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31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衡水湖的地理位置,面积和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对美丽家乡热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衡水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坐落在衡水湖畔,我们从小是听着衡水湖的名字长大的。
现在衡水湖保护和利用得越来越好,我们应该为此骄傲,那么,你对衡水湖又有多少了解呢?二、教授新课1、图片展示衡水湖景色。
让学生自由说说对衡水湖的了解。
2、欣赏纪录片,衡水湖简介。
(1)衡水湖的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的衡水市境内。
东至106国道,西临冀州市小寨乡南尉迟—南良,南靠冀州市区,北接衡水湖区大赵常,与滏阳河相连。
(2)衡水湖保护区面积:自然保护区管理面积268.34平方千米,保护区面积187.87平方千米。
(3)自然保护区:由草甸、水域、林地、滩涂等多种生态环境组成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华北内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湿地环境。
(4)衡水湖的发展历程。
(5)衡水湖的引水。
三、总结了解了美丽的衡水湖,你对自己的家乡是否有了更深的感情。
请同学们想想,你为湖区做了哪些有利的事情?如果没有,今后有什么打算呢?教学目标:1、继续了解衡水湖的名人传记。
2、培养学生对家乡热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衡水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同学们,冀州市公元前201年建县,距今已有2210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
古诗云:“冀州霸气未全收”,“万古风流是此州”。
《旧志》载:“名卿士大夫出于是州”。
冀州人杰地灵,人才济济,代有名人。
你可知道有关家乡的令我们骄傲的一些名人的传说吗?二、图片展示衡水滨湖公园修建的名人图像。
让学生自由说说对这些人的了解。
三、讲名人故事,激发学生对衡水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文化名人成语“悬梁刺股”是形容刻苦读书的。
这句成语出于两个历史典故,其中“悬梁”说的是冀州人孙敬。
孙敬,字文宝,汉朝(公元前206---220年)人,距今近1800年。
他少年好学,博闻强记,视书如命,晚上读书常常通宵达旦,被称为“闭户先生”。
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材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本课教学的古诗是《蜂》。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诵读和背诵古诗,理解作者在诗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以及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答疑,并进行点拨讲解。
例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这句话,表现了无论在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都能看到蜜蜂奔忙的身影。
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终日劳作的辛苦。
另一句话“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则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终日劳碌却常被剥削的同情,以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慨之情。
最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古诗,并进行小结,让学生能够将“借物喻人”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第二课:本课教学的古诗是《书湖阴先生壁》。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受到美好景致的感染,并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导入,介绍古人在墙壁上题诗的俗,并向学生解释诗句所表达的意思和背景。
例如,“长扫”是指经常打扫,“静”通“净”,“畦”是田园中的小区,“护田”是将田周边的水写成有情之物,仿佛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稻田,不使受到侵犯,“排闼”则是指人在门中可以看到两座山,说成山不请而自将青色送人门中,山也成了有情之物。
最后,老师可以进行读读讲讲问问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
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可以跳过本课。
教学过程:1.解读“江南”春: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XXX,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江南的草长花繁,小桥流水,山郭水村,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美好。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感慨。
南朝时期,社会动荡,XXX盛行,留下了许多古老的寺庙和建筑。
这些古老的建筑在烟雨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3.补充拓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校本课程设计的,旨在匡助学生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案内容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等多个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语文a.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b.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质。
2. 数学a. 匡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3. 英语a.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b.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4. 科学a.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和实验能力。
b. 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
5. 社会a.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b.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1. 语文a.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和写作- 阅读一篇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 写一篇关于自己假期生活的作文。
b. 教学活动:- 分组阅读和讨论短文,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问题。
- 学生个别完成作文草稿,然后互相交流修改意见,最后完成作文。
2. 数学a. 教学内容:四则运算和实际问题- 计算两个三位数的加减乘除。
-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旅行等。
b. 教学活动:- 学生分角色进行购物对话,摹拟实际购物场景。
-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旅行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计算路程、时间和费用等。
3. 英语a. 教学内容:听力和口语- 听并理解一段对话,回答相关问题。
- 进行日常生活对话练习,如问路、购物等。
b. 教学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听力练习,互相提问和回答问题。
- 学生分角色进行日常生活对话练习,摹拟真实场景。
4. 科学a. 教学内容:科学实验和科学知识-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沸腾点、植物的生长等。
- 学习有关植物、动物和天气等科学知识。
1、学习要有好习惯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养成好的习惯,学习和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你们生活中、学习上经常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呢?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关。
