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25.11 KB
- 文档页数:14
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摘要由于近几年来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农业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农业管理信息的自动化,而且还可以在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和土壤调查等方面发挥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及其相关优势。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它可以对整个农业产业进行有效治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增加农业增加值,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卓越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及其相关优势。
正文1、农业信息化的应用农业信息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管理信息的自动化。
它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农业生产信息采集,支持农业信息的及时发送,科学分析和控制农产品,以及提供土壤测试、灾害预警等服务。
这些应用使得农业行业更加生产高效及高质量等。
2、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农业信息化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农业投入,同时也减少了耕地面积,降低了农业污染。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农民全面了解农业市场,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行农作物种植和物质结构优化。
例如,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提供农业市场行情、气象数据和病虫害预警等,从而帮助农民进行更有效的农业种植管理和农业生产技术选择。
结论本文探讨了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减少农业投入,同时也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
本文仅初步探讨了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未来还有更多的研究需要完善和深入研究。
此外,农业信息化技术还可以为农业市场提供全面的统计和分析,从而评估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它可以帮助农民进行作物的合理种植和养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土壤检测、病虫害预警、气象预报等,从而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农业管理和生产决策。
由于农业信息化技术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数字农业平台的建立和使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技术运用难度、数据安全性等。
浅析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产品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处理,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
一、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1. 政府支持和推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例如《农村信息化促进条例》、《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2. 技术应用领域逐渐拓展在农业生产中,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资源管理、农业生产调度、农产品溯源管理、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
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农田精准施肥,减少农药用量;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兴起,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3. 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断凸显,无人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4. 农业电商的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兴起,将农产品直接与消费者对接,为农民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从而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存在的问题1. 农民信息化水平低下尽管政府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但由于农民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受到一定影响。
农民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致使信息技术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2. 部分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区缺乏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支持,导致农村信息化发展和应用较为困难。
农业信息化工作总结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造和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对农业信息化工作进行总结,共计1500字。
一、工作总体概述近年来,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建设智能农业系统、推行农业物联网、运用大数据技术等手段,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为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工作成果1. 建设智能农业系统我们建设了智能化农业监测系统,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传感器等设备对农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农田土壤、水分、气象等情况,实现了对农田的精细管理。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收集、整合和分析农业生产数据,为种植者提供决策支持和精准服务。
2. 推行农业物联网我们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自动化设备、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灌溉、施肥、病虫害监测等过程的自动化,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我们对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为农民提供市场情报,帮助他们调整生产结构和销售策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我们还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溯源工作进行了改进,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4. 发展“互联网+农业”我们积极推进农产品电商的发展,通过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将农产品与线上消费者直接连接起来,缩短了销售链条,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我们还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农民提供各类农业服务,如农资供应、销售渠道、技术培训等,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5. 建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我们重视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建立了农业信息化专业,并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了大量的农业信息化技术人才,为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尽管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网络覆盖不完善,限制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也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
