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3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天一大联考 2016—2017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乐、舞三者最早应是相结合的,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后,它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但是诗与乐始终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美学中,关于“乐”与“诗”的理论,就有很多记载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乐”在古代是与器乐歌舞合为一体的。
在孔子之前的典籍中有关“乐”的记载通常是与“德”有关系的。
《左传》文公七年记载晋郤缺向赵宣子提到《夏书》中的话,就阐述了“九功之德,皆可歌也”的看法:“《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
九功之德皆可歌也。
”可见,在中国古代“乐”与“德”是不能分开的。
《尚书•尧典》中记载了舜“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水,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说法,这是最早对诗有记载的典籍。
从中可以看出,在当时,诗主要的作用与“乐”是相同的,是在宗教性、政治性的祭祀和庆典的仪式上祷告上苍,颂扬祖先、记叙重大历史事件功绩的唱词。
这些词由祀礼而生的“诗”在《诗经》的《颂》和《大雅》中可以看到。
直到《国风》之后产生的诗,才开始具有抒发个人感情的真正意义上的诗。
通过史书的记载不难看出,先秦之前的“承”与“诗”都是为祭祀、祷告上苍、颂扬先祖的活动服务的。
当诗、乐从祭坛和祷告中走出来,变为大众所认可的文学和艺术之后。
诗、乐也就具有了审美的功用作用,美学理论是离不开艺术的。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涉及最早的就是诗、乐、舞三者的结合。
在孔子之后,诸子百家们在他们的论述文章中对诗、乐的探讨更为广泛。
首先对诗、乐情有独钟的当数儒家的鼻祖孔子了,在孔子时代诗乐是结合的,孔子虽然论诗乐分别有侧重,但是,孔子认为诗乐是相通的。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天一大联考 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第I 卷二、选择题:1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前5 s 内的位移为10 m ,在前7 S 内的位移为21m ,则质点在t=6s 时的速度为A.3.5 m/sB.4 m/sC.5m/sD. 5.5 m/s15.如图所示,ABC 为竖直平面内的金属半圆环,AC 连线水平,AB 为固定在A 、B 两点间的直金属棒,在直棒和圆环的BC 部分上分别套着小环M 、N(棒和半圆环均光滑),现让半圆环绕竖直对称轴以角速度1ϖ做匀速转动,小环M 、N 在图示位置。
如果半圆环的角速度变为2ϖ,2ϖ比1ϖ稍微小一些。
关于小环M 、N 的位置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环M 将到达B 点,小环N 将向B 点靠近稍许B.小环M 将到达B 点,小环N 的位置保持不变C.小环M 将向B 点靠近稍许,小环N 将向 B 点靠近稍许D.小环M 向B 点靠近稍许,小环N 的位置保持不变16.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完整原、副线圈匝数相等。
原、副线圈都有4个接线柱,正好三等分原、副线圈匝数,其中D 、H 分别为原、副线圈公共接线柱;变压器原线圈两端接入如图2所示的交流电,副线圈接额定电压为120 V 的用电器。
改变原、副线圈的接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用电器的最大工作电压接近A.147VB.110VC.84VD.73V 17.如图所示,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受一个弹簧拉力作用,弹簧原长小于悬挂点的高度,水平向右的拉力F 拉动滑块,使滑块向右缓慢移 动,并且滑块始终没有离开地面,则在上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不变,枏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弹簧殚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不变,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星增大,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增大,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18. 如图所示,,是由电荷量分别为+6q 和-q 的两个点电荷组成的一个电荷系统,其中A 、B 是两点电荷所在位置,N 、P 、Q 是AB 连线上的三点,N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全国卷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语文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畿辅以京城为中心,随着王朝的更替,其地理空间会呈现历时变化,但其所承担的诸如京官供给、京城防卫等政治、经济、军事功能却始终不变。
畿辅这一特殊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展现出与其他地域不同的特殊面貌。
所谓畿辅文化,即指因畿辅制度而产生的文化的区域性表现形式,它是由各种要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体,并伴随政权的更替和代兴,在具体制度和地域的变化上又呈现出不同样貌。
