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药类11种

动物药类11种

动物药类11种
动物药类11种

动物药类 (11

种) 土鳖虫、地龙、水蛭、瓦楞子、僵蚕、蜈蚣、鸡内金、海螵蛸、牡蛎、蝉蜕、鳖甲

1.土鳖虫

【鉴别要点】

体壁碎片深棕色或黄色,表面有不规则纹理,其上着生短粗或细长刚毛,常可见刚毛脱落后的圆形毛窝;刚毛棕黄色或黄色,先端锐尖或钝圆,有的具纵直纹理。

【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2.地龙

【鉴别要点】1)广地龙:全体呈扁片状。腹部已剖开,内脏已除去仅头端及尾端仍保持原来形状,全体弯曲不直。体背色棕红或灰红,腹部色较淡,体壁较厚。气腥,味微咸。

2)土地龙:呈弯曲的圆柱形,全体由

许多环节构成,完整。腹部未剖开。口位于较尖的一端,肛门开口于钝圆的一端,生殖环带多不显明,体表灰棕色,常附泥土。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呈土色。气腥,味微咸。 【功效】清热定惊,通络, 平喘,利尿

3.水蛭

【鉴别要点】

1)水蛭:全体呈圆柱形,较短小,体

多扭曲,黑棕色,由多数环节组成,

断面无光泽;

2)柳叶蚂蟥:体狭长而扁、似“柳叶”

状,有5条黄褐色或黄绿色斑纹形成

的纵纹,断面平坦无光泽

【功效】

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4.瓦楞子

【鉴别要点】(毛蚶的贝壳)

1)左右两壳扇形或近三角形,背面隆起,壳顶突出面向内卷。

2)壳外表呈灰棕色、白色或淡粉色相间,呈半个同心圆状包带,具18~48条隆起肋纹(瓦垄样),微具瓷样光泽。

3)壳内面白色、乳白色或淡青色,边缘有以肋纹相应的凹陷,平滑。铰合面有一列平直排列的铰合齿,白中央向两端逐渐变粗而疏。

【功效】消痰软坚、化瘀散结、制酸止痛

5.僵蚕

【鉴别要点】

1)本品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菌丝体

近无色,细长卷曲缠结在体壁中。

2)气管壁碎片略弯曲或弧状,具棕色

或深棕色的螺旋丝。

3)表皮组织表面具网格样皱缩纹理

以及纹理突起形成的小尖突,有圆形

毛窝,边缘黄色;

【功效】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6.蜈蚣

【鉴别要点】

1)成品蜈蚣应足干、呈扁长状,头部红褐色,背部黑绿色,有光泽,并有2条突起棱线

2)腹部棕黄色,瘪缩,足黄色或红褐色,向后弯曲,最后一节如刺状,断面有裂隙或中空,气微腥,具刺鼻臭气,味辛而微咸,头尾部齐全 【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

7.鸡内金

【鉴别要点】

1)本品呈不规则皱缩的囊片状,略卷曲,大小不一;

2)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

3)有多数明显的条棱状波纹。质脆,易碎,断面色质样,有光泽。气微腥。 【功效】

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8.海螵蛸

【鉴别要点】

1)无针乌贼: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白

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尾部较宽平,无骨针。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2)金乌贼:背面疣点明显,略呈层状排列;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多已断落。【功效】固精止带、收敛止血、

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9.牡蛎

【鉴别要点】1)长牡蛎: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右壳较小,鳞片坚厚,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外面平坦或具数个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内面瓷白色,壳顶二侧无小齿。

2)大连牡蛎: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具疏松的同心鳞片,鳞片起伏成波浪状,内面白色。左壳同心鳞片坚厚,自壳顶部放射助数个,明显,内面凹下呈盒状,铰合面小

3)近江牡蛎: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右壳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脆,多年生长后鳞片层层相叠,内面白色,边缘有时淡紫色

【功效】重镇安神、潜阳补阴、

软坚散结

10.蝉蜕

【鉴别要点】

1)本品形似蝉而中空,足爪多相抱似俯首弯曲状。

2)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被黑棕色或黄棕色细毛;

3)触角上面有一对复眼,横生突出,透明,额部突出,上唇宽短,下唇延长呈管状。

4)胸之背面成十字形裂开,左右有小翅两对;

5)腹面足三对,具数锯齿。

6)腹部扁圆,共分九节,尾部呈三角状钝尖。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 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11.鳖甲

【鉴别要点】1)该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隆起。

2)外表面黑褐色或墨绿色,略有光泽,具细网状皱纹

及灰黄色或灰白色斑点,中间有一条纵棱,两侧各

有左右对称的横凹纹8条,外皮脱落后,可见锯齿

状嵌接缝。

3)内表面类白色,中部有突起的脊椎骨,颈骨向内卷

曲,两侧各有肋骨8 条,伸出边缘。质坚硬。【功效】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整理)动物常见病防治.

动物常见病防治》复习资料一、选择题 1.亚硝酸盐中毒时,其特效解毒药是(C.美蓝 2.膀胱炎时,可出现(A.频尿 3.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依据包括(A.有过食精料的病史

4.手术疗法治疗公猪的鞘膜内阴囊疝,在切开总鞘膜,送回脱出的内容物后,在精索根部结扎1~2道后将腹股沟管外环做(A.纽扣状缝合.四肢机能障碍的综合症状是(D. 跛行 6. 下列传染病中,使用青霉素治疗有效的是(A.猪链球菌病 7.下列感染途径中,牛炭疽罕见的是(B. 胎盘 8.典型鸡新城疫罕见的临床表现是(D.关节炎

9.牛环形泰勒虫的终末宿主为(A. 残缘璃眼蜱 lO.日本分体吸虫的发育需要中间宿主(A.钉螺 11.鸡球虫病易感日龄为(C. 4~6周龄鸡 12.在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定性上有重要意义的是(D. 乳汁的检查13.胎向是指(C.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14.卵巢机能减退的治疗用促卵泡素50~IOOU,每日一次,共注射3~4d,注射方法是(C.肌肉注射15.水杨酸制剂疗法常用于治疗(C.急性风湿病 2.下列传播途径中,不属于水平传播的是( C.生殖道 4.以下哪项是脐疝常用的疗法?( A.手术) 5.手术室内进行空气杀菌,可用( D.紫外线灯照射)

