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文理解 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岳阳楼记》复习提纲一、重点解词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制,规模。
2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涯,边。
3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4晖,日光。
4大观:雄伟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
6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7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8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9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10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11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全。
12何极:哪有穷尽。
13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14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15把酒临风: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持、执。
16微斯人:(如果)没有这种人。
微,无、没有。
17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二、重点语句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废弃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该不会没有区别吧?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像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
(重点词:开,放晴)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重点词:景,日光。
惊,有“起”、“动”的意思)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重点词:去,离开)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重点词:宠,荣耀;偕,一起)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完全不同。
(重点词:求,探求。
为,指以物喜,以己悲两种心情)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不因为自然环境的优越和自己命运的畅达而欣喜,也不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自身命运的坎坷而悲伤。
(以,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廷为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江湖为民就为国君担忧。
岳阳楼记一、文学常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北宋政治家。
二、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岳阳楼一带的胜景,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高尚情操,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激励。
三、文章结构:(一)(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二)(2—4)概括写岳阳楼的景色,并细致描写了在不同景色前,登临岳阳楼的迁客骚人的不同感受。
1.(2)概述岳阳楼前的壮观景象,转入登临者的览物情怀。
2.(3)描写一幅阴冷的画面,接着用“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当时“迁客骚人”们普遍的悲伤心态。
3.(4)描写一幅晴朗的画面,接着用“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了当时“迁客骚人”们一时的喜悦之情。
(三)(5)抒发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四、知识点归纳:1、重点词义解释:(1)越明年:及,到(2)朝晖夕阴:日光(3)然则:虽然如此,那么(4)南极潇湘:尽(5)淫雨:连绵的雨(6)连月不开:放晴(7)薄暮冥冥:迫近(8)春和景明:日光(9)波澜不惊:起动(10)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11)长烟一空:全(12)宠辱偕忘:一起(13)把酒临风:持执(14)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之前(15)居庙堂之高(进):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16)处江湖之远(退):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17) 增其旧制(规模) (1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19)锦鳞游泳(美丽的鱼) (20) 属予作文以记之(写文章)(21)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22)居庙堂之高(朝廷)(23)谪守巴陵郡(古代官吏降职或远调)(2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25)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26)岸芷汀兰(小洲)(27)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28)把酒临风(面对)2、重点句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岳阳楼记》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二、基础知识(一)字音梳理谪()守朝晖()夕阴霏霏()薄暮冥冥()霪()雨心旷神怡()皓()月宠辱偕()忘潜行()浩浩汤汤()潇()湘属()(二)词语梳理【通假字】百废具兴具:jù俱,全部。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嘱,嘱托。
【古今异义词】1、增其旧制。
(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2、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天气)3、去国怀乡。
(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4、至若春和景明。
(景古义:日光今义:风景)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6、微斯人。
(微古义:没有今义:微小)7、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一词多义】1、夫(1)其夫呓语(丈夫)(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叹词)(3)予观夫/若夫淫雨霏霏(那)2、去(1)则有去国怀乡(离开)(2)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3)公然抱茅入竹去(方向)3、和(1)至若春和景明(和煦)(2)政通人和(和乐)(3)天稍和(暖和)4、开(1)连月不开(放晴)(2)开我东隔门(打开)(3)旁开小窗(设置)(4)林霏开(消散)5、则(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2)然则北通巫峡/然则何时而乐(那么)(3)则有去国怀乡/则有心旷神怡(就)6、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2)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7、极(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2)感极而悲者矣(极点)(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8、薄(1)薄暮冥冥(动词,迫近)(2)锦衾薄(单薄)(3)妄自菲薄(轻视、看不起)9、或(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10、一(1)一碧万顷(数词)(2)长烟一空/传一乡秀才观之(全)(3)在洞庭一湖(整个)11、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2)属予作文以记之(来)(3)全石以为底(把,用)12、通(1)北通巫峡(通向)(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3)政通人和(顺利)13、为(1)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3)为嵁,为岩(成为)(4)全石以为底(做)14、空(1)而或长烟一空(消散)(2)皆若空游(在空中)(3)浊浪排空(天空)15、霏(1)若夫淫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林霏开(雾气)【重点词语】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岳阳楼记》复习题(一)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因罪贬谪流放)守巴陵郡。
