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4.66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
秀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课型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研究如何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研究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4.学会写字工整,漂亮,并积累成语。
教学重点:
1.研究如何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研究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
1.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语文园地四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入本节课的教学。
二、自主研究,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通过出示课件2,让学生探究如何通过朗读把爱国情感表达出来。
2.词句段运用:
通过出示课件4,让学生分组探究褒义词和贬义词的不同表达效果,并选择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学生查字典并解释两组词语的异同,然后展示自己写的话。
教学总结:
在本节课中,学生研究了如何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学生
还研究了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以及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最后,学生还学会了写字工整,漂亮,并积累了一些成语。
《语文园地四》(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词语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景作文的指导,通过阅读范文,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方法;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通过阅读一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第三部分是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与人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写景作文的方法,阅读理解的技巧。
难点:如何将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如何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写景作文指导(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篇写景作文范文,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范文的写作特点。
2. 学生讨论:如何写好一篇写景作文?三、阅读理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
2. 学生自主思考: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作者是如何描绘的?3. 学生交流分享,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四、口语交际(5分钟)1. 教师提出口语交际话题:谈谈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色。
2. 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与人沟通。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评价并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3分钟)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四》1. 写景作文方法选好观察点抓住景物特点按顺序描写注意修辞手法2. 阅读理解技巧理解文章主题分析作者写作手法深入剖析文章内容作业设计:1. 根据本课所学,写一篇写景作文。
2. 选择一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写景作文的指导和阅读理解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围绕“环保”这一主题,通过三个板块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建议。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问题的深入了解还不够。
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但如何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还需要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环保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承担环保责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环保意识。
2.难点:学生如何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环保观点和建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环保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环保意识。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分析环保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环保案例等。
2.教材:准备《语文园地四》课文及相关资料。
3.设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语文园地四》,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环保案例,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环保观点和建议,互相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建议。
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自觉承担环保责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环保,并撰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感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插图生动,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物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来进行渗透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自然景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欣赏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课文PPT或投影片。
3.生词和短语卡片。
4.小组讨论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老师逐段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出示生词和短语卡片。
让学生跟读,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老师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朗读信心。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小组讨论记录表。
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物。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四》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习作、阅读和生字词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并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和阅读能力,对写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口语表达和写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不一,需要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能够主动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3.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4.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如何让学生在交际中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阅读: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写出有意义、有深度的文章。
4.生字词:如何让学生掌握并运用生字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口语交际。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重点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优秀的写作案例,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4.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生字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文章、生字词卡片等。
2.设计好教学课件和板书内容。
3.准备好教学用具,如录音机、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性的故事或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章、生字词等,并进行简单的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例如,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口语表达。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四》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为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料。
•整理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 导入教师可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活动1.课文阅读–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进行点拨和解释。
–学生逐句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生词。
2.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主题思路。
–指导学生挖掘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课文理解–提出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或小组合作回答。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感受课文背后的情感。