6.应用消毒和灭菌方法抑制或杀灭手术区的病原微生物,预防手术创感染的措施称为(C。无菌技术)7.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和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多为( A.急性经过 8.下列哪种检查在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定性上有重要意义?( D.乳汁的检查) 9.卵巢机能减退的治疗时 用促卵泡素:牛50~100U,每日一次,共注射3—4d。请问用以下哪种主射方法是正确的?(C.肌肉注射) 10.肝片吸虫主要寄生于牛羊反刍兽的(A.肝脏胆管13.猪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分别为(B.人和犬)。14.砒霜(砷化物)中毒的特效解毒药是( B.二巯基丙醇

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3.4 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3.4.1 经口投药法 (1) 口服法. 口服法是将能溶于水并且在水溶液中较稳定的药物放入动物饮水中,不溶于水的药物混于动物饲料内,由动物自行摄入。该方法技术简单,给药时动物接近自然状态,不会引起动物应激反应,适用于多数动物慢性药物干预实验,如抗高血压药物的药效、药物毒性测试等。其缺点是动物饮水和进食过程中,总有部分药物损失,药物摄入量计算不准确,而且由于动物本身状态、饮水量和摄食不同,药物摄入量不易保证,影响药物作用分析的准确性。 (2) 灌服法 灌服法是将动物适当固定,强迫动物摄入药物。这种方法能准确把握给药时间和剂量,及时观察动物的反应,适合于急性和慢性动物实验,但经常强制性操作易引起动物不良生理反应,甚至操作不当引起动物死亡。故应熟练掌握该项技术。强制性给药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固体药物口服 一人操作时用左手从背部抓住动物头部,同时以拇、食指压迫动物口角部位使其张口,右手用镊子夹住药片放于动物舌根部位,然后让动物闭口吞咽下药物。 ②液体药物灌服 小白鼠与大白鼠一般由一人操作,左手捏持小白鼠头、颈、背部皮肤,或握住大白鼠以固定动物,使动物腹部朝向术者,右手将连接注射器的硬质胃管由口角处插入口腔,用胃管将动物头部稍向背侧压迫,使口腔与食管成一直线,将胃管沿上颚壁轻轻插入食道,小白鼠一般用3 cm,大白鼠一般用5 cm的胃管(图3.4-1)。插管时应注意动物反应,如插入顺利,动物安静,呼吸正常,可注入药物;如动物剧烈挣扎或插入有阻力,应拔出胃管重插,如将药物灌入气管,可致动物立即死亡。 给家兔灌服时宜用兔固定箱或由两人操作。助手取坐位,用两腿夹住动物腰腹部,左手抓免双耳,右手握持前肢,以固定动物;术者将木制开口器横插入兔口内并压住舌头,将胃管经开口器中央小孔沿上腭壁插入食道约15 cm,将胃管外口置一杯水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检测是否插入气管,确定胃管不在气管后,即可注入药物(图3.4-2)。 3.4.2 注射给药

动物药类种

动物药类种

————————————————————————————————作者: ————————————————————————————————日期:

动物药类(11种)土鳖虫、地龙、水蛭、瓦楞子、僵蚕、蜈蚣、鸡内金、海螵蛸、牡蛎、蝉蜕、鳖甲 1.土鳖虫 【鉴别要点】 体壁碎片深棕色或黄色,表面有不规 则纹理,其上着生短粗或细长刚毛,常 可见刚毛脱落后的圆形毛窝;刚毛棕 黄色或黄色,先端锐尖或钝圆,有的具 纵直纹理。 【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2.地龙 【鉴别要点】1)广地龙:全体呈扁片状。腹部已剖开,内脏已除去仅头端及尾端仍保持原来形状,全体弯曲不直。体背色棕红或灰红,腹部色较淡,体壁较厚。气腥,味微咸。 2)土地龙:呈弯曲的圆柱形,全体由许多环节构成,完整。腹部未剖开。口位于较尖的一端,肛门开口于钝圆的一端,生殖环带多不显明,体表灰棕色,常附泥土。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呈土色。气腥,味微咸。 【功效】清热定惊,通络, 平喘,利尿 3.水蛭

【鉴别要点】 1)水蛭:全体呈圆柱形,较短小,体 多扭曲,黑棕色,由多数环节组成, 断面无光泽; 2)柳叶蚂蟥:体狭长而扁、似“柳叶” 状,有5条黄褐色或黄绿色斑纹形成 的纵纹,断面平坦无光泽 【功效】 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4.瓦楞子 【鉴别要点】(毛蚶的贝壳) 1)左右两壳扇形或近三角形,背面隆起,壳顶突出面向内卷。 2)壳外表呈灰棕色、白色或淡粉色相间,呈半个同心圆状包带,具18~48条隆起肋纹(瓦垄样),微具瓷样光泽。 3)壳内面白色、乳白色或淡青色,边缘有以肋纹相应的凹陷,平滑。铰合面有一列平直排列的铰合齿,白中央向两端逐渐变粗而疏。 【功效】消痰软坚、化瘀散结、制酸止痛 5.僵蚕 【鉴别要点】 1)本品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菌丝体 近无色,细长卷曲缠结在体壁中。 2)气管壁碎片略弯曲或弧状,具棕色 或深棕色的螺旋丝。 3)表皮组织表面具网格样皱缩纹理 以及纹理突起形成的小尖突,有圆形 毛窝,边缘黄色; 【功效】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完整word版整理动物毒理学资料

