类与表现方式情感的识别与表达技巧主题与情感鉴赏的方法与技巧9.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实例引入主题与情感的概念讲解:讲解诗词的主题种类与表现方式,情感的识别与表达技巧实践:分析具体古诗词的主题与情感,让学生尝试鉴赏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主题与情感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分析并鉴赏一首古诗词的主题与情感第十章:诗词创作与表达10.1 教学目标理解古诗词的创作规律与表达技巧掌握诗词创作的基本方法欣赏并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诗词作品10.2 教学内容诗词的创作规律与表达技巧诗词创作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诗词作品的评价标准与方法10.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实例引入诗词创作与表达的概念讲解:讲解诗词的创作规律与表达技巧,诗词创作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实践:让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并进行评价与修改10.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诗词创作规律与表达技巧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完成一首自己的诗词创作,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评价第十一章: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11.1 教学目标理解古典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发现古典诗词的元素能够将古典诗词融入现代生活,提升生活品质11.2 教学内容古典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与融合古典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方法11.3 教学过程导入:讨论古典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存在感讲解:讲解古典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融合实践:让学生寻找现代生活中的古典诗词元素,尝试创作现代诗词1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古典诗词在现代生活中价值和意义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寻找现代生活中的古典诗词元素,并创作一首现代诗词第十二章:诗词品读与批评12.1 教学目标理解诗词品读与批评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诗词品读与批评的基本原则学会如何进行客观、公正的诗词评价12.2 教学内容诗词品读与批评的方法和技巧诗词品读与批评的基本原则诗词评价的标准和维度12.3 教学过程导入:讨论诗词品读与批评的重要性讲解:讲解诗词品读与批评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基本原则实践:让学生对一首诗词进行品读与批评,提出自己的观点1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诗词品读与批评方法和技巧的理解程度第十三章:诗词活动与实践13.1 教学目标学会如何组织和参与诗词活动掌握诗词活动的策划和实践技巧增强诗词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13.2 教学内容诗词活动的类型和组织方法诗词活动策划和实践的技巧诗词活动中的团队协作与沟通13.3 教学过程导入:讨论诗词活动的意义和乐趣讲解:讲解诗词活动的类型和组织方法,以及策划和实践技巧实践:让学生参与一次诗词活动,实践所学知识和技能1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诗词活动的理解和参与程度第十四章:诗词传承与创新14.1 教学目标理解诗词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掌握诗词传承与创新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传承经典、创新发展14.2 教学内容诗词传承与创新的意义和价值诗词传承与创新的方法和技巧诗词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案例14.3 教学过程导入:讨论诗词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讲解:讲解诗词传承与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方法和技巧实践:让学生尝试进行诗词的传承与创新,创作新的诗词作品1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诗词传承与创新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进行诗词的传承与创新,创作一首新的诗词作品第十五章:总结与反思15.1 教学目标回顾整个古诗词鉴赏课程的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反思个人在古诗词鉴赏方面的成长和提高15.2 教学内容古诗词鉴赏课程的学习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总结个人在古诗词鉴赏方面的反思15.3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整个古诗词鉴赏课程的学习过程讲解: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强调重点和难点15.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整个古诗词鉴赏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青岛校本课程教案古诗词鉴赏的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从古诗词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代表作品,到诗词格律与韵律、意象与修辞、背景与作者、主题与情感鉴赏,再到诗词创作与表达、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诗词品读与批评、诗词活动与实践、诗词传承与创新,是总结与反思。
唐诗鉴赏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唐诗的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因此,开展唐诗鉴赏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唐诗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增进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了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对唐诗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鉴赏,感悟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
1. 第一阶段,了解唐诗。
内容,介绍唐诗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代表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安排,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诗歌朗诵等形式进行。
2. 第二阶段,鉴赏名篇。
内容,选取唐诗中的经典名篇,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意境和情感表达。
安排,教师讲解、学生朗诵、小组讨论等形式相结合。
3. 第三阶段,诗歌创作。