有了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没有好的习惯就可能影响你的学习成绩。
可见,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我们今天就学习新的一课《学习要有好习惯》。
二、学文明理教师按课文提示,帮助学生明事理,让学生明白:习惯有好坏之分,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
我们应该不断约束自己,养成好的习惯。
三、活动明理(1)演一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学习剧中人物的某种精神。
(2)填一填教师在黑板上写两段话,让学生读,并思考在空白处填上什么词语,才能使勉励子完整。
目的是使学生记住,只有办事认真才能有好结果。
学生填空时,不拘于词语的准确,只要意思对就行。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天学习和工作的提高,小学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2、展开兴趣的翅膀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形式讲课,让学生理解兴趣的概念,引导学生参加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有趣活动,教给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2、在课堂学习和活动中,认识兴趣是自己学习成功的动力,自己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培养兴趣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主导兴趣是什么吗?愿意把个人兴趣培养的方法告诉同学们吗?我们今天这节课,给大家一个展示自己怎样培养兴趣的机会。
二、讲授新课。
教师通过讲故事方式,向学生讲述课文。
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已认识到兴趣对我们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要确定一种中心兴趣,同时要维护自己兴趣的稳定性,不能让兴趣变化多端,最后一事无成。
三、课堂活动。
1、你是否有过做感兴趣的事情而入迷的情形?说出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当时快乐的感受吧!2、讨论:兴趣是从哪里来的呢?怎样才能使自己对学习充满兴趣呢?四、总结。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校本课程简介1. 课程意义:让学生了解校本课程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 课程内容:介绍校本课程的起源、发展以及我校校本课程的特点和设置。
第二单元:学科知识普及1. 语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数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英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2. 结果性评价: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校本课程教材、学科知识教材。
2. 教辅:练习册、参考书。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校本课程简介(2课时)2. 第二单元:学科知识普及(语文、数学、英语各2课时)3. 第六单元:实践活动(4课时)4. 第七单元:传统文化学习(2课时)5. 第八单元:心理健康教育(2课时)6. 第九单元:安全教育(2课时)七、实践活动:1. 参观校史馆: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校本课程的起源。
2. 学科竞赛:组织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八、传统文化学习:1.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五年级上册语文校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校本课程大纲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五年级上册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方面。
2.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3.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1.课文阅读:精选适合五年级学生的优秀课文,包括现代文、古诗、文言文等。
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2.写作训练: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戏剧表演等,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如古代诗词、书法、绘画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实施本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包括:1.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和思想内涵。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自主学习:布置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占总评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组织学生进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成绩的70%。
五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五年级上册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 提供有效的评估方法,以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校本课程包括以下主题:1. 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国家历史、地理、文化和传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安全教育:学习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美育教育: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 健康教育:学习健康饮食、运动和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 社会实践教育:参观社区、企业等场所,了解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和概念,确保学生对主题有一定的了解。
3.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 总结归纳:通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5. 评估:设计合适的评估方式,如小测验、作业、项目等,以评估学生对主题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校本课程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具。
2. 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3. 实地考察场所:安排学生参观社区、博物馆等场所,提供实践和体验的机会。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估:布置与主题相关的作业,通过批改和评分,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项目评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评估他们在实践和合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教案扩展:1. 教学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提供更深入的学习内容和拓展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案教案名称: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五年级上册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
教学时间:每周五天,每天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周一:1. 语文课:单元一《生活在童话世界里》- 导入:通过与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和角色,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 学习目标: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和内涵,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 教学活动:观看并分析经典童话故事《小红帽》,让学生讲述故事情节,并进行相关练习。
