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残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辅导记录案例背景本次辅导记录的案例为一名残障学生,名为小明(化名),年龄为15岁,患有自闭症。
小明在学校中遇到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初次接触在初次接触小明时,我注意到他表现出与周围环境的疏离感,对社交互动和情绪表达有困难。
通过与他进行简单的问答交流,了解到他对自己的残障状态感到困惑和不满,缺乏自信和自尊心。
辅导目标1. 帮助小明接受自己的残障状态,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2. 提供适应自闭症特点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帮助他改善社交互动和情绪表达能力。
辅导策略1. 情感支持:通过倾听和理解,让小明感受到被接纳和重视,减轻他对残障状态的困惑和负面情绪。
2. 自我认知培养:通过与小明进行个人价值和能力的探讨,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3. 社交技巧训练:针对自闭症特点,设计具体的社交技巧训练活动,如角色扮演和团体合作,帮助小明提高社交互动能力。
4. 情绪管理教育:教授小明情绪管理的基本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和沟通表达,帮助他更好地控制情绪和表达自己的需求。
辅导过程1. 第一次辅导:进行情感支持,倾听小明对自己残障状态的感受,并引导他思考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2. 第二次辅导:进行自我认知培养,通过与小明探讨他在研究和生活中的成就,增强他对自己的正面认知。
3. 第三次辅导:进行社交技巧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和团体合作活动,帮助小明改善社交互动能力。
4. 第四次辅导:进行情绪管理教育,教授小明情绪管理的基本技巧,并与他一起制定应对挫折和困难的策略。
辅导效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和教育后,小明逐渐接受了自己的残障状态,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心。
他在社交互动和情绪表达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学校和家庭中更加融入和自信。
结束语本次案例辅导记录展示了在残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采取的简单策略和辅导过程。
通过情感支持、自我认知培养、社交技巧训练和情绪管理教育,我们帮助小明实现了心理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教育案例集锦在当今社会中,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竞争压力,一些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
这些特殊学生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身潜能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案例来介绍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
一、自尊心受挫型学生小明是一个高中生,在班上成绩平平,并时常受同学冷嘲热讽。
由于缺乏自信,他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并产生焦虑情绪。
针对这类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辅导:1. 关怀与鼓励:教师要及时给予小明关怀与鼓励,培养他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2. 相似角色塑造:通过引领他们认识那些曾经有过类似经历但奋发向上且获得成功的人物,激发其内在动力。
3. 小组活动:利用小组活动增强其合作能力和相互依赖感,培养他们的自尊心。
二、注意力不集中型学生小红是一个小学生,她上课时经常心不在焉,容易分散注意力。
为了帮助这类学生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有以下建议:1. 环境调整:教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减少刺激源,并合理安排其座位。
2. 监控与指引:老师可以设定个人目标,并通过监控记录来指导和评估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
3. 分解并结构化任务:将复杂任务分解成独立的步骤,给予学生逐一解决问题的指导。
三、社交困难型学生小李是一个高中生,在与同龄人交往时显得拘谨而缺乏主动性。
针对这一群体,可采取以下策略:1. 游戏式角色扮演: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模拟真实场景下的社交互动,从而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社交活动的能力。
2. 组织团队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团队活动,并组织他们进行协作和沟通,培养社交能力。
3. 班级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帮互助和交流。
四、情绪调节困难型学生小王是一个初中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常常情绪失控。
为了帮助这类学生有效地调节情绪:1. 设定情绪目标: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积极的情绪目标,并通过实践来达到这些目标。
2. 情绪管理技巧:教师可以教授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特需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记录学生基本信息- 姓名:***- 年龄:14岁- 性别:男- 年级:初中一年级- 家庭背景: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教师,家庭氛围和谐。
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情绪低落- 食欲不振- 睡眠质量差- 学习兴趣减退- 与同学关系紧张辅导过程第一阶段:了解情况1. 与学生沟通:通过与张三的交谈,了解他近期的心理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2. 与家长沟通:与张三的父母了解家庭情况,观察他们在家庭中的表现。
3. 与老师沟通:了解张三在学校的表现,包括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
第二阶段:制定辅导计划1. 确定辅导目标:帮助张三改善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改善人际关系。
2. 制定辅导方案:结合张三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第三阶段:实施辅导1. 心理辅导:通过心理咨询技巧,帮助张三调整心态,缓解情绪低落。
2. 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与张三沟通,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3. 社交技巧训练:组织团体活动,帮助张三提高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第四阶段:跟进与评估1. 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辅导效果,及时调整辅导方案。
2. 评估辅导成果: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张三的心理健康状况。
辅导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张三的情绪得到了缓解,学习兴趣逐渐恢复,与同学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但在家庭沟通方面,仍需进一步指导。
后续计划1. 继续巩固张三的心理辅导成果,定期跟进。
2. 针对家庭沟通问题,给予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导。
3. 关注张三的社交能力,提供更多机会让他参与团体活动。
