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精品试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 格式:docx
- 大小:36.39 KB
- 文档页数:8
历史必修III第一单元测试题第 I 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强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④反对任何社会变革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2.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3.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A.“无为而治” B.“守静” C.“忠恕”之道 D.“天法道,道法自然”4.强调舍生取义,先义后利的思想家是A. 孟子B.荀子C.韩非子 D庄子5.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其仁政的表现,不包括A.重民思想B.民贵君轻C.天命是人们意志的表现D.君民平等6.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7.“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8.对韩非子思想的介绍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战国末期,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B.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与其思想是不一致的C.其思想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D.其思想是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9.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A. 适应西汉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B. 儒家思想已经过时C. 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D. 黄老之学宣扬无为思想10.下列对于黄老之学中“无为而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无为而无不为”B.“积极有为”C.毫无作为D.“待时而动”11.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1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13.关于儒家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地位的评述,正确的是A.仍占绝对统治地位B.其地位受到冲击,与道、佛两教一起处于三者并立地位C.丧失了在社会中的影响D.完全丧失了在儒家思想的本色14.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A. 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B.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C.保持传统思想不变D.压制其他思想发民展15.理学思想的核心是A.“理”或“天理” B.“仁” C.三教合一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B.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D.强调三纲五常1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18.明代万历年间反对封建思想的著名思想家是A.李贽 B.唐甄 C.陆九渊 D.顾炎武19.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抗清斗争的高涨B.对文字狱的抗争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20.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A.批判宋明理学B.批判重农抑商C.批判君主专制D.批判农工商皆本21.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必修三第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60分)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C.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2、.(2009·济南高二检测)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因材施教B .有教无类C .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师3、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A 儒家的“仁政”思想B 墨家的“兼爱”思想C 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4、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天下为主,君为客”③君主专制,君权神授④“民贵君轻”“君舟民水”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 D.君主的地位是可动摇的6、左图是一位艺术爱好者塑的孔子泥塑像,上传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原因是孔子被塑成愁眉苦脸、老泪纵横的样子。
这说明该泥塑的主题是表达:A.网络恶搞孔子,反映了人们的变态心理B.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甚至与其精华背道而驰C.先进的文明终要取代落后的文明D.艺术表达的内涵不是人们所能正确理解的7、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了A.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工商皆民生之本8、2009年10月29日下午四时许,温家宝在费县一中高二(8)班听取了文言文《张衡传》这堂课。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35*2=70分)1、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下列:①以德治国②依法治国③轻徭薄赋④“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2、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3、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4、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这一认识表明:A.儒学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C.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发展模式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5、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D、“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6、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7、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这是因为程朱理学()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B.破坏传统文化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8、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为历代统治都所推崇,其根本原因是A.孔子是“至圣先师”B.儒家思想有助于消除分裂C.“仁者爱人”思想与休养生息政策不谋而D.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9、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每小1.西方学者,公元前2分,共48分〕6—公元前3世是人文明的“心代〞〔AxialAge〕,“人意〞首次醒,理性思所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的中国,最具典型意的象【】A.子并立,百家争 B .以法教,焚坑儒C.黜百家,独尊儒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春秋国期学派林立,学点异彩呈,然“天下一致而百,同而殊途〞。
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 B .关注社会 C .人与社会的和 D .关注人的价3.思想家在世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孔子世家?,周游列国推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而之〞的孔子受到了多同代人的嘲笑和刺,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假设家之狗〞等。
致扎子如此尬局的主要原因是【】A.他的宣方式不得法 B .他的主不符合当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不利于治固治 D .他的思想念相旧保守4.“?礼?者,法之大分,之也⋯⋯隆礼至法国有常,尚使能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而王,重法民而霸⋯⋯〞以下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的主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A.犬之声相,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民,社稷次之,君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舟,水覆舟D.利用大臣,以的威来震臣民5.“天下之人皆不相,不弱,众不劫寡,富不侮,不敖,不欺愚。
