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古老而又不断变化的文化历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文化爱好者前来深入了解。
中国的文化传统一直在不断发展,充分发挥出文化本身的优势。
下面我将就中国文化的现状进行浅析。
首先,中国文化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
传统文化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一直是中国的核心,在影响着社会生活,提供社会和政治的结构和基础。
不管是在文学、版画、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还是宗教信仰、道德准则,传统文化都是中国的文化精髓。
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及文化发展迅速,许多新的文化元素应运而生,使中国文化有了全新的风貌,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其次,中国文化创新也受到外界文化影响越来越多。
随着中西方文化成功交融,不同的文化已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外来文化不仅教会了中国人如何与世界接轨,而且也激发了中国人的文化创新意识。
目前,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交融越来越多,中国人已经开始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使中国文化更加富有表现力。
最后,中国文化也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当今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融发展,思想意识的跨越和求同存异的文化融合,让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中国文化。
此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为中国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总体上是一种综合文化,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得到发展,保护和传播。
中国的文化传统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西方文化,引发出一系列新的文化发展趋势,形成了一种有趣、多样化的文化风貌。
中国文化一直是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因素,它深刻影响着不同国家之间的相处方式和国际间的文化理念,未来也将在影响着国内外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发挥新作用。
浅析街舞文化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街舞文化起源于美国社会的底层,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黑人和拉丁裔社区。
在那个时代,黑人和拉丁裔社区面临着种族歧视和贫困等问题,他们用街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
街舞不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他们通过街舞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街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纽约市,当时的黑人和拉丁裔社区是街舞的重要发源地。
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这些社区的年轻人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传统的舞蹈形式,因此他们从大街小巷中的各种元素中发现了街舞的灵感。
街舞的元素包括摇摆舞、Breaking、Poping、Locking等。
这些舞蹈形式的特点是动作力量十足、自由创意,扭曲身体的形态,展现出强烈的个性和自我表达。
街舞文化在美国的兴起也为全球范围内的街舞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街舞文化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包括我国。
中国的街舞文化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兴起。
当时的中国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掌握了街舞的相关知识,并组织起了一些舞蹈团队和比赛,从而促进了街舞在中国的发展。
如今,中国的街舞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街舞团队的数量不断增加,街舞培训机构也随之兴起。
许多中国的街舞团队和选手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了世界级街舞舞者。
与此街舞文化也渗透到了中国的流行文化中,比如电影、电视剧、音乐等方面都能看到街舞的影子。
街舞文化起源于美国社会的底层,通过舞者们自由创造和个性表达的方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和文化现象。
在中国,街舞文化经历了起初的陌生和冷漠,到后来的兴趣和热爱,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希望中国的街舞文化能够继续发展壮大,为中国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舞蹈机会和舞台。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尚处在萌芽阶段,虽然来自官方的政策保护了很多文化遗产,但朝代的更迭、政权的交替都会给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环境带来很大的变化,此时的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是古器物,讲究政治性、正统性、趣味性。
一、古代文物保护理念的萌芽(一)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概况谈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不得不赞颂孔子的伟绩。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历经千年岁月洗礼而经久不衰,很大程度是受孔子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理念的影响。
他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纷乱时代,却坚持以保护前朝文化遗产为己任,重视古物与文献资料,并善于通过器物与文献资料看社会生活的本质;他自觉整理文化遗产,搜集古代诗歌编成现行本《诗经》,并在周代文化观的基础上编写了鲁国国史《春秋》,给后人研究春秋这个时代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孔子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行者,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影响深远,其观点对当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尚有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处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萌芽期,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主要为前朝重器、名器。
中国素有保护古代器物的传统,早在商周时期,皇室、贵族宗庙中就保存着大量青铜器、玉器等前朝珍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王朝,其统治者有意识地采取“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政策以统一思想文化,并确定“不师古,不崇经,以法为治,以吏为师”的政治文化原则,进而演变到“焚书坑儒”的极致。
这一系列措施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破坏无疑是毁灭性的。
汉代长期安逸稳定的政治环境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自皇室起,重视前人传承下来的精神文化遗产,无论是保护前朝君主陵墓、先贤墓葬,还是尊重亡储、保护圣人之后人与庙宇,以及祭祀名川大山,虽然志在巩固皇室的统治地位,但从客观来看,都极大程度地保留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此外,汉代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学者,将当时的听闻见识编纂成书,其内容涉及古器物、古遗址、古文字、古书籍等,为后人研究汉代及之前的历史提供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献资料。
9301/2020◆呼和浩特市委党校 宝 娃以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法浅析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古代社会》的首次出版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在这期间不断引起人们的讨论和思考,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以现代人的眼光去批判这本书的不足,片面地宣布其观点的过时和落后,而首先应回归于摩尔根的创作时代去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和意义,其中的一些批判和质疑只有回归到这本书写作时的时代背景才能够得到解答。
摩尔根的社会进化理论论述了野蛮社会进入开化社会,再走向文明社会的历程,虽然没有指明文明之后的发展道路,但是恩格斯在摩尔根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社会发展要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结论。