总结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张三的情绪、学习兴趣和人际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今后的辅导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他的成长,帮助他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个别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心理辅导是指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解决困扰,并促进其健康成长。
在学校教育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个别学生面临各种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心理咨询师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分析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探讨适合的辅导方式。
一、背景描述某中学新生小明(化名),15岁,自入学以来表现出明显的孤独感和社交障碍。
小明是一个内向、害羞而又敏感的男孩,总是习惯性地低着头走路,与同学缺乏沟通和交流,并常经历自我怀疑与自责。
在班级活动中,他往往选择独自完成任务或者被动地参与其中。
由于他与同龄人相比,在身高方面稍微落后,曾多次被同学取笑并产生了负面情绪。
二、问题分析1. 孤独感与内向:小明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感和内向特质。
可能原因有家庭背景、性格因素等。
2. 社交障碍:小明在社交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可能是由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和低自尊心所致。
3. 自我怀疑与自责:小明经常怀疑自己、责备自己,缺乏自我肯定和积极正面的态度。
三、辅导策略1. 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首先,为了解决小明内向、孤独感重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应与他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
通过倾听和体贴,咨询师可以逐步了解小明的内心世界,并让他感受到被关注和接纳。
2. 提高社交技巧与情绪调节能力其次,针对小明存在的社交障碍问题,咨询师可以与他一起探索并学习一些简单实用的社交技巧。
例如,在班级活动中积极参与团队合作、鼓励开口说话等。
同时,还需教会他一些有效地调节情绪和处理压力方法,以增强抵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3. 增强自我认知及培养自信心为了解决小明的自我怀疑与自责问题,咨询师可以通过引导他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并通过定期表扬和奖励等方式增强他的自信心。
同时,鼓励他参加一些能够展示个人才华与潜力的活动,如课外兴趣班或竞赛。
四、辅导效果评估1. 观察行为变化在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需要细致观察小明的行为变化。
比如是否更加愿意与同学交流、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活动等。
智障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智障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引言智障学生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或智力功能有缺陷的学生。
他们在认知和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与其他同学相比,智障学生更容易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并且需要更多的个别心理辅导。
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介绍智障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过程与重要性。
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十岁的智障学生,他的智商测试结果显示他的智商为55,远低于正常水平。
他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缓慢的思维和困难的表达能力。
在学校中,小明经常与同学产生冲突,容易被孤立和排斥。
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感到沮丧,自卑情绪加重。
个别心理辅导过程1. 建立信任关系在个别心理辅导过程中,建立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辅导师需要向小明展示出自己的尊重和理解,并且保证信息的保密性。
通过友善的态度,用心倾听小明的想法和感受,辅导师逐渐赢得了小明的信任,激发了他与辅导师分享心理状况的勇气。
2. 情绪管理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智障学生往往情绪波动较大。
通过让小明了解自己的情绪,辅导师帮助他认识到情绪的不同表现和源头。
辅导师教授小明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倾诉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小明逐渐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3. 自尊提升由于智障学生在学习、社交等方面存在困难,他们的自尊心往往较低。
辅导师与小明一起思考和分析了他的优点和潜力,并帮助他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辅导师通过鼓励和赞扬小明在学习和社交方面取得的成就,逐渐提升了他的自尊心。
同时,辅导师还教授小明一些自我肯定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反馈和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
这些方法帮助小明建立了更积极的自我认知,从而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
4. 社交技巧培养在与同学相处时,小明经常感到不安和困惑。
辅导师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情景,教导小明了解和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如尊重他人、倾听与沟通。
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小明渐渐掌握了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并且改善了与同学的关系。
残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案例背景本个案辅导记录针对一名残障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该学生名为张明,是一名16岁的聋哑学生。
他的研究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但最近几个月他的成绩开始下降,精神状态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辅导目标与策略目标目标1:帮助张明调整研究状态,提升研究动力和效果。
目标2:陪伴张明共同探索并克服困扰他的情绪问题。
目标3:提供相关知识,帮助张明了解自身优势和应对残障带来的挑战。
策略策略1:与张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背景和动态,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策略2:开展一对一辅导,重点关注研究动力和方法,并制定个性化研究计划。
策略3: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张明主动思考和表达,培养其自信心和研究能力。
策略4:组织集体活动,提供机会让张明与其他残障学生交流、分享经验和互相支持。
辅导过程及成效第一次辅导(日期:xx年xx月xx日)在第一次辅导中,我与张明进行了初步的交流,了解了他的研究情况和个人感受。
