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方法管理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方法管理程序

1目的

对选用的检验方法采用同行公认的确认、验证及评审,以保证所选用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程序能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确认其符合相应的用途。

2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开展的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工作。

3职责

3.1科主任:负责比对实验方法的批准和审核。

3.2质量技术负责人:负责比对试验的组织和管理。

3.3各专业组长:负责检验方法的日常监督。

4要求

4.1检测方法的选择

4.1.1实验室应采用满足临床需要并适用于所进行的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当临床所指定的检测方法不合适或已过期,应通知临床并说明理由。

4.1.2当临床未指定所采用的方法时,实验室应优先选择标准检测方法。若无标准检测方法,实验室应首先使用在已出版的公认或权威教科书中、经同行评议的书刊或杂志中,或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法规中所明确的程序(方法).。如果应用的是内部的规程,则应确认其符合相应的用途并形成文件。

4.1.3实验室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应保持最新有效版本,并现行受

控。

4.2方法的确认

实验室采用非标准方法时,应对所选用的方法采取以下措施之一或其组合进行证实和确认: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与其它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评审;根据对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科学理解,对所得结果不确定度进行的评定。

4.3精密度核实实验操作要点和要求

3.3.1做精密度试验用的样品一定要稳定;它的基本组成应尽可能相似于实际检测的病人标本;样品中的分析物含量应在该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处,或者在有临床意义的水平。有可能的haunted,做2个水平的精密度实验。可以使用的样品包括控制品(必须和实验中进行每天质量控制用控制品时两个不同的样品)、校准品、已经检测过的患者标本、或具有血清基质的定值材料。

4.3.2如果对公司的检测系统作实验证实或核实,则选取的样品分析物含量应尽量与公司对检测系统性能评估是采用的含量一致,便于比较。

4.3.3采用冰冻保存的样品一定要注意内含分析物的稳定和瓶间差,要严格控制每次复溶冻干品时使用的复溶液的质量、开瓶要小心谨慎、加液准确、控制使冻干块侵润并复溶的时间,注意混匀的操作手法等。实验时按照厂商操作规程要求做好校准,,常规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每次实验时,只使用在控的数据为核实实验原始

资料。出现失控时,必须重做核实实验。

4.3.4实验安排20天,每天做2个浓度水平。批内时将评价样品随机插入病人标本中被检测,一批内连做20次;天间时每天做一次评价样品,累计20次结果。

43.35收集实验数据,计算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从CLIA 788允许误差表中查阅评价的该项目允许误差范围。1/4CLIA’88允许误差范围为批内不精密度判断限,1/3CLIA’88允许误差范围为天间不精密度判断限。也可根据生物学变异确定的不精密度作为天间不精密度判断限(I<0.5CVI)。小于或等于判断限的,监测系统的不精密度属可接受;大于判断限的,表示精密度不符合要求。

4.3.6如果在一个分析系统上可以做多个项目的检测,千万不可用一个项目组成的检测系统被评价资料,认可分析系统所有项目检测系统的性能。

4.4准确度核实实验操作要点和要求

实验室准备用一个新的检测系统或测定方法(或新的试剂盒、新仪器)进行病人标本测定前,应与原有的检测系统或公认的参考方法一起检测一批病人标本,从测定结果的差异了解新检测系统或方法引入后的偏倚。如果偏倚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说明新检测系统或方法替代原有检测系统或方法不会对临床引起明显偏倚。

4.5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评价实验操作要点和要求

4.5.1实验操作要点与要求

4.5.1.1进行可报告范围实验的样品必须与真实标本尽可能相

似,也要与真实标本具有相同的基体状态。

4.5.1.2最好有五个或以上的系列浓度的实验样品,浓度范围遍及整个预期可报告范围。最高浓度的样品应达到可报告范围的上限。各实验样品内分析物浓度呈等比例关系,不要呈倍比关系。

4.5.1.3若能收到含低浓度分析物的病人样品(如血清),将外观澄清的混合样品离心,一分为二。在一份混合样品中加入高浓度分析物贮存液,加入体积不得超过混合样品体积体积的1/10,但又可使样品中分析物浓度达到高限,充分混匀后为高值(H)样品。在另一份混合样品中加入配制分析物贮存液的溶剂,加入量等于前一份样品中加入的贮存液体积,充分混匀后低值(L)样品。将H 和L。样品按;5L、4L+1H、3L+2H、2L+3H、1L+4H、5H关系各自配制混合,形成系列评价样品。

4.5.1.4若收不到低值样品,可收集高值样品,用生理盐水作系列不同程度稀释,形成系列评价样品。

4.5.1.6一天内做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由低到高重复测定3次,第二次实验由高到低重复测定3次,即每个实验品做6次重复测定。综合所有结果作统计学处理。

4.5.2判断可报告范围的统计处理

4.5.2.1监测系统或测定方法经校准后,对可报告范围的低、高限值样品做多次测定,以均值表示该2个样品测定结果。依照其他可报告范围实验样品配制稀释关系,可以计算出各实验样品内含分析物的浓度,为这些样品的预期值。将这些样品再经检测系统或

测定方法检测,得到各检测值。按试验要求,每个样品做6次重复测定,得6个实测值,它们和预期值形成6对预期值、实测值。

4.5.2.2在坐标纸上,以X表示各样品的预期值,以Y表示各样品的实测值,将所在实验结果点在图上。

4.5.2.3若所有实验点在坐标纸上呈明显直线趋势,用直线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得直线回归y=bX+a,若b在0.97~1.03范围内,a接近于0,则可直接判断测定方法可报告范围在实验已涉及浓度。

4.5.2.4若b不在0.97~1.03范围内,a较大,试着舍去某组数据,另作回归统计。若缩小分析范围后,回归式有明显改善,若b接近于1,a趋于0.此时,缩小的分析范围是真实的可报告范围。

4.6分析灵敏度评价实验操作要点和要求

4.6.1分析灵敏度分为具有定性含义的检测底限和具有定量含义的生物检测限及功能灵敏度。

4.6.2空白样品的准备:理想的空白样品应具有与检验的病人标本相同的基本。常使用监测系统的系列校准品中的“零标准”作为空白。对某些项目,可使用术后已无某疾病的病人样品(如前列腺肿瘤术后病人的无PSA血清)为空白样品。

4.6.3检测限样品的准备:在证实某方法的灵敏度性能是,对空白样品加入分析物配制成检测限样品。加入的分析物量应是厂商说明的检测限浓度。在建立检测限浓度时,根据需要有必要制备多份检测限样品(如6份会更多),各检测限样品内分析物浓度呈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