摩尔根的社会进化观丰富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为我们认识现在的各项社会制度提供了一种视角和思考方式。
今天的我们仍可以运用社会进化观去解释和认识民族和国家的必然消亡,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国情,以及为缩小民族发展差距而采取的一系列民族政策。
一、《古代社会》的写作背景《古代社会》的作者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是美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学家,生于1818年,卒于1881年,这期间正是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期。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西欧社会占据主导。
1865年随着美国南方军队的投降,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结束,从而废除了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这一时期,西欧和美国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产生了思想认识领域的探索和进步。
笔者认为,在这一时期,生产力和工业化的发展导致具有民族属性的文化或美国的印第安原始文化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引起了人们对文化领域的关注,尤其是对传统和原始文化的重视。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重要著作《物种起源》,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强烈反响,以至于一时间洛阳纸贵。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它在传承与发展中既有着独特的魅力,又面临着种种挑战。
本文将从传承与发展的角度进行浅析,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前景。
一、传承:古为今用的文化遗产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它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明,代代相传,至今仍在不断发展。
在传承过程中,人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学习和模仿古人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内涵和精神。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关注对古代经典著作的研读,如《论语》、《道德经》等,同时也需要注重传统艺术的传承,如书法、音乐、舞蹈等。
只有通过对这些传统元素的学习和传承,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和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当代社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中华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影响。
许多人更倾向于接触和学习西方文化,而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此外,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逐渐减少,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
因此,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
二、发展: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文化的发展需要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使传统文化在变革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互联网平台。
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传播,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
同时,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
除了利用科技手段,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还需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其核心思想和精神仍然具有普世性的价值。
我们应该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例如,传统节日可以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传统艺术可以与现代表达方式相融合,以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浅析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摘要】在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中,文化的转型起着及其重要而有特殊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植根于传统的农业文明,是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机制、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庞大而复杂的文化系统。
近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量和综合国力的迅速跌落,因西方列强坚船炮利的逼迫而发生地是整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中,中国人被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揭开了近代来痛苦而缓慢的文化转型的序幕。
【关键词】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一、物质层面的文化转型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从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就开始了,但直到60年代才形成颇有规模的近代化运动,中国文化才发生明显变化。
那时候中国人看到的还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并且主要是鸦片战争中亲眼所睹的坚船利炮。
因此,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最初的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自然地从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中推断出,中国的失败主要在于技术落后于“西夷”,从而最初表现出来的学习意向主要是仿船造炮。
60年代,清政府便进行了一场以“变器”求“自强”的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成为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中西两种文化如何结合的重大问题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主张成为前后30年洋务运动的纲领,‘取西方人之器数,以为我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也就是企图在政治上以西方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以西方近代科技思想来弥补传统文化之不足”,这就不自觉地把中国文化引向了现代化。
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兴办了近代军用、民用工矿企业,建立了新式军队。
与之相联系,文化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大量引入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西学的高潮。
大规模翻译活动,必然带来文体的变化,西学著作的翻译,加速了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的到来。
与此同时,留学生中大量白话、俗话报刊的出现,使白话开始逐渐成为知识界的书面文字,这就使文化的载体发生变迁和转型。
文化发展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文化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
文化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因素。
当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因为文化优势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
中国正因为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底蕴,中国的科技、经济发展较快,使原来贫困落后的中国发展成世界经济、文化强国。
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巨大推动作用。
1中国文化发展史的探析1.1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先哲留下的一份厚重遗产。
它凝结积累着民族的智慧,是全体中华民族创造的结晶。
中国历代各大家思想流派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发展时期都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和作用,就其影响来说,其中道、佛、儒等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