内容,引导学生模仿古诗风格,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安排,课堂指导、作业布置、学生展示等形式进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唐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2. 诗歌朗诵,通过学生朗诵唐诗,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
4. 诗歌创作,通过诗歌创作,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五、评价方式。
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课外阅读等。
2.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讨论、诗歌朗诵、诗歌创作等。
3. 期末考核,包括笔试、口试等形式,测试学生对唐诗鉴赏课程的掌握情况。
六、课程效果评估。
1. 学生态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唐诗鉴赏课程的态度和反馈。
2. 学业成绩评定,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估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为了充分挖掘本校资源,做好《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实施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显特色、出成果、争示范,特将方案制定如下:一、课程开发的背景我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
尤其历代名篇名作,不仅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
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植根于学生阅读生活领域,借助古典诗歌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目标总目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书香文化具体目标:1、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触、学习古典诗歌作品,从小广读博览,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
在大量诵读、欣赏等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大量语言文字的精华,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读写能力,形成语文学习宽厚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
2、造就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教师教育应该从读书开始。
教师们沉下心跟学生一起读,去读古典诗歌,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
一方面能滋润自己的心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的新人;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学生多读书。
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2、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提供知识信息源,进行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练习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古诗文赏读》开发方案一、课程开发目的与背景据1995年进行的“世界公民文化与消费潮流调查”,中国国民的价值观与其它国家明显不同。
各国公众认为最重要的价值是讲究礼貌、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而中国公众最重视的价值依次是:独立、学识和讲究礼貌;对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与他人沟通等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其它国家。
这份调查表明,文明礼貌的养成在今天中国家庭中已处于相当次要的位置,素以重视道德、礼貌、人伦关系著称的中国传统文明,经过长期的演变,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文精神的流失已经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于是,近几年,有关人文教育的话题又被重新提起。
新人文教育观认为,应该着力培养的人文精神包括四个方面,即价值和道德、批判理性(独立思考、创造性才能等)、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行为举止。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古诗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
也许正因为如此,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经典古诗文能使孩子们渐渐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学”化的境界。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将“古诗文启蒙教育”作为特色建设项目,注重人本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具有个性化的、本土化的校本课程:《走进古诗文》,并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具体目标:1、激发学生研究语文、运用语言的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3、提高学生的言语感知与领悟能力;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造就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6、造就学生的道德情感。
2、课程开发过程校本教材内容既选取课程标准规定的必背篇目,也选取大量颂扬泉州的外籍名人诗篇以及泉州本地作者留下的诗篇。
学生们不仅能读到《送孟浩然之广陵》、《泊船瓜洲》这样流传千古的经典诗篇,还能读到许多虽不知名,但浸透着作者对泉州的无限喜爱、赞颂之情的诗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诵读经典篇章修建书香校园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实施素质教育。
加快我校“诵读经典篇章修建书香校园”建设。
强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
充分挖掘和完善校本资源,做好《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实施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显特色、出成果,特将方案制定如下:一、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书记)成员:(校级领导班子)(教导主任)(班主任)二、课程开发的背景我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
其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中小学生诵读。
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升华。
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
借助古典诗歌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课程目标总目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书香文化(诵读经典篇章修建书香校园)具体目标:1、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触、学习古典诗歌作品,从小广读博览,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