农业信息化作为新型的现代农业技术,能够使农业生产更科学、更高效。
本文章将围绕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发展现状、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使读者对农业信息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字化传输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它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相结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基础良好,国家级农业信息化重点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农民信息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一、农业信息化的应用(一)农业生产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资源调度、生产计划、作物处理、温室控制等场景中。
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等指标的追踪,实现精准农业,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经营与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生态环保技术的运用、农业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通过建立信息化的农业管理系统,实现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可视化、可追溯化、可控制化,实现对农民的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的精准服务。
(三)农业智能化农业智能化是指将传感器、自动控制、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
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产品的物理、化学、生理等方面的精准测量,实现智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农业信息化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信息数据更加准确、管理更加规范、效率更高、营销更快捷等优势。
在农业信息化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生产和经营将走向更加现代化、科学化、高效化。
同时,农业信息化也将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业行业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农业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农业信息化概述 (2)1.2 智能化农业发展背景 (3)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第二章:农业信息化技术概述 (4)2.1 农业物联网技术 (4)2.2 农业大数据技术 (4)2.3 农业云计算技术 (4)第三章:智能化农业装备与技术 (5)3.1 智能农业传感器 (5)3.1.1 传感器种类及功能 (5)3.1.2 传感器布局与优化 (5)3.2 农业无人机应用 (6)3.2.1 精准施肥 (6)3.2.2 病虫害防治 (6)3.2.3 农田遥感监测 (6)3.3 智能农业 (6)3.3.1 种植 (6)3.3.2 施肥 (6)3.3.3 除草 (6)3.3.4 收割 (6)第四章: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7)4.1 农业信息管理系统 (7)4.2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7)4.3 农业大数据分析平台 (7)第五章: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 (8)5.1 智能农业生产监测 (8)5.2 智能农业生产决策 (8)5.3 智能农业病虫害防治 (9)第六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政策法规 (9)6.1 农业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 (9)6.1.1 法律法规 (9)6.1.2 政策文件 (9)6.1.3 行业标准 (9)6.2 智能化农业政策法规体系 (10)6.2.1 法律法规 (10)6.2.2 政策文件 (10)6.2.3 技术规范 (10)6.3 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政策实施 (10)6.3.1 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 (10)6.3.2 完善政策体系 (10)6.3.3 强化政策执行 (10)6.3.4 优化政策环境 (10)第七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案例 (11)7.1 粮食作物智能化种植案例 (11)7.1.1 项目背景 (11)7.1.2 技术方案 (11)7.1.3 应用效果 (11)7.2 蔬菜水果智能化种植案例 (11)7.2.1 项目背景 (11)7.2.2 技术方案 (11)7.2.3 应用效果 (12)7.3 畜牧业智能化养殖案例 (12)7.3.1 项目背景 (12)7.3.2 技术方案 (12)7.3.3 应用效果 (12)第八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 (12)8.1 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12)8.2 智能化农业发展趋势 (13)8.3 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 (13)第九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区域发展 (13)9.1 东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13)9.1.1 发展现状 (14)9.1.2 发展策略 (14)9.2 中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14)9.2.1 发展现状 (14)9.2.2 发展策略 (14)9.3 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14)9.3.1 发展现状 (14)9.3.2 发展策略 (14)第十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策略与建议 (15)10.1 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5)10.2 促进智能化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 (15)10.3 完善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政策体系 (15)第一章:引言1.1 农业信息化概述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以及农业市场服务的信息化。
第二讲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农业信息技术(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IT)是指
在农业中应用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应用系统。
以信息资源的统筹为
基础,有效的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从而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以期推动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技术系统和服务。
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领域:
一、农业信息化技术
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指以农业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信息科学、网络技
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管理等的系统化。
二、农业服务信息技术
三、农业产品与市场信息技术
农业产品与市场信息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农业产品为中心的
信息采集、处理、整理、发布的系统,实现对农业市场的实时监测与报告、数据分析、建模、仿真等,从而更好的匹配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四、农业机械装备信息技术