针对他的研究动力不足,我与他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研究计划,并介绍了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
同时,我鼓励他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与其他残障学生多交流。
在这次辅导后,张明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和动力,他的研究效果也有所提升。
第二次辅导(日期:xx年xx月xx日)第二次辅导我继续与张明进行了一对一辅导,重点关注他的情绪问题。
通过与他的交流,我发现他在家庭和学校中有一些困惑和压力。
我帮助他进行情绪管理,引导他通过写日记和与我分享的方式释放情绪。
同时,我还与他进行了知识普及,让他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和残障所带来的挑战。
在这次辅导后,张明的情绪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他开始对自己更加自信。
第三次辅导(日期:xx年xx月xx日)第三次辅导中,我组织了一次残障学生集体活动,让张明与其他残障学生共同参与。
这次活动中,学生们分享了彼此的经验和困惑,相互支持和鼓励。
张明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并向其他同学分享了他的研究方法和心得。
这次活动增强了张明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他变得更加乐观积极,研究态度和成绩也进一步提高。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集在当今社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探讨不同类型学生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案例一:陈同学的自尊心问题陈同学是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沉默寡言、内向害羞。
他总是觉得自己无法达到父母和老师对他的期望,因此他开始失去自信并逐渐退缩。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我与他建立了信任关系,并鼓励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让他感兴趣的领域,我帮助他重新建立起自尊心,并增强了他的社交技巧。
案例二:张同学的焦虑症状张同学是一名初三学生,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感到极度压力。
她整天担心成绩不够好、担忧未来前景等等。
在与她的心理辅导中,我以平等、理解和关怀的态度与她交流。
我引导她学会积极面对压力,并帮助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同时,我也教给她一些放松和应对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锻炼身体等。
逐渐地,张同学减少了焦虑症状,并取得了理想的考试成绩。
案例三:王同学的社交困难王同学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他性格开朗外向,但却在和同龄人交流时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他经常会感到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建立起友好关系。
在心理辅导中,我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让他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我还鼓励王同学参加校内外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良好互动环境中培养他与人相处的技巧。
渐渐地,王同学变得更加自信,并能轻松与其他孩子建立起友谊。
案例四:刘同学对未来迷茫刘同学是一名大二大学生。
在课业压力和职业规划的双重挑战下,他感到困惑和迷茫。
我与他一起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我鼓励他通过实习、参加社区活动以及寻求导师指导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并积累经验。
通过这些辅导措施,刘同学重新找回了对未来的信心,并为自己制定了可行的职业发展计划。
结语:上述案例只是学生心理辅导中涉及的一小部分情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问题。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镇一小石赣提要:《劝学篇》中有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说的是莲蓬的生长不用扶植,自然就是直的。
用在这里则比喻在孩子成长中环境的影响。
当孩子受到家长过多的照顾时,他们的人格就会有所歪曲。
现实中,很多孩子过多地关注自我,而不懂得同等地关注他人和世界,往往造成迷失自我,带来了一系列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行为。
一、意图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个健康的人,不仅有强健的体魄,也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优秀的心理品质。
做为班主任,应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做好每位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使之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下面,就余某这个学生的个案所展开的研究,做个介绍。
二、背景初次见面,当我问他话时,他一双大眼睛四处张望,身体来回扭动,除了觉得他有些好动外,没有其他不良感觉。
当天下午,就开始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状况了。
先是陆续有学生报告他踩课桌、跳乒乓球台,骂人。
接下来就开始上课迟到,随便下座位。
大家写作业时,他突然唱起歌来,喊同学的名字,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引得大家哄笑。
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满不在乎。
课间欺负同学,故意损坏别人的东西,喜欢嘲笑同学,但自己又做得不好。
(一)家庭背景1、家庭成员父:34岁,保险推销员母:31岁,无固定职业者2、个人成长史余某出生时头部曾受到较严重挤压,幼儿时做过多次CT检测,未发现脑部异常。
上过一年幼儿园,大部分时间由爷爷在家看管,但爷爷的过份溺爱,造成孩子性格执拗、行为偏差。
3、家庭教育情况父:长期在外跑保险业务,每天很晚回家,基本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学习方面的指导,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行为,态度粗暴,孩子惧怕父亲是怕挨打。
母:没有稳定工作,无工作时能每天接送孩子,是余某家庭教育的具体承担者和学校的联系者,认识到爷爷的宠爱对孩子习惯的形成造成了不良影响,曾经制止孩子去爷爷家。
但有工作时,又无暇顾及孩子,仍由爷爷代管。
(二)学校背景1、班级环境虽然是低年级孩子,但对事物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对调皮、欺负同学的学生有排斥现象。
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案例心理辅导在小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个别心理辅导尤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个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案例,并探讨如何处理和解决该学生所面临的问题。
一、背景介绍教育工作者经常会遇到需要针对学生个别问题进行心理辅导的情况。
这次个别心理辅导的对象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男孩,他在班级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自闭倾向,并对人际交往缺乏兴趣。
二、问题分析1. 学习压力过大:该学生在学习上非常紧张,拥有完美主义倾向,容易对自己过高要求。
2. 社交障碍:他对与同伴交流不感兴趣,经常独自行动,缺乏合作精神。
3. 情绪管理困难:面对挫折时容易沮丧和放弃,在情绪调节方面存在困难。