在大量诵读、欣赏等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大量语言文字的精华,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读写能力,形成语文学习宽厚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
2、造就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教师教育应该从读书开始。
教师们沉下心跟学生一起读,去读古典诗歌,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纲要以课程纲要为指导,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现有资源,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作用,拓展教育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让孩子诵读经典美文已成为大家公认的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
实施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的校本课程,将为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诗人及著名的诗句。
2、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所学古诗词并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
通过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4、通过古诗词的阅读和欣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5、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一定的场景中联想到相应的名句,实现积累基础上的适当运用。
二、课程内容《古诗词欣赏》朗读、背诵理解古诗词的诗意以及了解古诗词的作者等。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和生活实际了解诗文的意思;阅读浅近的古诗词,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感受语言的优美。
三、活动安排为了保证古诗词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影响国家规定的学校教学任务,通过访谈了解到,一般的学生学习一首古诗(律诗、绝句),一般情况下只要一节课就足够了。
所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每星期一学生可以在国旗下进行诵读展示,星期四由老师指定学生在黑板的边角书写2 到3首古诗词让学生诵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提高学生诵读的信心。
以后根据活动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内容。
四、课程实施建议1、自主性:课程考虑学生的现实基础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加强诵读,引导想象,给学生更充分的思维空间。
《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为落实新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将《古诗词》确定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于改进我们的语文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深远意义。
二、课程目标:学校领导在研究了社会要求、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历史传统后,确定“诵读千古美文,弘扬中华文化,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为课程目标。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进语文教学。
三、课程内容:一年级:(1)指定背诵篇目12首。
(2)推荐背诵篇目8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二年级:(1)指定背诵篇目18首。
(2)推荐背诵篇目12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三年级:(1)指定背诵篇目20首。
(2)推荐背诵篇目15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知作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理解诗意。
四年级:(1)指定背诵篇目20首。
(2)推荐背诵篇目15首。
(3)逐步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
五年级:(1)推荐背诵篇目20首。
(2)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体会诗风。
六年级:(1)推荐背诵篇目20首。
(2)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体会诗风。
(具体内容见古诗词必读160篇目录)四、课程评价:(一)检测:1、根据各年级的规定背诵篇目进行检测。
2、低年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中年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知作者,能理解诗意。
高年级: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能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二)管理:1、每月进行一次古诗词背诵的验收工作,完成指定篇目的背诵,并达到检测的要求。
2、每学期可举行古诗词诵读的活动,树立背诵典型,激励学生自觉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
五、组织机构:组长:校长副组长: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组员:班主任教师。
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古典诗词,校本,实施方案]相关内容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参考借鉴,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观赏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其相关内容与写作格式,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观赏》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观赏》课程目标定位。
诗词是心的灵动,情之迸发,智的体现,德的化身,美的象征,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丰义学校具有深厚的诗词文化底蕴,阅读、观赏、创作诗词的氛围深厚。
十多年来,我校持之以恒地开展了"让诗词走进校内'的活动,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观赏成为学校鲜亮的办学特色之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注意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充分确定了中华诗词在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学校阶段对同学提出近200首的诗词读背要求。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讨论性学习更要求师生在共同探讨讨论的过程中去学习,去提高。
我们认为《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观赏》校办课程的开设不仅要满意新课标对全部同学基本的人文素养诗词教育的要求,又要为部分诗词爱好者的共性进展供应有利的环境和宽阔的通道。