农业机械装备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农业信息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比例在全国占到了很大的比重,而农业信息化是十分必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农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一、农业信息化的定义农业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相结合,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农业信息化是指应用信息化技术和市场化手段,通过传承、传播和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市场信息、质量标准等信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
二、农业信息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整体相对较低,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为目标的模式。
1、农业生产方面的现状:现代农业的信息化已经深入到各个环节。
在农作物和动物生产领域,应用遥感技术对农田进行监测和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和分析,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在生产和管理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大棚内的环境、温湿度、光照、CO2浓度等进行监测和控制,智能控制灌溉、施肥等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2、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现状: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也已逐步实现信息化。
在衔接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利用电子商务、农产品追溯系统、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对农产品的生产、存储、运输、流通、销售等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和管控,解决信息不对称、失控、信息不透明等流通难题,并由此带来了更好的品牌效应、质量可信度等社会效益。
3、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现状:针对农民群体,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在政府的推动下,全国很多地区都普遍开展了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村级电子商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等方面的示范项目,农村群众生活信息化程度得到了较大提升。
农业信息化工作农业信息化工作: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对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改造和提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信息化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信息化: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和设备的状态,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农业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提高农业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3.农业服务信息化: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了解市场动态和政策走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农业资源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业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和利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农业信息化工作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和设备的状态,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
3.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和走向,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业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和利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5.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业信息化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农业信息化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第一章农业信息化概述 (3)1.1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与意义 (3)1.1.1 概念 (3)1.1.2 意义 (3)1.2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3)1.2.1 起步阶段 (3)1.2.2 发展阶段 (3)1.2.3 深化阶段 (3)1.3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3)1.3.1 技术融合 (3)1.3.2 应用拓展 (3)1.3.3 政策支持 (4)1.3.4 国际合作 (4)第二章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4)2.1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背景 (4)2.2 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4)2.3 农业大数据的关键技术 (5)第三章农业物联网技术 (5)3.1 农业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5)3.2 农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5)3.2.1 信息感知技术 (5)3.2.2 传输技术 (5)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5)3.2.4 应用层技术 (6)3.3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案例 (6)3.3.1 智能灌溉系统 (6)3.3.2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系统 (6)3.3.3 智能养殖系统 (6)3.3.4 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6)3.3.5 农业大数据平台 (6)第四章农业智能感知技术 (6)4.1 农业智能感知技术概述 (6)4.2 农业智能感知技术的应用 (7)4.3 农业智能感知技术发展趋势 (7)第五章农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8)5.1 农业大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8)5.2 农业大数据挖掘的关键技术 (8)5.3 农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应用 (8)第六章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 (9)6.1 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概述 (9)6.2 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 (9)6.3 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应用 (10)第七章农业电子商务 (10)7.1 农业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特点 (10)7.1.1 概念 (10)7.1.2 特点 (11)7.2 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 (11)7.2.1 B2B模式 (11)7.2.2 B2C模式 (11)7.2.3 C2C模式 (11)7.2.4 O2O模式 (11)7.3 农业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 (11)7.3.1 互联网技术 (12)7.3.2 大数据技术 (12)7.3.3 物联网技术 (12)7.3.4 移动支付技术 (12)7.3.5 人工智能技术 (12)第八章农业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2)8.1 农业信息安全概述 (12)8.2 农业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 (12)8.2.1 数据加密技术 (12)8.2.2 访问控制技术 (13)8.2.3 安全防护技术 (13)8.2.4 