2. 数学课:单元一《整数概念》- 导入:通过手中的负数和正数卡片,引导学生了解整数的概念和意义。
- 学习目标:理解整数的正负概念,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整数,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 教学活动:让学生互动游戏,模拟数轴上的正负运动,巩固整数概念,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
周二:1. 英语课:单元一《My Friends》- 导入:师生互动,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 学习目标:能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朋友特点和喜好,并能够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
- 教学活动: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资源,演示并教授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朗读和对话练习。
2. 科学课:单元一《力的作用》- 导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力的作用和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力的概念。
- 学习目标:认识不同类型的力,并能够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
- 教学活动:进行小组实验,观察和测量不同力的效果,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周三:- 导入:展示一些著名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各种颜色的表现力。
- 学习目标:认识基本的色彩,能够用色彩传达情感和表现力。
- 教学活动:讲解基本的色彩概念和理论,进行色彩搭配实践,让学生创作一幅富有表现力的画作。
2. 音乐课:单元一《乐器的韵律》- 导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引导学生听出其中的乐器声音,并表达个人感受。
- 学习目标:了解常见的音乐乐器,能够识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学习,使五年级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发展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学科知识、实践活动、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2.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包含15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如下:1. 学科知识拓展2. 科学实验与探究3. 作文技巧与鉴赏4. 传统文化学习5. 绘画与手工制作6. 音乐与舞蹈7. 体育活动与竞赛8. 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9.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操作10. 英语口语与听力训练11. 数学思维训练12. 物理现象探索13. 化学实验与观察14. 生物知识与观察15. 地球与宇宙知识学习四、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 结合传统文化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学生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科学实验、作文写作、绘画手工制作等。
4.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资源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我们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材、教辅、网络资源、校内外实践活动等。
我们还将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和指导,以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七、教学进程本课程共分为三个学期,每个学期安排5个教学周。
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案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五年级上册各科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科目:语文教学内容:《小草和小树》阅读理解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和提问,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小草和小树》的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小草和小树》这个故事所要传达的主要意义。
科目:数学教学内容:四位数的拆解与组成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出示一个四位数的数字,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拆解。
2. 拆解与组成:引导学生拆解这个四位数,并将其拆解后的各位数相加。
3. 组合与计算:让学生将各位数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四位数,并计算其值。
4.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科目:英语教学内容:日常交际用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猜测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2. 学习交际用语:教授一些常用的日常交际用语,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3.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用语进行对话。
4.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用语进行交流。
科目:科学教学内容: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植物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兴趣。
2. 学习知识:教授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基本知识,如种子的发芽、植物的生长过程等。
3.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合作: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互动情况。
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案【篇一: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上】教案【篇二:五年级数学校本教案】美妙的数学教学内容:校本教材1~4页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的趣味美、形象美、简洁美、对称美。
2、体会数学世界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数学的趣味美、形象美、简洁美、对称美的有关知识的学习,对已有知识进一步理解巩固,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了解数学的趣味美、形象美、简洁美、对称美。
教学难点:通过数学的趣味美、形象美、简洁美、对称美的有关知识的学习,对已有知识进一步理解巩固,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2002年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说说这个会标有什么特点?2、教师导言:这个标志的设计基础是1700多年前,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是为了证明发明于中国周代的勾股定理而绘制的。
经过设计变化成为含义丰富的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
从这个会标我们可以看出数学世界的美妙,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妙的数学》。
板书课题:美妙的数学二、新授课(一)、学习数学的趣味美部分。
1、学生集体朗读数学的趣味美。
2、学生自学数学的趣味美,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3、指名学生在全班汇报,集体指正。
4、指名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现象表现出了数学的趣味美。
5、教师小结:数学的趣味美,体现于它奇妙无穷的变幻,而这种变幻是其他学科望尘莫及的。