三、提供适当支持为了帮助这位小学生克服问题并获得身心健康发展,以下方法可以被采取:1. 建立信任关系:与学生建立亲近、可信赖的关系是个别心理辅导的基础。
通过定期开展一对一谈话,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感受和需求,逐渐建立起互相信任的桥梁。
2. 调整学习压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帮助他发现不完美也可以取得进步。
减少对他的过分要求,培养他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继续努力的能力。
3. 提供社交机会:逐渐推动该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如小组讨论或团队项目。
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与同伴合作和沟通的技巧,并增强他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自信心。
4. 情绪管理训练:引导孩子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教授一些简单但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比如深呼吸、放松瑜伽等。
同时鼓励他表达情感和寻求支持。
5. 家校合作:与家长密切配合,在家庭环境中也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
提供了解孩子行为变化策略,共同制定行动计划,以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络。
四、实施方案为了确保心理辅导能够真正产生积极影响,以下是一个实施方案的示例:1. 首次会面:与学生进行第一次个别谈话,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
通过询问他对学习和社交的看法及感受,确立心理辅导目标。
2. 目标设定:与学生共同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分解为可操作的小步骤。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案例
《敏感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一些特殊案例需要特别关注,比如那些敏感的孩子。
这些孩子可能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而且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一所小学里,有一名特别敏感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小薇。
小薇总是在班级里表现得很沉默,不善于和同学交流,甚至在遇到一点小挫折时就会泪流满面。
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担心她,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
为了帮助小薇,学校决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为小薇设计了一些专门的课程,让她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学会正确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
同时,学校还邀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和小薇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让她有机会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心理健康的出路。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小薇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她不再那么沉默和孤僻,而是愿意和同学们交流和玩耍,也学会了更好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她的成绩和情绪状态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成为了班级里的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敏感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的。
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帮助,他们才能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校和家庭能够关注这个群体,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快乐的成长环境。
心理辅导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心理辅导更是必不可少。
特殊儿童包括各种发展迟缓、智力低下、情绪行为异常等特殊裙体,他们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特别关注和帮助。
接下来,我将结合幼儿园特殊儿童心理辅导的实际案例,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对心理辅导进行详细介绍。
一、认知维度特殊儿童在认知能力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孩子存在学习障碍,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进行认知能力的辅导。
案例一:小明是一名患有自闭症的特殊儿童,他对于外界环境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困难,导致他经常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在心理辅导中,老师采用了贴近他兴趣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音乐等形式培养他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引导他观察和模仿周围的人和事物,逐渐提高他的认知能力,让他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二、情感维度特殊儿童在情感方面往往表现出较为脆弱和敏感的特点,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世界。
案例二:小红是一名患有情绪障碍的特殊儿童,她常常表现出焦虑、抑郁的情绪,对于集体活动缺乏参与和交流。
在心理辅导中,老师通过与她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倾听她内心的诉求,引导她进行情绪的宣泄和调节,同时在集体活动中给予她更多的鼓励和支持,逐渐增强她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三、行为维度特殊儿童在行为方面往往存在较多的问题,有的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自我封闭等行为,幼儿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改善和调整不良的行为习惯。
案例三:小王是一名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特殊儿童,他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冲动、易激惹,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带来困扰。
在心理辅导中,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制定了一套行为训练计划,通过正面引导和奖惩机制,逐步纠正他的不良行为习惯,帮助他建立规范的行为模式,让他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幼儿园特殊儿童心理辅导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和临床经验,同时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一个自闭症儿童心理辅导案例【案例描述】瞳瞳是我们去年刚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他3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在社会交往、语言沟通、行为兴趣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典型的自闭症症状。