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13)8.2.5 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 (13)8.3 农业信息隐私保护策略 (13)8.3.1 数据脱敏 (13)8.3.2 数据访问控制 (13)8.3.3 数据匿名化 (13)8.3.4 隐私保护算法 (13)8.3.5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13)第九章农业信息化政策与法规 (14)9.1 农业信息化政策概述 (14)9.1.1 农业信息化政策的主要内容 (14)9.1.2 农业信息化政策的实施效果 (14)9.2 农业信息化法规体系 (14)9.2.1 法律法规 (15)9.2.2 政策文件 (15)9.2.3 规章制度 (15)9.3 农业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的发展趋势 (15)第十章农业信息化与大数据技术的未来发展 (15)10.1 农业信息化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 (15)10.2 农业信息化与大数据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16)10.3 农业信息化与大数据技术的创新方向 (16)第一章农业信息化概述1.1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与意义1.1.1 概念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市场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农业决策的科学化。
农业科学中的农业信息化建设1. 引言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农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2.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具体来说,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信息化:通过监测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参数,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2.农业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资源、生产过程、农产品销售等进行高效管理,提高农业产业链的协同运作能力。
3.农业服务信息化: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市场信息、政策法规等服务,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农民收入增长。
4.农业科技创新信息化: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农业科研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3.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农业信息化建设涉及众多关键技术,以下列举几个重要的技术方向:1.传感器技术:通过部署在农田、温室、养殖场等场所的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农业环境、作物生长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2.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如智能灌溉、智能施肥、智能植保等。
3.大数据技术:对农业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农业决策、市场预测、科技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持。
4.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农业资源共享、数据存储、应用服务等功能,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5.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农业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4.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农业信息化技术第一章农业信息技术概述第一节农业信息化定义一定义1信息:信息是存在与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并对解决某一问题有用的内容。
信息的特征:存贮性、传递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2农业信息:是有关农业系统的消息、情况和知识,是信息在农业领域内的体现。
农业信息的特点:发布时效性、地域性、周期性及有效性、综合性、滞后性、准确性。
3信息化: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4农业信息化(1)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
具体讲:就是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各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和智能化过程。
(2)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服务信息化5农业信息技术(1)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信息存储与处理、通信、网络、人工智能、多媒体、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移植、消化、吸收和集成的结果,是系统、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
(2)农业信息技术的组成农业信息技术体系框图二农业信息化的作用1.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2.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增强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减少经营风险。
5.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升农村综合信息服服能力。
第二节农业信息化技术的类型与特征一、农业信息化的类型农业环境信息:生物信息(动物、植物、微生物)非生物信息(土地、气候、水源、灾情、农业能源)社会信息:社会资源信息(人口、劳力、农产品、农用物资、农业基础设施)市场资源信息(农副产品流通、农用物资流通、农用资金流通等)经济管理信息(经济手段、法规手段、行政手段、思想工作)生产信息: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结构调整,苗情状况、良种繁殖、生长管理。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第1章引言 (3)1.1 农业信息化技术背景 (3)1.2 报告目的与意义 (3)第2章农业信息化技术概述 (3)2.1 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历程 (3)2.2 农业信息化技术分类 (4)2.3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 (4)第3章农业物联网技术 (4)3.1 农业物联网发展概况 (4)3.2 关键技术与应用 (4)3.2.1 传感器技术 (5)3.2.2 通信技术 (5)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5)3.2.4 智能控制技术 (5)3.2.5 应用场景 (5)3.3 典型案例分析 (5)3.3.1 案例一:智能温室 (5)3.3.2 案例二:精准灌溉 (5)3.3.3 案例三:农产品追溯 (5)3.3.4 案例四:植保无人机 (5)第4章农业大数据技术 (6)4.1 农业大数据发展现状 (6)4.2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6)4.3 数据分析与挖掘应用 (6)第5章农业云计算技术 (7)5.1 云计算在农业中的应用 (7)5.1.1 农业数据存储与管理 (7)5.1.2 农业智能分析 (7)5.1.3 农业信息服务 (7)5.2 农业云计算平台构建 (7)5.2.1 平台架构设计 (7)5.2.2 数据资源整合 (8)5.2.3 应用服务开发 (8)5.3 云计算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应用 (8)5.3.1 生产环节 (8)5.3.2 流通环节 (8)5.3.3 销售环节 (8)5.3.4 管理环节 (8)第6章农业遥感技术 (8)6.1 农业遥感发展概况 (8)6.2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9)6.2.1 农业资源调查与监测 (9)6.2.2 农业灾害监测与评估 (9)6.2.3 农田土壤质量监测 (9)6.2.4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 (9)6.3 典型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9)6.3.1 遥感数据处理 (9)6.3.2 遥感数据分析 (9)第7章农业智能化技术 (10)7.1 智能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10)7.1.1 农业生产管理智能化 (10)7.1.2 农业资源利用智能化 (10)7.1.3 农业信息服务智能化 (10)7.2 人工智能与农业 (10)7.2.1 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 (10)7.2.2 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0)7.3 农业智能化发展趋势 (10)7.3.1 技术融合与创新 (11)7.3.2 智能化设备普及与应用 (11)7.3.3 农业大数据的应用 (11)7.3.4 农业智能化产业链的完善 (11)第8章农业电子商务技术 (11)8.1 农业电子商务概述 (11)8.2 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11)8.3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12)第9章农业信息化技术政策与产业环境 (12)9.1 我国农业信息化政策概述 (12)9.2 农业信息化产业链分析 (12)9.3 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 (13)第10章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前景与展望 (13)10.1 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 (13)10.1.1 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 (13)10.1.2 农业产业链全面覆盖 (13)10.1.3 农业信息服务普及 (14)10.2 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 (14)10.2.1 机遇 (14)10.2.2 挑战 (14)10.3 展望未来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与发展 (14)10.3.1 提高农业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 (14)10.3.2 推广农业智能化技术 (14)10.3.3 深化农业信息服务 (14)10.3.4 强化农业信息安全保障 (15)10.3.5 推进农业产业链信息化 (15)第1章引言1.1 农业信息化技术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支撑。
农业信息化的成果有哪些农业信息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相结合,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一种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农业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果。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市场营销、资源利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探讨农业信息化的具体成果。
一、农业生产方面的成果1. 提高生产效率:农业信息化为农民提供了精准农业技术支持,如遥感、卫星导航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作物的精确施肥、病虫害的早期预警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2. 优化种植结构: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根据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对种植作物进行科学规划,为农民提供了更合理的种植建议,帮助他们选取适合的农作物,实现种植业的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3. 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业信息化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全程追溯,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可控和可追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市场营销方面的成果1. 信息共享:通过农业信息化平台,农民可以及时获取市场行情、价格波动等信息,提高了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
2.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农业信息化推动了农产品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打破传统地域限制,扩大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3. 建立品牌形象:农业信息化可以提供农产品的溯源信息,帮助农产品建立品牌形象,增加品牌溢价能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资源利用方面的成果1. 精准施肥: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结合土壤检测和遥感技术,实现农作物精准施肥,避免了过度施肥和浪费,达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2. 水资源管理:农业信息化可以对农田的土壤质量、水分含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科学调配灌溉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减轻了水资源压力。
3. 生物资源保护:农业信息化可以实现对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监测和早期预警,采取精确喷施、生物防治等措施,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生物资源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1.农业智能化智能化农业生产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运用智能化技术,农民可以对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测、预测,通过数据分析调整种植策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播种、施肥、浇灌、收割等农业生产过程,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农产品追溯系统农产品追溯系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使用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追溯到产品的来源、生产过程、加工工艺,进一步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根据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今年全国将实现肉类和蔬菜产品的追溯全覆盖。
3.农业电子商务随着物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电商平台,农民可以直接跟消费者打交道,消费者也可以直接购买源头农产品。
这可以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打通农产品产销链,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1.数据共享随着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信息化项目涌现出来。
然而由于数据资源共享不足,很多项目难以得到全面使用,同时也无法满足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求。
因此要加强数据共享、互通,做好农村信息资源整合,为农业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
2.设备智能化当前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大多是以现有设备为平台的。
这种设备需要人工操作,因此效率存在一定问题。
研究专门的农业信息化智能平台,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使农村信息网络更加完善,服务流程更加高效。
3.加强维修和管理农业信息化技术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如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运行等,会降低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效益。
因此,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运营管理能力,培养农业信息化技术的管理人才。
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相结合,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一种发展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从农业信息化的背景、优势与挑战、发展现状及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业信息化的背景在传统农业模式下,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活动主要依靠经验和传统技术,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种植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风险,如种植周期、病虫害防治、市场价格等方面难以准确把握,导致产量低、效益不高。