元、明、清三朝,有两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多民族文化融合、凝汇为大中华文化,环绕京城的畿辅更是展现这一文化形成过程的核心区之一。
元代虽然始终奉行民族分化政策,但统治者为巩固政权,不断内迁并笼络色目人,在中书省辖区形成了多民族杂居局面。
清时,统治者实行满蒙一体、满汗一家的民族政策,直隶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相互渗透,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化,与汉族文人之间的交流渐成规模。
蒙古族和满族所代表的游牧文化与汉族的农耕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使崇尚道统、理性内敛的汉族文化增添了重视功利、活泼直率的因素,也使凝聚而成的中华文化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
元明清时期畿辅地区的宗教活动甚为活跃,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在政治中心区争夺信众,进行传教。
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就会呈现阶段性繁荣;反之,则会走向阶段性衰落。
如道教在元代受到优待,大批道观遍及中书省辖区。
相反的例子如天主教,因罗马教廷与清政府产生礼仪之争,遭到长期禁绝。
在这个时期,畿辅地区寺庙被密集修建或翻新,也产生了众多宗教精英。
河南省2017届全国校级联考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四)B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何谓“精神”?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定文化创造出来,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
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
其中“天人协”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君臣、父子、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
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
“刚健有为”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
《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
《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
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
《周易大传》所说的“刚健”,还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独立人格。
《象传》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即顺,“载物”就是包容许多物类。
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怀,包容各个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
《周易大传》认为,健是阳气的本性,顺是阴气的本性,在二者之中,阳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而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
可见,刚健有为的思想以自强不息为主,同时包含厚德载物的系统。
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语文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元时期,中国插花进入了普及时期。
宋时,国力已不如唐时强盛,但毕竟结束了五代的割据局面,经济文化更加进步。
花卉如牡丹、菊等品种进一步丰富,而其观赏更具多样性,插花艺术因而得以继续发展。
元代继承宋代插花之余绪,也显得绚丽多彩。
宋代提倡理性,三教合一发展到了宋代被统称为理学。
理学是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命名的,其中以朱程理学为代表。
强调理高于一切,认为应存天理,灭人欲,极为重视道德思想;更进一步提倡阴阳互变,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要求人们静观万物,从中体会到时光变迁,宇宙奥秘。
理学又是北宋以后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宋代的社会动荡不定,许多文人士流为避现实多退隐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山水花草之间,以表心意。
正如周敦颐的学生程颢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对花开花落等景象更为敏感。
因而,宋代花卉艺术更深入地倾注入作者的思想,表达着作者的高尚品德。
宋代插花比之唐代插花更显得意味深长。
理性内涵加清丽外形,具有清纯美丽的形态。
宋代的社会比不上唐代的博大气概,文人不再狂放,而是内敛;不再激情汹涌,而是冷静地思考。
宋朝的时代精神就是清雅、隽秀之气质。
这种气质反映到花卉文化中,形成了精细描绘,以花抒写理性的主流。
所以,在插花构图中,讲究线条美,常以梅花、腊梅等枝条来插制。
这与唐代喜用牡丹的富丽不同。
宋代的文人义士常以花材影射人格,在花材的选取上喜用松、竹、梅、柏、兰、桂、山茶、水仙等寓意深刻的花材,表达人生抱负、理想等。
花材多用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素雅者。
结构以清为精神之所在,以疏为意念之依归,注重枝叶的线条美。
元朝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中后期,极为注重吸收以儒学为主的思想文化,继承了宋代的理学思想。