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认知能力也相对不错,可是母亲忧心忡仲的神情似乎告诉我们:瞳瞳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了解到:瞳瞳学龄前一直在民营机构接受训练,开始父母都很欣慰,因为他认知能力明显提高。
但入学近一年来,瞳瞳情绪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他发脾气的频率增加,程度也大大加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攻击性行为,如抓人、咬人等,伤害到班级的老师和其他小朋友。
于是, 瞳瞳被老师和同学孤立了。
瞳瞳的母亲好几次必须面对被抓伤正在哭泣的小朋友和他们愤怒的父母,惭愧地不敢带瞳瞳出现在教室里。
【案例分析】瞳瞳的母亲特别不理解,孩子本来好好的,但这一年来他究竟怎么了?我们知道,要明确瞳瞳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和攻击性行为,不能靠主观臆测,必须从更科学的角度对瞳瞳进行观察、评估和分析。
1.观察行为表现心理老师观察瞳瞳在学校的行为表现:瞳瞳频繁地发脾气,一且发牌气,就攻击周边的老师和同学。
他的情绪问题和攻击性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他自身的发展,而且扰乱了课堂秩序,对他人造成伤害。
因此,教师和家长取得一个基本共识:当前首要任务应该是改善他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帮助他融入学校生活,进而促进他全面发展。
2.评估能力水平我们跟瞳瞳的母亲沟通后,让她先到市精神卫生中心做了详细的医学评估和心理评估,包括《儿童孤独症评估量表》(CARS),韦氏智力测验和适应能力测试。
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心理老师对学生实施了《心理教育评定量表》,包括模仿、认知、情感、人际关系、语言等方面的能力。
评估结果显示,瞳瞳在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缺陷,认知和语言等方面存在发展的潜能。
3.开展功能性行为评估心理老师针对瞳瞳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开展功能性行为评估。
功能性行为评估是运用ABC行为观察法,通过收集与问题行为有关的一系列前奏事件、行为及行为结果方面的资料,分析问题行为的功能,从而制订干预措施。
第1篇一、背景在我国,特殊学生是指智力、感官、肢体、言语等方面有缺陷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有幸担任了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负责照顾和关爱这些特殊学生。
以下是我所遇到的一个典型案例。
二、案例描述小明,男,12岁,患有自闭症。
他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在学校里总是独来独往。
由于自闭症的原因,小明的学习成绩较差,课堂上经常走神,与同学们的关系也较为疏远。
在担任小明的班主任后,我了解到他的一些家庭背景。
小明的父母离异,他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小明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他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更加困难。
为了帮助小明融入集体,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 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首先,我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
通过与他的母亲沟通,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为他提供心理支持。
同时,我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如绘画、音乐等,以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增强他的自信心。
2. 个性化教学针对小明的学习特点,我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在课堂上,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知识点,帮助他理解。
课后,我还为他准备了额外的辅导资料,让他在家也能自主学习。
3.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了帮助小明融入集体,我积极组织班级活动,鼓励同学们与他互动。
在活动中,我引导同学们关心小明,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同时,我还让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 加强家校沟通为了更好地关注小明,我定期与他的母亲沟通,了解他在家的表现。
同时,我还邀请小明的母亲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让她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共同为小明的成长出谋划策。
三、案例反思通过这段经历,我深刻认识到关爱特殊学生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这一案例的反思:1. 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特殊学生往往存在心理问题,教师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
通过心理辅导、家庭沟通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集体。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心理辅导案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心理辅导案例一、案例背景小宇是一名5岁的男孩,就读于某市区幼儿园。
小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自闭症的症状,表现为语言沟通困难、交往能力欠缺等问题。
小宇的家长希望幼儿园能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的孩子成长。
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决定对小宇进行心理辅导。
二、辅导过程1. 学生情况分析在对小宇进行心理辅导之前,幼儿园先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情况分析,了解了小宇自闭症的症状及其成因。
同时,幼儿园还有专门的心理老师担任小宇的心理辅导师,保证了小宇的心理辅导质量。
2. 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根据小宇的情况,幼儿园制定了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
方案包括了小宇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交往技巧等方面的训练,以培养小宇的独立性、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1)自我认知方面:幼儿园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小宇了解和接受自己的不同,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强调自己的价值。
(2)情绪管理方面:幼儿园以绘画、手工等方式帮助小宇释放情绪,学会正面面对自己的情绪。
并且以亲身感受方式,让小宇了解到不同行为情况下的情绪变化。
(3)交往技巧方面:幼儿园通过团体活动,以及与小宇所关心的人之间的互动,帮助小宇学习更好的交往技巧。
同时,幼儿园还在小宇身边引导他,帮助他更好的沟通、分享和合作。
3. 辅导效果评估幼儿园对小宇的心理辅导效果定期进行评估。
在每次评估后,幼儿园会及时调整辅导方案,准确地解决小宇的问题。
经过半年时间的心理辅导,小宇的语言沟通、交际能力等得到提升。
同时,小宇的自信心、独立性等品质也逐渐得到培养和提升。
三、总结幼儿园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辅导需要全方位、个性化的方案,以满足孩子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需求。