揭开了隐藏于数学迷宫的奇异数、对称数、完全数、魔术数??的面纱,令人惊诧;观看了数字波涛、数字漩涡??令人感叹!一个个数字,非但毫不枯燥,而且生机勃勃,鲜活亮丽!根据法则、规律,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演化出的各种神机妙算、数学游戏,是数学趣味性的集中体现,显示了数学思维的出神入化!板书:数学的趣味美奇异数、对称数、完全数、魔术数??(二)、学习数学的形象美部分。
1、教师导言: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现。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以学校为主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自主研发或选用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课程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课程内容2.1 课程主题本课程主题为“探索与创新”,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未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2 课程内容(1) 科学探索:学习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艺术创新:学习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3) 社会实践: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2 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3 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态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4.2 成果评价对学生在学习结束后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作品、实验报告等。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课程介绍与分组介绍校本课程的背景、目标、内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教学计划。
5.2 第二周:科学探索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5.3 第三周:艺术创新学习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5.4 第四周:社会实践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5.5 第五周:总结与展示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展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
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小学五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优秀7篇)五年级课程教学计划篇一一、教材分析:我们学校的特色是:打造绿色校园。
教师根据实际适当补充校本教材,我们分年级编写,教材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
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有:一,工具的认识与使用,二,认识部分菜种子,三,种子的萌发,四,整理菜园,五,部分蔬菜的种植,六,浇水施肥和管理。
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措施:根据本学期五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
凡要求学生会做的,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40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时掌控。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五年级课程教学计划篇二一。
指导思想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纲要”的精神为基本指导思想。
坚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追求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将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思考、探索、判断能力的培养及人文社会知识的掌握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案新兴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教案第一课学会自立,热爱劳动教育一、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劳动的表现,是光荣的。
情感:愿意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行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做的自己做,不会做的逐步学着做。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克服依赖思想。
教学难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一、说一说提问:同学们,早晨起床后,穿衣、叠被是你自己做的吗?师:有这么多同学都自己穿衣、叠被,我们给这些同学鼓鼓掌。
二、学一学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春生,今年上一年级,请你们听听他的故事。
这天早晨,天还没有亮,四周静悄悄的,春生在被窝里甜甜地睡着。
过了一会儿,他家的大公鸡叫了起来,春生被惊醒了。
他揉揉眼睛,坐了起来,撩开窗帘,啊!窗外,一轮红日已经从东方升起,大公鸡正昂头叫着,原来起床的时间到了。
1.说一说:春生现在该做什么了呢?他等着别人帮忙了吗?春生为什么不等别人帮忙,自己穿衣服呢?如果奶奶要帮春生穿,他该怎么做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小结:穿衣服是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
春生每天起床后都自己穿衣,已经养成习惯了。
三、想一想,讨论一下1.我们是五年级学生了,自己在家中做过哪些事情?2.你参加过哪些公益劳动?是自愿的吗?3.自己是值日生时是怎样做的?四、总结我们一块来总结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做好值日保洁,保持教室和校园整洁。
2.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也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3.学会布置、打扫自己的房间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自我服务的良好生活习惯,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4.养成生活节俭,不比吃穿,不浪费钱物的良好习惯。
5.懂得在我国各种劳动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没有贵贱之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应受到尊重。
五、布置作业把这节课总结的五条写在作业本上。
小学五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精选5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篇1】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1页例7及后做一做、练习二5-10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能解答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有关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5×2×7 25×4×8 9×10×62、说出运算顺序:12×(5+60) 30+7×85250×4÷200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二、新授1.教学教材第11页例题7.(1)出示例题7:(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3)生尝试练习。
抽生板演:0.9×0.9×100=0.81×100=81(平方米)(4)分析订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①这个算式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②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③为什么要用0.9×0.9呢?不可以就用0.9×100吗?(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④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块砖能够铺地的面积。