特别是儒家的礼学在中国的思想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从先秦的孔、孟、荀、韩,汉代的董仲舒、班固,宋元明理学以及清学,他们都十分注重礼学,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各个时期的发展。
正是因为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长期潜移默化,所以中国文化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伦理观念和精神力量。
注重人伦政治,把礼学神学化、理学化,并强调非常严格的等级观念。
显然,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思想作用。
但是,因为礼学思想的禁锢作用和十分严格的政治等级制度,它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无疑也会产生相当水准的制约作用。
譬如对外来非主流文化和科学文化,以及商业文化、艺术、司法文化的排它性,导致了19世纪的中国起码比国际社会整整落后了近200年,而因为儒家礼学思想的束缚,使中国文学的发展也倍受桎梏。
2.2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各种思想流派共同作用的结果。
虽然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经常占住着主导地位,但这绝不能说儒家思想就是中国文化的全部。
中国文化本身就在持续地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
正是因为它善于接受和消化外来文化的优良成果,所以它能长期地独立发展。
在中国文化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规模引进、消化外来文化的历史以前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11世纪,由印度传入佛教文化;第二次是17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实施的大规模文化扩张。
中国文化发展浅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文化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
文化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因素。
当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因为文化优势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
中国正因为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底蕴,中国的科技、经济发展较快,使原来贫困落后的中国发展成世界经济、文化强国。
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巨大推动作用。
1中国文化发展史的探析1.1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先哲留下的一份厚重遗产。
它凝结积累着民族的智慧,是全体中华民族创造的结晶。
中国历代各大家思想流派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发展时期都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和作用,就其影响来说,其中道、佛、儒等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
特别是儒家的礼学在中国的思想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从先秦的孔、孟、荀、韩,汉代的董仲舒、班固,宋元明理学以及清学,他们都十分注重礼学,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各个时期的发展。
正是由于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长期潜移默化,所以中国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伦理观念和精神力量。
注重人伦政治,把礼学神学化、理学化,并强调非常严格的等级观念。
显然,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思想作用。
但是,由于礼学思想的禁锢作用和十分严格的政治等级制度,它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无疑也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制约作用。
譬如对外来非主流文化和科学文化,以及商业文化、艺术、司法文化的排它性,导致了19世纪的中国起码比国际社会整整落后了近200年,而由于儒家礼学思想的束缚,使中国文学的发展也倍受桎梏。
2.2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各种思想流派共同作用的结果。
虽然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经常占住着主导地位,但这绝不能说儒家思想就是中国文化的全部。
中国文化本身就在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
正是由于它善于接受和消化外来文化的优良成果,所以它能长期地独立发展。
在中国文化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规模引进、消化外来文化的历史曾经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11世纪,由印度传入佛教文化;第二次是17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实施的大规模文化扩张。
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趋势浅析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书法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
本文将从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对中国现代书法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论述。
一、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
许多书法家开始尝试将传统书法与西方现代艺术相结合,以求创造出更具时代气息的书法作品。
其中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
他们在书法创作中大胆尝试,融合了西方绘画的笔墨技法和意境表现,开创了中国现代书法的先河。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许多书法家被迫放弃了书法创作,甚至被迫转行。
这段时期也孕育了一批勇于挑战禁锢的书法艺术家,他们在艰难恶劣的社会环境下,仍然坚持并积极探索书法的创作和发展。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书法逐渐得到了重视和关注,书法创作迎来了一次繁荣的时期。
许多书法家致力于传统书法的学习和传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
在这一时期,大量的优秀作品涌现,展现出了中国现代书法的多样性和活力。
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传统书法是中国书法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书法则是对传统书法的创新和发展。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书法的精华,还可以赋予书法新的时代内涵和审美价值。
2. 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趋势之二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在创作手法上,书法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静态版画,在传统纸墨的基础上,还可以融入现代材料和艺术手法,开拓书法创作的新领域。
书法在设计领域的运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书法艺术不仅呈现在纸上,还可以展现在建筑、家居等不同的场所和载体上。
3. 个性化的创作风格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趋势之三是个性化的创作风格。
浅析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原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中原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传统。
中原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原地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首先,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在历史和文化遗迹的保护和继承上。
中原地区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如陕西的兵马俑、河南的洛阳古城等,这些遗迹见证了中原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文化。
政府和社会各界致力于保护和修复这些遗迹,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此外,中原地区还设立了许多专门的文化机构和研究机构,致力于中原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推动中原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和传播。