与此同时,在艺术领域也继承了宋代的绪统,尤其是花卉文化继承宋代之风流,同时又具有时代特色。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内在超越品质成就了中国人的“境界”意识。
中国文化是一种以描述和体验为特征的文化,其中蕴含着“物我合一”“道器不离”“体用不二”“和谐共生”等中性智慧。
在中国哲学看来;人性是一个“向善”的不断自我实现、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伴随着这种向善过程的就是人的境界的提升。
在中国文化的实践中,境界是一种修为,境界是一种格调,境界更是一种层次。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对“境界”的领悟成了中国人实现自我人生超越的重要标志。
中国哲学强调个体的人生理想必须依托于个体的人生境界来实现,即人生理想需以完善最高人生境界为基础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首先以孔子为例,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认为个体的生命展示其实是一个文化成长的过程。
孔子在总结他一生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文化成长的最终目标就是养成像文武周公那样的君子人格。
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君子”与“小人”是一个张力结构,这个张力正是君子所修为的空间。
在孔子那里,境界与一个人的理想、志向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当主体确定了人生的理想目标之后,必须通过提升修养以确立一种人生志向,并把外在的礼、乐转化为主体的内在需要,自觉地加以运用并有所取舍,才可能自觉地建立起君子人格境界,实现人生的超越。
孔子的人生境界是成为谦谦君子,而孟子的人生境界则是成为尧舜。
在孟子看来“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是在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孟子也曾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强调人虽绝大部分同于动物,但却具有“异于禽兽者”的部分。
天一大联考2015 ~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B卷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提到美,人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好看、好听等。
这些用美学术语来说,叫作感性美。
但仅仅把美理解为感性美,有失美的完整内涵和本质。
从当前实际看,一些“五色”“五音”之类的感性美,缺乏高远精神境界支撑,不足以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品位。
因此,当代美学应将境界之美作为重大研究课题。
是有感性美与心灵美的层次之分。
即使是低层次的感性美,也应有高远精神境界的支撑,这就是它的超功利性。
感性美给人的愉悦感来自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官。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最早提出审美感官(视觉和听觉)和非审美感官(味觉、嗅觉与触觉)的区分,显示了审美兴趣不同于实际兴趣的独特之处:视觉和听觉的对象不同于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对象,后者涉及人的感性欲念和功用追求,而前者无功用欲念的牵挂。
“望梅”可以产生美惑,但不能满足“止渴”的功用、欲念。
西方中世纪的圣托马斯·阿奎那阐述了柏拉图这一论断的深层内涵,认为美在于形式而不在于实物,超出功用、欲念之上。
视觉和听觉所感到的是事物的形式美,如线条之匀称、音调之和谐等,这些都不能供人使用。
这一思想揭示、扩大和深化了“美在于声色”的含义,美由此而可以定义为超越功用欲念之意。
声色之美是对人生最低级欲望的超越。
人如果仅仅沉溺于“食色”之“性”而不思超越,则无美可言。
功用欲念乃维持人的生存所必需,而美则是“后”生存之必需。
“后”者,超越之谓也。
超越不是脱离和抛弃,而是既包含又高于和超出。
当前一些美学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所推崇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多紧紧捆绑在功用欲念的追求之上,太少超越之毒。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河南版)语文Word版含答案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斌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趙卡上的指定位置。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題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
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XXX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XXX"一词来表现。
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唐?XXX,《忆江南》), "庭院深深深几许?XXX堆烟,幕帘无重数"(北宋?XXX,《蝶恋花》).那么,"XXX"与"柳"到底是甚么干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
但从动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分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
"XXX"合称一说,实在不当。
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XXX"都是指柳树。