而农业信息化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农业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农业信息化的优势与挑战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势。
首先,通过农业信息化,农民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全球范围内的农业知识与技术,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进行准确的决策,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其次,农业信息化可以将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进行有效的对接,有助于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农业信息化还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
然而,农业信息化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信息化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限制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其次,农业信息化还面临农业大数据的获取、存储和分析等技术难题,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和算法来解决。
此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农民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度等也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政策层面,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和补贴措施,加大了对农业信息化的支持力度。
在农业科技创新层面,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农业信息化平台和应用软件层出不穷。
在农产品销售层面,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机会。
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现代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现代智慧农业正成为推动农业领域革命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现代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现代智慧农业中的意义农业信息化技术是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农业生产、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处理。
在现代智慧农业中,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通过采用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情况、土壤肥力、气象信息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测,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智能化水平。
二、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现代智慧农业中的主要应用领域1. 农业生产管理: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农民可以实现对种植、养殖、施肥、施药等生产环节的精准管理和控制,提高作物和畜禽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通过农业大数据分析,帮助农民科学制定生产计划,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2. 农业资源管理: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气候、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帮助农民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3. 农产品溯源和质量安全:借助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的全程监控和追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增强品牌竞争力。
4. 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市场需求等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做出合理的市场决策,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益。
三、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现代智慧农业中的发展趋势1. 精准农业: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每一块土地、每一株植物、每一头畜禽的精准管理和监控,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防治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程度。
2. 农业大数据: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收集、存储、分析农业生产中的各类数据,为农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特征及主要研究内容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特征包括:
1. 系统化:农业信息化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整体最优。
2. 模型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等方式,对农业系统进行模拟和预测,以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农业系统的运行。
3. 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农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4. 知识化:农业信息化技术需要以农业知识为基础,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和技能。
5. 可视化:通过可视化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监测等,实现对农业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产品化: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如智能农业装备、农业物联网设备等,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7. 网络化: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农业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8. 全球化: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到全球化的背景,如国际贸易、气候变化等,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农业信息采集技术: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业信息的快速、准确采集。
2. 农业信息传输技术: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农业信息的快速、稳定传输。
3. 农业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农业信息的快速、准确处理。
4.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如何将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5. 农业信息化标准与规范:研究制定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标准和规范,促进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农业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信息化技术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业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定义和组成农业信息化技术指的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管理、科研和服务等方面,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远程监测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种技术。
