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长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10.07 MB
- 文档页数:61
生长是微生物与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环境条件的改变,可引起微生物形态、生理、生长、繁殖等特征的改变;或者抵抗、适应环境条件的某些改变;当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一定极限,则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为了抑制和消除微生物的有害作用,人们常采用多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抑制或杀死微生物。
常用以下术语来表示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细菌芽胞、霉菌孢子等),称为灭菌。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仅能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芽胞和孢子不一定完全杀死,称为消毒。
用来消毒的药物称为消毒剂。
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方法称为防腐或抑菌。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品称为防腐剂。
某些化学药物在低浓度时为防腐剂,在高浓度时则成为消毒剂。
无菌:指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采取防止或杜绝一切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法。
以无菌法操作时称为无菌操作。
在进行外科手术或微生物学实验时,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不同的微生物对各种理化因子的敏感性不同,同一因素不同剂量对微生物的效应也不同,或者起灭菌作用,或者可能只起消毒或防腐作用。
在了解和应用任何一种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抑制或致死作用时,还应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
例如在增高温度的同时加入另一种化学药剂,则可加速对微生物的破坏作用。
大肠杆菌在有酚存在的情况下,温度从30℃增至42℃时明显加快死亡;微生物的生理状态也影响理化因子的作用。
营养细胞一般较孢子抗逆性差,幼龄的、代谢活跃的细胞较之老龄的、休眠的细胞易被破坏;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对微生物遭受破坏的效应也有明显的影响。
如在酸或碱中,热对微生物的破坏作用加大,培养基的粘度也影响抗菌因子的穿透能力;有机质的存在也干扰抗微生物化学因子的效应,或者由于有机物与化学药剂结合而使之失效,或者有机质覆盖于细胞表面,阻碍了化学药剂的渗入。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一、温度的影响•一、温度的影响•1.高温的影响一般来说无芽孢的细菌在水中加热到100?迅速死亡。
•1.高温的影响一般来说无芽孢的细菌在水中加热到100?迅速死亡。
• (一)高温杀菌的机理 (一)高温杀菌的机理• 提问:, • 提问,1)蛋白质、核酸变性2)细胞膜溶解细胞膜中的脂类在高温作用下溶解,“失血过多”1)蛋白质、核酸变性2)细胞膜溶解细胞膜中的脂类在高温作用下溶解,“失血过多”(二)影响高温杀菌的因素(二)影响高温杀菌的因素• 细菌的种类、含水量、芽孢有无、以及湿热或干热细菌的种类、含水量、芽孢有无、以及湿热或干热1)细菌种类2)含水量2)含水量• 细菌细胞含水量高的更容易被杀死。
细菌细胞含水量高的更容易被杀死分子层次现象——蛋白质的凝固温度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蛋白质凝固温度越低,分子层次现象——蛋白质的凝固温度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蛋白质凝固温度越低,反之亦然。
3)芽孢反之亦然。
3)芽孢4)湿热与干热 4)湿热与干热湿热—水蒸汽 ( 121? 20,30min) 湿热—水蒸汽 (160,170? 2h灭菌) 干热—热空气 (干热—热空气 (•提问:,湿热灭菌温度低时间短•保水(热空气蒸发蛋白质水分); •提问:,湿热灭菌温度低时间短•保水(热空气蒸发蛋白质水分); •蒸汽冷凝放热; •蒸汽冷凝放热;•凝水热传导能力强于空气;2.适宜温度•凝水热传导能力强于空气;• 提问:为什么会存在适宜温度, 提问:• 酶的活性• 酶的活性• 根据细菌适宜温度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四大类,根据细菌适宜温度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四大类• 嗜冷菌、嗜中温菌、嗜热菌、嗜超热菌。
嗜冷菌、嗜中温菌、嗜热菌、嗜超热菌• 废水中的细菌一般都是嗜中温菌,最适温度多在30?左右,嗜• 废水中的细菌一般都是嗜中温菌,最适温度多在,嗜30?左右冷菌和嗜热菌占少数。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报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报告引言: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和营养物质等。
本实验旨在研究这些外界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细菌株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成多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中均加入适量的培养基。
然后,我们对不同组的培养皿施加不同的外界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和营养物质。
在一定时间内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1. 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我们将细菌培养皿分为高温组、中温组和低温组。
结果显示,高温组的细菌生长速度最快,中温组次之,低温组最慢。
这是因为高温能够促进细菌代谢活动,加快细胞分裂和繁殖。
而低温则会抑制细菌的生长,使其代谢减缓。
2. 湿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我们将细菌培养皿分为高湿度组、中湿度组和低湿度组。
实验结果显示,高湿度组的细菌生长速度最快,中湿度组次之,低湿度组最慢。
这是因为湿度足够高时,细菌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促进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长。
3. 氧气浓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我们将细菌培养皿分为高氧组、中氧组和低氧组。
结果显示,中氧组的细菌生长速度最快,高氧组次之,低氧组最慢。
这是因为细菌需要氧气参与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
但过高或过低的氧气浓度都会对细菌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4. 营养物质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我们将细菌培养皿分为富营养组、中营养组和贫营养组。
结果显示,富营养组的细菌生长速度最快,中营养组次之,贫营养组最慢。
这是因为富营养环境能够提供细菌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满足其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和营养物质都是影响细菌生长的重要外界因素。