4. 拓展延伸在课堂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或表演,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5. 课堂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习成果,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可以是课文的背诵、练习或写作,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当及时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资源本课使用的教学资源主要为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材和相关课件、教具等。
以上是《语文园地四》优质课教学设计的简要内容,希望本设计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语文园地四》是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之一,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课文和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可以提升语文素养,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技能。
本节课教案将围绕《语文园地四》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语文园地四》中各篇课文的内容和要点;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简短篇章的书写和创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精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3.进行课文的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4.进行相关的课文朗读和默写练习。
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挖掘文本的内涵意义;2.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性的学习和思考;3.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文学习和分析1.带领学生认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3.设计相关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文理解和写作训练1.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再次阅读,加深理解;2.练习相关的语文题目,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开展相关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3.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文梳理和巩固训练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梳理整个教学过程;2.进行相关的语文小测或训练,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3.鼓励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默写,提高语文能力。
五、教学反思与建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方面存在一定的难点,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指导。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计划增加相关的阅读练习和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水平。
以上是关于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的设计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个教学单元。
本单元以“自然”为主题,包括两篇课文《山行》和《草原》,以及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课文中的优秀语言表达,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大意。
同时,学生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能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然而,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优秀语言表达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课文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表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课文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表达。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优秀语言表达,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的自然景观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培养学生的语感。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写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山行》和《草原》2.教学多媒体课件:自然景观图片、音乐、视频等3.学习材料:生字词卡片、作文纸、文具等4.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自然景观主题,增加学习氛围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音乐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提取主题。
•能够分析故事情节,推理人物性格。
•能够感悟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表达。
2.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情节和人物性格。
•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能力。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深层意义,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能力。
•要求学生在表达观点的同时,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和结构。
4. 教学准备•预先准备教案、课件、教具等教学材料。
•准备教学所需的课文、教辅资料等学习资源。
二、教学活动1. 热身•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引入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2. 授课•通过阅读课文,导入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 互动讨论•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提升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审视学生的表达,给予肯定和建议。
4.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较好,学生在分析情节、领会课文主题等方面表现积极。
通过讨论和写作练习,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但在课堂互动中,部分学生表现不够主动,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下节课将采取更多的互动讨论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并适时提供引导。
同时,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的指导与纠正,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参与,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实践有所帮助,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效。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能够通过朗读把充沛的感情表达出来。
2.比较形容人的词语的异同,区分褒义词和贬义词,并能练习写话。
3.结合句子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并能灵活运用。
4.进行写诗训练,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5.积累描写社会状态的词语。
重点难点:1.做到朗读时能读出课文蕴含的充沛感情。
2.理解词语的意思,能灵活运用。
3.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课时安排:1 课时一、交流平台1.激趣提问,导入话题。
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会接触到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些资料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有的同学读书很好听,而有的同学读书像念经?根源在哪儿呢?想知道原因,要解除苦恼,那就认真学习今天的内容。
相信经过今天的讨论交流,你一定会惊喜自己的进步。
2.以课文为例,教导方法。
(1)要能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明确:我们这里所说的资料包括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人物历史背景等。
它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课文内容,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情感。
这些资料可以是课文本身所反映出的背景材料,也可以是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报刊、网络搜索等)搜集来的。
灵活运用多种材料,能激发我们深入探索知识的兴趣。
如,本单元《示儿》中,了解作者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却频遇挫折的个人经历,就能更真切地体会诗人爱国情怀的深沉、热烈以及对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心。
又如《无名岛》中,了解关于我国海疆的知识以及海疆战士的生活,就能更全面地把握文中将军的复杂情感(2)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感情。
明确:语速是指朗读语流的快慢,应根据作品内容的变化而变换。
通常,说明叙述的内容、紧张急剧的形势、激动难抑的心情,用快速表达;抒情议论的内容、幽静严肃的环境、平静坦然或沉痛的心情,用慢速表达。
语调是朗读、说话的腔调,就是语句里语音高低、快慢、升降的变化。