而诗词教育对人才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养成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对推动和强化素养教育有着不行低估的影响。
诗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历朝历代都重视诗教工作。
现在,在我国部分学校也已开展了诗教工作,但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讨论还是一个空白。
我校编有《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观赏》教材、开设校本课程,迈出了诗词校本课程实践讨论的第一步。
开展诗教工作,让诗词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同学生活,以继承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开阔同学视野,增长同学学问,进展同学智力,陶冶同学情操,培育同学喜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是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仅要让同学了解诗词,喜爱诗词,更要讨论如何让诗词走进同学生活,讨论诗词对同学人格情感、学问积累、审美情趣和思维进展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的互补和促进作用。
《古典诗词》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共五则)第一篇:《古典诗词》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古典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开发教师:主讲人:教学材料:《中学生必背古诗词》、《唐诗三百首》等课程类型:人文素养授课对象:七年级,八年级学生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所需教学用具:《诗词中国》、《青少年最该读的古典诗词大全集》、《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中国古典诗词名篇文化鉴赏》一、课程目标总目标: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郁诗词氛围。
具体目标:1、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触、学习古典诗歌作品,从小接受古典诗词的熏陶,通过古诗词的阅读和欣赏,培养审美情趣。
在大量诵读、欣赏等综合实践活动中,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
2、以“诗”研教,造就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教师们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一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的新人,另一方面,带动学生多读书,全面配合“书香校园”建设计划。
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2、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鉴赏诗歌。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2、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在诵读中品,在创作中悟,真正领悟到诗歌的无穷魅力。
3、让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成长,汲取诗歌的营养,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获得知识、启迪思想、熏陶情感、激发意志和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
1、上课方式(1)诵读:古诗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教学生朗诵好中国古典诗词,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表达出诗人诗意。
指导学生朗诵好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诗词风格、理解诗歌情感的有效方法。
(2)欣赏:让学生学会古典诗词赏析方法。
(3)综合实践:诗词读者交流、诗词创作、情境表演、诗词接龙等。
(4)创作: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体会“诗人”的乐趣。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纲要以课程纲要为指导,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现有资源,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作用,拓展教育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让孩子诵读经典美文已成为大家公认的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
实施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的校本课程,将为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诗人及著名的诗句。
2、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所学古诗词并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
通过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4、通过古诗词的阅读和欣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5、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一定的场景中联想到相应的名句,实现积累基础上的适当运用。
二、课程内容《古诗词欣赏》朗读、背诵理解古诗词的诗意以及了解古诗词的作者等。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和生活实际了解诗文的意思;阅读浅近的古诗词,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感受语言的优美。
三、活动安排为了保证古诗词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影响国家规定的学校教学任务,通过访谈了解到,一般的学生学习一首古诗(律诗、绝句),一般情况下只要一节课就足够了。
所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每星期一学生可以在国旗下进行诵读展示,星期四由老师指定学生在黑板的边角书写2 到3首古诗词让学生诵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提高学生诵读的信心。
以后根据活动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内容。
四、课程实施建议1、自主性:课程考虑学生的现实基础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加强诵读,引导想象,给学生更充分的思维空间。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纲要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纲要以课程纲要为指导,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现有资源,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作用,拓展教育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让孩子诵读经典美文已成为大家公认的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
实施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的校本课程,将为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一些着名的诗人及着名的诗句。