2. 不同的外界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程度不同,但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以及富含营养物质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1.物理因素。
(1)温度:低温可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降低或相对静止,但多数微生物在低温环境中并不死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用低温保存菌种、培养基和食品等。
高温可杀死微生物,因此,高温被作为常用的消毒灭菌法。
高温消毒灭菌法有干热法和湿热法。
干热法包括焚烧、烧灼、干烤法。
湿热法包括煮沸法、流通蒸汽法、间歇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巴氏消毒法。
在同一温度和时间,湿热灭菌效果优于干热灭菌。
原因是湿热使菌体蛋白更易于凝固变性,穿透力也强,并且湿热蒸汽接触被灭菌物体时,由气态变为液态,同时放出潜热而提高物品的温度达到灭菌作用。
(2)日光与紫外线:日光有较好的杀菌效果,被褥、衣服等物品在日光下暴晒数小时,大部分细菌可被杀死。
日光的杀菌作用来自紫外线。
紫外线的杀菌波长为265~266nm,最易被细菌DNA吸收,从而干扰细菌DNA复制导致细菌的变异或死亡。
紫外线的穿透力差,故只能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
(3)电离辐射:足够剂量的高速电子X射线、y射线能破坏细菌的DNA,对细菌有致死作用。
照射时被照物品不升温,常用于导管、注射器等塑料制品和食物的消毒。
(4)过滤除菌:是一种机械除菌的方法,常用玻璃滤器和薄膜滤器等。
用于不耐热的血清抗毒素、抗生素、药液的除菌,亦可以用于实验室、手术室、无菌间、超净台的空气除菌。
2.化学因素。
(1)消毒剂:是指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药品。
消毒剂在低浓度时有防腐作用,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
消毒剂对细菌和人体都有毒性作用,只能外用,不能口服。
消毒剂能影响细菌的化学成分、结构和生理活动。
如红汞、甲紫(龙胆紫)、乙醇、甲醛等,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改变菌体的酶蛋白,导致细菌代谢障碍而死亡;新洁尔灭、来苏儿、石碳酸等可改变细菌胞壁和胞膜的通透性,使胞浆外漏,细菌死亡;氯和碘酒能与菌体蛋白中的氨基结合,使细菌代谢障碍而死亡。
(2)防腐剂:生物制剂中常加入防腐剂抑制污染菌的生长。
实验六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1、了解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的原理。
[实验原理]除营养条件因素外,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很多,如许多物理因子(如温度、渗透压、紫外线、酸碱度、氧气等)、一些化学因子(如各类药品和抗生素等)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生理生化过程均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总之,一切不良的环境条件均能使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导致菌体死亡。
但是,一些能形成芽孢的微生物在不良环境下形成休眠体,它对恶劣环境有较强的耐受力和抵抗力。
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条件,使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甚至将其彻底杀死;而对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则可促使其更快地生长繁殖。
在这些环境因子中物理因素中的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最为明显。
不同的微生物生长的繁殖所需要的最适温度不同,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可分为高温菌、中温菌和低温菌。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都属于中温菌。
不同的微生物对高温的抵抗力不同,芽孢对高温有强的抵抗能力。
化学药品中的抑菌剂和杀菌剂,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有些菌类能产生抗生素或细菌素,它们的抗菌机制不同;有些干扰微生物细胞膜的功能,有些阻碍细胞壁合成,有些影响蛋白质或核酸的合成等。
有些植物或中药含有杀菌成分,称为植物抑菌素。
如大蒜、姜、葱、黄芪、金银花、板蓝根等。
[实验材料]1、菌种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斜面培养物。
2、培养基普通肉汤、普通平板。
3、仪器和其他物品恒温培养箱、接种环、酒精灯、高压锅、水浴锅、三种消毒剂、圆滤纸片、镊子、药敏纸片等。
[实验内容]1、温度对细菌的影响湿热灭菌实验:通过煮沸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验证高温对细菌的影响无菌勾取两种细菌,分别接种3支普通肉汤,做好标记。
做以下处理后,37℃18-24h 培养后观察结果。
(1)60℃15min(2)煮沸15min(3)15P 15min2、化学消毒剂对细菌的影响密集接种法接种细菌取两块无菌平板,用无菌接种环分别勾取81010和葡萄球菌(编号为8213)培养物少许,先在平板琼脂表面中央划一条线,垂直该线作平行密集划线,划满平板。
第四章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第二节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外界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或发生显著变化时,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甚至导致微生物死亡。
在畜牧业科研和生产中我们经常利用不同的环境因素来处理微生物。
在具体介绍本节内容之前,首先介绍几个重要概念:消毒(disinfection):应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称消毒。
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称为消毒剂。
消毒只要求达到无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灭菌(sterilization):利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等)的过程。
无菌(asepsis):指环境或物品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的状态。
无菌操作(asepsis operate):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方法称无菌操作或无菌法。
防腐(antisepsis):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称为防腐或抑菌。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或抑菌剂。
一、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影响微生物的物理因素主要有温度、干燥、渗透压、射线和紫外线、超声波、过滤除菌等。
(一)温度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
温度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良好;而温度过高或过低,则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根据细菌对生长温度的要求,将其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和嗜热菌三类(见表1-1)。