凡天下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生也〞。
以上言出自【】A.孔子B.墨子C.孟子D.老子6.儒家典著作之一?尚?中最早提到“民主〞一,:“天惟求民主,乃大降于成。
〞含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才是民主。
此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文中的“民主〞,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B.肯定了成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C.明早期儒家已有“天人感〞思想D.“主在民〞,人民有推翻治者7.“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侯者,以其威也。
〞以下各中,与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天地之人,众人之中王本〞B.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从道不从君,从不从父〞D.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者勉以分人〞8.右?三教?。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关注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关注人的价值3.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等。
导致扎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 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 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4.“《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5.“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以上言论出自【】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6.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7.“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主要内容包括“出版前言、中国概况、文明的诞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帝国的再生其中“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是()A.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B,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唐代的崇儒尚佛D.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2.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中国奴隶主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该观点的根本出发点是()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D.强调“格物致知”4.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B.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C.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D.他提出“天人感应”,主张顺其自然5.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6.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 “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7.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5×36=54分)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2.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B.对平民进行教育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教育不应分类别3.有一次孔子家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
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思想主张A.克己复礼 B.性善主张 C.仁者爱人 D.兼爱主张4.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B.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C.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D.他提出“天人感应”,主张顺其自然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B.政治上周王室衰微C.“士”阶层崛起和“学在民间” D.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7.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B.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C.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8、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9、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
潮阳一中历史必修III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言论,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A.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与调解人际关系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2.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3.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A.“无为而治”B.“守静”C.“忠恕”之道D.“天法道,道法自然”4.强调舍生取义,先义后利的思想家是()A. 孟子B.荀子C.韩非子D.庄子5.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In the order of their importance are solidarity,location and timing that lead to any success.”这位思想家是()A.Li ErB.Zhuang ZhouC.Meng KeD.Xun Kuang6.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7.“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8.下列对先秦儒家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仁”强调个人修养,规范社会伦理B.《诗经》部分内容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C.它关注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能力D.它在当时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9.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①“仁者,爱人”②“无为而治”③“兼爱”④“克己复礼”A.①②④B. ①④C. ①③D.①②10.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理想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法思想1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3分X24题,共72分)1,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啊, 要不这样,即使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么?”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有利于:A.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B.培养和选拔治国贤良C.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D.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3,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A韩非子B庄子C孟子D墨子4,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A.民贵君轻B.人应互爱互利C.反对掠夺战争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5,在人性论问题上观点对立的思想家是:A.荀况和孔子B.墨子和韩非子C.孟子和荀子D.孟子和庄子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旦格。