2、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所学古诗词并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
通过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4、通过古诗词的阅读和欣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5、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一定的场景中联想到相应的名句,实现积累基础上的适当运用。
二、课程内容《古诗词欣赏》朗读、背诵理解古诗词的诗意以及了解古诗词的作者等。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和生活实际了解诗文的意思;阅读浅近的古诗词,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感受语言的优美。
三、活动安排为了保证古诗词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影响国家规定的学校教学任务,通过访谈了解到,一般的学生学习一首古诗(律诗、绝句),一般情况下只要一节课就足够了。
所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每星期一学生可以在国旗下进行诵读展示,星期四由老师指定学生在黑板的边角书写2 到3首古诗词让学生诵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提高学生诵读的信心。
以后根据活动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内容。
四、课程实施建议1、自主性:课程考虑学生的现实基础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加强诵读,引导想象,给学生更充分的思维空间。
“ xx赏识与累积”校本课程实行计划一、指导思想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不单是汉语言文化的模范和精髓,更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行,它积厚流光,有着超时空的魅力。
学习古诗文有益于陶冶情操,增强涵养,丰富感情。
为深入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书香浸润校园经典浸润童年的校园文化气氛,让融合在经典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襟、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踊跃的人生信念耳濡目染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古诗文赏析与累积乐趣中遇到教育和启示,我校将开发“古诗文赏析与累积”校本课程,让古诗文鉴赏成为学生道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
经过古诗文的赏识、朗读与累积使学生走近书本,累积经典,享受赏析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人文涵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底蕴,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基础,进而创建快乐童年诗意人生。
二、课程目标1、培养赏析朗读古诗文的兴趣,养成阅读和累积的习惯,拓展语文学习天地。
2、学习古诗文赏析知识,培养古诗文鉴赏能力,增强诗文底蕴,提高文学修养。
3、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审美能力,发展智力。
4、认识经典文化,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增强道德建设。
5、创建“书香浸润校园,经典浸润童年”的书香校园文化气氛,发展学校特点,让学生享受学习快乐,丰富童年生活。
三、学段目标低年段,一、二年级课程目标:(一年达成 30 首,二年达成60 首古诗的累积量)1、掌握古诗文正确字音,能正确有节奏的朗读古诗文。
2、知道古诗文的作者和朝代,初步认识简单的有关知识。
3、初步认识诗文的内容和境界及表达的情绪感情。
4、整理、累积一两首同类代表性的名诗句。
5、认识经典文化,接受人文精神熏陶,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年段,三、四年级课程目标:(三年达成 90 首,四年达成120 首古诗的累积量)1、在低年段目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朗读表演古诗文。
2、理解、领会并能经过不一样的形式表达诗文内容、境界、感情。
3、掌握作者的有关知识,学会采集整理古诗文的方法,培养采集整理的习惯。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古诗文赏读》开发方案一、课程开发目的与背景据1995年进行的“世界公民文化与消费潮流调查”,中国国民的价值观与其它国家明显不同。
各国公众认为最重要的价值是讲究礼貌、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而中国公众最重视的价值依次是:独立、学识和讲究礼貌;对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与他人沟通等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其它国家。
这份调查表明,文明礼貌的养成在今天中国家庭中已处于相当次要的位置,素以重视道德、礼貌、人伦关系著称的中国传统文明,经过长期的演变,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文精神的流失已经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于是,近几年,有关人文教育的话题又被重新提起。
新人文教育观认为,应该着力培养的人文精神包括四个方面,即价值和道德、批判理性(独立思考、创造性才能等)、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行为举止。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古诗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
也许正因为如此,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经典古诗文能使孩子们渐渐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学”化的境界。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将“古诗文启蒙教育”作为特色建设项目,注重人本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具有个性化的、本土化的校本课程:《走进古诗文》,并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具体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3、提高学生的言语感知与领悟能力;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6、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课程开发过程校本教材内容既选取课程标准规定的必背篇目,也选取大量颂扬泉州的外籍名人诗篇以及泉州本地作者留下的诗篇。
学生们不仅能读到《送孟浩然之广陵》、《泊船瓜洲》这样流传千古的经典诗篇,还能读到许多虽不知名,但浸透着作者对泉州的无限喜爱、赞颂之情的诗篇。
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我校决定开发诗词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4.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课程内容1. 诗词基础知识:诗词的分类、格式、韵律、修辞手法等。
2. 诗词鉴赏:赏析经典诗词,分析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3. 诗词创作:指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4. 诗词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诗词朗诵、诗词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程保障1. 组织保障:成立诗词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整体规划、实施和监督。
