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16
《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一、规划背景
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是指导我市城市更新推进及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上版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修编及动态调整项目()》已于年底到期,需要编制新一版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指导我市城市更新工作。
同时,我市现状建设强度已高达,城市更新和减量规划是我市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逐步搭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管理体系、政策体系,通过高品质的城市更新,实现城市形态提升、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公共配套完善,着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因此,我局组织制定了《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二、目标与基本原则
.远期目标:
通过多元化的城市更新,逐步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用地高效利用,全面改善旧城镇、旧村居的人居环境,均衡化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完成一批具有示性的城市更新项目,为把建设成为“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提供空间保障。
.近期目标:
()至年间,全市应完成城市更新规模约为,其中,拆除重建规模为。在拆除重建规模中应提供的居住用地、的工业用地、的商业服
务业用地、以及的市政公用设施、道路广场、绿地等其他用地。
()至年间,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拆迁费用和直接投资)预计约亿元,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累计约亿元。
()全面启动中心城区旧村居改造;基本完成“”组团主要片区的旧村居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旧城镇生活环境质量提升,初步实现宜居城市建设目标。
()力争完成个重点产业片区改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挪空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园区产业竞争力。
()完成条成片岭南建筑的风貌街区;借助历史街区的文化符号、涵和集体记忆,规划引导公共文化综合体建设,促进文化相关和物质空间的有效保护,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三、城市更新规模
本次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在标图建库的基础上,在综合分析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现状容积率、建筑质量、建设年代、设施水平等因素的背景下,全面梳理了城市更新图斑,总规模约为²,约占现状建设用地比例的。
其中,已经纳入标图建库的图斑规模约为²,标图建库之外图斑规模约为²。具体详见下表:
四、城市更新策略
.优化城市布局结构
()加快形成“”组团式发展格局。优先对中心城区,南海、等副中心及组团中心围的更新对象进行更新改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各类服务功能,助推城市网络化、组团式发展格局形成。
()依托旧城镇更新,落实“强中心”战略。高标准规划和推动中心城区更新,通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活化、重建等多种手段振兴老城区,进一步发挥城市核心区的综合服务与城市辐射作用。
()加快对重点地区的成片改造。以重要产业园区、重大设施周边区域、高铁和轨道站点周边、重要滨水地区为重点,对佛站、槎、老城、季华路城市大客厅、千灯湖金融高新区、三山新城、澜石、新城等统筹规划,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鼓励集中连片实施更新,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优化,促进地区经济整体提升。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旧厂房升级改造。以保障制造业发展具备一定规模为目标,以成片产业园区为抓手,积极推动产业向重点园区聚集,促进企业集群化发展。到年,完成旧厂房改造平方公里,其中,拆除重建平方公里,综合整治与功能改变平方公里。
()保障工业发展空间,落实产保区划定规划。在全市围划定不小于平方公里的产业发展保护区。划入产业发展保护区的工业用地,严格控制“工改居”“工改商”等,鼓励其“工改工”,并适当配建一定比例的配套服务设施。
.基础设施系统更新
()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系统。探索城市更新与重大交通工程同步规划、同步修复建设与同步使用机制,以更新实施为契机,促进支路网加密、交通设施完善、慢行及步行空间建设,促进综合交通系统提升。重点开展新机场的选址研究工作、完善佛站枢纽建设、完成轨道号线一期、号线、轨道号线西延段等工程建设工作;禅桂中心城区围支路网的加密和系统优化工作;重点完善文华公园、亚艺公园、公园、滨江湿地公园等大型公园慢行系统;完善第一医院、市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南海人民医院等大型医院周边慢行设施。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立预警机制,以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作为更新规模和时序判断的重要依据,避免因城市更新造成市政设施过载;以更新为契机,重点推进“升平路莲花路老城片区”、石湾街道澜石片区、奇槎片区等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形成“地上地下联动”更新,有序推动设施扩容,破解设施支撑瓶颈。
()逐步提升公共安全。稳步推进位于汾江河、东平水道、村水道等部主要水系周边的易涝区、以及雷岗断裂带、广三断裂带、断裂带等沿线的易塌陷区、地质滑坡区等自然灾害隐患地区更新改造,同步开展公共安全工程和防治设施建设,巩固城市安全防线。
.提升民生幸福水平
()优先落实公共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更新计划管理,引导公共服务严重短缺地区优先更新、提高更新项目的贡献率。房地结合,重点补充教育医疗设施不足,积极发展文体、社会福利与社区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优化住房结构,合理安排商品房入市节奏。通过城市更新,重点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的供给;大力推
进保障性住房特别是人才住房的建设,加强旧危房棚户区排查改造。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树立有机更新理念,探索多元更新方式。加强更新项目规划引导,鼓励旧厂房、旧村等进行以拆除重建为主、综合整治为辅或者以综合整治为主、融合功能改变、加建扩建、局部拆建等复合式的更新方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拆建行为。
()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对更新项目中保留历史文物或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时,给予容积率奖励等支持政策;鼓励市场主体在拆除重建项目留存宗庙、祠堂、古树名木,鼓励对古村落进行整体性保护。
()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倡导绿色更新。鼓励市场开发单位开展绿建与低碳更新试点,在更新全过程贯彻低碳化规划建设理念,发展低碳园区、低碳社区。
()贯彻生态修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严格控制生态控制区、水源保护区的更新行为,逐步清退生态敏感性地区的建筑,推动重要功能区的生态恢复和整治复绿。稳步推动山、水、田、园的生态修复工程,结合北江、西江、东平水道、村水道、水道、容桂水道、汾江河、涌、吉利涌、西南涌等水系、河道整治进行沿岸地区城市更新,践行低冲击开发模式,同步推动沿岸城区功能转型,促进“山、水、城、人”的有机融合。
五、城市更新分类指引
.旧村居
旧村居以完善配套和改善环境为目标,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兼顾,积极引导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化建设质量。
.旧厂房
产保区外: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重点是推进产业“退二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