1.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高温是指比最高生长温度还要高的温度。
高温对微生物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其原理是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
实践中,据此原理设计的高温消毒和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①火焰灭菌法以火焰直接灼烧杀死物体中的全部微生物的方法。
分为灼烧和焚烧两种,灼烧主要用于耐烧物品,如接种环、试管口、金属器具等的灭菌;焚烧常用于烧毁的物品,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如传染病畜禽及实验感染动物的尸体、病畜禽的垫料及其他污染的废弃物的灭菌。
引言概述:微生物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微生物生长的相关原理和条件,并通过分析五个主要方面的内容来解释微生物如何生长。
正文内容:1.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温度是微生物生长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微生物对于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和生长范围。
深入分析适温范围、最适生长温度以及极限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探讨温度变化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如何适应和调整温度变化。
2.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H值是微生物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微生物对于pH 值的适应能力也不同。
详细分析微生物对酸性、中性和碱性环境的适应性以及pH值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探讨微生物如何通过调节内部酶活性来适应不同pH值的环境以促进生长。
3.营养物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差异较大,了解微生物对于碳源、氮源、磷源和其他微量元素的需求对于理解微生物生长至关重要。
分析微生物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以及营养物质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培养基成分和浓度来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产量。
4.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氧气是许多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关键因素,对于微生物的初始生长和细胞分裂有重要作用。
分析不同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以及氧气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探讨微生物如何适应低氧和无氧环境以及如何进行厌氧呼吸。
5.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交互作用:不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对微生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分析温度、pH值、营养物质和氧气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微生物生长的综合影响。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环境因素来调控微生物生长以提高其应用价值。
总结:微生物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营养物质和氧气。
了解微生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对于促进微生物生长和优化培养条件有重要意义。
通过探索这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生长的机理,并为微生物在实际应用中的利用提供指导。
为了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生长原理,还可以深入分析其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如水分、光照等。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细菌是微生物中最广泛分布的一类生物,它们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大气、动植物体内等。
这种广泛的分布主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为了研究细菌的分布规律以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目的:1.研究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2.探究外界因素对细菌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方法:2.方法:a.准备细菌培养基,保持无菌状态;b.将不同环境样品(如土壤、水)分别收集到无菌容器中;c.从不同环境样品中分别取一定量的样品,通过无菌注射器滴入无菌培养皿中;e.将培养皿密封并置于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f.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菌生长情况,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细菌分布在不同环境中的情况会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细菌在土壤和水体中分布广泛。
而在其他环境中,如大气中和动植物体内的分布相对较少。
这是因为土壤和水体提供了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生存条件,因此更适合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实验还可以进一步探究外界因素对细菌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外界因素包括温度、光照、湿度、氧气浓度等。
通过改变这些因素,可以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的变化,从而判断它们对细菌影响的程度。
例如,可以进行以下实验:1.不同温度下的细菌生长情况: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培养细菌,观察细菌生长的速度和数量;2.光照条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培养细菌,观察细菌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的生长情况;3.不同湿度条件下的细菌生长情况: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培养细菌,观察细菌生长的速度和数量;4.氧气浓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培养细菌,观察细菌在高氧和低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通过不同的实验设计,可以揭示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了解细菌的生态环境以及控制细菌感染和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