2. 教师保障:选拔具有丰富诗词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校本课程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3. 资金保障:学校为诗词校本课程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课程顺利开展。
六、课程特色1. 注重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2. 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融入地方特色,展示地域文化,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感。
七、课程推广1. 定期举办诗词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全校师生对诗词的认识。
2. 组织诗词比赛、朗诵会等实践活动,扩大诗词校本课程的影响力。
3. 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诗词校本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
八、预期成果1. 学生对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培养一批具有诗词创作能力的学生,为我国诗词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3年小学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小学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诵读古诗词,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古诗文的韵味,对古诗文产生深厚的爱好,使古诗文成为小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诵读中积累名句,不断积累语言,不仅能拓展学生的学问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加民族骄傲感和民族凝合力。
二、活动主题弘扬民族文化,品尝诗词精华。
三、活动目标发觉校内中的背诗小能手,在全体学生中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乐背古诗词文,善背古诗词文,形成浓浓的校内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精髓的热忱,最终使此次活动渐渐成为学校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活动,并形成校本特色。
四、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全体语文老师考级评审委员会成员:全体语文老师,部分考过七、八、九、十级、特级的学生,部分家长志愿者。
五、参与对象全体学生六、古诗词文考级内容中国历代优秀诗词文章古诗词文考核内容选择:《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历代散文选〉〈论语〉〈高校〉〈中庸〉〈孟子〉〈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等七、考级形式1、考级共分为10级,附加特级,逐级申报考核。
考级依次根据“学生个人申报—小组长及成员——家长—语文老师(或古诗小考官)——学校考核组测评确认——颁发考级证书(证书由学校统一印制)。
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自由到语文老师处报名,并填写古诗词文考级申请表,经班级统计,交到教育处。
2、优秀学生经语文老师举荐后可跳级考核,考核时,申请级别考核内容占50%,前面级别考核内容共占50%,3、学校考核定级。
由学校古诗词考级评审委员会统一支配时间进行考级定级,对考核合格者发给相应等级证书。
4、考核时由申报人持相应背诵书目测考。
背诵内容不低于规定内容的60%,考核过关后,依据相应的级别填写班级考核统计表,发放个人考级证书。
八、考级要求及标准1、总体要求:正确流利、抑扬顿挫、表情达意;背错自己可以重背,思索时间不超过一分钟;评委不得提示。
一、《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古诗文的阅读与解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课程将选取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古诗文,如《春晓》、《登鹳雀楼》等。
2. 教学过程中将重点解析诗文的韵律、意境、情感等。
3. 引导学生通过诗文理解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诗文的背景、作者、韵律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解析诗文的意境、情感等。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感悟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诗文的背诵、赏析等。
3. 学生期末的诗文创作或解析报告。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古诗文资料,包括原文、注释、译文等。
2. 准备教学PPT,包括诗文的文本、图片、动画等。
3.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本节课的诗文及其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诗文讲解:讲解诗文的背景、韵律、意境等,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子,解读诗文中的情感和哲理。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感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诗文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八、作业布置:1. 背诵本节课的诗文。
2.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诗文解析和感悟分享。
3. 准备下一节课的相关资料。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学内容。
十、课程资源:1. 推荐学生阅读的古诗文书籍和网站。
2. 推荐相关的古诗文教学视频和文章。
3.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古诗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目标:在制定课程目标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确保目标的设定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古诗词汇欣赏》校本课程开垦与真施规划之阳早格格创做为了充分掘掘本校资材,干佳《古诗词汇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垦、管制、真施处事,使校本课程开垦隐特性、出成果、争演示,特将规划制定如下:一、课程开垦的背景尔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尔国保守文化的粗髓,源近流少.更加历代名篇名做,没有但是内涵歉富,意境少近,具备很下的审好价格战很强的艺术熏染力,而且短小粗悍,词汇句柔好,韵律战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天符合小教死诵读.教习古诗词汇能制便战改变一部分的性格,能陶冶一部分的情操,能使人的志背、情操得到陶冶战降华.教习古诗词汇犹如正在花的天下中倘佯,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没有竭天普及自己的文化建养、洁化自己的灵魂.以“教死死少体验”为出收面,植根于教死阅读死计范围,借帮古典诗歌那一载体,让教死认识人类文化的歉盛广专,让教死闭心当代文化死计,吸支民族文化聪慧,吸与人类多元特出文化的营养,不妨普及教死的品德建养战审好情趣,提下教死的人文修养战概括本收,让教死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战谐死少,逐步产死良佳的本性战健康的人格.