精品文档 一、选择题:A型题:每一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需从5个备选答 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并写在上面相应题号的相应空格内。 1、下列为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的是 C A.CO B.KNC C.NaNO D.NaCl E.Cl2 22、下列属特殊毒性 的是C A.蓄积性毒性 B.急性毒性 C.致癌性 D.慢性毒性 E.亚慢性毒性 3、小鼠一次灌胃的最大体积是D A.0.5ml B.1ml C.1.5ml D.2ml E.2.5ml 4、在众多毒性参数中,制定日许量和各种卫生标准的依据是D A.半数致死量 B.半数耐受量 C.阈剂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 E.最大耐受量 5、世界卫生组织的英文缩写是B A.FDA B.WHO C.FAO D.IPE E.IARC 6、下列化学物在致畸试验中不能作为阳性对照物的是A A.维生素A B.环磷酰胺 C.五氯酚钠 D.乙酰水杨酸 E.敌枯双 7、蓄积毒性作用观察的效应指标是 A.肿瘤 B.中毒 C.死亡 D.畸胎 E.微核 8、DDT、六六六、多氯联苯等有机氯农药在体内的贮存库是 D A.肝脏 B.心脏 C.肾脏 D.脂肪组织 E.神经组织 9、下列禁用于食品动物的药物是C A.链霉素 B.青霉素 C.克伦特罗 D.喹乙醇 E.土霉素 10、有机磷酸酯类根据小鼠的LD值进行分类,下列为高毒类的是C 50A.敌百虫 B.3911 C.乐果 D.敌敌畏 E.皮蝇磷 11、引起水俣病的毒物是 A.砷 B.汞 C.甲基汞 D.铅 E.氟 12、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同剂量的同一种化学物以不同的途径染毒,相对而言引起毒性最小的染 毒途径是E A.腹腔注射 B.肌肉注射 C.静脉注射 D.经口 E.经皮 13、下列化学致癌物攻击DNA分子的主要部位是 A.腺嘌呤碱基 B.鸟嘌呤碱基 C.胞嘧啶碱基 D.胸腺嘧啶碱基 E.尿嘧啶碱基 14、影响化学毒物在膜两侧转运的最主要因素是A A.脂水分配系数 B.分子量 C.分子离解度 D.体液pH E.膜两侧的浓度差 15、下列为N-亚硝基化合物在体内合成的最佳场所的是E A.胃 B.肠 C.膀胱 D.口腔 E.肝脏 16、LD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50A.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1/LD50与毒性大小成反比 C.LD50 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 D.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反比 E.LD50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 17、下列不是有毒元素的是 A.Cd B.Hg C.Pb D.As E.Fe 18、下列不是N-亚硝基化合物与BaP共有的致癌特点的是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致癌面广 B.靶器官多 C.发现最早 D.可通过多种途径吸收致癌 E.可经胎盘对子代产生致癌性

人和动物给药剂量换算

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 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200g=X mg/kg×70kg×0.2kg=X mg/kg. 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倍。 在这里,我们要看到每种动物的体重(包括人),在上表中以蓝色显示的。还要注意到折算系数,也就是表中以红色所示的。将人的剂量转换成哪种动物的,就在相应的动物那一列下找到与人的相交的地方的折算系数,将剂量乘以折算系数,再乘上人的体重与那种动物体重的比值。注意体重的单位要化成一致。这个折算系数是以上表中蓝色所示的标准体重计算得来的。 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算出小鼠、豚鼠等其它动物剂量与人的比值。各常用实验动物折算系数的验证如下: 小鼠体型系数:标准体重:20g=0.02kg 小鼠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小鼠*W小鼠2/3)/(体型系数人*W人2/3) =(* 2/3 )/*70 2/3)* 70*X / = = 大鼠体型系数:标准体重:200g=0.2kg 大鼠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大鼠*W大鼠2/3)/(体型系数人*W人2/3) =(* 2/3 )/*70 2/3)* 70*X /

= = 豚鼠体型系数:标准体重:400g=0.4kg 豚鼠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豚鼠*W豚鼠2/3)/(体型系数人*W人2/3) =(* 2/3 )/*70 2/3)* 70*X / = = 兔体型系数:标准体重:1.5kg 兔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兔*W兔2/3)/(体型系数人*W人2/3)=(* 2/3 )/*70 2/3) = = 猫体型系数:标准体重:2.0kg 猫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猫*W猫2/3)/(体型系数人*W人2/3)=(* 2/3 )/*70 2/3) = = 狗体型系数:标准体重:12kg 狗的折算系数=(体型系数狗*W狗2/3)/(体型系数人*W人2/3)=(*12 2/3 )/*70 2/3) =

(整理)动物毒理学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每一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需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并写在上面相应题号的相应空格内。 1、下列为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的是 C A.CO B.KNC C.NaNO2 D.NaCl E.Cl2 2、下列属特殊毒性的是C A.蓄积性毒性 B.急性毒性 C.致癌性 D.慢性毒性 E.亚慢性毒性 3、小鼠一次灌胃的最大体积是D A.0.5ml B.1ml C.1.5ml D.2ml E.2.5ml 4、在众多毒性参数中,制定日许量和各种卫生标准的依据是D A.半数致死量 B.半数耐受量 C.阈剂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 E.最大耐受量5、世界卫生组织的英文缩写是B A.FDA B.WHO C.FAO D.IPE E.IARC 6、下列化学物在致畸试验中不能作为阳性对照物的是A A.维生素A B.环磷酰胺 C.五氯酚钠 D.乙酰水杨酸 E.敌枯双 7、蓄积毒性作用观察的效应指标是 A.肿瘤 B.中毒 C.死亡 D.畸胎 E.微核 8、DDT、六六六、多氯联苯等有机氯农药在体内的贮存库是 D A.肝脏 B.心脏 C.肾脏 D.脂肪组织 E.神经组织9、下列禁用于食品动物的药物是C A.链霉素 B.青霉素 C.克伦特罗 D.喹乙醇 E.土霉素10、有机磷酸酯类根据小鼠的LD50值进行分类,下列为高毒类的是C A.敌百虫 B.3911 C.乐果 D.敌敌畏 E.皮蝇磷 11、引起水俣病的毒物是 A.砷 B.汞 C.甲基汞 D.铅 E.氟 12、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同剂量的同一种化学物以不同的途径染毒,相对而言引起毒性最小的染毒途径是E A.腹腔注射 B.肌肉注射 C.静脉注射 D.经口 E.经皮 13、下列化学致癌物攻击DNA分子的主要部位是 A.腺嘌呤碱基 B.鸟嘌呤碱基 C.胞嘧啶碱基 D.胸腺嘧啶碱基 E.尿嘧啶碱基 14、影响化学毒物在膜两侧转运的最主要因素是A A.脂水分配系数 B.分子量 C.分子离解度 D.体液pH E.膜两侧的浓度差 15、下列为N-亚硝基化合物在体内合成的最佳场所的是E A.胃 B.肠 C.膀胱 D.口腔 E.肝脏16、LD50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A.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1/LD50与毒性大小成反比 C.LD50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 D.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反比 E.LD50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 17、下列不是有毒元素的是 A.Cd B.Hg C.Pb D.As E.Fe 18、下列不是N-亚硝基化合物与BaP共有的致癌特点的是