其次,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上。
中原地区有许多优秀的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这些学校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注重对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学校设立了许多专门的课程和研究机构,让学生能够学习和了解中原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信仰。
与此同时,中原地区也推动了中原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第三,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在艺术和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上。
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许多有影响力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曲艺等。
同时,中原地区也有许多著名的艺术节和文化活动,如长春花灯节、登封牡丹节等,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许多参与者和观众,也促进了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四,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在道德伦理和社会习俗的保持和弘扬上。
中原地区有许多深受人民喜爱和尊重的传统道德伦理和社会习俗,如孝道、尊师重教等。
这些道德和习俗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宣传和传承,在当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原地区也不断推动传统道德伦理和社会习俗的弘扬,通过各种方式使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这些传统价值观,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综上所述,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发展和历史演变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民俗习惯等元素,承载着中国人对于生活、道德、智慧和自然的理解与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承认,更是在新时代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和活力,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源于中华民族对文化的一贯重视和传统之中。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通过家庭、教育、传统节日、民间艺术表演等形式,代代相传,不断强调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法则。
通过先辈们的言传身教,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这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传承形式。
除了家庭传承之外,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宗教、学校教育、传统节日等渠道。
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学校教育则是官方教育的主要场所,可以在其中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四书五经》、《史记》等经典著作,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则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渠道,通过这些节日,人们能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典故、传说、风俗等,从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是为了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就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更新、发展和创新上。
在现代社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主要以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主要特点,以此来适应当代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表现在其不断融合外来文化的特点上。
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曾经接纳了许多外来文化,如印度佛教、希腊文化、波斯文化等,这些文化都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在近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成果也不断地融入到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浅析时代经济与传统教育文化的融合摘要:在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更进一步发展时代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富国强民,更要做到发扬传统,高度加强精神文明。
而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发展渊远流长,我们要开发自己的文化潜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巩固的发展当前的物质成果,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主题词:传统教育文化发展经济融合时代经济和传统教育文化是互相包容的,而不是互相排诉的。
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经济建设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但是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该保持中华文化的精髓,发扬传统,弘扬国粹,不但在经济上有一个跨时代的超越,而且有精神文明上也要保持发展与提高。
笔者浅析如下几方面。
一、当前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现状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在蒸蒸日上,统合国力有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立于当今世界之林。
而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科学和教育文化的普及;但有一部分人的眼里,认为只要国家经济增长了,综合国力增强就行了,我们就可以挤身于世界发展之林,忽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化是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全民素质,一个缺少民族文化的民族是非常危险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内涵的根本,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发展。
一些人非常推崇西方文化,认为西方国家的文化精神才是最时髦的,从而忽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
而笔者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取长补短,并不是反对西方文化,而是要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不能毛胡子一把抓。
我们要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发展本土文化,走自的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文化、经济。
二、普及传统文化教育,建立新的时代经济观要发展时代的特色经济,我们在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文化发展;在吸取西方精神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去伪存真,合理利用;更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结合。
中华传统文化有很精深的内涵,创造了中华文明之源,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理解的。
中国文化发展浅析【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文化发展进行浅析。
在我们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在我们探讨了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文化的当代现状,以及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我们强调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讨论了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并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文化、发展、历史演变、特点、影响因素、当代现状、未来发展趋势、重要性、传承与创新、国际影响。
