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 格式:docx
- 大小:25.39 KB
- 文档页数:13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6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教材第47~51页(例1、例2和练习八)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和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52~55页(例3、例4和练习九)整理和复习与探究实践:教材第56~5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洁的口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展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展一些稍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使学生经受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存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阅历,培育问题意识,进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使学生在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索、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胜利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难点:自主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课时安排:7课时(1)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p.47、48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1、经受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把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加运用已有学问和阅历探究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胜利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一样数位对齐”的道理。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预备:在黑板上的板书。
教学过程:一、学习新知:1、课前在黑板上板书:钢笔8元笔记本3元4角讲义夹4元7角5分水笔2元6角5分问:我们平常说价钱习惯说成几元几角几分。
现在请你把它们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名说一说:8.00元,3.40元,4.75元,2.65元这些小数哪些能化简?把它化简成最简小数。
(8元,3.4元)2、看黑板上的四样商品的价钱,请你选择两件商品并算出总价。
沟通:(可能有的几种状况)(1)钢笔和笔记本一共多少钱?口答算式和结果,板书:8+3.4=11.4(元)问:这个“11”哪里来?为什么8加的是3而不是4?补充竖式说算理(略)强调:8是整数,3是整数局部的,要和它对齐。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逐渐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注重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
实践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案例以小学四年级数学实践课《测量长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实践课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能够熟练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引导学生思考测量长度的方法。
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课桌长度、测量书本厚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环节(1)讲解测量长度的方法教师讲解直尺、卷尺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强调测量时要注意的事项,如对齐起点、观察刻度、记录数据等。
(2)学生分组实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把直尺和一把卷尺。
教师提出实践任务:测量教室门口的宽度、课桌的长度、书本的厚度等。
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并记录数据。
(3)小组讨论与分享各小组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互相学习、借鉴。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实践成果,展示测量数据。
3. 巩固练习(1)教师提出新的测量任务,如测量教室的周长、教室的高度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测量长度的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与同学交流测量结果。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践课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
分数作为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实践案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如:“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将一些东西平均分给多个人呢?比如,一个蛋糕要分给三个人,我们应该怎么分呢?”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案例教学(1)教师展示一个圆形蛋糕,并引导学生将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代表1/4。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1/4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4表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整体的1/4。
”(3)教师展示一个长方形蛋糕,引导学生将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份代表1/3。
(4)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1/3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3表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整体的1/3。
”3. 案例应用(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引导学生将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代表1/4。
(2)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我有3个这样的苹果,那么我一共可以分出多少份?”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3个苹果,每份代表1/4,那么一共可以分出12份。
”(3)教师出示一个圆形蛋糕,引导学生将蛋糕平均分成5份,每份代表1/5。
(4)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我有2个这样的蛋糕,那么我一共可以分出多少份?”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2个蛋糕,每份代表1/5,那么一共可以分出10份。
”4. 案例拓展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将正方形平均分成6份,每份代表1/6。
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我有4个这样的正方形,那么我一共可以分出多少份?”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4个正方形,每份代表1/6,那么一共可以分出24份。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三篇第一篇范文: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一、教学案例的形成。
全面了解教学内容之形成背景,及其有关理论。
接着收集相关材料,分析材料。
并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现结合,做到立意全新的程度,最后结合前期准备理论及相关素材撰写案例,做到一气呵成,增删数次为妙。
二、教学案例的具体撰写。
明确或突出主题。
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结合理论对揭示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细节进行科学的分析。
三、教学案例写作中应注意得事项。
1、主题紧扣案例。
以案例为基础提炼主题,不能脱离案例随意而定。
主题要有新意。
确定的主题要新颖,但切记脱离实际而盲目地进行创新。
主题应凸显时代感。
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解决难点、热点问题。
2、在实际案例分析时应该做到:紧紧围绕案例事实,提出问题,深入且细致地进行分析,力求做到画龙点睛,把问题主题揭示给学生。
讲求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
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分析实在,要有针对性,把理论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讲求具体实在的小道理,不要空洞无物的大道理。