”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7,下列关于黄老之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春秋时期形成的学派B.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C.内容包括“治身”和“治国”D.“黄”指黄帝学说,“老”指老子学说8,“君权神授”当时最重要的政治意义在于A.限制君主权力膨胀B.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C.有利于推行仁政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9,确立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是在A.元朝B.北宋C.南宋D.明初10,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该皆此理之流得,无所适而不在。
”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A.“理”是世界是本原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C.“理”在社会实践就是三纲五常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11,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
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中华龙文化历史悠久,考古发现中华龙的起源与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仰韶时代以单一动物为原形的龙纹;龙山时代以鳄鱼、蛇纹为主体兼取一两种动物特征的龙纹;夏商时期以鳄、蛇为主体,兼容鱼、虎、鹿、鸟等多种动物特征的龙纹。
龙纹的演变折射中华文明的()A.开放与扩张B.融合与涵育C.统一与兴盛D.神秘与朦胧2.明清之际,某思想家主张: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下列言论与之相近的是()A.民贵君轻B.弱者道之用C.天行有常D.君权神授3.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的依据是()A.理气关系B.本体论C.道统论D.格物致知4.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圈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诸侯争霸礼崩乐坏B.南北对峙政治分裂C.中华文化多元交融D.农耕文明世界领先5.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思想。
”这种思想主要是指()A.儒家的和谐思想B.儒家的德治思想C.法家的法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6.有历史学家曾提出,研究历史要坚持“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与“西用”均落后时代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激进派反封建之必须7.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
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8.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
必修三第一单元大题二、非选择题16.(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周润发主演的史诗电影《孔子》,投资1、5亿元,历时三年精心制作。
2010年1月22日《孔子》正式全球公映,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电影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壮阔激荡的乱世画卷和千古圣人孔子雄浑跌宕的传奇生涯,为我们勾1HI出了一副惊天动地、大气磅礴的决战春秋图。
材料二为了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从2004年底开始,我国……在海外设立汉语推广机构“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2月,已在88 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
……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娘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材料四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
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五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呼吁人们推翻这人吃人的制度。
(1)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孔子开创的儒学为什么仍然受到中国以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强烈关注?(4分)孔子的哪些主要思想主张对现代社会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分)(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宋明时儒学又有了怎样的新发展?(2分)(3)材料四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3分)(4)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4分)(5)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对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不同看法。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儒学?(2分)17.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每小1.西方学者,公元前2 分,共 48 分)6—公元前 3 世是人文明的“ 心代”( Axial Age),“人意” 首次醒,理性思所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的中国,最具典型意的象【】A.子并立,百家争B.以法教,焚坑儒C.黜百家,独尊儒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春秋国期学派林立,学点异彩呈,然“天下一致而百,同而殊途”。
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B.关注社会C.人与社会的和D.关注人的价3.思想家在世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孔子世家》,周游列国推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而之”的孔子受到了多同代人的嘲笑和刺,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家之狗”等。
致扎子如此尬局的主要原因是【】A .他的宣方式不得法B.他的主不符合当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不利于治固治D.他的思想念相旧保守4.“《礼》者,法之大分,之也⋯⋯隆礼至法国有常,尚使能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而王,重法民而霸⋯⋯”下列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的主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A.犬之声相,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民,社稷次之,君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舟,水覆舟D.利用大臣,以的威来震臣民5.“天下之人皆不相,不弱,众不劫寡,富不侮,不敖,不欺愚。
凡天下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生也”。
以上言出自【】A.孔子B.墨子C.孟子D.老子6.儒家典著作之一《尚》中最早提到“民主”一,:“天惟求民主,乃大降于成。
”含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才是民主。
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中的“民主”,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B.肯定了成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C.明早期儒家已有“天人感”思想D.“主在民”,人民有推翻治者7.“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侯者,以其威也。
”下列各中,与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天地之人,众人之中王本”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从道不从君,从不从父”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者勉以分人”8.右《三教》。
此佛、道、儒三教的始人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之中,似正在道,体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
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期初露端倪B.推了新儒学体系的生C.“三教合佛” 其核心D.成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9.西中期的元帝初元二年,“六月,关,地人相食。
秋七月,日:‘ 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
已吏虚,开府振救,寒者衣。
阴阳不和,其咎安在 ? 公卿将何以之 ? 其悉意朕,靡有所。