1. 引言1.1 中国文化发展浅析概述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文化之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和鲜明的风格。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探讨中国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2. 正文2.1 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朝代都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古代中国的文化主要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为主。
儒家强调仁爱、忠孝、礼义,提倡人伦之道;道家强调自然、无为而治,倡导顺应自然之道;佛教传入中国后,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
随着历史的变迁,宋代的文艺复兴、元代的文化多元、明清时期的文化繁荣等阶段,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以来,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变革,推动了中国文化向现代化迈进。
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不断发展、传承和创新的过程。
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始终秉持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浅析中国漆器文化发展历程漆器艺术的产生是我国古代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设计艺术中独树一帜并享有很高的声誉。
标签:漆器;历史文化;工艺美术1 我国漆器发展历史脉络萌芽时期中国,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公认的最早使用天然生漆的国家。
漆器作为中国历代工艺品种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轻便、易洗、耐热、抗酸碱等许多优点。
本文中笔者把中国古代的漆器发展史大体暂定为萌芽、鼎盛、衰落三个阶段。
最早使用的漆器可以追溯到跨桥湖遗址出土的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历史的漆弓,它的出现为古代中国漆艺的辉煌历史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鉴证。
《韩非子·十过篇》中有文字记载:舜作食器,“流漆墨其上”,禹作祭器,“墨漆其外,朱画其内”,由此可见,新时器时代所制的漆器不仅作为实用器皿的同时还开启了以漆器作为随葬品的风俗,充分证明了漆的实用性,或者也可以说漆器的最初存在状态是实用性质的。
这个时期的漆器装饰简单,器物大多髹黑、红等并不复杂,纹样上也是简单的几何纹,造型上注重实用,几乎没有什么装饰,整体朴素、单纯的美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漆树分布广泛,使得这一时期的漆器工艺得到迅猛的发展。
2 我国漆器发展历史脉络鼎盛时期到了汉代尤其是西汉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漆器灿烂辉煌的时代,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占有极为光辉的一页。
从出土的汉代漆器文物考证来看,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工艺之精、生产地域之广,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和高度,《盐铁论·散不足》中有记载:“一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由此可以想象的出汉代漆器文化发展之规模,漆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凡是可以以漆制作的,无不制成漆器,小到日常生活用具如盘、碗、盒、勺、盆等,大到家具如案、床、椅、几等,随处都是漆的身影。
因此说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漆工艺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理所当然。
浅析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摘要】当今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旋律便是文化的发展。
面对一幅多文明、多姿态的世界蓝图,把握住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确定好中华文明的坐标,这是每一个有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的中国人都需要去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是我们在这个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
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审视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搭建出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家园。
【关键词】中国文化;世界文化;传承;发展;更新在当今社会,21世纪的热浪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们袭来,“文化全球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密切,旅游业、动漫产业、电影电视剧产业等各种文化服务行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频繁,这些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精神上的丰富和生活中的便捷,更多的是在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于是,当我们从中国本土文化放眼到全球文化的同时,如何保持住中国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又能汲取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的营养,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首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取舍的看待其他文化成果,提取精髓,再巧妙的融入本土文化之中,才能在全球化时代中拥有话语权,从而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世界文化报告》中指出:在进入21世纪时,全球化、长途通信和信息学正在改变人们界定和感受文化多样性的方法。
过去在文化相对主义背景下提出的“文化的马赛克”或“地球文化马赛克”的比喻已经过时,再也不能描述人们的文化偏爱了,“文化再也不是以前人们所认为的是个静止不变的、封闭的、固定的集装箱。
文化实际上变成了通过媒体和因特网在全球进行交流的跨越分界的创造,我们现在必须把文化看作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产品”。
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之路,如今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反思,不仅仅是怀旧和留恋,更多的是对其加以改造,使中国文化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尽快找到自己的更新之路,汇集华夏土地上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几千年的精神创造和文明成果,最终构成气象恢弘、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体系。
浅析街舞文化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街舞文化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现代文化形式,主要起源于美国的黑人文化,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黑人社区,是少数民族年轻人的一种反抗文化,由于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音乐流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街舞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影响我国的西方文化和时尚风潮逐渐涌入,街舞文化因其独特的个性和非凡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我国年轻人的注意和参与。
随着街舞文化在国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的街舞文化也不断地融入国内的传统文化元素,加入了我国特有的舞蹈以及音乐元素,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街舞文化。
在我国,街舞文化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进步,从最初的小众文化发展到现在的流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和欣赏街舞文化,并发展出一定规模的街舞文化圈子,形成了以纽约、洛杉矶等国外著名城市为中心的舞蹈流派及中国自己形成的舞蹈流派。