理由是民间传说XXX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XXX姓XXX,于是"御笔赐柳姓XXX"。
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实,"XXX"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汉乐府中也有《折杨柳》等曲目,故此据不足为证。
河南天一大联考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天一大联考2018—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法制文明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规范制度、精密的立法技术、成熟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治理智慧和精神追求,是我们今天进行法治建设的重要历史资源。
中国法律史学是法学和史学的交叉学科,主要以中国古代法制为研究对象。
中国法律史学自成体系,在改革开放后得到长足发展,研究成果百花齐放,学科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大为增强。
法律史研究要坚持史料的基础性地位,对浩如烟海的史料进行整理和编纂,通过考证找寻历史真相。
但是,法律史学研究又不能止步于史料,否则就会偏离法学学科属性。
法律史学研究要坚持论从史出、思古悟今,从史料中揭示出中国传统法律的特有品质、思维方式、逻辑体系、行为模式及价值内涵,从法律演变的历史中寻找文明秩序的一般原则和规律,为回答当前法治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提供有益借鉴,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是中国法律史学的当代价值和时代使命。
近年来,一些法律史学者采用新史料、新方法进行研究,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例如,利用契约、方志、司法档案等进行研究,综合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研究方法。
这些新材料和新方法,使得法律史学研究内容从国家、中央扩展至地方和基层,从律例典章扩展至民间法律实践,拓宽了研究视野。
不少研究明清法律史的学者就通过整理统计明清时期的司法档案,来考察当时官员“依法裁判”的状况。
河南省大联考2017届高三第五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学以人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
审美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对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和艺术的欣赏;二是对艺术和各种审美对象的创造。
审美活动是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互相作用中发生的,但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活动的特点。
审美经验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和美的创造活动中产生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判断和评价。
它包括审美心理活动、审美评价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标准等各种审美意识。
审美学和美学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美学应当包括美、美感和艺术的研究,也就是包括了审美学的研究内容。
但就研究范式和方法上看,审美学却超越了美学的学科界限。
比如,审美心理研究需要美学和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交叉;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的研究需要美学和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等。
20世纪以来,审美学在西方获得了长足发展,这是同当代西方美学发生的重大变革相联系的。
美学史表明,美学思想的产生是与对人类审美活动、审美经验的观察和探讨分不开的。
但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西方美学的研究重点却不是人的审美经验,而是美的本体。
美的根源和美的本质问题,是西方古代美学的中心问题。
到了近代,由于哲学重点向认识论的转移和心理学思想的发展,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开始从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对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研究逐步成为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这一趋势在20世纪得到强势延续。
心理学美学的发展使审美经验单独成为美学的一种研究对象。
从哲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各种不同角度研究审美经验的学说和派别层出不穷。
审美经验的研究取代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名副其实地成为当代美学的主要对象。
从20世纪末开始,在后现代主义和西方文化新变化的推动下,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美学、身体美学、生态美学等开始走向美学的前沿,标志着美学全方位面向现实和生活的转型。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全国卷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语文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畿辅以京城为中心,随着王朝的更替,其地理空间会呈现历时变化,但其所承担的诸如京官供给、京城防卫等政治、经济、军事功能却始终不变。