越.(到了)明年,政通(顺利)人和(和乐),百废具(同“俱”,全,都)兴。
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在)其上。
属(同“嘱”,嘱托)予作文以记之(代指这件事)。
1,解释划横线的词2,翻译下列句子①.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3,回答下列问题①.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③.概括以上文段内容?(答: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④.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写滕子京的政绩,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缘由,为下文做铺垫。
)⑤.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努力处理政事,表现他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二)予观夫巴陵胜(美好)状,在洞庭一湖。
衔(连接)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广阔)无际涯(边际);朝晖(日光)夕阴,气象( 景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壮丽景象)也。
前人之述备(详尽)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到达)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大概)无异(不同)乎?1,解释划横线的词2,翻译下列句子①.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景象变化无穷。
)③.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些都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3,回答下列问题①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岳阳楼记》复习知识点1.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范仲淹通过对楼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包括楼台府第,园林建筑和山水风光等。
如“亭亭而上,肆旋九折;层峦叠翠,上近青冥”等描写了楼的规模宏大和独特的建筑技艺。
2.岳阳楼的历史沿革:范仲淹在文章中回顾了岳阳楼的历史,从楼的初建,到毁于废黜之初,再到重建,将其与历史事件相结合,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岳阳楼的兴衰沧桑。
范仲淹通过描写岳阳楼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家国兴衰的忧思。
3.对家国兴衰的忧思:范仲淹在文章中多次表现出对家国兴衰的忧思,通过对岳阳楼的历史故事的回顾,以及楼中所描绘的“十五年韶华矣”等形象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时局动荡的担忧与不安。
4.范仲淹的忠诚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倾注了自己对家国的忠贞之情。
他通过对岳阳楼的描述和对楼中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家国的忠诚和为国家出谋划策的决心。
他写道:“至今犹未敢竭其意也”,表达了自己仍然愿意为国家尽职尽责的决心。
5.文学技巧的运用: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
如重心转移的描写手法:“臆则为期”、“右将军阁”。
同时还有对景物的描写,如“流风余响”的音乐感受、“徽燕于飞、还燕于止”等通过对虚实变幻的描写,使文中景物更加生动。
6.反思与启示:整篇文章给人以启示与反思,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和对家国兴衰的思考,范仲淹表达了对国家发展的忧思和自己的愿望。
读者从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思考和启示。
以上是对《岳阳楼记》的复习知识点。
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范仲淹的文学技巧和他思考家国兴衰的忧思。
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关于社会发展,自然与人类,以及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担当的思考。
《岳阳楼记》复习资料《岳阳楼记》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公正”,著有《范文公正文集》。
二、概括本文部分和层次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段),写作记缘由。
着重说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第2—4段),为全文主体,写洞庭湖上的不同景物和登楼者对景物的不同感受。
第一层(第2段),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第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第5—6段),抒发作者的宽大胸怀和政治抱负。
这是全文的核心,上文叙事、写景、抒情均系为此而设。
三、中心及字词句式:1.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通过写景,描写了“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并由此过渡到议论,从而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既是自勉,又是与友人共勉。
2.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3.词类活用百废具兴废:形容词作名词用,愿意为废弃,这里的意思是废弃的事。
北通巫峡北:名词作状语,愿意为北面,文中的意思是往北4.一词多义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和:政通人和至若春和景明空:浊浪排空而或长烟一空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通:北通巫峡政通人和一:而或长烟一空一碧万顷极:南极潇湘感极而悲者矣之:属予作文以记之览物之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以: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予观夫巴陵胜状高处不胜寒四、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滕téng谪zhé守浩浩汤汤shng淫yín雨霏霏fi樯qióng倾楫jí催岸芷zh汀tng兰嗟ji2.重点注释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守:做州郡的长官2.越明年越:到了明年:第二年3.增其旧制制:规模。
《岳阳楼记》考点知识点梳理打印版+答案版《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一、作者作品。
《岳阳楼记》选自___ 。
作者_ __(989-1052),字希文。
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__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二、文体常识。
记:“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三、写作背景《岳阳楼记》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四、内容概括。
课文第一段,简要记叙作记的缘由、背景,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二段,概括描写由岳阳楼、洞庭湖的景色并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三、四段分别描写阴晦和晴朗时的景色,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
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第五段的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
