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及急救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5
急性呼吸衰竭什么是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是指由于肺部功能受损或心血管系统异常引起的呼吸功能衰竭。
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况下,患者的呼吸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给血液,也无法有效排出二氧化碳。
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主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胸痛•咳嗽•发绀•混乱•头晕或失去意识•心悸等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急性呼吸衰竭可能由以下多种原因引起: - 急性肺部感染,如肺炎 - 肺部出血 - 严重气道阻塞 - 胸膜或肺静脉栓塞 - 肺部创伤 - 肺栓塞 - 肺水肿 - 慢性疾病急性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诊断:通过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肺功能检查,X光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诊断方法来确定是否患有急性呼吸衰竭。
### 治疗: - 氧疗:给予高流量氧气治疗,维持血氧饱和度。
- 支持性治疗: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功能。
- 病因治疗:如抗感染治疗、抗凝治疗等。
- 其他治疗措施:如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
急性呼吸衰竭的预防预防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 预防肺部感染。
- 避免烟草和其他吸入性刺激物。
- 及时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减少接触空气污染物。
急性呼吸衰竭的预后急性呼吸衰竭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及时的救治情况。
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患者,预后通常较好。
但是,如果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结语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患者和家属应该重视呼吸系统健康,积极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及时就医,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021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消化内科(二)呼吸衰竭的护理试题您的级别: [单选题] *○护士○护生○护师○主管护师呼吸衰竭发生时,最早因缺氧发生损害的组织器官是 [单选题] *A、大脑(正确答案)B、心脏C、肝脏D、肾脏E、肺脏答案解析:此题选A.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皮质神经元细胞对缺氧最敏感。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酸中毒可造成脑组织水肿,甚至颅内压增高造成脑疝危象。
呼吸衰竭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可考虑使用呼吸兴奋剂 [单选题] *A、吸氧后仍有呼吸困难B、吸氧后仍有嗜睡、神志恍惚现象C、吸氧后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明显D、吸氧后呼吸明显受到抑制,通气量不足时(正确答案)E、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因为COPD时答案解析:呼吸兴奋剂适用于:以中枢抑制为主、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不宜用:以肺炎、肺水肿、弥漫性肺纤维化等病变引起的以肺换气功能障碍为主所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的呼吸衰竭,可作为抢救的综合措施之一。
由于此时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二氧化碳增多的刺激不再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呼吸主要依靠缺氧时颈动脉体及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性刺激来维持,这时如果给氧,则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被消除,致使呼吸受到抑制,使血中二氧化碳分压更升高。
应用呼吸兴奋剂则是为了应用氧疗法而不引起呼吸抑制,防止单纯吸氧所引起的通气减少及二氧化碳潴留。
同时,由于不少呼吸兴奋剂还有苏醒作用,可使病人意识恢复和保持清醒,所以是治疗肺性肺病的重要措施。
此题选D.吸氧后呼吸明显受到抑制,通气量不足时。
Ⅰ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是 [单选题] *A、高碳酸血症B、PaCO2大于50mmHgC、PaO2小于60mmHg(正确答案)D、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E、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答案解析:考察呼衰的辅助检查。
Ⅰ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型)仅有PaO2下降,PaCO2正常。
Ⅱ型呼吸衰竭不出现的是 [单选题] *A、头痛B、上消化道出血C、蛋白尿D、精神、神经症状E、PaCO2降低(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察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及急救【概述】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
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
别称呼衰,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诊断要点】一、病因1。
呼吸道病变支气管炎症、支气管痉挛、异物等阻塞气道,引起通气不足,气体分布不匀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病因碳潴留。
2.肺组织病变肺炎、重度肺结核、肺气肿、弥散性肺纤维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可引起肺容量、通气量、有效弥散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肺动脉样分流,引起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3。
肺血管疾病肺血管栓塞、肺梗死等,使部分静脉血流入肺静脉,发生缺氧。
4。
胸廓病变如胸廓外伤、手术创伤、气胸和胸腔积液等,影响胸廓活动和肺脏扩张,导致通气减少吸入气体不匀影响换气功能。
5。
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呼吸肌疾患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药物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以及多发性神经炎所致的肌肉神经接头阻滞影响传导功能;重症肌无力和等损害呼吸动力引起通气不足。
二、临床表现1.分类(1)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①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Ⅰ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
②Ⅱ型呼吸衰竭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
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纠正。
(2)按病程分类按病程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呼衰是指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一、预案目的为确保呼吸衰竭患者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规范呼吸衰竭患者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预案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院所有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
三、预案内容3.1 抢救组织结构成立呼吸衰竭抢救小组,由呼吸科医护人员、急诊科医护人员、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及相关职能科室人员组成。
抢救小组成员负责呼吸衰竭患者的紧急救治、转运及病情监测等工作。
3.2 抢救设备及药品准备1. 抢救设备:呼吸机、吸氧设备、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抢救车等。
2. 药品准备:氧气、吸入性麻醉剂、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药物、解痉药物、利尿药物等。