同时,心理辅导还需要长期的耐心和信任,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完整word版,五年级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案例背景该案例涉及一名五年级的特殊学生,名为小明(化名)。
小明在研究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同时还面临着一些情绪和心理问题。
学校决定为小明提供心理辅导,以帮助他克服困难,提升研究和生活质量。
心理辅导目标1. 帮助小明建立积极的研究态度和自信心。
2. 提供有效的研究策略,帮助小明克服研究困难。
3. 增强小明的情绪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应对负面情绪。
4. 促进小明和同学之间的正面互动,改善人际关系。
心理辅导方案阶段一:评估和理解1. 与小明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的研究和生活情况,以及他自己对问题的认知。
2. 与小明的家长保持沟通,了解他们对小明问题的看法和期望。
3. 组织小明的教师、班主任等参与评估,获取全面的信息。
阶段二:目标制定和计划1.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小明的心理辅导目标和重点。
2. 设计个性化的研究计划,包括提供研究技巧和策略,帮助小明克服研究困难。
3. 制定针对小明情绪管理的策略,例如情绪调节练或冥想等。
4. 组织班级活动和互动,以促进小明的交流和人际关系发展。
阶段三:行动和实施1. 定期与小明进行心理辅导,包括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
2. 实施研究计划,指导小明掌握研究技巧,并监督他的研究进展。
3.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小明建立自信心和积极态度。
4. 监测和记录小明的情绪变化和人际互动情况,及时调整辅导策略。
阶段四:评估和总结1. 定期评估小明的研究和心理状况,以确定心理辅导的效果。
2. 总结和反思心理辅导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心理辅导提供参考。
3. 与小明的家长和教师共同讨论评估结果和未来计划,提供持续的支持。
结论通过以上阶段的心理辅导,小明逐渐展现出积极的研究态度和自信心。
他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人际交往方面,小明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有所改善。
这个案例证明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对于特殊学生的研究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1篇一、背景小明,男,12岁,是一名患有轻度自闭症的特殊学生。
他在学校的表现如下:1. 沟通能力较弱,与人交流时常常出现语无伦次、表达不清的情况。
2. 社交能力较差,不善于与同学交往,常常独自一人。
3.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课堂上难以专注听讲。
4. 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小事而生气或沮丧。
5. 行为习惯较差,经常不按规矩办事,违反纪律。
二、教育记录1. 教学目标针对小明的特殊需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提高小明的沟通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
(3)提高小明的注意力,使其能够专注听讲。
(4)调节小明的情绪,使其保持稳定。
(5)纠正小明的行为习惯,使其遵守纪律。
2. 教学过程(1)沟通能力培养1)采用图片、实物等辅助工具,帮助小明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小明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
3)定期与小明进行一对一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2)社交能力培养1)组织班级活动,让小明参与其中,与同学互动。
2)邀请小明参加兴趣小组,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3)开展团队协作活动,让小明学会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
(3)注意力培养1)采用分阶段教学,将知识点分解成小部分,让小明逐一掌握。
2)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明的学习兴趣。
3)设置明确的课堂规则,引导小明集中注意力。
(4)情绪调节1)关注小明的生活,及时发现他的情绪波动,给予关心和鼓励。
2)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小明学会调节情绪。
3)组织情绪管理活动,让小明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5)行为习惯培养1)制定明确的纪律要求,让小明了解并遵守。
2)开展纪律教育课程,让小明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
3)设立奖励机制,对小明遵守纪律的行为给予表扬。
3. 教学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的表现有了明显改善:(1)沟通能力:小明能够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交流时不再语无伦次。
(2)社交能力:小明逐渐融入班级,与同学友好相处,参加兴趣小组的积极性提高。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特殊生是指那些在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障碍,需要特殊教育支持和帮助的学生。
这些学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如家庭环境、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等,难以在普通教育环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为了帮助这些特殊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我们选取了一所城市小学的特殊生帮扶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二、案例描述(一)学生基本情况小张,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自入学以来,小张在课堂上表现沉默寡言,不愿与同学交流。
在作业和考试中,小张的成绩始终处于班级下游,且经常出现漏题、错题现象。
经过了解,小张的父母离异,他跟随母亲生活,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此外,小张从小体弱多病,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
(二)帮扶措施1. 心理辅导:针对小张的沉默寡言、不愿交流的特点,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
通过一对一的沟通,帮助小张打开心扉,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2. 学习辅导:针对小张的学习困难,学校为其安排了专门的学习辅导老师。
辅导老师根据小张的学习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其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3. 家校合作:学校与小张的母亲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共同关注小张的成长。
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共同助力小张的成长。
4. 班级氛围营造:班级教师积极营造和谐、包容的班级氛围,鼓励同学关心、帮助小张。
在班级活动中,教师引导同学学会尊重、理解、关爱特殊生。
(三)帮扶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小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 心理变化:小张逐渐变得开朗、自信,愿意与同学交流,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2. 学习成绩:小张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从班级下游逐渐进入中游水平。