五、字音字形(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滕谪日星隐曜浩浩汤淫薄雾冥偕樯倾楫岸芷汀心旷神怡宠辱xié(朝hu薄暮míng míng皓属予作文樯倾楫摧(六、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二)通假字1.百废具2.属(三)古今异义1.气象万千(___________)2.微斯人(____________)3.去国怀乡(___________)4.春和景明(___________)(四)词类活用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____)2. 百废具兴(_________)3. 北通巫峡(_________)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一词多义1.和:2.通:3.观:4.空:5.一:6.极:感极而悲者矣(_________)此乐何极(_________)7.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_________)会宾客大宴(_________)8.国:去国怀乡(_________)死国可乎(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9.或: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或以为亡(_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_)10.以: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七、特殊句式1. 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示判断。
文言文岳阳楼记复习要点文言文岳阳楼记复习要点一、生字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ɡ)潇(xiāo)湘属(zhǔ同"嘱")二、重点解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员降职或远调。
越明年:及,到。
百废具兴:同"俱",全,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扩大;//规模。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在。
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
//我;//来。
予观夫巴陵胜状:那;//胜景,好景色。
衔远山,吞长江:用嘴含,引申为包含。
浩浩汤汤:水流大而急。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边;//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描述;//完全,详尽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既然)这样,那么……//尽。
迁客骚人:降职远调的人;//诗人。
霪雨霏霏:连绵的雨;//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放晴;浊浪排空:冲向天空。
薄暮冥冥:迫近;去国怀乡:离开春和景明;日光;沙鸥翔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小草;//小洲;//形容香气很浓。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上,全。
此乐何极:穷尽。
宠辱偕忘:荣耀://一起。
把酒临风:持、执。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两者之为:或许;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居庙堂之高:在朝廷做官。
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做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之前;在……之后微斯人(登斯楼也),吾谁与归:没有;这;归依。
若夫:像那。
至若:至于。
嗟乎:唉。
不以物喜:因为。
心旷神怡:愉快。
三、文章知识积累: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记叙)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
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岳阳楼记》(考点复习)1.范仲淹989一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作者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生动描绘了“迁客骚人”登楼所观之景及触发的“悲”“喜”之情,并通过褒扬“古仁人之心”,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同时也有劝慰友人之意。
⑴[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⑵[越]到。
⑶[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⑷[具]同“俱”,全、皆。
⑸[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⑹[制]规模。
⑺[属]同“嘱”,嘱托。
⑻[胜状]胜景,美景。
⑼[胜]美好。
⑽[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⑾[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⑿[际涯]边际。
⒀[朝晖夕阴]早晚阴晴明暗多变。
⒁[晖]日光。
⒂[大观]壮丽景象。
⒃[前人之述备]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⒄[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⒅[然则]如此…那么。
⒆[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⒇[极]至、到达。
(21)[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22)[迁]贬谪、降职。
(23)[骚人]指文人。
(2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5)[得无]表推测。
(26)[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
下文的“至若”用法与此相同(27)[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28)[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29)[开]指天气放晴。
(30)[排空]冲向天空。
(31)[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32)[曜]光芒。
(33)[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34)[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35)[倾]倒下。
(36)[摧]折断。
(37)[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38)[冥冥]昏暗。
(39)[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40)[国]指国都。
(41)[景]日光。
(42)[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27、《岳阳楼记》复习要点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1)范仲淹,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为文正。
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文体积累:记、说、序、书、铭、传(3)背景: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处于身遭贬谪政治失意的人生低谷。
但作者并不因为宦海沉浮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而是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忧乐系于天下,始终以利民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表现出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2、应注意的字音和字形:属浩浩汤汤滕谪守巴陵郡百废具兴际涯朝晖潇湘淫雨霏霏隐曜潜形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忧谗畏讥萧然万顷沙鸥岸芷汀兰沉璧心旷神怡宠辱偕忘3、通假字:属同嘱,嘱咐,嘱托。
具同俱,全,皆。
