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5
法理学名词解释
1.法学:我们认为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2.法律现象:所谓法律现象是指法律以及由法律引起的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
3.法理学:法理学是研究一般的法律和法律现象之规律和原理的理论学科。是关于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4.法的作用:是法律对人的行为以及最终对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是国家权力和国家意志
实现的具体表现,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具体体现。
5.法的规范作用:所谓法的规范作用,简而言之,就是法对于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
6.法的社会作用:所谓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律作为社会关系调整器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它是经过法律的规范作用而产生的。
7.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行为
关系的规范体系,它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它应当是通过利益调整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
8.法律解释:是指有权的国家专门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根据一定的标准与原则对
法律的字义与目的所进行的阐释。
9.法律后果:法律后果也是法律规则的必要成分之一,是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
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的规定。有些学者也称为“后果归结”或“法律后果归结”。
10.权利规则:又称授权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及可以要求
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则。
11.委任性规则:是没有明确地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授权某一机构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
规则。
12.法律原则:是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
13.法律概念:是法律的要素之一,指的是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
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14.法的渊源:也称“法源”、或“法律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的外
在表现形式,因此也叫法的形式。
15.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其法
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16.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在本部门权限
内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17.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
委会制定的、适用于本辖区内的规范性文件。
18.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
的、适用于本辖区内的规范性文件。
19.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
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20.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
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1.法的效力: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法的效力,是指法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即凡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法律,都对人的行为具有一种普遍性的法律上的
约束力和强制力,这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狭义的法的效力,则仅指由
国家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包括法的效力层次、效力范围(人、
空间、时间等)等等。
22.法的效力层次:是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各种法的渊源中,由于其制定主体、程序、
时间、适用范围等不同,各种法的效力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一个法的效
力等级体系。在法学理论中,法的效力层次有时也被成为“法的效力等级”、
“法的效力位阶”。
23.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4.法律责任:是指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当承担的法定强制
的不利后果。
25.律责任的竞合:是指某种违法行为符合多种法律责任的构成条件,从而导致多种责任的
冲突现象。
26.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的人,通常又
称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
27.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的人,指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是权利主体或义务
主体最基本的形态,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28.法人:是自然人的对称,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
团体。
29.权利能力:所谓权利能力,就是由法律所确认的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
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30.行为能力:是法律所承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
力。
31.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共同对象,又称权利客体和义务客
体。
32.法律关系的形成:指的是在主体之间产生了权利、义务关系,如订立合同
33.法律关系的变更:指的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或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如变更合同内
容。
34.法律关系的消灭:指的是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完全终止,如合同履行完毕。
35.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36.法律事件: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37.法律行为: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作为和
不作为。
38.法的实现:是指通过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过程,实现法律规范所设定的权利义
务,达到合目的性的结果。
39.法的实施:是指法的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是指通过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
等途径,把法律规范具体适用于社会生活,使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活动。
40法律监督的含义:
狭义的法律监督,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广义的法律监督,指由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法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本书所学为此)
41.法律解释: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法律的
字义和目的所进行的阐释,是处理法律自身稳定统一与社会生活变化发展之间
关系的调整器。
42.体系解释:是指一种联系法律整体的法律解释方法,根据法律的编、章、节、款、项之前
后关联位置以及相关法律条文之关系,阐明法律规范的意义。其优点在于:以
法律整体为参照,便于维护法律整体与法律概念之—间的统一性。
43.目的解释:是较宽泛地对法律规范的字义作内在目的与外部社会相联系而进行的解释,它
肯定法律解释的创造性,它以社会因素和司法机关为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