3. 家庭关系:小张的母亲表示,自从学校开始帮扶小张后,家庭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小张的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
三、案例总结本案例通过心理辅导、学习辅导、家校合作和班级氛围营造等多种措施,帮助特殊生小张克服了困难,实现了从沉默到自信的蜕变。
特殊儿童心理辅导记录案例分享第一节: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特殊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加。
这些儿童包括智力障碍、自闭症、多动症等,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一个特殊儿童实际案例作为分享,并探讨了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法。
第二节:案例描述小明(化名)是一个7岁的自闭症患者,他对周围世界充满焦虑和恐惧感,常常缺乏社交能力,并经常表现出强迫行为。
此外,他还容易发脾气,情绪起伏不定。
这些问题导致了小明在学校和家庭中的交流困难。
第三节:建立良好关系心理辅导的第一步是与孩子建立信任和可靠性的关系。
对于像小明这样具有自闭症特征的孩子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辅导师要通过跟小明进行互动来获得他的注意,并尽量降低他的焦虑和恐惧感。
例如,可以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与小明交流,同时提供适当的身体接触以传达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节:正向强化小明常常经历自控能力不足,因此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要采用积极认可和奖励的方式来强化他所做出的积极改变。
辅导师可以将成就目标分为小目标并定期给予鼓励,以激发小明更多地参与到心理辅导活动中。
例如,在完成一个任务后,辅导师可以给予小明称赞和肯定,并与他一起庆祝。
第五节:情绪管理技巧由于小明经常遭受情绪波动的困扰,培养他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教授小明深呼吸和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他学会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放松。
同时,引导小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并教授他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如愤怒和焦虑的方法。
第六节:社交技巧训练对于有自闭症特征的儿童来说,改善他们的社交能力也是心理辅导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和模拟真实情境等方式,帮助小明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更好的沟通和互动。
例如,在角色扮演中,辅导师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教给小明正确并适当地回应他人的方式。
第七节:家庭支持和合作心理辅导不仅涉及到孩子自身,还需要与家长进行紧密配合。
为了使治疗效果最大化,辅导师需要加强与小明父母之间的沟通,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智力残疾特殊学生辅导记录和分析智障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是单一存在,但大多数是合并存在的,加上智障学生认知水平低下,理解与领悟能力差,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人的难度。
下面分析三个对智障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案例:xxx,女,20岁,智商38,中度智力残疾。
因被教师发现上男则所、扒男生裤子、看男生隐蔽处由班主任指定前来进行心理辅导。
主要情况:班主任反映唐唐近一周来喜欢去男厕所看男生小便,被男生发现后不但不回避反而大笑,情绪亢奋,有时在教室里公然去扒男生的裤子看,在同学中造成很不良的影响。
心理辅导的主要问题:性行为异常,情绪问题。
心理辅导方案:xxx为中度智力缺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但平时不爱说话,合作性差,因此主要采用解释性心理辅导与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尽快消除她的不良行为,以免在学校造成更大的影响。
计划每周约谈3次,每次60分钟。
心理辅导的主要过程:由心理教师对xxx的行为进行评判和分析,明确告诉她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不允许的,是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很差耻。
并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允许这种行为的发生,告知xxx男女两性的区别,对她进行性健康教育。
同时建议班主任平时看见xxx此行为应立即给予终止,如果当天没有发生此行为则给予表扬或奖励。
在辅导过程中唐唐合作性较差,很少说话,也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错误。
经过一周的约谈后,唐唐的性行为异常得到控制,但出现了明显的情绪问题,发脾气、无端哭闹、不愿上课、坐在地上不肯起来,教师越劝越严重,大声哭叫;晚上睡眠差,半夜起来活动,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休息;在心理辅导室也无法安静下来,处于兴奋状态,或哭或笑。
情绪问题维持几天仍难以控制,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说明xxx 的情况,建议去医院就诊,配合药物控制情绪。
通过观察,xxx服药半月后情绪逐渐稳定,行为异常也未再出现。
个别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一、引言心理辅导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提升其自身发展和成长。
本文将分享几个个别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探讨其中的应对策略和有效方法。
二、注意力不集中的小明小明是一个表现极为活泼但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他经常无法专注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并且缺乏克制力,容易被周围环境干扰。
通过与小明沟通后,我了解到他内心常常想象着各种奇幻场景与角色,这也是导致他分散注意力的主要原因。
1. 了解学生背景:首先,我向小明询问了他平时最喜欢玩的游戏和看的电影等媒体内容。
通过了解他对虚拟世界的热爱,我发现可以借助这方面来调节他在课堂上分散注意力的问题。
2. 建立积极互动:为了提高小明在课堂上专注力度,我设立了“好好工作奖励计划”。
每当课堂结束,我会根据他的表现评选出最专注的学生,并给予小礼物以及鼓励。
这样的奖励机制不仅增加了小明课堂上专注力的意愿,也提高了整个班级同学们的注意力。
3. 创造有趣教学环境:为了吸引小明在听讲方面更多地参与进来,我采用了讲述课堂故事的方法。
通过将教学内容嵌入到有趣、富有情节和角色扮演的故事中,激发了小明对知识的兴趣,帮助他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三、优秀而自卑的小芳小芳是一个成绩优秀但缺乏自信心并且很容易受到他人否定影响的学生。
她总是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自己无法达到期望值,并因此产生自卑情绪。
1. 了解学生独特性:首先,我向小芳传递了尊重她个人观点和想法的信息。
通过经常与她进行交流,倾听她内心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并肯定她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可以帮助她发现自己独特性。
2. 提供积极反馈:每当小芳完成一项任务或取得进步时,我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种正向反馈不仅有助于提升她的自信心,还能激发她参与到更多的学习活动中。