4、重点词义:谪守越明年旧制作文然则南极不行薄暮景明不惊而或是进亦忧先天下┄┄后天下┄┄5、成语: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百废俱兴先忧后乐6、一词多义:观岳阳楼之大观(景象)备前人之述备矣(详尽)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万事俱备(具备)开连月不开(放晴)微微斯人(没有)日出而林霏开(散开)土膏微润(稍微)临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当着,对着)吾谁与归(归依)临溪而渔(走到)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翼然临于泉上(靠近)一①长烟一空:全,都②一碧万顷:一片③在洞庭一湖:整个国国都则有去国怀乡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国恒亡或有时而或长烟一空或许或异二者之为居处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住面山而居通顺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过初极狭,才通人旷开朗则有心旷神怡宽广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不以物喜其语气词其喜洋洋者矣代词:那其必曰7、古今异义制古义:规律增其旧制. 今义:制度.备古义: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今义:准备.景古义:日光至若春和景明。
今义:景物。
尝古义:曾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今义:品尝。
微古义: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今义:微小。
8、词类活用北、南:向北,向南(名词作状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形容词作状语,这里是“在……之前”。
【课内文言复习题集】《岳阳楼记》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1.作家:范仲淹,北宋(朝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二、课文分析1.主旨:本文通过描绘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描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览物之情”,并由此过渡到议论,从而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及旷达胸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既是自勉,也是与友人共勉.2.内容梳理:●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盛况以及作记的缘由。
(叙述)●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了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色,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悲喜之情.(描写、抒情)●第三部分(第5段):抒发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及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议论)三、习题A套阅读《岳阳楼记》第一、二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选文出自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人名)的《岳阳楼记》。
(2分)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属予作文以.记之.(他)嘱托我写文章以便记录这件盛事。
(关键词:属、作文、以、之;注意补上主语)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错在“可见大兴土木,劳命伤财".))(3分)A.“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B.重修岳阳楼的盛况是“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可见大兴土木,劳命伤财.C.“衔远山……际涯”从空间上写洞庭湖广阔浩淼;“朝晖……万千"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景象千变万化。
D。
第二段“前人之述备矣"与前文“唐贤今人诗赋"相照应。
B套阅读《岳阳楼记》第三、四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上文节选自课文《岳阳楼记》,作者是北宋/宋朝(朝代)的范仲淹.(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商人和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
重点文言文复习——《岳阳楼记》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朝代。
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二、重点实词解释:1、谪:2、守:3、百废具兴:4、属予作文以记之:5、胜状:6、横无际涯:7、朝晖夕阴:8、大观:9、然则:10、南极潇湘:11、迁客:12、骚人:战国时作《》,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13、若夫:14、淫雨:15、霏霏:16、连月不开:17、排空:18、薄暮冥冥:19、春和景明:20、波澜不惊:21、沙鸥翔集:22、锦鳞:23、岸芷汀兰:24、郁郁:25、长烟一空:26、何极:27、宠辱偕忘:28、尝求:29、古仁人:30、或异二者之为:31、先天下:32、后天下:33、微斯人,吾谁与归:三、句子翻译: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浩浩汤汤,横无际涯:4、朝晖夕阴:5、前人之述备矣:6、南极潇湘: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8、日星隐曜:9、山岳潜形:10、樯倾楫摧:11、薄暮冥冥:1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13、波澜不惊:14、上下天光,一碧万顷:1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6、岸芷汀兰:17、长烟一空:18、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9、宠辱偕忘:20、把酒临风:21、或异二者之为:2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3、居庙堂之高:24、处江湖之远:25、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6、微斯人,吾谁与归?四、句子停顿: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予观夫/巴陵胜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前人之述/备矣6、若夫/霪雨霏霏7、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8、至若/春和景明9、而或/长烟一空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1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六、内容理解:主旨:1、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岳阳楼记》常考知识点归纳一、常考词语解释(直击天津语文中考第9题)(一)改正下列错误解释(以下为考试经常出现的错误选项)1. 则有去国.怀乡国:国家2.至若春和景明景:景色3 .或异二者之为或:有的人 4.而或长烟一.空数词,一个5.增其旧制制:制度6.宠辱偕忘偕:和谐7 静影沉璧.璧:青绿色的玉8.谪守.巴陵郡守:守卫9. 薄.暮冥冥(稀薄)10. 沙鸥翔集.集:集合11. 连月不开.开:开放(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以下为考试常出现的正确选项即陪衬迷惑项)1. 前人之述备.矣2.予观夫巴陵胜状.. 3.前人之述备.矣4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6 .去.国怀乡7.朝晖.夕阴8.樯倾.楫摧9 迁客骚.人10 薄暮冥.冥11. 微.斯人12. 百废具.兴13. 宠.辱偕忘14. 先.天下之忧而忧15. 锦鳞.游泳16. 把.酒临风17 南极.潇湘(三)常考的通假字1 百废具.兴.2 属.予作文以记之二、常考句子常识(直击天津语文中考第10题)(一)关于句子朗读节奏划分1、明显有误的: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 若/夫/淫雨霏霏③.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④. 然/则/何时而/乐耶2、划分正确的:①. 若夫/淫雨霏霏②. 而或/长烟一空③.然则/何时而乐耶④. 先天下之忧/而忧⑤.吾/谁与归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二)关于句式(本课典型句式为倒装句和判断句)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微斯人,吾谁与归4.微斯人,吾谁与归5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三、课文理解(直击天津语文中考第11题)(一)指出下列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1.课文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喜到悲的情感变化。