两、课程目标总目标:促成校园文化建制,创制浓重书籍香文化简直目标:1、让教死较为系统天交战、教习古典诗歌做品,从小广读专览,担当名家名篇的熏染.正在洪量诵读、欣赏等概括试验活动中,聚集洪量道话笔墨的粗华,歉富孩子的文化素量,周到普及孩子的语文读写本收,产死语文教习刻薄的战开阔的知识视线.2、制便有文化秘闻的西席.西席培养该当从读书籍开初.西席们重下心跟教死所有读,去读古典诗歌,从中中典范著做中汲与营养.一圆里能滋润自己的心田,提下自己的文化素量,正在试验中自愿培植具备下尚粗神地步战文化修养的新人;另一圆里,也能戴动教死多读书籍.知识与本收目标:1、使教死相识华夏古典诗词汇死少的履历战文化渊源.2、使教死掌握古典诗词汇的基础知识.3、使教死掌握古典诗词汇观赏的基础要收战本收.历程与要收目标:1、通过创建情境,提供知识疑息源,举止课堂教教、课后活动、训练评介等要收,帮闲教死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帮闲教死产死粗确的人死瞅、价格瞅、审好瞅.2、以“读”为核心,举止观赏教教.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法”,如诵读,好读,比读,议读,研读等要收,培植教死自决商量教习古典诗词汇的本收.3、掌握粗确的观赏诗歌的要收,教会观赏诗歌.情感与价格瞅目标:1、培植教死读诗的兴趣,普及教死的人文修养战人文粗神.2、让教死正在“兴趣”中教,正在“诵读”中品,正在“训练”中悟,真真收会到诗歌的无贫魅力.3、让师死正在互动中共共死少,汲与诗歌的营养,谦脚自己的粗神需要,进而达到赢得知识、开迪思维、熏染情感、激励毅力战普及道话本收的手段.三、课程真量树立1、课程真量:根据课程总目标,校本课程的主要真量包罗古诗词汇、赏析等.2、真施对于象:一至六年级部分教死.3、真施形式.(1)诵读.(2)欣赏.(3)概括试验:办诗文小报、读者接流会、诗配绘、情境扮演、阅读一得道、合唱、诗文接龙等.五、课程真施管制书籍院正在抓佳课堂教教主阵天的共时,把典范文教诵读的教教背课中蔓延,为正在那圆里有快乐喜爱战本收的共教创制更多的机会战条件,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普及战死少.1、开设古典诗歌欣赏课.纳进场合校本课表.2、教科渗透.每门教科根据古典诗歌的真量,分离自己教科特性,减少相闭真量,渗透正在教科教教中.3、盘绕古典诗歌开展概括试验活动.如:诵读角逐等.六、课程评介加强对于校本课程开垦战真施的评介,是普及校本课程开垦与真施品量的包管.1、脆持评介真量的多维化.对于教死的评介,没有但是闭注教死对于诗歌知识的获与度,更重视教死多圆里潜能的死少;没有但是闭注截止,还重视教死的教习历程战教习做风,更加是审好本收战试验本收圆里的先进与变更.将根据教死的教习情况,即时统计、考察、检测、评介战深思,加强教习历程的管制,以促进本课程的健壮死少.2、脆持评介主体的多元化.主要采与西席的评介、教死的自尔评介、教死之间的互评、考核评介等多种评介办法并止.正在互评的前提上,更要帮闲教死教会自尔评介.3、脆持评介办法的百般化.把截止评介与历程评介、定性评介与定量评介分离起去.针对于教死的缺乏,即时提出意睹战提议,并帮闲教死普及观赏诗歌的火仄易本收.对于教死的止为主要采与饱励、褒扬等主动的评介办法,采与激励性的评语,正里带收,进而完毕教教目标.七、包管步伐1、脆持教研制度,包管校本课程的开垦与真施处事没有竭完备战背纵深死少.2、书籍院将竭力天正在经费、人力战物力上赋予最大的支援.3、书籍院将对于介进校本课程的开垦与真施处事的西席赋予一定的赞好.如有超过结果的,将正在评劣、评先时赋予倾斜.4、构制的包管.那样,教死的死命之花常开正在书籍香天下里,让共教们天天“与诗人为友,与诗歌共止”,让死命的每一天皆果读书籍而光彩.。
一、课程名称班本课程古诗实施方案二、课程背景古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价值。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班特制定班本课程古诗实施方案。
三、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诗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和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课程内容1. 古诗基础知识:介绍古诗的起源、分类、韵律等。
2. 古诗作品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作品,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3. 古诗创作: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写作技巧,进行古诗创作。
4. 古诗与生活:将古诗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古诗的内涵。
五、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时间:每周一节课,共计20周。
3.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周:古诗基础知识第二周:古诗作品欣赏《静夜思》第三周:古诗作品欣赏《登鹳雀楼》第四周:古诗创作第五周:古诗与生活……第十九周:古诗作品欣赏《江雪》第二十周:总结与展示4.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课程保障1.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古诗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古诗素养。
2. 教学资源:收集整理古诗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家庭支持:鼓励家长参与古诗教学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考核评价:定期进行古诗知识竞赛、古诗创作比赛等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预期成果1. 学生对古诗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 学生的古诗阅读和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3. 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得到增强。
4. 学生的古诗创作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本班本课程古诗实施方案的实施,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将得到全面提升。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古诗文赏读》开发方案一、课程开发目的与背景。
据1995年进行的“世界公民文化与消费潮流调查”,中国国民的价值观与其它国家明显不同。
各国公众认为最重要的价值是讲究礼貌、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而中国公众最重视的价值依次是:独立、学识和讲究礼貌;对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与他人沟通等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其它国家。
这份调查表明,文明礼貌的养成在今天中国家庭中已处于相当次要的位置,素以重视道德、礼貌、人伦关系著称的中国传统文明,经过长期的演变,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文精神的流失已经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于是,近几年,有关人文教育的话题又被重新提起。
新人文教育观认为,应该着力培养的人文精神包括四个方面,即价值和道德、批判理性(独立思考、创造性才能等)、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行为举止。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古诗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