)⑤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5)如果有110块够吗?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思路:第一种:0.9×0.9×110 第二种:0.9×0.9×10+81=0.81×110=0.81×10+81=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②学生说出第二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关雎》《蒹葭》《观沧海》教案教学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描绘出西湖的风采神韵。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领导入同学们,大家以前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
那么,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看见过哪些令你难忘的自然景观?——(生齐读本诗题目:《关雎》)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
(指导学生读准,读出节奏。
)2、读懂诗意。
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之美1、读到这里你觉得诗人所描写的景物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对诗的感情的理解。
2、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情来朗诵《关雎》。
四、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1、配乐朗诵,学生听后讨论。
2、自由背诵古诗。
五、学习《蒹葭》《观沧海》(学习方法同上)六、作业:(任选一题)写一篇学习本课的感想。
《宿建德江》《长相思》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习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3、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加深对诗人的了解,感悟诗人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1、品味诗歌意境美。
2、领会评价重点词语,主旨的理解。
教学难点:仔细品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山水田园诗呢?二、介绍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三、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四、赏析《宿建德江》。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二)赏析诗歌1、初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如:渚zhǔ2、再读诗歌,理解诗意,品味诗句。
(1)词语解释(2)基本解读:先解释每句话地意思,再解释整体的诗意。
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案教案一:学科:语文章节:课文《草船借箭》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并能够流畅朗读文中的重点段落。
2. 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组,并能够正确运用于句子中。
3. 通过课文讨论,学会分析人物性格和明确人物的行动动机。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归纳。
2. 生词和词组的掌握,并能运用于句子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入课文《草船借箭》,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活动:(1)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并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重点段落。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课文分析: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课文,讨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动动机,加深学生的理解。
(3)词汇学习:教师逐个解释生词和词组的意思,并举例运用于句子中,要求学生跟读和模仿。
(4)朗读训练:学生分小组进行朗读训练,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反复练习。
(5)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文相关的口头表达任务,并进行展示。
3. 课堂巩固:学生进行课文的速读和默读练习,然后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案二:学科:数学章节:单位换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长度、质量和容量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2. 掌握长度、质量和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计量问题,引发学生对单位换算的思考。
2. 学习活动:(1)概念引入:教师介绍长度、质量和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示意学生进行实际测量。
(2)教师示范:教师以长度为例示范换算方法,解释每个步骤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篇一: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案《水浒传》导读教学目的:★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学会阅读名著。
★★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兴趣。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养成良好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思路:《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向学生推荐阅读这部作品,关键要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热情。
因此,教学时应从?激趣?入手,激发学生对这部名著的兴趣。
并且,通过赏析中央电视台的《子午书简——浅谈水浒》了解《水浒传》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赏析《浅谈水浒传》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教学活动情境设计: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水浒人物的图片,创设生动的情境;准备央视《浅谈水浒传》的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大致内容。
教学过程:精彩之处:一部《水浒传》精彩纷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水浒人物不胜枚举,短短一节导读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其中的精彩全部教授给学生。
那么,水浒人物、小说主题、成书背景、艺术成就等等需要讲的好像很多很多,究竟该从哪里入手呢?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也确实办不到。
于是我就把重点定在激发学生对《水浒》的兴趣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采用尽可能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感受《水浒》的精彩,进而想去读、想去品味,这样就达到了导读的目的。
因此,这一节课我就没有涉及关于写作背景、小说主题等方面的内容,甚至对《水浒》的艺术特色也讲的很少。
因为将来如果他们认真的读了,这些肯定会接触到、体会到的。
我把这节课分成了?我讲我知道?、?我看我记牢?、?我品我明了?、?老师考考我?等四个板块,让学生去讲、去看、去品、去悟。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比较、品读、思考、竞争,阅读《水浒》成了他们的阅读目标和阅读需要。
遗憾之处:还有四五个孩子没有准备好《水浒传》,发动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作品名称:古诗总序第1 节教学内容:蜂作者:罗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疑,同学之间互相答疑。
师作点拨讲解。
(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写出了无论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它们奔忙的身影。
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终日劳作的辛苦。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以一个问句写出对劳动人民终日劳碌却常被剥削的同情,以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慨之情。