要有独到的见解。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
在新理念的引导下,从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道出他人欲言而所不能言之的道理。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比较分数大小”案例分析〖案例〗师: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大家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生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
如和。
生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
如和。
生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
如和。
师:请大家分别说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生4: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较大的分数大。
如。
生5: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较小的分数大。
如。
生6: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如和,=,师:那么,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些方法的呢?生7: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包含分数单位的个数多,所以分子大的分数大。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案例(十三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体裁作文、议论文、字数作文、记叙文、高中作文、初中作文、小学作文、祝福语、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genre essays, argumentative essays, word count essays, narrative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blessings, experienc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数学教学叙事案例(十三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案例以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为例,通过实践探索,设计了一套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分数;(3)学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体会分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3)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数的意义;(2)分数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2)分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如“一块蛋糕被平均分成4份,我吃了其中的1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我吃了其中的1份”?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分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意义,即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3)学习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答案;(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有40人,其中有20人是男生,求男生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的加减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案例以一堂小学数学课为例,探讨如何有效进行分数的加减法教学。
二、案例描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分数的加减法,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数实例,如蛋糕、分数图等,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新课的引入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分数条,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式,引导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尝试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系列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难度由浅入深。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强调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区别。
同时,鼓励学生在反思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态度积极、乐观。
三、案例反思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利用物质模型教授分数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学会分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理解分数的含义。
2. 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
3. 学会利用物质模型进行分数的可视化表示。
二、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小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分数的概念,并从其中发现分数的规律。
2. 知识讲解介绍分子、分母、真分数和假分数等概念,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们理解概念的含义与分数的属性。
3. 模型演示利用纸片和色块等工具,给学生们展示分数的可视化表示方式,通过让他们观察、比较、操作这些模型,使其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4. 实操练习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模型,练习分数的加减运算,并检查习题答案。
5. 归纳总结通过回顾课程内容,归纳总结学到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们将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通过物质模型的演示,让学生们理解分数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在模型演示和实操环节中,如何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发现分数的规律,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教学方法通过引导课前思考、知识讲解、模型演示、实操练习等方法,加深学生们对分数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根据学生们的练习答案、讨论质量等综合评估学生们对分数的理解水平。
七、教学反思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反应,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游戏方式教授小数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知道小数点及其位置的含义。
2. 掌握小数与整数的比较方法。
3. 了解小数的转化与运算方法。
二、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小数知识的积极性。
2. 游戏环节设计一些小数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们体验小数的概念、小数与整数的比较和小数的运算方法,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探究小数的规律。
3. 知识讲解在游戏环节完成后,介绍小数点的位置、小数整数的表示方法、小数的转化和运算等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推荐五篇)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一例一议“精细化教学”科学探究,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领域中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举措,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机会,尤其要抓住每一个细节,把握每一次机遇,让学生不失时机地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收获,在探究中提高。
实践表明,课堂上科学、有效的探究,是构建高效课堂、实现精细化教学的必由之路。
【教学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六中有这么一道题:(见题图)这个颁奖台是由3个长方体合并而成的。
它的前后两面涂上黄色油漆,其他露出来的面涂红色油漆。
涂黄色油漆和红色油漆的面积各是多少(题图说明:这三个长方体颁奖台紧靠着,且中间的1号颁奖台最高,左边的2号颁奖台次之,右边的3号颁奖台最低。