句子的语调主要是根据句子表达内容的需要来决定。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语文园地四》中的知识点和故事内容;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语言表达能力;4.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语文园地四》中的文章内容;2.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3.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难点1.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2.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3.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深入思考文章背后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1.书本《语文园地四》2.教学课件3.准备教学活动和小组讨论题目4.学生课前阅读材料四、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向学生提出讨论问题,让学生参与,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主体教学1.教师介绍本课文段的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2.学生朗读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解读和点评,帮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
3.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4.针对教学重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拓展和引导,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活动设计1.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互动,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设计阅读小测验或问答环节,测试学生对文章的了解程度,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
4.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表现进行总结,强调知识点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五、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学过的知识点,思考课文背后的含义;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下节课讨论做准备;3.作文或阅读其他相关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达能力,通过课堂效果的观察和跟踪,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达到综合素质教育的效果。
《语文园地四》(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理解、欣赏,使学生掌握《语文园地四》中的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四》包括一篇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两篇略读课文《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以及“口语交际”、“习作”、“阅读卡”、“日积月累”等板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园地四》中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3.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略读课文《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10分钟)1. 学生自读略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篇课文,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略读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四、口语交际(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 学生分小组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习作(10分钟)1.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给出习作题目。
2. 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阅读卡(10分钟)1. 学生自读阅读卡中的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卡的训练,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运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 课文阅读:阅读《语文园地四》中的短文,理解短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口语交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4. 作文训练:以“我的理想”为主题,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运用方法;阅读理解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词语进行造句。
3.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短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讨论短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口语交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评价。
5. 作文训练:教师给出作文题目,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教师板书重点词语。
2. 课文内容:教师板书短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七、作业设计1. 回家作业: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作业:以“我的理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是否到位,短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是否深刻等。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
2.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当运用。
3.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4.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
5.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教学重难点】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
2.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当运用。
3.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准备横竖不同书写行款的纸张。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
2.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当运用。
3.能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并能正确使用顿号。
【教学过程】语文要素板块一交流平台1.回顾课文,引入话题。
(1)引导: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想一想在这四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是如何借助资料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的。
(2)学生交流。
2.以文为例,指导方法。
(1)阅读“交流平台”。
思考:搜集、整理的相关的资料,对理解文章的情感有什么作用呢?预设:①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②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2)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交流自己怎样使用资料。
预设一:可以借助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如,陆游为何临终长叹“但悲不见九州同”?林升为何愤怒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就更能体会陆游的伤痛和林升的愤慨。
预设二:通过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圆明园沉淀一百多年来的园林建筑的非凡、历史文物的丰富,所以说它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通过朗读,表现情感。
(1)思考:如何通过朗读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来?(2)阅读“交流平台”第3自然段,说说你学到的方法。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语速、语调和节奏的变化读出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2.发现词语在情感色彩上的不同。
3.理解逗号的用法,并正确使用。
4.学会横版与竖版两种写法。
5.积累描写国家政治民生的四字词语。
教学重点】学会分辨褒义词和贬义词,并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能把握文字情感基调,通过语速、语调和节奏的变化读出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小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研究“交流平台”。
1.读一读情景对话,找出朗读课文时如何表达情感。
2.练一练,学会运用。
下面这段文章选自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先想想课文表达什么感情?再想想用怎样的语速、语调、节奏来读?七子之歌(节选)香港我好比凤阙阶守夜的黄豹。
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咬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学生自由练,指名朗读。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追问二个问题:文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用怎么样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朗读?)1)教师指导:这篇文章表达了强烈的希望香港回归祖国的愿望,把香港比作儿子,大陆是母亲,母子分离是非常伤感的。
所以可以读得慢一点,语调低沉些,以体现受到的苦痛、伤感而又殷切希望回归的心情。
2)齐读,指名朗读。
二、发现词语在情感色彩上的不同。
出示两组词语,让学生分辨其情感色彩的不同。
三、理解逗号的用法,并正确使用。
教师讲解逗号的用法,并让学生练正确使用逗号。
四、学会横版与竖版两种写法。
教师出示横版和竖版的文字,让学生比较两种写法的区别,并练写出横版和竖版的文字。
五、积累描写国家政治民生的四字词语。
教师出示描写国家政治民生的四字词语,让学生研究并积累。
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不同部分,这个句子中逗号用于分隔毽子的不同种类。
)3)读这段话,哪些句子是主题句?毽子越做越讲究”是主题句,后面的句子都是对这个主题的进一步描述。
《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有通过朗读表达感情的方法,品味文字独特的魅力。
2.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3.了解书写的方法和布局,练习书写。
4.积累词语,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
1.掌握有通过朗读表达感情的方法。
2.积累词语,理解词语。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你读出诗人对祖国爱得深沉了吗?