3.3 抢救流程1. 识别呼吸衰竭患者: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识别并进行评估。
2. 紧急处理:a. 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使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b.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c. 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d.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药物等。
3. 病情评估:a.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呼吸困难程度、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
b. 及时进行血气分析、X线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4. 转运:a. 若患者病情危重,需紧急转运至重症医学科。
b. 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5. 后续治疗:a.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b.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措施。
四、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呼吸衰竭抢救流程的培训,确保每位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定期组织呼吸衰竭抢救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预案的评估与更新1. 定期评估呼吸衰竭抢救预案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2021年危急值制度及危急值标准)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医院制定了“危急值”管理制度和标准。
这些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JCI标准)和国内外医院管理的成功经验制定的。
危急值”是指某些实验和检查结果可能使患者处于生命危急状态的情况。
目的是让临床医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针对不同的科室,医院制定了不同的“危急值”报告流程。
在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程序要求工作人员在发现“危急值”情况时,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包括确认仪器和设备是否正常、核实标本信息、复检结果等。
在确认无误后,要立即与临床联系并在报告单上注明相应信息。
在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程序要求检查人员在发现“危急值”时,核实患者信息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和本科负责人。
必要时要重新进行检查,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医院“危急值”管理制度和标准的简要介绍。
这些制度和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如果“危急值”与患者的病情不符,检查人员应积极主动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或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3.在心电图室的《检验(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要详细记录报告情况。
4.对“危急值”报告的项目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报告有可靠的途径和规定的时间,并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三)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告程序1.检查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首先要确认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
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
2.立即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核实患者基本信息,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
3.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要详细记录报告情况。
4.积极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为临床提供技术咨询,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四、临床科室对于“危急值”的操作流程:一)临床医师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或进行复查。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及急救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突然发生的呼吸功能衰竭,常常由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或循环系统疾病引起。
诊断急性呼吸衰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电图等。
在急救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以给予氧气吸入。
2. 维持呼吸功能:对于有呼吸肌麻痹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以给予机械通气,以维持呼吸功能。
3. 紧急处理并发症:对于有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紧急处理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4. 给予生命支持: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5. 转送医院: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需要及时转送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在转送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患者发生继发性损伤。
总之,对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需要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需要及时转送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引言概述:急性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其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和体液潴留等。
它需要紧急处理,以减轻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将介绍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包括监测和评估、药物治疗、氧疗、液体管理和心脏辅助装置。
一、监测和评估1.1 心电图监测:使用心电图监测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以确定心律是否异常。
1.2 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以评估心血管功能和判断血压是否过高或过低。
1.3 血氧饱和度监测: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检测患者体内氧气的含量,以评估氧合情况。
二、药物治疗2.1 心肌营养支持:给予适量的氧气和营养支持,以维持心肌功能。
2.2 利尿剂治疗:使用利尿剂来减轻体液潴留,减少心脏负荷。
2.3 血管扩张剂治疗:使用血管扩张剂来降低心脏的后负荷,减轻心脏负担。
三、氧疗3.1 给氧:给予患者纯氧或低浓度氧气,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3.2 氧气流量监测:通过监测氧气流量,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氧气供应。
3.3 氧气吸入方式: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氧气吸入方式,如面罩或鼻导管。
四、液体管理4.1 血容量评估:评估患者的血容量,以确定是否需要补液。
4.2 补液方式: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补液方式,如静脉输液或血浆置换。
4.3 监测尿量:监测患者的尿量,以评估液体管理的效果和患者的肾功能。
五、心脏辅助装置5.1 体外膜氧合(ECMO):在严重心衰患者中,使用ECMO来提供足够的氧合和心脏辅助功能。
5.2 心脏起搏器:对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衰,可以使用心脏起搏器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5.3 心脏辅助装置:在严重心衰患者中,可以考虑使用心脏辅助装置来提供心脏功能支持,直到患者的心脏状况稳定。