在1号颁奖台的正面靠近这个长方形面的左边竖直边线的右侧中下方标注“65cm”字样,同时在这条边线上面一小部分的左侧标注“10cm”字样,而在图中还有五处标注“40cm”字样,表明这三个长方体的下底面都是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以及3号颁奖台的右面也是一个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
)?学生自主解答后,我发现大体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其一是这样的——涂黄色油漆的面积:[﹙65-10﹚×40+65×40+40×40] ×2其计算结果为12800平方厘米;涂红色油漆的面积:65×40×2+40×3×40其计算结果为10000平方厘米。
而另一种情况则是——涂黄色油漆的面积:[65×40+﹙65+10﹚×40+40×40] ×2其计算结果为14400平方厘米;涂红色油漆的面积:﹙65+10﹚×40×2+40×3×40其计算结果为10800平方厘米。
学生的解题思路大致相同,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对此,我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了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3篇【篇五】课堂实录:热脑运动:(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在本子上写出答案。
师:我们学校要开展“数学读书读报”活动,昨天老师对咱班订购阅读书目情况做了调查,了解到,有10人要买《数学故事》,25人要买《数学神探》。
(挂出小黑板:《数学故事》每本12元,《数学神探》每本8元)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买这些书一共需要多少钱?2、买《数学故事》要多少钱?买《数学神探》要多少钱?3、买《数学神探》的钱比买《数学故事》的钱多多少元?点评:从生活来,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师选择1和3用小黑板挂出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要先求什么?生:买《数学故事》和《数学神探》各需要多少钱师:好,在自己本子上试着解决点评:这里可以放手学生自己思考,不要把学生的思考抢过来。
师巡视学生情况,指名板演,学生列出的是分步算式师:有谁列出综合算式的?怎么列?生:(10×12)+(25×8)师:这里小括号可以不要吗?生:可以师:说说你的想法生:这里是乘法和加法,不加小括号,也是先算乘法的师:观察一下,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生:有加法,有乘法师:我们以前学的也有加法和乘法呀,再想想看,有哪里不同?生:原来学的是有三个数字,这里有四个数字师:也就是说原来是两步计算,现在是三步混合运算,是吗?生:是师:我们都知道先算乘法,那么第一步可以把两处乘法同时算出来吗?生:可以的师小结后同学独立解决问题3。
点评:这里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思考空间。
……师:(出示试一试150+120÷6×5)观察这道算式,有哪些运算?生:加、除,还有乘师:这里乘和除连在一起,以你的经验,应该先算什么呢?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老师示意孩子打住。
师:嘘……在自己本子上算算看点评:当时觉得“恰到好处”,后来细想想,这里似乎又给学生提示了。
指名一做错的学生板演,利用错例资源众学生指出错误后,师示意学生打住师:经过你们的提示,我相信汤晓炜一定能做正确!来,晓炜,试试看生做对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孩子们自发地)点评:能很好地利用错例进行教学,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很好!……师:像这样含有加、减、乘、除的三步混合运算应该按什么顺序计算?谁来为我们的智慧百宝箱里放上一宝?生归纳总结后出示小黑板,齐读。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例文三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篇一: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
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
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
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
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
最好怎么办呢?。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片段一中的教师大胆舍弃教材中的主题图,选择了“9.11事件”中的“世贸大厦”图片作为教学情境图,试图将数学学习内容“高矮”的导入与关注时事、关心世界、热爱和平的主题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谓匠心独运。
然而,学生情境学习时纠缠于情景上的细节,思维没有指向中心问题――比高矮,总在中心问题之外“画圈子”,最终导致教学时间不够,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策略: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活动。
分析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没有提供专门起导入作用的情境图。
另外,从呈现的第1幅场景图我们也可以发现,教材直接注明图中的男生高、女生矮,显然,编者也不想在导入时多费时间,也是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直接引入,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直奔主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比高矮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经历比较事物高矮的过程,在活动中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
案例5:片段1、5的认识师:小朋友,请摸摸耳朵,眨眨眼睛,挥挥左手,摇摇脑袋(生随老师一起做)。
好的,不错,请用耳朵听,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比一比,谁最棒,好不好?生:好!师:我伸3个手指,你伸几个组成4?生:伸1个。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5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
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建立1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理解1分=60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世上有件宝,黄金买不到。
一去不复返,愿你珍惜好。
)师:关于时间的知识你们回家复习了吗?那让我们一起检测一下你复习的怎么样好吗?(让学生认读时刻)把你们画的表拿出来,相互看一下,比一比谁画的好?师巡视把画得好的贴在黑班上展示给大家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有一个咱们中国最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猜猜是什么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春节)打开教科书第59页,观察主题图,这是在哪儿?图上的人们在做什么?(春节联欢晚会现场,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人们在倒计时……)师:过年真好!谁知道,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生: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师: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生:1秒很短。
生:特别短。
生:滴答一下就是1秒。
)三、观察探究,建立时间概念。
1. 观察表针(出示一个钟面)师:老师带来一个表,请你们看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
)你能不能给同学们指指看?(能)快,走到前面来。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以供大家参考!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平均数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生:好。
吴: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
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
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
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
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吴 :吴正是什么意思?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
吴:行行行。
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
“胜利队”服不服气?“胜利队”:不服气!吴:为什么?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吴: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吴:现在胜利者是“吴正队”,可以吗?生:不可以。
(这时,吴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吴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胜利队:欢迎!吴: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
吴;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吴:为什么?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吴;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加减法(有进位后退位)。