其中,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是较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三、农业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先进的智能农业生产管理,帮助农业企业和农户实现更加科学、高效、生态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利用智能传感器技术,农民能够及时掌握农田、农作物、气象、水质等数据,提高针对性,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预测等高效农业生产管理。
通过智能化管理,能够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2. 加强农业生产全程管理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通过智能化诊断和监测,农业企业能够实现精细化流程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从而实现更加高效、专业、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
3. 促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是关乎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大问题。
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全程跟踪、监控和批次管理,对农业生产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从而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4. 促进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农业信息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技术创新。
信息化技术为农业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包括精准的农业数据分析、模拟和优化、智能化决策支持等。
同时,农业信息化技术也为农业科技创新带来新的机遇,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与生态相协调,促进农业现代化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
5.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信息化技术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业信息化技术以有线电视利用为中心的地域农业信息系统,通过有线电视播放、自由播放、村内电话、调频广播等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并以计算机和多功能传真等作为补充,传递农户和农协之间的发货和销售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由企业运作,形式多种多样,有利用大型综合网上交易市场和综合性网上超市的规模、品牌优势销售农产品的,也有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农产品电子交易所和农产品网上商店。
六韩国韩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系统。
新型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为农民和公众提供新的农业技术信息。
农业土壤环境信息系统为农民提供详细的原始土壤图的制备、土壤详图数据库、稻田和早地土样分析等信息。
农场信息技术系统主要向农场主、农户发布作物生长条件、农场全方位技术、害虫预测信息、农业标准设备的设计规划、特殊地点农户实用技术和农村生活等信息。
农场生产环境信息系统提供实时天气预报信息。
牲畜出口产品管理系统提供畜产品价格动态分析信息。
农民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开发和提供农业管理项目。
此外,韩国农业电子商务也极为发达。
第二节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普及、发展和提高阶段。
起步阶段(1979-1985):解决农业领域中的科学计算和数学规划问题。
1981年,建立了第一个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中心。
普及阶段(1986-1990):主要以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信息管理为主,农业专家系统成为热点,农业模拟研究相继开始。
发展阶段(1991-1995):农业专家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列入863计划的重点课题,专家系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获得应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益。
提高与综合应用阶段(1996年以后):信息资源共享、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很快,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精准农业与3s技术、农业虚拟技术等正逐步得到应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突出表现在组织体系得到基本完善,基础平台初具规模,决策支持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电子政务凸显成效等六个方面。
实现农业现代化将彻底改变传统农业时空变异大、可控性差、稳定性和定量化程度低等弱质局面,必将带来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因此,推进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二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建立专门的农业信息系统,必须由政府支持启动,这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建立这一系统应包括如下内容: 1·覆盖全国县市和乡镇,以保证信息的系统性,同时满足全国农户与乡镇决策的需要。
2·乡镇设立专门的计算机网点,县城设立专门的集中信息网站,并有专门的信息员,负责录入信息和提供信息咨询。
3·每村固定兼职信息员,负责统计与上报等工作。
4·信息系统以服务为宗旨,并由政府直接管理,以保证运作的规范性、真实性和服务性。
5·为保证信息的系统性与高效性,政府应对与国民经济和城乡居民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产品制定大类和细类,将这些产品的拟种植面积与待收获的产量和相应的市场价格及供求行情作出预测,在规定的6·其他信息,诸如国际市场相关行情的信息等等。
三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1农业数据库方面当前我国比较有影响的几种农业系统的数据库有:(1).中国农业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2).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目前拥有180种作物、37万份种质信息、2000兆字节,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遗传资源信息系统之一。
(3).其他专业性数据库等陕西省棉花气象数据库、象山县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山东果树数据库、湖北省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检疫性植物种传病毒数据库、青海省农作物品种管理数据库系统、昆虫标本数据库管理系统、小麦遗传资源数据库、水稻褐稻虱数据库管理系统、台湾农业数据库、小麦抗条锈病数据库、肥料试验数据库、黑龙江省高梁育种基础材料数据库、花生优异种质资源数据库、生态高效农业产业化风险数据库、农田虫情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水稻品种抗瘟性数据库管理系统、野生植物资源信息检索数据库、向日葵有害生物数据库。
2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是收集和加工农业系统管理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为管理决策过程提供帮助的信息处理系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包括作物生产管理、灌溉管理、农业环境监测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家禽养殖管理等不同领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数字化发展。
199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发的棉花生产管理系统,将播种期、密度、施肥量、化学调控结合起来,可以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提出不同的棉花生产优化方案,在山东、河南等地示范推广3.5万多hm,每公顷增产皮棉125kg。
