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914.50 KB
- 文档页数:67
解读《高息技术新课标》(北大附中冬梅)必修模块与初中之衔接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设置的指导思想,是意图使学生在持续信息技术经历的基础上,更多关注课程的深层次涵。
该模块所依托的技术容不宜过分提高,可以在初中经验的基础上注入一定的实用技巧,将课程重点转移到适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上。
对于具备了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可以顺利而充实地展开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建议教师通过补课等形式使其尽快跟上。
模块容之间的衔接•各选修模块带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取向色彩。
与必修模块相比,各选修模块是沿技术分类纵向设置的,如程序设计取向,多媒体技术取向,网络技术取向,数据库取向,人工智能取向。
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设计中,采用了一个维持技术水平(指不将课程焦点定位在提高建立在各类应用工具及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上面)而提高文化含量与水平的思路,由于在此之前初中课程已经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泛泛的基础,所以,“信息技术基础”事实上成为一个涉及上述多个分类的技术横向的课程。
因此,“信息技术基础”中就会有许多地方与选修课程的容相接触。
即使是各个相邻的必修模块,也同样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接触。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整体,其中各个部分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在联系,意图机械地将其切割开反而是不应发生的错误。
同样,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科目之间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接触甚至交叠,比如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课程在“算法”上的交叠。
所以,进行课程设计时,我们具体采用了三种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方法在教材编写及课程实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一种:缩小两个不同课程或者不同模块之间交叠容的量,减少交叠的课时数。
这种办法在教材编写阶段使用比较有效。
譬如,使交叠课时减少到2个课时以下,既能表现容的有机连续,又使教师容易在教学过调整使教学稳定有序为原则。
比如:在高一上学期,数学课程中已经安排了12个学时的算法容。
而到了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时,其中的算法就可以是复习,简单重提即可进入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容,并借助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使学生在学习使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同时,进一步领会算法思想的精要,体会并认识其应用价值。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即:(1)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3)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以上理念体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多视角的价值观。
从重点关注知识与技能到关注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的教育是以提供人生的发展基石为宗旨;强调问题解决,关心生活实际。
在课程目标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
总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针对这个总目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一步说明了分目标。
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及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结构体系为1+5,基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为学生提供知识基础,是选修模块学习的前提。
五个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注重技能与人文的培养,支持个性发展。
选修模块的设置,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体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新特点。
确定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培养,规定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内容,阐述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的;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强调“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正确应用;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更加注重方法和思想的挖掘;进一步强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性、文化性。
在评价方面,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强调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调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评估,以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其意义和影响。
一、从简到繁,由浅入深: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让我们从概念和目标出发,简单了解一下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据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文件显示,该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技能、基本维护知识、基本应用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素养。
这些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
在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具体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网络基本知识、信息处理基础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设置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程标准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规定,这些内容的详细设计和规定,有利于实现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二、总结回顾: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影响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进行规范和指导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该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将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将为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也将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加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生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引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的背景和意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教学指导文件,旨在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素养的发展。
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可以提高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按照不同的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需要掌握的内容。
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通信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
2. 能力与素养除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养。
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等。
课程标准提供了相关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指标,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标准。
3. 实践与创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实践。
课程标准提供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和项目,帮助学生培养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三、如何有效应用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应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1. 教师教师应该深入研读课程标准,了解标准中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学生学生应当主动学习和探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项目。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2020概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日益发展的科技社会。
2020年发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对以往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更加契合当今社会的需求。
在本文中,将对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解读,深入探讨其内涵和意义。
一、前沿技术的引入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内容方面进行了更新和扩充,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引入了一系列前沿技术。
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知识被纳入到了课程标准中,这意味着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成果,了解并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科技前沿的认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能力的强化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还强调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比如编程设计、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从而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
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跨学科融合的特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还突出了跨学科融合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
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进行交叉,通过多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应用。