教学难点1、小数加减法(有进位后退位)。
2、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出示菜单:(1)买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要多少元?(2)买一份青菜和一份炒蛋,要多少元?(3)一份肉片比一份炒蛋贵多少元?(4)买一份饭,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共要多少元?(5)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题。
(1)出示课本情境图。
(2)自己提出数学问题:(3)列出算式。
(4)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邮资?(5)探索计算方法。
1)让学生自己探索方法: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第二种:按不同单位分别相加。
第三种:列竖式计算。
2、拓展练习。
(1)题:2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1)列式:12.4—1.6=(元)(2)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列竖式)(3)交流计算方法、过程。
1)处理退位问题。
2)小数点对齐。
反省自己在计算中是否注意到这些问题。
3)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己小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有进位或退位)的方法,及计算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三、课堂活动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要求他们在解答过程中,要自我提醒必须注意的问题。
3、小黑板作业。
四、巩固练习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1题。
(独立例竖式完成,提醒注意的问题。
)2)选用作业。
五、作业设计1、列竖式计算。
2、可乐的单价是1.8元.果汁的单价是10.5元.(1)两种饮料各买一瓶,要多少元?(2)买一瓶果汁比买一听可乐贵多少元?(3)买2听可乐,一瓶果汁,15元够吗?六、板书设计寄书一共需要多少元?算式:1.6+12.4=(元)列竖式计算:教学后记小学数学教案篇2【学习目标】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三篇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篇一)教学案例:数学广角[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
(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
所以,大家很喜欢他。
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
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
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
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
)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
二探究新知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4.游戏(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三巩固新知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1)让学生看P101页第4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四小结五下课游戏:(全班分3组,按要求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
许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分懂得怎样解决,但要他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
这教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方法。
一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是伴着儿童成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篇一)教学案例:数学广角教学内容]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
(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
所以,大家很喜欢他。
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
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
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
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
)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
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2)同桌交流。
(3)汇报。
(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
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
(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4.游戏(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篇一: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一、教学案例的形成。
全面了解教学内容之形成背景,及其有关理论。
接着收集相关材料,分析材料。
并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现结合,做到立意全新的程度,最后结合前期准备理论及相关素材撰写案例,做到一气呵成,增删数次为妙。
二、教学案例的具体撰写。
明确或突出主题。
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结合理论对揭示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细节进行科学的分析。
三、教学案例写作中应注意得事项。
1、主题紧扣案例。
以案例为基础提炼主题,不能脱离案例随意而定。
主题要有新意。
确定的主题要新颖,但切记脱离实际而盲目地进行创新。
主题应凸显时代感。
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解决难点、热点问题。
2、在实际案例分析时应该做到:紧紧围绕案例事实,提出问题,深入且细致地进行分析,力求做到画龙点睛,把问题主题揭示给学生。
讲求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
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分析实在,要有针对性,把理论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讲求具体实在的小道理,不要空洞无物的大道理。
要有独到的见解。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
在新理念的引导下,从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道出他人欲言而所不能言之的道理。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比较分数大小”案例分析〖案例〗师: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大家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生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
如和。
生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
如和。
生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
如和。
师:请大家分别说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生4: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较大的分数大。
如。
生5: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较小的分数大。
如。
生6: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如和,=,师:那么,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些方法的呢?生7: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包含分数单位的个数多,所以分子大的分数大。
生8: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少,那么其中一份表示的分数就大。
(有部分学生呈似懂非懂态)生8: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有同样多的一袋糖,平均分给5个人吃和平均分给6个人吃,当然是分给5个人时每人得到的糖多。
(先前似懂非懂的学生也点头微笑了)师:(表扬了生8,并准备进行小结)生9: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再比较,有时也可以先约分,再比较。
如和,=,因为;,所以;。
生10: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或约分再比较。
如和,因为比单位“1”少,而比单位“1”少,因为;,所以;。
(师和生共同为他鼓掌。
)生11:分母和分子不相同的数,还可以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
