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 部分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39.84 KB
- 文档页数:15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单选、辨析)
一、教育的涵义
1、意义: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社
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
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上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在各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3、教育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是教育活
动的中介。
4、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着三个基本要素即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务现
象的根本特侦,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特点是: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活动中,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独立性)
教育的独立性在于,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和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
发送密切关联,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
平衡(教育落后于政治经济水平时,教育对其实阻碍作用;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水
平时,教育对其是催生作用)。
四、教育起源与发展
1、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1)神话起源说,朱熹,教育是有人格化的神创造的,非科学的。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法国)、桑代克(美国)、沛西•能(英国),教育
起源于动物界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错误混淆了动物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
教育活动的界限。
3)心理起源说,孟禄(美国),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错误
在吧教育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
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苏联),教育起源于劳动
2、教育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古代社会、近现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
1)原始社会教育,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与社会劳动相结合。
2)古代社会的教育
①奴隶社会教育
中国:4000多年前,夏代,“庠”“序”“校”等施教机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骑、射、御、书、数),西周出现“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
现象;
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体格强壮的军人和武士)、雅典教育(使其弟子有从事商业和政治活动的综合能力,成为有文化修养和多
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古印度:婆罗门教和佛教,主要表现为宗教教育;
古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②封建社会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宋代以后(国学、四书五经,《大学》、《论语》、《中庸》、
《孟子》作为教育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为科举
考试固定格式),清代末年(1905,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教会学校(培养教士和僧侣,学习“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骑士学校(皇室之外的贵族子弟,学习“骑士七
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③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a.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社会作为统治阶级工具;
b.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节;
c.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还具有
等级性;
d.古代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征
性。
3)近现代教育
①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回鹘其统治及利益服务;
②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为维护劳动人民自身的利益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服
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20世纪以后的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起点机会均等、教育过程资源机会均等、
教育结果均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单选)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责任
1、定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和揭示教育规律
的一门社会学科。
2、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2)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传承思想遗产;
4)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二、教育学的发展
1.萌芽阶段
1)《学记》,乐正克,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
问题的论著。
2)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论语》,主张“有教无类”,重视
“因材施教”。
3)墨翟,主张“兼爱”和“非攻”
4)《老子》,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本性。
5)苏格拉底,雄辩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方法又称为“产婆术”
6)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7)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
然”的原则,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分阶段教育;
8)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有成《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
著作,“模仿-理论-练习”
2.创立阶段
1)培根,英国哲学家、自然科学家,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了;
2)夸美纽斯,捷克,1632年《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称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3)卢梭,法国思想家,《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4)康德,德国,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5)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6)洛克,英国哲学家,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
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治理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7)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
建立,强调教师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论,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关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育永远具有教学性。
8)杜威,美国教育学家,《民主主义与教育》,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
人物和作品,新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学),“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在学中做”,学校技术社会;9)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是从杜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
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
3.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形成与发展
①克鲁普斯卡娅,《过敏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②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