1988年,四川省开发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收集了全省1949——1987年主要农业生产数据,具有全省粮食总产量预测、农村产业结构动态评估和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模型。
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机中心为我国广大农村研制开发了一套集成化管理软件“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由帐务管理子系统、农经指标统计汇总子系统和经营管理子系统组成。
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江苏、山东、北京等地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1999年,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和杭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在市环保局的支持下,利用GIS技术、RS技术,开发了“杭州地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3农业专家系统方面专家系统在各示范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安徽省水稻主要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开发出粘虫测报专家系统。
正在研制的有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预测专家系统、麦蚜测报专家系统等。
“八五”期间,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开发出虫害预报专家系统FIP、北京农业大学开发出作物病虫预测专家系统、宁夏农林科学院等应用(VP—EXPERT)开发出冬小麦条锈病预测专家系统。
我国专家系统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1983年,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合作,研制了“砂姜黑土小麦施肥专家咨询系统”。
90年代,国际上举办了多次有关农业专家系统的会议,我国专家系统的研究更是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农业专家系统。
如小麦高产技术专家系统(余华等, 1996),水果果形判别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刘禾等, 1996),基于规则和图形的苹果、梨病虫害诊断及防治专家系统(王爱茹等, 1999),以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专家系统的设计(李道亮, 1999)、生态农业投资项目外部效益评估的专家系统(范大路, 1999)、基于作物生长特征的作物栽培专家系统(柴毅, 1999)、基于生长模型的小麦管理专家系统(曹卫星等, 1999)等,这些农业专家系统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我国“863”支持下研发的农业专家系统统计:甘肃示范区:小麦、玉米、马铃薯、黄瓜、茄子、番茄、西瓜、辣椒、百合、特菜、葡萄、病虫害预测预报、植保、养猪、农业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4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最早在1988年研究开发了我国农业领域第一个“中国食物供需平衡决策支持系统”,对于研究我国中长期事物发展战略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其中的数据库、模型库和方法库在大量数据和复杂关系的处理与运算过程中显著提高了整体项目的研究效率。
我国已开发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ES)有:中国农电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县(市)农业规划预测系统、小麦玉米品种选育专家系统、小麦计算机专家管理系统、水稻主要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柑园专家系统等,不少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5精确农业与3s技术202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出“适合于农场规模化经营的精准农业养分信息管理技术和精准农业变量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在实验区内氮肥利用率提高10%—15%,小麦和玉米增产15%左右。
由上海精准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位于上海农工商集团农工商现代农业园区内),以优质水稻和出口蔬菜为试验研究对象,取得了大量数据。
如土壤环境信息采集项目,在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下,已经完成了关于土壤信息的二十几个因子的基础数据收集和分析。
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项目,取得了示范基地水稻产量图。
烟台市科学技术的广泛普及,起到了良好的“酵母”效应,激发了广大农民自觉研究探索精准农业的热情,从中涌现出一支民营科技劲旅。
目前,烟台市民营科技机构已达1100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现已研制开发科技成果450多项,年创收益96亿元。
RS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更是令人瞩目,“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在两年第三节甘肃农业信息发展及存在问题一甘肃省农业信息发展现状1甘肃农业信息化发展基本状况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明显提高(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得到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省上投资3000万元,地方出资100万元,以推广“金塔模式”,建立1个省级信息服务网络平台、87个县级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和4461个村级信息服务点为主要内容的“甘肃省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已由省政府正式启动。
省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已初具规模,“甘肃农业信息网”互联网站、省农牧厅机关局域网和农业部卫星指挥调度系统甘肃小站等项目基本建成。
作为打造“数字白银”重要内容的白银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开。
作为全国“三电合一”六个试点市之一的酒泉市的项目建设正在进行。
(2)、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不断完善,信息服务水平稳步提高通过实施“三电合一”工程、农业信息体系建设项目和甘肃省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等,累计完成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甘肃农业信息网”、省农牧厅机关局域网、农业部卫星指挥调度系统甘肃小站及延伸至部分市县乡村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点。
(3)、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信息利用越来越方便快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 解决了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盲区”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打电话的问题。
2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取得成效(1)、农业网站群正在逐步扩大,信息资源的利用进一步提高“甘肃农业信息网”、“甘肃新农村网”、“甘肃兴农网”、“甘肃农业网”、“甘肃农业经济网”、“甘肃新农村商务”、“甘肃扶贫网”、“甘肃科技信息网”、“甘肃动物防疫网”、“甘肃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以及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定西五市和金塔、甘州、凉州、徽县等部分县区建立的农业信息互联网站成为领导决策的助手、农技推广的能手和农民致富的帮手。
(2)、农业信息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仅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系统的进一步得到综合利用,而且信息网络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已完成农业技术、政策法规、科技信息、农业专家、视频资料、农业项目等8个专业数据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