随着中国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国内的街舞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发展和推广,一些大型的街舞比赛和赛事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例如《中国有嘻哈》、《燃烧吧少年》等街舞选秀节目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同时也为我国的街舞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街舞文化是一种青春活力、自由和个性的文化形式,是引领时尚潮流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街舞文化将继续融入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发展出更为多元化、国际化的文化形态,为地球村的跨文化交流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科技等内容,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既保持了其独特的魅力,又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展现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
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凝聚了千百年来先贤智者的智慧结晶,是历史的沉淀。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承载着民族的精神文明,并传承至今。
传承中的文化元素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民间文化等。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忠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之一,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观念。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心的宁静。
佛家思想强调“解脱”、“舍离”,体现了生死观和个人修行的理念。
而民间文化则包括了祭祀、婚庆、节庆、乐舞、服饰等,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
在当前全球化、多元化的潮流中,中华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可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和道德观念,对当代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产品创作、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引导人们秉持儒家的“仁爱”、“礼义”、“忠信”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共处;有利于弘扬佛家的“解脱”、“舍离”思想,促进人们内心世界的宁静和平静;有利于传承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思想,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珍惜。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精神,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全社会的发展。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中,既保持了其独特的魅力,又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展现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浅析
范瑞滨
【期刊名称】《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6)3
【摘要】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从西方文化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表现,西方文化则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表现。
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对二者做出了完全对立的评价。
新民主主义文化既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超越了西方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吸收各种文化的优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总页数】5页(P47-50)
【作者】范瑞滨
【作者单位】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与影响
2.百年潮——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转型及对当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启示
3.百年潮——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转型及对当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启示
4.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生成逻辑
5.从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之争看中国文化发展大势——兼谈邓小平关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的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从开始有人生存开始,我们的文化也开始萌芽。
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就开始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从自己,到家族,到国家,到世界,到宇宙,到我们最难以琢磨思想。
从人出发,最后在回到人,升华了思想。
成就了文化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浩大,有一个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
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
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因此,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起源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
猿人最初是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时代时期。
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
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期、奠基期、繁荣期、总结期。
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取火技术的发明权有时记在“燧人氏”名下,有时记在“伏羲”名下,有时又归功于“皇帝”。
这种歧说并存的现象,正反映了原始初民经过广泛的、多渠道的实践才发明取火技术的文化史的本来面目。
火尽管不同于一般的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等,是一种化学反应现象,但是,作为猿人物质生活的重要手段,火的使用从本质上讲也属于工具的范围。
就性质而言,工具无疑是一种物质产品,然而,制造工具的活动中已包含有意识性的内容,因此,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工具,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我起源。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步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
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
中华先民原始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对大自然的崇拜(太阳、大地)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马厂等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人们往往发现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四川珙县、云南沧源、广西宁明的新石器时代岩画上,也清晰无误地出现太阳神的形象。
民间长久流传的“地母”之说以及古文献中“郊祀社稷,由来已久”(《汉书·郊祀志》)的记载,则透露了先民土地崇拜的踪迹。
此外,太阳、土地以外的自然物,也为中华先民所崇信:“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礼祀·祭法》)中国先民对于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炽热的生殖崇拜。
从辽宁牛河梁和东山咀红山文化遗址出来的高腹丰臀、乳房硕大的陶塑女神像,在当时广阔的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男性生殖崇拜物——石祖、陶祖,发现于新疆呼图壁县境内的大型生殖崇拜岩画,都展示了人们的生殖崇祀的庄严感。
原始人一方面重视子孙的繁衍;另一方面也崇敬创造生命的祖先。
在母系氏族社会,主要是供奉女性祖先,随着父系社会到来,男性祖先日渐成为供奉对象。
祖先崇拜往往有严格的仪式,在这些仪式中,中华民族虔诚地寄托对祖先创造生命的崇拜。
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
“图腾”是美洲印第安人奥基华斯部落的语言。
由于在原始思维中,类比和联想是主要方法,原始人一般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联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这就是“图腾”。
考古发掘和神话传说中,有丰富的图腾崇拜资料。