2.第三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高昂。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
第四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低。
《岳阳楼记》复习知识点一、背景介绍1.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坐落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位于洞庭湖南岸。
2.岳阳楼的历史:最早的岳阳楼建在于西晋时期,历经多次兴建与毁损,今日所见的岳阳楼是在明朝重修的。
3.范仲淹的生平: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子深,北宋时期的文臣,尤以为官清廉、施政有为而闻名。
二、《岳阳楼记》全文分析1.第一部分:云台山文章篇首即直接引述杜甫《登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来描绘云台山的雄伟壮观,以此为开篇突出其独特的历史地理优势。
2.第二部分:临湘楼范仲淹通过回忆,追述了自己游历临湘楼时的景致,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第三部分:赞岳阳楼文章开始描写岳阳楼的高耸壮丽,突出其在洞庭湖畔的独特地理位置。
然后叙述了岳阳楼的历史,以及它在文人雅士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4.第四部分:历史故事范仲淹通过回顾历史故事,如岳阳三绝、“黄钟毁弃音尘绝”等,寄托了他对乱世英雄的敬仰,并对时代的深思熟虑。
5.第五部分:个人功名范仲淹在文章的最后,通过回忆自己的官运、历次任职,表达了对功名的矛盾心态,他在文章中通过描写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故事,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6.结尾文章以回到现实生活的状态,通过对云台山的描写,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岳阳楼,不禁引起读者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三、文学特点和表现手法1.描写手法:范仲淹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描写更加生动。
例子:(1)天下之观,盖出于此乎?,通过以问句为开头,凸显了岳阳楼的地位和景观的壮丽。
2.抒发情感:范仲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自身的交融,表达了对乱世英雄和功名的忧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时代思考:范仲淹通过回顾历史故事,对晚唐五代以来的乱世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并对封建社会的腐败以及功名利禄的浮浅表示质疑。
4.象征意义:岳阳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物,还象征着范仲淹思想的彰显,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
《岳阳楼记》复习提纲一、解释加点字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做州郡的长官 3. 增其旧制.规模 4. 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景,好景色 5. 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6. 横.无际涯广远7. 横无际涯..边8. 朝晖.夕阴/至若春和景.明:日光9. 前人之述备.矣详尽10.然则..北通巫峡虽然如此,那么11. 迁客..骚人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12.迁客骚人..:诗人。
13. 得无..异乎.:莫非……吧,大概……吧。
14. 若夫..淫雨霏霏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像那”。
15. 若夫淫雨..霏霏连绵的雨16. 若夫淫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7. 连日不开.放晴18. 日星隐曜.光辉19.薄.暮冥冥迫近20. 则有去国.怀乡国都21.忧谗畏讥.批评指责别人22. 波澜不惊.这里是起、动的意思。
23. 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24. 锦鳞..游泳美丽的鱼25. 而或..长烟一空偶尔或许26. 静影沉璧.圆形的玉。
27. 则有心旷.神怡开阔28.则有心旷神怡.愉快29. 宠.辱偕忘荣耀30. 宠辱偕.忘一起31. 把.酒临风持、执32.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33.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时品德高尚的人34.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35. 或异二者之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36. 微.斯人,吾谁于归没有37. 吾谁于归.归依二、一词多义1.和:政通人和.和乐春和.景明和煦2.通:北通.巫峡到达,通往政通.人和通顺、顺利3. 极:南极.潇湘尽此乐何极.穷尽感极.而悲者矣极点4.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5. 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6. 居:居.庙堂之高处在面山而居.居住不可久居.停留7. 一: 一.碧万顷一片长烟一.空全8. 进: 是进.亦忧,退亦忧在朝廷做官进.尽忠言进献(奉献)9. 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吧?《岳阳楼记》复习要点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 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对会于此;览 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霍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 倾楫摧;薄雾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生字注音谪(zh e )守朝晖(hu 1 )夕阴霏霏(f ei )薄暮冥冥(mmg )淫(y m )雨心旷神怡(y i ) 皓(he )月宠辱偕(xi e )忘。
潜行(qi 印)浩浩汤汤(sh mg )潇(xi do )湘 属(zh U 同“嘱”) 二、重点解词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际:涯,边。
上。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全。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持、执。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
微,无、没有 。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三、重点语句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 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岳阳楼记》本文的中心思想答:通过描写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知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警策自己。
1.文中的“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那作者为何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答:作者当时被流放,“古仁人”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作者的理想所在。
作者所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想境界也应合了“古仁人”拥有的坚定意志和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品格。
所以在文中议论这个人物。
2.“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
这段话中所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议论。
作用: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宽阔的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答: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