也许正因为如此,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经典古诗文能使孩子们渐渐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学”化的境界。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将“古诗文启蒙教育”作为特色建设项目,注重人本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具有个性化的、本土化的校本课程:《走进古诗文》,并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具体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3、提高学生的言语感知与领悟能力;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6、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课程开发过程。
泉州乃文化古城、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自隋代开通大运河后,泉州就成为中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和国际交往、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埠。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为了充分挖掘本校资源,做好《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实施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显特色、出成果、争示范,特将方案制定如下: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
特别历代名篇名作,不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
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植根于学生阅读生活领域,借助古典诗歌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目标
总目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书香文化
具体目标:
1、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触、学习古典诗歌作品,从小广读博览,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
在大量诵读、欣赏等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大量语言文字的精华,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读写能力,形成语文学习宽厚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
2、造就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教师教育应该从读书开始。
教师们沉下心跟学生一起读,去读古典诗歌,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
一方面能滋润自己的心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的新人;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学生多读书。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2、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过创设情境,提供知识信息源,进行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练习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2、以“读”为核心,进行鉴赏教学。
经过多种形式的“读法”,如诵读,美读,比读,议读,研读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
3、掌握正确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学会鉴赏诗歌。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2、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在“诵读”中品,在“练习”中悟,真正领悟到诗歌的无穷魅力。
3、让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成长,汲取诗歌的营养,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获得知识、启迪思想、熏陶情感、激发意志和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
三、课程内容设置
1、课程内容:根据课程总目标,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古诗词、赏析等。
2、实施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3、实施形式。
(1)诵读。
(2)欣赏。
(3)综合实践:办诗文小报、读者交流会、诗配画、情境表演、阅读一得谈、合唱、诗文接龙等。
五、课程实施管理
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经典文学诵读的教学向课外延伸,为在这方面有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她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1、开设古典诗歌欣赏课。
纳入地方校本课表。
2、学科渗透。
每门学科根据古典诗歌的内容,结合自身学科特
点,增加相关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3、围绕古典诗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如:诵读比赛等。
六、课程评价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评价,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
1、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
对学生的评价,不但关注学生对诗歌知识的获取度,更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但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特别是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统计、调查、检测、评价和反思,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以促进本课程的健康发展。
2、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主要采用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考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并行。
在互评的基础上,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3、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针对学生的不足,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诗歌的水平和能力。
对学生的行为主要采用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方式,采用激励性的评语,正面引导,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七、保障措施
1、坚持教研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2、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3、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
励。
如有突出成绩的,将在评优、评先时给予倾斜。
4、组织的保障。
这样,学生的生命之花常开在书香世界里,让同学们天天“与诗人为友,与诗歌同行”,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因读书而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