动物类药物

1斑蝥(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原名“斑猫”。)拼音Ban Mao 学名Mylabris 其它名称斑毛 来源: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芫青科(Meloidae)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的干燥虫体。 产地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区。群集于大豆、花生、茄子、棉花及瓜类植物上,危害植物的 叶、花、芽等。 采收加工7~9月,清晨露水未干,斑蝥翅湿不能起飞时,带手套捕捉(避免刺激皮肤),或用蝇拍打落,用竹筷夹入容 器,放入沸水中烫死,然后晒干。 形态性状: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 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 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黄 棕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 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腹部成环节状,有 黑色绒毛。气特异而臭,刺激性强,不宜口尝。 黄黑小斑蝥较小,长1~1.5cm。完整的触角末节基部与 节等宽。 均以个大、完整、颜色鲜明、无败油气味者为佳。

化学成份: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cantharidin )1~1.2%,脂肪油12%及树脂、蚁酸、色素等。黄黑小斑蝥(台湾产者)含斑 蝥素0.97%,但亦有达1.3%者。 性味归经:性辛,味寒。有大毒。归大、小肠经。 功能主治:功能:破血积,蚀死肌,利尿,攻毒。淋病,疯狗咬伤; 外用治恶疮瘰疬、疔毒疥癣等。西医用为引赤发泡药。临床应用 1.外用治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斑蝥酒治局限性神经 性皮炎,有止痒和改善局部神经营养作用。 2.内用治癌肿,例如复方斑蝥素治肝癌,据报道有一定 疗效,短期内使症状明显改善,肝脏缩小。 用量外用适量。内服0.3~0.6g。孕妇忌用。 处方举例 斑蝥酒:斑蝥2克加入65度白米酒或65%稀酒精100 毫升,密闭浸7昼夜,患部外涂少量,每日1~2次。 2本国名称:鳖甲(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 为中品。) 拼音:Bie Jia 学名:Carapax Trionycis 别名上甲、团鱼甲。

(医疗药品)动物药类

第三章动物药类 一、要求掌握的内容 石决明ConchaHaliotidis 【来源】软体动物门鲍科动物杂色鲍(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 Reeve、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 Ino、羊鲍Haliotisovina Gmelin、澳洲鲍Haliotisruber(Leach)、耳鲍Haliotisasinina Linnaeus、或白鲍Haliotislaevigata(Donovan)的贝壳。 【产地】杂色鲍主产于福建以南沿海,皱纹盘鲍主产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沿海,羊鲍主产于台湾、海南等地沿海,澳洲鲍和耳鲍主产于澳洲、新西兰,白鲍多混在澳洲鲍中。 【化学成分】碳酸钙,氨基酸,壳角质,胆素及无机元素。 【性状鉴别】 1.杂色鲍药材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生长线,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味微咸。 2.皱纹盘鲍药材呈长椭圆形。表面灰棕色,粗糙,生长线明显;疣状突起只有末端的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壳较薄。 3.羊鲍药材呈近圆形。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疣状突起只有末端的4~5个开孔,呈管状。 4.澳洲鲍药材呈扁平卵圆形。表面砖红色,螺肋和生长线呈波状隆起,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7~9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 5.耳鲍药材狭长耳状,略扭曲。表面光滑,具多种颜色形成的斑纹,疣状突起只有末端的5~7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多为椭圆形。壳薄,质较脆。 6.白鲍药材呈卵圆形。表面砖红色,光滑,壳顶高于壳面,生长线颇为明显,疣状突起

常用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常用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为了观察药物对机体功能、代谢及形态的变化,常需将药物注入动物体内。由于实验目的、动物种类、药物剂型不同,给药途径和方法也多种多样。 一经口给药法 (一)灌胃法 此法给药剂量准确,是借灌胃器将药物直接灌到动物胃内的一种常用给药方法。 1、白鼠灌胃法:抓起小鼠,以左手拇指、食指固定头部,小指、无名指和掌心夹注尾巴,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口角插入口腔,从舌背沿上腭插入食道。灌胃量0.2~0.5ml/10g。 胃管可用适宜口径的硬质塑料管或磨去针头的8号注射针头弯成适当的弧度制成。 注意,操作时不要用力猛插,以免插破食道或误插入器官造成动物死亡。 2、白鼠灌胃法:左手戴上棉手套,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大鼠头部固定,将大鼠 灌胃器沿腭后壁慢慢插入食道。灌胃针插入时应无阻力,如有阻力或动物挣扎则应退针或将针拔出,重新再插。灌胃器由注射器和特殊的灌胃针构成。灌胃量10~20ml/kg 3 兔、犬等:灌胃一般要借助于开口器、灌胃管进行。先将动物固定,再将开口器固定于上下门齿之间,然后将灌胃管(常用导尿管代替)从开口器的小孔插入动物口中,沿咽后壁而进入食道。插入后应检查灌胃管是否确实插入食道。可将灌胃管外开口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无气泡产生,表明灌胃管被正确插入胃中,未误入气管。此时将注射器与灌胃管相连,注入药液。 4、猪的胃内灌注法:给猪下鼻饲管较困难,因猪的鼻翼与上唇联合形成吻突,鼻腔内上下鼻夹与鼻中隔通道极窄,只能通过F10-12号的导尿管,F14号以上的导尿管不能插入,故一般均给猪采用经口入胃的灌胃方法。具体方法是,预先做好一矩形小木块,中间有一洞,让小猪咬住,将其固定,然后再由此洞下胃管。此种操作较为简便。 5、鸟类:包括鸽、鸡等,经口灌胃给药,可由助手将其身体用毛巾裹住固定好。实验者用左手将动物向后拉,使其颈部倾斜,用左拇指和食指将动物嘴撬开,其他三只手指固定好动物头部,右手取带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将灌胃针头由动物舌后插入食管。不要象其它动物灌胃时插的太深,如动物不挣扎,插针头又很顺利,即可将药液经口或食管上端罐入胃内。罐入速度要慢。

(整理)动物入药改善人类健康.