4.如何理解“进亦忧,退亦忧”一句?答:“进亦忧”照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照应“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句话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5.“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答:他们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产生或喜或悲的感情(或“以物喜,以己悲”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用自己的话概括“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岳阳楼记》
本文的中心思想
答:通过描写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知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警策自己。
1.文中的“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那作者为何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答:作者当时被流放,“古仁人”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作者的理想所在。
作者所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想境界也应合了“古仁人”拥有的坚定意志和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品格。
所以在文中议论这个人物。
2.“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
这段话中所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议论。
作用: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宽阔的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答: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
4.如何理解“进亦忧,退亦忧”一句?
答:“进亦忧”照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照应“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句话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5.“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
答:他们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产生或喜或悲的感情(或“以物喜,以己悲”
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用自己的话概括“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答:第一种: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讽刺的悲伤。
第二种: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偕忘的喜悦。
目的: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8.文章第二段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题目,此外还有什么作用?
答:“衔”和“吞”把远山长江与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同时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景
9、联系全文,说说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看法或理解。
答:范仲淹的这句话体现了忧君思想,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10、文章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试简述其原因。
答:写景不是本文的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11.“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区别在哪?
答: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本文的议论点明了作者的“忧乐”观,这种“忧”“乐”与前文“迁客骚人”的“悲”“喜”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
作者的忧乐观是以天下为基础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是以自己的得失和外物的好坏为前提,是以物喜,以己悲。
13.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地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
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答: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14.文章除了对“迁客骚人”与“古仁人”进行了对比的描述之外,还在哪些方面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答:①洞庭湖阴晴自然景物描写方面②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③古仁人的忧乐观。
15.为何要写滕子京被谪,政绩却很卓著?
答:1、说明滕子京是一个好官。
2、为后文议论做铺垫。
3、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赞美和对当政者的不满。
4、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用原文回答:
1.由写洞庭湖的浩瀚气势过渡到写迁客骚人不同情怀的句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迁客骚人见到不同景物产生了不同的感情,
写悲情的句子: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表达欢喜的句子: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从空间上形容洞庭湖的广阔浩淼“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从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作者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前人之述备矣。
5.由古仁人旷达的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得出的论断是:是进亦忧,退亦忧。
6.与“悲”照应的八个字: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与“喜”照应的八个字: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在第二自然段中总领下面两个自然段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8.总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9.重修岳阳楼后的变化的句子: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0.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
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静影沉璧。
11.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阐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3.文章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二者之为”的具体内容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和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5.通过写“花草鸟虫”来展现春景美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6.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7.能体现作者作记缘由的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18.突出滕子京政绩(赞美滕子京)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