这种跨学科融合既有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理解,又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总结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前沿技术引入、实践能力强化和跨学科融合等方面都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和改进。
这些改变使得课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契合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知识体验。
相信随着这一新标准的实施,学生们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发布时间:2010-04-19 08:46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二、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思路与模块结构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的阶段,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
解读《高息技术新课标》(北大附中冬梅)必修模块与初中之衔接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设置的指导思想,是意图使学生在持续信息技术经历的基础上,更多关注课程的深层次涵。
该模块所依托的技术容不宜过分提高,可以在初中经验的基础上注入一定的实用技巧,将课程重点转移到适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上。
对于具备了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可以顺利而充实地展开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建议教师通过补课等形式使其尽快跟上。
模块容之间的衔接•各选修模块带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取向色彩。
与必修模块相比,各选修模块是沿技术分类纵向设置的,如程序设计取向,多媒体技术取向,网络技术取向,数据库取向,人工智能取向。
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设计中,采用了一个维持技术水平(指不将课程焦点定位在提高建立在各类应用工具及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上面)而提高文化含量与水平的思路,由于在此之前初中课程已经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泛泛的基础,所以,“信息技术基础”事实上成为一个涉及上述多个分类的技术横向的课程。
因此,“信息技术基础”中就会有许多地方与选修课程的容相接触。
即使是各个相邻的必修模块,也同样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接触。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整体,其中各个部分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在联系,意图机械地将其切割开反而是不应发生的错误。
同样,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科目之间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接触甚至交叠,比如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课程在“算法”上的交叠。
所以,进行课程设计时,我们具体采用了三种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方法在教材编写及课程实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一种:缩小两个不同课程或者不同模块之间交叠容的量,减少交叠的课时数。
这种办法在教材编写阶段使用比较有效。
譬如,使交叠课时减少到2个课时以下,既能表现容的有机连续,又使教师容易在教学过调整使教学稳定有序为原则。
比如:在高一上学期,数学课程中已经安排了12个学时的算法容。
而到了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时,其中的算法就可以是复习,简单重提即可进入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容,并借助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使学生在学习使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同时,进一步领会算法思想的精要,体会并认识其应用价值。
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理解作者:尹霞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19期教育部颁布最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该《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层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这3个层面的培养目标是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对它们能否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是贯彻实施新《标准》和改革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关键所在。
1 明确提出“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在从计算机教育转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最关键的转型在于从计算机操作的培养转向信息素养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高中学生的“零起点”问题将逐步消失,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将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坚持的根本理念和实际教学活动的总目标。
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2 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是新《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研究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相对于西方一些国家的学生来说,我国的学生在学习上的2个突出特点就是理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较低;解题能力较强,创新能力较弱。
当然,这是一个从小培养的问题。
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客观的物质条件保证是必须的。
目前,很多学校的计算机设备条件较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重接受轻质疑、重使用轻理解的偏执教育理念是密切相关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课标解读本模块是培养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是学习整个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各选修模块的基础,为必修模块,对所有高中学生具有普遍价值。
建议在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来有效地处理和交流信息、表达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信息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本模块的教学要注重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要逻辑线索,强调在大众化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信息素养的建构;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历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本模块由4个主题组成:(一)信息的获取1.内容标准(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信息传播渠道及其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例烽火台、信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代表着信息传播的不同阶段。
(2)通过实例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方法,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例碰到具体问题时,在信息价值的确定上要有一个权衡,举例说明你是如何进行权衡的。
(3)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4)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恰当地使用不同的方法检索所需信息。
例尝试针对当前学科学习的某一专题,尝试使用多种搜索引擎收集相关信息。
2.活动建议(1)到学校图书馆查阅图书,分别使用卡片图书检索系统和计算机图书检索系统检索图书,了解如何通过编号、书名或作者等线索查找一本书。
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便利性。
分析现有图书检索系统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试就图书流通效率和检索方便程度等方面向图书馆长提出改进建议。
(2)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甚至是同步)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
比如在因特网普遍使用以前,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大约为每天一次,广播电视里的天气预报每天也只有有限的几次。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北大附中李冬梅)必修模块与初中之衔接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设置的指导思想,是意图使学生在持续信息技术经历的基础上,更多关注课程的深层次内涵。
该模块所依托的技术内容不宜过分提高,可以在初中经验的基础上注入一定的实用技巧,将课程重点转移到适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上。
对于具备了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可以顺利而充实地展开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建议教师通过补课等形式使其尽快跟上。
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各选修模块带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取向色彩。
与必修模块相比,各选修模块是沿技术分类纵向设置的,如程序设计取向,多媒体技术取向,网络技术取向,数据库取向,人工智能取向。
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设计中,采用了一个维持技术水平(指不将课程焦点定位在提高建立在各类应用工具及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上面)而提高文化含量与水平的思路,由于在此之前初中课程已经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泛泛的基础,所以,“信息技术基础”事实上成为一个涉及上述多个分类的技术横向的课程。
因此,“信息技术基础”中就会有许多地方与选修课程的内容相接触.即使是各个相邻的必修模块,也同样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接触。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整体,其中各个部分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意图机械地将其切割开反而是不应发生的错误。
同样,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科目之间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接触甚至交叠,比如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课程在“算法”上的交叠。
所以,进行课程设计时,我们具体采用了三种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方法在教材编写及课程实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一种:缩小两个不同课程或者不同模块之间交叠内容的量,减少交叠的课时数。
这种办法在教材编写阶段使用比较有效。
譬如,使交叠课时减少到2个课时以下,既能表现内容的有机连续,又使教师容易在教学中通过调整使教学稳定有序为原则。
比如:在高一上学期,数学课程中已经安排了12个学时的算法内容.而到了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时,其中的算法就可以是复习,简单重提即可进入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内容,并借助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使学生在学习使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同时,进一步领会算法思想的精要,体会并认识其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