提到“药物开发”一词,我们或许立刻就会想到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站在工作台前,用各种试管和培养皿做实验。但实际上许多动物也为药物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面就是其中的11种动物: 1.青蛙皮抗生素 青蛙皮抗生素 1929年,亚历山大·弗雷明( Alexander Fleming)在一次事故中偶然发现青霉素,这项发现标志着医学新时代的开始,这个时期出现的很多抗菌药物为肺炎、猩红热和性病等以前的致命感染提供了新保护。但是对其他动物世界而言,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乔治敦大学医学院移植研究所的外科学教授迈克尔·扎斯洛夫博士说:“从最简单的水螅到人,每一种动物都会产生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它们对我们起到保护作用,促使我们与细菌融洽相处。”扎斯洛夫通过他亲身经历的一次“幸运的”事故,了解到动物可以利用抗菌剂保护自己。20世纪80年代扎斯洛夫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用青蛙卵进行研究时,发现雌青蛙在摘除了卵巢后,腹部的缝合处不会发生感染,即使把它们放在未经消毒的容器里也不例外。 扎斯洛夫说:“这些动物的皮肤里储藏着浓度很高的一种特殊抗生素——抗菌肽。”这些化合物从地球上出现生命开始进化,它们经常比常规抗菌药更加有效,因为它们主要针对微生物的隔膜,而不是细菌的蛋白质和酶。对真菌类和细菌来说,改变隔膜以便产生抗耐性,比改变蛋白质更加困难。在这方面,身体对细菌没有任何响应或者反应过强的病例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和囊胞性纤维症。

扎斯洛夫根据在青蛙皮肤里发现的抗菌蛋白质,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三次临床试验中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些患者的脚上都得了因糖尿病引起的溃烂,扎斯洛夫通过实验,查看一种局部外用药膏是否能有效治疗这种感染。这项实验取得了成功,但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要求他们用该研究项目没有用过的青蛙再对这种药膏进行一次实验。扎斯洛夫正在为进一步的试验做准备,不过他表示,一家私人公司已经答应负责以后的实验费用。他说:“它是一种最先进的药物,这是这种药物取得的一次巨大进步。” 2.水蛭 水蛭 你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里可以看到水蛭,拿破仑曾颁布命令,要求每一家医院都必须有水蛭,越战期间这种生物甚至使很多人的四肢免于被切除。人类利用这种动物世界的古老医生治疗疾病已经长达数千年之久。水蛭可吸下是自身体重10倍的血液。现在在重伤后,医生会利用医学水蛭进行治疗,帮助重新接上手指或脚趾、缝合伤口,或者在整形手术后帮助皮肤恢复健康。这种淡水生物大约有650个不同品种,但是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只批准可把欧洲医蛭(Hirudo medicinalis)用于医学治疗。 这种得到批准的水蛭体型合适,它跟亚马逊水蛭不一样,后者吸取的血液更多。而且经欧洲医蛭叮咬后,人们不会感觉太痛,这是因为由数百个尖利的牙齿构成的三个颌骨,只叮咬皮肤表层。这种水蛭还分泌抗凝血剂,以确保血流畅通。欧洲医蛭具有的这些优点使它们最适合用来挽救伤者的四肢和皮肤。 美国医学水蛭销售商水蛭有限公司(Leeches USA Ltd)负责人鲁迪·罗斯伯格解释说:“如果有人的大拇指被重新接上,医生会修复动脉血管、肌腱和肌肉,但是把血液输送到循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 一.经口给药法 (一)灌胃法 此法给药剂量准确,是借灌胃器将药物直接灌到动物胃内的·种常用给药法。 1.鼠类:鼠类的灌胃器由特殊的灌胃针构成。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右U角中,插入口中,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使其前端到达膈肌位置,灌胃針插入时应无阻力,如有阻力或动物挣扎则应退针或将针拔出,以免损伤、穿破食道或误入气管。 2.兔、犬等:灌胃一般要借助于开口器、灌胃管进行。先将动物固定,再将开口器固定于上下门齿之间。然后将灌胃管(常用导尿管代替)从开口器的小孔插入动物口中,沿咽后壁而进入食道。插入后应检查灌胃管是否确实插入食道。可将灌胃管外开口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无气泡产生,表明灌胃管被正确插入胃中,未误入气管。此时将注射器与灌胃管相连,注入药液。 (二)口服法 口服给药是把药物混入饲料或溶干饮水中让动物自由摄取。此法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剂量不能保证准确,且动物个体间服药量差异较大。大动物在给予片剂、丸剂、胶囊剂时,可将药物用镊子或手指送到舌根部,迅速关闭口腔,将头部稍稍抬高,使其自然吞咽。 二、注射给药法 (一)皮下注射 皮卜注射一般选取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大鼠、小鼠和豚鼠可在颈后肩胛问、腹部两侧作皮下注射;家兔可在背部或耳根部作皮卜注射;猫、犬则在大腿外侧作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动物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水平刺入皮下。推送药液时注射部位隆起。拨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可防止药液外漏。 (二)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一般选肌肉发达,无大血管通过的部位。大鼠、小鼠、豚鼠可注射大腿外侧肌肉;家兔可在腰椎旁的肌肉、臀部或股部肌肉注射;犬等大型动物选臀部注射。注射时针头宜斜刺迅速人肌肉,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即可注射。 (三)腹腔注射 给大鼠、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时,以左手固定动物,使腹部向上,为避免伤及内脏,应尽量使动物头处于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两侧向头方刺入皮下,针头稍向前,再将注射器沿45角斜向穿过腹肌进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回血或尿液,即可注入药液。免、犬等动物腹腔注射时,可由助手固定动物,使其腹部朝上,实验者即可进行操作。注射位置为:家兔下腹部近腹白线左右两侧1cm处,犬脐后腹白线两侧边1—2cm处进行腹腔注射。 (四)静脉注射 1、大鼠和小鼠:常采用尾静脉注射。注射时,先将动物固定在暴露尾部的固定器内,尾部用45—50℃的温水浸润几分钟或用75%酒精棉球反复擦拭使血管扩张,并使表皮角质软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用中指从下面托起鼠,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尽量采取与尾部平行的角度进针,从尾末端处刺入,注入药液,如无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注射后把尾部向注射侧弯曲,或拔针后随即以干棉球按住注射部位以止血。 2、豚鼠:可采用前肢皮下头静脉、后肢小隐静脉注射或耳缘静脉注射。