二、交流平台
1.小组交流。
本单元的课文充满着浓浓的爱国之情,怎样通过朗读把充沛的感情表达出来呢?
2.展示汇报。
预设:
甲: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如,了解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就更能体会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伤痛和林升“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愤慨。
乙:我们还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如,通过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丙: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如,读出《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痛惜之情、《少年中国说(节选)》表达的壮志豪情。
朗读时可以
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
丁: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朗读出来,除了技巧,还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
三、词句段运用
(一)下面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1.出示词语。
举世闻名兴高采烈足智多谋呕心沥血
臭名远扬得意忘形诡计多端处心积虑
2.找出每组词语的意思有相同和不同。
预设:
(1)举世闻名臭名远扬
相同点:都表示很有名气影响很大。
不同点:“举世闻名”偏重于名声很大,用于褒义;“臭名远扬”偏重于坏名声传得很远,用于贬义。
造句: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之一。
(2)兴高采烈得意忘形
相同点:都表示高兴。
不同点:“兴高采烈”强调兴奋、欢快的样子,用于褒义;“得意忘形”强调人高兴得失去常态,用于贬义。
造句:游客们登上山顶看海上日出,个个兴高采烈。
(3)足智多谋诡计多端
相同点:都表示计谋多。
不同点:“足智多谋”形容有富有智慧,善于谋划,用于褒义;“诡计多端”形容坏主意很多,用于贬义。
造句: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就不怕敌人诡计多端。
(4)呕心沥血处心积虑
相同点:都表示想尽办法,谋划好久。
不同点:“呕心沥血”表示费尽心血做好事,用于褒义;“处心积虑”表示挖空心思做坏事,用于贬义。
造句:敌人处心积虑地想分化我们。
3.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预设:
足智多谋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以公事为借口,委托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不但答应了,还立下军令状,最后诸葛亮凭借妙计从曹操那里借来十万支箭。
诸葛亮真是足智多谋啊!
(二)读句子,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1.出示句子。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预设:
逗号和顿号都表示句中停顿。
顿号用于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物,通常是单个字、词语或短句。
一般说来,并列词语之间,不需要较大的停顿,则用顿号;比较长的句子或结构复杂的短语并列式,用逗号。
2.验证一下。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预设:
句中表示水果的“桃子,石榴、苹果”之间和第一句中表示方向的“东、西、南”一样用的是顿号。
3.牛刀小试。
加标点。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预设: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四、写字有方法
1.出示书写范例。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交流汇报。
预设:
A: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B: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C:竖着写的时候,要注意从右往左写。
D:写作者的名字与诗句的最后几个字对齐。
E:每个字和标点符号都不能压线。
F:在写每一个字的时候,大脑中要能想象出模线格中有一个田字格,每个字都要像写在田字格中一样去书写。
3.我会写。
试着写一写《题临安邸》和《己亥杂诗》吧。
五、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
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人寿年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
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词语有什么不同?
2.第一组。
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人寿年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预设:
(1)这一组词语都是赞颂之词,描写的是大平盛世的景象,描写了政治、经济、人们的生活等方面,是写生活安定、幸福的。
(2)理解词语。
太平盛世:指安定、兴盛的治世。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政通人和:政事顺遂,人民和乐。
形容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人健康,年成好。
形容生活安乐美好。
夜不闭户:夜间不用关闭门户睡觉。
形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
路不拾遗: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
形容社会风气很好。
3.第二组。
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
(1)这一组词语都是形容战乱、家破人亡的词语。
描写的是战争年代的景象,描写了国家支离破碎的状态,人们惨不忍睹的生活条件等。
(2)理解词语。
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
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流离失所: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
生灵涂炭:百姓像掉在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
家破人亡:形容家庭破裂,家人死亡。
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
民不聊生:人民没办法生活。
内忧外患:内有忧乱,外有祸患。
多指国家内部的不安定和外来的侵略。
4.背诵词语。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请你说一说。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