结论:急性心衰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心脏疾病。
通过监测和评估、药物治疗、氧疗、液体管理和心脏辅助装置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对于每个患者来说,最合适的急救措施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施急救措施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呼吸衰竭抢救流程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需要迅速而有效的抢救措施。
在面对呼吸衰竭患者时,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以下是呼吸衰竭抢救流程的详细介绍。
1. 初步评估。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时,首先需要进行初步评估。
医护人员应立即对患者进行观察,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氧饱和度、意识状态等方面的评估。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后续的抢救工作。
2. 氧疗。
在确认患者存在呼吸衰竭的情况下,立即进行氧疗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鼻导管、面罩或呼吸机等方式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以提高血氧含量,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
3. 导管插管。
对于呼吸衰竭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确保气道通畅。
在进行导管插管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损伤患者的气道和声带,确保气道通畅。
4. 呼吸机辅助。
对于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可以通过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呼吸机可以提供正压通气,帮助患者完成呼吸工作,减轻呼吸肌的负担,同时保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5. 药物治疗。
在呼吸衰竭抢救过程中,药物治疗也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激素、镇静剂等药物,以缓解呼吸道痉挛、减轻肺部炎症反应,保持呼吸稳定。
6. 监测与观察。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指标。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7. 密切观察。
在呼吸衰竭抢救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一旦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增快、意识状态改变等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
8. 专业护理。
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全程护理。
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调节呼吸机参数等工作,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抢救效果。
总结。
急性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其诊断标准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至关重要。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临床表现。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
临床医生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等,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口唇颜色等表现。
二、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可以了
解患者的氧合情况、二氧化碳排出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肺部的情况,包括
是否存在肺部感染、肺水肿、肺栓塞等情况,为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四、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包括通气功能、弹性回缩力
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肺部疾病导致的呼吸衰竭。
五、其他相关检查。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诊断手段外,还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实
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以确定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
综上所述,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影像
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多种手段,以便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功能不全的情况。
只有通过科学的诊断,才能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病情的危险性,提高治愈率。
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断急性呼吸衰竭时,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急诊呼吸衰竭抢救护理常规1.保护患者的呼吸道:急诊呼吸衰竭时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可能受到严重威胁。
护理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的气道通畅。
如患者有分泌物积聚,可以采用吸痰、气管切开等操作清除分泌物。
2.给予氧疗: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缺氧是一个严重问题。
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氧疗,以保证患者对氧的吸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鼻导管氧疗、面罩氧疗、无创通气等氧疗方法。
3.监测生命体征:在急诊呼吸衰竭抢救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评估病情和疗效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不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输液支持: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往往伴随体液失衡,需要给予液体补充。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静脉输液或口服给予合适的液体。
5.痰液管理:对于分泌物过多且粘稠的患者,可以采用解痰药物或物理疗法进行痰液管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定期进行痰液抽吸或推拿等操作。
6.安全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抢救中,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位置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注意床边防护,防止患者意外掉落。
7.心理支持:急诊呼吸衰竭可以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感。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耐心倾听、情绪疏导等方式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其心理负担。
8.与医生密切合作:在急诊呼吸衰竭抢救中,护士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
同时,护士也应积极向医生提供患者的观察结果,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急诊呼吸衰竭抢救护理的常规措施。
在具体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以达到最佳抢救效果。
由于急诊呼吸衰竭的病因和病情千变万化,护士在抢救过程中还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及急救
欧阳光明(2021.03.07)