动物药类11种

动物药类 (11 种) 土鳖虫、地龙、水蛭、瓦楞子、僵蚕、蜈蚣、鸡内金、海螵蛸、牡蛎、蝉蜕、鳖甲 1.土鳖虫 【鉴别要点】 体壁碎片深棕色或黄色,表面有不规则纹理,其上着生短粗或细长刚毛,常可见刚毛脱落后的圆形毛窝;刚毛棕黄色或黄色,先端锐尖或钝圆,有的具纵直纹理。 【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2.地龙 【鉴别要点】1)广地龙:全体呈扁片状。腹部已剖开,内脏已除去仅头端及尾端仍保持原来形状,全体弯曲不直。体背色棕红或灰红,腹部色较淡,体壁较厚。气腥,味微咸。 2)土地龙:呈弯曲的圆柱形,全体由 许多环节构成,完整。腹部未剖开。口位于较尖的一端,肛门开口于钝圆的一端,生殖环带多不显明,体表灰棕色,常附泥土。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呈土色。气腥,味微咸。 【功效】清热定惊,通络, 平喘,利尿 3.水蛭

【鉴别要点】 1)水蛭:全体呈圆柱形,较短小,体 多扭曲,黑棕色,由多数环节组成, 断面无光泽; 2)柳叶蚂蟥:体狭长而扁、似“柳叶” 状,有5条黄褐色或黄绿色斑纹形成 的纵纹,断面平坦无光泽 【功效】 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4.瓦楞子 【鉴别要点】(毛蚶的贝壳) 1)左右两壳扇形或近三角形,背面隆起,壳顶突出面向内卷。 2)壳外表呈灰棕色、白色或淡粉色相间,呈半个同心圆状包带,具18~48条隆起肋纹(瓦垄样),微具瓷样光泽。 3)壳内面白色、乳白色或淡青色,边缘有以肋纹相应的凹陷,平滑。铰合面有一列平直排列的铰合齿,白中央向两端逐渐变粗而疏。 【功效】消痰软坚、化瘀散结、制酸止痛 5.僵蚕 【鉴别要点】 1)本品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菌丝体 近无色,细长卷曲缠结在体壁中。 2)气管壁碎片略弯曲或弧状,具棕色 或深棕色的螺旋丝。 3)表皮组织表面具网格样皱缩纹理 以及纹理突起形成的小尖突,有圆形 毛窝,边缘黄色; 【功效】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实验动物地给药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为了观察药物对机体功能、代谢及形态引起地变化,常需要将药物注入动物体内.给药地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实验目地、实验动物种类和药物剂型、剂量等情况确定. (一)注射给药法 . 皮下注射 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固定后即可进行注射. ①小鼠在背部或前肢腋下,大鼠在背部或侧下腹部; ②豚鼠在后大腿内侧、背部等脂肪少地部位; ③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 ④蛙可在脊背部淋巴囊注射; ⑤狗多在大腿外侧注射,拔针时,轻按针孔片刻,防药液逸出. . 皮内注射 此法用于观察皮肤血管地通透性变化或观察皮内反应. 如将一定量地放射 性同位素溶液、颜料或致炎物质、药物等注入皮内,观察其消失速度和局部血液循环变化,作为皮肤血管通透性观察指标之一. 方法是:将动物注射部位地毛剪去,消毒后,用皮试针头紧贴皮肤皮层刺入皮内,然后使针头向上挑起并再稍刺入,即可注射药液.注射后可见皮肤表面鼓起一白色小皮丘. . 肌肉注射 当给动物注射不溶于水而混悬于油或其他溶剂中地药物时,常采用肌肉注射.肌肉注射一般选用肌肉发达、无大血管经过地部位,多选臀部. 注射时针头要垂直快速刺入肌肉,如无回血现象即可注射.给大、小鼠作肌肉注射时,选大腿外侧肌肉进行注射. . 腹腔注射 先将动物固定,腹部用酒精棉球擦试消毒,然后在左或右侧腹部将针头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约厘米,再使针头与皮肤呈度角方向穿过腹肌刺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肠液、尿液后,缓缓推入药液.此法大小鼠用地较多. . 静脉注射

是将药液直接注射于静脉管内,使其随着血液分布全身,迅速奏效.但排泄较快,作用时间较短. ①小鼠、大鼠地静脉注射: 常采用尾静脉注射.鼠尾静脉共有根,左右两侧和背侧各根,两侧尾静脉比较容易固定,故常被采用.操作时,先将动物固定在暴露尾部地固定器内(可用烧杯、铁丝罩或粗试管等物代替),用%酒精棉球反复擦试使血管扩张,并可使表皮角质软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使静脉充盈,注射时针头尽量采取与尾部平行地角度进针.开始注射时宜少量缓注,如无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这时用左手指将针和尾一起固定起来,解除对尾根部地压迫后,便可进行注射.如有白色皮丘出现,说明未穿刺入血管,应重新向尾部方向移动针头再次穿刺.注射完毕后把尾部向注射侧弯曲以止血.如需反复注射,尽量从尾地末端开始.一次地注射量为每体重~. ②豚鼠地静脉注射: 一般采用前肢皮下头静脉.鼠地静脉管壁较脆,注射时应特别注意. ③兔地静脉注射: 一般采用外耳缘静脉,因其表浅易固定.注射部位除毛,用%地酒精消毒,手指轻弹兔耳,使静脉充盈,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地近心端,拇指绷紧静脉地远心端,无名指及小指垫在下面,右手持注射器,尽量从静脉地远端刺入血管,移动拇指于针头上以固定,放开食、中指,将药液注入,然后拔出针头,用手压迫针眼片刻以止血. ④狗地静脉注射: 狗地静脉注射多采用前肢外侧静脉或后肢外侧地小隐静脉.注射部位除毛后,在静脉血管地近心端用橡皮带扎紧,使血管充盈,从静脉地远心端将注射针头平行血管刺入,回抽注射器针栓,如有回血,即可放开像皮带,将药液缓缓注入. . 淋巴囊注射 蛙类常采用此法,其皮下有数个淋巴囊,注入药物甚易吸收.腹部淋巴囊和头部淋巴囊常作为蛙类给药途径.一般多选用腹部淋巴囊给药.注射时将针头从蛙大腿上端刺入,经大腿肌层入腹壁肌层,再进入腹壁皮下,即进入淋巴囊,然后注入药液. (二)经口给药法 . 口服法: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完整版