3、指导朗读。
4、尝试背诵古诗。
四、小结这首诗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这样写比直接接效果会更好。
学了这课后,你们也可以将这一表现手法运动到自己的写话中去。
作品名称:古诗总序第 2 节教学内容: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教学目标:1、能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受到美好景致的感染。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
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有些题壁诗就眼前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些则直抒胸臆,这首诗属于前一类,写的是湖阴先生的住宅,却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湖阴先生是北宋隐士杨德逢的别号,他的住宅在金陵(今南京市)钟山半山上,叫“半山园”;王安石罢相后也住在钟山,跟他成了邻居,时有往来。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其时诗人62岁。
二、读读讲讲问问。
讲:①“长扫”的“长”,有“常”义,长扫即经常打扫。
②“静”,通“净”。
③畦(印),田园中的小区。
④护田,将田周边的水写成有情之物,仿佛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稻田,不使受到侵犯。
⑤排闼(伯),把人在门中可以看到两座山,说成山不请而自将青色送人门中,山也成了有情之物。
按:“护田”一语出自《汉书·西域传》,指汉王朝派兵保护垦田事。
“排闼”一语出自《汉书,樊哙传》,大意是,汉高祖卧病,不接见任何人,樊哙却不顾禁令,排闼而人。
学生不问,可以不讲;问:这首诗先写庭院之内,后写庭院之外,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台阶上没有苔藓,显得光洁可爱;院子里花木成行,散发着清香。
院外:有山有水有田,满眼青绿,显得恬静、优美。
)问:你能看出这是一个隐士之家吗?(从环境看,它远离尘嚣而风景优美,适合隐士的意愿;从院内看,住宅简朴,符合隐士的性格;从主人的生活状况看,他与世无争,以打扫庭院,手栽花木自娱,正是隐士的生活习惯。
)问:诗人借写隐士住宅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自由发言)三、总结。
读这首诗要注意两点:一是诗人罢相后对世事的淡泊心情,对湖阴先生的隐居生活颇有艳羡之意;二是炼字好,特别是“护”“排”“送”诸字,把山和水都写活了,值得品味。
第三课作品名称:古诗总序第 3节教学内容:江南春作者:杜牧教学目标: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1.解读“江南”春: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
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
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
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
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
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
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3.补充拓展:明代杨慎对“千里”二字颇有微词,认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张之嫌。
而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曾有问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请学生谈谈对“千里”二字的看法。
教师点拨:1.明确诗词作品中“虚”的表现手法,诗词不是写“实”,需要艺术加工。
2.明确诗作后两句所承载的历史沧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与后两句相配的分量。
第四课作品名称:古诗总序第4节教学内容:清明作者:杜牧教学目标:1、思想情感目标: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
2、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
3、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教师朗读《清明》。
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
“"纷纷”(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比较:纷纷之雪──大纷纷之雨──细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夏雨:"如倾如注"秋雨:"淅淅沥沥"小结:揭示了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体会"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
"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
"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行人""断魂":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遥"联想:《红楼梦》:"杏帘在望" 《小放牛》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杏花村"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二)、展示信息,引发思考学生:各小组演示课件,汇报收集整理后的材料。
其他学生记录和自己所收集不同的观点。
教师:总结评价,简要概括。
活动依据:开放式教学活动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从而让更多学生获得全面、主动、自由、和谐的发展。
(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
并通过投影仪展示(一般的班级可只谈构思,如艺术班幼师班可展示绘画的草图,烹饪班可进行菜式的设计。
)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活动依据:在课堂上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表达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拓宽语文学习的思路,把语文学习和专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创造的快乐。
(四)拓展探究,迁移提高教师:课件展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生:找出这首诗的关键词进行评价,展开合理想象,口头描绘这幅图景。
第五课作品名称:古诗总序第 5节教学内容:池上作者:白居易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过程: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2.揭题:《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3.学生齐读题目。
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1、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2、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
(1)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4、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4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第六课作品名称:古诗总序第 6节教学内容:绝句作者:杜甫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春光美情境: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课件:几幅春天美景图,配上音乐,让学生形象感知美)。
(附板书:春天的诗)。
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可能背诵《草》、《咏柳》、《春晓》、《江南好》、《村居》2.配乐诗朗诵《绝句》:(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二.初读感知:1.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绝句杜甫2.介绍杜甫。
师导:杜甫多了不起呀,被人们称为“诗圣”,是诗中的圣手,他写的诗又多又好。
《绝句》便是其中的一首。
想读读吗?那就大声地读吧。
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
三.细读感悟诗意:1.默读这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