如和,=,=,因为,所以;。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为之鼓掌)师:刚才三位同学提出了比较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的独特方法,你们觉得这些方法,哪种最简便?生12:能约分的,先约分再比较,显得简便。
生13:有些分数不能先约分再比较。
我认为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显得简便。
如和,化成和,比通分成和,数目显得小,因此来得简便。
生14:既然先化成同分子的显得简便,那么为什么课本上都讲先通分,再比较呢???〖评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境中被交流。
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都已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合作与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对分数大小比较时积累的感性经验表述出来,使同伴们具体、清晰地区分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和多种方法,尤其是有几位学生还提出了与书本上介绍的方法不相同,却也十分科学、有效的方法。
如课本中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一般采用通分的方法,而学生们经过讨论与交流,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分别提出了先约分再比较,先把分子化相同再比较以及联系分数意义逆向思考来比较等等富有创造性的方法。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与大组汇报,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进行了有序的梳理,通过分类、举例、转化、联系、深究??等活动,将课本中结构严谨的规则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相适应的,便于学生长久储存和随时提取的知识。
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的各种类型、方法及其来源,不是堆砌而成的“知识山”,而是形成井然有序的“知识链”。
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互相提问,互相启发,互相商讨,互相激励,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及评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32-P33“认识物体和图形”。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是本册后继学习“分类”的奠基内容。
由于此内容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直观形象,学生生活中常见),所以在设计理念上尽力去按新课标的理念去进行教学设计。
在学习形式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发现和创造,学会归纳总结,尽力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学习内容上尽量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在评价方式上,尽量改变只有教师去评价学生的现象,给学生一个民主的地位。
评价方式的改变,转变了学生头脑中“师严”的看法,老师也可以是我们中的一员。
案例正文教学内容:教科书P32-P33教学目的: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6盒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瞧!谁来了?生:机器人!师:对!机器人小叮铛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他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生:哇,这么多礼物!师:喜欢吗?生:喜欢!师:但是,小叮铛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在一起吗?”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一些。
动手吧![评: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铛)引入新知,依据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1)、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进去)(2)、汇报师:这个组小朋友已经分好了,而且从得非常端正。
问: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学生汇报:我们组把肥皂、药盒、牛奶盒、小积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放在一起;我们把茶叶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们还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师:这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们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生:一样。
师:我们来看看小叮铛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样吗?[评:这是大胆地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而且在学生分好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对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外观有了初步的认识。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能力。
使学生在做中学到了数学。
]2、揭示概念(出示课件)小朋友们,为了能区别它们,谁来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师出示问:起个什么名字?生:长方体。
师:为什么这么取名?(边问边板书)学生说明。
师依次出示让学生为其取名,教师板书。
师拿起一球,问:这是什么?生:球!师:(1)、请从桌上拿一个球(放进盒里);(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大家都拿对了,注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长方体,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的样子给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师:谁来大声地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感觉到的?生: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师:你是怎样摸的?摸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平平的面?谁来数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学生数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样子,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圆柱和球,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
(生边摸边说)生汇报师:谁来说一说正方体的样子?生:正方体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我是数出来的。
我还发现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这个孩子观察得真仔细)。
师:长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吗?(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生:不一样师小结:对!只有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师创设一个小情境:圆柱气嘟嘟地说,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了,谁知道我的样子呢?(师悄悄问:小朋友,圆柱生气了,谁来说一说它的样子)(出示课件)生: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师:球呢?生:圆乎乎的,圆溜溜的。
师引导:球没有平平的面(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竖起大拇指,学生掌声响起来)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请听好,请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请问: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
师小结:哦,原来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还有什么会滚动呢?生:球!师:对!我们来看球是怎样滚动的呢?——它和圆柱滚动的一样吗?(出示课件)生:不一样师:不错!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
它和圆柱滚动的不一样,其中的秘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长大了就知道了。
[评:在教学方式,教者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
通过动手分,动嘴说,教师质疑等形式,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4、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请看我把牛奶盒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长方体)魔方的花外衣去掉又是什么?(正方体)茶叶盒的花外衣去掉呢?(圆柱)皮球的花外衣去掉呢?(球)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