药理学实验及作业第一部分:绪论及总论 1、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2、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能损害作用的物质。 3、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以及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4、药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 5、药物的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包括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制药即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 6、剂型:这些药物的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行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7、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8、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效学。 9、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0、兴奋: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效应。 11、抑制: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效应。 12、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13、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14、直接作用:药物对直接接触到的器官、组织、细胞的作用。 15、间接作用:由于机体的整体性,会对药物的直接作用产生反射性或生理性调节,即为药物的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 17、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8、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9、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 20、副作用: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1、毒性作用:是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22、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和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后作为抗原而引起的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反应,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23、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24、药物的量效关系:定量分析与阐明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25、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致死量。 26、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物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27、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28、安全范围 ED95~LD5之间的距离或95%有效量~5%致死量 29、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30、受体的功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 31、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灵敏性、多样性。 32、受体的调节:增敏调节和脱敏调节 33、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效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就会产生最大药理效应;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定量作用定律;药

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实验动物得给药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为了观察药物对机体功能、代谢及形态引起得变化,常需要将药物注入动物体内。给药得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实验目得、实验动物种类与药物剂型、剂量等情况确定。 (一)注射给药法 1、皮下注射 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固定后即可进行注射。 ①小鼠在背部或前肢腋下,大鼠在背部或侧下腹部; ②豚鼠在后大腿内侧、背部等脂肪少得部位; ③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 ④蛙可在脊背部淋巴囊注射; ⑤狗多在大腿外侧注射,拔针时,轻按针孔片刻,防药液逸出。 2、皮内注射 此法用于观察皮肤血管得通透性变化或观察皮内反应。如将一定量得放射性同位素溶液、颜料或致炎物质、药物等注入皮内,观察其消失速度与局部血液循环变化,作为皮肤血管通透性观察指标之一。 方法就是:将动物注射部位得毛剪去,消毒后,用皮试针头紧贴皮肤皮层刺入皮内,然后使针头向上挑起并再稍刺入,即可注射药液。注射后可见皮肤表面鼓起一白色小皮丘。 3、肌肉注射 当给动物注射不溶于水而混悬于油或其她溶剂中得药物时,常采用肌肉注射。肌肉注射一般选用肌肉发达、无大血管经过得部位,多选臀部。 注射时针头要垂直快速刺入肌肉,如无回血现象即可注射。给大、小鼠作肌肉注射时,选大腿外侧肌肉进行注射。 4、腹腔注射 先将动物固定,腹部用酒精棉球擦试消毒,然后在左或右侧腹部将针头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约0、5厘米,再使针头与皮肤呈45 度角方向穿过腹肌刺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肠液、尿液后,缓缓推入药液。此法大小鼠用得较多。 5、静脉注射

就是将药液直接注射于静脉管内,使其随着血液分布全身,迅速奏效。但排泄较快,作用时间较短。 ①小鼠、大鼠得静脉注射: 常采用尾静脉注射。鼠尾静脉共有3根,左右两侧与背侧各1根,两侧尾静脉比较容易固定,故常被采用。操作时,先将动物固定在暴露尾部得固定器内(可用烧杯、铁丝罩或粗试管等物代替),用75%酒精棉球反复擦试使血管扩张,并可使表皮角质软化,以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鼠尾两侧,使静脉充盈,注射时针头尽量采取与尾部平行得角度进针。开始注射时宜少量缓注,如无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这时用左手指将针与尾一起固定起来,解除对尾根部得压迫后,便可进行注射。如有白色皮丘出现,说明未穿刺入血管,应重新向尾部方向移动针头再次穿刺。注射完毕后把尾部向注射侧弯曲以止血。如需反复注射,尽量从尾得末端开始。一次得注射量为每10g体重0、1~0、2ml。 ②豚鼠得静脉注射: 一般采用前肢皮下头静脉。鼠得静脉管壁较脆,注射时应特别注意。 ③兔得静脉注射: 一般采用外耳缘静脉,因其表浅易固定。注射部位除毛,用75%得酒精消毒,手指轻弹兔耳,使静脉充盈,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静脉得近心端,拇指绷紧静脉得远心端,无名指及小指垫在下面,右手持注射器,尽量从静脉得远端刺入血管,移动拇指于针头上以固定,放开食、中指,将药液注入,然后拔出针头,用手压迫针眼片刻以止血。 ④狗得静脉注射: 狗得静脉注射多采用前肢外侧静脉或后肢外侧得小隐静脉。注射部位除毛后,在静脉血管得近心端用橡皮带扎紧,使血管充盈,从静脉得远心端将注射针头平行血管刺入,回抽注射器针栓,如有回血,即可放开像皮带,将药液缓缓注入。 6、淋巴囊注射 蛙类常采用此法,其皮下有数个淋巴囊,注入药物甚易吸收。腹部淋巴囊与头部淋巴囊常作为蛙类给药途径。一般多选用腹部淋巴囊给药。注射时将针头从蛙大腿上端刺入,经大腿肌层入腹壁肌层,再进入腹壁皮下,即进入淋巴囊,然后注入药液。 (二)经口给药法 1、口服法:

动物药理整理

药理整理 能够强心的药: 能够利尿的药: 能够麻醉的药(包括局麻和全麻) 能够使中枢兴奋的药: 能够使中枢抑制的药: 能够利尿的药: 能够止泻的药: 能够泻下的药: 4~氨基吡啶:(中枢兴奋药)能拮抗多种中枢抑制药的作用,主要拮抗呼吸中枢 药的抑制作用。还能有效逆转新霉素诱发的肋间肌和膈肌麻醉。 用法与用量:犬,静脉注射本品(每1Kg体重0.3mg)加育亨宾(每1Kg体重 0.125mg)能有效逆转赛拉嗪(每1Kg体重2.2mg)或乙酰丙嗪的联合用药引起的呼吸麻醉。猫,静脉注射本品(每1Kg体重0.6mg)育亨宾(每1Kg体重0.25mg)可以有效拮抗肌内注射氯胺酮(每1Kg体重20mg麻醉。本品也可以用作牛马山羊的塞拉嗪或氯胺酮联合麻醉的拮抗剂,推荐剂量,每1Kg体重,马0.2mg 牛羊0.3mg,或加育亨宾(每1Kg体重0.125mg)合用 阿苯达唑:(抗寄生虫药)又称苯硫丙咪唑丙硫咪唑。本品对动物线虫,吸虫,绦虫均有驱除作用。但对绦虫,吸虫需用较高剂量。 羊:低剂量对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细颈线虫,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马歇尔线虫,古柏线虫,网尾线虫,莫尼茨绦虫成虫均有良好效果,高限治疗量对多数肠胃线虫幼虫,网尾线虫未成熟虫体及肝片吸虫成虫亦有明显驱除效果。 牛:对牛大多数胃肠道线虫成虫及幼虫均有良好效果。如对毛圆线虫,古柏线虫,牛仰口线虫,奥斯特线虫,乳突类圆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的成虫及幼虫均有极佳的驱除效果。高限治疗量对辐射食道口线虫,细颈线虫,网尾线虫,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亦有良效。通常对小肠,真胃未成熟虫体效果良好,而对盲肠及大肠未成熟虫体效果较差。对肝片吸虫童虫效果不稳定。 马:对马的大型圆线虫如普通圆线虫,无齿圆线虫,马圆线虫及多数小型圆线虫的成虫及幼虫均有高效。 猪:对猪蛔虫,食道口线虫,六翼泡首线虫,毛首线虫,刚棘颚口线虫,后圆线虫均有良好效果。对蛭状巨吻棘头虫效果不稳定。 犬,猫:每日每1Kg体重20mg连用3d,对犬蛔虫及犬钩虫,绦虫均有高效,对犬肠期旋毛虫亦有良好效果。感染克氏肺吸虫的猫,内服,每日3次,每1Kg 体重5mg连用14d,能杀灭所有虫体。 家禽:对鸡蛔虫成虫及未成熟虫体有良好效果,对赖利绦虫成虫亦有良好效果。但对鸡异刺线虫,毛细线虫作用很弱。每1Kg体重25mg对鹅剑带绦虫,棘口 吸虫疗效为100%每Kg体重50mg M鹅裂口线虫有高效。 野生动物:对白尾鹿捻转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细颈线虫疗效甚佳。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一.经口给药法 (一)灌胃法 此法给药剂量准确,是借灌胃器将直接灌到动物胃内的·种常用给药法。1.鼠类:鼠类的灌胃器由特殊的灌胃针构成。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右U角中,插入口中,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使其前端到达膈肌位置,灌胃针插入时应无阻力,如有阻力或动物挣扎则应退针或将针拔出,以免损伤、穿破食道或误入气管。 2.兔、犬等:灌胃一般要借助于开口器、灌胃管进行。先将动物固定,再将开口器固定于上下门齿之间。然后将灌胃管(常用导尿管代替)从开口器的小孔插入动物口中,沿咽后壁而进入食道。插入后应检查灌胃管是否确实插入食道。可将灌胃管外开口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无气泡产生,表明灌胃管被正确插入胃中,未误入气管。此时将注射器与灌胃管相连,注入药液。 (二)口服法 口服给药是把混入饲料或溶干饮水中让动物自由摄取。此法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剂量不能保证准确,且动物个体间服药量差异较大。大动物在给予片剂、丸剂、胶囊剂时,可将用镊子或手指送到舌根部,迅速关闭口腔,将头部稍稍抬高,使其自然吞咽。 二、注射给药法

(一)皮下注射 皮卜注射一般选取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大鼠、小鼠和豚鼠可在颈后肩胛问、腹部两侧作皮下注射;家兔可在背部或耳根部作皮卜注射;猫、犬则在大腿外侧作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动物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水平刺入皮下。推送药液时注射部位隆起。拨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可防止药液外漏。 (二)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一般选肌肉发达,无大血管通过的部位。大鼠、小鼠、豚鼠可注射大腿外侧肌肉;家兔可在腰椎旁的肌肉、臀部或股部肌肉注射;犬等大型动物选臀部注射。注射时针头宜斜刺迅速人肌肉,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即可注射。(三)腹腔注射 给大鼠、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时,以左手固定动物,使腹部向上,为避免伤及内脏,应尽量使动物头处于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两侧向头方刺入皮下,针头稍向前,再将注射器沿45角斜向穿过腹肌进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回血或尿液,即可注入药液。免、犬等动物腹腔注射时,可由助手固定动物,使其腹部朝上,者即可进行操作。注射位置为:家兔下腹部近腹白线左右两侧1cm处,犬脐后腹白线两侧边1—2cm处进行腹腔注射。(四)静脉注射

(整理集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是基于药物的溶解度及膜通透性对所有药物进行科学分类的系统,共分成4类: 高溶解性和高透膜性( Ⅰ类) 、低溶解性和高透膜性( Ⅱ类) 、高溶解性和低透膜性( Ⅲ类)和低溶解性和低透膜性( Ⅳ类) 。 高溶解性和低透膜性( Ⅲ类)药物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核酸、多糖、皂苷类药物等,多为基因工程药物或传统中药中水溶性活性成分。 某些水溶性的药物,药物极性太强,油水分配系数太低,反而导致药物不利于吸收,而且药物肠道不稳定,因此在提高该类药物生物利用度方法: 1. 极性或亲水性药物由于油水分配系数低或跨膜扩散能力差而不能有效地分配到小肠壁细胞膜,吸收差,可加入过量反离子与该药物合用,从而可以形成亲脂性较强的离子对而促进吸收; 2. 如果由于药物分子结构中氢键数目较多导致透膜速率下降时,可加入促渗剂改善膜渗透性; 3. 制备磷脂复合物解决某些药物生物度差的方法之一。可改变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亲水药物制成复合物后大都亲脂性增强,且磷脂复合物在水中可分散成极小的囊泡结构利于透过生物膜。例如苦参素 4. 制备脂质体,利用脂质体也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降解。 5. 制备自乳化给药系统,例如山地明口服自乳化给药系统,药剂微乳史上的成功案例。 6. 制备口服纳米粒给药系统,利用纳米粒子的效应,直接被细胞膜胞饮或吞噬,通过生物膜而被吸收。一些大分子多肽类物同样存在生物利用度低和易失活降解的情况例如胰岛素,有将其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报道,可以借鉴一下。 7. 制剂学方法:将该类药物做成片剂后包裹肠溶衣,避免或大大降低肠道菌群或酶对主要的水解破坏。 8. 化学修饰,如制备前体药物 参考文献 吴诚,王玲,刘丽宏.提高难透膜水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研究进展,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2.39(4):298 贺然,刘国琴,李琳.玻璃微球法制备胰岛素脂质体的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