畿辅这一特殊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展现出与其他地域不同的特殊面貌。
所谓畿辅文化,即指因畿辅制度而产生的文化的区域性表现形式,它是由各种要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体,并伴随政权的更替和代兴,在具体制度和地域的变化上又呈现出不同样貌。
元、明、清三朝,有两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多民族文化融合、凝汇为大中华文化,环绕京城的畿辅更是展现这一文化形成过程的核心区之一。
元代虽然始终奉行民族分化政策,但统治者为巩固政权,不断内迁并笼络色目人,在中书省辖区形成了多民族杂居局面。
清时,统治者实行满蒙一体、满汗一家的民族政策,直隶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相互渗透,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化,与汉族文人之间的交流渐成规模。
蒙古族和满族所代表的游牧文化与汉族的农耕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使崇尚道统、理性内敛的汉族文化增添了重视功利、活泼直率的因素,也使凝聚而成的中华文化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
元明清时期畿辅地区的宗教活动甚为活跃,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在政治中心区争夺信众,进行传教。
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就会呈现阶段性繁荣;反之,则会走向阶段性衰落。
如道教在元代受到优待,大批道观遍及中书省辖区。
相反的例子如天主教,因罗马教廷与清政府产生礼仪之争,遭到长期禁绝。
在这个时期,畿辅地区寺庙被密集修建或翻新,也产生了众多宗教精英。
由于地域辽阔的畿辅地区既包括首都核心区,又包含环状外围区,既处于全国文化中心地位,又包含文化的边缘区域,所以畿辅文化有着中心与边缘夹层分布的特点。
靠近都城的畿辅辖区文化繁盛,经久不衰,如元代的大都路、明清的顺天府,但都城西、北方向却长期处于文化欠发达状态。
辖域内也有一些地区变化较大,如河间府、天津府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清代中期以后异军突起。
纵观文化发展,还会发现畿辅文化走势;元代中书省所辖大都路是文化的中心区,元前期剧作家56人中有l7人籍贯为大都。
至于明代,北直隶为畿辅,此时江南文化崛起,畿辅文化走入低谷,王灏《畿辅丛书》所收明人著作数量甚少,值得一提的名流更少。
清代,畿辅地区名臣硕儒辈出,《畿辅丛书》收书185种,其中100多种为清代畿辅著作。
畿辅文化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形成的典型范例,集中展示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是当今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前缘。
元明清时期,以今天北京为中心的畿辅地区呈现出多民族政治、经济、思想等在交流碰撞中逐渐融合的历史趋势,特点鲜明,借鉴其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建设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在今天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对京津冀地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摘编自王长华《近世畿辅文化的特质及价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畿辅文化是文化区域性表现形式,它因畿辅制度而产生,受到各种要素的影响,随着政权的更替和代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B.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虽然统治者奉行民族分化政策,但并没有阻断民族交流,畿辅重地仍出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局面。
C.畿辅文化未必就排斥宗教文化,元明清时期畿辅地区宗教活动活跃,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在这里进行传教活动。
D.畿辅文化集中展示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是当今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前缘,最能说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形成过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元明清时期,多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凝汇为大中华文化,作为围绕京城的特殊行政区域,畿辅更突出地表现出这一文化风貌。
B.同为畿辅地区,因距离都城远近不同,文化发展并不平衡,靠近都城的畿辅辖区文化繁盛、经久不衰,距离较远的畿辅辖区文化则欠发达。
C.宗教活动不会独立于政治之外,如果得到统治者支持则该宗教往往会出现阶段性繁荣景象,如密集修建宗教活动场所,众多宗教精英产生。
D.清统治者实行的满蒙一体、满汉一家的民族政策,促使文化交流渐成规模,畿辅文化在建筑、饮食、服饰等方面融入了少数民族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畿辅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所承担的京官供给、京城防卫等政治、经济、军事功能,决定了畿辅文化在国家文化上的主导作用。