鱼、鸟、蛙、龟、蛇、猪、马等实有自然物以及人们运用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能力创造出来的对象,如龙、凤等,都曾是中华先民崇拜并奉为本族图腾物。
中华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一开始即成多元状态。
不但黄河流域,而且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甚至东北和北方地区,都有旧石器及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广泛发现。
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不仅有考古学的充足证据。
神话传说及民族学、民族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中华先民的一部分,很早就自称“诸夏”或“华夏”,或单称“华”、“夏”。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商代由掌管卜筮和记事的“贞人”书写与保管的典册,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
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
商人观念中的神,地位最高的是“帝”或“上帝”。
商人以卜筮来决大小事。
商王既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高的祭司。
商人祭神,祭祖先的活动隆重非凡。
周人的文化维新。
周人的“维新”,首先表现在宗法制度的建立。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肌体。
宗法文化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对后代社会影响极大。
其次,表现在“制礼作乐”,即确立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的礼制和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乐)。
周人之“礼”,其形式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
其内容,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
其“礼”中渗透着一种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百家争鸣。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使士阶层崛起,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诸侯争霸,天下一统局面尚未建立,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百家兴起及其学派。
儒家学派:由孔子开创,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道家学派:以老庄为代表,尊崇“天道”,向往“自然”,倡导“无为”,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儒和道互补。
法家学派:韩非为集大成者,专讲对立的极端辩证法,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刑罚严峻,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墨家学派:墨子创立,强调“尚力”、“节用”,主张“兼爱”、“非攻”。
典型地反映出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
阴阳家学派:以邹衍为代表,其特长是“深观阴阳消息”。
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轴心时代”。
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和“轴心时代”的文化环境下,经过三百年的变迁,中国大地上各古老部落已实现华夏化,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礼仪文化等方面与华夏趋于一致,统一的华夏族最终形成。
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宏阔的文化精神秦汉王朝具有宏大的规模和气象。
表现在疆土的开辟上,如经略“西南夷”,开拓西域,郡县制的确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格局形成;宏阔包容的时代精神激发了工艺、学术的创作高潮,也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秦始皇建立统一文化的重要措施:“书同文”,将“秦篆”的新文字作为官方文字,颁行全国;“车同轨”,使一车可通行全国,同时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公路干线;“度同制”,统一度量衡;“行同伦”,“以法为教”,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地同域”,废封建,确立郡县制,建立了统一的帝国;“别黑白而定一尊”,统一思想,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解决了汉代君主专制制度下实行思想一统的历史任务,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汉代儒家经典:西汉的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到了东汉,又增加《孝经》、《论语》,合称“七经”。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不同:今文经学的特点是讲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
古文经学的特点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玄学崛兴。
玄学的产生、宗旨;玄学的产生是从两汉到魏晋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汉末统治阶级的腐败及社会大动乱使汉代的儒学衰落了,玄学则应运而生;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玄学对魏晋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
首先,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实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重思辨,魏晋学术因此而富于谈玄析理的特色。
其次,尚玄学之理,使玄学与美学内在地联结在一起,在文化上兴起了山水诗和山水画。
再次,玄学作为一种本体论哲学,其现实意蕴乃是对魏晋人所汲汲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
魏晋的名士风度和清淡是玄学之风的重要现象。
道教的产生、宗旨。
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称“五斗米道”。
此为道教定型化之始。
东汉末,有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
东晋时,葛洪撰《抱朴子内篇》,整理、阐述了道术等理论。
南北朝时期,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藉政权之力清。
整民间道派,道教形式因而形成。
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原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以长生成仙、全性葆真为目标。
佛教从南亚次大陆传入中国。
儒、玄、道、佛相与激荡,乱世中文化呈现多样性、丰富性。
儒、玄二学在魏晋时期冲突甚为剧烈。
玄学之士“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儒学之士则谴责玄学家“好谈老庄,排弃世务,崇尚放达,轻蔑礼法”。
但其也有相互吸收的一面。
道教的思想渊源于道家哲学,但道教也积极调和儒学。
佛教和玄、儒、道关系颇为复杂。
佛、道、玄、儒的相与激荡,使魏晋南北朝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
魏晋时期,门阀世族衰落,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入仕途,参预和掌握各级政权。
他们是正在上升的世俗地主阶级的精英分子,有为的时代,使他们充满了自信和热情,唐文化因而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
“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文化政策上的开明和宽容。
在文化政策上,唐太宗李世民与以魏征为首的儒生官僚集团,不仅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而且在文艺创作上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性,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对文化人也比较宽容,少有忌讳。
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南亚的佛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宗教等,皆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涌而入,而首都长安成为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都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
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取到丰富营养。
元世祖忽必烈在汉族儒生士大夫的影响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漠北旧俗,“行中国事”,造成统治体系与文物制度的大幅度“汉化”。
程朱理学在元代成为“式于有司”的官学。
明清两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期。
“佛说一切流转相,例分四期,曰生、住、异、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