【概述】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克不及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招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在海平年夜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高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 (60mmHg),或伴随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号衰)。
别称号衰,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
【诊断要点】
一、病因
1.呼吸道病变
支气管炎症、支气管痉挛、异物等阻塞气道,引起通气缺乏,气体散布不匀招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产生缺氧和二氧化病因碳潴留。
2.肺组织病变
肺炎、重度肺结核、肺气肿、弥散性肺纤维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可引起肺容量、通气量、有效弥散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招致肺动脉样分流,引起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3.肺血管疾病
肺血管栓塞、肺梗死等,使部分静脉血流入肺静脉,产生缺氧。
4.胸廓病变
如胸廓外伤、手术创伤、气胸和胸腔积液等,影响胸廓活动和肺脏扩张,招致通气减少吸入气体不匀影响换气功能。
5.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呼吸肌疾患
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药物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脊髓灰质炎以及多发性神经炎所致的肌肉神经接头阻滞影响传导功能;重症肌无力和等损害呼吸动力引起通气缺乏。
二、临床表示
1.分类
(1)按动脉血气阐发分类①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Ⅰ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静态脉样分流)的病例。
②Ⅱ型呼吸衰竭系肺泡通气缺乏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纯真通气缺乏,缺O2和CO2的潴留的水平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
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需要时加氧疗来纠正。
(2)按病程分类按病程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呼衰是指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产生呼衰的临床表示,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日常活动。
2.症状
除原病发症状外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示,如呼吸困难、急促、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发肺性脑病时,还可有消化道出血。
3.查体发明
可有口唇和甲床发绀、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扑翼样震颤、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4.帮助检查
⑴.血气阐发
静息状态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8.0Kpa(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7Kpa(50mmHg)为Ⅱ型呼吸衰竭,纯真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则为1型呼吸衰竭
⑵电解质检查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常伴随高钾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时,常有低钾和低氯血症。
⑶痰液检查
痰涂片与细菌培养的检查结果,有利于指导用药。
⑷其他检查
如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根据原病发的不合而有相应的发明。
5.诊断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急性的如溺水、电击、外伤、药物中毒、严重感染、休克;慢性的多继发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结合临床表示、血气阐发有助于诊断。
【治疗要点】
1.首先积极治疗原病发,合并细菌等感染时应使用敏感抗生素,去除诱发因素。
2.坚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量,可给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祛痰药物,如沙丁胺醇(舒喘灵)、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解痉,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沐舒坦)等药物祛痰。
需要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3.纠正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缺氧和伴随二氧化碳潴留,有严重意识障碍,呈现肺性脑病时应使用机械通气以改良低氧血症。
4.纠正酸碱失衡、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预防】
1.减少能量消耗
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减少支气管排泄物,降低气道阻力,减少能量消耗。
2.改良机体的营养状况
增强营养提高糖、卵白及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需要时可静脉滴注复合氨基鼓、血浆、白卵白。
3.坚持熬炼每天作呼吸体操,增强呼吸肌的活动功能。
急性呼吸衰竭抢救惯例
1、建立通畅的气道。
在氧疗和改良通气之前,必须采纳各种办法,使呼吸道坚持通畅。
坚持呼吸道通畅的办法:
(1)患者昏迷,应将其仰卧,头后仰,托起下颌并将口掀开。
(2)清除气到内异物及排泄物。
(3)需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即简便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2、氧疗。
Ⅰ型呼衰患者无C02潴留,可采纳不限制给氧或按需给氧,使Pa02达到8.0kPa(60mmHg)以上。
装置:鼻导管、鼻塞或面罩。
Ⅱ型呼衰患者有C02潴留,氧疗原则为低浓度(<35%)继续给氧。
因为Ⅱ型呼衰呼吸中枢对C02的敏感性降低,主要靠缺氧安慰外周化学感器兴奋呼吸,若不限制给氧,氧分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迅
速达到较高水平,低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减弱或消失,呼吸被抑制。
3.改良通气:
建立和坚持通畅的呼吸道是改良通气的先决条件。
(1)呼吸兴奋剂的应用:一般来说,对中枢抑制为主的患者,呼吸兴奋剂有较好的疗效;对神经传导系统和呼吸肌病变,以及肺炎、肺水肿和广泛间质纤维化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换气功能障碍者,呼吸兴奋剂有弊无利,不宜使用。
(2)机械通气:当一般治疗办法不克不及奏效时,可采纳机械通气治疗。
4.控制感染:抗菌素联合应用。
5.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是因为肺泡通气缺乏,二氧化碳潴留所致,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才干有效地纠正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后者常由于应用机械通气时二氧化碳排出过快、弥补较多碱性药物、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和年夜量利尿剂等所致。
治疗上应首先预防或减少医源性因素,机械通气时通气量不要过年夜,使PaC02渐缓下降,同时注意弥补氯化钾。
呼吸性酸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后者由于缺氧、血容量缺乏、心功能障碍、周围循环不良等因素使固定酸如乳酸等增加,当pH<7.22时除提高通气量,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外,可以考虑应用少量碱剂,补碱使pH坚持在7.30~7.35之间。
呼吸性碱中毒时要去除过度通气的原因,充分给氧、需要时可予重复呼吸。
6.肺性脑病的治疗:
治疗肺性脑病时,除给予相应处理呼衰办法外,还应给予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的办法,并控制精神症状。
(1)糖皮质激素:常选用地塞米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2)脱水剂:一般选用20%甘露醇。
(3)镇静剂:必须严格掌握应用指征。
可酌情选用对呼吸中枢影响小,作用时间短的镇静剂。
7.防治消化道出血:
对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惯例给予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口服以预防消化道年夜出血。
若呈现年夜量呕血或柏油样年夜即可给予输新鲜血,并静脉给予H2受体阻滞剂或奥美拉唑。
8.休克:
针对病因采纳办法,在包管血容量的基础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
巴胺、阿拉明等维持血压。
9.营养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