B.元明清时,重视功利、活泼直率的游牧文化与崇尚道统、理性内敛的汉族文化相互融合,凝聚成了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的中华文化。
C.元、清畿辅文化繁荣,明代畿辅地区著作数量、文化名流甚少,纵观元明清畿辅文化发展状况,可知其呈现出在曲折中发展的特点。
D.近世畿辅文化反映了多民族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逐渐融合的历史趋势,这对我们今天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北风吹雁刘美兰下午5时10分,朱晓玉准时地出现在W城火车站第三站台的月台上。
朱晓玉抬起头来望望天,天空黑沉沉的,北风呼啸着一阵阵从站台掠过,无形雁阵撞击着她的黑色羽绒服,她不由得将头埋进灰黄黑小格围巾里,提着小马扎推着旅行箱往标有6号的候车点走去。
此刻,6号候车点的人已排起了长队。
一会儿,K568次列车就要进站了,每到周末返回J城的人多,朱晓玉只买到站票,所以她提着小马扎呢,一个半小时后就到J城了。
这样的双城生活让朱晓玉渐渐变得能干起来。
因为丈夫陆迅下派在J城当公安局局长,J城现在已成为她全部生活的中心内容。
周末去J城,她不去都不行,有父母催着呢。
做陆迅爱吃的可口饭菜,收拾陆迅的脏衣服和家务,她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周一,又得起大早赶回W城上班。
W城还有她已年迈的父母,小病小灾的不断。
女儿倒是没让她操什么心,静悄悄地自己考上了研究生。
一年年地过去了,她憔悴下来,她累了。
那天,她几次想对陆迅说:“咱不当局长了,回W城吧。
”她还没开口,陆迅却拍着她手说:“媳妇儿,你知道吗?我现在感觉最幸福的事,就是周末晚上推开家门时,你正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做饭。
”J城有着600万人口,当一名公安局局长该是何等风光。
可是,在媳妇儿面前却只有这点小小的要求。
朱晓玉眼圈一红,扭过头去,低下了头,两颗泪珠一前一后地砸在一株四叶草上,四叶草颤抖了一下又挺直了身子。
公安工作危险性强,朱晓玉从来不问陆迅工作,陆迅怕她担惊受怕也不会去说工作,两个人平静而默契地过着惊心动魄的生活。
K568次列车到了,她麻利地提起旅行箱。
今天运气不错,靠近车门过道处正好可以放下一个马扎。
火车开动了,况且且且地扑向迷离的暗夜里,关于陆迅的回忆又潮水般地浮现在她的眼前,她的嘴角浮现出几丝笑意。
因为五道拐或者说是爱情,他们走到了一起。
那时候陆迅是片儿警,朱晓玉还在音乐学院读书。
一天,朱晓玉下课早,背着书包回家。
可刚拐进五道拐巷,几个小混混就围上来了,这个伸手抓她的长辫子,那个扯她的书包带,朱晓玉吓坏了。
喊吧,可这地处偏僻,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幸亏碰上了陆迅。
那天,陆迅为王家奶奶送户口簿,看到了,还没放好自行车就冲上前去,三个招式就把他们制伏了。
后来的后来,漂亮的朱晓玉嫁给了陆迅。
“旅客同志们,请注意,J城火车站就要到了……”沉浸在回忆中的朱晓玉抬起头,目光停留在旅行箱上。
箱子里有父母给女婿带的中药、好烟以及W城特色菜。
陆迅为了案子长期加班加点,开始出现失眠状况后嗜好抽烟了。
一个女婿半个儿,陆迅在他们眼里早就是亲儿子了。
有一次,母亲说:“晓玉啊,我发现你怎么越来越像陆迅呢?”像吗?怎么可能像陆迅?她望着镜子仔细端详,呵,眼神,对,是眼神。
她的眼神越来越坚定了,越来越勇敢了。
记得有一回,有个黑社会成员给陆迅寄了颗子弹,是她打开的快递,她打开后笑着对陆迅说:“有人用花生米恐吓你呢!”母亲说:“嫁谁随谁,人总是在成长的。
晓玉早已不是过去那个柔弱无骨的晓玉了。
”车慢慢停住了,车上的旅客秩序井然地往外走着。
朱晓玉围上围巾,用一条尼龙绳将马扎捆在旅行箱的把手上。
她知道,陆迅不会来接她,但没关系,她习惯了一个人行走在寒冷的J城街道上。
北风吹雁雪纷纷,她大步地行走着,渴望着寒风送来一个充满美好意境的玲珑剔透的冰雪世界。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写朱晓玉“准时”地出现在W城火车站第三站台的月台上,“准时”在这里主要是表明朱晓玉在丈夫影响下做事严谨、守时的特点。
B.小说擅长细节描写,如对小马扎、人物衣着、旅行箱里的中药好烟等的描写,表现了朱晓玉对丈夫的爱,也从侧面塑造了陆迅的形象,可谓一举两得。
C.小说中有朱晓玉流泪的情节,写她一年年地奔忙,感觉很累,所以在丈夫面前,也不免流露出小女人情态,流下了委屈的泪,人物形象很真实。
D.这篇小说语言既简洁朴实,也不缺乏诗意,色调丰富、意蕴隽永,有着英雄救美的美丽故事,也有着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平静而默契的生活。
5.小说叙述朱晓玉去J城探望丈夫的行程,其间穿插了不少回忆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答:6.小说以女主人公在“北风吹雁雪纷纷”中大步行走的情景结尾,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要赏析。
(6分)答:(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冯其庸的国学人生冯其庸先生的学术研究,用任何现代学科概括都有困难,或许,只有“国学”这个词语,才最合适。
众所周知,国学概念是在近代国运背景下为应对西学而产生的,国学因此成为国运的一个影子。
艰难困苦,曲折沉痛,国运与国学的背景,就这样映照着冯先生的一生。
冯先生儿时家境的贫寒,抗战时期死亡的威胁和失亲之痛,影响着他的家国观念。
特别是他在无锡国专求学时期,思想得以升华,开始参与学生活动,被中共地下党组织认定为进步青年。
冯先生与他人不同的是,学习伴随了他始终,并将勤奋品格保持了一生,他也因此兼济文献、文学、红学、书法、摄影、绘画、考古、戏曲等,远远超出了常人的余限,成为卓然一代文史书画大家。
“文革”时,冯先生遭到批判,他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庚辰本《石头记》,依原著行款朱墨两色抄写。
那时他白天挨批斗,深夜秘密抄写,整整抄了一年,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理解。
冯先生研究《红楼梦》不仅是解读它的故事情节,更主要的是探究其中埋藏的家庭历史和社会风情。
他从曹雪芹的家世入手,做了己卯、庚辰、甲戌等早期主要抄本的研究,然后又进入《红楼梦》思想、人物、文本艺术的研究,成为红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