3. 培养适度竞争意识:为了让小芳更好地处理他人否定对她自尊心的打击,我引导她将关注从别人评价转移到与过去自己相比较。
通过与自己之前的表现相比较,小芳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真正取得了长足进步。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镇一小石赣
提要:
《劝学篇》中有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说的是莲蓬的生长不用扶植,自然就是直的。
用在这里则比喻在孩子成长中环境的影响。
当孩子受到家长过多的照顾时,他们的人格就会有所歪曲。
现实中,很多孩子过多地关注自我,而不懂得同等地关注他人和世界,往往造成迷失自我,带来了一系列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行为。
一、意图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个健康的人,不仅有强健的体魄,也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优秀的心理品质。
做为班主任,应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做好每位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使之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下面,就余某这个学生的个案所展开的研究,做个介绍。
二、背景
初次见面,当我问他话时,他一双大眼睛四处张望,身体来回扭动,除了觉得他有些好动外,没有其他不良感觉。
当天下午,就开始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状况了。
先是陆续有学生报告他踩课桌、跳乒乓球台,骂人。
接下来就开始上课迟到,随便下座位。
大家写作业时,他突然唱起歌来,喊同学的名字,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引得大家哄笑。
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满不在乎。
课间欺负同学,故意损坏别人的东西,喜欢嘲笑同学,但自己又做得不好。
(一)家庭背景
1、家庭成员
父:34岁,保险推销员
母:31岁,无固定职业者
2、个人成长史
余某出生时头部曾受到较严重挤压,幼儿时做过多次CT检测,未发现脑部异常。
上过一年幼儿园,大部分时间由爷爷在家看管,但爷爷的过份溺爱,造成孩子性格执拗、行为偏差。
3、家庭教育情况
父:长期在外跑保险业务,每天很晚回家,基本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学习方面的指导,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行为,态度粗暴,孩子惧怕父亲是怕挨打。
母:没有稳定工作,无工作时能每天接送孩子,是余某家庭教育的具体承担者和学校的联系者,认识到爷爷的宠爱对孩子习惯的形成造成了不良影响,曾经制止孩子去爷爷家。
但有工作时,又无暇顾及孩子,仍由爷爷代管。
(二)学校背景
1、班级环境
虽然是低年级孩子,但对事物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对调皮、欺负同学的学生有排斥现象。
2、科任老师看余某
上课不听讲,总搞小动作,随意讲话、吃东西,干扰课堂教学,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
3、同学看余某
上课影响他人学习,很讨厌。
欺负同学,故意破坏别人的东西。
不愿和余某玩,认为他的习惯不好。
(三)余某自述
喜欢父亲,因为休息时候会带我出去玩,但又怕父亲,发起火来,就得挨打。
不怕母亲,她不会打我。
也喜欢爷爷,每次要钱爷爷都会给,不高兴时可以向爷爷发火,爷爷也不生气。
上课想认真听讲,但坐不住。
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总想找人玩。
但大部分同学不爱和我一起玩。
三、余某问题的分析
(一)基本需要满足的缺乏
1、亲情的需要
父母给余某提供了物质生活的保障,在生活上,母亲对孩子百般呵护,在学习上,绝不含糊,但因为余某上课不听讲,作业无法独立完成,又不听母亲的话,母亲见自已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虽然着急但也无可奈何,渐渐放松了原先的严格要求,放任自流。
孩子在家常常听到的不是鼓励赞扬而是喝斥、批评,更加丧失了学习自觉性。
爷爷虽然宠爱孩子,但回家后不让余某与其他孩子玩,余某常期跟大人一起生活,形成了与其他孩子交往的障碍。
2、归属的需要
由于余某学习习惯不好,造成成绩差,同学们不愿与其交朋友。
再加上老师对余某的批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他同学对他疏远,造成余某归属需要的缺乏。
3、人格的需要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表现自我的需要越来越明显。
他想通过怪异的行为获得大家的关注,但又因此受到同伴的排斥。
所以说表现自我、获得承认与尊重的需要无法获得满足。
4、成就的需要
余某在学习上没有成功感,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一开口大声讲话就受到其他老师的制止,使他丧失了积极进取的信念,从而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
(二)不良后果
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使余某心理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了行为反应偏差,如违纪、不学习等,更加重了周围环境对他的拒绝,恶性循环的结果使余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三)诊断
根据目前的现状,余某基本属于不良习惯造成的学习适应障碍,导致自信的丧失。
四、辅导过程
摸清了原因,掌握了症结,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余某进行了心理辅导。
1、与家长沟通
通过家访,端正其父母的教育观,劝说不要放弃对余某的教育。
同时收集家庭教育书籍,借给余某的母亲参考。
我专门为余某准备了一本“家校联系本”,每天根据余某的表现在小本上写几句话。
一方面是彼此了解余某在校、家里的表现,更主要是记录下余某的点滴进步。
2、谈心
这是我采用的基本策略。
除了定期找余某谈心,还有意无意地相机谈上几句。
让他感到在老师眼里,他是个具有许多优点,知错就改的孩子;给他讲努力学习
的故事,帮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建立自信。
随着谈心次数的增多,我再以“建议”的形式告诉他“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等等。
渐渐地他能接受我的“建议”,一点点地改正缺点。
只要有一点点小进步,我都会对他的表现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并督促他做到持之以恒。
3、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环境
我要求每位学生每天为班级做一件好事,可以是帮助同学,可以是打扫清洁等,促使余某产生为班级争光的愿望,从而引导他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学会关心体谅他人。
4、全班同学每天说说他的一条优点,并记录下来
刚开始同学们感到为难,我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鼓励和表扬为他找到优点的同学。
随着项记录的进行,本上余某的优点越来越多,余某的表现也逐渐好转。
5、发挥特长,表现自我
余某爱画画,我就给他讲王冕画荷花、徐悲鸿画骏马、齐白石画虾的故事,帮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他内在的学习动力。
并把他画的画张贴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
五、结果与思考
通过一个学年的跟踪辅导,第一,余某语数作业能按时完成,但成绩在班级中仍处于中下水平;第二,余某和同学关系有所改善,不再破坏他人物品;第三,对爷爷有礼貌了,不顺心时大吼大叫次数减少了;第四,对老师的口头提醒能即时改正,虽有反复,但有一定自我约束力了。
第五,有了一定的上进心,通过不断举手回答问题,希望被评为“小老师”。
但老师无法满足他所有需求时,他又显得有些泄气、多动了。
余某的现象让我感到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
作为科任老师,我要用我的爱心去拥抱每一个孩子,在其心灵上撒下自信的种子,我相信每一根琴弦,都能弹奏出动人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