” 元帝下罪己的思想因素是【】A. 墨家思想B.孟子性善C.道家思想D.天人感学10.董仲舒曰:“大富,大。
盗,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而不至于,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
以此度而均之,是以不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以上言表明董仲舒主【】A.平均分配富以克服富分化B.消除等制度以社会平等C.化礼制度以定社会秩序D.减少富差距以国家定11.《史》:武帝,“公弘以《春秋》白衣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矣” ,材料主要表明【】A.武帝广泛吸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C.儒学在民开始起D.儒学地位著提高12.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理常。
个新的角度是【】A.三五常B.世致用C.万物本原D.抗衡佛老13.“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于先生。
” 是中国中非常典型的双关。
下列“朱子高于孔子” 意的最佳解是【】A.朱熹的学比孔子更科学B.朱熹建立了系的理体系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D.朱熹儒学的献比孔子大14.北宋,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李氏。
李氏相夫教子,佳。
明初,士王希曾求曾改嫁的母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 由,只准一年。
反映了【】A.北宋枢密院力逐步大B.明代理学已成官方哲学C.北宋心学成官方哲学D.明代商品落后于宋代15.王守仁(阳明):“夫学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是也。
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①受南宋九渊的思想影响(《答整庵少宰》)一言【②主通内心反省得新知】③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④体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6.《代文明的起源与演》一中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已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煌的、无与比的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之内。
”由此可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性C.概括了世所有自然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17.明代小《西游》中的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加于他上的箍咒一直耿耿于,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
反映出明代出【】A.追求个性自由,反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自我制、立志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君主制的思想D.追求金、海外冒的拜金主思想18.李指儒家典并非“万世之至”,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一主【】A.成理学和心学的主要理来源B.反映了本主萌芽的代要求C.扭了明清期不切的学D.了儒家思想的正治地位19.梁启超在价一位学者的著作,“ 刺激青年最有力之。
我自己的政治活,可以是受部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价的部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集注》C.黄宗羲的《明夷待》D.李大的《我的克思主》20.炎武在《日知》中:“孰知今日之清,有甚于前代者 ?昔之清老庄,今之清孔孟。
⋯⋯不六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夫子学政之大端一切不⋯⋯以明心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覆,宗社丘墟。
” 段述表明炎武【】A.痛恨孔孟学清国B.正确指出了明朝亡的根源C.佛学不能世致用D.主世致用反理学空21.某文列出了一下主要参考目:李威熊《中因学展史》、鼓等《明清学思想史》、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史》。
文研究的象最可能是【】A.王阳明的《知行》B.李的《焚》C.王夫之的《周易外》D.魏源的《海国志》22.岱年在《中国文化概》中指出:“明清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先天不足,具有一种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大相、限制君、提倡学校政等法来修封建制制度。
” 里的“先天不足”是指【】A.知分子群体不大B.本主不充分C.民众的公民意尚未醒D.制集体制固持久23.教育部周在解十七大告“儒学等一些的好的方面,以国主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会主荣辱来引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
”儒家思想中在当今仍有承和价有【】①“仁”的学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 天下一家,中国犹一人”④“父子” “夫妻”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4.哈佛大学教授杜明教授在《儒学新的契机》一中指出:的展“ 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展模式的翻版,(各国)都和有血肉相的关系。
⋯⋯(在展程中)儒家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A.儒家学始文明起决定作用B.儒家学以与全球化的融合C.西方展模式必以儒家思想基D.既吸取西方文明,又承儒家文明二、非(52 分)25.( 7 分)下列材料:材料一之心,人皆有之;羞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之心,仁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材料二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是,故争生而辞亡焉;生而有疾焉,是,故残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是,故淫乱生而礼文理亡焉。
然从人之性,人之情,必出于争,合于犯分乱理,而于暴。
故必将有法之化,礼之道,然后出于辞,合于文理,而于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以偏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之起礼、制法度,以人之性情而正之,以化人之情性而之也。
——《荀子》材料三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
如果是天使治人,就不需要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
⋯⋯人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
要改人性,就像要阻狂流一困。
明的立法者巧妙地通改河道而其加以引,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 法之父” 麦迪回答:(1)比材料一、材料二中孟子和荀子点的不同之。
(2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麦迪和荀子点的共同之。
( 2 分)(3)合材料你人性的看法和治理国家、范社会的解。
( 3 分)26.( 16 分)下列材料: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克已复礼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仁焉。
——《 ? 渊》材料二夫仁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也;五者修,⋯⋯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而乃至。
以此天心之仁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 ? 董仲舒》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
⋯⋯如君仁,臣敬,子孝,父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卷18材料四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生民之困苦茶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 ?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不而知,不学而能,所良知也。
——王阳明《王文成公全》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范的核心思想。
(2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的出点及根本目的。
(3分)(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4分)(4)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4分)(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
( 3 分)27.( 13 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3分)材料二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
(5 分)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